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53576U - 一种防护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53576U
CN205053576U CN201520832246.5U CN201520832246U CN205053576U CN 205053576 U CN205053576 U CN 205053576U CN 201520832246 U CN201520832246 U CN 201520832246U CN 205053576 U CN205053576 U CN 205053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panel
millimeters
plate
protection pi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322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小强
唐加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8322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53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53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535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枕:包括底板以及面板,面板沿从底板前端到后端方向的截面包括弧形段以及与底板距离逐渐缩小为零的曲线段,该曲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通过弧形段与底板前端连接,该曲线段的另一端与底板后端连接,底板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侧板,面板的左、右两侧对应支撑于所述侧板上,面板划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均从底板前端延伸至底板后端,三个区域中位于中间的区域为面板加厚区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特定形状的面板以及对面板进行局部加厚,使所述防护枕既可以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又起到积极的保健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双向使用、保护颈椎生理曲度、改善大脑供血不足、促进睡眠、纠正驼背的树脂材料空心枕头及腰部靠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学习和工作量越来越大,以及对电子科技(如电脑、智能手机等)的过度依赖,低头时间越来越久,颈椎椎间盘的负荷越来越重,致使颈部韧带劳损、曲度变直、骨质增生、神经根受压迫、血管被挤压狭窄、大脑缺血等病理表现;出现颈项背部疼痛、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耳鸣耳聋,心慌心悸、上肢麻木、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等症。
现在市场上的枕头基本上都是“海绵、记忆棉、太空棉”,由于太软对颈椎关节结构的稳定性不好;还有一部分使用的木头或者石头,则太硬及弧度不能契合每位患者的颈椎曲度;其次由于电子科技的侵袭致使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承受“磁场的辐射”,再加上磁疗有很多禁忌症如:a、高热病人;b、活动性肺结核患者;c、恶性肿瘤患者(问题是很多人没有症状或者不知到已患病,使用后最可拍!);d、严重的心脏病、带有心脏起搏器;e、肝脏病、肾脏病及血液病患者;f、出血及有出血倾向者、有血友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g、孕妇的下腹部(慎用);h、磁过敏反应严重;i、实施手术部位有重要神经血管或重要器官而无法避开者或者有水肿及皮肤感染者;j、重度动脉硬化者;k、体质极度衰弱者;l、有严重心理障碍等。
鉴于疾病的复杂多样化及社会的经济化、快节奏,患者没有时间去正规的医疗保健机构做康复保健或者治疗结束后容易复发,故亟待开发一款防护枕,强制性改变患者对适应自己枕头的盲目,以及过度的追求枕头舒适性、柔软性,从而杜绝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温床,并改善现在颈椎病、失眠、脑供血不足等逐年加重的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底板以及面板,所述面板沿从底板前端到后端方向的截面包括弧形段以及与底板距离逐渐缩小为零的曲线段或直线段,该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通过弧形段与底板前端连接,该曲线段或直线段的另一端与底板后端连接,底板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侧板,面板的左、右两侧对应支撑于所述侧板上,面板划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均从底板前端延伸至底板后端,三个区域中位于中间的区域为面板加厚区域。
