CN205188902U -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8902U
CN205188902U CN201520885563.3U CN201520885563U CN205188902U CN 205188902 U CN205188902 U CN 205188902U CN 201520885563 U CN201520885563 U CN 201520885563U CN 205188902 U CN205188902 U CN 2051889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resistance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prefabricated
stake
resistance s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855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芳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855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89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89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89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包括钢筋骨架和混凝土,所述桩体由相交的A端和B端构成,桩体横截面呈T字型,桩身在垂直于横截面的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防浪桩的A端的高度H1与B端高度H2的比值范围为0.2~8,B端的厚度W2与A端的厚度W1的比值范围为4~10。

Description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堤岸防浪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背景技术
护岸板桩因其断面开挖少、占地面积小、能够现场装配施工、施工时间短、进度快等优势,已在堤岸整治工程中成为新型护岸的选择方案。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护堤、护岸板桩主要为现场浇注的灌注桩、连续墙、管桩、方桩、PC壁体桩、矩形桩、U型板桩、平面板桩及空心楼板桩等,但是现场浇注的方式既浪费材料又污染环境,而且受地下水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经常出现如缩劲、露筋、断筋等问题。预制板桩很好的解决了现场浇注板桩在施工中存在的材料浪费等问题,但传统的预制桩为圆形桩、方桩或矩形桩,生产用料量大,成本较高,与土层的结合面积较小,相应地容易在沉桩后容易发生移动,而且在装配施工时板桩难以拼接,相互之间的缝隙难以达到防护堤岸的效果。另外一种常用的护岸板桩主要由金属制成,如H型钢板桩、工型钢板桩、拉森板桩等,这些金属板桩变形较大,容易生锈,且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包括钢筋骨架和混凝土,所述桩体由相交的A端和B端构成,桩体横截面呈T字型,桩身在垂直于横截面的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防浪桩的A端的高度H1与B端高度H2的比值范围为0.2~8,B端的厚度W2与A端的厚度W1的比值范围为4~10。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的A端的高度H1是B端的厚度W2的0.25~0.35倍,B端高度H2与A端的厚度W1相等。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的A端的高度H1是B端的厚度W2的1/3。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的B端的高度H2与A端的厚度W1为100~500mm。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的A端和B端相互垂直,B端在宽度方向被A端等分。
优选地,防浪桩的各个角部为圆弧形。
优选地,圆弧角的角度为90°,防浪桩的A端和B端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为25~40mm,桩体外侧其他部位的过渡圆弧半径为2~5mm。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的钢筋骨架包括沿桩身的轴向延伸的纵筋,所述纵筋排成T型状,在桩体横截面上沿防浪桩的A端和B端各排列一排或多排。
优选地,所述钢筋骨架还包括环绕所述纵筋并固定在所述纵筋上的箍筋。
优选地,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两排,两组箍筋分别连接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形成相交的两个钢筋笼。
优选地,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两排,所述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一个封闭的钢筋笼。
优选地,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B端排列两排,沿A端排列单排,所述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一个封闭的钢筋笼。
优选地,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单排,所述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一个封闭的钢筋笼。
优选地,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排列单排,沿B端排列两排,所述箍筋环绕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形成一个封闭的钢筋笼。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浪桩拼接的契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契合机构设置在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中间位置,一面设置为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凸起,另一面设置为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凹口,凸起和凹口可以延伸贯穿整个防浪桩或是部分延伸,凹口和形状和凸起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契合机构设置在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中间位置,两侧面设置有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凹口。
优选地,所述契合机构为设置在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为与防浪桩底面的角度非90°的平行面。
优选地,所述契合机构设置在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的中间位置,两侧面均从中间错开,两侧面的形状相适配,错开口沿桩体轴向延伸。
优选地,在所述错开口上设置高分子橡胶止水胶条。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还包括用于吊装防浪桩的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呈“几”字型。
