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52970U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152970U CN205152970U CN201520823668.6U CN201520823668U CN205152970U CN 205152970 U CN205152970 U CN 205152970U CN 201520823668 U CN201520823668 U CN 201520823668U CN 205152970 U CN205152970 U CN 2051529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der
- collecting well
- drainage system
- base plate
- ooz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渗排水沟、集水井、穿底板泄水点,渗排水沟与集水井通过四通接头相通,渗排水沟和集水井均由土工布过滤网、碎石过滤层和水平设置的集水管构成,穿底板泄水点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与集水井顶部连接处,穿底板泄水点通过金属管与集水井内的集水管连接,集水管上设有开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该渗排水系统,在施工期间,能及时排出地下渗水,有效避免施工期间因地下水水浮力引起的地下室上浮,避免底板结构裂缝;通过对地下水泄压,合理开发二次利用地下降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渗排水系统对地质环境影响小,施工不受周边环境影响;其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以下的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可有效减小施工阶段结构底板所受的水浮力,相比抗浮锚杆、抗拔桩具有节约工程造价,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加快工程进度,工艺简单可控性高的优点。
背景技术
地下室工程结构多采用抗浮锚杆、抗拔桩以抗为主的抗浮措施,而疏导排水措施应用相对较少,不利于节约造价;其施工阶段需依靠降水来避免水浮力拉裂结构底板,降水费用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将工程结构底板范围内的地下水汇集、流径,通过基坑周边集水井、穿结构底板的泄水点排出,可有效减少施工阶段降水费用,对周边环境影响小,避免因地下水水浮力引起的地下室上浮和底板裂缝,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包括渗排水沟、集水井、穿底板泄水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沟与集水井通过四通接头相通,所述渗排水沟水平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下面,所述集水井竖直暗设在结构底板下,所述渗排水沟由土工布过滤网、碎石过滤层和水平设置的集水管构成,集水井由土工布过滤网、碎石过滤层和竖直设置的集水管构成,所述穿底板泄水点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与集水井顶部连接处,所述穿底板泄水点通过金属管与集水井内的集水管连接,集水管上设有开孔,地下水渗入渗排水沟的集水管后,通过四通接头导入集水井的集水管中,由金属管通过穿底板泄水点排走。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沟的沟槽截面为梯形,为下窄上宽梯形结构,该梯形上底位于沟槽底部,下底位于沟槽顶部。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纵横向交错设置,其纵横向间隔为20-30m,沟槽下底边400mm,其高为300mm,沟槽开挖后先在沟内铺设土工布作为过滤网,土工布过滤网上铺有4-6cm的碎石过滤层,集水管水平铺设于碎石过滤层中间。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沟和集水井的集水管管壁密布开孔的直径为3-6mm,优选为5mm。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渗排水沟的集水管倾斜放置,集水管与四通接头连接的一端低于远离四通接头的另一端,两端之间的坡度为0.5%~1.0%。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尺寸为400×400×1000mm,相邻集水井间隔为20-30m,集水井开挖后先铺土工布作土工布过滤网,土工布过滤网上铺有4-6cm的碎石过滤层,集水管竖直插入碎石过滤层内。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管上端穿出工程结构底板,下端置入集水井内的集水管中,金属管位于穿底板泄水点上方的设置焊接一圈止水环。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工工程完工后,所述穿底板泄水点由盖板与止水环焊接封堵,再由混凝土补填。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底板泄水点由盖板封堵,盖板上设有与金属管连通的镀锌水管,该镀锌水管伸出至工程结构底板外,该镀锌水管上安装水压调节阀,在水压力升高至预设值时开启阀门泄压,将水流导入就近的工程结构集水井中。
