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77272U -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 Google Patents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77272U
CN205177272U CN201520832410.2U CN201520832410U CN205177272U CN 205177272 U CN205177272 U CN 205177272U CN 201520832410 U CN201520832410 U CN 201520832410U CN 205177272 U CN205177272 U CN 205177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import
outlet
connects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24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利
臧润清
刘圣春
郭江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Priority to CN2015208324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77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77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7727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Landscapes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本实用新型由水系统和冷媒系统构成,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冷媒截止阀组,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二,电加热器一、二,单式空调机一、二,水泵一、二,第一、二保温水箱,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流量计组和干燥过滤器等;操作相应的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实现模拟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制冷系统、空气源热泵、水冷式制冷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源热泵、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Description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热泵实验台,尤其涉及一种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校使用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实验系统大多都是简单的热泵系统,其功能比较单一,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在无形中便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分散的、功能单一的试验台会占用较大的实验室面积;各高校急需将功能单一的热泵系统进行整合,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学校在实验方面的浪费,提升学校实验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可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具有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制冷系统、空气源热泵、水冷式制冷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源热泵、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冷媒截止阀组,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电加热器一、电加热器二、单式空调机一、单式空调机二、水泵一、水泵二、第一保温水箱、第二保温水箱,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流量计组、干燥过滤器、节流阀一和节流阀二;
所述冷媒截止阀组包括4个冷媒截止阀,即冷媒截止阀一9、冷媒截止阀二10、冷媒截止阀三26和冷媒截止阀四27,所述冷媒截止阀的安装位置均在换热器的冷媒进口处;
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③;
所述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有2个出口,分别为1号出口②和2号出口⑤;3个进口,分别为1号进口①、2号进口③和3号进口④;
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②和2号进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均分别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1个水进口③和1个水出口④;
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进口,1号进口通过阀门一3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回油口即1号出口相连接,2号进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排气口;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进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出口;1号出口通过阀门一3与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1号进口相连接;2号出口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进口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进气口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2号出口;2号进口接电磁阀20的出口;3号进口接节流阀一5的出口;1号出口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的2号进口;2号出口与节流阀二21的进口;
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2号进口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出口相连接;1号进口通过阀门二8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1号出口相连接;出口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出口;1号出口通过阀门二8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回油口即1号进口相连接;2号出口分别通过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二10与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截止阀二10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2号出口相连接;冷媒出口接流量计二18的进口;冷却水进口通过水泵一15与第一保温水箱17相连接;冷却水的出口接流量计一16的进口;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截止阀三26与节流阀二21相连接;冷媒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进水口通过水泵二23与第二保温水箱22相连接;出水口接流量计三24的进口;
所述冷媒截止阀一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出口接流量计二18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8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9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9的出口接电磁阀20的进口;所述电磁阀20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节流阀一5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3号进口相连接,另一路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进口,经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出口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
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7的出水口与水泵一15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一15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壳侧的进水口;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壳侧的出水口接流量计一16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一16的出水口与第一保温水箱17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与水泵二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二23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进水口;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出水口接流量计三24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24与第二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相连接。
其中单式空调机一11、电加热器一12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安装于同一壳体内,所述单式空调机二30、电加热器二29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安装于另一个壳体内。
通过控制冷媒截止阀组中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来进行不同实验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一11、单式空调机二30、电加热器一12和电加热器二29使所模拟库温保持恒定;依据系统实验目的的不同,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一11、单式空调机二30、电加热器一12、电加热器二29、第一保温水箱17和第二保温水箱22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用于实现模拟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形式的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系统、水冷式制冷系统、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水冷式冷水机组系统、空气源热泵系统、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系统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利用上述新型多功能热泵、热泵热水器和制冷机组实验台在下述系统之间进行切换,用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
1)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空气源热泵)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三26,开启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四27;
2)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三26,开启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四27;
3)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四27,开启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三26;
4)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关闭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四27,开启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三26。
所述制冷、制热工况的切换主要通过控制单式空调机组和电加热器组对模拟库温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其相互切换。
在所述不同的系统中,阀门一3和阀门二8的选取依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进行区别化选取,阀门一3和阀门二8的开启或关闭分别依据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和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润滑油的多少进行操作。节流阀一5和节流阀二21在不同的系统中均处于开启的状态,其开启的大小视系统的循环性能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具有2个独立的水系统,能够实现不同形式的热泵、热水器和制冷机组系统。通过相应的冷媒截止阀的切换可实现模拟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的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水冷式制冷、风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等不同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原理图;
图2是实现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空气源热泵)系统原理图;
图3是实现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图;
图4是实现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图;
图5是实现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阀门一3、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节流阀一5、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阀门二8、冷媒截止阀一9、冷媒截止阀二10、单式空调机一11、电加热器一12、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水泵一15、流量计一16、第一保温水箱17、流量计二18、干燥过滤器19、电磁阀20、节流阀21、第二保温水箱22、水泵二23、流量计三24、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冷媒截止阀三26、冷媒截止阀四27、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电加热器二29、单式空调机二30、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①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③;所述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有2个出口,分别为1号出口②和2号出口⑤;3个进口,分别为1号进口①、2号进口③和3号进口④;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有1个出口③、1号进口②和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有1个进口③、1号出口①和2号出口②;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均分别有1个冷媒进口①、1个冷媒出口②、1个水进口③和1个水出口④;
