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8429U -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 Google Patents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8429U
CN205168429U CN201520975379.8U CN201520975379U CN205168429U CN 205168429 U CN205168429 U CN 205168429U CN 201520975379 U CN201520975379 U CN 201520975379U CN 205168429 U CN205168429 U CN 205168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device
linkage
unlocking
powe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753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NYLOVE BABY PRODUCT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753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8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8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8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联动解锁机构包括:力传动组件和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多个连接装置,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能够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的力传动作用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或者直接通过单手操作所述力传动组件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此种联动解锁机构能够通过单手操作来联动解除多个处于锁定状态的连接装置,以满足在紧急救援情况下需要快速解除连接装置对人体约束的需求。

Description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用到用来传递力的具有柔韧性的织带,为了让织带之间既具有高强度连接在一起又具有可以断开连接的功能,常常会采用可以扣合或打开的扣具来实现两条织带的连接。尤其在需要高强度连接织带的用品上,如背包,极限运动保护装备,安全服,汽车内安全带固定点连接装置等应用环境。在这些产品上使用扣具来连接织带,通常是单个扣具扣合,单个扣具打开的方式在使用。
在一些紧急救援情况下需要快速解开多个织带连接装置来救人,这就需要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解除多个安全扣具的连接装置。例如,降落伞起火需要快速解开多个对使用者约束扣具情形,户外运动装备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解开多个扣具方便救援的情形,在汽车上安放儿童安全保护装置,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需要快速解开多个安全扣具让儿童快速离开危险的情形。
为了满足这些紧急救援的需要,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单手操作快速解除多个安全扣具对使用者约束的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能够通过单手操作来联动解除多个处于锁定状态的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联动解锁机构,包括:力传动组件和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多个连接装置,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能够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的力传动作用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或者直接通过单手操作所述力传动组件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均能实现双向联动解锁,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均与其它的所述连接装置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既能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通过力传动组件主动向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其它所述连接装置传递作用力实施解锁,又能通过力传动组件被动接收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其它所述连接装置传递作用力实施解锁。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连接装置能够实现单向联动解锁,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装置作为主连接装置,其余所述连接装置作为副连接装置,所述主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副连接装置通过力传动组件连接,能够能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任一个所述主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向所述力传动组件施加解锁力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装置之间的所述力传动组件包括两根钢丝绳1.G1,1.G2,每个所述连接装置中均设有一个转向结构和第一释放按钮1.3,每根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转向结构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1.3,用于将按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释放按钮1.3的力转化为所述钢丝绳的拉力以拉动另一个所述第一释放按钮1.3,从而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依次排列,中间的所述连接装置作为所述主连接装置,两侧的所述连接装置作为所述副连接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接装置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副连接装置之间的所述力传动组件为一根钢丝绳2.G1,2.G2,每个所述连接装置中均设有第一释放按钮2.3,且所述主连接装置中设有两个转向结构,每根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转向结构连接所述主连接装置和所述副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2.3,用于将按压所述主连接装置中的第一释放按钮2.3的力转化为所述钢丝绳的拉力以拉动所述副连接装置中的第一释放按钮2.3,从而实现三个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