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78757U - 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78757U
CN205078757U CN201520805479.6U CN201520805479U CN205078757U CN 205078757 U CN205078757 U CN 205078757U CN 201520805479 U CN201520805479 U CN 201520805479U CN 205078757 U CN205078757 U CN 205078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ves
photoelectric
interface
gear
photoelectric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054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康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FIN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FIN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FIN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FINE 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054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78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78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787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电子旋钮的手旋部位于固定支撑部上方且同轴地一体延伸至固定支撑部,档位柱支架同轴地内设于固定支撑部,档位柱支架和所述旋钮轨道相互耦合,光电传感器电连接设置控制面板,光电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P档、R档、N档、D档和E档,旋钮轨道一体地竖直延伸形成挡片以吸收光电信号,光电传感器根据是否接收到光电信号向设置控制面板发送特征信号进而匹配、切换和指示电子旋钮相应的档位。

Description

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用车换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通过检测光电传感器的光电信号以匹配、切换和指示相应档位。
背景技术
传统乘用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发动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随着动力系统的不断革新和演进,逐步出现了以氢能源、纯电力或混合动力驱动的新型动力系统。与此同时,以氢能源、纯电力或混合动力为驱动源的新能源动力系统与以化石燃料为驱动源的传统动力系统相比,具有低污染、可持续等特点,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不同于传统乘用车动力系统相匹配的换挡装置,与新能源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相匹配的电子换挡装置应运而生。
传统乘用车动力系统常见的电子换挡装置主要包括机械触点开关电子换挡装置和霍尔开关传感器电子换挡装置,结合实际应用和实验数据,上述两种常见的电子换挡装置均存在一系列缺陷,包括:
以机械触点开关作为档位感应元件的电子式换挡装置,其电子排档开关的可靠性差,综合故障率高,排线布置不便,而以霍尔式开关传感器作为档位感应元件的电子式换挡装置,传感器的需求量大,排布所需的空间较大,不易调节灵敏度,容易造成误触发,综合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现有的电子式换挡装置还包括底座、主面板、换挡杆和供驾驶员操纵的换挡球头,结构较为复杂,元件占用空间较大。当驾驶员操纵此类电子式换挡装置时,易造成档位切换失准。
因此,上述两种常见的电子换挡装置均难以满足经济便携、简洁高效的换挡需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便于检测、匹配、切换和指示乘用车的相应档位,便于实现乘用车电子设备的数字化、便携化和灵活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通过检测光电信号而切换档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通过若干个光电传感器实时发生和接收光电信号而检测光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通过设置控制面板接收特征信号而匹配档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通过设置控制面板接收特征信号而切换档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通过设置控制面板接收特征信号而指示档位。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包括:
一电子旋钮,所述电子旋钮包括一档位柱支架,还具有一手旋部和一固定支撑部,所述手旋部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上方且同轴地一体延伸至所述固定支撑部,所述档位柱支架同轴地内设于所述固定支撑部;和
一设置控制面板和五个光电传感器,每所述光电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五个光电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于P档、R档、N档、D档和E档,每所述光电传感器具有一光电传感器凹槽,每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实时发生一光电信号,每所述光电传感器实时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而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实时发送一第一特征信号;以及
一旋钮轨道,所述档位柱支架和所述旋钮轨道相互耦合,所述旋钮轨道一体地竖直延伸形成一挡片,当所述电子旋钮带动所述挡片被转动至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所述光电传感器时,该光电传感器的所述光电信号被所述挡片吸收,该光电传感器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实时发送一第二特征信号,所述设置控制面板检测每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特征信号或者所述第二特征信号以匹配所述P档或所述R档或所述N档或所述D档或所述E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旋钮轨道向外一体延伸形成一第一限位柱和一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相对于所述旋钮轨道的圆心的夹角等于或略大于120°,以将所述挡片围绕所述旋钮轨道的圆心的转动范围限制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形成的120°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相对于所述旋钮轨道的圆心的夹角为30°,首尾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相对于所述旋钮轨道的圆心的夹角为1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档位柱支架和所述电子旋钮的所述固定支撑部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设置为0.1毫米,所述环形间隙采用润滑油润滑填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包覆所述设置控制面板以贴合所述设置控制面板的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设置控制面板具有一