所述冷媒截止阀组包括冷媒截止阀一9、冷媒截止阀二10、冷媒截止阀三26和冷媒截止阀四27;其中:所述冷媒截止阀一9连接在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出口②和风冷式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进口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二10连接在二氧化碳油分离器7的出口②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冷媒进口①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6连接在节流阀21出口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冷媒的进口①之间;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连接在节流阀21出口和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冷媒的进口之间。
所述节流阀一5连接于电磁阀20的出口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3号进口④之间;
依据实验目的的不同,通过控制冷媒截止阀组中冷媒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及调节单式空调机一11、单式空调机二30、电加热器一12和电加热器二29来模拟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用于实现模拟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的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水冷式制冷、风冷式冷水机组、水冷式冷水机组、空气源热泵、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水源热泵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等不同的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利用上述一种新型多功能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实现在下述系统之间进行切换,用以模拟多种实验;
一、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制冷(空气源热泵)系统:如图2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三26,开启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四27。
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进口③连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1号进口①通过阀门一3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的1号出口①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的2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进口①;所述中间冷却器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1号出口①通过阀门二8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1号进口①相连接,2号出口②接冷媒截止阀一9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一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出口接流量计二18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8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9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9的出口接电磁阀20的进口;所述电磁阀20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节流阀一5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3号进口④相连接,另一路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进口③,经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出口⑤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2号进口②。
所述阀门一3和阀门二8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节流阀一5和节流阀二21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常开的状态,其开度的大小应视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性能就行调节。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风冷制冷系统和空气源热泵系统。
二、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制冷(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3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三26,开启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四27。
冷媒系统: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进口③连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1号进口①通过阀门一3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的1号出口①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的2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进口①;所述中间冷却器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1号出口①通过阀门二8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1号进口①相连接,2号出口②接冷媒截止阀二10的进口;冷媒截止阀二10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的冷媒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的冷媒出口②接流量计二18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8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9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9的出口接电磁阀20的进口;所述电磁阀20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节流阀一5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3号进口④相连接,另一路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进口③,经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出口⑤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2号进口②;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7的出水口与水泵一15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一15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一16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一16的出水口与第一保温水箱17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阀门一3和阀门二8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节流阀一5和节流阀二21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常开的状态,其开度的大小应视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性能就行调节。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水冷式制冷系统和空气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三、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风冷式冷水机组(水源热泵)系统:如图4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四27,开启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三26。
冷媒系统: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进口③连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1号进口①通过阀门一3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的1号出口①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的2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进口①;所述中间冷却器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1号出口①通过阀门二8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1号进口①相连接,2号出口②接冷媒截止阀一9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一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出口接流量计二18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8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9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9的出口接电磁阀20的进口;所述电磁阀20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节流阀一5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3号进口④相连接,另一路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进口③,经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出口⑤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三26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6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冷媒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出口②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与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②相连接;
水系统:所述第二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与水泵二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二23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三24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24与第二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阀门一3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节流阀一5和节流阀二21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常开的状态,其开度的大小应视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性能就行调节。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和水源热泵系统。
四、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水冷式冷水机组(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如图5所示,关闭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四27,开启冷媒截止阀二10和冷媒截止阀三26。
冷媒系统: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口③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进口③连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1号进口①通过阀门一3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的1号出口①相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2的2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进口①;所述中间冷却器4的1号出口②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2号进口②;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出口③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③;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1号出口①通过阀门二8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1号进口①相连接,2号出口②接冷媒截止阀二10的进口;冷媒截止阀二10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的冷媒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的冷媒出口②接流量计二18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8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9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9的出口接电磁阀20的进口;所述电磁阀20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节流阀一5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3号进口④相连接,另一路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进口③,经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出口⑤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三26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三26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冷媒进口①;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出口②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出口与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②相连接;
