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93280A -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93280A
CN111193280A CN202010096689.8A CN202010096689A CN111193280A CN 111193280 A CN111193280 A CN 111193280A CN 202010096689 A CN202010096689 A CN 202010096689A CN 111193280 A CN111193280 A CN 1111932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battery
inverter
echelon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966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紫鹏
熊伟
马小彪
寇元涛
葛明成
熊方来
卢强
晏玉玲
唐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loud Storage Recycl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9668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932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93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932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电池仓、PCS仓以及变压器仓,电池仓内设置5组独立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分为第一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第二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第三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第四梯次电池储能模块和第五梯次电池储能模块,PCS仓内安装有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RTU储能柜控制中心以及消防控制主机,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工作原理简单,储能装置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以及PCS逆变模块均设置为独立装置,相互之间不干扰,通过总线通讯,在RTU控制中心进行融合以及数据采集,并进行功率输出优化算法,最大限度发挥梯次电池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储能过程进行分析时,为了确定研究对象而划出的部分物体或空间范围,称为储能系统。它包括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的转换和储存设备。储能系统往往涉及多种能量、多种设备、多种物质、多个过程,是随时间变化的复杂能量系统,需要多项指标来描述它的性能。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储能密度、储能功率、蓄能效率以及储能价格、对环境的影响等。
多分支的模块化储能设备,梯次利用电池为动力回收电池,电池之间存在较大的性能差异,在储能系统集成时难以控制。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电池仓、PCS仓以及变压器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5组独立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分为第一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第二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第三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第四梯次电池储能模块和第五梯次电池储能模块,所述PCS仓内安装有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RTU储能柜控制中心以及消防控制系统;其中,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分为第一储能逆变器、第二储能逆变器、第三储能逆变器、第四储能逆变器和第五储能逆变器,所述第一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电性连接第一储能逆变器,所述第二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电性连接第二储能逆变器,所述第三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电性连接第三储能逆变器,所述第四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电性连接第四储能逆变器,所述第五梯次电池储能模块电性连接第五储能逆变器;
所述变压器仓内安装有隔离变压器和低压进线柜,所述低压进线柜交流侧并联输出电压AC380,输出端连接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连接电网和用户负载。
优选的,所述电池仓、PCS仓上均安装有CAN总线通讯端口,5组独立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均通过CAN总线通讯端口连接RTU储能柜控制中心,所述RTU储能柜控制中心接入网络,所述RTU储能柜控制中心连接消防控制主机。
优选的,所述消防控制系统设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消防控制主机,所述消防控制主机分别连接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电池仓内还配置2台5kW精密空调。
优选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储能装置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以及PCS逆变模块均设置为独立装置,相互之间不干扰,通过总线通讯,在RTU储能柜控制中心进行融合以及数据采集,并进行功率输出优化算法;
B、每条回路都设置有保护装置,在检测到故障或者其他报警信号时,自动切断该支路,或用备份支路进行替换,而不影响整套储能设备的正常运行;