连接装置之间为保护管连接,所述保护管内设有所述力传动组件的容纳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为长度可调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包括:第一固定管3.1、伸缩管3.2和第二固定管3.3,所述第二固定管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管3.2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管3.1套设在所述伸缩管3.2之外且能够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管3.1和所述伸缩管3.2在管壁的相应位置设有若干离散的孔,所述联动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二释放按钮3.6、第二弹簧3.7和插销3.5,所述第二释放按钮3.6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簧3.7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管3.1的外壁,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插销3.5,所述插销3.5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管3.1和所述伸缩管3.2相应的孔内,当按下所述第二释放按钮3.6时,所述插销3.5脱离以使所述第一固定管3.1和所述伸缩管3.2能够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力传动组件为硬质连接件,对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的单手解锁操作能够转化为所述力传动组件对其它所述连接装置的扭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力传动组件设有独立的操作部S,对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所述力传动组件对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解锁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力传动组件为硬质连接件,对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扭力作为解锁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力传动组件为柔性连接件,对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拉力作为解锁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力传动组件为柔性带4.Z1,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释放按钮4.3、连接片4.4和转轴4.5,所述柔性带4.Z1伸入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4.5换向后连接在所述连接片4.4上,所述连接片4.4与所述第一释放按钮4.3连接,能够将施加在所述柔性带4.Z1上的力转化为对所述第一释放按钮4.3的拉力,以实现所述连接装置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4.4包括连接部4.4A和分别设在所述连接部4.4A两侧的卡合部4.4B,所述连接部4.4A用于对所述柔性带4.Z1的端头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释放按钮4.3的两侧设有凹槽4.3A,每个所述卡合部4.4B均嵌设在相应侧的所述凹槽4.3A内。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均包括设有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相向设置且距离固定,联动解锁机构还包括间距支撑件,所述间距支撑件用于限制两个所述连接装置的位置,所述力传动组件为分别设在两个所述连接装置上的所述第二锁定件,或者为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锁定件或所述第二锁定件延长线上的操作部,且两个所述第二锁定件或者两个所述操作部之间的距离不超出单手能够触及的范围,能够通过单手向内同时向对所述操作部施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上盖5.1和下盖5.2,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且在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的连接部位还设有扭簧5.7,所述锁定件与所述下盖5.2活动连接或与所述下盖5.2一体设置,所述第二锁定件上设有锁定部5.3B,用于对所述上盖5.1相对于所述下盖5.2进行限位锁定,并能在被向外拉动所述第二锁定件时相对于所述下盖5.2运动或变形,以解除对所述上盖5.1的限位。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内设有第三弹簧5.5,所述第二锁定件为第二卡钩5.3,所述第二卡钩5.3包括第一部5.3A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5.3A水平设置在所述上盖5.1与所述下盖5.2之间,所述第三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5.3A和所述下盖5.2连接,所述第二部包括锁定部5.3B和作为所述操作部的拨动部5.3C,所述锁定部5.3B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自由端顶靠在所述上盖5.1的外表面以对所述上盖5.1进行限位,所述拨动部5.3C延长至所述连接装置的外侧,用于通过拨动对所述连接装置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之间用于放置织带端头卷头加粗部位,在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扣合锁定后,扣合边缘能够阻挡所述织带滑出以实现织带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同侧的相应位置设有外伸部5.1A,所述外伸部5.1A上沿所述连接装置的长度方向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用于穿设固定第二连接带5.Z2的端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防护装置为汽车安全固定带,包括:ISOFIX上拉带连接器、ISOFIX连接装置、插扣和两条安全织带,每条所述安全织带的一端通过与所述ISOFIX上拉带连接器连接后再与汽车上的ISOFIX上拉带固定点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插扣,所述插扣插入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通过所述ISOFIX连接装置与汽车上的ISOFIX下拉带固定点连接;且两条所述安全织带与汽车后排座椅中心对称,所述ISOFIX连接装置分别插接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相邻的两个所述ISOFIX下拉带固定点。