水系统: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7的出水口与水泵一15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一15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一16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一16的出水口与第一保温水箱17的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与水泵二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二23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进水口③;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出水口④接流量计三24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24与第二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阀门一3的选取和启闭视具体情况而定。
所述节流阀一5和节流阀二21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常开的状态,其开度的大小应视系统运行时的循环性能就行调节。
所述循环可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分别作为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形式的水冷式冷水机组和水源冷凝热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流中间完全冷却双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冷媒在系统中循环的简述如下:
在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或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中产生的压力为P0低压蒸汽,经过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后首先被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吸入并压缩到中间压力Pm,再经过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进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中,在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中被低温低压的二氧化碳制冷剂的蒸发冷却到与中间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tm,再进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中进一步压缩到冷凝压力Pk,然后经过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进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或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中冷凝放热。由冷凝器出来的低温低压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流量计二18、干燥过滤器19和电磁阀20后分为两路:一路流经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内的盘管,在管内被盘管外的低温低压的二氧化碳的蒸发而得到过冷,再经过节流阀二21节流到蒸发压力P0,然后在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或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中蒸发,制取冷量;另一路经过节流阀一5节流到中间压力Pm,进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中,节流后的二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中蒸发,冷却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和盘管内的高压液体,节流后产生的部分气体和吸热蒸发产生的气体随同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排气一同进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中,压缩到冷凝压力后排入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或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中冷凝放热。循环就这样周而复始的进行。

Claims (1)

1.一种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阀门一(3)、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节流阀一(5)、冷媒截止阀组、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阀门二(8)、单式空调机一(11)、电加热器一(12)、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水泵一(15)、流量计一(16)、第一保温水箱(17)、流量计二(18)、干燥过滤器(19)、电磁阀(20)、节流阀二(21)、第二保温水箱(22)、水泵二(23)、流量计三(24)、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电加热器二(29)、单式空调机二(30)、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
所述冷媒截止阀组包括:冷媒截止阀一(9)、冷媒截止阀二(10)、冷媒截止阀三(26)和冷媒截止阀四(27);
所述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进口,1号进口通过阀门一(3)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回油口即1号出口相连接,2号进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排气口;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进口接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出口;1号出口通过阀门一(3)与二氧化碳低压压缩机(1)的回油口即1号进口相连接;2号出口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进口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进口接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一(2)的2号出口;2号进口接电磁阀(20)的出口;3号进口接节流阀一(5)的出口;1号出口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2号进口;2号出口与节流阀二(21)的进口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2号进口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1号出口相连接;1号进口通过阀门二(8)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1号出口相连接;出口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进口接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出口;1号出口通过阀门二(8)与二氧化碳高压压缩机(6)的回油口即1号进口相连接;2号出口分别通过冷媒截止阀一(9)和冷媒截止阀二(10)与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和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相连接;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截止阀二(10)与二氧化碳油分离器二(7)的2号出口相连接;冷媒出口接流量计二(18)的进口;冷却水进口通过水泵一(15)与第一保温水箱(17)相连接;冷却水出口接流量计一(16)的进口;
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的冷媒进口通过冷媒截止阀三(26)与节流阀二(21)相连接;冷媒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进水口通过水泵二(23)与第二保温水箱(22)相连接;出水口接流量计三(24)的进口;
所述冷媒截止阀一(9)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一(13)的出口接流量计二(18)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二(18)的出口接干燥过滤器(19)的进口;所述干燥过滤器(19)的出口接电磁阀(20)的进口;所述电磁阀(20)的出口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节流阀一(5)与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3号进口相连接,另一路接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进口,经二氧化碳中间冷却器(4)的2号出口接节流阀二(21)的进口;所述节流阀二(21)的出口接冷媒截止阀四(27)的进口;所述冷媒截止阀四(27)的出口接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进口;所述二氧化碳翅片管换热器二(28)的出口接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31)的进口;
所述第一保温水箱(17)的出水口与水泵一(15)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一(15)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壳侧的进水口;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一(14)壳侧的出水口接流量计一(16)的进水口;所述流量计一(16)的出水口与第一保温水箱(17)的进水口相连接;
所述第二保温水箱(22)的出水口与水泵二(23)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水泵二(23)的排水口接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进水口;所述二氧化碳管壳式换热器二(25)壳侧的出水口接流量计三(24)的进口;所述流量计三(24)与第二保温水箱(22)的进水口相连接。
CN201520832410.2U 2015-10-26 2015-10-26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77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2410.2U CN205177272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2410.2U CN205177272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77272U true CN205177272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41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2410.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5177272U (zh) 2015-10-26 2015-10-26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772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6165A (zh) * 2015-10-26 2015-12-30 天津商业大学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6165A (zh) * 2015-10-26 2015-12-30 天津商业大学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2312C (zh) 热湿分段处理的空调机组装置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103062851B (zh)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WO2017219650A1 (zh) 空调系统、复合冷凝器、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135725B (zh) 一种单压缩机二级动态制冷蓄冷空调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CN102032705B (zh)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06440433A (zh) 具有多制冷剂回路的高效空调机组
CN105180496A (zh) 一种多功能复叠式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104214873A (zh) 一种基于冷凝热分级利用的热泵驱动溶液除湿装置及方法
CN101216225A (zh) 一种双温冷水/冷风机组
CN201909490U (zh) 双级压缩热泵系统
CN106871474A (zh) 风冷水冷组合式空调系统
CN105333642A (zh) 一种冷暖型热泵系统
CN107477900A (zh) 空调循环系统和循环方法及空调
CN205177272U (zh)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106403347B (zh) 低温空调系统和空调
CN205177271U (zh) 一级节流不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5318743U (zh) 两级节流不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2993640U (zh) 双级多联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105202810A (zh)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05102458U (zh) 两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105206165A (zh) 一级节流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双级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215675897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3595316U (zh)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CN105206166A (zh) 两级节流不完全冷却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CN105202809A (zh) 一种单机单级跨临界二氧化碳制冷/热泵综合实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