优选地,所述吊装结构为两个相交的“几”字型的吊钩。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在轴向方向上的一端的端面为楔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桩体内部为钢筋骨架,可以有效防止桩身在外力作用下毁坏,并且钢筋骨架有多种类型,施工中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钢筋骨架结构,既有利于小型桩节约钢筋材料,又有利于大型桩获得足够的强度;桩体采用了圆滑过渡的T型结构,T型迎水面可起到消浪的作用,减少波浪等对防浪桩的冲击;防浪桩采用的T型结构,不仅防护效果优良,还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等制造材料的投入,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防浪桩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可以互相契合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沉桩后桩与桩之间的位置发生移动,这种契合结构同时也起到止水帷幕的作用,有效减少砂土的流失。本实用新型防浪桩还具有吊装结构,为防浪桩的装运及现场组装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七实施例;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八实施例;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九实施例;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十实施例;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例的带胶条的防浪桩在使用状态下的侧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吊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吊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端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方式阐述本实用新型。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不具限制性。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所限,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示,而且包括与权利要求范围具有同样意思及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包括钢筋骨架1和混凝土2。桩体的横截面呈T字型,桩身在垂直于横截面的轴向延伸。桩体横截面由相交的A端和B端构成,优选地,A端和B端相互垂直,B端在宽度方向被A端等分。
钢筋骨架1可以选择预应力钢绞线、钢筋、HRB400、500筋及混合筋等强度高、性能稳定的金属材料。钢筋骨架1包括沿桩身的轴向延伸的若干纵筋11以及用绑扎或焊接等方法固定在纵筋外侧的箍筋12。其中,纵筋11可全部采用预应力钢筋,或采用部分预应力钢筋和部分非预应力钢筋混搭的方式组成。本实施例的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两排,两组箍筋分别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形成相交的A端钢筋笼13和B端钢筋笼14。优选地,A端钢筋笼13和B端钢筋笼14相互垂直,B端钢筋笼14被A端钢筋笼13等分。A端钢筋笼13和B端钢筋笼14为矩形状,两个矩形的宽度一致,A端钢筋笼13与B端钢筋笼14的矩形相交,A端钢筋笼13的下边与B端钢筋笼14的下边平齐,A端钢筋笼13与B端钢筋笼14上的箍筋分别环绕各自矩形上的纵筋设置,使得A端钢筋笼13与B端钢筋笼14通过其交叉处连接在一起。
防浪桩的各个角部均为圆弧形。圆弧角的角度优选为90°,A端和B端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R2为25~40mm,桩体外侧其他部位的过渡圆弧半径R1、R3、R5为2~5mm。
防浪桩的A端高度H1与B端高度H2的比值H1/H2的范围为0.2~8;W1为防浪柱A端的厚度,W2为防浪柱B端的厚度,W2优选为W1的4~10倍;H1是W2的0.25~0.35倍,优选为1/3;H2优选与W1相等,优选为100~500mm之间。
混凝土2可选择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或高强混凝土,混凝土2从钢筋笼到防浪桩桩体表面的厚度可以根据受力情况进行调整,但不能小于50mm。
优选地,所述防浪桩在轴向方向上的一端的端面为楔形,此端为入土端,该结构可保证防浪桩在施工时更容易被压入进入土层中。
实施例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浪桩的钢筋骨架1的结构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各排列两排,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封闭的钢筋笼15。优选地,钢筋笼15的A端侧与B端侧相互垂直,B端侧被A端侧等分。A端侧和B端侧都为矩形状,两个矩形的宽度一致。
实施例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三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浪桩的钢筋骨架1的结构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B端排列两排,沿A端排列单排,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封闭的钢筋笼16。钢筋笼16的A端侧和B端侧之间通过圆弧进行圆滑过渡,圆弧半径为25~40mm。优选地,钢筋笼16的A端侧与B端侧相互垂直,B端侧被A端侧等分。B端侧为矩形状。
实施例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四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浪桩的钢筋骨架1的结构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单排,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封闭的钢筋笼17。钢筋笼17的A端侧和B端侧之间通过圆弧进行圆滑过渡,圆弧半径为25~40mm。优选地,钢筋笼17的A端侧与B端侧相互垂直,B端侧被A端侧等分。
实施例5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五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浪桩的钢筋骨架1的结构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排列单排,沿B端排列两排,箍筋环绕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形成封闭的钢筋笼18。优选地,钢筋笼18与该单排纵筋相互垂直,钢筋笼18被该单排纵筋等分。钢筋笼18为矩形状。
实施例6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六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浪桩的钢筋骨架1的结构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单排,没有箍筋结构。优选地,该两排纵筋相互垂直,B端方向上的纵筋被A端方向上的纵筋等分。
