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15447U - 一种耗氧产气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耗氧产气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15447U
CN205115447U CN201520809200.1U CN201520809200U CN205115447U CN 205115447 U CN205115447 U CN 205115447U CN 201520809200 U CN201520809200 U CN 201520809200U CN 205115447 U CN205115447 U CN 205115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oxygen
aerogenesis
oxygen consumption
culture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92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OP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OP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OP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OP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092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15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15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15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耗氧产气袋,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的技术领域。该耗氧产气袋包括不透气性外袋,外袋的内部设有培养皿,培养皿的一侧设有耗氧产气包,外袋的上部设有用于将其密封的封口机构;耗氧产气包为真空设置,由不透气性外层、透气性内层和设置在内层内部的产气物质组成,产气物质为产二氧化碳物质,外层与内层为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可密封设置的外袋内设置培养皿和耗氧产气包,将耗氧产气包的外层和内层进行拆卸之后,产气物质即与外袋内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为培养皿创造一种厌氧、微氧或嗜二氧化碳环境,以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其结构简单,无需外加水或催化剂,无危险气体,使用方便,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耗氧产气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耗氧产气袋。
背景技术
微生物检测过程中常常需要厌氧或微氧环境,因此,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全部或部分消除其培养环境中的氧气。目前各种除氧的方法中主要利用专门的除氧设备来去除微生物培养环境中的氧气,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烛缸法,焦性没食子法,钯催化法,以及利用厌氧罐抽气等;这些方法对容器要求较高,需要耐高温容器,或是需要加入水和催化剂,操作比较复杂,水不易从液体接收室进入产气室,以致开始产气时间太长,不能迅速达到厌氧环境,导致微生物菌种死亡;有的容量有限,当产气剧烈时,常常导致水分溅出造成反应不完全;而且,这样厌氧产气设备需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即一定的温度、时间和压力下,才能达到厌氧产气的效果,其环境中氧的含量不可调节,工艺复杂,技术条件高,增加了设备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耗氧产气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厌氧产气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不透气性外袋,所述外袋的内部设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一侧设有耗氧产气包,外袋的上部设有用于将其密封的封口机构;所述耗氧产气包为真空设置,由不透气性外层、透气性内层和设置在所述内层内部的产气物质组成,所述产气物质为产二氧化碳物质,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为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产气物质由1-30重量份的炭粉、1-20重量份的含有水分的琼脂、1-30重量份的L-抗坏血酸钠、0.1-10重量份的铁盐或镁盐、0.1-10重量份的碳酸盐组成,所述琼脂中水分的质量含量为8-2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外袋为透明设置,所述外袋的底部呈圆型,所述封口机构为封口条,所述外层的侧边设有用于撕开所述外层的缺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培养皿的另一侧还设有装有氧气指示剂的检测包。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培养皿的个数为10-12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多个所述培养皿呈竖直排列,最底层的培养皿与所述外袋的底部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耗氧产气包设置于所述外袋的底部,所述耗氧产气包与所述外袋通过绑带可拆卸式连接。
工作原理:当耗氧产气袋处于非使用状态时,耗氧产气包在不透气性外层的包裹作用下,不与氧气接触,不发生化学反应,保持稳定的性状;同时,其内的氧气指示剂检测包显示为蓝色,表明该耗氧产气袋含有氧气,即氧气浓度大于10%。当需要进行微生物缺氧培养时,在培养皿内养殖微生物菌种,沿着耗氧产气包外层侧边的缺口撕开外层,使其内层暴露出来;沿着外袋上部的封口条将耗氧产气袋进行密封。此时,耗氧产气包内部的炭粉吸附氧气并放热,将吸附在琼脂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并吸收热量;L-抗坏血酸钠与氧气和水在铁盐或镁盐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与碳酸钠反应生产二氧化碳,从而消耗外袋内的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营造了一种无氧、微氧和嗜二氧化碳的环境;氧气指示剂检测包也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表明该耗氧产气袋含有氧气已经处于无氧状态,即氧气浓度小于0.1%。
