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7929U -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7929U
CN205177929U CN201520832748.8U CN201520832748U CN205177929U CN 205177929 U CN205177929 U CN 205177929U CN 201520832748 U CN201520832748 U CN 201520832748U CN 205177929 U CN205177929 U CN 205177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g
utmost point
point ear
spigot surface
lu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274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彦君
李正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Qianjiang Lithi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jiang Lith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jiang Lithi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jiang Lith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3274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7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7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7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极耳和极耳胶之间密封性不好的问题。本带胶极耳包括极耳本体和极耳胶,极耳胶有两片,分别热熔于极耳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与极耳本体形成十字形结构,极耳本体的两侧边缘上均具有导向部,导向部具有与极耳本体上表面连接的第一导向面和与极耳本体下表面连接的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相交,位于极耳本体上表面的极耳胶的内侧面分别与第一导向面和极耳本体的上表面紧密贴合,位于极耳本体下表面的极耳胶的内侧面分别与第二导向面和极耳本体的下表面紧密贴合。本带胶极耳密封性能好,能够有效防止电池内部电液的渗漏。

Description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背景技术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被广泛应用于动力能源领域,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出台,软包装电池及其电池组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根据市场需要,必须把软包电池各项性能提升和电芯制作工艺的优化作为研发的重点,目的是进一步提升软包装电池各项性能,使其更适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提升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倍率性能首先应从电池结构方面考虑,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时由于带胶极耳封装在铝塑膜上,极耳与铝塑膜通过热熔封装一起,因此极耳与铝塑膜之间如何热熔将会影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现有的技术如中国国家专利所公开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带胶极耳,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带胶极耳片,包括极耳金属和极耳胶,极耳金属分为四部分,从下至上依次为:极耳内部焊接区金属、极耳封装区金属、极耳带孔区金属和极耳外部焊接区金属,极耳内部焊接区金属焊接在叠片后软包装电芯极耳上,极耳内部焊接区金属宽度为10~80mm,长度为4~20mm;极耳封装区金属比极耳内部焊接区金属和极耳带孔区金属宽,极耳封装区金属宽度为14~90mm,长度为4~14mm;极耳带孔区金属上分布有圆孔,极耳带孔区金属宽度为10~80mm,长度为5~20mm,圆孔直径0.2~1mm,相邻孔中心间距0.5~2mm;极耳外部焊接区金属的宽度为10~80mm,长度为5~10mm,软包装电池外露极耳端极耳金属为铝、镍、铜镀镍、铜材质中的一种,极耳金属厚度为0.1~0.5mm,极耳胶为PP胶,极耳胶宽度为18~100mm,长度为5~15mm,总厚度为0.2~0.4mm。上述技术方案虽然详细阐述了极耳的结构,但是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极耳的散热性能更好,并没有解决极耳与极耳胶之间的密封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当该带胶极耳封装到铝塑膜上后还是会存在极耳与极耳胶之间因密封不好引起电池漏液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极耳与极耳胶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包括一个极耳本体和两片极耳胶,所述极耳本体和极耳胶均呈长条板状,两片极耳胶分别热熔于极耳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与极耳本体形成十字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本体的两侧边缘上均具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具有与所述极耳本体上表面连接的第一导向面和与所述极耳本体下表面连接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相交形成一夹角α,位于所述极耳本体上表面的极耳胶的内侧面分别与导向部的第一导向面和极耳本体的上表面紧密贴合,位于极耳本体下表面的极耳胶的内侧面分别与导向部的第二导向面和极耳本体的下表面紧密贴合。
本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通过在极耳本体两侧设置导向部,使得极耳胶能够沿着导向部贴合并且热熔与一体,这样增大了极耳本体与极耳胶之间的接触面,并且极耳本体与极耳胶之间的接触面通过导向部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平滑过渡,不会存在空隙,贴合更紧密,密封性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所述夹角α的角度值大于0°小于180°。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相交,使得贴合于极耳本体上表面的极耳胶与贴合于极耳本体下表面的极耳胶能够沿着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在两者相交处贴合,这样两片极耳胶之间不会出现空隙,贴合更紧密。
在上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所述夹角α为锐角,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极耳本体的上表面相交,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极耳本体的下表面相交。将夹角设置为锐角,使得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相交处更扁平,沿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两片极耳胶更容易贴合在一起,并且在相交处不会出现空隙,密合性更好。
在上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所述夹角α为锐角,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极耳本体的上表面相交,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极耳本体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将夹角设置为锐角,使得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相交处更扁平,沿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两片极耳胶更容易贴合在一起,并且在相交处不会出现空隙,密合性更好,同时,由于第二导向面与极耳本体下表面是同平面的,因此只需在极耳本体加工出第一导向面即可,加工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所述夹角α为直角,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极耳本体的上表面呈45°相交,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极耳本体的下表面呈45°相交。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夹角成直角,相比于未设置导向部的极耳本体,贴合于极耳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极耳胶能够沿着导向面紧密贴合,并且贴合效果较好。
在上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所述夹角α为钝角,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极耳本体的上表面相交,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极耳本体的下表面相交。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夹角成钝角,相比于未设置导向部的极耳本体,贴合于极耳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极耳胶能够沿着导向面紧密贴合,并且贴合效果较好,避免贴合于极耳本体上下表面的极耳胶相交处出现空隙,提高了极耳本体和极耳胶之间的密封性。
在上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所述极耳本体采用铝、镍、铜镀镍、铜材质中的一种制成,所述极耳胶为热熔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通过在极耳的两侧设置导向部,使得极耳本体上下表面的两片极耳胶能够沿着导向部的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贴合,并且在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相交处相交,从而防止两片极耳胶相交处出现空隙,保证了极耳本体与极耳胶之间的密合性,使得极耳在封装于铝塑膜时密封性能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局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中局部剖视图。
图中,1、极耳本体;11、上表面;12、下表面;1a、导向部;1a1、第一导向面;1a2、第二导向面;2、极耳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包括极耳本体1和极耳胶2,极耳本体1和极耳胶2均呈长条板状,极耳胶2有两片,分别热熔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并与极耳本体1形成十字形结构,极耳本体1的两侧边缘上均具有导向部1a,导向部1a具有与极耳本体1上表面11连接的第一导向面1a1和与极耳本体1下表面12连接的第二导向面1a2,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相交,位于极耳本体1上表面11的极耳胶2的内侧面分别与导向部1a的第一导向面1a1和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紧密贴合,位于极耳本体1下表面12的极耳胶2的内侧面分别与导向部1a的第二导向面1a2和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紧密贴合。
