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9352U - 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9352U
CN205059352U CN201520856333.4U CN201520856333U CN205059352U CN 205059352 U CN205059352 U CN 205059352U CN 201520856333 U CN201520856333 U CN 201520856333U CN 205059352 U CN205059352 U CN 205059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ing parts
seat
cushion
seat surface
surfac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63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旭楠
陈丽华
朱祥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ing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8563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9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9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9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设于汽车座椅中靠背结构和坐垫结构的边沿,所述第二连接件固设于座椅面套中靠背套和坐垫套的边沿;以及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形成于所述靠背结构和所述坐垫结构上,第四连接件形成于所述靠背套中与所述靠背结构对应贴合的贴合面和所述坐垫套中与所述坐垫结构对应贴合的贴合面。本实用新型中的座椅套安装简便、可更换,且不会窜动,不会遮挡汽车的安全气囊而避免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套,特指一种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人们为满足对于个性化、以及保护原装座椅的初衷,为座椅套上座套,现有的座套都是套装在座椅上,这些座椅套安装繁琐,与座椅不贴合,还会移动,并且座椅套遮挡住座椅的安全气囊,给驾驶人员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解决现有座套因套装在座椅上存在的安装繁琐、与座椅不贴合而使得座套窜动、以及座套遮挡安全气囊而存有安全隐患等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设于汽车座椅中靠背结构和坐垫结构的边沿,所述第二连接件固设于座椅面套中靠背套和坐垫套的边沿;以及
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形成于所述靠背结构和所述坐垫结构上,所述第四连接件形成于所述靠背套中与所述靠背结构对应贴合的贴合面和所述坐垫套中与所述坐垫结构对应贴合的贴合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汽车座椅上设置连接件,通过该连接件配合装设座椅套,该座椅套安装简便、可更换,且不会窜动,不会遮挡汽车的安全气囊而避免了安全隐患,确保了乘客的安全,更能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拉链,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相互咬合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部均设有锁销,所述第二链条上滑设有拉锁。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包括刺毛毡和绒布搭配的魔术贴。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为绒布,所述第四连接件为刺毛毡;或者所述第三连接件为刺毛毡,所述第四连接件为绒布。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刺毛毡和所述绒布呈对应的U形状。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相互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为形成于所述靠背结构和所述坐垫结构的发泡层的安装槽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卡扣,所述第四连接件为套装于所述靠背套和所述坐垫套上、供与所述卡扣连接的安装杆。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安装杆呈U形状。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扣包括底座和形成于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第二卡条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卡勾,所述卡勾之间留设供所述安装杆插入的开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去掉座椅面套中靠背套且坐垫套部分掀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座椅面套中靠背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座椅面套中靠背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座椅面套中坐垫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座椅面套中坐垫套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靠背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图7中坐垫结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7中省去座椅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座椅面套中靠背套的正面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座椅面套中坐垫套的正面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省去座椅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部分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中卡扣的侧视图。
图18为图13中座椅面套中靠背套的正面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A-A的剖视图。
图20为图13中座椅面套中坐垫套的正面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更改现有经常采用的套装椅套,将座椅面套与座椅直接可拆卸地连接,且在座椅面套与座椅贴合的面上设置连接组件,进而将座椅面套固定在座椅上,防止了座椅面套的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座椅面套与座椅直接贴合稳定,不会窜动,安装简便,且不会影响汽车座椅的安全气囊,避免了安全隐患,保证乘客的安全,座椅面套与座椅直接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更换,还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用于将座椅面套12装设在汽车座椅11上,该汽车座椅11包括靠背结构111、坐垫结构112、以及头枕结构,该靠背结构111与坐垫结构112连接,汽车座椅的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供使用者坐靠。结合图2所示,座椅面套12包括装设于靠背结构111的靠背套121和装设于坐垫结构112上的坐垫套122。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3和第二连接组件14,靠背套121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3和第二连接组件14安装在靠背结构111上,用于对靠背结构111的依靠面进行保护,坐垫套122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3和第二连接组件14安装在坐垫结构112上,用于对坐垫结构112的坐垫面进行保护。且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均为可拆卸地连接,使得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可拆卸更换。