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安全固定带还包括长度调节器,所述长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的任一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儿童安全座椅或儿童安全服,所述汽车安全固定带穿过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或所述儿童安全服上,并将所述插扣锁定到所述连接装置上,以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或所述儿童安全服对称约束在所述汽车后排的中间座椅上,能够利用单手操作联动解除两个所述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服衣襟,包括安设在衣襟上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联动解锁机构,通过采用力传动组件连接多个具有锁定和解锁状态的连接装置,能够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通过力传动组件的力传动作用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或者直接通过单手操作力传动组件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此种联动解锁机构通过单手操作就能联动解除多个处于锁定状态的连接装置,可以满足在紧急救援情况下需要快速解除连接装置对人体约束的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包含两个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联动解锁机构的右视图;
图3为图1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不带上盖的正视图;
图4为图3所述联动解锁机构中右连接装置的局部放大图A;
图5为图1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不带上盖和下盖的正视图;
图6为图5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右连接装置的局部放大图B;
图7为图5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不带上盖和下盖的右视图;
图8为图7所示联动解锁机构右视图的局部放大图C;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插片插入连接装置的半剖结构示意图M-M;
图10为图1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插片未插入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连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包含三个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机构的正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不带上盖的正视图;
图14为图12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位于左侧的连接装置的局部放大图D;
图15为图12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位于中间的连接装置的放大图E;
图16为图12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位于中间的连接装置的右视图;
图17为图12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位于左侧的连接装置的右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带有长度可调钢丝绳容纳通道的联动解锁机构的正视图;
图19为图18所示联动解锁机构的半剖图;
图20为图18所示联动解锁机构的右视图;
图21为图20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钢丝绳容纳通道的N-N剖视图;
图22为图21所示钢丝绳容纳通道上第二释放按钮处于不同位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3为图18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钢丝绳容纳通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通过操作柔性带实现联动解锁的机构的侧视图;
图25为图24所示联动解锁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4所示联动解锁机构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所示联动解锁机构中右侧连接装置的局部放大图I;
图28为图24所示联动解锁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简易释放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所示简易释放器的侧视图;
图31为图29所示简易释放器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2为图29所示简易释放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和“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满足紧急救援的需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单手快速解除多个安全扣具对使用者约束的联动解锁机构,如图1至图32,包括:力传动组件和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多个连接装置,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能够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的力传动作用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或者直接通过单手操作所述力传动组件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联动解锁机构,通过单手操作就能联动解除多个处于锁定状态的连接装置,可以满足在紧急救援情况下需要快速解除连接装置对人体约束的需求。例如:在降落伞起火时、户外运动装备在发生紧急情况下、汽车在遇到危险需要快速打开成人用安全带、儿童座椅或者儿童安全服时,均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联动解锁机构快速简单地打开全部处于锁定状态的连接装置,以确保使用者尽快脱离危险。
此种联动解锁机构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联动解锁,其一是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其二是通过单手操作力传动组件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解锁操作方式,下面将分别给出相应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对于第一种联动解锁操作方式,如图1至图23所示的联动解锁机构,通过对其中一个连接装置中的锁定状态进行单手操作,就能通过力传动组件的力传动作用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在此种操作方式下,联动解锁机构中的每个连接装置可以实现双向联动解锁或者单向联动解锁。