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坑开挖;
2)地下渗排水沟槽、集水井开挖,沟槽下底为400mm,高为300mm,纵横向间隔20-30m布置;集水井400×400×1000mm,相邻集水井间隔20-30m布置;
3)渗排水沟槽内铺土工布,土工布内填入粒径4-6cm碎石;
4)沟槽内放入集水管,集水管端头位于集水井上,集水管由四通接头连接,集水管倾斜设置,其坡度0.5%~1.0%,集水管管壁开孔,包裹网格布,集水井内集水管竖向放置,并与四通接头连接;
5)沟槽、集水井内碎石回填,压实,得到碎石过滤层;
6)碎石过滤层上浇筑100mm厚的C15垫层,即混凝土垫层;
7)工程结构底板施工,集水井穿工程结构底板部位为穿底板泄水点,套入金属管,金属管管壁焊接止水环,金属管底部位于集水井处预留孔洞,与集水管相通,工程结构底板与穿底板泄水点之间的混凝土仅浇至止水环的高度;
8)结构施工期间,及时排出集水井内积水;
9)地下室顶板覆土压重完成后,根据需要,部分集水井可进行封堵,部分可留置后用;封堵部分用C30微膨胀混凝土灌入金属管内,随后金属管管口用8mm厚钢板焊接封闭,集水井处预留孔洞混凝土浇筑;留置部分的集水井先焊接盖板,盖板上设置外接的镀锌水管,镀锌水管高出工程结构底板后安装水压调节阀,当水压上升到预设值则自动开启阀门减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该渗排水系统,在施工期间,能及时排出地下渗水,有效避免施工期间因地下水水浮力引起的地下室上浮,避免产生地下水水压力造成的底板结构裂缝;通过对地下水泄压,合理开发二次利用地下降水,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通过渗排水系统自然泄压降水,比采取井点降水等措施费用更省,而且渗排水系统对地质环境影响小,施工不受周边环境影响;
2)本实用新型的渗排水系统其施工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渗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渗水沟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穿结构底板泄水点封堵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穿结构底板泄水点留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程结构底板,2-混凝土垫层,3-土工布过滤网,4-碎石过滤层,5-集水管,6-金属管,7-止水环,8-四通接头,9-盖板,10-镀锌水管,11-水压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包括渗排水沟、集水井、穿底板泄水点,所述渗排水沟与集水井通过四通接头相通,所述渗排水沟水平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1下面,所述集水井竖直暗设在结构底板下,所述渗排水沟由土工布过滤网3、碎石过滤层4和水平设置的集水管5构成,集水井由土工布过滤网3、碎石过滤层4和竖直设置的集水管5构成,所述穿底板泄水点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1与集水井顶部连接处,所述穿底板泄水点通过金属管6与集水井内的集水管5连接,集水管5上设有开孔,地下水渗入渗排水沟的集水管5后,通过四通接头8导入集水井的集水管5中,由金属管6通过穿底板泄水点排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渗排水沟的沟槽纵横向交错设置,沟槽截面为梯形,为下窄上宽梯形结构,该梯形上底位于沟槽底部,下底位于沟槽顶部,其纵横向间隔为20-30m,沟槽下底边400mm,其高为300mm,沟槽开挖后先在沟内铺设土工布作为过滤网3,土工布过滤网3上铺有4-6cm的碎石过滤层4,集水管5水平铺设于碎石过滤层4中间;为了便于流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渗排水沟的集水管5倾斜放置,集水管5与四通接头8连接的一端低于远离四通接头8的另一端,两端之间的坡度为0.5%~1.0%。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集水井尺寸为400×400×1000mm,相邻集水井间隔为20-30m,集水井开挖后先铺土工布作土工布过滤网3,土工布过滤网3上铺有4-6cm的碎石过滤层4,集水管5竖直插入碎石过滤层4内。
为了便于收集地下渗水,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渗排水沟和集水井的集水管5管壁密布开孔,开孔的直径为3-6mm,优选为5mm。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穿底板泄水点通过金属管6连接集水管5,金属管6上端穿出工程结构底板1,下端置入集水井内的集水管5中,金属管6位于穿底板泄水点上方的设置焊接一圈止水环7,施工工程完工后,所述穿底板泄水点部分进行封堵,部分留置,该封堵部分穿底板泄水点由盖板9与止水环7焊接封堵,再由混凝土补填;留置部分的穿底板泄水点,其盖板9上设有与金属管6连通的镀锌水管10,该镀锌水管10伸出至工程结构底板1外,该镀锌水管10上安装水压调节阀11,在水压力升高至预设值时开启阀门泄压,将水流导入就近的工程结构集水井中。
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的施工方法如下:
1)基坑开挖;
2)地下渗排水沟槽、集水井开挖,沟槽可以为梯形结构,也可以为方形结构,梯形结构沟槽的下底为400mm,高为300mm,方形沟槽的大小为300×300mm,纵横向间隔20-30m布置;集水井400×400×1000mm,相邻集水井间隔20-30m布置;
3)渗排水沟槽内铺土工布,土工布内填入粒径4-6cm碎石;
4)沟槽内放入集水管5,集水管端头位于集水井上,集水管由四通接头8连接,集水管5倾斜设置,其坡度0.5%~1.0%,集水管5管壁开孔,包裹网格布,集水井内集水管5竖向放置,并与四通接头8连接;
5)沟槽、集水井内碎石回填,压实,得到碎石过滤层4;
6)碎石过滤层上浇筑100mm厚的C15垫层,即混凝土垫层2;
7)工程结构底板施工,集水井穿工程结构底板部位为穿底板泄水点,套入金属管6,金属管6管壁焊接止水环7,金属管6底部位于集水井处预留孔洞,与集水管5相通,工程结构底板1与穿底板泄水点之间的混凝土仅浇至止水环7的高度;
8)结构施工期间,及时排出集水井内积水;
9)地下室顶板覆土压重完成后,根据需要,部分集水井可进行封堵,部分可留置后用;封堵部分用C30微膨胀混凝土灌入金属管6内,随后金属管6管口用盖板9焊接封闭,盖板9为8mm厚钢板,集水井处预留孔洞混凝土浇筑;留置部分的集水井先焊接盖板9,盖板9上设置外接的镀锌水管10,镀锌水管10高出工程结构底板后安装水压调节阀11,当水压上升到预设值则自动开启阀门减压。
Claims (9)
1.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包括渗排水沟、集水井、穿底板泄水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沟与集水井通过四通接头相通,所述渗排水沟水平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1)下面,所述集水井竖直暗设在结构底板下,所述渗排水沟由土工布过滤网(3)、碎石过滤层(4)和水平设置的集水管(5)构成,集水井由土工布过滤网(3)、碎石过滤层(4)和竖直设置的集水管(5)构成,所述穿底板泄水点设置在工程结构底板(1)与集水井顶部连接处,所述穿底板泄水点通过金属管(6)与集水井内的集水管(5)连接,集水管(5)上设有开孔,地下水渗入渗排水沟的集水管(5)后,通过四通接头(8)导入集水井的集水管(5)中,由金属管(6)通过穿底板泄水点排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沟的沟槽截面为梯形,为下窄上宽梯形结构,该梯形上底位于沟槽底部,下底位于沟槽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纵横向交错设置,其纵横向间隔为20-30m,沟槽下底边400mm,其高为300mm,沟槽开挖后先在沟内铺设土工布作为过滤网(3),土工布过滤网(3)上铺有4-6cm的碎石过滤层(4),集水管(5)水平铺设于碎石过滤层(4)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沟和集水井的集水管(5)管壁密布开孔的直径为3-6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沟和集水井的集水管(5)管壁密布开孔的直径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渗排水沟的集水管(5)倾斜放置,集水管(5)与四通接头(8)连接的一端低于远离四通接头(8)的另一端,两端之间的坡度为0.5%~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尺寸为400×400×1000mm,相邻集水井间隔为20-30m,集水井开挖后先铺土工布作土工布过滤网(3),土工布过滤网(3)上铺有4-6cm的碎石过滤层(4),集水管(5)竖直插入碎石过滤层(4)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管(6)上端穿出工程结构底板(1),下端置入集水井内的集水管(5)中,金属管(6)位于穿底板泄水点上方的设置焊接一圈止水环(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底板泄水点由盖板(9)封堵,盖板(9)上设有与金属管(6)连通的镀锌水管(10),该镀锌水管(10)伸出至工程结构底板(1)外,该镀锌水管(10)上安装水压调节阀(11),在水压力升高至预设值时开启阀门泄压,将水流导入就近的工程结构集水井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23668.6U CN205152970U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823668.6U CN205152970U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152970U true CN205152970U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568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823668.6U Active CN205152970U (zh) | 2015-10-23 | 2015-10-23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15297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1002A (zh) * | 2015-10-23 | 2015-12-30 | 金磐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419739A (zh) * | 2017-06-23 | 2017-12-01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建筑底板降水施工方法 |
