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8660U - 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68660U CN205168660U CN201520805871.0U CN201520805871U CN205168660U CN 205168660 U CN205168660 U CN 205168660U CN 201520805871 U CN201520805871 U CN 201520805871U CN 205168660 U CN205168660 U CN 205168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quare tube
- anterior
- upper cover
- right part
- back 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08000028882 split hand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包括前部(1)、上盖(2)、右部(3)、后门(4)、左部(5)、箱底(6);所述箱底(6)包括四个底部方管、底部面板以及井字形支撑,前部(1)包括6个前部方管以及前部面板,上盖(2)包括四个上盖方管以及上盖面板,右部(3)包括两个右部方管以及右部面板,左部(5)包括两个左部方管以及左部面板,后门(4)包括四个后门方管以及后门面板,本实用新型结构性能好、坚固而且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属于三轮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三轮车车厢包括箱底、前部、后门、左侧部、右侧部,这五个部件形成敞开车厢,这样的车厢对于防雨防晒的货物运输时,非常不方便,另外由于结构的原因,这种车厢结构其结构性能差,不坚固,同时其其开门少,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性能好、坚固而且使用方便的三轮车全封闭车厢。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包括前部(1)、上盖(2)、右部(3)、后门(4)、左部(5)、箱底(6);所述箱底(6)包括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底部方管(6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底部方管(64)、底部面板以及井字形支撑,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底部方管(6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底部方管(6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底部支架,而所述井字形支撑设置于矩形底部支架内,而所述底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底部支架上,所述井字形支撑包括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一底部方管(61)、第三底部方管(63)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二底部方管(62)、第四底部方管(64)固定连接,其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与第三底部方管(653)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上分别设置有厢架连接片(655);
所述前部(1)包括第一前部方管(11)、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以及前部面板,所述第一前部方管(11)、第二前部方管(12)、第二底部方管(62)、第四前部方管(1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前部支架,而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背靠连接片(151)、所述前部面板设置在第二底部方管(62)与第六前部方管(16)之间的矩形前部支架上;
所述上盖(2)包括第一上盖方管(21)、第二上盖方管、第三上盖方管(23)、第一上盖方管以及上盖面板,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第二上盖方管、第三上盖方管(23)、第一上盖方管依次连接围成矩形上盖支架,而所述上盖面板设置于矩形上盖支架上;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与矩形前部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
右部(3)包括第一右部方管(31)、第二右部方管(32)以及右部面板,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第二右部方管(3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前部方管(1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右部支架,而所述右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右部支架上;
左部(5)包括第一左部方管(51)、第二左部方管(52)以及左部面板,所述第一左部方管(51)、第二左部方管(52)、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前部方管(12)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左部支架,而所述左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左部支架上;
所述后门(4)包括第一后门方管(41)、第二后门方管(42)、第三后门方管(43)、第四后门方管(44)以及后门面板,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第二后门方管(42)、第三后门方管(43)、第四后门方管(4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后门支架,而所述后门面板设置于矩形后门支架上;所述第三后门方管(43)与第四底部方管(64)之间通过第二双叉合页(4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右部方管(32)上设置有右侧分体手扣(45),而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的右侧设置有右部手扣挂片,所述第二右部方管(32)与第一后门方管(41)通过右侧分体手扣(45)与右部手扣挂片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左部方管(52)上设置有左侧分体手扣(46),而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的左侧设置有左部手扣挂片,所述第二左部方管(52)与第一后门方管(41)通过左侧分体手扣(46)与左部手扣挂片相互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与第五前部方管(15)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分别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与第二右部方管(32)之间的夹角在90-110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与第四前部方管(14)之间的夹角在60-9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1)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二左部方管(5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一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二底部方管(62)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二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3)与第四前部方管(14)、第二右部方管(3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三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四底部方管(64)与第二右部方管(32)、第二左部方管(5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四连接三角加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液压支撑,使用时,通过液压支撑将上盖(2)打开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箱底(6)包括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底部方管(6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底部方管(64)、底部面板以及井字形支撑,前部(1)包括第一前部方管(11)、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以及前部面板,上盖(2)包括第一上盖方管(21)、第二上盖方管、第三上盖方管(23)、第一上盖方管以及上盖面板,右部(3)包括第一右部方管(31)、第二右部方管(32)以及右部面板,左部(5)包括第一左部方管(51)、第二左部方管(52)以及左部面板,后门(4)包括第一后门方管(41)、第二后门方管(42)、第三后门方管(43)、第四后门方管(44)以及后门面板,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性能好、坚固而且安全性高,同时其美观大方。另外采用上盖和后门的双门设计,使用方便。