如图2至图6所示,第一连接组件1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31和第二连接件132,第一连接件131固设在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的边沿,第二连接件132固设在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的边沿,通过第一连接件131和第二连接件132的配合连接将靠背套121连接在靠背结构111上,将坐垫套122连接在坐垫结构112上。第二连接组件14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件141和第四连接件142,第三连接件141形成于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上,第四连接件142形成于靠背套121中与靠背结构111对应贴合的贴合面和坐垫套122中与坐垫结构对应的贴合面。通过第四连接件142与第三连接件141的连接,将靠背套121固定在靠背结构111上,将坐垫套122固定在坐垫结构112上,防止的座椅面套的窜动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13为拉链,该第一连接组件13为双面拉链结构,第一连接件131和第二连接件132为相互咬合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在第一链条的两端部均设有锁销,在第二链条上设有拉锁,第二链条上的拉锁与第一链条上两端的锁销均可锁合,使得拉链能够从第一链条的任何一端锁合。第二连接组件14中的第三连接件141和第四连接件142为相互粘贴连接,该第二连接组件14为包括刺毛毡和绒布搭配的魔术贴。较佳地,第三连接件141为绒布,而第四连接件142为刺毛毡,在刺毛毡上设有很多的射出勾,通过射出勾与绒布粘贴在一起,且还容易拆卸。第三连接件141,也就是绒布设于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的外表面,供与座椅面套12连接,该绒布为满铺于靠背结构111的依靠面和坐垫结构112的坐靠面。座椅面套12中的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为单面使用的结构,该靠背套121的贴合面为背面1212,靠背套121的背面1212设有第四连接件142,也就是刺毛毡,该刺毛毡呈U形状,且该刺毛毡位于靠背套121的中部,不会影响依靠的舒适感。在靠背套121的正面1211为光滑的平面,供使用者依靠。坐垫套122的贴合面为背面1222,该背面1222上设有第四连接件142,也就是刺毛毡,该刺毛毡呈A字形状,且刺毛毡位于坐垫套121的中部,不影响坐靠的舒适感。坐垫套122的正面1221为光滑的平面,供使用者坐靠。
如图7所示,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例中,座椅面套12为双面结构,即正面和背面均可外露使用。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不同,结合图10至图13所示,该第二连接组件中的第三连接件141为刺毛毡,第四连接件142为绒布。在靠背结构111的外表面设有第三连接件141,也就是刺毛毡,该刺毛毡设于靠背结构111依靠面且呈U形状。在坐垫结构112的外表面也设有第三连接件141,也就是刺毛毡,该刺毛毡设于坐垫结构112的坐靠面且呈U形状。相应地,在靠背套12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与第三连接件141对应的第四连接件142,该第四连接件142为绒布,这样靠背套121的正面和背面均可以通过绒布与靠背结构1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靠背套121的贴合面既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背面,实现了双面使用的功能。在坐垫套122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与第三连接件141对应的第四连接件142,该第四连接件142为绒布,这样坐垫套122的正面和背面均可以通过绒布与坐垫结构11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坐垫套122的贴合面既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背面,实现了双面使用的功能。在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上的绒布也呈U形状,且与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上的刺毛毡相适配。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座椅11中的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由发泡层113和包覆发泡层113的面层114构成,发泡层113和面层114为整体结构。第一连接组件13上的第一连接件131固设在面层114上,通过该第一连接件组件13将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覆于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的依靠面和坐靠面,且为可拆卸地连接。
如图13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中,座椅面套12为双面结构,即正面和背面均可外露使用。结合图14、图18、和图20所示,该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二连接组件的结构不同,该第二连接组件中的第三连接件141和第四连接件142相互卡合连接,具体地,如图15和图16所示,该第三连接件141为形成于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的发泡层113的安装槽1411和设于安装槽1411内的卡扣1412;安装槽1411呈U形状设置,安装槽1411的开口设于靠背结构111的依靠面和坐垫结构112的坐靠面,结合图17所示,卡扣1412包括底座14121和形成于底座14121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条14122和第二卡条14123,第一卡条14122和第二卡条14123之间形成容置槽,在第一卡条14122和第二卡条14123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卡勾14124,14125,在卡勾14124,14125之间留设有连通容置槽的开口,第一卡条14122和第二卡条14123为弹性件。卡扣1412通过底座14121安装在靠背结构111和坐垫结构112内,然后第一卡条14122和第二卡条14123位于安装槽1411内,开口与安装槽1411的开口相对。如图18至图20所示,第四连接件142为套装于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上供与卡扣1412连接的安装杆,在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上形成由U形状的安装套,在安装套内装入安装杆,该U形的安装套的两侧部和底部均装设有一根安装杆,该安装杆从安装槽1411的开口插入,接着从第一卡条14122和第二卡条14123之间的开口装入,然后该安装杆限位在第一卡条14122和第二卡条14123形成的容置槽内。
