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81480U - 电池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81480U
CN205081480U CN201520723220.7U CN201520723220U CN205081480U CN 205081480 U CN205081480 U CN 205081480U CN 201520723220 U CN201520723220 U CN 201520723220U CN 205081480 U CN205081480 U CN 205081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ower distribution
echelon
unit
mana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232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家明
宋峰
尹韶文
李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232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81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81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81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10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s [FACT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包括:梯次利用电池组;与梯次利用电池组相连的双向逆变器,用于将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给梯次利用电池组充电,或将梯次利用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配电装置;电池管理器,用于采集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与电池管理器相连的能量管理器,用于采集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与能量管理器相连的数据监控中心,用于向能量管理器下发控制指令,以使能量管理器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根据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对双向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将淘汰的动力电池在电池储能系统继续使用,使动力电池在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Description

电池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及政府部门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电动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促使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量越来越大,当电动汽车电池的容量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后就不能继续在电动汽车上使用。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电动汽车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将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后对其进行拆解报废,但是,这种处理方式未能使电池在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残留在电池中的电化学物质处理不当,还将会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的威胁和污染问题。
因此,相关技术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对废旧的动力电池进行再次利用的电池储能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包括:梯次利用电池组;双向逆变器,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相连,所述双向逆变器用于将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给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充电,或将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二交流电;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与配电站和所述双向逆变器相连,所述配电装置用于将所述配电站提供的第一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二交流电并提供给所述双向逆变器,或者将所述双向逆变器转换的第二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一交流电并提供给所述配电站;电池管理器,所述电池管理器用于采集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能量管理器,所述能量管理器与所述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能量管理器用于采集所述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数据监控中心,所述数据监控中心与所述能量管理器相连,所述数据监控中心用于向所述能量管理器下发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能量管理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之后根据所述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对所述双向逆变器进行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储能系统,通过梯次利用电池组储存电能,从而将淘汰的动力电池在电池储能系统继续使用,使动力电池在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成本,采取科学合理的回收利用方式可以变废为宝,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要,使电池真正成为“绿色能源”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并且,电池储能系统还可通过数据监控中心向能量管理器下发控制指令,以使能量管理器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根据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对双向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该电池储能系统可应用于配电网侧,对用电负载的供电进行就地调节,在用电低谷时段从电网中获取电能对梯次利用电池组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段将电能释放供给高峰期负载使用,减缓电网的供电压力,提高电能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装置还与所述数据监控中心相连以将所述第二交流电配送给所述数据监控中心。