接收时间阈值,当所述设置控制面板持续检测到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的时长超过所述接收时间阈值时,所述设置控制面板将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的档位匹配至该光电传感器对应的所述P档或所述R档或所述N档或所述D档或所述E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车载插座接插件,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所述设置控制面板通过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向一变速器输出一档位编码信号以切换档位,当所述设置控制面板检测到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实时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时,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向所述变速器输出该光电传感器对应的所述P档或所述R档或所述N档或所述D档或所述E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包括一SW1接口、一SW2接口、一SW3接口、一SW4接口和一SW5接口,所述SW1接口至所述SW5接口分别一一对应于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的所述P档、所述R档、所述N档、所述D档和所述E档,当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向所述变速器输出所述档位编码信号时,与该光电传感器对应档位相应的SW接口引脚输出高电平,其余SW接口引脚输出低电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包括一SW1接口、一SW2接口和一SW3接口,所述SW1接口至所述SW3接口向所述变速器组合输出所述档位编码信号,所述SW1接口至所述SW3接口的引脚分别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组合形成二进制的000、001、010、011、100的档位编码信号,其分别一一对应于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的所述P档、所述R档、所述N档、所述D档和所述E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进一步包括五个LED灯以指示档位,每所述LED灯分别一一对应于P档、R档、N档、D档和E档,P档对应的所述LED灯为橙红色,R档至E档对应的每所述LED灯为正蓝色。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局部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具有五个档位,分别是P档、R档、N档、D档和E档,即停车档-倒车档-空档-行驶档-经济档。参考附图的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优选地,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包括一上壳体400、一下壳体100和一电子旋钮500,其中所述上壳体400和所述下壳体100螺钉和卡扣连接,所述上壳体400向下弯曲形成一上壳体半封闭容纳腔4000,所述下壳体100向上弯曲形成一下壳体半封闭容纳腔1000,所述上壳体400具有一上壳体贯通孔401,所述电子旋钮500的上端部分别贯通所述上壳体贯通孔401和所述上壳体半封闭容纳腔4000,所述电子旋钮500的下端部被容纳于所述下壳体半封闭容纳腔1000内,所述电子旋钮500可被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切换档位。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包括一设置控制组件300,所述电子旋钮500固定于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被容纳于所述下壳体半封闭容纳腔1000内。藉由所述电子旋钮500被转动时,所述电子旋钮500带动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同步转动。换而言之,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可被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切换档位。
优选地,所述电子旋钮500包括一档位柱支架504,其还具有一手旋部501和一固定支撑部502,所述手旋部501同轴地一体延伸至所述固定支撑部502,所述手旋部501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上方,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同轴地内设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参考附图的图1,所述手旋部501和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呈圆柱状,且所述手旋部501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固定连接于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换而言之,藉由所述电子旋钮500被转动时,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带动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同步转动,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被同步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切换档位。所述电子旋钮500进一步包括一旋钮配重环503,用于增加所述电子旋钮500的自重,进而提升用户操纵体验。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的内径略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外径,以便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紧密地贴合所述固定支撑部502。所述手旋部501的底部内侧进一步具有一手旋部凹槽5011,以便所述旋钮配重环503的顶部内嵌于所述手旋部501的所述手旋部凹槽5011。所述手旋部501的顶面和侧面进一步具有一磨砂涂层或防滑涂层,便于使用者握持所述电子旋钮50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同轴地内设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换而言之,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和所述固定支撑部502之间形成较小的一环形间隙。根据实际测试,若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之间的所述环形间隙过大,则使用者感受到的晃动感过强,无法精确转动所需角度。若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固定支撑部502之间的所述环形间隙过小,甚至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完全填充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同样不利于使用者转动所述电子旋钮500。藉由提升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手感,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的环形间隙设置为0.1毫米。藉由进一步提升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手感,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电子旋钮500之间的环形间隙采用润滑油润滑填充。
