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5384U - 具有磁性滚筒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磁性滚筒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5384U
CN205105384U CN201490000694.2U CN201490000694U CN205105384U CN 205105384 U CN205105384 U CN 205105384U CN 201490000694 U CN201490000694 U CN 201490000694U CN 205105384 U CN205105384 U CN 205105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udspeaker
permanent magnet
bass horn
polar body
voic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900006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赵
B.斯特林
J.扬格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Ltd
Crown Audio Inc
Original Assignee
Crown Audi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wn Audio Inc filed Critical Crown Audio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5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538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ransducers or diaphragms therefor
    • H04R31/006Interconnection of transducer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4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or of two parts of the same transducer and responsive respectively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24Manufacturing aspec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of loudspeaker or microphone transduc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5Acoustic transdu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同轴扬声器包括永久磁体,所述永久磁体定位在大体同轴对准的具有相关联的永久磁体的第一换能器与具有相关联的永久磁体的第二换能器之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磁性滚筒被定位在同轴多音路扬声器的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任选支撑结构,诸如塑料滚筒,可以包围所述永久磁体以便增强组件的结构特性。所述低音喇叭可以包括围绕所述低音喇叭的中心极体延伸的外部陶瓷磁体。

Description

具有磁性滚筒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被定位在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的永久磁体。
背景技术
同轴扬声器(或扬声器)布置两个或更多个驱动器/换能器,使得所产生的声音从相同点或轴线处辐射。例如,各同轴扬声器设计可以用于其中具有强制性空间或包装约束的各种应用,诸如在汽车应用中。多音路同轴扬声器可以包括具有沿公共轴线安装的更高频带的换能器以及一个或多个更低频带的换能器的两音路和三音路扬声器。两音路扬声器通常具有与低频低音喇叭同轴定位的高频带的高音喇叭。三音路扬声器除了中频高音喇叭以及具有同轴定位的换能器中至少两个的低音喇叭之外,还可包括高频高音喇叭。在各种实现方式中,高音喇叭使用塑料支撑构件、隔件、或设置在高音喇叭背部与低音喇叭中心极体顶部之间的支柱来定位在低音喇叭锥体前部中心。
除了空间以及包装因素之外,汽车应用以及各种其他应用可受益于与扬声器相关联的重量减少,在采用多个扬声器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虽然陶瓷环形磁体由于相对低的成本而适合于许多应用,但是由于所需磁体大小以及气隙中的较低磁通强度,因此难以将陶瓷环形磁体用于高音喇叭,在多音路同轴扬声器中尤其如此。因此,许多的同轴扬声器会将更昂贵的稀土磁体用于高音喇叭以便在气隙中提供所需的磁通量。
实用新型内容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扬声器包括:低音喇叭,所述低音喇叭具有围绕延伸穿过永久环形磁体的中心极体定位的所述永久环形磁体、定位在形成于所述中心极体与接触所述永久环形磁体的顶板之间的气隙内的音圈、框架、耦接至所述框架和所述音圈的隔板、以及被耦接在所述框架与所述音圈之间的弹波;高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具有大体同轴对准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的中心极体;以及永久磁体,所述永久磁体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与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之间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永久环形磁体被定位成具有相对于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和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之间延伸的所述永久磁体相反的磁极,并且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永久环形磁体被定位成具有与在所述低音喇叭和所述高音喇叭之间延伸的所述永久磁体相同的磁极。任选支撑结构(诸如塑料支柱或滚筒)可围绕在所述低音喇叭与所述高音喇叭之间延伸的所述永久磁体形成。