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个连接装置均能实现双向联动解锁,每个连接装置均与其它的连接装置通过力传动组件连接,既能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通过力传动组件主动向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其它连接装置传递作用力实施解锁,又能通过力传动组件被动接收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其它连接装置传递作用力实施解锁。
进一步地,对于能够实现双向联动解锁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11所示,连接在两个连接装置之间的力传动组件包括两根钢丝绳1.G1和1.G2,每个连接装置中均设有一个转向结构和第一释放按钮1.3,每根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转向结构连接两个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1.3,用于将按压其中一个第一释放按钮1.3的力转化为钢丝绳的拉力以拉动另一个第一释放按钮1.3,从而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例如,联动解锁结构中共设有三个连接装置,其中一个连接装置分别通过两根钢丝绳1.G1和1.G2与另外的两个连接装置连接,单手解除任一个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都可以实现三个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优选地,联动解锁机构中只包含两个连接装置,从图3所示的不带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和图5所示的不带上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两根钢丝绳1.G1和1.G2在每个连接装置内分别设置在连接装置的左右两侧,参见图8,钢丝绳1.G2的一端通过连接头1.11固定在右侧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1.3上部的侧面,并通过线卡1.12固定在上盖1.1或者下盖1.2上,钢丝绳1.G2在这一端布置时需要经过转向结构(例如滑轮或者转轴等),参见图5和图6,钢丝绳1.G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头1.11固定在左侧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1.3下部的侧面,为了对钢丝绳1.G1和1.G2进行保护,在其外面设置保护套,保护套延伸至接近钢丝绳端头的位置。操作者在需要进行解锁操作时,在第一释放按钮1.3的上部沿着力F的方向进行按压,该作用力就能将向下的力F转化为钢丝绳1.G2的拉力,并使钢丝绳1.G2在保护套内运动,以向下拉动左侧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1.3以实现联动解锁。对于钢丝绳1.G1的固定方式可以参考钢丝绳1.G2,在该实施例中,单手按压任一个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1.3,均可以实现这两个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该实施例中的连接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具备锁定与解锁功能的锁扣部件,在一种可采用的结构中,如图9至图11所示,该连接装置包括上盖1.1、下盖1.2、第一释放按钮1.3、挡块1.5、滑块1.6、转轴1.7、第一锁定件1.8、连接铁片1.9和第一弹簧1.10,其中挡块1.5和滑块1.6可采用塑胶材料。此种连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9所示,当插片1.4插入连接装置中时,向下推动滑块1.6从而带动挡块1.5与第一弹簧1.10向上运动,挡块1.5沿着转轴1.7旋转,这时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力将第一锁定件1.8向下顶从而卡住插片1.4上的孔,从而产生互扣,使插片1.4无法脱落。如图10所示,当手指向下按压第一释放按钮1.3,第一释放按钮1.3向下推动转轴1.7从而推动滑块1.6与挡块1.5向下运动,当转轴1.7超过行程孔位时这时第一弹簧1.10会产生向上的力度从而推动滑块1.6与挡块1.5向上运动,使第一锁定件1.8向上回弹,这时滑块1.6经过第一弹簧1.10的作用力会将插扣1.4弹出连接装置以达到释放目的,这时滑块1.6会挡住第一锁定件1.8使其不会再卡在连接铁片1.9的孔里,便于下次插片1.4插入,只有在插入插片1.4向下推动滑块1.6时才会使第一锁定件1.8卡在连接铁片1.9的孔里。
在第二实施例中,多个连接装置能够实现单向联动解锁,其中至少一个连接装置作为主连接装置,其余连接装置作为副连接装置,主连接装置分别与副连接装置通过力传动组件连接,能够能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任一个主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向力传动组件施加解锁力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第二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该结构同时保留了多个连接装置单独解锁的功能,即当单独按下某个副连接装置的解锁结构时,只能实现当前副连接装置的解锁,不会带动其它连接装置解锁。
优选地,如图12至图17所示,连接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依次排列,中间的连接装置作为主连接装置,主连接装置分别与两侧的副连接装置之间的力传动组件为一根钢丝绳2.G1和2.G2,每个解锁结构中均设有第一释放按钮2.3,且主连接装置中设有两个转向结构,每根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转向结构连接主连接装置和副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2.3,用于将按压主连接装置中的第一释放按钮2.3的力转化为钢丝绳的拉力以拉动副连接装置中的第一释放按钮2.3,从而实现三个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其中,参见图15和图16,钢丝绳2.G1和2.G2的其中一端分别通过转向结构(滑轮或者转轴)连接在主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2.3上部的两侧,并用螺钉固定在下盖2.2上以避免脱落,参见图17,钢丝绳2.G1和2.G2的另一端分别直接连接在两个副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2.3下部的一侧。连接装置的一端用于安装插片2.4,另一端固定有连接铁片2.9,均用于与织带连接。
此种联动解锁机构的工作原理为:当用手指向下按压中间主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2.3,这时两根钢丝绳2.G1和2.G2会同时带动左右两边副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2.3向下运动,从而致使连接在三个连接装置中的插片同时弹出,但是如果按压副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2.3,只能实现单独的解锁功能。
在第三实施例中,假如本实用新型的联动解锁机构用于汽车安全保护装置,为了能够适应不同类型车的座位宽度,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灵活满足不同座椅宽度的联动解锁机构,该实施例是对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优化。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多个连接装置之间为保护管连接,保护管内设有钢丝绳3.G1和3.G2的容纳通道,即将钢丝绳放置在保护管中。