例如:对于一个体积为2.5L的耗氧产气袋,需要在耗氧产气包内放置一个总质量为50g的产二氧化碳物质,该产二氧化碳物质由20g的炭粉、10g的含有水分的琼脂、15g的L-抗坏血酸钠、2g的铁盐或镁盐、3g的碳酸盐组成,其中,琼脂中水分的含量为20%;这样可以达到该耗氧产气袋内无氧,即制造了一个无氧的环境,其氧含量小于0.1%。这种无氧环境可以用来培养厌氧微生物。
对于一个体积为2.5L的耗氧产气袋,需要在耗氧产气包内放置一个总质量为15g的产二氧化碳物质,该产二氧化碳物质由6g的炭粉、3g的含有水分的琼脂、4.5g的L-抗坏血酸钠、0.6g的铁盐或镁盐、0.9g的碳酸盐组成,其中,琼脂中水分的含量为20%;这样可以达到该耗氧产气袋内微氧,即制造了一个微氧的环境,其氧含量大于5%且小于10%,这种微氧环境可以用来培养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等微需氧微生物;这类微需氧菌(microaerophilicbacterium)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在低氧压(~5%)下生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
对于一个体积为2.5L的耗氧产气袋,需要在耗氧产气包内放置一个总质量为10g的产二氧化碳物质,该产二氧化碳物质由4g的炭粉、2g的含有水分的琼脂、3g的L-抗坏血酸钠、0.4g的铁盐或镁盐、0.6g的碳酸盐组成,其中,琼脂中水分的含量为20%;这样可以达到该耗氧产气袋内嗜二氧化碳,即制造了一个嗜二氧化碳的环境,其氧含量为10-15%且二氧化碳含量为5-10%,这种嗜二氧化碳环境可以用来培养嗜二氧化碳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如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口腔类杆菌延长变种、黄褐色类杆菌、具核梭形杆菌黄褐色变种、DF-1(生长不良的发酵菌)等,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5%)下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可密封的透明设置的外袋内设置培养皿和耗氧产气包,撕开耗氧产气包的外层之后,产气物质即与外袋内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为培养皿创造了一种无氧、微氧和嗜二氧化碳的环境,以进行微生物培养;产气过程中不会产生压差,不会产生高温,适用于各种培养环境;透明外袋和氧气指示剂检测包的设置可以随时观察该耗氧产气袋内的氧气情况,该耗氧产气袋结构简单,无需外加水或催化剂,无危险气体,使用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耗氧产气包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氧气指示剂检测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袋;11-封口条;2-培养皿;3-检测包;31-氧气指示剂;32-盖体;33-进气孔;4-耗氧产气包;41-缺口;42-内层;43-产气物质;44-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不透气性外袋1,外袋1的上部设有用于将其密封的封口机构,本实施例中,外袋1的上部的封口机构为封口条11,使外袋1可以进行密封,从而使外袋1的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本实施例中,外袋1为透明设置,可以随时观察耗氧产气袋内部的情况,方便实验操作;外袋1的底部呈圆型,使外袋1的下部呈圆柱型,圆柱型往上延伸变成圆台型,并在其上部形成扁平结构,从而由其上部的封口条11进行密封。
参阅附图1,外袋1的内部设有培养皿2,圆型设置的底部方便培养皿2的放置,使其使用方便;培养皿2的一侧设有耗氧产气包4;耗氧产气包4用于吸收外袋1内部空间的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外袋1的内部空间形成一个缺氧环境,以进行微生物的缺氧培养。
参阅附图2,耗氧产气包4为真空设置,由不透气性外层44、透气性内层42和设置在内层42内部的产气物质43组成,产气物质43为产二氧化碳物质,外层44与内层42为可拆卸式连接,本实施例中,外层44的侧边设有用于撕开外层44的缺口41,通过缺口41实现了外层44与内层42的可拆卸式连接。通常情况下,耗氧产气包4在不透气性外层44的包裹作用下,不与氧气接触,不发生化学反应,保持稳定的性状;当需要进行微生物缺氧培养时,沿着耗氧产气包4外层44侧边的缺口41撕开外层44,使其内层42暴露出来;此时,内层42内的产气物质43吸收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开始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达到缺氧产气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产气物质43由1-30重量份的炭粉、1-20重量份的含有水分的琼脂、1-30重量份的L-抗坏血酸钠、0.1-10重量份的铁盐或镁盐、0.1-10重量份的碳酸盐组成,琼脂中水分的含量为8-20%,每个耗氧产气包4内产气物质43的总重量为10-60g;铁盐或镁盐均为催化剂,铁盐可以为硫酸铁,镁盐可以为氯化镁,碳酸盐可以为碳酸钠。耗氧产气包4在外层44被打开之后,其内部的炭粉吸附氧气并放热,将吸附在琼脂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并吸收热量;L-抗坏血酸钠与氧气和水在铁盐或镁盐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与碳酸盐反应生产二氧化碳,从而消耗外袋1内的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本实施例中,培养皿2的个数为12个,当然,培养皿2的个数也可以为10个,或其它数量,根据实际需要和对无氧环境的要求,增减培养皿2的数量和耗氧产气包4的数量;当耗氧产气袋的体积为2.5L,一般配置一个耗氧产气包4,外袋1内的氧气被吸收,同时产生等量的二氧化碳。多个培养皿2呈竖直排列,最底层的培养皿2与外袋1的底部12通过胶水固定连接,这有利于培养皿2的稳定放置。培养皿2包括皿体和皿盖,在进行微生物缺氧培养时,培养皿2的内部空间与外袋1的内部空间是相连通的。同时,耗氧产气包4可以设置于外袋1的底部12,耗氧产气包4与外袋1通过绑带可拆卸式连接,这种可拆卸式连接有利于耗氧产气包4数量的增减和耗氧产气包4的稳定放置。
培养皿2的另一侧还设有装有氧气指示剂31的检测包3;参阅附图3,检测包3包括本体和盖体32,盖体32上设有进气孔33,外袋1内的氧气通过进气孔33进入检测包3,并与检测包3内的氧气指示剂31进行反应,从而使氧气指示剂31进行变色显示,以判断外袋1内的氧气情况,从而更加清晰的控制微生物的缺氧培养过程。