一种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方法包括将第一永久磁体定位在具有大体同轴对准的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扬声器中的所述低音喇叭的中心极体与所述高音喇叭的中心极体之间,所述低音喇叭包括具有第二永久磁体定位来产生穿过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并穿过气隙的磁通量的电动机、被定位在所述气隙内的音圈、框架、耦接至所述框架和所述音圈的隔板、以及耦接至所述框架与所述音圈的弹波。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定位成使得相关联的磁极与所述第二永久磁体的相关联的磁极相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高音喇叭包括第三永久磁体,并且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将所述第三永久磁体取向成使得相关联的磁极与所述第一永久磁体的所述相关联的磁极相同。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围绕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的外侧定位所述第二永久磁体,或者基本将所述第二永久磁体定位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内。在后一情况下,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将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定位成使得相关联的磁极与所述第二永久磁体的相关联的磁极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还可包括一种扬声器,所述扬声器具有:低音喇叭,所述低音喇叭包括具有第一永久磁体以产生穿过气隙的磁通路径的电动机、至少部分被定位在所述气隙中的音圈、框架、将所述音圈连接至所述框架的悬挂系统、以及连接在所述音圈与所述框架之间的隔板;高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相对于所述低音喇叭大体同轴定位并且具有第二永久磁体;以及第三永久磁体,所述第三永久磁体同轴定位在所述低音喇叭与所述高音喇叭之间。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和所述第三永久磁体可定位成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二永久磁体相反的极性。所述第一永久磁体、所述第二永久磁体、以及所述第三永久磁体可由陶瓷磁体实现。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包括陶瓷环形磁体,所述陶瓷环形磁体围绕所述低音喇叭的中心极体的外部延伸。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包括稀土磁体,所述稀土磁体基本被定位在所述低音喇叭的中心极体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具有小于所述音圈的直径的直径。
根据本公开的扬声器的各种实施方案可以提供一个或多个优点。例如,定位在同轴扬声器中的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中心极体或芯盖之间的永久磁体的使用增加穿过低音喇叭电动机和高音喇叭电动机的磁通量,使得所述低音喇叭磁体和所述高音喇叭磁体的大小和重量可以减少,同时仍会提供类似于常规设计的性能。类似地,通过所述永久磁体来在所述低音喇叭与所述高音喇叭之间提供的增加的磁通量促成用于结合稀土磁体的那些应用的低音喇叭电动机所用稀土磁体更小并且成本更低。通过隔件或支撑磁体提供的增加的磁通量还促成了具有内部稀土磁体基本定位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内的低音喇叭电动机几何形状更为紧凑。
以上优点及其他优点和特征将容易从优选实施方案的结合附图来进行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具有永久磁体定位在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三维表示;
图2是如图1所示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实施方案的简化截面表示;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出环绕在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延伸的永久磁体的支撑结构的简化截面;
图4示出来自根据本公开的具有永久磁体定位在驱动电动机之间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代表性实施方案的计算机模拟的磁通路径以及相关强度;
图5和图6是示出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根据本公开的代表性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相对常规的扬声器而言分别穿过针对这两种扬声器中的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音圈的气隙的磁场强度增加的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的具有低音喇叭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三维表示,该低音喇叭具有永久磁体定位在中心极体内并且具有第二永久磁体在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延伸;
图8是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实施方案的简化截面表示,示出如图7所示基本位于中心极体内的低音喇叭磁体的定位以及用于低音喇叭、高音喇叭、以及中心支撑件的永久磁体的磁极的取向;
图9示出来自根据本公开的具有永久磁体定位在驱动电动机之间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代表性实施方案的计算机模拟的磁通路径以及相关磁场强度;以及