优选地,保护管为长度可调的结构,这里将给出一种具体的实现结构,如图18至图23所示,保护管包括:第一固定管3.1、伸缩管3.2和第二固定管3.3,第一固定管3.1和第二固定管3.3靠近的一端通过管塞3.9进行连接,远离的一端分别连接有ISOFIX连接器3.11,用来与汽车座位上的ISOFIX连接器连接,两个ISOFIX连接器3.11分别通过螺钉3.12和3.13连接到第一固定管3.1和第二固定管3.3的端部。另外,第二固定管3.3的一端通过销钉3.4固定设置在伸缩管3.2的一端以避免伸缩管3.2的右端脱落与晃动,第一固定管3.1套设在伸缩管3.2之外且能够相对滑动,第一固定管3.1的左端上扣两个塑胶固定片3.8,这样在滑动时可以与第一固定管3.1互相干涉以避免伸缩管3.2左端脱落。
而且,第一固定管3.1和伸缩管3.2在管壁的相应位置设有若干离散的孔(例如11个孔)供调节长度使用,联动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二释放按钮3.6、第二弹簧3.7和插销3.5,第一固定管3.1的外面设有支架3.10,第二释放按钮3.6的中间部位可旋转地固定在支架3.10上,且一端通过第二弹簧3.7连接在第一固定管3.1的外壁,另一端连接有插销3.5,插销3.5穿设在第一固定管3.1和伸缩管3.2相应的孔内,当按下第二释放按钮3.6时,插销3.5脱离以使第一固定管3.1和伸缩管3.2能够相对运动。
此种保护管长度可调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图22,当用手手指向下按压第二释放按钮3.6,第二释放按钮3.6会以支点为中心转动从而带动插销3.5向上移动,这时插销3.5不再卡合在伸缩管3.2与第一固定管3.1之间的圆孔里面,这时第一固定管3.1可以自由伸缩。当调节至需要的长度后,将手指松开,第二弹簧3.7回弹致使插销3.5再次卡入第一固定管3.1与伸缩管3.2的圆孔里面,完成第一固定管3.1和伸缩管3.2之间的固定。
对于第一种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联动解锁的操作方式,除了可以将力传动组件设计为钢丝绳,并利用钢丝绳的牵拉作用力来实现,还可以设计为另外一种结构形式。在该结构形式中,力传动组件为硬质连接件,对一个连接装置的单手解锁操作能够转化为力传动组件对其它连接装置的扭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此种方式对于含有两个以上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机构都适用,而且用于双向联动解锁和单向联动解锁机构均可。在一种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单手操作向其中一个连接装置施加扭矩以解除自身的锁定状态,力传动组件可以将操作者施加的扭矩直接传递到其它的连接装置上,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增设传动机构(例如:齿轮齿条机构),该传动机构可以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当通过单手操作向其中一个连接装置施加扭矩以解除自身的锁定状态时,力传动组件通过该传动机构将扭矩转化为牵拉力传递到其它的连接装置上,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对于第二种直接单手操作力传动组件实现联动解锁方式,如图24至图28所示的联动解锁机构,连接装置的力传动组件设有独立的操作部S,对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力传动组件对全部连接装置的解锁力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下面将给出两种类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一种类型的实施例中,力传动组件为硬质连接件,对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力传动组件的扭力或者拉力作为解锁力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即对操作部S施加的作用力可以不经过转向结构而直接转递至每个连接装置以实现联动解锁。
在另一种类型的实施例中,力传动组件为柔性连接件(相对于硬质连接件而言),对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力传动组件的拉力作为解锁力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在该实施例中,对操作部S施加的作用力需要经过转向结构而直接转递至每个连接装置以实现联动解锁。
对于力传动组件为柔性连接件的联动解锁机构,这里结合图24至图28所示的第四实施例来进行具体说明,力传动组件为柔性带4.Z1,例如,柔性带可以为织带,每个连接装置包括上盖4.1和下盖4.2、第一释放按钮4.3、连接片4.4、转轴4.5、连接铁片4.7和第二弹簧4.8,转轴4.5作为转向结构,柔性带4.Z1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连接装置中,且伸入连接装置的一端通过转轴4.5换向后连接在连接片4.4上,连接片4.4与第一释放按钮4.3连接,能够将施加在柔性带4.Z1上的力转化为对第一释放按钮4.3的拉力,以实现连接装置联动解锁,拉力的传导方向如图27所示。在一种具体的结构中,参见图28,连接片4.4包括连接部4.4A和分别设在连接部4.4A两侧的卡合部4.4B,连接部4.4A用于对柔性带4.Z1的端头进行固定,第一释放按钮4.3的两侧设有凹槽4.3A,每个卡合部4.4B均嵌设在相应侧的凹槽4.3A内。
第四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用手向下按压或者拉动柔性带4.Z1的操作部S时,就会对柔性带4.Z1位于操作部S的两侧产生向内的拉力,经过转轴4.5进行力的方向转换后,就会变为方向相反的力,从而同时带动第一释放按钮4.3下滑解锁,这时插扣4.6会弹出以达到联动解锁的目的。在该实施例中,两个连接装置可以沿水平方向上相对设置,从而使两个插扣4.6相向设置(参见图26),也可以将两个连接装置同向竖直设置,从而使两个插扣4.6向上设置,这两种情况均可以通过向下按下柔性带4.Z1来实现联动解锁。
另外,对于第二种直接单手操作力传动组件实现联动解锁方式,还可设计另外一种类型的结构形式,也可称为简易释放器,如图29至图32所示,每个连接装置均包括设有第二锁定件,第二锁定件相向设置且距离固定,联动解锁机构还包括间距支撑件,间距支撑件用于限制两个连接装置的位置,力传动组件为分别设在两个连接装置上的第二锁定件,或者为分别设在两个第二锁定件或第二锁定件延长线上的操作部,且两个第二锁定件或者两个操作部之间的距离不超出单手能够触及的范围,能够通过单手向内同时向对操作部施力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在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中,如图29至图32所示,每个连接装置包括:上盖5.1、下盖5.2和第二卡钩5.3,第二卡钩5.3作为第二锁定件,上盖5.1和下盖5.2的一端通过转轴5.6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卡钩5.3设在上盖5.1与下盖5.2之间并能相对滑动,且部分露出连接装置,第二卡钩5.3露出连接装置的部分能够对上盖5.1进行限位,并能在被向外拉动时相对于下盖5.2运动或变形,以解除对上盖5.1的限位,为了能够在限位解除后上盖5.1能够脱离下盖5.2,在上盖5.1和下盖5.2的枢转连接处还设有扭簧5.7,既能够实现在连接装置解锁后使上盖5.1快速弹开,也能限制上盖5.1弹起的最大行程。而且,每个连接装置内设有第三弹簧5.5,第二卡钩5.3包括第一部5.3A和第二部,第一部5.3A水平设置在上盖5.1与下盖5.2之间,第三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部5.3A和下盖5.2连接,第二部包括锁定部5.3B和操作部5.3C,锁定部5.3B为弯折结构,弯折结构的自由端顶靠在上盖5.1的外表面以对上盖5.1进行限位,操作部5.3C延长至连接装置的外侧,用于通过拨动对连接装置解锁。