所述面板以及侧板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面板上分布有网眼。
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与底板的距离H1为30~150毫米,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在底板的投影与底板前端的距离L1为10~200毫米,底板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为50~600毫米,所述L1小于所述底板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的一半。
所述防护枕还包括由底板后端伸出的延伸板体,延伸板体与底板连接为一体,延伸板体与底板的夹角为180度,延伸板体的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为100~600毫米。
所述延伸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球状弹性垫以及两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用于按压脊柱左右两侧穴位的条形弹性垫,所述条形弹性垫位于所述延伸板体中间,所述条形弹性垫沿从延伸板体前端到后端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球状弹性垫分布于所述条形弹性垫左右两侧,所述条形弹性垫以及球状弹性垫上设置有储药孔眼,储药孔眼的开口向上。
所述面板加厚区域的厚度为1.6~10毫米,面板加厚区域两侧的面板区域的厚度为0.5~1.5毫米,底板的厚度为3~20毫米,侧板的厚度为3~10毫米,面板加厚区域左右延伸的长度为50~600毫米。
所述底板的前端中部向内凹陷为弧形边沿,弧形边沿的弦长为50~600毫米,弧顶高度为20~50毫米。
所述侧板上分布有网眼,面板加厚区域是一个具有凹陷的前后方向弧型结构。
所述面板、底板以及侧板围成空腔体,所述侧板或底板上设置有填料口,填料口上设置有盖体,空腔体外侧设置有纺织物枕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面板的形状设计以及对面板进行局部加厚,使用一段时间后,前后对比能够显著的增加颈椎弧度,改善大脑供血,促进睡眠质量,同时对打鼾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枕头面板中部加厚区可以更好的保护颈椎的生理曲度,抗压、耐用、调理曲度疗效加强。本实用新型对颈椎生理弧度的保护作用显著加强,同时又避免了由于枕头调理曲度而带来的酸困、僵硬等治疗反应,通过枕头左右两侧厚度较薄区域的舒缓作用,侧躺可以快速缓解不适,因此既可以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又起到积极的保健作用,并且,也可作为颈椎康复支具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
1、枕头使用树脂材料,轻巧、节能环保、耐用,对人体生物力学的结合度高,安全系数优。
2、网眼式设计解决了树脂的透气差,使皮肤接触后的舒适性显著提高,透气凉爽,促进汗液蒸发,不易起皮疹;同时防潮防霉变,便于清洗。
3、带弧形凹陷设计,可以有效的锁定睡眠姿势,加强颈椎曲度的修复。
4、不带弧形凹陷,保障了睡眠姿势的舒适性,可以在平行方向随意调理睡眠方向。
5、球状弹性垫通过平躺按摩挤压背部穴位,孔眼释放中药药液,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同时条形弹性垫前高后低符合人体背部曲线,整复紊乱的脊柱关节,疗效显著。
6、填料口使换料方便,对于使用者自行操作方便。
7、枕套更换清洗便捷,紧贴使用颈椎更加舒适温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之二;
图3为与图1对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底面视图;
图4为与图2对应的本实用新型的底面视图;
图5为加厚区域边界示意图;
图6为面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面板,2为侧板,3为底板,4为弧形边沿,5为网眼,6为填料口,7为加厚区域边界在底板的正投影位置,8为加厚区域边界,9为球状弹性垫,10为条形弹性垫,11为储药孔眼,12为延伸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颈椎病、脑供血不足、青少年驼背、睡觉打酣、慢性鼻炎、失眠多梦、健忘等亚健康的预防保健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不带凹陷型枕头