图10和图11是示出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根据本公开的代表性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相对常规的扬声器而言分别穿过针对这两种扬声器中的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音圈的气隙的磁通强度增加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需要,在本文中公开详细实施方案;然而,应当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为示例性的,并且可以各种替代形式实施。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放大或缩小以显示出特定部件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定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制性的,而仅作为用来教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多方式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基础。
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不同命名惯例可以用来指定磁体的哪极是北极。如本公开的全文所使用,永久磁体包括具有被限定为磁体在自由旋转时寻向地球北极的极的北极的磁极。描述为具有相反或互补的极性的磁体使得第一磁体北极更靠近于第二磁体南极。描述为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极性的磁体对准或定位成使得第一磁体北极更靠近于第二磁体北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以下描述中以任何方式提及的方向(诸如顶、底、上、下等等)是参考要描述的特定附图而进行的,并且可能在实际实现方式中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如在应用中安装的扬声器的特定取向。
类似地,磁体的取向或对准可以参考正(+)和负(-)磁极进行描述。磁强计可用于依据电磁极性(为正(+)和负(-))而非地理罗盘针指南和指北来标识出磁极。寻北的罗盘针(磁性为正)可用来标识出静态磁场永久磁体的负磁场。正磁极和负磁极可用来描述或标记出磁通量的流向。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具有永久磁体定位在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三维表示。图2示出简化截面表示。参考图1和图2,多音路扬声器20包括至少两个大体同轴对准的驱动器或换能器22、24。在所示代表性的实施方案中,两音路扬声器包括低音喇叭22和大体同轴对准的高音喇叭24。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三音路扬声器可以包括同轴对准低音喇叭以及具有对应永久磁体的中频驱动器、还有同轴对准或偏轴定位(这取决于特定应用以及实现方式)的高频压电高音喇叭。
低音喇叭22包括围绕中心极体28而定位的永久环形磁体26,所述中心极体延伸穿过永久环形磁体26。永久环形磁体26可由陶瓷磁体实现。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中心极体28与底板(或背板)30整体形成在磁体外壳中。然而,底板30可为固定至中心极体28的单独部件,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中心极体28的底板30或底板部分接触永久环形磁体26的底表面。类似地,顶板(或前板)32接触永久环形磁体26的对应的顶表面。底板30和顶板32可为类似的大小和形状,这取决于特定低音喇叭电动机设计。中心极体28至少部分延伸穿过顶板32的中心开口以在中心极体28与顶板32之间形成气隙。
音圈40至少部分定位在形成于顶板32与中心极体28之间的气隙内。音圈40可定位成完全延伸穿过该气隙的外伸构型(如图所示),或定位成仅部分延伸到气隙中的下悬构型,这取决于特定应用以及实现方式。框架42被固定至底板32。框架42可以包括围绕其周边的开口,如图所示,或可以是实心或密封的构造。悬挂构件或弹波44被耦接至框架42和音圈40以使音圈40悬挂在气隙内。锥体或隔板组件46被耦接至音圈40和框架42。隔板组件46包括锥体48和环绕物50。密封件或衬垫52可在框架42的内部开口周围延伸。电连接器或插头56可固定至框架42,并且电耦接至音圈40以提供用于扬声器20操作的音频信号。
高音喇叭24包括中心极体60,所述中心极体可与底板或背板部分62以如关于低音喇叭22所述的类似构造来整体形成。永久磁体64定位在底板62与顶板或前板66之间。在所示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永久磁体64是定位在高音喇叭24的中心极体60周围的陶瓷环形磁体。隔板72使得相关联的音圈70悬挂在顶板66与中心极体60之间的相关联的气隙内。隔板72被耦接至环绕物68,所述环绕物固定至顶板6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包括永久磁体78,所述永久磁体在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与高音喇叭24的中心极体60延伸。如图2大体所示,永久磁体78在第一端部处接触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并且接触高音喇叭24的中心极体60和底板62。换句话说,永久磁体78在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与高音喇叭24的中心极体60之间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永久磁体78是由磁性滚筒实现。类似于永久磁体26和64的永久磁体78可由陶瓷或铁氧体磁体实现。当永久磁体78是由陶瓷或铁氧体磁体(其可能是易碎并容易断裂的)实现时,任选非磁性的支撑结构90可以包围永久磁体7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90是在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与高音喇叭24的中心极体60延伸的非磁性的塑料滚筒。具有任选非磁性的支撑结构的扬声器的放大部分截面在图3中示出。
如图1至图3的实施方案中所示,低音喇叭22的永久磁体26具有相关联的磁极84,永久磁体78具有相关联的磁极88,并且永久磁体64具有相关联的磁极92。低音喇叭22的永久磁体26被定位成具有与在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与高音喇叭24的中心极体60之间延伸的永久磁体78的磁极88相反的磁极84。高音喇叭24的永久磁体64被定位成具有与永久磁体78的磁极88相同的磁极92。如本文所使用,并且如图2所示,相反磁极是指第一磁体北极邻近或更靠近第二磁体南极,反之亦然。相同磁极是指第一磁体北极相邻、接近第二磁体北极,或比第二磁极南极更靠近于第二磁体北极。
