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04587U - 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04587U
CN205104587U CN201520965092.7U CN201520965092U CN205104587U CN 205104587 U CN205104587 U CN 205104587U CN 201520965092 U CN201520965092 U CN 201520965092U CN 205104587 U CN205104587 U CN 205104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groups
cooling
cooling system
outpu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650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旭辉
肖力军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EXIN SANJI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KEXIN SANJI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KEXIN SANJI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KEXIN SANJI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650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04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04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04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电池成组包括箱体、布置于箱体内的若干电池模块及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用于供冷却介质输入的主输入管道、设于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之间的冷却装置以及主输出管道,所述主输入管道穿设于箱体上并位于电池模块的一端,所述主输入管道的输入端与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通,主输出管道穿设于箱体上且位于所述电池模块的另一端,所述主输出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连通,输出端与冷却介质供给系统连通,形成完整的电池冷却系统循环。上述电池成组和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的结构简单;可以将电池模块与冷却介质隔开,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电池模块与冷却装置之间加导热介质,冷却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背景技术
电池成组,顾名思义,为由若干电池模块组成的整体,用于为大规模、用电量大的设备供电,例如汽车等等。若干电池模块相互排列成整体后,它们的散热量较高,因此必需为电池成组设计一套冷却系统。
现有的冷却系统大部分为自然冷,若电池成组的单体较多,由于木桶效应,个别电池单体存在问题会影响整体电池性能。且由于使用环境以及成组后单体散热条件不一致,导致某些电芯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整体电池模块的寿命,并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部分采用液冷系统,结构复杂,成型困难,成本高,产业化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佳的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所述电池成组包括并排和/或并列布置的若干电池模块,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用于供冷却介质输入的主输入管道、设于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之间的用于对每一个电池模块进行冷却工作的冷却装置以及主输出管道,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主输入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输出管道连通,冷却介质经主输入管道流经每一冷却装置后流进主输出管道。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若干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输入管道连通,所述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输出管道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输入管道连通的分输入管道以及与主输出管道连通的分输出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分输入管道连通并通过该分输入管道与所述主输入管道连通,所述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分输出管道连通并通过该分输出管道与所述主输出管道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管道呈带状,每一冷却装置的多个冷却管道位于同一平面并且相互平行。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装置的宽度与相邻的电池模块的侧面宽度相匹配,长度与相邻的电池模块的长度相匹配。
作为优化,所述电池模块为独立的电池单元或者为由多个独立的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模组。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液体或者冷却气体。
作为优化,在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成组,包括箱体、并排和/或并列布置于箱体内的若干电池模块,还包括上述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的主输入管道的输入端与用于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通,输出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系统的主输出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冷却系统的主输出管道的输出端与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成组以及它的冷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冷却系统的结构简单,有成熟的加工工艺;可以将电池模块与冷却介质隔开,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在每个电池模块上均设置有冷却装置,冷却面积更大,冷却效果更好,有效避免电池成组因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而引起的各种隐患,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池成组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池成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电池成组,包括箱体1、并排和/或并列布置于箱体1内的若干电池模块2以及冷却系统3,所述冷却系统3包括用于供冷却介质输入的主输入管道31、设于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2之间的用于对每一个电池模块进行冷却工作的冷却装置32以及主输出管道33,所述冷却装置32的一端与所述主输入管道3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输出管道33连通,冷却介质经主输入管道31流经每一冷却装置32后流进主输出管道33。具体地:
本实施例以并排设置的一排多个电池模块2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3及电池成组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主输入管道31穿设于箱体1上并位于电池模块2的一端,所述主输入管道31所在的水平位置位于箱体1的上部,所述主输出管道33所在的水平位置位于箱体1的下部。
所述主输入管道31的输入端与用于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通,主输入管道31的长度与并排的电池模块2的总长度相匹配,所述主输入管道31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装置32的一端连通。所述主输出管道33穿设于箱体1上且位于所述电池模块2的另一端,所述主输出管道33的长度与所述并排的电池模块2的总长度相匹配,所述主输出管道33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装置32的另一端连通,输出端与冷却介质供给系统的输入端连接,冷却介质供给系统将回流的介质进行降温,并提供足够的循环所需求的动能。本方案中,所述主输入管道31的输出端、所述主输出管道33的输入端的数量均与冷却装置32的数量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2之间均设置有冷却装置32,冷却介质从主输入管道31进入,再经主输入管道31分流至每一个冷却装置32中,由冷却装置32的一端进入,由冷却装置32的另一端输出至主输出管道33,可通过主输出管道33再次输送至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形成循环工作回路,为每一个电池模块2提供较好的散热冷却工作,避免每一个电池模块2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各种隐患,采用循环方式,可节约冷却介质,在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对流回的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处理后再输出至主输入管道31。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主输出管道33也可直接向外输出冷却介质。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冷却装置32与电池模块2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果,方便冷却装置32成型,电池模块2设计为长方体结构,因此所述冷却装置32成型工艺简单实用。本例中,所述冷却装置32宽度与相邻的电池模块2的侧面宽度相匹配,长度与相邻的电池模块2的长度相匹配。如此,在电池模上与所述冷却装置32相接触的一面能够更好的被所述冷却装置32冷却,进一步提升了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32包括若干冷却管道321,所述冷却管道321的一端与所述主输入管道31连通,所述冷却管道3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输出管道33连通。所述冷却装置32还包括与所述主输入管道31连通的分输入管道322以及与主输出管道33连通的分输出管道323,所述冷却管道321的一端与所述分输入管道322连通以通过该分输入管道322与所述主输入管道31连通,所述冷却管道321的另一端与所述分输出管道323连通以通过该分输出管道323与所述主输出管道33连通。本方案中,多个冷却管道321可以增加冷却电池模块2的冷却面积,冷却装置32采用分输入管道322和分输出管道323分别与主输入管道31和主输出管道33连通,大大地减少了主输入管道31的输出端的数量和主输出管道33的输入端的数量,降低了主输入管道31和主输出管道33的制造时的复杂度、简化了制造工艺。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道321呈带状,即扁平状,每一冷却装置32的多个冷却管道321位于同一平面并且相互平行,所述分输入管道322与分输出管道323与所述冷却管道321呈垂直状。扁平状的冷却管道321更进一步扩大冷却介质的输送面积,使冷却介质更均匀的作用于电池模块2上,冷却效果更好。
