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7473U - 联轴器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联轴器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7473U
CN205057473U CN201520797115.8U CN201520797115U CN205057473U CN 205057473 U CN205057473 U CN 205057473U CN 201520797115 U CN201520797115 U CN 201520797115U CN 205057473 U CN205057473 U CN 205057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upling
coupling assembly
coupler
arm
clamp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971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加春
苗志强
顾裕林
肖福佳
马宁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7971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7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7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7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轴器装配工装,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用于定位联轴器的半联轴器的定位结构;用于对放置在定位结构上的半联轴器加热的加热机构;用于夹持半联轴器以便移动半联轴器的位置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枢转连接的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第一夹柄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柄的第一端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空间的大小可调节。首先可以将半联轴器安装在定位机构的定位结构上,然后采用加热机构对半联轴器进行加热以使半联轴器受热膨胀,而后采用夹持机构将半联轴器夹住,并通过移动夹持机构,使半联轴器移动至待安装位置处,直至安装完成后,将夹持机构卸除。

Description

联轴器装配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联轴器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联轴器在使用时,需要与电机主轴或压缩机主轴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因此,在装配联轴器时,存在装配难度大的问题。
目前,常采用如下三种方法安装联轴器。
一、压入法。压入法会损伤联轴器、主轴表面,造成动不平衡。
二、冷缩法。冷缩法对于大型电机或压缩机主轴难以适应。
三、热胀法。油浴加热,焊枪加热会造成现场环境污染,且加热温度不易控制,有时会烧坏轴封;电炉加热热效率低,大型电机或压缩机场合,不易实现。不仅如此,采用该方法装配的联轴器还存在难以拆卸的问题。
由此可见,目前,还未出现一种适用于联轴器装配的专用工装,以解决在装配联轴器时存在装配复杂度高、污染环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轴器装配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装配联轴器时存在装配复杂度高、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轴器装配工装,包括: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具有用于定位联轴器的半联轴器的定位结构;用于对放置在定位结构上的半联轴器加热的加热机构;用于夹持半联轴器以便移动半联轴器的位置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枢转连接的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第一夹柄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柄的第一端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空间的大小可调节。
进一步地,联轴器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测量半联轴器是否加热到位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的检测端的外周面形成测试表面。
进一步地,联轴器装配工装还包括拆卸机构,拆卸机构包括:用于抓住半联轴器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具有用于连接半联轴器的连接空间;施力结构,施力结构与连接结构活动连接,且施力结构的施压端伸入连接空间内的长度可调节以改变有效连接空间的大小。