防浪桩的钢筋骨架的结构是影响防浪桩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最终防护效果而言,各个防浪桩之间的拼接结构是影响防护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以下关于防浪桩接口的实施例以实施例1中的防浪桩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7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七实施例。如图7所示,在防浪桩B端的两侧面的中间位置,一面设置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凸起,另一面设置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凹口,凸起和凹口可以延伸贯穿整个防浪桩,也可以是部分延伸,比如插入土层的部分不需要设置凸起和凹口。凹口和形状和凸起的形状基本一致,保证二者能够配合。在安装过程中,只须将防浪桩的凹凸接口依次配合连接即可。优选地,选择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凸接口。上述实施例1~6的防浪桩都可以采用这一连接配合方式。
实施例8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八实施例。如图8所示,在防浪桩B端的两侧面都设置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凹口,凹口的高度一致,凹口可以延伸贯穿整个防浪桩,也可以是部分延伸,比如插入土层的部分不需要设置凹口。在安装过程中,只须将防浪桩的凹口依次对接,再对接口进行注浆浇注即可。或者可在凹口内设置止水橡胶条,以防止渗水。优选地,选择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凹形接口。上述实施例1~6的防浪桩都可以采用这一连接配合方式。
实施例9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第九实施例。如图9所示,将防浪桩B端的两侧面设置为防浪桩底面的角度为非90°的平行面。在安装过程中,只须将防浪桩的B端平行面依次对接,使其紧密配合即可。上述实施例1~6的防浪桩都可以采用这一连接配合方式。
实施例10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第十实施例。如图10所示,将防浪桩B端的两侧面从中间设置为上下错开状,使一侧面在错开处上端长于下端,使另一侧面在错开处上端短于下端,错开口沿桩体轴向延伸。优选地,在错开口上设置高分子橡胶止水胶条19,如图11所示,优选地,贴有胶条19的接口并不贯穿防浪桩的整个轴向。在安装过程中,只须将防浪桩的胶条接口依次对接即可。上述实施例1~6的防浪桩都可以采用这一连接配合方式。
在防浪桩的运输、安装等过程中,涉及到防浪桩的吊装问题,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浪桩的吊装结构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的吊装结构适用于实施例1~10的各种类型的防浪桩。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吊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单筋吊钩选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制成,吊钩20呈“几”字型,吊钩下端弯曲为钩状。吊钩可以设置在防浪桩A端的上沿轴向中心位置。优选地,吊钩埋入部分的挂钩处设有纵筋。上述实施例1~10的防浪桩都可以采用这一吊装结构。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吊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吊装结构21中包括两个十字交叉的单筋吊钩。上述实施例1~10的防浪桩都可以采用这一吊装结构。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的端板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防浪桩浇注时,纵筋的定位通过放置在板桩两端的端板来实现,根据纵筋放置位置的要求,相应的在端板上开设出对应的安装孔22。优选地,安装孔开设为上大下小状,以便将纵筋的墩头从大孔穿过后移入到小孔中从而卡在小孔内。

Claims (23)

1.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包括钢筋骨架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桩体由相交的A端和B端构成,桩体横截面呈T字型,桩身在垂直于横截面的轴向方向上延伸,所述防浪桩的A端的高度H1与B端高度H2的比值范围为0.2~8,B端的厚度W2与A端的厚度W1的比值范围为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桩的A端的高度H1是B端的厚度W2的0.25~0.35倍,B端高度H2与A端的厚度W1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桩的A端的高度H1是B端的厚度W2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桩的B端的高度H2与A端的厚度W1为100~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桩的A端和B端相互垂直,B端在宽度方向被A端等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防浪桩的各个角部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圆弧角的角度为90°,防浪桩的A端和B端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为25~40mm,桩体外侧其他部位的过渡圆弧半径为2~5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桩的钢筋骨架包括沿桩身的轴向延伸的纵筋,所述纵筋排成T型状,在桩体横截面上沿防浪桩的A端和B端各排列一排或多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还包括环绕所述纵筋并固定在所述纵筋上的箍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两排,两组箍筋分别连接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形成相交的两个钢筋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两排,所述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一个封闭的钢筋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B端排列两排,沿A端排列单排,所述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一个封闭的钢筋笼。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和B端分别排列单排,所述箍筋环绕A端延伸方向和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的外侧,形成一个封闭的钢筋笼。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在桩体横截面上沿A端排列单排,沿B端排列两排,所述箍筋环绕B端延伸方向上排列的所有纵筋,形成一个封闭的钢筋笼。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上设置有用于防浪桩拼接的契合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合机构设置在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中间位置,一面设置为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凸起,另一面设置为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凹口,凸起和凹口可以延伸贯穿整个防浪桩或是部分延伸,凹口和形状和凸起的形状相适配。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合机构设置在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中间位置,两侧面均设置有沿桩体轴向延伸的凹口,凹口可以延伸贯穿整个防浪桩或是部分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合机构为设置在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为与防浪桩底面的角度非90°的平行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合机构设置在防浪桩两侧的拼接面的中间位置,两侧面均从中间错开,两侧面的形状相适配,错开口沿桩体轴向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错开口上设置高分子橡胶止水胶条。
