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9506U - 润滑脂接触釜 - Google Patents

润滑脂接触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9506U
CN205109506U CN201520897208.8U CN201520897208U CN205109506U CN 205109506 U CN205109506 U CN 205109506U CN 201520897208 U CN201520897208 U CN 201520897208U CN 205109506 U CN205109506 U CN 205109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still
lubricating grease
head
cauld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972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天平
刘斌
杨平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aoyang Chemical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oyang Chemical Equipment Co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oyang Chemical Equipment Co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oyang Chemical Equipment Co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972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9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9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9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脂接触釜。所述润滑脂接触釜,包括釜体和内胆;所述釜体包括筒体部、锥体部、釜顶封头和釜底封头,所述釜底封头内具有流动空间,所述釜底封头内表面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内胆将所述釜体内部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内胆的外周壁与所述釜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流动间隙,所述流动间隙连通所述流动空间;所述内胆底部内侧设有推进式叶轮搅拌,当所述叶轮搅拌旋转时,驱使内胆内部物料流向所述流动空间并沿所述流动间隙向上运动后返回所述内胆内部;所述内胆胆体上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连通有导热油管。本实用新型搅拌混合效果好,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润滑脂接触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搅拌混合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润滑脂接触釜。
背景技术
润滑脂接触釜是锂基润滑脂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属于间歇式反应设备,主要用于混合及加热物料,为进一步皂化反应做准备。
传统的接触釜,搅拌器一般设置在釜筒体处,由于搅拌器比较笨重使得搅拌转速不能太高,因而搅拌混合不够强烈,影响生产效率。
另外,传统的接触釜通常采用夹套加热方式,只在釜筒体外设置夹套,加热面积小,由于搅拌不强烈,釜体内存在死区,使得物料加热也不均匀。虽然,有部分接触釜会增加釜内盘管进行加热,但盘管会影响物料的搅拌混合,整体效果也不理想。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的接触釜混合及加热效果不够理想,使得润滑脂间歇式反应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增加了生产成本,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搅拌混合效果好,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的润滑脂接触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润滑脂接触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外围设置有夹套,所述釜体内部设置有内胆;
所述釜体包括位于上端呈圆筒状的筒体部和位于下端呈喇叭状的锥体部,所述筒体部顶端封装有釜顶封头,所述锥体部底端封装有釜底封头,所述釜底封头内具有流动空间,所述釜底封头内表面设置有导流结构;
所述内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口以将所述釜体内部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内胆的形状与所述釜体的筒体部和锥体部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内胆的外周壁与所述釜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流动间隙,所述流动间隙连通所述流动空间;所述内胆底部内侧设有推进式叶轮搅拌,所述叶轮搅拌连接有驱动电机,当所述叶轮搅拌旋转时,驱使内胆内部物料流向所述流动空间并沿所述流动间隙向上运动后返回所述内胆内部;所述内胆胆体上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连通有导热油管。
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底部内侧位于所述叶轮搅拌的上方设置有整流板。