进一步地,夹持机构还包括吊装结构,吊装结构与第一夹柄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柄的第二端均枢转连接以调节第一夹柄和第二夹柄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吊装结构包括:第一吊臂,第一吊臂的第一端与第一夹柄的第二端枢转连接;第二吊臂,第二吊臂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柄的第二端枢转连接,且第二吊臂的第二端与第一吊臂的第二端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吊装结构还包括:吊钩;连接组件,吊钩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一吊臂的第二端和/或第二吊臂的第二端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板;第一枢接轴,吊钩通过第一枢接轴与连接板枢转连接;第二枢接轴,第二枢接轴与第一枢接轴间隔设置,第一吊臂的第二端和第二吊臂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二枢接轴与连接板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板为两个,两个连接板间隔设置,第一枢接轴的两端和第二枢接轴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连接板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包括:支架;定位结构,定位结构伸出设置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定位结构为定位杆,支架包括:底座;支杆,支杆立置在底座上,定位杆伸出设置在支杆的远离底座的一端。
进一步地,支杆垂直于底座;和/或支杆垂直于定位杆。
进一步地,加热机构包括:用于给半联轴器加热的加热件;加热机,加热机与加热件电连接。
进一步地,加热件包括加热线圈、热电偶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呈棒状,检测机构的棒体第一端为检测端,检测机构的与棒体第一端相对的棒体第二端为持握端。
进一步地,呈棒状的检测机构为变截面棒体。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的棒体第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检测机构的棒体第二端的横截面的面积,横截面垂直于呈棒状的检测机构的轴向。
进一步地,检测机构的检测端呈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基板;多个抓钩,多个抓钩绕连接基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抓钩的第一端可翻转地与连接基板连接,抓钩的第二端具有钩爪,且抓钩与连接基板之间形成连接空间。
进一步地,连接基板包括:本体,施力结构与本体活动连接;多个连接臂,多个连接臂绕本体的周向依次排列设置,且连接臂由本体向外伸出,连接臂的外伸端与抓钩连接。
进一步地,施力结构包括丝杆,丝杆与连接基板枢转连接,丝杆的第一端为施压端伸入连接空间内,丝杆的第二端为操作端。
进一步地,施力结构还包括:手柄,手柄设置在丝杆的操作端;顶板,顶板设置在施压端的端面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首先可以将半联轴器安装在定位机构的定位结构上,然后采用加热机构对半联轴器进行加热以使半联轴器受热膨胀,而后采用夹持机构将半联轴器夹住,并通过移动夹持机构,使半联轴器移动至待安装位置处,直至安装完成后,将夹持机构卸除。由于设置有定位机构,因而在对半联轴器加热时,有利于半联轴器的定位,并有效避免加热机构散发的热量误碰其他物品而导致灼伤或损坏。由于采用夹持机构夹持并移动半联轴器,有效避免人手直接触碰半联轴器导致烫伤,并保证了半联轴器的取放稳定性。同时,由于夹持空间的大小可调节,因而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半联轴器的使用要求,从而有效提高了联轴器装配工装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定位机构、加热机构与半联轴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加热机构的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夹持机构与半联轴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拆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图6中的拆卸机构与半联轴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定位机构;110、定位结构;120、支架;121、底座;122、支杆;200、半联轴器;300、加热机构;310、加热件;320、加热机;400、夹持机构;410、第一夹柄;420、第二夹柄;430、夹持空间;440、吊装结构;441、第一吊臂;442、第二吊臂;443、吊钩;444、连接组件;444a、连接板;444b、第一枢接轴;444c、第二枢接轴;500、检测机构;510、检测端;520、持握端;600、拆卸机构;610、连接结构;611、连接基板;611a、本体;611b、连接臂;612、抓钩;612a、钩爪;620、连接空间;630、施力结构;631、施压端;632、丝杆;633、操作端;634、手柄;635、顶板;636、第三枢接轴;700、电机;710、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装配联轴器时存在装配复杂度高、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轴器装配工装。
如图1至图7所示,联轴器装配工装包括定位机构100、用于对放置在定位结构110上的半联轴器200加热的加热机构300、用于夹持半联轴器200以便移动半联轴器200的位置的夹持机构400,定位机构100具有用于定位联轴器的半联轴器200的定位结构110,夹持机构400包括枢转连接的第一夹柄410和第二夹柄420,第一夹柄410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柄420的第一端之间形成夹持空间430,夹持空间430的大小可调节。
首先可以将半联轴器200安装在定位机构100的定位结构110上,然后采用加热机构300对半联轴器200进行加热以使半联轴器200受热膨胀,而后采用夹持机构400将半联轴器200夹住,并通过移动夹持机构400,使半联轴器200移动至待安装位置处,直至安装完成后,将夹持机构400卸除。