具体地,参考附图的图1和图2,图2是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的局部透视图。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包括一设置控制面板200和一旋钮轨道301。其中,所述旋转轨道301固定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电子旋钮500的所述固定支撑部502外设于所述档位柱支架504,所述档位柱支架504贯通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电子旋钮500被转动时带动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同步转动。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和所述旋钮轨道301相耦合。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呈圆台状,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具有一第一支架端部5041和一第二支架端部5042。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端部504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架端部5042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包括一硅胶垫203,所述硅胶垫203包覆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硅胶垫203贴合于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的外表面,将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上的电子元件与外部环境相隔绝,增强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协助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匹配档位,旋钮轨道301一体地竖直延伸形成一挡片303。其中,当所述档位柱支架504与所述旋钮轨道301相互耦合时,且所述电子旋钮500带动所述档位柱支架504同步转动时,竖直延伸的所述挡片303与所述旋钮轨道301同步转动。换而言之,所述挡片303可围绕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转动。为了将所述挡片303的可转动范围限制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所述旋钮轨道301进一步向外一体延伸形成一第一限位柱3011和一第二限位柱3012。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与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对应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的夹角等于或略大于120°。藉由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将所述挡片303围绕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的转动范围限制在120°。
进一步地,所述设置控制组件200进一步包括五个光电传感器302,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一一对应于一档位,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分别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生并接收光电信号,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分别检测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是否实时接收到发生的光电信号,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根据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是否实时接收到发生的光电信号以判断是否切换档位,若需切换档位则切换至哪一种相应档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包括五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依次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和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夹角对应的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外周缘范围内。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夹角均为30°。换而言之,自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位置起至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位置止,相邻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对应所述旋钮轨道301圆心的夹角均为30°,首尾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柱3011与所述第二限位柱3012处,首尾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相对于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的夹角为120°。若无障碍物遮挡,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生的光电信号被其自身反射并接收。若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生并接收光电信号,则该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发送第一特征信号,如高电平。若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未实时接收到发生的光电信号,换而言之该光电传感器被障碍物遮挡,则该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发送第二特征信号,如低电平,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实时接收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发送的特征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特征信号和所述第二特征信号。
进一步地,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呈L形,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形成一光电传感器凹槽304。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挡片303被所述电子旋钮500同步带动下,所述挡片303以所述旋钮轨道301的圆心为旋转中心而转动。当所述挡片303被所述电子旋钮500同步转动时,依次经过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形成的每所述光电传感器凹槽304。当所述挡片303恰好被转动至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对应的所述光电传感器凹槽304时,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生的光电信号被所述挡片303吸收而不再被实时反射回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当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生的光电信号被所述挡片303吸收,换而言之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未能实时接收到实时发生的光电信号,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发送第二特征信号。