2.由于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液压支撑,使用时,通过液压支撑将上盖(2)打开或关闭,因此可以根据需求将上盖(2)弹起成遮阳模式,出门游玩,方便省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俯视三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仰视三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如图1-3所示,包括前部1、上盖2、右部3、后门4、左部5、箱底6;所述箱底6包括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底部方管6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底部方管64、底部面板以及井字形支撑,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底部方管6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底部方管6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底部支架,而所述井字形支撑设置于矩形底部支架内,而所述底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底部支架上,所述井字形支撑包括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一底部方管61、第三底部方管63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二底部方管62、第四底部方管64固定连接,其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与第三底部方管653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上分别设置有厢架连接片655;
所述前部1包括第一前部方管11、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以及前部面板,所述第一前部方管11、第二前部方管12、第二底部方管62、第四前部方管1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前部支架,而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背靠连接片151、所述前部面板设置在第二底部方管62与第六前部方管16之间的矩形前部支架上;
所述上盖2包括第一上盖方管21、第二上盖方管、第三上盖方管23、第一上盖方管以及上盖面板,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第二上盖方管、第三上盖方管23、第一上盖方管依次连接围成矩形上盖支架,而所述上盖面板设置于矩形上盖支架上;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与矩形前部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
右部3包括第一右部方管31、第二右部方管32以及右部面板,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第二右部方管3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前部方管1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右部支架,而所述右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右部支架上;
左部5包括第一左部方管51、第二左部方管52以及左部面板,所述第一左部方管51、第二左部方管52、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前部方管12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左部支架,而所述左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左部支架上;
所述后门4包括第一后门方管41、第二后门方管42、第三后门方管43、第四后门方管44以及后门面板,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第二后门方管42、第三后门方管43、第四后门方管4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后门支架,而所述后门面板设置于矩形后门支架上;所述第三后门方管43与第四底部方管64之间通过第二双叉合页4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右部方管32上设置有右侧分体手扣45,而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的右侧设置有右部手扣挂片,所述第二右部方管32与第一后门方管41通过右侧分体手扣45与右部手扣挂片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左部方管52上设置有左侧分体手扣46,而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的左侧设置有左部手扣挂片,所述第二左部方管52与第一后门方管41通过左侧分体手扣46与左部手扣挂片相互配合连接。
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与第五前部方管15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分别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与第二右部方管32之间的夹角在90-110度之间。
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与第四前部方管14之间的夹角在60-90度之间。
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1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二左部方管5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一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二底部方管62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二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3与第四前部方管14、第二右部方管3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三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四底部方管64与第二右部方管32、第二左部方管5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四连接三角加固连接。
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液压支撑,使用时,通过液压支撑将上盖(2)打开或关闭。
上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不是作为对前述实用新型目的和所附权利要求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和权利保护范畴。
Claims (6)
1.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1)、上盖(2)、右部(3)、后门(4)、左部(5)、箱底(6);所述箱底(6)包括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底部方管(6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底部方管(64)、底部面板以及井字形支撑,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底部方管(6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底部方管(6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底部支架,而所述井字形支撑设置于矩形底部支架内,而所述底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底部支架上,所述井字形支撑包括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第二底部方管(652)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一底部方管(61)、第三底部方管(63)固定连接,而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二底部方管(62)、第四底部方管(64)固定连接,其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51)与第三底部方管(653)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53)、第四底部方管(654)上分别设置有厢架连接片(655);