为了更进一步增加电池模块2的散热效果,在电池模块2与冷却装置32之间(即与冷却管道321之间)还增高有一导热层,该导热层可以是导热胶或者成型的锡箔纸等,用于将电池模块2的热量更快传递到冷却装置32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液体或者冷却气体,例如冷却水、冷却液、冷却风等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2为独立的电池单元或者为由多个独立的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冷却系统3,冷却系统3结构如上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成组以及它的冷却系统3,在电池模块2之间布置有冷却装置32,冷却装置32与电池模块2之间密封隔绝,该管道可通风或者通水,带走电池箱内的高温或者维持电池箱内的温度;每一个电池模块2内的每一层结构之间,通过成型的U形的导热板(可以是铝板、镀锌板或者铜板等)结构带走电池模块2中间部分热量,降低电池模组内外温差;冷却管道321与电池模块2之间可通过导热介质(导热胶或者成型的锡箔纸等)进行热量传导,增加热传导效果;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输出的冷却介质依次通过主输入管道31、每一冷却装置32以及主输出管道33后流回冷却介质供给装置,形成循环回路,确保电池箱电池模组之间的温度一致性,增加电池使用寿命及安全性。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成组以及它的冷却系统3,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冷却系统3的结构简单,有成熟的加工工艺;可以将电池模块2与冷却介质隔开,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在每个电池模块2上均设置有冷却装置32,冷却面积更大,冷却效果更好,有效避免电池成组因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而引起的各种隐患,更进一步的提高了电池成组的安全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所述电池成组包括并排和/或并列布置的若干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用于供冷却介质输入的主输入管道、设于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之间的用于对每一个电池模块进行冷却工作的冷却装置以及主输出管道,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主输入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输出管道连通,冷却介质经主输入管道流经每一冷却装置后流进主输出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若干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输入管道连通,所述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主输出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主输入管道连通的分输入管道以及与主输出管道连通的分输出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分输入管道连通并通过该分输入管道与所述主输入管道连通,所述冷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分输出管道连通并通过该分输出管道与所述主输出管道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呈带状,每一冷却装置的多个冷却管道位于同一平面并且相互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宽度与相邻的电池模块的侧面宽度相匹配,长度与相邻的电池模块的长度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为独立的电池单元或者为由多个独立的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模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液体或者冷却气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电池模块之间设置有导热介质。
9.一种电池成组,包括箱体、并排和/或并列布置于箱体内的若干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的主输入管道的输入端与用于供给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通,输出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冷却系统的主输出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电池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的主输出管道的输出端与冷却介质供给装置连通。
CN201520965092.7U 2015-11-30 2015-11-30 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Active CN205104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5092.7U CN205104587U (zh) 2015-11-30 2015-11-30 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65092.7U CN205104587U (zh) 2015-11-30 2015-11-30 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04587U true CN205104587U (zh) 2016-03-23

Family

ID=55520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65092.7U Active CN205104587U (zh) 2015-11-30 2015-11-30 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0458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311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分布式双侧液冷系统及流量控制方法
CN108336451A (zh) * 2018-03-30 2018-07-27 湖南金杯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及其电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311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分布式双侧液冷系统及流量控制方法
CN106207311B (zh) * 2016-08-31 2019-04-02 杭州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的分布式双侧液冷系统及流量控制方法
CN108336451A (zh) * 2018-03-30 2018-07-27 湖南金杯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及其电芯
CN108336451B (zh) * 2018-03-30 2024-03-26 深圳市元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及其电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4989B (zh) 带有液冷系统的服务器机柜
CN201936970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块
CN205069810U (zh) 具备双重散热功能的动力锂电池组
CN102709618B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散热的微通道冷却均温系统
CN204741054U (zh) 一种电池侧面散热模组
CN108539307B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CN204392754U (zh) 冷却板、冷却装置及通讯设备
CN106602174A (zh) 一种大功率电池组的喷淋液冷系统
CN106953137B (zh) 一种利用水凝胶增强电池模组散热的方法
CN110994072A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并联式多通道液冷结构及锂电池
CN205104587U (zh) 电池成组的冷却系统以及电池成组
CN204424404U (zh) 一种电动汽车水冷电池模组以及水冷电池箱
CN205040137U (zh) 一种机柜组及其集中散热冷却系统
CN2047325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液冷电池模组
CN216288649U (zh) 一种液冷储能电池包
CN20307119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并联式水冷装置
CN204885363U (zh) 一种锂电池的冷却装置
CN211428223U (zh) 一种隔离式电池模组液冷系统
CN209001080U (zh)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组散热的l型流道冷却系统
CN208608328U (zh) 一种电池水冷板及散热模组
CN207517826U (zh) 用于动力电池组散热的非等距t型流道空气冷却系统
CN110518164A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池托盘
CN206059582U (zh) 锂电池冷却装置
CN206076318U (zh) 锂离子电池结构
CN204206706U (zh) 一种大数据一体机的水冷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