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66267U - 立式油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立式油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66267U
CN205066267U CN201520704459.XU CN201520704459U CN205066267U CN 205066267 U CN205066267 U CN 205066267U CN 201520704459 U CN201520704459 U CN 201520704459U CN 205066267 U CN205066267 U CN 205066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ack
vertical oil
oil
oil separator
lower clap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44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峰
赵艳
胡东兵
熊炼
万仁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7044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66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66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66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立式油分离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第一过滤网和上隔板;壳体上设置有油分进口、油分出口和回油口;第一过滤网为立体圆环状,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且第一过滤网的外侧面与壳体的内壁相贴;上隔板设置在第一过滤网的一端,且上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每个出气孔均位于第一过滤网投射在上隔板上的区域内。上述立式油分离器能够提高油分效率。

Description

立式油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式油分离器根据内部部件大致可分为带有螺旋导流板结构的立式油分离器和带有内筒结构的立式油分离器两种。两种立式油分离器的脱油原理大致相同,主要为利用冷媒和油的密度差来对冷媒和油进行离心分离以及滤网的筛分。现有的带有内筒结构的立式油分离器结构简单,但是油分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油分效率较高的立式油分离器。
一种立式油分离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第一过滤网和上隔板;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油分进口、油分出口和回油口;
所述第一过滤网为立体圆环状,设置在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贴;
所述上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一端,且所述上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每个所述出气孔均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沿所述过滤网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投射在所述上隔板上的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油分离器还包括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内壁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过滤孔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滤网的滤油能力为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滤油能力的两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腔的高度为d1,所述第二滤网的厚度为d2,且d2<0.2*d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d2=0.1*d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式油分离器还包括呈圆环状的下隔板,所述下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的所述相对的另一端,且在述下隔板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回油口,每个所述回油口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口的横截面呈扇形或圆弧形;
在以所述下隔板的横截面为基准的平面上,每个所述回油口与所述下隔板的外边沿具有两个交点,所述下隔板的圆心与每个所述回油口所对应的所述两个交点的连线与所述下隔板的内边沿和所述外边沿所围成的面积为S1,每个所述回油口的面积为S2,且S2<0.25*S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2=0.2*S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隔板的厚度大于3mm且小于8mm,所述下隔板的厚度大于3mm且小于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隔板的厚度为5mm,所述下隔板的厚度为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筒体和上盖板,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上盖板围成所述内腔,所述油分出口设置在所述上盖板上;
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上隔板之间的距离为d3,且0.1*d1<d3<0.4*d1;
所述上隔板的厚度大于3mm且小于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d3=0.15*d1,所述上隔板的厚度为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网的厚度为d4,且d4<3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d4=15mm。
上述立式油分离器,第一过滤网的外侧面与壳体的内壁相贴,因此第一过滤网过滤出的冷冻油能顺着壳体的内壁下流,形成体积较大的油滴,降低油滴因体积过小而在下落过程中被冷媒气体夹带返混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油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一个实施例中的上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一个实施例中的流体流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一个实施例中的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立式油分离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油分离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00、第一过滤网200和上隔板300。壳体100上设置有油分进口400、油分出口500和回油口(图未标)。第一过滤网200为立体圆环状,设置在壳体100的内腔中,且第一过滤网200的外侧面与壳体100的内壁相贴。上隔板300设置在第一过滤网200的一端,且上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310,每个出气孔310均位于第一过滤网200沿过滤网2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投射在上隔板300上的区域内。