具体地,所述配电装置包括:一次配电单元,所述一次配电单元连接在所述配电站与所述双向逆变器之间,所述一次配电单元包括升压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及监测控制模块;二次配电单元,所述二次配电单元连接在所述一次配电单元与所述数据监控中心之间,所述二次配电单元包括隔离变压器。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配电单元还包括:不间断电源,所述不间断电源用于在所述配电装置处于断电状态时持续为所述数据监控中心供电。
具体地,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应多个容量档次,每个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处于同一个所述容量档次的动力电池。
具体地,所述双向逆变器具体包括:多个逆变器模块柜,所述多个逆变器模块柜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应相连;逆变器控制柜,所述逆变器控制柜用于分别对所述多个逆变器模块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多个逆变器模块柜独立运行,并在充电模式下控制与低容量档次的电池单元相连的逆变器模块柜优先运行。
其中,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能量管理器之间采用CAN通信。
具体地,所述电池管理器包括堆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电子控制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堆电池管理单元与多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多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应以分别对所述多个电池单元进行控制,每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与多个电池管理单元相连,所述多个电池管理单元与相应的电池单元中的所述多个动力电池对应以分别对所述多个动力电池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电池管理器与所述能量管理器之间采用CAN通信。所述数据监控中心采用以太网与所述电池管理器和所述能量管理器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储能系统的方框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储能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池储能系统,该电池储能系统可适用于配电网侧。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储能系统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池储能系统包括:配电装置10、梯次利用电池组20、双向逆变器30、电池管理器40、能量管理器50和数据监控中心60。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实线为电力线,虚线为信号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梯次利用电池组20可由电动汽车淘汰的动力电池构成。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容量在衰减到额定容量的80%后就不能继续在电动汽车上使用,而电池储能系统对电池的比能量要求不高,电动汽车淘汰的动力电池可以在电池储能系统中继续使用,从而可以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再利用。
如图1所示,双向逆变器30与梯次利用电池组20相连,双向逆变器30用于将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给梯次利用电池组20充电,或将梯次利用电池组20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配电装置10与配电站70和双向逆变器30相连,配电装置10用于将配电站70提供的第一交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并提供给双向逆变器30,或者将双向逆变器30转换的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电并提供给配电站70,其中,配电站70用于将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第二交流电并配送给用电负载80,第一交流电的电压可为10kV,第二交流电的电压可为380V。
电池管理器40用于采集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能量管理器50与电池管理器40相连,能量管理器50用于采集双向逆变器30的状态信息;数据监控中心60与能量管理器50相连,数据监控中心60用于向能量管理器50下发控制指令,以使能量管理器50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根据双向逆变器30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对双向逆变器30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储能系统可按照以下三种模式运行:
一是,在并网模式下按照计划曲线运行。具体来说,数据监控中心60可预存计划曲线并根据计划曲线向能量管理器50下发控制指令,其中,计划曲线可按照用户需求设定。
该电池储能系统应用于用户侧,可根据用户需求按照计划曲线实现商业化运行,在用电负载80的用电低谷时段,电池储能系统从配电站70中获取电量,通过双向逆变器30对梯次利用电池组20进行充电,以将电能存储在梯次利用电池组20中。并且,当梯次利用电池组20电量充满例如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SOC(StateofCharge,荷电状态/剩余电量)达到100%时,双向逆变器30停止工作以停止对梯次利用电池组20充电,电池储能系统从充电状态转至待机状态。
在用电负载80的用电高峰时段,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双向逆变器30将梯次利用电池组20中存贮的电量释放到配电站70中,以供用电负载80使用。并且,当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电量释放到一定程度例如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SOC小于预设阈值时,双向逆变器30停止工作以停止向配电站70输送电能量,电池储能系统从放电状态转至待机状态。
二是,在并网模式下按照电网峰谷曲线运行。具体来说,数据监控中心60可预存计划曲线并根据计划曲线向能量管理器50下发控制指令,其中,计划曲线可按照用户需求设定。
该电池储能系统可根据电网峰谷曲线运行以达到对电网进行削峰填谷的作用。在电网的用电低谷时段,电池储能系统从配电站70中获取电量,通过双向逆变器30对梯次利用电池组20进行充电,以将电能存储在梯次利用电池组20中。并且,当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电量充满例如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SOC达到100%时,双向逆变器30停止工作以停止对电池充电,电池储能系统从充电状态转至待机状态。
在电网的用电高峰时段,电池储能系统通过双向逆变器30将梯次利用电池组20中存贮的电量释放到配电站70中,以供用电负载80使用。并且,当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电量释放到一定程度例如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SOC达到预设阈值时,双向逆变器30停止工作以停止向配电站70输送电能量,电池储能系统从放电状态转至待机状态。
三是,孤网运行模式。