座椅面套12为双面结构时,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可以用薄膜胶或其他胶粘形式结合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采用缝合固定,防止靠背套121和坐垫套122的正面和背面产生窜动。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固设于汽车座椅中靠背结构和坐垫结构的边沿,所述第二连接件固设于座椅面套中靠背套和坐垫套的边沿;以及
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形成于所述靠背结构和所述坐垫结构上,所述第四连接件形成于所述靠背套中与所述靠背结构对应贴合的贴合面和所述坐垫套中与所述坐垫结构对应贴合的贴合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为拉链,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相互咬合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部均设有锁销,所述第二链条上滑设有拉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为包括刺毛毡和绒布搭配的魔术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毛毡和所述绒布呈对应的U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和所述第四连接件相互卡合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为形成于所述靠背结构和所述坐垫结构的发泡层的安装槽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卡扣,所述第四连接件为套装于所述靠背套和所述坐垫套上、供与所述卡扣连接的安装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呈U形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底座和形成于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条和第二卡条,所述第一卡条和所述第二卡条的顶部设有向内弯折的卡勾,所述卡勾之间留设供所述安装杆插入的开口。
CN201520856333.4U 2015-10-29 2015-10-29 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05059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6333.4U CN205059352U (zh) 2015-10-29 2015-10-29 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6333.4U CN205059352U (zh) 2015-10-29 2015-10-29 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9352U true CN205059352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5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6333.4U Active CN205059352U (zh) 2015-10-29 2015-10-29 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9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8628A (zh) * 2016-11-08 2018-05-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座椅靠背组件的内部托架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8628A (zh) * 2016-11-08 2018-05-22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座椅靠背组件的内部托架模块
CN108058628B (zh) * 2016-11-08 2022-06-03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座椅靠背组件的内部托架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78736U (zh) 座位组件、座位托架组件、座椅靠背托架及座椅托架
CN205059352U (zh) 汽车座椅和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
CN206171334U (zh) 一种手机支架及汽车座椅
CN208931184U (zh) 汽车座椅
CN204641469U (zh) 用于汽车后排座椅的座椅垫
CN205523809U (zh) 一种应用于越野车上的折叠床垫
CN204870636U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后排座椅
CN207579638U (zh) 汽车座椅
CN207388978U (zh) 一种全方向调节的长途汽车座椅
CN207128667U (zh) 一种注塑公交座椅
CN205344611U (zh) 公交车驾驶座后扶手组件
CN206231272U (zh) 非充气车载折叠床
CN202764752U (zh) 一种汽车座椅扶手
CN208185764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手机或平板电脑支架
CN202966039U (zh) 汽车用四季坐垫
CN203142430U (zh) 长途客车座椅
CN204774816U (zh) 一种伸缩包围式立体贴合汽车坐垫
CN207889598U (zh) 方便安装座垫的座盆
CN201086659Y (zh) 汽车座椅座套
CN204323112U (zh) 一种公交车婴幼儿安全座椅
CN207345626U (zh) 一种新型汽车座椅装置
CN218355262U (zh) 一种带有可固定腰枕的座椅
CN201646571U (zh) 带收纳装置的汽车座椅
CN207758710U (zh) 一种侧围内饰板及汽车
CN110015217B (zh) 一种集成在二排座椅靠背上的折叠魔术座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g Road, Pudong New Area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of Shanghai City, No. 669, 201351

Patentee after: Yanfeng Daotuo Ann seat Co.

Address before: Kang Road, Pudong New Area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of Shanghai City, No. 669, 201351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anfeng Johnson Controls Seat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51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ADIENT SEAT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Yanfeng international Seat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15 No. 669 Kang'an Road, Kangqiao Industrial Zone,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anfeng andauto sea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