此外,还可以在上盖5.1和下盖5.2之间放置织带端头卷头加粗部位,在上盖5.1和下盖5.2扣合锁定后,扣合边缘能够阻挡织带滑出以实现织带锁定。
为了便于连接装置与外部连接带连接,还可以在上盖5.1和下盖5.2同侧的相应位置设有外伸部5.1A,外伸部5.1A上沿连接装置的长度方向设有长槽。第一连接带5.Z1的端部可以通过上盖5.1和下盖5.2之间的夹紧力固定,第二连接带5.Z2的端部可以穿设在长槽内进行固定,为了使上盖5.1能够相对于下盖5.2在弹开时打开一定的角度,需要将第二连接带5.Z2以较大的弯折角度固定,以为上盖5.1的转动留出空间。
为了使该简易释放器能够通过单手操作进行联动解锁,需要将两个连接装置之间的距离设置在单手可以触及的距离之内,且需要将两个连接装置固定在固定板5.4上,例如,将两个连接装置的下盖5.2通过螺钉5.8安装在固定板5.4上,以保证两个所述连接装置之间的距离固定。作为扩展的方案,第二卡钩5.3也可与下盖5.2一体成型,且第二卡钩5.3为弹性部件,这样就不需要第二卡钩5.3发生运动就可脱离上盖5.1,以实现联动解锁。
此种简易释放器的工作原理为:参见图31,当用单手的拇指与食指同时向内拉第二卡钩5.3时,上盖5.1会随着扭簧5.7的弹力向上打开以达到解锁目的。当上盖5.1打开时被它压着的第一连接带5.Z1会自动脱落,以实现与第二连接带5.Z2处于分开状态。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带5.Z1夹紧时,将第一连接带5.Z1的端头塞入上盖5.1与下盖5.2之间,并向下压紧上盖5.1,这时第二卡钩5.3会在第三弹簧5.5拉力的作用下回位,以对上盖5.1进行限位。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
在一种常见的应用形式中,该联动解锁结构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安全固定带中,此处给出两种连接形式,其一,两条分别安装有长度调节器的安全织带,安全织带一端通过与ISOFIX上拉带连接器连接后再分别与汽车上的两个ISOFIX上拉带固定点连接;安全织带另一端分别连接一插扣,安全织带按座位上安放物品设定的安全带穿过路径要求穿过后带扣分别插入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再通过ISOFIX下拉带连接器分别与汽车座椅上的ISOFIX下拉带固定点连接,如此,安放物品被约束在汽车座位的中间位置。其二,两条安全织带的一端通过与ISOFIX上拉带连接器连接后,再分别与汽车上的两个ISOFIX上拉带固定点连接;安全织带另一端分别与连接装置一端连接,两条分别安装有长度调节器的安全织带一端通过插扣与连接装置连接,安全织带另一端连接ISOFIX下拉带连接器,安全织带按座位上安放物品设定的安全带穿过路径要求穿过后分别与汽车座椅上的ISOFIX下拉带固定点连接。而且两条安全织带与汽车后排座椅中心对称,ISOFIX连接装置分别插接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相邻的两个ISOFIX下拉带固定点。如此,安放物品被约束在汽车座位的中间位置。在这两种结构形式中,长度调节器相对于连接装置的位置不同。
更优地,本实用新型的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儿童安全座椅或儿童安全服,汽车安全固定带组件穿过儿童安全座椅或儿童安全服上,并将插扣锁定到连接装置上,以将儿童安全座椅或儿童安全服对称约束在汽车后排的中间座椅上,能够利用单手操作联动解除两个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其中,对于儿童安全服,两条安全织带可以按照竖直或者交叉形式对称设置,这里对每条安全织带的相对于人体的设置方向不作限定。
在另一种应用形式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安全服衣襟,在一种实施例中,安全服衣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通过柔性带来实现联动解锁的联动解锁机构,还包括插扣和两条安全织带,每条安全织带通过插扣插入连接装置中以连接。其中,两个连接装置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相向设置使插扣也相向设置,也可以竖直设置使插扣位于连接装置上部,通过向下拉动柔性带,就可以实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以通过一个动作来打开安全服衣襟。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安全服衣襟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通过按动第一释放按钮来实现全部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优选地,可以设置三个连接装置,位于中间的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分别通过两条牵拉部件分别与上下两个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连接,操作中间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就可解除全部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
另外,安全服衣襟中还可以设置上述实施例的简易释放器,简易释放器中的连接装置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5.Z1和第二连接带5.Z2,每个连接装置包括:上盖5.1和下盖5.2,且上盖5.1和下盖5.2同侧的相应位置设有外伸部5.1A,外伸部5.1A上沿连接装置的长度方向设有长槽,第一连接带5.Z1压设在上盖5.1和下盖5.2之间,第二连接带5.Z2穿设在长槽内。如图31所示,当用单手的拇指与食指同时向内拉第二卡钩5.3时,上盖5.1会随着扭簧5.7的弹力向上打开以达到解锁目的。当上盖5.1打开时被它压着的第一连接带5.Z1会自动脱落,以实现与第二连接带5.Z2处于分开状态。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带5.Z1夹紧时,将第一连接带5.Z1的端头塞入上盖5.1与下盖5.2之间,并向下压紧上盖5.1,这时第二卡钩5.3会在第三弹簧5.5拉力的作用下回位,以对上盖5.1进行限位。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6)

1.一种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力传动组件和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多个连接装置,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能够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的力传动作用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或者直接通过单手操作所述力传动组件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均能实现双向联动解锁,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均与其它的所述连接装置通过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既能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通过力传动组件主动向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其它所述连接装置传递作用力实施解锁,又能通过力传动组件被动接收所述力传动组件连接的其它所述连接装置传递作用力实施解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装置能