该电池储能系统具有孤网运行的能力,在用电负载80出现市电断电的情况时,例如当配电站70与电网处于断开状态时,电池储能系统可承担后备电源的作用,将梯次利用电池组20中存储的电量释放,以供给重要的用电负载。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储能系统还可作为微电网的主电源,为微电网提供电压支撑和频率支撑。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池储能系统,通过梯次利用电池组储存电能,从而将淘汰的动力电池在电池储能系统继续使用,使动力电池在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成本,采取科学合理的回收利用方式可以变废为宝,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要,使电池真正成为“绿色能源”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并且,电池储能系统还可通过数据监控中心向能量管理器下发控制指令,以使能量管理器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根据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对双向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该电池储能系统可应用于配电网侧,对用电负载的供电进行就地调节,在用电低谷时段从电网中获取电能对梯次利用电池组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段将电能释放供给高峰期负载使用,减缓电网的供电压力,提高电能质量,同时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在用户侧进行商业化运行,通过电网峰谷电价差获得经济效益。此外,该电池储能系统还具有孤网运行能力,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为用电负载提供应急备用电源,例如数据中心机房的应急备用电源等。
另外,配电装置10还可与数据监控中心60相连以将第二交流电配送给数据监控中心60。
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储能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配电装置10包括:一次配电单元101和二次配电单元102。
其中,一次配电单元101连接在配电站70与双向逆变器30之间,一次配电单元101可包括升压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及监测控制模块。具体而言,高压开关柜可与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连接,低压开关柜可与升压变压器的低压侧连接,更具体地,高压开关柜可与升压变压器的高压侧通过电缆连接,低压开关柜可与升压变压器的低压侧通过封闭式母线连接。
升压变压器主要用于将双向逆变器30的交流侧输出的380V电压升压至10kV并网电压,以通过10kV的高压开关柜与10kV的电网进行并网;高压开关柜主要用于对高压线路和升压变压器进行保护,并且具有计量功能;低压开关柜主要用于对双向逆变器30的线路进行保护。
二次配电单元102连接在一次配电单元101与数据监控中心60之间,二次配电单元102可包括隔离变压器。进一步地,二次配电单元102还可包括:不间断电源。其中,不间断电源用于在配电装置10处于断电状态时持续为数据监控中心60供电。
具体而言,二次配电单元102可通过一台小容量的隔离变压器及低压开关柜对数据监控中心60的监控设备提供供电电源。二次配电单元102的总电源可从380V电网获取,而在断电或者供电不足的情况下,二次配电单元102的总电源也可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储能系统获取,由此,二次配电单元102能够采用双电源进行供电。并且通过在二次配电单元102中配置不间断电源,可实现在市电断电的情况下持续给数据监控中心60的监控设备供电。
如图2的实施例,梯次利用电池组20包括多个电池单元201,多个电池单元201对应多个容量档次,每个电池单元201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处于同一个容量档次的动力电池2011。
具体而言,梯次利用电池组20主要用于电能的存储,梯次利用电池组20可由电动汽车淘汰的动力电池经过二次分选、组合后组成,即言,可将动力电池的容量分为多个容量档次,根据每个动力电池的实际容量和使用寿命对这些被电动汽车淘汰的动力电池组进行分组,形成不同容量档次的电池单元201,其中,电池单元201内部的动力电池之间可采用导线连接。
在用电低谷时段,梯次利用电池组20用于存储电能,在用电高峰时段,梯次利用电池组20将电能释放,以通过配电站70供给用电负载80使用。
如图2的实施例,双向逆变器30具体包括: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和逆变器控制柜302。其中,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与多个电池单元201对应相连;逆变器控制柜302用于分别对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进行控制以使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独立运行,并在充电模式下控制与低容量档次的电池单元相连的逆变器模块柜301优先运行。其中,双向逆变器30与梯次利用电池组20之间可通过电缆连接,双向逆变器30与能量管理器50之间采用CAN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储能系统的出口容量根据实际负载的大小确定,电池储能系统可由一台或多台双向逆变器构成。具体而言,双向逆变器30的交流侧可与低压开关柜相连,双向逆变器30的直流侧可与梯次利用电池组20相连,双向逆变器30与低压开关柜及梯次利用电池组20之间均采用电缆连接。双向逆变器30主要用于实现交流到直流或者直流到交流的转换,在用电低谷时段双向逆变器30从配电站70中获取电能对梯次利用电池组20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段双向逆变器30将梯次利用电池组20中的电能释放给配电站70以供给用电负载80。
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双向逆变器30采用模块化设计,可由一个逆变器控制柜302和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组成,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由一个共用的逆变器控制柜302进行控制,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对应连接到多个容量档次的电池单元201,即言,同一个逆变器模块柜连接同等容量档次的多个动力电池2011。
另外,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可相互独立运行,且互不干涉。在充电阶段,双向逆变器30优先将低容量档次的电池单元201充满电能,在低容量档次的电池单元201优先充满电能后,与该电池单元201对应连接的逆变器模块柜301将优先停机,由此按照电量档次从低到高依次对电池单元201充电直至多个电池单元201全部充满电。
这样,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可独立运行,互不影响,从而实现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当其中一个逆变器模块柜或电池单元发生故障或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只控制对应存在故障或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逆变器模块柜停止运行即可,不影响其它逆变器模块柜的运行。
如图2的实施例,电池管理器40包括堆电池管理单元400、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和电池管理单元4011,堆电池管理单元400与多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相连,多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与多个电池单元201对应以分别对多个电池单元进行控制,每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与多个电池管理单元4011相连,多个电池管理单元4011与相应的电池单元中的多个动力电池2011对应以分别对多个动力电池2011进行控制。其中,电池管理器40与能量管理器50之间可采用CAN通信。数据监控中心60采用以太网与电池管理器40和能量管理器50通信。