C、每条独立的支路模块都有CAN总线通讯端口,电池仓的CAN通讯用于获取电池模块的容量、温度、内阻,多电池模块进行能量管理,PCS仓的CAN总线通讯端口用于获取PCS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包括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以及切换PCS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D、在RTU控制中心,设置有软件级保护程序以及硬件级保护装置,不管外部或者内部发生故障时,RTU控制中心都能对储能系统进行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工作原理简单,储能装置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以及PCS逆变模块均设置为独立装置,相互之间不干扰,通过总线通讯,在RTU控制中心进行融合以及数据采集,并进行功率输出优化算法,最大限度发挥梯次电池的效率;另外,在放电运行时,RTU控制中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优化,合理的安排个分支所输出的功率。储能逆变器并联,且连接储能电池与负载,每条支路的功率输出分配起到关键性作用。RTU控制中心的控制策略实现多条分支储能逆变器对负载的功率自动分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电池仓2、PCS仓3以及变压器仓4,所述电池仓2内设置5组独立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分为第一梯次电池储能模块6、第二梯次电池储能模块7、第三梯次电池储能模块8、第四梯次电池储能模块9和第五梯次电池储能模块10,电池仓2内还配置2台5kW精密空调22;所述PCS仓内安装有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RTU储能柜控制中心11以及消防控制系统12;其中,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分为第一储能逆变器13、第二储能逆变器14、第三储能逆变器15、第四储能逆变器16和第五储能逆变器17,储能逆变器放电时:将电池模块储存的直流电能转换为并网交流电能,并将所述的并网交流电能注入电网,充电时,则反之。
所述第一梯次电池储能模块6电性连接第一储能逆变器13,所述第二梯次电池储能模块7电性连接第二储能逆变器14,所述第三梯次电池储能模块8电性连接第三储能逆变器15,所述第四梯次电池储能模块9电性连接第四储能逆变器16,所述第五梯次电池储能模块10电性连接第五储能逆变器17;
所述变压器仓4内安装有隔离变压器18和低压进线柜19,所述低压进线柜19交流侧并联输出电压AC380,输出端连接隔离变压器18,所述隔离变压器18连接电网和用户负载20;其中,隔离变压器将储能设备与电网隔离开,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及抗干扰能力。
本发明中,电池仓2、PCS仓3上均安装有CAN总线通讯端口,5组独立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均通过CAN总线通讯端口连接RTU储能柜控制中心11,所述RTU储能柜控制中心11接入网络21,所述RTU储能柜控制中心11连接消防控制系统12。
另外,本发明中,消防控制系统12内设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消防控制主机,所述消防控制主机分别连接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工作原理: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储能装置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以及PCS逆变模块均设置为独立装置,相互之间不干扰,通过总线通讯,在RTU储能柜控制中心进行融合以及数据采集,并进行功率输出优化算法;
B、每条回路都设置有保护装置,在检测到故障或者其他报警信号时,自动切断该支路,或用备份支路进行替换,而不影响整套储能设备的正常运行;
C、每条独立的支路模块都有CAN总线通讯端口,电池仓的CAN通讯用于获取电池模块的容量、温度、内阻,多电池模块进行能量管理,PCS仓的CAN总线通讯端口用于获取PCS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包括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以及切换PCS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D、在RTU控制中心,设置有软件级保护程序以及硬件级保护装置,不管外部或者内部发生故障时,RTU控制中心都能对储能系统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设计新颖,工作原理简单,储能装置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以及PCS逆变模块均设置为独立装置,相互之间不干扰,通过总线通讯,在RTU控制中心进行融合以及数据采集,并进行功率输出优化算法,最大限度发挥梯次电池的效率;另外,在放电运行时,RTU控制中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优化,合理的安排个分支所输出的功率。储能逆变器并联,且连接储能电池与负载,每条支路的功率输出分配起到关键性作用。RTU控制中心的控制策略实现多条分支储能逆变器对负载的功率自动分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电池仓(2)、PCS仓(3)以及变压器仓(4),所述电池仓(2)内设置5组独立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分为第一梯次电池储能模块(6)、第二梯次电池储能模块(7)、第三梯次电池储能模块(8)、第四梯次电池储能模块(9)和第五梯次电池储能模块(10),所述PCS仓内安装有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RTU储能柜控制中心(11)以及消防控制系统(12);其中,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分为第一储能逆变器(13)、第二储能逆变器(14)、第三储能逆变器(15)、第四储能逆变器(16)和第五储能逆变器(17),所述第一梯次电池储能模块(6)电性连接第一储能逆变器(13),所述第二梯次电池储能模块(7)电性连接第二储能逆变器(14),所述第三梯次电池储能模块(8)电性连接第三储能逆变器(15),所述第四梯次电池储能模块(9)电性连接第四储能逆变器(16),所述第五梯次电池储能模块(10)电性连接第五储能逆变器(17);
所述变压器仓(4)内安装有隔离变压器(18)和低压进线柜(19),所述低压进线柜(19)交流侧并联输出电压AC380,输出端连接隔离变压器(18),所述隔离变压器(18)连接电网(23)和用户负载(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PCS仓(3)上均安装有CAN总线通讯端口,5组独立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5个独立的储能逆变器均通过CAN总线通讯端口连接RTU储能柜控制中心(11),所述RTU储能柜控制中心(11)接入网络(21),所述RTU储能柜控制中心(11)连接消防控制系统(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控制系统(12)内设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消防控制主机,所述消防控制主机分别连接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内还配置2台5kW精密空调(22)。
5.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储能装置的梯次电池储能模块、以及PCS逆变模块均设置为独立装置,相互之间不干扰,通过总线通讯,在RTU储能柜控制中心进行融合以及数据采集,并进行功率输出优化算法;