在图2所示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永久磁体26的北磁极接触顶板32,并且南极接触底板30。永久磁体78被定位成使其南极接触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并且使其北极接触高音喇叭24的中心极体60。高音喇叭24的永久磁体64使其北极接触底板62并且使其南极接触顶板66。不锈钢螺杆94(非磁性的)用于穿过低音喇叭中心极体28、磁性滚筒78、以及高音喇叭背板62的中心孔将低音喇叭电动机和高音喇叭电动机进行紧固。
如图1至图3大体所示,一种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方法可以包括在具有大体同轴对准的低音喇叭22和高音喇叭24的扬声器20中,将第一永久磁体78定位在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与高音喇叭24的中心极体60之间。低音喇叭22包括具有定位来生成穿过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并穿过气隙的磁通量的第二永久磁体26的电动机、定位在该气隙内的音圈40、框架42、耦接至框架42和音圈40的隔板48、以及耦接至框架42和音圈40的弹波44。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一永久磁体78定位成使得相关联的磁极88与第二永久磁体26的相关联的磁极84相反。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三永久磁体64定位或取向成使得相关联的磁极92与第一永久磁体78的相关联的磁极88相同。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二永久磁体26定位在低音喇叭22的中心极体28的外部周围。
图4示出来自根据本公开的具有永久磁体定位在驱动电动机之间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代表性实施方案的计算机模拟的磁通路径以及相关强度。磁通量线间距指定在中心极体与前板间的气隙中的磁通量Bx(平滑)的强度,如针对5.25英寸(13.34cm)低音喇叭22以及具有陶瓷或铁氧体磁体的13mm高音喇叭24所计算。高音喇叭磁体为约46mm(外径)×27mm(内径)×8mm(高度),具有1.2mm的相关联的前板厚度,并且低音喇叭磁体为约90mm(外径)×45mm(内径)×14mm(高度)。更紧密的间距对应更高通量密度。如图4所示,来自永久磁体78的磁通量除了促成穿过低音喇叭22的气隙和音圈的磁通量之外,还会促成穿过高音喇叭24的气隙和音圈的磁通量。
图5和图6是示出基于计算机模拟和分析的根据本公开的代表性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相对在驱动器中心极体之间无永久磁体的常规的扬声器而言分别穿过针对这两种扬声器中的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音圈的气隙的磁通密度或强度增加的图。线200表示穿过具有在低音喇叭中心极体与高音喇叭中心极体之间延伸的永久磁体的扬声器的高音喇叭气隙的磁通量Bx,并且表明与同常规的同轴扬声器相关联的线210相比,磁通量的增加至多约35%。类似地,线202表示穿过在驱动器中心极体之间具有永久磁体的扬声器的低音喇叭气隙的磁通量Bx,并且表明相对于由线212表示的常规的同轴扬声器提高至多约11%。在具有椭圆形或矩形形状因数的较大型扬声器的模拟中,可以看到更显著的提高。例如,在具有形状因数为6英寸(15.24cm)×9英寸(22.86cm)的低音喇叭(具有6.0mm的前板厚度以及90mm×45mm×14mm的磁体)以及25mm高音喇叭(具有1.2mm的前板厚度和46mm×27mm×8mm的磁体)的扬声器一个模拟中,展示出磁通量在高音喇叭中至多约46%的增加以及在低音喇叭中至多约13%的提高。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的具有低音喇叭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三维表示,该低音喇叭具有永久磁体定位在中心极体内并且具有第二永久磁体在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延伸。图8是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实施方案的简化截面表示,示出如图7所示基本位于中心极体内的低音喇叭磁体的定位以及用于低音喇叭、高音喇叭、以及中心支撑件的永久磁体的磁极的取向。
图7至图8所示多音路扬声器220的代表性的实施方案包括至少两个大体同轴对准的驱动器或换能器222、224。在所示代表性的实施方案中,两音路扬声器包括低音喇叭222和大体同轴对准的高音喇叭224。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三音路扬声器可以包括同轴对准低音喇叭以及具有对应永久磁体的中频驱动器、还有同轴对准或偏轴定位(这取决于特定应用以及实现方式)的高频压电高音喇叭,这类似于前述实施方案。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低音喇叭222包括基本被定位在中心极体228内的第一永久磁体226。例如,永久磁体226可由稀土磁体实现,诸如钕或钐钴永久磁体。在这个实施方案中,中心极体228的下部部分与底板(或背板)230整体形成在磁体外壳或者说是壳罐中。然而,底板230可为固定至中心极体228的底部部分的单独部件,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中心极体228的底部部分接触稀土磁体226的底表面。中心极体228的顶部部分通过顶部或芯盖232实现,所述顶部或芯盖包括接触永久稀土磁体226的对应的顶表面的底表面。底板230和芯盖232可为类似的大小和形状,这取决于特定低音喇叭电动机设计。中心极体228的顶部部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其由芯盖232实现)在低音喇叭222的芯盖232与壳罐之间形成气隙。
如图8大体所示,内部电动机磁体构造具有稀土永久磁体226,所述稀土永久磁体具有小于音圈240的内径的外径。使用稀土磁体促成与将提供类似磁通量的陶瓷环形磁体相比减少的重量和包装大小。永久磁体226的大小还可在结合永久磁体278使用时进一步地减少,这促成了穿过气隙的磁通量,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