可以理解的,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由油分进口400进入,经过第一过滤网200进行过滤,将冷媒和冷冻油分离,然后冷媒气体从上隔板300的出气孔310流出,并流向油分出口500,冷冻油沿着壳体100的内壁流下,进入相应的储油装置。
上述立式油分离器,第一过滤网200的外侧面与壳体100的内壁相贴,因此只需要在第一过滤网200的内侧设置支撑圈800就可以将第一过滤网200固定,而现有的立式油分离器需在过滤网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支撑圈。且由于上述立式油分离器的第一过滤网200的外侧与壳体100的内壁相贴,因此第一过滤网200过滤出的冷冻油能顺着壳体100的内壁下流,形成体积较大的油滴,降低油滴因体积过小而在下落过程中被冷媒气体夹带返混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油分效率。
参见图3,出气孔3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矩形,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一个实施例中,出气孔310的形状整体成圆弧状且具有一定宽度,从而尽量增大出气孔310的出气面积。
优选的,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油分离器还可以包括第二过滤网600。第二过滤网600设置在第一过滤网200的相对的另一端,且第二过滤网600的外边缘与第一过滤网200的内壁接触。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由油分进口400进入,依次经过第二过滤网600和第一过滤网200进行过滤,将冷媒和冷冻油分离,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油分效率。
具体的,参见图4,箭头所示走向为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的流向,壳体100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可以为空心结构。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由油分进口400进入壳体100中,然后经过第二过滤网600进行第一次筛分,经过第一次筛分后的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会经过第一过滤网200进行第二次筛分,并从上隔板300的出气孔310中流出,最后流向油分出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200为细滤网,第二过滤网600为粗过滤网。第二过滤网600的过滤孔径大于第一过滤网200的过滤孔径。即第二过滤网600的滤油能力大于第一过滤网200的滤油能力。由于第一过滤网200为细过滤网,因此对流体具有较大的阻力。而第二过滤网600为粗过滤网,对流体具有较小的阻力。经过第二过滤网600过滤后的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冷冻油会大大减少,因此第一过滤网200在过滤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时,压损会较大降低,因此第二过滤网600对流体的较小阻力弥补了第一过滤网200具有较高压损的缺点,从而确保第一过滤网200和第二过滤网600整体的压损不会增加。优选的,第二过滤网600的滤油能力可以为第一过滤网200的滤油能力的两倍。
其中,第二过滤网600的厚度d2不宜过大。参见图2,假设壳体100的内腔的高度为d1,则壳体100的内腔的高度为d1和第二过滤网的厚度为d2满足关系式:d2<0.2*d1。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内腔的高度为d1和第二过滤网的厚度为d2满足:d2=0.1*d1。
进一步地,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油分离器还包括呈圆环状的下隔板700。下隔板700设置在第一过滤网200的相对的另一端,且在下隔板700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回油口710。下隔板700和第二过滤网600位于第一过滤网200的同一端。每个回油口710与壳体1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从而与壳体100的内壁构成一个回油通道。该预设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例如,该预设范围可以接近于零。设置下隔板700能够将从壳体100的内壁流下的冷冻油从设定的回油口710与壳体100的内壁构成的回油通道流下,方便收集冷冻油,同时也能够防止冷冻油附着在位于下隔板700以下的壳体100的内壁上,防止被从油分进口400进入的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夹带返混,且还可减少浪费。
具体的,参见图5,回油口710的横截面可以为扇形或圆弧形。在以下隔板700的横截面为基准的平面上,每个回油口710与下隔板700的外边沿具有两个交点,下隔板700的圆心与每个回油口710所对应的两个交点的连线与下隔板700的内边沿和外边沿所围成的面积为S1,每个回油口710的面积为S2,则S1和S2满足以下关系式:S2<0.25*S1。可以理解的,若回油口710的面积S1过大,则有可能导致从油分进口400进入的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的部分混合物由回油口710直接进入第一过滤网200过滤而不经过第二过滤网600过滤的情况。因此,将回油口710的面积限制在较为合适的范围能够进一步提高油分效率。优选的,S1和S2可以满足:S2=0.2*S1。
参见图1和图2,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第一筒体110和上盖板120。其中,第一筒体110和上盖板120围成壳体100的内腔,油分出口500设置在上盖板120上。可以理解的,上盖板120和上隔板300之间的距离不能过小,由于过滤后的气流从上隔板300的出气孔310流入上盖板120、上隔板300和壳体100的内壁围成的空间,因此若上盖板120和上隔板300之间的距离,则上盖板120、上隔板300和壳体100的内壁围成的空间也会过小,进入该空间的气流会较难从油分出口500流出,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当然,上盖板120和上隔板300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过大,过大会增大立式油分离器的高度。
假设,上盖板120与上隔板300之间的距离为d3,则d3应满足以下关系式:0.1*d1<d3<0.4*d1,从而使得过滤后的气体较为容易的从上盖板120、上隔板300和壳体100的内壁围成的空间中经油分出口500流出。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d3满足d3=0.15*d1。
可以理解的,为了保持第一过滤网200和第二过滤网600在对冷媒和冷冻油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上隔板300的厚度可以取值为大于3mm且小于8mm,下隔板700的厚度可以取值为大于3mm且小于8mm。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上隔板300的厚度可以为5mm,下隔板700的厚度可以为5mm。
进一步地,为保证第一过滤网200和第二过滤网600的压损相对于只有第一过滤网200时的压损不增大,第一过滤网200的厚度d4应该比现有的立式油分离器中的过滤网的厚度更小。具体的,第一过滤网200的厚度d4应满足以下关系式:d4<30mm。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网200的厚度d4可以为15mm。
