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6167U -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6167U
CN205186167U CN201520920941.7U CN201520920941U CN205186167U CN 205186167 U CN205186167 U CN 205186167U CN 201520920941 U CN201520920941 U CN 201520920941U CN 205186167 U CN205186167 U CN 205186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arrier bar
spring
steady r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209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宽
李涛
周逛
陈信才
涂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Electrical Loc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209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6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6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6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包括三系下底座、弹簧和三系上底座,三系下底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下承载环、第二下底板和下定位环,第一下底板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下承载环具有下通孔,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三系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上承载环、第二上底板和上定位环,第一上底板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上承载环具有上通孔,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该结构能提高抗变形能力、强度和刚度,提高横向减振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中的三系悬挂。
背景技术
转向架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线路不平顺和轮对运动对车体的各种动态影响,如垂向振动、横向振动等。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509852.9申请日为2013.10.25公开日为2014.1.8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采用中间构架的准轨大轮径八轴电力机车转向架,该转向架公开了在中间构架中设有连接车体的三系悬挂,该三系悬挂用于支承车体,承受并传递从车体至轮对或从轮对至车体之间的各种载荷和作用,使轴重均匀分配,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三系悬挂会承受垂向和横向的载荷。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007462.6申请日为2014.1.8公开日为2014.4.2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采用三系悬挂的机车。该新型结构采用三系悬挂后,每个二轴转向架构架通过一系悬挂座落在轴箱上;每2个二轴转向架由1个中间过渡构架通过二系悬挂联结起来;2个中间过渡构架又通过三系悬挂与车体联结起来,使八轴机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虽然增加了2个中间过渡构架和三系悬挂,但从根本上解决了八轴机车动力学和曲线通过之间的矛盾。该新型结构具有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
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三系悬挂主要由下座、弹簧和上座组成,通过弹簧减小垂向和横向振动,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悉,因车体本身具有重量,下座和上座也会承受一定的载荷,因此,提高下座和上座的抗变形能力、强度和刚度也非常的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抗变形能力、强度和刚度,提高横向减振的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包括三系下底座、弹簧和三系上底座,弹簧设在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之间;三系下底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下承载环、第二下底板和下定位环,第一下底板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下承载环具有下通孔,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三系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上承载环、第二上底板和上定位环,第一上底板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上承载环具有上通孔,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
上述结构,当三系下底座受压后,下承载环的外侧有向外变形的趋势或向外变形,下承载环的内侧有向内变形的趋势或向内变形,而由于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中部向内凹陷,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中部向外凹陷,因此,下承载环的上部和下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下承载环中部的变形量,因此,三系下底座的抗变形能力强,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提高;同样,当三系上底座受压后,上承载环的外侧有向外变形的趋势或向外变形,上承载环的内侧有向内变形的趋势或向内变形,而由于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中部向内凹陷,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中部向外凹陷,因此,上承载环的上部和下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上承载环中部的变形量,因此,三系上底座的抗变形能力强,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提高。由于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当三系悬挂受到横向力时,弹簧不容易脱离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另外,车体或中间构架上的横向力经上下定位环能可靠的传递到弹簧上,因此,横向减振性能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的,下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下定位孔的孔径,上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上定位孔的孔径。当中间构架上的定位柱插设到第一下定位孔内后,如果中间构架上的定位柱进入到了下通孔,下通孔内还具有下承载环变形的空间。同样,当车体上的定位柱插设到第一上定位孔内后,如果车体上的定位柱进入到了上通孔,上通孔内还具有上承载环变形的空间。
进一步的,在第二下底板上设有第二下通孔,第一下定位孔、下通孔、第二下通孔与下定位环内的孔相通;在第二上底板上设有第二上通孔;第一上定位孔、上通孔、第二上通孔与上定位环内的孔相通。该结构能减轻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的重量,同时方便观察中间构架上定位柱安装到三系下底座的情况。
进一步的,下定位环的上端外侧设有倒角;上定位环的下端外侧设有倒角。在安装弹簧时,倒角能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能让弹簧更容易套在下定位环和上定位环上。
进一步的,在三系上底座上设有依次重叠的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第一垫片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垫片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三垫片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一、第二和第三定位孔相通。该结构,可防止车体直接与三系上底座接触,减小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中间构架与三系悬挂的立体图。
图2为中间构架与三系悬挂的分解图。
图3为中间构架与三系悬挂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转向架三系悬挂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中间构架300上安装有多个转向架三系悬挂3。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中间构架300包括两根纵梁301和两根横梁302,纵梁301和横梁302组成口字型。在每一纵梁301的中部设有与转向架三系悬挂数量一致的三系安装座303,三系安装座303包括固定在纵梁301上的三系安装座体3031和固定在三系安装座体3031上的三系定位柱3032。
如图1至图5所示,转向架三系悬挂3包括三系下底座31、弹簧32、三系上底座33、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5和第三垫片36。