音圈240至少部分定位在气隙内。框架242被固定至壳罐230。框架242可以包括围绕其周边的开口,或可以是实心或闭合的构造。悬挂构件或弹波244被耦接至框架242和音圈240以使音圈240悬挂在气隙内。锥体或隔板组件246被耦接至音圈240和框架242。隔板组件246包括锥体248和环绕物250。
高音喇叭224包括中心极体260,所述中心极体可与底板或背板部分262整体形成。背板262可与中心极体260整体形成,或可以是单独部件。第二永久磁体264定位在底板262与顶板或前板266之间。在所示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永久磁体264是定位在高音喇叭224的中心极体260周围的陶瓷环形磁体。隔板272使得相关联的音圈270悬挂在顶板266与中心极体260之间的相关联的气隙内。隔板272被耦接至环绕物268,所述环绕物固定至顶板266。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包括同轴定位在低音喇叭222与高音喇叭224之间的第三永久磁体278。永久磁体278在低音喇叭222的芯盖232与高音喇叭224的中心极体260之间延伸。如图8大体所示,第三永久磁体278在第一端部处接触低音喇叭222的芯盖232,并且接触高音喇叭224的中心极体260和底板262。换句话说,永久磁体278在低音喇叭222的芯盖232与高音喇叭224的底板262之间延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永久磁体278是由磁性滚筒实现。类似于永久磁体264的永久磁体278可由陶瓷或铁氧体磁体实现。当永久磁体278是由陶瓷或铁氧体磁体(其可能是易碎并容易断裂的)实现时,任选非磁性的支撑结构290可以包围永久磁体27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290是在低音喇叭222的中心极体228与高音喇叭224的中心极体260延伸的非磁性的塑料滚筒。支撑结构290可固定至第三永久磁体27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290是围绕第三永久磁体278模制的塑料管道。
如图7至图8的实施方案中所示,低音喇叭222的永久磁体226具有相关联的磁极284,永久磁体278具有相关联的磁极288,并且永久磁体264具有相关联的磁极292。低音喇叭222的永久磁体226被定位成与在低音喇叭222的芯盖232与高音喇叭224的中心极体260之间延伸的永久磁体278的磁极288相同的磁极284。高音喇叭224的永久磁体264被定位成具有与永久磁体278的磁极288相反的磁极292。
在具有内部磁体低音喇叭电动机以及在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的磁性隔件两者的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永久磁体226的南磁极接触芯盖232并且南极接触壳罐或底板230。永久磁体278被定位成使其南极接触低音喇叭222的芯盖232并且使其北极接触高音喇叭224的中心极体260。高音喇叭224的永久磁体264使其南极接触底板262并且使其北极接触顶板266。不锈钢螺杆(非磁性的)294用于穿过低音喇叭电动机(226、228和232)、磁性滚筒278、以及高音喇叭背板262的中心孔将低音喇叭电动机和高音喇叭电动机进行紧固。
在图7至图8所示实施方案中,一种根据本公开的方法包括将第一永久磁体278定位在具有大体同轴对准的低音喇叭222和高音喇叭224的扬声器220中的低音喇叭222的芯盖232与高音喇叭224的中心极体260之间,所述低音喇叭包括具有第二永久磁体226定位来产生穿过低音喇叭的中心极体228并穿过气隙的磁通量的电动机、被定位在气隙内的音圈240、框架242、耦接至框架242和音圈240的隔板246、以及耦接至框架242与音圈240的弹波244。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基本将第二永久磁体226定位在低音喇叭222的中心极体228内。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第一永久磁体278定位成使得相关联的磁极288与第二永久磁体226的相关联的磁极284相同,并且将第三永久磁体264定位成使得相关联的磁极290与第一永久磁体278的相关联的磁极288相反。
图9示出来自根据本公开的具有定位在驱动电动机之间的永久磁体以及内部稀土磁体低音喇叭电动机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的代表性实施方案的计算机模拟的磁通路径以及相关磁场强度(幅度)。磁通量线的间距(或数量)指定在芯盖与壳罐间的气隙中的磁通量Bx(平滑)的强度,如针对具有内部钕磁体的5.25英寸(13.34cm)低音喇叭222以及具有陶瓷或铁氧体磁体的16mm高音喇叭224所计算。高音喇叭磁体264为约35mm(外径)×18mm(内径)×7mm(高度),具有1.2mm的相关联的前板厚度,并且低音喇叭磁体为约24.5mm(外径)×10mm(高度),前板或芯盖232具有约5.0mm的厚度。更紧密的间距对应更高通量密度。如图9所示,来自永久磁体278的磁通量除了促成穿过低音喇叭222的气隙和音圈的磁通量之外,还会促成穿过高音喇叭224的气隙和音圈的磁通量。
图10和图11是示出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根据本公开的代表性多音路同轴扬声器相对常规的扬声器而言分别穿过针对这两种扬声器中的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音圈的气隙的磁通强度增加的图。线310表示穿过具有在低音喇叭中心极体与高音喇叭中心极体之间延伸的永久磁体的扬声器的高音喇叭气隙的磁通量强度Bx,并且表明与同不具有在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延伸的永久磁体278的同轴扬声器相关联的线312相比,磁通量的增加至多约36%。类似地,线314表示穿过在驱动器之间具有永久磁体以及1英寸(25.4mm)钕电动机的扬声器的低音喇叭气隙的磁通量Bx,并且表明相对于由线316表示的不具有在驱动器之间延伸的永久磁体的同轴扬声器提高至多约27%。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提供与定位在多音路同轴扬声器中的低音喇叭与高音喇叭之间的永久磁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优点。例如,使用定位在同轴扬声器中的低音喇叭和高音喇叭的中心极体或芯盖之间的永久磁体增加穿过低音喇叭电动机和高音喇叭电动机的磁通量促使所述低音喇叭磁体和所述高音喇叭磁体的大小和重量减少,同时仍会提供类似于常规设计的性能。类似地,通过所述永久磁体来在所述低音喇叭与所述高音喇叭之间提供的增加的磁通量促成用于结合稀土磁体的那些应用的低音喇叭电动机所用稀土磁体更小并且成本更低。通过隔件或支撑件或者中心极体永久磁体所提供的增加的磁通量还促成了具有内部稀土磁体基本定位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内的低音喇叭电动机几何形状更为紧凑。