够实现单向联动解锁,其中至少一个所述连接装置作为主连接装置,其余所述连接装置作为副连接装置,所述主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副连接装置通过力传动组件连接,能够能利用单手操作解除任一个所述主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来向所述力传动组件施加解锁力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装置之间的所述力传动组件包括两根钢丝绳(1.G1,1.G2),每个所述连接装置中均设有一个转向结构和第一释放按钮(1.3),每根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转向结构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1.3),用于将按压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释放按钮(1.3)的力转化为所述钢丝绳的拉力以拉动另一个所述第一释放按钮(1.3),从而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依次排列,中间的所述连接装置作为所述主连接装置,两侧的所述连接装置作为所述副连接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装置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副连接装置之间的所述力传动组件为一根钢丝绳(2.G1,2.G2),每个所述连接装置中均设有第一释放按钮(2.3),且所述主连接装置中设有两个转向结构,每根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转向结构连接所述主连接装置和所述副连接装置的第一释放按钮(2.3),用于将按压所述主连接装置中的第一释放按钮(2.3)的力转化为所述钢丝绳的拉力以拉动所述副连接装置中的第一释放按钮(2.3),从而实现三个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装置之间为保护管连接,所述保护管内设有所述力传动组件的容纳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为长度可调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包括:第一固定管(3.1)、伸缩管(3.2)和第二固定管(3.3),所述第二固定管(3.3)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管(3.2)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管(3.1)套设在所述伸缩管(3.2)之外且能够相对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管(3.1)和所述伸缩管(3.2)在管壁的相应位置设有若干离散的孔,所述联动解锁机构还包括第二释放按钮(3.6)、第二弹簧(3.7)和插销(3.5),所述第二释放按钮(3.6)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簧(3.7)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管(3.1)的外壁,另一端连接有所述插销(3.5),所述插销(3.5)穿设在所述第一固定管(3.1)和所述伸缩管(3.2)相应的孔内,当按下所述第二释放按钮(3.6)时,所述插销(3.5)脱离以使所述第一固定管(3.1)和所述伸缩管(3.2)能够相对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动组件为硬质连接件,对一个所述连接装置的单手解锁操作能够转化为所述力传动组件对其它所述连接装置的扭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力传动组件设有独立的操作部(S),对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所述力传动组件对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解锁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动组件为硬质连接件,对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扭力作为解锁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动组件为柔性连接件,对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操作部(S)的单手操作能够转化为所述力传动组件的拉力作为解锁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力传动组件为柔性带(4.Z1),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释放按钮(4.3)、连接片(4.4)和转轴(4.5),所述柔性带(4.Z1)伸入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转轴(4.5)换向后连接在所述连接片(4.4)上,所述连接片(4.4)与所述第一释放按钮(4.3)连接,能够将施加在所述柔性带(4.Z1)上的力转化为对所述第一释放按钮(4.3)的拉力,以实现所述连接装置联动解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4)包括连接部(4.4A)和分别设在所述连接部(4.4A)两侧的卡合部(4.4B),所述连接部(4.4A)用于对所述柔性带(4.Z1)的端头进行固定,所述第一释放按钮(4.3)的两侧设有凹槽(4.3A),每个所述卡合部(4.4B)均嵌设在相应侧的所述凹槽(4.3A)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均包括设有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相向设置且距离固定,联动解锁机构还包括间距支撑件,所述间距支撑件用于限制两个所述连接装置的位置,所述力传动组件为分别设在两个所述连接装置上的所述第二锁定件,或者为分别设在两个所述第二锁定件或所述第二锁定件延长线上的操作部,且两个所述第二锁定件或者两个所述操作部之间的距离不超出单手能够触及的范围,能够通过单手向内同时向对所述操作部施力来实现全部所述连接装置的联动解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上盖(5.1)和下盖(5.2),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且在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的连接部位还设有扭簧(5.7),所述锁定件与所述下盖(5.2)活动连接或与所述下盖(5.2)一体设置,所述第二锁定件上设有锁定部(5.3B),用于对所述上盖(5.1)相对于所述下盖(5.2)进行限位锁定,并能在被向外拉动所述第二锁定件时相对于所述下盖(5.2)运动或变形,以解除对所述上盖(5.1)的限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装置内设有第三弹簧(5.5),所述第二锁定件为第二卡钩(5.3),所述第二卡钩(5.3)包括第一部(5.3A)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5.3A)水平设置在所述上盖(5.1)与所述下盖(5.2)之间,所述第三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5.3A)和所述下盖(5.2)连接,所述第二部包括锁定部(5.3B)和作为所述操作部的拨动部(5.3C),所述锁定部(5.3B)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自由端顶靠在所述上盖(5.1)的外表面以对所述上盖(5.1)进行限位,所述拨动部(5.3C)延长至所述连接装置的外侧,用于通过拨动对所述连接装置解锁。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之间用于放置织带端头卷头加粗部位,在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扣合锁定后,扣合边缘能够阻挡所述织带滑出以实现织带锁定。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5.1)和所述下盖(5.2)同侧的相应位置设有外伸部(5.1A),所述外伸部(5.1A)上沿所述连接装置的长度方向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用于穿设固定第二连接带(5.Z2)的端部。