当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接收到某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则表明所述电子旋钮500已被转动至该光电传感器302对应的档位。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藉由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接收某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而将所述电子旋钮500与相应的档位相匹配。值得一提的是,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符合汽车级电子元器件AEC-Q101质量标准,其工作温度介于零下40摄氏度至105摄氏度,存储温度接于零下40摄氏度至125摄氏度,其功耗为10毫瓦至15毫瓦。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优选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可进一步优化匹配逻辑。例如,当需要切换非相邻的档位时,在所述电子旋钮500被转动至目标档位的过程中,所述挡片303不可避免地途径非目标档位对应的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即非目标档位的所述光电传感器302也极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发送该光电传感器302对应的第二特征信号。为避免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灵敏度过高而造成频繁误切换,可优化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的匹配逻辑。例如,在一般情况下,当所述电子旋钮500被转动至目标档位后,在短时间内不再被大幅度转动,因此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可预先设置接收所述第二特征信号的一接收时间阈值,当某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持续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的时长超过所述接收时间阈值时,在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确认所述电子旋钮500已被转动至相应档位,进而触发换挡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优选实施例的另一个变形实施方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和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还可以实施为其他配合关系。例如,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持续地发生所述光电信号,只要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持续地接收到发生的所述光电信号,则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持续地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输出一握手信号。若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光电信号被所述挡片303等障碍物阻隔而不再被接收到,则所述光电传感器302中断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输出所述握手信号。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只要实时检测每所述光电传感器302是否中断传输所述握手信号而判定所述电子旋钮500是否被转动,以及是否需要切换档位。
参考附图的图1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设置控制组件300进一步包括一车载插座接插件201,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位于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下方且被容纳于所述下壳体半封闭容纳腔1000内。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接收并检测所述特征信号进而将所述电子旋钮500匹配相应档位。与此同时,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通过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向一变速器(TCU)输出档位编码信号。参考附图的图3,图3是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结构示意图。优选地,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具有12个接口,分别是B1接口至B12接口。其中,所述B1接口电连接正十二伏特电源,通过钥匙开关输入;所述B2接口是P档档位编码信号接口,P档档位编码信号输出至变速器(TCU),简称SW1接口;所述B3接口是R档档位编码信号接口,R档档位编码信号输出至变速器(TCU),简称SW2接口;所述B4接口是N档档位编码信号接口,N档档位编码信号输出至变速器(TCU),简称SW3接口;所述B5接口是D档档位编码信号接口,D档档位编码信号输出至变速器(TCU),简称SW4接口;所述B6接口接地,简称GND接口;所述B7接口电连接背光灯的正十二伏特电源;所述B8接口是E档档位编码信号接口,E档档位编码信号输出至变速器(TCU),简称SW5接口;所述B9接口电连接背光灯的参考地极;所述B10接口、所述B11接口和所述B12接口均为备用接口。优选地,所有档位编码信号均通过所述B2接口至所述B5接口输出。其中,所述B2接口对应P档的档位编码信号,所述B3接口对应R档的档位编码信号,所述B4接口对应N档的档位编码信号,所述B5接口对应D档的档位编码信号,所述B8接口对应E档的档位编码信号。优选地,当所述挡片303被所述电子旋钮500带动而转动,所述挡片303恰好位于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对应的所述光电传感器凹槽304时,所述光电传感器302的光电信号被所述挡片303吸收,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接收到该光电传感器302实时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将所述电子旋钮500匹配至该光电传感器302对应的档位,进而将该光电传感器302对应的档位编码信号输出至变速器(TCU)。例如,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匹配的档位是P档,则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通过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所述B2接口向变速器(TCU)输出P档对应的档位编码信号。换而言之,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接收到某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对应匹配的档位是P档,则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通过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所述B2接口向变速器(TCU)输出P档对应的档位编码信号,即所述B2接口(SW1接口)相应的引脚输出高电平(12伏特),所述B3接口(SW2接口)、所述B4接口(SW3接口)、所述B5接口(SW4接口)和所述B8接口(SW8)相应的引脚分别输出低电平(0伏特)。类似地,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接收到某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对应匹配的档位是R档,则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通过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所述B3接口向变速器(TCU)输出R档对应的档位编码信号,即所述B3接口(SW2接口)相应的引脚输出高电平(12伏特),所述B2接口(SW1接口)、所述B4接口(SW3接口)、所述B5接口(SW4接口)和所述B8接口(SW8)相应的引脚分别输出低电平(0伏特),N档、D档和E档同理可推。