由于设置有定位机构100,因而在对半联轴器200加热时,有利于半联轴器200的定位,并有效避免加热机构300散发的热量误碰其他物品而导致灼伤或损坏。由于采用夹持机构400夹持并移动半联轴器200,有效避免人手直接触碰半联轴器200导致烫伤,并保证了半联轴器200的取放稳定性。同时,由于夹持空间430的大小可调节,因而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半联轴器200的使用要求,从而有效提高了联轴器装配工装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机构100包括支架120和定位结构110,定位结构110伸出设置在支架120上。支架120可以使定位结构110具有一定的离地高度,从而使定位结构110用于支撑、存放半联轴器200,方便加热机构300对半联轴器200加热。
为了避免导电、传热,支架120和定位结构110赢采用绝缘隔热材料制成。
具体而言,定位结构110为定位杆,支架120包括底座121和支杆122,支杆122立置在底座121上,定位杆伸出设置在支杆122的远离底座121的一端。这样挂放在定位杆上的半联轴器200能够被支杆122支撑起来,且底座121更易于保持支杆122的支撑稳定性,有效避免定位结构110倾翻。
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杆122垂直于底座121;支杆122垂直于定位杆。这样,有利于保持半联轴器200的放置稳定性,有效避免其从定位杆上滑脱。
当然,支杆122垂直于底座121的同时,支杆122可以不垂直于定位杆,而是倾斜设置。同样地,支杆122垂直于定位杆的同时,支杆122可以不垂直于底座121,而是倾斜向上设置,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半联轴器200的放置稳定性。
在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110还可以是一个设置在定位底座上的凹槽,此时半联轴器200可以通过放入凹槽内以定位。而定位底座就是定位机构100。
在另一个未图示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支架120还可以是底盘,定位结构110是定位台,定位台设置在底盘上,半联轴器200可以部套设在定位台上。
如图1和图3所示,加热机构300包括加热机320和用于给半联轴器200加热的加热件310,加热机320与加热件310电连接。加热件310可以通过接触导热或辐射导热对半联轴器200进行加热控制。
可选地,加热机320是高频加热机。高频加热机主要作用是输出高频大电流,配接红外测温,可实现温度自动控制。
可选地,加热件310包括加热线圈、热电偶中的至少一个。
如图1所示,当加热件310为加热线圈时,加热线圈套设在半联轴器200上,以对半联轴器200进行加热。加热线圈由紫铜管制成,其与高频加热机之间通过电源线连接。通入高频电流时加热半联轴器200,使半联轴器200的轮毂孔胀大。
本实用新型利用高频感应加热原理,具体方案是:将高频大电流通向紫铜管制作的螺旋形加热线圈,由此在加热线圈内产生极性瞬间变化的强磁束,将半联轴器200放置在加热线圈内,磁束就会贯通整个半联轴器200,在半联轴器200的内部与加热电流相反的方向,便会产生相对应的很大涡电流。由于半联轴器200内存在着电阻,因而发热,半联轴器200的温度会迅速上升,半联轴器200的轮毂孔在温升作用下膨胀变形,使半联轴器200的轮毂孔增大,以便顺利与待连接件进行装配。
加热温度根据过盈量和套装要求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t=(i+Δ)/(103*a*D)+t0,式中,t为加热后的温度(℃),i为过盈量(μm),Δ为半联轴器200自由套入主轴(避免擦伤表面)所需的间隙(mm),a为半联轴器200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10-6/℃),D为半联轴器200的轮毂孔直径(mm),t0为开始加热的温度(℃)。以上i、D、t0根据测量数据得出,Δ直接影响装配时间,为防止半联轴器200冷却收缩,必须限定装配时间,预留必需的装配间隙,最少装配间隙Δ按经验值选取,a按机械设计手册选取。
如图4所示,夹持机构400还包括吊装结构440,吊装结构440与第一夹柄410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柄420的第二端均枢转连接以调节第一夹柄410和第二夹柄420的转动角度。由于设置有吊装结构440,因而当对吊装结构440进行操作时,第一夹柄410和第二夹柄420的相对位置关系会改变,从而改变夹持空间的大小。
如图4所示,第一夹柄410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柄420的第一端呈折弯形,且均向夹持空间内伸出,这样便抱住半联轴器200。
如图4所示,吊装结构440包括第一吊臂441和第二吊臂442,第一吊臂441的第一端与第一夹柄41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第二吊臂442的第一端与第二夹柄42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且第二吊臂442的第二端与第一吊臂441的第二端枢转连接。当向上提起第一吊臂441和第二吊臂442的第二端是,第一夹柄410和第二夹柄420会在重力作用下下坠,从而抱紧半联轴器200,有效避免半联轴器200滑脱。
为了提高夹持机构400的操作便捷性,吊装结构440还包括吊钩443和连接组件444,吊钩443通过连接组件444与第一吊臂441的第二端和/或第二吊臂442的第二端枢转连接。这样,仅需提拉吊钩443,就可以将整个夹持机构400提起、移动,且第一夹柄410和第二夹柄420会在重力作用下下坠抱紧半联轴器200。
具体而言,连接组件444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板444a、第一枢接轴444b和第二枢接轴444c,吊钩443通过第一枢接轴444b与连接板444a枢转连接,第二枢接轴444c与第一枢接轴444b间隔设置,第一吊臂441的第二端和第二吊臂442的第二端均通过第二枢接轴444c与连接板444a枢转连接。如上述结构的夹持机构400采用四边形连杆机构,随着吊钩443的上升下降,现实收缩以抱紧半联轴器200或扩张放置半联轴器200。
可选地,第一夹柄410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柄420的第一端包覆有隔热材料,防止半联轴器200的热量经夹持机构400传出,同时避免半联轴器200的表面划伤。