2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桩还包括用于吊装防浪桩的吊装结构,所述吊装结构呈“几”字型。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为两个相交的“几”字型的吊钩。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桩在轴向方向上的一端的端面为楔形。
CN201520885563.3U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Active CN2051889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5563.3U CN205188902U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85563.3U CN205188902U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8902U true CN205188902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81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85563.3U Active CN205188902U (zh) 2015-11-09 2015-11-09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890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4793A1 (en) * 2018-08-13 2020-02-20 Qi Shaocheng A fending groyne for protecting important riverside facilities or areas
CN114477879A (zh) * 2022-03-31 2022-05-13 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钢渣和弃土制备的人工固化石及其应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4793A1 (en) * 2018-08-13 2020-02-20 Qi Shaocheng A fending groyne for protecting important riverside facilities or areas
CN114477879A (zh) * 2022-03-31 2022-05-13 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钢渣和弃土制备的人工固化石及其应用方法
CN114477879B (zh) * 2022-03-31 2022-08-09 安徽瑞迪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消能护岸或消能防冲的人工固化石及其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80865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帽
CN207660136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键槽连接结构
CN208486404U (zh) 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安装的混凝土剪力墙
CN108678220A (zh) 一种钢筋模板一体化安装的混凝土剪力墙
CN205188902U (zh) 一种t型钢筋混凝土预制防浪桩
KR101169462B1 (ko) 포스트를 이용한 지하구조물 역타설 시공방법
CN109853537B (zh) 一种预应力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8149711A (zh) 预制整体箱涵及连接方法
CN112030947A (zh) T形承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KR101684389B1 (ko) 벽체형성을 위한 강재띠 phc 말뚝, 이를 이용한 흙막이 벽체,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18027788U (zh) 一种永临结合可预制的膜壳承台结构
CN201531021U (zh) 预制构件水泥土钻孔灌注桩
CN110344440A (zh) 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梁原位保护管线的方法及结构
CN102852142B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围护桩
CN212801564U (zh) 一种基坑钢板桩支护结构
CN101666086A (zh) 预制构件水泥土钻孔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11596741U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护壁v型桩
CN211646342U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护壁c型桩
CN210507502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胎膜结构
CN111270690B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120054290A (ko) 벽체말뚝
KR20140135555A (ko) Cft 합성기둥과 rc 와이드 보의 접합부 구조
CN218990089U (zh) 一种采用卵石预制板的仿生态鱼道
CN205399827U (zh) 混凝土柱、梁、板交接处用预制整体装配式钢筋架
CN220978031U (zh) 一种蝶形桩基坑支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Zhenjiang Jiah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hen Fangbin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320000156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T-shaped reinforced concrete prefabricated wave-proof pi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081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