虽然上文已描述了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但是这些实施方案并不旨在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相反,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性而非限制性的词语,并且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改变。另外,各种实施方案的特征可组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另外实施方案。虽然各种实施方案可能相关于一个或多个所需特性已描述为优于或优选于其他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意识到,该一个或多个特性可削弱以实现所需系统数据,这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实现方式。这些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成本、强度、耐久性、寿命周期成本、可销售性、外观、包装、大小、可服务性、重量、可制造性、组装容易程度等等。本文所论述的被描述为相关于一个或多个特性不如其他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实现方式理想的实施方案并非是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外,并且可能是特定应用所需的。

Claims (10)

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
低音喇叭,所述低音喇叭具有围绕延伸穿过永久环形磁体的中心极体定位的所述永久环形磁体、定位在形成于所述中心极体与接触所述永久环形磁体的顶板之间的气隙内的音圈、框架、耦接至所述框架和所述音圈的隔板、以及被耦接在所述框架与所述音圈之间的弹波;
高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具有大体同轴对准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的中心极体,其中所述高音喇叭包括围绕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定位的永久环形磁体;以及
永久磁体,所述永久磁体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与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之间延伸;
其中当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永久环形磁体被定位成使北磁极接触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顶板时,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与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之间延伸的所述永久磁体被定位成使南磁极接触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并且使北磁极接触所述高音喇叭的底板,并且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永久环形磁体被定位成使北磁极接触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底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永久环形磁体包括陶瓷磁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与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之间延伸的所述永久磁体包括磁性滚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非磁性的滚筒,所述非磁性的滚筒包围在所述低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与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中心极体之间延伸的所述永久磁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非磁性的滚筒包括塑料滚筒。
6.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包括:
低音喇叭,所述低音喇叭具有产生穿过气隙的磁通路径的第一永久磁体、至少部分被定位在所述气隙中的音圈、框架、将所述音圈连接至所述框架的悬挂系统、以及连接在所述音圈与所述框架之间的隔板;
高音喇叭,所述高音喇叭相对于所述低音喇叭大体同轴定位并且具有第二永久磁体;以及
第三永久磁体,所述第三永久磁体同轴定位在所述低音喇叭与所述高音喇叭之间;其中当所述第一永久磁体被定位成使北磁极接触所述低音喇叭的顶板时,所述第二永久磁体被定位成使北磁极接触所述高音喇叭的底板,并且所述第三永久磁体被定位成使南磁极接触所述低音喇叭的中心极体并且使北磁极接触所述高音喇叭的所述底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永久磁体、所述第二永久磁体、以及所述第三永久磁体包括陶瓷磁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永久磁体包括陶瓷环形磁体,所述陶瓷环形磁体围绕所述低音喇叭的中心极体的外部延伸。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永久磁体包括磁性滚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塑料滚筒,所述塑料滚筒包围所述第三永久磁体。
CN201490000694.2U 2013-06-05 2014-06-04 具有磁性滚筒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 Active CN20510538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910,154 US9036839B2 (en) 2013-06-05 2013-06-05 Multi-way coaxial loudspeaker with magnetic cylinder