具体来说,如图3和图4所示,导向部1a的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相交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第一导向面1a1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相交,第二导向面1a2与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相交。图中,虽然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是对称设置的,但是并不排除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不对称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极耳本体1采用铝、镍、铜镀镍、铜材质中的一种制成,极耳胶2为热熔胶,具体可以为聚丙烯(PP塑胶)。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本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向部1a与实施例一中略有差别,具体如图5所示,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相交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第一导向面1a1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相交,第二导向面1a2与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在加工时只要加工处第一导向面1a1即可实现,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省了成本并且同样能够提高极耳本体1与极耳胶2的密合性,实用性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本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向部1a与实施例一中略有差别,具体如图6所示,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相交形成的夹角α为直角,第一导向面1a1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呈45°相交,第二导向面1a2与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呈45°相交。将导向部1a的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的夹角设置为直角,方便加工时角度的把握,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实现良好的导向功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本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的主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导向部1a与实施例一中略有差别,具体如图7所示,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相交形成的夹角α为钝角,第一导向面1a1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相交,第二导向面1a2与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相交。虽然导向部1a的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的夹角为钝角,但是同样能够实现一定的导向作用,并且能够降低极耳本体1与极耳胶2之间出现空隙几率,同时,这种导向部1a的结构需要加工的幅度小,加工更快捷方便。图中,虽然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是对称设置的,但是并不排除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不对称的情况。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包括一个极耳本体(1)和两片极耳胶(2),所述极耳本体(1)和极耳胶(2)均呈长条板状,两片极耳胶(2)分别热熔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并与极耳本体(1)形成十字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本体(1)的两侧边缘上均具有导向部(1a),所述导向部(1a)具有与所述极耳本体(1)上表面(11)连接的第一导向面(1a1)和与所述极耳本体(1)下表面(12)连接的第二导向面(1a2),所述第一导向面(1a1)和第二导向面(1a2)相交形成一夹角α,位于所述极耳本体(1)上表面(11)的极耳胶(2)的内侧面分别与导向部(1a)的第一导向面(1a1)和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紧密贴合,位于极耳本体(1)下表面(12)的极耳胶(2)的内侧面分别与导向部(1a)的第二导向面(1a2)和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的角度值大于0°小于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锐角,所述第一导向面(1a1)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相交,所述第二导向面(1a2)与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锐角,所述第一导向面(1a1)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相交,所述第二导向面(1a2)与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位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直角,所述第一导向面(1a1)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呈45°相交,所述第二导向面(1a2)与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呈45°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钝角,所述第一导向面(1a1)与极耳本体(1)的上表面(11)相交,所述第二导向面(1a2)与极耳本体(1)的下表面(12)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本体(1)采用铝、镍、铜镀镍、铜材质中的一种制成,所述极耳胶(2)为热熔胶。
CN201520832748.8U 2015-10-24 2015-10-24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Active CN205177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2748.8U CN205177929U (zh) 2015-10-24 2015-10-24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2748.8U CN205177929U (zh) 2015-10-24 2015-10-24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7929U true CN205177929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4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2748.8U Active CN205177929U (zh) 2015-10-24 2015-10-24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79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8991A (zh) * 2017-12-25 2018-06-22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热敏极耳
CN112531296A (zh) * 2020-11-26 2021-03-19 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 极耳及软包电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98991A (zh) * 2017-12-25 2018-06-22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电池及其热敏极耳
CN112531296A (zh) * 2020-11-26 2021-03-19 惠州亿纬集能有限公司 极耳及软包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3809A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7852828U (zh) 一种软包电芯
CN204792942U (zh) 用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顶封头
CN107204408A (zh) 一种全极耳方形锂电池的及其制备方法
CN208433424U (zh) 一种软包叠片电池封装结构
CN206758546U (zh) 一种无极耳超薄软包电芯
CN205646005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JP3238559U (ja) 超薄型リチウム電池
CN210926193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05177929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带胶极耳
CN208608321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正极耳结构
CN103219524B (zh) 一种叠片锂离子电池正极集流体箔片、正极极片及电池
CN204216160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
CN204045664U (zh) 电池极耳
CN211654868U (zh) 一种铝塑膜及包含其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CN203644899U (zh) 一种带电量管理的锂电池封装结构
CN203150631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205609588U (zh) 软包装二次电池
CN204375833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带胶极耳片
CN202905884U (zh) 焊接封装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107919444A (zh) 电池及其极耳片体、使用该电池的电池模组
CN209104266U (zh) 锂离子电池
CN206250265U (zh) 可注液极耳及锂电池
CN205004378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
CN202339947U (zh) 一种超薄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