参考附图的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实施例的内容与优选实施例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优选实施例中,P档、R档、N档和D档以及E档五个档位分别对应所述B2接口(SW1接口)、所述B3接口(SW2接口)、所述B4接口(SW3接口)、所述B5接口(SW4接口)和所述B8接口(SW5接口),即五个档位与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五个接口一一对应,当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检测并匹配到任一档位,则固定通过该档位对应的接口向变速器(TCU)输出一个相应的档位编码信号。变形实施例则利用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三个接口即可,例如所述B2接口、所述B3接口和所述B4接口,即SW1接口,SW2接口和SW3接口。其中,所述B2接口和所述B3接口以及所述B4接口可分别输出二进制的0和1组合形成的组合编码信号,所述B2接口、所述B3接口和所述B4接口输出的组合编码信号包括:000、001、010、011、100、101、110、111。优选地,P档对应的是“000”档位编码信号,R档对应的是“001”档位编码信号,N档对应的是“010”档位编码信号,D档对应的是“011”档位编码信号,E档对应的是“100”档位编码信号。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接收到某一所述光电传感器302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对应匹配的档位是R档,则所述设置控制面板200通过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所述B2接口和所述B3接口向变速器(TCU)同时输出R档对应的档位编码信号“00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具备五种档位,即P-R-N-D-E档,因此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需要利用五个接口。换而言之,优选实施例中所需接口的数量与档位数量一致。然而,当需要切换的档位增多,例如需要细分档位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参考现有的MT变速器,若模拟一档、二档、三档、四档等档位,则需要表征的档位数量迅速增加,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的所需接口也同步增加。根据变形实施例,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201采用三个接口,即可对应表征输出八种不同的档位编码信号。换而言之,若需输出更多不同的细分档位或者其他需要表征的信号,采用二进制表征不同档位编码信号相比于档位与接口一一对应的档位编码信号,所需的接口数量更少。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增强用户体验,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所述档位指示灯显示板600,用于指示所述电子旋钮500对应的档位。所述档位指示灯显示板600包括一个或多个LED灯,每所述LED灯均能高亮显示或背光显示。优选地,所述档位指示灯显示板600的每所述LED灯均具有两种亮度模式,即白天亮度模式和夜间亮度模式。优选地,当所述档位指示灯显示板600接受到任一档位对应的档位信号,则控制相应档位的LED灯高亮显示,而其余档位对应的LED灯仅为背光显示,背光显示的颜色默认为白色。特别地,当所述档位指示灯600接收到P档档位编码信号时,相应档位的LED灯高亮为橙红色,当所述档位指示灯600接收到非P档档位编码信号时,相应的LED灯均高亮为正蓝色。优选地,在白天亮度模式下,档位对应的高亮LED灯的亮度为1000cd/m2,其余的背光LED灯的亮度为150cd/m2;在夜间亮度模式下,档位对应的高亮LED灯的亮度为500cd/m2,其余的背光LED灯的亮度为10cd/m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子旋钮,所述电子旋钮包括一档位柱支架,还具有一手旋部和一固定支撑部,所述手旋部位于所述固定支撑部上方且同轴地一体延伸至所述固定支撑部,所述档位柱支架同轴地内设于所述固定支撑部;和
一设置控制面板和五个光电传感器,每所述光电传感器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五个光电传感器分别一一对应于P档、R档、N档、D档和E档,每所述光电传感器具有一光电传感器凹槽,每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实时发生一光电信号,每所述光电传感器实时接收到所述光电信号而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实时发送一第一特征信号;以及
一旋钮轨道,所述档位柱支架和所述旋钮轨道相互耦合,所述旋钮轨道一体地竖直延伸形成一挡片,当所述电子旋钮带动所述挡片被转动至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所述光电传感器时,该光电传感器的所述光电信号被所述挡片吸收,该光电传感器向所述设置控制面板实时发送一第二特征信号,所述设置控制面板检测每所述光电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特征信号或者所述第二特征信号以匹配所述P档或所述R档或所述N档或所述D档或所述E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轨道向外一体延伸形成一第一限位柱和一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柱相对于所述旋钮轨道的圆心的夹角等于或略大于120°,以将所述挡片围绕所述旋钮轨道的圆心的转动范围限制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形成的120°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相对于所述旋钮轨道的圆心的夹角为30°,首尾两个所述光电传感器相对于所述旋钮轨道的圆心的夹角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柱支架和所述电子旋钮的所述固定支撑部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设置为0.1毫米,所述环形间隙采用润滑油润滑填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包覆所述设置控制面板以贴合所述设置控制面板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控制面板具有一接收时间阈值,当所述设置控制面板持续检测到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的时长超过所述接收时间阈值时,所述设置控制面板将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的档位匹配至该光电传感器对应的所述P档或所述R档或所述N档或所述D档或所述E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车载插座接插件,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电连接所述设置控制面板,所述设置控制面板通过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向一变速器输出一档位编码信号以切换档位,当所述设置控制面板检测到任一所述光电传感器实时发送的所述第二特征信号时,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向所述变速器输出该光电传感器对应的所述P档或所述R档或所述N档或所述D档或所述E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包括一SW1接口、一SW2接口、一SW3接口、一SW4接口和一SW5接口,所述SW1接口至所述SW5接口分别一一对应于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的所述P档、所述R档、所述N档、所述D档和所述E档,当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向所述变速器输出所述档位编码信号时,与该光电传感器对应档位相应的SW接口引脚输出高电平,其余SW接口引脚输出低电平。