US13/910,154 2013-06-05
PCT/US2014/040840 WO2014197554A1 (en) 2013-06-05 2014-06-04 Multi-way coaxial loudspeaker with magnetic cylind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5384U true CN205105384U (zh) 2016-03-23

Family

ID=51033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90000694.2U Active CN205105384U (zh) 2013-06-05 2014-06-04 具有磁性滚筒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36839B2 (zh)
EP (1) EP3005728A1 (zh)
CN (1) CN205105384U (zh)
WO (1) WO20141975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346878S (en) * 1991-03-25 1994-05-10 Philip Morris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igarette
USRE49437E1 (en) 2014-09-30 2023-02-28 Apple Inc. Audio driver and power supply unit architecture
US10609473B2 (en) * 2014-09-30 2020-03-31 Apple Inc. Audio driver and power supply unit architecture
EP3202159B1 (en) 2014-09-30 2020-08-05 Apple Inc. Loudspeaker with reduced audio coloration caused by reflections from a surface
TWM499720U (zh) * 2014-10-31 2015-04-21 Jetvox Acoustic Corp 壓電陶瓷雙頻耳機結構
US10631071B2 (en) 2016-09-23 2020-04-21 Apple Inc. Cantilevered foot for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34783B1 (ko) * 2016-11-04 2023-05-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피커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오디오 출력 장치
JP1602158S (zh) * 2017-09-05 2018-04-16
JP1602162S (zh) * 2017-09-12 2018-04-16
KR101907513B1 (ko) * 2017-11-20 2018-10-12 주식회사 비에스이 하이브리드 스피커
US10694279B1 (en) * 2018-12-21 2020-06-2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Compact coaxial loudspeaker
USD884683S1 (en) * 2019-01-02 2020-05-19 Alpine Electronics, Inc. Speaker driver frame
CN111711898B (zh) * 2020-08-20 2020-11-2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07371A (en) 1965-06-04 1968-10-22 Gen Motors Corp Loudspeaker magnet structure
US4122315A (en) * 1977-06-13 1978-10-24 Pemcor, Inc. Compact, multiple-element speaker system
JPS59164390U (ja) 1983-04-15 1984-11-05 株式会社 双信音響製作所 同軸型複合スピ−カ
US4554414A (en) 1983-04-28 1985-11-19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Multi-driver loudspeaker
US4590333A (en) 1984-06-14 1986-05-20 John Strohbeen Multidriver loudspeaker
US5193119A (en) 1985-09-02 1993-03-09 Franco Tontini Multiple loudspeaker
US5548657A (en) * 1988-05-09 1996-08-20 Kef Audio (Uk) Limited Compound loudspeaker drive unit
US5062139A (en) 1989-06-05 1991-10-29 Christensen Eugene J Coaxial loud speaker system
DE9210463U1 (zh) 1992-08-05 1992-10-22 Nokia (Deutschland) Gmbh, 7530 Pforzheim, De
JP2996842B2 (ja) 1993-08-20 2000-01-11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スピーカ
US5461677A (en) 1993-09-16 1995-10-24 Ferrofluidics Corporation Loudspeaker
JP3207692B2 (ja) 1994-11-18 2001-09-10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スピーカの構造
US5802191A (en) 1995-01-06 1998-09-01 Guenther; Godehard A. Loudspeakers, systems, and components thereof
KR0181830B1 (ko) 1996-12-11 1999-05-15 대우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자기회로 투웨이 스피커 구조
JP3902066B2 (ja) * 2001-05-24 2007-04-04 株式会社Neomax スピーカ用磁気回路