工作原理:当耗氧产气袋处于非使用状态时,耗氧产气包4在不透气性外层44的包裹作用下,不与氧气接触,不发生化学反应,保持稳定的性状;同时,其内的氧气指示剂31检测包3显示为蓝色,表明该耗氧产气袋含有氧气,即氧气浓度大于10%。当需要进行微生物缺氧培养时,在培养皿2内养殖微生物菌种,沿着耗氧产气包4外层44侧边的缺口41撕开外层44,使其内层42暴露出来;沿着外袋1上部的封口条11将耗氧产气袋进行密封。此时,耗氧产气包4内部的炭粉吸附氧气并放热,将吸附在琼脂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并吸收热量;L-抗坏血酸钠与氧气和水在铁盐或镁盐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与碳酸钠反应生产二氧化碳,从而消耗外袋1内的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营造了一种无氧、微氧和嗜二氧化碳的环境;氧气指示剂31检测包3也由蓝色逐渐变为红色,表明该耗氧产气袋含有氧气已经处于无氧状态,即氧气浓度小于0.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可密封的透明设置的外袋1内设置培养皿2和耗氧产气包4,撕开耗氧产气包4的外层44之后,产气物质43即与外袋1内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为培养皿2创造了一种无氧、微氧和嗜二氧化碳的环境,以进行微生物培养;产气过程中不会产生压差,不会产生高温,适用于各种培养环境;透明外袋1和氧气指示剂31检测包3的设置可以随时观察该耗氧产气袋内的氧气情况,该耗氧产气袋结构简单,无需外加水或催化剂,无危险气体,使用方便,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耗氧产气袋,包括不透气性外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的内部设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的一侧设有耗氧产气包,外袋的上部设有用于将其密封的封口机构;
所述耗氧产气包为真空设置,由不透气性外层、透气性内层和设置在所述内层内部的产气物质组成,所述产气物质为产二氧化碳物质,所述外层与所述内层为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氧产气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袋为透明设置,所述外袋的底部呈圆型,所述封口机构为封口条,所述外层的侧边设有用于撕开所述外层的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氧产气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皿的另一侧还设有装有氧气指示剂的检测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耗氧产气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皿的个数为10-12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耗氧产气袋,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培养皿呈竖直排列,最底层的培养皿与所述外袋的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耗氧产气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耗氧产气包设置于所述外袋的底部,所述耗氧产气包与所述外袋通过绑带可拆卸式连接。
CN201520809200.1U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耗氧产气袋 Active CN205115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9200.1U CN205115447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耗氧产气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9200.1U CN205115447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耗氧产气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15447U true CN205115447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71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9200.1U Active CN205115447U (zh) 2015-10-20 2015-10-20 一种耗氧产气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154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0516A (zh) * 2020-08-05 2020-09-2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厌氧细菌培养密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0516A (zh) * 2020-08-05 2020-09-22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厌氧细菌培养密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7546B (zh) 厌氧微生物培养环境快速生成方法
CN203393132U (zh) 一种厌氧培养装置
CA2697866C (en) Oxygen scavenger and a method for scavenging oxygen
CN101904541A (zh) 一种脱氧保鲜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1456541A (zh) 一种制硫催化剂的选用和装填方法
CN104872268B (zh) 一种低温除氧剂
CN205115447U (zh) 一种耗氧产气袋
CN203006184U (zh) 不锈钢储酒罐
CN105015906B (zh) 一种自身透气的保鲜封存剂药袋包材
CN205426873U (zh) 改进型硫容测试系统
CN205098729U (zh) 一种具有除氧保鲜功能的除氧剂包
CN109959869A (zh) 一种新型锂-空扣式电池测试装置
CN202786227U (zh) 一种厌氧发酵装置
CN102304466A (zh) 一种沼气池保护系统
CN207576121U (zh) 一种锂电池用真空手套箱再生尾气的吸收装置
CN217052223U (zh) 一种用于厌氧微生物培育的试管塞子
CN107954394A (zh) 制氢储氢装置
CN207159222U (zh) 一种便携式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
CN203112780U (zh) 一种沼气内水的冷凝和分离装置
CN202246684U (zh) 一次性厌氧菌培养平板
CN201753267U (zh) 人造金刚石提纯除杂装置
CN203318982U (zh) 电力用油氮气保护动态密封贮油装置
CN203794891U (zh) 一种组合式沼气生物发酵制备系统
CN203890351U (zh) 一种厌氧菌培养装置
CN204281702U (zh) 一种自适应沼气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