也就是说,电池管理器40由堆电池管理单元400、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和电池管理单元4011组成。每个动力电池2011上均安装有一个电池管理单元4011,每个电池单元201均由一个或两个多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控制,一个堆电池管理单元400对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201进行管理。换言之,堆电池管理单元400是电池管理器40的最高层级,下接每个电池单元201的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对外连接至能量管理器50;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是电池管理器40的中间层级,实现一个电池单元201的管理,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用于向下收集电池管理单元4011的信息,并向上层的堆电池管理单元400上传收集到的信息;电池管理单元4011是电池管理器40的最小组成单元,通过CAN通讯接口向电池电子控制单元401提供动力电池2011的状态信息。
具体而言,电池管理器40主要用于采集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监测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绝缘状态、记录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故障以及对梯次利用电池组20进行保护等,其中,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包括每个动力电池的电压、温度及SOC等数据,电池管理器40还可将采集到的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上传到能量管理器50和数据监控中心60。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数据监控中心60承担数据监测以及能量调度的作用,数据监控中心60用于采集用电负载80的运行数据、电网接口容量数据、能量管理器50的运行数据、电池管理器40的运行数据以及配电装置10的状态数据。并且,数据监控中心60还可与电网调度中心进行通信,既可以将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数据上传至电网调度中心,也可实时接收电网调度中心的调度指令,在接收到调度指令之后可根据调度指令并结合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数据向能量管理器50下发控制指令。同时,可通过数据监控中心60对电池储能系统的设备参数及运行参数进行设定,实现对电池储能系统的自动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数据监控中心60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方式均可采用以太网通信方式。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能量管理器50主要用于对双向逆变器30进行充放电管理,具体可根据数据监控中心60下发的控制指令对双向逆变器30进行充放电控制。能量管理器50与数据监控中心60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与双向逆变器30之间采用CAN通信,与电池管理系统40之间采用CAN通信。
能量管理器50可实时监测双向逆变器30的状态信息及由电池管理器40上传的状态信息。当能量管理器50接收到由数据监控中心60下发的功率控制指令时,能量管理器50自动根据数据监控中心60下发的功率指令信息、当前双向逆变器30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判断数据监控中心60下发的功率控制指令是否可以执行,如果可以执行,则能量管理器50将控制双向逆变器30按照功率控制指令的要求进行充放电,并向数据监控中心60反馈指令执行状态,如果因双向逆变器30或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异常而不可以执行,则能量管理器50向数据监控中心60反馈对应的故障信息。
如上所述,双向逆变器30可由能量管理器50进行控制,具体控制过程如下:
能量管理器50从数据监控中心60获取控制指令例如充放电指令。
能量管理器50判断是否接收到充放电指令,在判断能量管理器50未接收到充放电指令时,继续从数据监控中心60获取控制指令;在判断能量管理器50接收到充放电指令时,能量管理器50进一步判断双向逆变器30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放电指令要求。
当双向逆变器30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满足充放电指令要求时,能量管理器50向双向逆变器30下发功率控制指令,对多个逆变器模块柜301进行功率分配;而当双向逆变器30或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不满足充放电要求时,能量管理器50不向双向逆变器30下发功率控制指令,双向逆变器30禁止运行并向数据监控中心60反馈故障信息。
当双向逆变器30收到能量管理器50下发的功率控制指令时,双向逆变器30启动运行;在双向逆变器30运行过程中,能量管理器50实时采集双向逆变器30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能量管理器50根据所采集到的双向逆变器30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信息判断是否继续运行。
当双向逆变器30和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满足预设运行条件时,双向逆变器30继续运行;当双向逆变器30或梯次利用电池组20的状态不能满足预设运行条件时,能量管理器50控制双向逆变器30中对应的逆变器模块柜301停止运行。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池储能系统,通过梯次利用电池组储存电能,从而将淘汰的动力电池在电池储能系统继续使用,使动力电池在全生命周期都能得到有效利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动力电池全寿命周期成本,采取科学合理的回收利用方式可以变废为宝,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需要,使电池真正成为“绿色能源”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并且,电池储能系统还可通过数据监控中心向能量管理器下发控制指令,以使能量管理器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根据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和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对双向逆变器进行控制,从而该电池储能系统可应用于配电网侧,对用电负载的供电进行就地调节,在用电低谷时段从电网中获取电能对梯次利用电池组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段将电能释放供给高峰期负载使用,减缓电网的供电压力,提高电能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梯次利用电池组;
双向逆变器,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相连,所述双向逆变器用于将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给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充电,或将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二交流电;
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与配电站和所述双向逆变器相连,所述配电装置用于将所述配电站提供的第一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二交流电并提供给所述双向逆变器,或者将所述双向逆变器转换的第二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一交流电并提供给所述配电站;