作为优选,所述釜底封头的内表面为球面结构,所述球面结构构成所述导流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叶轮搅拌包括转轴,所述转轴外壁沿周向等间距设有三片直纹曲面叶片,所述转轴的轴长小于所述叶片的旋转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内胆外周壁与所述釜体内周壁之间设置有内胆支耳。
作为优选,所述釜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耳式支座。
作为优选,所述釜顶封头上设置有人孔。
作为优选,所述釜底封头上安装有搅拌机械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部和所述锥体部为一体成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油管包括导热进管和导热出管,所述导热进管经过所述内胆下部且呈弯绕设置,所述导热出管经过所述内胆上部亦呈弯绕设置。
本润滑脂接触釜,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釜体下部的锥体结构减小了叶轮搅拌的尺寸及重量,因此可以提高搅拌转速,并通过内胆及釜底封头结构使得物料在釜内形成环形循环,形成“泵送”循环,从而提高了搅拌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2)通过增加内胆加热结构,内胆内外表面均与物料接触,从而大大提高了传热面积,由于物料在釜内循环流动使得物料受热均匀,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釜体内物料流动时的效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叶轮搅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釜体;11-筒体部;12-锥体部;13-釜顶封头;14-釜底封头;15-耳式支座;16-人孔;17-机械密封;2-驱动电机;3-夹套;4-内胆;41-加热腔;42-内胆支耳;43-导热进管;44-导热出管;5-流动空间;6-流动间隙;7-叶轮搅拌;71-转轴;72-叶片;8-整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润滑脂接触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外围设置有夹套3,所述釜体1内部设置有内胆4;
所述釜体1包括位于上端呈圆筒状的筒体部11和位于下端呈喇叭状的锥体部12,所述筒体部11和所述锥体部12为一体成型,所述筒体部11顶端封装有釜顶封头13,所述釜顶封头13上设置有人孔16,所述锥体部12底端封装有釜底封头14,所述釜底封头14内具有流动空间5,所述釜底封头14的内表面为球面结构,这种球面结构构成导流结构;
所述内胆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口以将所述釜体1内部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内胆4的形状与所述釜体1的筒体部11和锥体部12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内胆4的外周壁与所述釜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流动间隙6,所述流动间隙6连通所述流动空间5;所述内胆4底部内侧设有推进式叶轮搅拌7,所述叶轮搅拌7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釜底封头14上安装有搅拌机械密封17,以便保证密封效果;当所述叶轮搅拌7旋转时,驱使内胆内部物料流向所述流动空间5并沿所述流动间隙6向上运动后返回所述内胆4内部;所述内胆4胆体上设置有加热腔41,所述加热腔41连通有导热油管,所述导热油管包括导热进管43和导热出管44,所述导热进管43经过所述内胆4下部且呈弯绕设置,所述导热出管44经过所述内胆4上部亦呈弯绕设置。由于内胆4和釜体1下部均呈锥体状或喇叭状,使得釜内下部的物料容纳空间缩小,相适应地,在设计叶轮搅拌时可以减小叶轮搅拌的尺寸及重量,利于提高叶轮搅拌的转速,并通过内胆4及釜底封头14的导流结构使得物料在釜内形成环形循环,从而提高搅拌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胆4底部内侧位于所述叶轮搅拌7的上方设置有整流板8,通过整流板8能够防止液体产生涡流。参考图3、图4,所述叶轮搅拌7包括转轴71,所述转轴71外壁沿周向等间距设有三片直纹曲面叶片72,其采用流线型叶轮结构,以便提高物料的分散速度,所述转轴71的轴长H小于所述叶片72的旋转直径D,实现了提高搅拌转速和混合效果的同时,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另外,为方便安装和提高牢固性,所述内胆4外周壁与所述釜体1内周壁之间设置有内胆支耳42。所述釜体1的筒体部11外周壁上设置有耳式支座15。
制备润滑脂时,叶轮搅拌7在驱动电机2的带动下转速达到980r/min,由于转速快,釜内又有0.6MPa压力,普通密封结构易磨损且密封效果不好,因此选用机械密封17保证密封效果。再参考图2和图3,叶轮搅拌7采用推进式、流线型搅拌叶轮,通过叶轮的高速旋转,物料被高速下压,通过釜底封头14的圆滑球面导流进入内胆4与釜体1(筒体部11和锥体部12)的流动间隙6,沿内胆4外壁向上流动,从内胆4顶部重新流回内胆包围的空间,在釜内形成强烈的“泵送”循环。内胆4通过导热油管不断的对物料进行加热,物料在强烈搅拌作用下,充分混合,物料循环无死角,使物料混合、加热均匀,缩短了间歇式操作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润滑脂接触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外围设置有夹套(2),所述釜体(1)内部设置有内胆(4);其特征在于:
所述釜体(1)包括位于上端的筒体部(11)和位于下端的锥体部(12),所述筒体部(11)顶端封装有釜顶封头(13),所述锥体部(12)底端封装有釜底封头(14),所述釜底封头(14)内具有流动空间(5),所述釜底封头(14)内表面设置有导流结构;