B、每条回路都设置有保护装置,在检测到故障或者其他报警信号时,自动切断该支路,或用备份支路进行替换,而不影响整套储能设备的正常运行;
C、每条独立的支路模块都有CAN总线通讯端口,电池仓的CAN通讯用于获取电池模块的容量、温度、内阻,多电池模块进行能量管理,PCS仓的CAN总线通讯端口用于获取PCS逆变器的工作状态,包括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以及切换PCS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D、在RTU控制中心,设置有软件级保护程序以及硬件级保护装置,不管外部或者内部发生故障时,RTU控制中心都能对储能系统进行保护。
CN202010096689.8A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Pending CN1111932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6689.8A CN111193280A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96689.8A CN111193280A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93280A true CN111193280A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0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96689.8A Pending CN111193280A (zh) 2020-02-17 2020-02-17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932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20998U (zh) * 2015-07-06 2015-10-21 苏州福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1MWh集装箱型储能系统
CN205081480U (zh) * 2015-09-17 2016-03-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储能系统
CN106803680A (zh) * 2016-09-22 2017-06-06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梯次电池组储能电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US20170163089A1 (en) * 2014-08-22 2017-06-08 East Penn Manufacturing Co. Control of Multiple Battery Groups
CN106849368A (zh) * 2016-10-25 2017-06-13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梯次电池的模块化储能电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63089A1 (en) * 2014-08-22 2017-06-08 East Penn Manufacturing Co. Control of Multiple Battery Groups
CN204720998U (zh) * 2015-07-06 2015-10-21 苏州福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1MWh集装箱型储能系统
CN205081480U (zh) * 2015-09-17 2016-03-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储能系统
CN106803680A (zh) * 2016-09-22 2017-06-06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梯次电池组储能电站的能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6849368A (zh) * 2016-10-25 2017-06-13 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基于梯次电池的模块化储能电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0851B (zh) 一种大规模储能装置及其主电路
CN103887834B (zh) 一种蓄电池组柔性均衡充放电管理整流模块、装置及系统
CN102437585B (zh) 镍氢电池储能监控系统
CN102651553A (zh) 风电场储能调节系统
Jia et al.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new AC-DC hybrid micro-grid
CN103219723B (zh) 基于智能多代理的直流微网能量协调控制方法
CN106505605A (zh) 钠硫电池电站储能子系统
CN203352191U (zh) 一种多适应性光伏逆变器检测系统
CN106549503A (zh) 钠硫电池电站监控系统
CN103117595B (zh) 分布式直流独立供电系统
CN115378014A (zh) 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及其储能装置
CN116094180A (zh) 一种储能系统用的本地能量管理机
CN111431232A (zh) 一种采用柔性连接保护的退役电池模组
CN115800555A (zh) 一种储能系统
CN202978348U (zh) 智能巡检装置的电池管理系统
CN110912196A (zh) 一种光伏储能系统
CN114465267A (zh) 一种含光储充一体化能量路由器的充电站系统
CN211790793U (zh) 一种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系统
CN111193280A (zh) 一种适用于梯次电池利用的多分支模块化储能系统
CN215071656U (zh) 一种储能柜系统以及储能系统
CN212162825U (zh) 基于分布式储能系统多参数动态调整柔性充放电控制系统
CN203119616U (zh) 智能化变电站分布式直流电源子系统
CN104993511A (zh) 多功能智能户用光伏发电控制系统
CN216959411U (zh) 一种即插即用物理接口设备的应用实验系统
CN201904421U (zh) 电网备用镍氢电池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8

Address after: Room 208, Building A1-A3, Jinrui Lugu Science Park, 28 Lutian Road,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205

Applicant after: Hunan Cloud Storage Recycli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6 Lushan South Road, Changsha, Hunan

Applicant before: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