电池管理器,所述电池管理器用于采集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
能量管理器,所述能量管理器与所述电池管理器相连,所述能量管理器用于采集所述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
数据监控中心,所述数据监控中心与所述能量管理器相连,所述数据监控中心用于向所述能量管理器下发控制指令,以使所述能量管理器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之后根据所述双向逆变器的状态信息和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的状态信息对所述双向逆变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装置还与所述数据监控中心相连以将所述第二交流电配送给所述数据监控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装置包括:
一次配电单元,所述一次配电单元连接在所述配电站与所述双向逆变器之间,所述一次配电单元包括升压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及监测控制模块;以及
二次配电单元,所述二次配电单元连接在所述一次配电单元与所述数据监控中心之间,所述二次配电单元包括隔离变压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配电单元还包括:
不间断电源,所述不间断电源用于在所述配电装置处于断电状态时持续为所述数据监控中心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应多个容量档次,每个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处于同一个所述容量档次的动力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逆变器具体包括:
多个逆变器模块柜,所述多个逆变器模块柜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应相连;
逆变器控制柜,所述逆变器控制柜用于分别对所述多个逆变器模块柜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多个逆变器模块柜独立运行,并在充电模式下控制与低容量档次的电池单元相连的逆变器模块柜优先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梯次利用电池组之间通过电缆连接,所述双向逆变器与所述能量管理器之间采用CAN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器包括堆电池管理单元、电池电子控制单元和电池管理单元,所述堆电池管理单元与多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多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多个电池单元对应以分别对所述多个电池单元进行控制,每个电池电子控制单元与多个电池管理单元相连,所述多个电池管理单元与相应的电池单元中的所述多个动力电池对应以分别对所述多个动力电池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器与所述能量管理器之间采用CAN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监控中心采用以太网与所述电池管理器和所述能量管理器通信。
CN201520723220.7U 2015-09-17 2015-09-17 电池储能系统 Active CN205081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3220.7U CN205081480U (zh) 2015-09-17 2015-09-17 电池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23220.7U CN205081480U (zh) 2015-09-17 2015-09-17 电池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81480U true CN205081480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3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23220.7U Active CN205081480U (zh) 2015-09-17 2015-09-17 电池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81480U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49368A (zh) * 2016-10-25 2017-06-13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梯次电池的模块化储能电站
CN107026450A (zh) * 2016-09-19 2017-08-08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遗传算法的b2g和v2g配电网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275691A (zh) * 2017-06-05 2017-10-20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池组管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394616A (zh) * 2017-08-31 2017-11-24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高压配电柜以及系统
CN109066845A (zh) * 2018-07-31 2018-12-21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充放电回路相互转换的储能系统
CN109703397A (zh) * 2019-01-22 2019-05-03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力电池储能的多功能移动应急电源车
CN109742471A (zh) * 2018-11-28 2019-05-10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退役电池的处理系统
CN110299735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动力电池包、储能系统和使用梯次电池包储能的方法
CN110299733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动力电池包、储能系统和使用梯次电池包储能的方法
CN110299734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和使用梯次电池包进行储能的方法
CN110768282A (zh) * 2019-11-18 2020-02-07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配电装置
TWI693767B (zh) * 2019-01-04 2020-05-11 系統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節省電費管控系統及方法
CN111193280A (zh) * 2020-02-17 2020-05-22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CN112098750A (zh) * 2020-09-07 2020-12-18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充电电容的变压器动热稳定试验装置
WO2021012729A1 (zh) * 2019-07-24 2021-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电磁推射的航天发射系统及方法