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板444a为两个,两个连接板444a间隔设置,第一枢接轴444b的两端和第二枢接轴444c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连接板444a枢转连接。这样,使得吊装结构440内的各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增强。
为了提高半联轴器200的安装成功几率,本实用新型中的联轴器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测量半联轴器200是否加热到位的检测机构500,检测机构500的检测端510的外周面形成测试表面。
如图5所示,检测机构500呈棒状,检测机构500的棒体第一端为检测端510,检测机构500的与棒体第一端相对的棒体第二端为持握端520。当检测机构500的检测端510可以顺利的通过半联轴器200的轮毂孔时,此时说明半联轴器200已经加热到位,可以顺利套接在待连接件的连接轴上。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需要保证检测端510与待连接件的连接轴的大小相等。
可选地,呈棒状的检测机构500为变截面棒体。这样可以减少用料,降低制造成本。
在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机构500的棒体第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检测机构500的棒体第二端的横截面的面积,横截面垂直于呈棒状的检测机构500的轴向。当然,也可以使检测机构500的棒体第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检测机构500的棒体第二端的横截面的面积。但是这样,会浪费材料,并增加检测机构500的重量,降低操作舒适性。
测量部用于检验半联轴器轮毂孔尺寸,把持部为手持部位。当已加热的半联轴器200吊运到电机或压缩机主轴前面,半联轴器200的轮毂孔能通过检测机构500时,就可以将半联轴器200套进主轴。
为了避免烫手,检测机构500的检测端510呈中空结构。这里的中空结构可以起到减重、隔热作用。需要说明的是,隔热不等于绝热,严格说减少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
为了提高半联轴器200的拆卸便捷性,本实用新型中的联轴器装配工装还包括拆卸机构600,拆卸机构600包括用于抓住半联轴器200的连接结构610和施力结构630,连接结构610具有用于连接半联轴器200的连接空间620,施力结构630与连接结构610活动连接,且施力结构630的施压端631伸入连接空间620内的长度可调节以改变有效连接空间的大小。首先,需要将半联轴器200放入连接空间620内,半联轴器200同时被连接结构610抓住,通过调节施力结构630,使其顶住待连接件的主轴,以便顺利拔出半联轴器200。
如图6所示,连接结构610包括连接基板611和多个抓钩612,多个抓钩612绕连接基板611的周向间隔设置,抓钩612的第一端可翻转地与连接基板611连接,抓钩612的第二端具有钩爪612a,且抓钩612与连接基板611之间形成连接空间620。这里的多个抓钩612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和位置钩住半联轴器200,并通过抓钩612与施力结构630的顶紧配合,以保证顺利拆卸半联轴器200。
如图6所示,抓钩612通过第三枢接轴636与连接基板611翻转连接。
具体而言,连接基板611包括本体611a和多个连接臂611b,施力结构630与本体611a活动连接,多个连接臂611b绕本体611a的周向依次排列设置,且连接臂611b由本体611a向外伸出,连接臂611b的外伸端与抓钩612连接。这样设置的连接臂611b和抓钩612,能够有抓紧半联轴器200,从而提高了半联轴器200的受力均匀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相邻两个连接臂611b等间距的设置。
如图6所示,连接臂611b为三个,三个连接臂611b与本体611a一体成型。抓钩612为三个,每个连接臂611b上均连接有一个抓钩612。
如图6和图7所示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施力结构630包括丝杆632,丝杆632与连接基板611枢转连接,丝杆632的第一端为施压端631伸入连接空间620内,丝杆632的第二端为操作端633。通过旋转丝杆632,可以调节其伸入连接空间620内的深度,从而使半联轴器200在抓钩612与丝杆632的配合下,逐渐与电机700的主轴710脱离。上述的有效连接空间的大小由钩爪612a和丝杆632的第一端之间的空间大小确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半联轴器200的拆卸便捷性,施力结构630还包括手柄634和顶板635,手柄634设置在丝杆632的操作端633,顶板635设置在施压端631的端面上。这里,手柄634起转动作用;连接结构610起骨架及螺母作用;丝杆632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顶板635顶住电机或压缩机的轴端,平衡钩爪612a的作用力。旋转手柄,拉钩将半联轴器拉离主轴,实现联轴器轻松拆卸。
本实用新型中的联轴器的半联轴器200的热胀装配步骤如下:电机主轴或压缩机主轴、半联轴器200清洁→半联轴器200吊挂于定位机构100上→套加热线圈→加热→检测机构500检验加热是否到位→电机主轴或压缩机主轴涂机油→吊运半联轴器200→再次采用检测机构500检验半联轴器200→套装半联轴器200→半联轴器200定位冷却→装中间体→联轴器校正。
本实用新型中的联轴器装配工装能够有效解决下述的问题:
1.装配过程易造成联轴器、主轴表面损伤,引起动不平衡;
2.电炉、电烘箱等加热效率低,不节能;
3.油浴加热,焊枪加热易造成现场环境污染;
4.加热温度不易控制,有时会烧坏轴封;
5.空间受限时,操作不便;
6.无合适工具,安装、吊运、拆卸困难。
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联轴器装配工装能够实现下述的有益效果:
1.装配质量高,避免因联轴器、主轴损伤引起动不平衡;
2.节能,比电炉、电烘箱等节电百分之四十;
3.环保;
4.加热温度可算可控;