所述前部(1)包括第一前部方管(11)、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以及前部面板,所述第一前部方管(11)、第二前部方管(12)、第二底部方管(62)、第四前部方管(1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前部支架,而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的两端各分别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前部方管(15)、第六前部方管(16)的一侧上均设置有背靠连接片(151)、所述前部面板设置在第二底部方管(62)与第六前部方管(16)之间的矩形前部支架上;
所述上盖(2)包括第一上盖方管(21)、第二上盖方管、第三上盖方管(23)、第一上盖方管以及上盖面板,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第二上盖方管、第三上盖方管(23)、第一上盖方管依次连接围成矩形上盖支架,而所述上盖面板设置于矩形上盖支架上;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与矩形前部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
右部(3)包括第一右部方管(31)、第二右部方管(32)以及右部面板,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第二右部方管(32)、第三底部方管(63)、第四前部方管(1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右部支架,而所述右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右部支架上;
左部(5)包括第一左部方管(51)、第二左部方管(52)以及左部面板,所述第一左部方管(51)、第二左部方管(52)、第一底部方管(61)、第二前部方管(12)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左部支架,而所述左部面板设置于矩形左部支架上;
所述后门(4)包括第一后门方管(41)、第二后门方管(42)、第三后门方管(43)、第四后门方管(44)以及后门面板,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第二后门方管(42)、第三后门方管(43)、第四后门方管(44)依次连接围成矩形后门支架,而所述后门面板设置于矩形后门支架上;所述第三后门方管(43)与第四底部方管(64)之间通过第二双叉合页(4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右部方管(32)上设置有右侧分体手扣(45),而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的右侧设置有右部手扣挂片,所述第二右部方管(32)与第一后门方管(41)通过右侧分体手扣(45)与右部手扣挂片相互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左部方管(52)上设置有左侧分体手扣(46),而所述第一后门方管(41)的左侧设置有左部手扣挂片,所述第二左部方管(52)与第一后门方管(41)通过左侧分体手扣(46)与左部手扣挂片相互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与第五前部方管(15)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上盖方管(21)分别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之间通过第一双叉合页(2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与第二右部方管(32)之间的夹角在90-11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部方管(31)与第四前部方管(14)之间的夹角在60-9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部方管(61)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二左部方管(5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一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二底部方管(62)与第二前部方管(12)、第四前部方管(14)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二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三底部方管(63)与第四前部方管(14)、第二右部方管(3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三连接三角加固连接;所述第四底部方管(64)与第二右部方管(32)、第二左部方管(52)的连接处各自设置第四连接三角加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全封闭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上设置有液压支撑,使用时,通过液压支撑将上盖(2)打开或关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05871.0U CN205168660U (zh) | 2015-10-16 | 2015-10-16 | 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05871.0U CN205168660U (zh) | 2015-10-16 | 2015-10-16 | 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68660U true CN205168660U (zh) | 2016-04-20 |
Family
ID=55732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0587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68660U (zh) | 2015-10-16 | 2015-10-16 | 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686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17461A (zh) * | 2019-04-26 | 2019-09-10 | 上海伍特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控组件层掀式运输料架及使用方法 |
-
2015
- 2015-10-16 CN CN201520805871.0U patent/CN20516866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17461A (zh) * | 2019-04-26 | 2019-09-10 | 上海伍特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控组件层掀式运输料架及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168660U (zh) | 一种三轮车全封闭车厢 | |
CN103661026A (zh) | 用于货车车厢的可折叠座椅结构 | |
CN204264370U (zh) | 一种双功能三轮电动车车厢 | |
CN203064117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双杆滑板车 | |
CN202820401U (zh) | 便携式折叠凳 | |
CN206754770U (zh) | 一种重力通用车载支架 | |
CN203467971U (zh) | 茶几 | |
CN205402117U (zh) | 一种新型便于拆装的显示屏支架 | |
CN203876793U (zh) | 一种多功能出摊车 | |
CN205388214U (zh) | 一种显示屏的支架 | |
CN205086755U (zh) | 带有餐桌的快餐车 | |
CN207088845U (zh) | 一种特种车辆专用轴轮 | |
CN203987034U (zh) | 新型多功能椅子 | |
CN205053261U (zh) | 轻型梯形画架 | |
CN202758277U (zh) | 基于侧置支撑架的电脑显示器 | |
CN202782768U (zh) | 用于货车车厢的可折叠座椅结构 | |
CN202801127U (zh) | 伸缩式家用物品固定设备 | |
CN206664849U (zh) | 一种电动折叠自行车的电池快拆结构 | |
CN203472964U (zh) | 折叠式花轿 | |
CN204105264U (zh) | 一种便携式衣柜 | |
CN207809466U (zh) | 一种航空折叠车 | |
CN202153924U (zh) | 一种组装型宠物笼 | |
CN206182697U (zh) | 一种内嵌单元格的书柜 | |
CN206006508U (zh) | 一种十二瓶红酒架 | |
CN207069968U (zh) | 一种新型光伏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21700 Fengxian County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Xuzho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OUHU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700, Jiangsu, Xuzhou province Fengxian County Chang Zhen electric car industry park Patentee before: XIAODAO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