如图5所示,三系下底座31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311、下承载环312、第二下底板313和下定位环314,第一下底板311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3111,三系定位柱3032安装在第一下定位孔3111内,实现对转向架三系箱的定位。下承载环312具有下通孔3121,下通孔3121的孔径大于第一下定位孔3111的孔径,如果中间构架上的三系定位柱进入到了下通孔3121,下通孔3121内还具有下承载环312变形的空间,下承载环312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312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在第二下底板313上设有第二下通孔3131,第一下定位孔3111、下通孔3121、第二下通孔3131与下定位环314内的孔相通,方便观察到三系定位柱3032的安装情况。下定位环314的上端外侧具有倒角,下定位环314插设在弹簧32的下端内,在安装弹簧32时,倒角能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能让弹簧32更容易套在下定位环314上。
如图5所示,三系上底座33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331、上承载环332、第二上底板333和上定位环334,第一上底板331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3311,车体上的定位柱安装在第一上定位孔3311内,实现对转向架三系箱的定位。上承载环332具有上通孔3321,上通孔3321的孔径大于第一上定位孔3311的孔径,如果车体上的定位柱进入到了上通孔3321,上通孔3321内还具有上承载环332变形的空间,上承载环332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332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在第二上底板333上设有第二上通孔3331,第一上定位孔3311、上通孔3321、第二上通孔3331与上定位环334内的孔相通。上定位环334的上端外侧具有倒角,上定位环334插设在弹簧32的上端内,在安装弹簧32时,倒角能起到导向作用,而且,能让弹簧32更容易套在上定位环334上。
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三系上底座33上设有依次重叠的第一垫片34、第二垫片35和第三垫片36,第一垫片34设有第一定位341孔,第二垫片35设有第二定位孔351,第三垫片36设有第三定位孔361,第一、第二和第三定位孔相通,让车体上的定位柱能穿过。该结构,可防止车体直接与三系上底座33接触,减小摩擦,另外,还可通过垫片调整三系上底座33与车体之间的距离,达到最佳的安装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三系下底座31受压后,下承载环312的外侧有向外变形的趋势或向外变形,下承载环312的内侧有向内变形的趋势或向内变形,而由于下承载环312的外圆周中部向内凹陷,下承载环312的内圆周中部向外凹陷,因此,下承载环312的上部和下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下承载环312中部的变形量,因此,三系下底座31的抗变形能力强,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提高;同样,当三系上底座受33压后,上承载环332的外侧有向外变形的趋势或向外变形,上承载环332的内侧有向内变形的趋势或向内变形,而由于上承载环332的外圆周中部向内凹陷,上承载环332的内圆周中部向外凹陷,因此,上承载环332的上部和下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上承载环332中部的变形量,因此,三系上底座33的抗变形能力强,强度和刚度也得到了提高。由于下定位环314插设在弹簧32的下端内,上定位环334插设在弹簧32的上端内,当三系悬挂受到横向力时,弹簧32不容易脱离三系下底座31和三系上底座33,另外,车体或中间构架上的横向力经上下定位环能可靠的传递到弹簧32上,因此,横向减振性能得到了提高。

Claims (5)

1.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包括三系下底座、弹簧和三系上底座,弹簧设在三系下底座和三系上底座之间;其特征在于:三系下底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第一下底板、下承载环、第二下底板和下定位环,第一下底板上设有第一下定位孔,下承载环具有下通孔,下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下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下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下端内;三系上底座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底板、上承载环、第二上底板和上定位环,第一上底板上设有第一上定位孔,上承载环具有上通孔,上承载环的外圆周为中部向内凹陷的圆弧形,上承载环的内圆周为中部向外凹陷的圆弧形,上定位环插设在弹簧的上端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三系悬挂,其特征在于:下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下定位孔的孔径,上通孔的孔径大于第一上定位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三系悬挂,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下底板上设有第二下通孔,第一下定位孔、下通孔、第二下通孔与下定位环内的孔相通;在第二上底板上设有第二上通孔;第一上定位孔、上通孔、第二上通孔与上定位环内的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三系悬挂,其特征在于:下定位环的上端外侧设有倒角;上定位环的下端外侧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三系悬挂,其特征在于:在三系上底座上设有依次重叠的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第一垫片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垫片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三垫片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一、第二和第三定位孔相通。
CN201520920941.7U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Active CN205186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0941.7U CN205186167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20941.7U CN205186167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6167U true CN205186167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20941.7U Active CN205186167U (zh) 2015-11-18 2015-11-18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61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4981A (zh) * 2017-05-19 2017-08-01 江苏瑞铁轨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悬挂装置及铁路货车转向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94981A (zh) * 2017-05-19 2017-08-01 江苏瑞铁轨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悬挂装置及铁路货车转向架
CN106994981B (zh) * 2017-05-19 2023-09-01 江苏瑞铁轨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悬挂装置及铁路货车转向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86167U (zh) 一种转向架三系悬挂
CN102943835A (zh) 一种弹性缓冲器
CN204127188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客车隔振隔音的橡胶空气弹簧
CN203844599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支架
CN203766807U (zh) 动车组铝合金铸造枕梁
CN105355809A (zh) 一种汽车用电池固定支架
CN103101542A (zh) 一种适用动车牵引电机悬臂式柔性悬挂的弹性关节构造
CN207583916U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弹簧系统
CN205186166U (zh) 一种转向架悬挂系统
CN203753159U (zh) 一种用于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一系悬挂装置
CN203580971U (zh) 一种八轴电力机车转向架二系横向止挡装置
CN103496377B (zh) 一种采用中间构架的准轨大轮径八轴电力机车转向架
CN203739905U (zh) 悬挂装置和轨道车辆转向架
CN210192330U (zh) 一种通用型无人机平台
CN207364171U (zh) 组合式空气弹簧系统
CN205078689U (zh) 一种电梯轿厢用减振系统
CN208007019U (zh) 一种激光投影落地移动推车
CN203832501U (zh) 转向架用整体式定位转臂
CN203335719U (zh) 空气弹簧
CN105346552A (zh) 一种重载机车转向架构架
CN202791248U (zh) 车载仪器设备的安装支架
CN102425083A (zh) 减振套筒
CN208897078U (zh) 具备复合止挡功能的弹簧压装装置
RU196135U1 (ru) Буксовый узел тележки грузового вагона
CN208325240U (zh) 转向架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