5.不受安装空间限制,操作方便;
6.专用工具让安装、吊运、拆卸省时、省力、轻便。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机构(100),所述定位机构(100)具有用于定位联轴器的半联轴器(200)的定位结构(110);
用于对放置在所述定位结构(110)上的所述半联轴器(200)加热的加热机构(300);
用于夹持所述半联轴器(200)以便移动所述半联轴器(200)的位置的夹持机构(400),所述夹持机构(400)包括枢转连接的第一夹柄(410)和第二夹柄(420),所述第一夹柄(4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柄(420)的第一端之间形成夹持空间(430),所述夹持空间(430)的大小可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装配工装还包括用于测量所述半联轴器(200)是否加热到位的检测机构(500),所述检测机构(500)的检测端(510)的外周面形成测试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器装配工装还包括拆卸机构(600),所述拆卸机构(600)包括:
用于抓住所述半联轴器(200)的连接结构(610),所述连接结构(610)具有用于连接所述半联轴器(200)的连接空间(620);
施力结构(630),所述施力结构(630)与所述连接结构(610)活动连接,且所述施力结构(630)的施压端(631)伸入所述连接空间(620)内的长度可调节以改变有效连接空间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00)还包括吊装结构(440),所述吊装结构(440)与所述第一夹柄(410)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柄(420)的第二端均枢转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柄(410)和所述第二夹柄(420)的转动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440)包括:
第一吊臂(441),所述第一吊臂(4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柄(41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
第二吊臂(442),所述第二吊臂(4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柄(420)的第二端枢转连接,且所述第二吊臂(4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吊臂(441)的第二端枢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440)还包括:
吊钩(443);
连接组件(444),所述吊钩(443)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44)与所述第一吊臂(441)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吊臂(442)的第二端枢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44)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板(444a);
第一枢接轴(444b),所述吊钩(443)通过所述第一枢接轴(444b)与所述连接板(444a)枢转连接;
第二枢接轴(444c),所述第二枢接轴(444c)与所述第一枢接轴(444b)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吊臂(44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吊臂(442)的第二端均通过所述第二枢接轴(444c)与所述连接板(444a)枢转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44a)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444a)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枢接轴(444b)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枢接轴(444c)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板(444a)枢转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00)包括:
支架(120);
所述定位结构(110),所述定位结构(110)伸出设置在所述支架(12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110)为定位杆,所述支架(120)包括:
底座(121);
支杆(122),所述支杆(122)立置在所述底座(121)上,所述定位杆伸出设置在所述支杆(122)的远离所述底座(121)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杆(122)垂直于所述底座(121);和/或
所述支杆(122)垂直于所述定位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300)包括:
用于给所述半联轴器(200)加热的加热件(310);
加热机(320),所述加热机(320)与所述加热件(310)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310)包括加热线圈、热电偶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500)呈棒状,所述检测机构(500)的棒体第一端为所述检测端(510),所述检测机构(500)的与所述棒体第一端相对的棒体第二端为持握端(52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呈棒状的所述检测机构(500)为变截面棒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500)的棒体第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检测机构(500)的棒体第二端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横截面垂直于呈棒状的所述检测机构(500)的轴向。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500)的所述检测端(510)呈中空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610)包括:
连接基板(611);
多个抓钩(612),多个所述抓钩(612)绕所述连接基板(611)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抓钩(612)的第一端可翻转地与所述连接基板(611)连接,所述抓钩(612)的第二端具有钩爪(612a),且所述抓钩(612)与所述连接基板(611)之间形成所述连接空间(62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基板(611)包括:
本体(611a),所述施力结构(630)与所述本体(611a)活动连接;
多个连接臂(611b),多个所述连接臂(611b)绕所述本体(611a)的周向依次排列设置,且所述连接臂(611b)由所述本体(611a)向外伸出,所述连接臂(611b)的外伸端与所述抓钩(612)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结构(630)包括丝杆(632),所述丝杆(632)与所述连接基板(611)枢转连接,所述丝杆(632)的第一端为所述施压端(631)伸入所述连接空间(620)内,所述丝杆(632)的第二端为操作端(633)。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联轴器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结构(630)还包括:
手柄(634),所述手柄(634)设置在所述丝杆(632)的所述操作端(633);
顶板(635),所述顶板(635)设置在所述施压端(631)的端面上。
CN201520797115.8U 2015-10-14 2015-10-14 联轴器装配工装 Active CN205057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7115.8U CN205057473U (zh) 2015-10-14 2015-10-14 联轴器装配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97115.8U CN205057473U (zh) 2015-10-14 2015-10-14 联轴器装配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7473U true CN205057473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4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97115.8U Active CN205057473U (zh) 2015-10-14 2015-10-14 联轴器装配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74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2899A (zh) * 2020-09-24 2020-12-25 叶庆浩 一种流水线生产加工用民用铁锤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2899A (zh) * 2020-09-24 2020-12-25 叶庆浩 一种流水线生产加工用民用铁锤生产设备
CN112122899B (zh) * 2020-09-24 2022-07-01 南京涵曦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流水线生产加工用民用铁锤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24194B (zh) 一种绕线铁芯翻转吊具装置
CN205717381U (zh) 一种方便对煮锅定位的电磁炉
CN205057473U (zh) 联轴器装配工装
CN204244500U (zh) 一种可变半径弧度感应器
CN204800223U (zh) 一种轴承加热过盈装配设备
CN209382644U (zh) 一种桶装树脂用加热带组件
CN202276261U (zh) 定子热套入壳工装
CN211930901U (zh) 一种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用支撑机构
CN107984159A (zh) 用于衬套垂直红套的装置及衬套垂直红套的方法
WO2019066137A1 (ko) 베어링 조립 장치
CN205085197U (zh) 一种管材折弯装置
CN202933725U (zh) 一种坩埚钳
CN206665945U (zh) 热处理吊架
CN204474798U (zh) 一种用于蚕丝加工的烘干、络筒一体装置
CN104562218A (zh) 一种用于蚕丝加工的烘干、络筒一体设备
CN107901067A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搬运高压瓷瓶用的机械手
CN209412077U (zh) 一种夹取断落光纤预制棒的装置
CN206105286U (zh) 用于衬套垂直红套的装置
CN203654088U (zh) 预热器
CN210060301U (zh) 轴承加热装置
CN106817789B (zh) 一种曲度可调节的感应圈
CN206692690U (zh) 一种换热器换热管管头的简易加热工装
CN112484509A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高效节能电感加热炉组件
CN205801687U (zh) 一种双头大功率高频热合机
CN206768182U (zh) 一种热处理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