上述立式油分离器,第一过滤网200的外侧面与壳体100的内壁相贴,因此第一过滤网200过滤出的冷冻油能顺着壳体100的内壁下流,形成体积较大的油滴,降低油滴因体积过小而在下落过程中被冷媒气体夹带返混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油分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00)、第一过滤网(200)和上隔板(300);
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油分进口(400)、油分出口(500)和回油口;
所述第一过滤网(200)为立体圆环状,设置在所述内腔中,且所述第一过滤网(200)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相贴;
所述上隔板(30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200)的一端,且所述上隔板(300)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310),每个所述出气孔(310)均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00)沿所述过滤网(200)的中心轴线的方向投射在所述上隔板(300)上的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油分离器还包括第二过滤网(600),所述第二过滤网(60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200)的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过滤网(600)的外边缘与所述第一过滤网(200)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00)的过滤孔径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00)的过滤孔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00)的滤油能力为所述第一过滤网(200)的滤油能力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高度为d1,所述第二过滤网(600)的厚度为d2,且d2<0.2*d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d2=0.1*d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油分离器还包括呈圆环状的下隔板(700),所述下隔板(70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网(200)的所述相对的另一端,且在所述下隔板(700)的边缘均匀设置有多个回油口(710),每个所述回油口(710)与所述壳体(100)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口(710)的横截面呈扇形或圆弧形;
在以所述下隔板(700)的横截面为基准的平面上,每个所述回油口(710)与所述下隔板(700)的外边沿具有两个交点,所述下隔板(700)的圆心与每个所述回油口(710)所对应的所述两个交点的连线与所述下隔板(700)的内边沿和所述外边沿所围成的面积为S1,每个所述回油口(710)的面积为S2,且S2<0.25*S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S2=0.2*S1。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300)的厚度大于3mm且小于8mm,所述下隔板(700)的厚度大于3mm且小于8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板(300)的厚度为5mm,所述下隔板(700)的厚度为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筒体(110)和上盖板(120),所述第一筒体(110)和所述上盖板(120)围成所述内腔,所述油分出口(500)设置在所述上盖板(120)上;
所述上盖板(120)与所述上隔板(300)之间的距离为d3,且0.1*d1<d3<0.4*d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d3=0.15*d1。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200)的厚度为d4,且d4<3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d4=15mm。
CN201520704459.XU 2015-09-11 2015-09-11 立式油分离器 Active CN205066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4459.XU CN205066267U (zh) 2015-09-11 2015-09-11 立式油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4459.XU CN205066267U (zh) 2015-09-11 2015-09-11 立式油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6267U true CN205066267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92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4459.XU Active CN205066267U (zh) 2015-09-11 2015-09-11 立式油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6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0663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90663A1 (zh) * 2016-11-17 2018-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分离器及空调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47392U (zh) 立式油分离器
CN204877590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05412327U (zh) 一种聚结分离器
CN202289773U (zh) 一种新型油分离器
CN102670134A (zh) 过滤筒及具有该过滤筒的灰尘分离单元
CN103868293B (zh) 立式油分离器
CN103657313A (zh) 气液分离器
CN104697255A (zh) 制冷系统中分离润滑油的分离器装置及进行油分离的方法
CN104344613A (zh) 油分离器
CN104043293A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方法
CN202237687U (zh) 单旋风管加滤芯组合可拆分式分离器
CN205066267U (zh) 立式油分离器
CN205115411U (zh) 天然气二级气液分离器
CN203591665U (zh) 一种螺旋管气液分离机构
CN204071954U (zh)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装置
CN103691239B (zh) 具有折流板的天然气油气分离器
CN204411986U (zh) 组合式分离器
CN203489555U (zh) 油分离器
JP5774327B2 (ja) 気液分離器
CN106811229A (zh) 油气分离器
CN201959697U (zh) 高效空气过滤器
CN209360566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集尘杯
CN103623667A (zh) 一种油气分离装置
CN210159334U (zh) 一种压缩空气过滤器
CN208525903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的出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