9.根据权利要7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插座接插件包括一SW1接口、一SW2接口和一SW3接口,所述SW1接口至所述SW3接口向所述变速器组合输出所述档位编码信号,所述SW1接口至所述SW3接口的引脚分别输出高电平和低电平组合形成二进制的000、001、010、011、100的档位编码信号,其分别一一对应于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的所述P档、所述R档、所述N档、所述D档和所述E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进一步包括五个LED灯以指示档位,每所述LED灯分别一一对应于P档、R档、N档、D档和E档,其中P档对应的所述LED灯为橙红色,R档至E档对应的每所述LED灯为正蓝色。
CN201520805479.6U 2015-10-16 2015-10-16 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78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5479.6U CN205078757U (zh) 2015-10-16 2015-10-16 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05479.6U CN205078757U (zh) 2015-10-16 2015-10-16 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78757U true CN205078757U (zh) 2016-03-09

Family

ID=5543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0547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78757U (zh) 2015-10-16 2015-10-16 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78757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4575A (zh) * 2016-11-23 2017-05-24 重庆福特来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换挡器
CN107101656A (zh) * 2017-05-26 2017-08-29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钮电子换挡器及其档位信号编码器
CN107269826A (zh) * 2017-06-28 2017-10-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的换挡控制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7504167A (zh) * 2017-08-09 2017-12-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装置和汽车
CN107783455A (zh) * 2016-08-31 2018-03-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换挡方法
CN108443483A (zh) * 2018-04-27 2018-08-24 瑞安市豪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旋钮式汽车换挡开关
CN110397728A (zh) * 2018-04-25 2019-11-01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解决旋钮式换挡机构升降故障的装置
CN112728073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安徽骏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带缓冲功能的amt变速箱换挡驱动机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83455A (zh) * 2016-08-31 2018-03-0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换挡方法
CN107783455B (zh) * 2016-08-31 2019-10-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旋钮换挡方法
CN106704575A (zh) * 2016-11-23 2017-05-24 重庆福特来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光电传感换挡器
CN107101656A (zh) * 2017-05-26 2017-08-29 北京长安汽车工程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旋钮电子换挡器及其档位信号编码器
CN107269826A (zh) * 2017-06-28 2017-10-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的换挡控制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7504167A (zh) * 2017-08-09 2017-12-2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挡装置和汽车
CN110397728A (zh) * 2018-04-25 2019-11-01 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可解决旋钮式换挡机构升降故障的装置
CN108443483A (zh) * 2018-04-27 2018-08-24 瑞安市豪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旋钮式汽车换挡开关
CN112728073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安徽骏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带缓冲功能的amt变速箱换挡驱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8757U (zh) 光电式电子旋钮换挡装置
CN205078759U (zh) 光电式旋钮换档装置
CN201479416U (zh) 一种旋转式功能设定装置
US20110285285A1 (en) Mechanical turnplate type rotatably dimming device and dimming method thereof
CN201647117U (zh) 激光式数码舵角指示系统
CN2901338Y (zh) 基于实时触地检测的雷达调平装置
CN206112209U (zh) 非侵入式智能型阀门电动装置的控制系统
CN205554505U (zh) 一种自行车用电子变速系统装置
CN202012733U (zh) 智能煤气罐开关装置
CN201892034U (zh) 一种手电筒功能设置与转换装置
CN100417948C (zh) 一种能测试各类电器遥控器功能的方法和装置
CN1786414A (zh) 数字取心测井仪
CN102623210A (zh) 具有位置指示功能的齿轮盒
CN109917281A (zh) 一种用于测试滑环开关动作顺序的装置及方法
CN109297695A (zh) 一种随动装置检测仪
CN218991570U (zh) 一种防爆低功耗绞车传感器
CN215265287U (zh) 一种教学开发用magicbot开源机器人
CN210042508U (zh) 一种车辆电控系统检测盒
CN217108407U (zh) 带手动控制智能阀
CN204587290U (zh) 船用舵轮
CN102636672A (zh) 一种电能监控指示装置
CN212182712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变送器
CN219585718U (zh) 一种行程限位器
CN2851575Y (zh) 数字取心测井仪
CN219553495U (zh) 一种有光电显示功能的万能转换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