CN112865156A (zh) * 2021-03-11 2021-05-28 黄俊星 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CN114362304A (zh) * 2021-12-31 2022-04-15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微电网系统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450B (zh) * 2016-09-19 2019-10-15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遗传算法的b2g和v2g配电网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026450A (zh) * 2016-09-19 2017-08-08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遗传算法的b2g和v2g配电网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49368A (zh) * 2016-10-25 2017-06-13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梯次电池的模块化储能电站
CN107275691A (zh) * 2017-06-05 2017-10-20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池组管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394616A (zh) * 2017-08-31 2017-11-24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高压配电柜以及系统
CN107394616B (zh) * 2017-08-31 2023-10-13 北方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高压配电柜以及系统
CN110299734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和使用梯次电池包进行储能的方法
CN110299735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动力电池包、储能系统和使用梯次电池包储能的方法
CN110299733A (zh) * 2018-03-23 2019-10-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动力电池包、储能系统和使用梯次电池包储能的方法
CN110299733B (zh) * 2018-03-23 2023-04-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式动力电池包、储能系统和使用梯次电池包储能的方法
CN109066845A (zh) * 2018-07-31 2018-12-21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充放电回路相互转换的储能系统
CN109742471A (zh) * 2018-11-28 2019-05-10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 退役电池的处理系统
TWI693767B (zh) * 2019-01-04 2020-05-11 系統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節省電費管控系統及方法
CN109703397A (zh) * 2019-01-22 2019-05-03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力电池储能的多功能移动应急电源车
WO2021012729A1 (zh) * 2019-07-24 2021-01-28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电磁推射的航天发射系统及方法
CN110768282B (zh) * 2019-11-18 2021-08-3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储能装置及配电装置
CN110768282A (zh) * 2019-11-18 2020-02-07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及配电装置
CN111193280A (zh) * 2020-02-17 2020-05-22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CN112098750A (zh) * 2020-09-07 2020-12-18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充电电容的变压器动热稳定试验装置
CN112865156A (zh) * 2021-03-11 2021-05-28 黄俊星 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CN112865156B (zh) * 2021-03-11 2024-03-01 黄俊星 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CN114362304A (zh) * 2021-12-31 2022-04-15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煤矿井下微电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81480U (zh) 电池储能系统
CN103117552B (zh) 基于能量有序控制的混合储能系统
CN102270878B (zh) 一种变电站用直流电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90784U (zh) 一种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CN103997046A (zh) 箱式储能变电站储能单元投切控制方法
CN106253314A (zh) 通信基站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充放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3104032U (zh) 电动汽车充电站系统
CN105743111A (zh) 梯次利用车用动力电池储能系统
CN203491707U (zh) 基于电池梯次利用的储能系统
CN203780389U (zh) 一种移动应急电源车
CN104300669A (zh) 核电站直流电源混合供电系统
CN109193723B (zh) 一种组合式的基站后备储能电源及控制方法
CN204290466U (zh) 一种智能高频开关微机监控直流电源屏
CN102593941A (zh) 用于通讯基站的储能系统及储能方法
CN105610190B (zh) 轨道交通车辆再生能源回馈综合利用装置及系统
CN205960753U (zh) 一种通信基站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充放电系统
CN111969708B (zh) 一种换电站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
CN203481854U (zh) 一种电池管理装置、电源系统及储能电站
CN203119615U (zh) 分布式直流独立供电系统
CN112865156A (zh) 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CN202197148U (zh) 一种变电站用直流电源系统
CN202042930U (zh) 一种太阳能空调用电池管理系统
CN212137297U (zh) 一种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CN209844611U (zh) 电池充放电设备
CN210404760U (zh) 一种可移动式的充储一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BYD AUTOMOBILE INDUSTRY CO., LTD.

Assignor: Biyadi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7440020069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W-class Ni-MH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