22.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1任一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防护装置为汽车安全固定带,包括:ISOFIX上拉带连接器、ISOFIX连接装置、插扣和两条安全织带,每条所述安全织带的一端通过与所述ISOFIX上拉带连接器连接后再与汽车上的ISOFIX上拉带固定点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插扣,所述插扣插入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通过所述ISOFIX连接装置与汽车上的ISOFIX下拉带固定点连接;且两条所述安全织带与汽车后排座椅中心对称,所述ISOFIX连接装置分别插接在汽车后排座椅中间相邻的两个所述ISOFIX下拉带固定点。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安全固定带还包括长度调节器,所述长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的任一侧。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儿童安全座椅或儿童安全服,所述汽车安全固定带穿过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或所述儿童安全服上,并将所述插扣锁定到所述连接装置上,以将所述儿童安全座椅或所述儿童安全服对称约束在所述汽车后排的中间座椅上,能够利用单手操作联动解除两个所述连接装置的锁定状态。
26.一种安全服衣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设在衣襟上的权利要求1~21任一所述的联动解锁机构。
CN201520975379.8U 2015-11-30 2015-11-30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Active CN205168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5379.8U CN205168429U (zh) 2015-11-30 2015-11-30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75379.8U CN205168429U (zh) 2015-11-30 2015-11-30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8429U true CN205168429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2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75379.8U Active CN205168429U (zh) 2015-11-30 2015-11-30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84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167A (zh) * 2015-11-30 2017-06-09 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CN107080624A (zh) * 2017-05-26 2017-08-22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片及安全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9167A (zh) * 2015-11-30 2017-06-09 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CN106809167B (zh) * 2015-11-30 2020-04-07 珠海阳光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CN107080624A (zh) * 2017-05-26 2017-08-22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片及安全带
CN107080624B (zh) * 2017-05-26 2019-11-05 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转接片及安全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68429U (zh)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US20130213735A1 (en) Safety Securing Device and Securing Assembly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US9108075B2 (en) Lineman's pole strap assembly
WO2007103641A3 (en) Child restraint device with energy absorbing regions
CN107257635B (zh) 摄像机保持元件以及摄像机、保持元件与头盔的组合
CN107250573B (zh) 人员安全紧固系统
EP2777772A2 (en) Systems for assisted braking belay with a lever disengagement mechanism
WO2015147476A1 (ko) 버클 장치
CN201719726U (zh) 一种高空防坠落保护装置
US20160244318A1 (en) Panic snap
WO2005108221A3 (en) Gripping device for use on a paint receptacle, in particular a tin of paint
US20060108756A1 (en) Hands-free vehicle control device
KR200416471Y1 (ko) 트랙터 작업기용 연결장치
EP1864586A3 (en) Weight pouch releaseable connection device for a suba diving jacket
CN106809167B (zh) 联动解锁机构、安全防护装置及安全服衣襟
CN102729947B (zh) 五点式安全带及安全带解锁机构
GB2474049A (en) Skipping rope
CN201978415U (zh) 手式上升器
CN107599763B (zh) 一种用于雪地防滑链的自动锁紧装置
CN201366199Y (zh) 高空作业安全带挂钩
CN102485091B (zh) 具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
CN204745545U (zh) 一种用于水泥杆的爬行脚扣
CN202518362U (zh) 一种发动机盖锁
CN201961275U (zh) 五点式安全带及安全带解锁机构
KR101958332B1 (ko) 안전걸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