CN108951673A (zh) * | 2018-07-25 | 2018-12-07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引流卸荷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111520186A (zh) * | 2020-04-23 | 2020-08-11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隧洞底板薄壁衬砌涌水处理方法 |
CN114855846A (zh) * | 2022-06-08 | 2022-08-05 | 贵州建工兴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防渗减压抗浮盲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2015
- 2015-10-23 CN CN201520823668.6U patent/CN2051529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1002A (zh) * | 2015-10-23 | 2015-12-30 | 金磐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419739A (zh) * | 2017-06-23 | 2017-12-01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建筑底板降水施工方法 |
CN108951673A (zh) * | 2018-07-25 | 2018-12-07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引流卸荷装置及安装方法 |
CN111520186A (zh) * | 2020-04-23 | 2020-08-11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隧洞底板薄壁衬砌涌水处理方法 |
CN114855846A (zh) * | 2022-06-08 | 2022-08-05 | 贵州建工兴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地下防渗减压抗浮盲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01002B (zh)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152970U (zh) | 一种地下结构渗排水系统 | |
CN102418347B (zh) | 一种深基坑内盲沟和集水井排水施工方法 | |
CN109371918B (zh) | 具有永临结合多功能排水箱涵的大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161172B (zh) | 电梯井底降水施工方法 | |
CN102433886A (zh) | 一种集水井内增加降水井施工方法 | |
CN103953008B (zh) | 一种适用于尾矿库的改进型混合坝 | |
LU500273B1 (en) | New comprehensive dewatering and drainage method and drainage device for mudstone subway station | |
CN105179011A (zh) | 一种隧洞封堵设施及其封堵方法 | |
CN204174631U (zh) | 一种基坑落深区域的疏排水结构 | |
CN114439027A (zh) | 水电工程深厚强透水地基上混凝土建筑物基础的施工方法 | |
CN205035768U (zh) | 一种堆石混凝土透水坝 | |
CN204370458U (zh) | 一种明挖基坑排水装置 | |
CN103061351B (zh) | 防止地下室底板隆起、渗水的装置 | |
CN105970882B (zh) | 解决面板坝施工期坝体反渗水问题的结构及其构造方法 | |
CN218148458U (zh) | 一种裂隙发育岩层深水深基坑降排水系统 | |
CN104929081A (zh) | 一种堆石混凝土透水坝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907658U (zh) | 用于面板坝施工期坝体反渗水结构 | |
CN214245855U (zh) | 隔水控压抗浮结构 | |
CN203213129U (zh) | 可控逆止式排水器 | |
CN210140850U (zh) | 一种渗滤液收集导排结构 | |
CN103334445B (zh) | 中风化岩地质条件下泉眼水封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4947630A (zh) |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052749U (zh) | 用于富水砂层基坑施工中的深集纳止水器 | |
CN204875703U (zh) | 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过流集渣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