所述内胆(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开口以将所述釜体(1)内部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容纳空间,所述内胆(4)的形状与所述釜体(1)的筒体部(11)和锥体部(12)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内胆(4)的外周壁与所述釜体(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流动间隙(6),所述流动间隙(6)连通所述流动空间(5);所述内胆(4)底部内侧设有推进式叶轮搅拌(7),所述叶轮搅拌(7)连接有驱动电机(2),当所述叶轮搅拌(7)旋转时,驱使内胆(4)内部物料流向所述流动空间(5)并沿所述流动间隙(6)向上运动后返回所述内胆(4)内部;所述内胆(4)胆体上设置有加热腔(41),所述加热腔(41)连通有导热油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4)底部内侧位于所述叶轮搅拌(7)的上方设置有整流板(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底封头(14)的内表面为球面结构,所述球面结构构成所述导流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搅拌(7)包括转轴(71),所述转轴(71)外壁沿周向等间距设有三片直纹曲面叶片(72),所述转轴(71)的轴长(H)小于所述叶片(72)的旋转直径(D)。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4)外周壁与所述釜体(1)内周壁之间设置有内胆支耳(42)。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耳式支座(15)。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顶封头(13)上设置有人孔(16)。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底封头(14)上安装有搅拌机械密封(17)。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部(11)和所述锥体部(12)为一体成型。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接触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管包括导热进管(43)和导热出管(44),所述导热进管(43)经过所述内胆(4)下部且呈弯绕设置,所述导热出管(44)经过所述内胆(4)上部亦呈弯绕设置。
CN201520897208.8U 2015-11-11 2015-11-11 润滑脂接触釜 Active CN205109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7208.8U CN205109506U (zh) 2015-11-11 2015-11-11 润滑脂接触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97208.8U CN205109506U (zh) 2015-11-11 2015-11-11 润滑脂接触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9506U true CN205109506U (zh) 2016-03-30

Family

ID=55565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97208.8U Active CN205109506U (zh) 2015-11-11 2015-11-11 润滑脂接触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95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9808A (zh) * 2023-04-23 2023-05-23 扬州瑞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聚合反应釜及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39808A (zh) * 2023-04-23 2023-05-23 扬州瑞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聚合反应釜及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6440B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聚合反应釜
CN208260750U (zh) 反应釜
CN102127175B (zh) 一种丙烯聚合釜
CN202022878U (zh) 一种丙烯聚合釜
CN205550266U (zh) 一种可加热冷却物料的移动式化工反应釜
CN103949083A (zh) 一种结晶罐
CN201930746U (zh) 一种真空乳化搅拌装置
CN106492669A (zh) 一种涂料生产用搅拌罐
CN205109506U (zh) 润滑脂接触釜
CN204193943U (zh) 自动控温反应釜
CN203829944U (zh) 一种带有锥形导流筒的搪玻璃搅拌器
CN204365306U (zh) 浆式接触器润滑脂皂化釜
CN204546766U (zh) 一种新型双卧轴干粉砂浆连续式搅拌机
CN104437311B (zh) 一种防止磨损的反应釜
CN204816354U (zh) 一种新型的均质乳化机
CN202173965U (zh) 卧式珠磨机
CN205850669U (zh) 一种洗涤剂生产用高速搅拌装置
CN203711035U (zh) Pu树脂反应釜螺旋挡板的安装结构
CN202638418U (zh) 蒸煮罐
CN207307735U (zh) 一种水性工业漆高速分散罐
CN205948755U (zh) 一种炼钢用保护渣生产中用的搅拌机
CN201978683U (zh) 双循环搅拌系统
CN205392406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
CN205886687U (zh) 安装有夹套的润滑油制备罐
CN203577806U (zh) 一种滚筒式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