JP3834508B2 (ja) 2001-12-10 2006-10-18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スピーカの磁気回路
US6639995B2 (en) 2002-01-23 2003-10-28 Advanced Magnetic Technologies, Inc. Concentric magnetic configuration for loudspeakers
US6647124B1 (en) 2002-05-06 2003-11-11 Meiloon Industrial Co., Ltd. Loudspeaker with coaxial magnetic circuit for high-pitch sound and low-pitch sound
US6963650B2 (en) 2002-09-09 2005-11-08 Multi Service Corporation Coaxial speaker with step-down ledge to eliminate sound wave distortions and time delay
US20040105568A1 (en) 2002-12-03 2004-06-03 Po-Hsiung Lee Speaker with enhanced magnetic flux
US7006654B2 (en) 2003-02-07 2006-02-28 Step Technologies, Inc. Push-pull electromagnetic transducer with increased Xmax
EP1484941B1 (en) * 2003-06-04 2006-09-27 Harman/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Loudspeaker
US6963651B2 (en) 2003-09-30 2005-11-08 Meiloon Industrial Co., Ltd. Single magnetic circuit dual output speaker
JP2005277874A (ja) * 2004-03-25 2005-10-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同軸スピーカー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297639A1 (en) 2006-06-21 2007-12-27 Noll Michael A Multiple magnet loudspeaker
US8175320B2 (en) 2007-06-27 2012-05-08 Sound Sources Technology, Inc. Single magnet coaxial loudspeaker
US8135162B2 (en) 2007-11-14 2012-03-13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Multiple magnet loudspeaker
EA023690B1 (ru) 2008-02-21 2016-07-29 Шенцхен Нью Электрик Сайэнс Энд Текнолоджи Ко., Лтд. Внутренний магнитны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с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магнитными зазорами и несколькими катушкам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US8891809B2 (en) 2010-08-25 2014-11-18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Split magnet loudspeaker
US20120224740A1 (en) 2010-12-21 2012-09-06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Speaker with magnetic field enhancing washer and disk
US20130108099A1 (en) * 2011-10-31 2013-05-02 Jason Kemmerer Loudspeaker having improved cooling system integrally formed on speaker fr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97554A1 (en) 2014-12-11
US9036839B2 (en) 2015-05-19
EP3005728A1 (en) 2016-04-13
US20140363035A1 (en) 2014-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5384U (zh) 具有磁性滚筒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
CN205249463U (zh) 具有内磁体电动机和永久磁体滚筒的多音路同轴扬声器
US8929570B2 (en) Speaker
US8861754B2 (en) Moving iron unit for loudspeakers
CN101888581B (zh) 多功能微型喇叭
WO2022166388A1 (zh) 发声装置和耳机
CN207518845U (zh) 扬声器
US8983112B2 (en) Planar speaker system
US10034095B2 (en) Miniature speaker
CN202663534U (zh) 扬声器
CN205793291U (zh) 一种新型扬声器
CN102685653A (zh) 扬声器
CN2781696Y (zh) 骨传导扬声器
CN110740409B (zh) 一种电声器件及电子设备
US8948441B2 (en) Planar speaker system
CN211720735U (zh) 一种骨传导振动喇叭
CN202551338U (zh) 扬声器
CN201226595Y (zh) 动磁式骨传导音频换能器
CN102843635B (zh) 碟片弹簧共振音响发生器
CN214154835U (zh) 喇叭
CN218473374U (zh) 一种双磁路双单元扬声器
CN205681615U (zh) 一种立体式的喇叭及音响
CN219876070U (zh) 喇叭及具有该喇叭的耳机
CN218217666U (zh) 一种复合喇叭
CN219269043U (zh) 发声结构及发声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