参见图1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枕包括由底板3、面板1以及侧板2围成的空腔体,其中,ABCD(即底板3)为一张厚度5毫米的平面板子,底板上可设置直径70毫米的圆形填料口6并在圆形填料口6上设置压扣式盖体,方便更换空腔体内的中草药袋。为了便于双向使用,由底板3后端伸出平面延伸板体12(BIJC),延伸板体12与底板3连接为一体,延伸板体12与底板3的夹角为180度。AD、BC、IJ的长度为100~800毫米(通常为400毫米)。
ALBCMD为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或低温热分子材料等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的树脂材料制成的网状面板1,网状面板1上网眼5的间距为5毫米×5毫米,单个网眼为直径为3毫米的圆孔(有利于空腔体内的药物挥发性成分透出)。延伸板体12亦可采用具有该网眼的网状板。
ALBCMD网状面板1沿从底板3前端(AD)到后端(BC)方向的截面包括弧形段以及与底板距离逐渐缩小为零的曲线段(或直线段),该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通过弧形段与底板前端(AD)连接,该曲线段(或直线段)的另一端与底板后端(BC)连接,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即面板的最高点)与底板的距离H1为60毫米,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在底板的投影与底板前端(AD)的距离L1为60毫米,底板前端(AD)至后端(BC)延伸的长度为190毫米,延伸板体12前端(BC)至后端(IJ)延伸的长度为190毫米,参见图6。上述网状面板1有利于增加颈椎曲度,促进大脑供血。
对于ALBCMD网状面板1,其所述截面可以采用如下形式:由2部分圆弧和一个曲线段组成,第一部分圆弧连接底板3前端;第二部分为高度明显增加直至防护枕最高高度的圆弧;第三部分为从最高点逐步向下的曲线,最高点在底板的投影位于整个侧板底部长度的中点前部,即枕头呈中前高向后略低形状;从而获得头枕部的舒适性。3个部分平滑过渡连接。
参见图5,所述网状面板1为一个中部厚两边薄的弹性树脂面板,即所述网状面板1中部区域(加厚区域边界8为EF和HK)厚度为2.0毫米,面板中部以外两端区域(即ALBFE和HKCMD)厚度为1.3毫米。面板加厚区域左右延伸的长度为120毫米。加厚区域的设置,保障枕头面板两端的柔软弹性,提高使用者侧躺时的舒适性,防止耳朵的受压疼痛,并能缓解替代个别人长期使用记忆棉初次换枕不适应。
ALB和CMD为厚度3毫米树脂板(即侧板2,材料与面板相同),用于固定ABCD和ALBCMD上下两个面,侧板2的上边沿与所述网状面板1左右两侧对应位置处形状相应,下边沿与底板左右两侧对应位置处形状相应(即直线状);并且ALB和CMD上开设有直径3毫米圆形网眼结构,有利于挥发中药成分,并能起到通风凉爽作用,上文所述填料口6也可以设置在侧板2上。
所述延伸板体12(BIJC)上设置有多个直径30毫米球状弹性垫9(相邻球状弹性垫之间间隔20毫米)以及两个平行间隔(间距46毫米)排列的用于按压脊柱左右两侧穴位的条形弹性垫10,所述条形弹性垫10位于延伸板体12中间,球状弹性垫9分布于所述条形弹性垫10左右两侧,所述球状弹性垫9上设置有储药孔眼11(即球状弹性垫为空心球面体),条形弹性垫10上沿延伸板体前端到后端方向排列有多个储药孔眼11,所有储药孔眼11开口朝向上方(条形弹性垫以及球状弹性垫在该开口的表面光滑)。球状弹性垫9以及条形弹性垫10可采用硅胶制成。
条形弹性垫10呈前高向后略低平滑延伸,用于使用者平躺时紧贴脊柱脊突两侧(“华佗夹脊穴”),缓解背部肌肉劳损,促进紊乱的小关节复位,保护脊柱曲度,快速缓解背部疼痛,球状弹性垫9在使用者平躺时挤压按摩背部穴位,从而起到穴位按摩作用,缓解颈、肩、背部的疲劳性疼痛,通过在储药孔眼11内设置被中药药液沾湿的药棉,借助上述按摩促使药液渗透皮肤,同时发挥药物作用,缓解疲劳、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
空腔体外面可设置带有海绵或者丝棉内衬或者带有乳胶颗粒等弹性缓冲垫的纺织物枕套,枕套可以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性,但非必需。
(二)带凹陷型枕头:
底板3前端(AD)至后端(BC)延伸的长度为215毫米,延伸板体12前端(BC)至后端(IJ)延伸的长度为215毫米,ST是底板AD连线中间部分上切割的凹形弧边,凹形弧边弧顶高度为25毫米,弧顶距离面板最高点在底板的投影位置60毫米,弦长小于AD长度。对于图2以及图4所示防护枕,加厚区域边界在底板对应位置分别位于ST凹形弧边的两端外侧,但位于内侧或端点处也可。例如,小孩用枕ST设在加厚区内,成人则ST设置在加厚区外。
使用前,空腔体内部通过所述填料口6可以放置不同配方的中草药袋,放好后扣上所述盖体。使用时,方向一(日常使用位):a)仰面平躺于防护枕正中,颈部位于面板1的前部,头处于面板1的弧度后部,头顶靠近延伸板体12前端,为日常睡眠保护颈椎曲度,增加大脑供血,预防颈部落枕;b)侧卧位,头处于加厚面板区外左、右两侧均可,网面柔软舒适,保护耳朵,防止压伤引起疼痛,同时拉伸胸锁乳突肌,促进颈部血流,防止颈椎侧群肌肉粘连,稳定颈椎小关节结构。方向二(颈椎牵引位):使用者仰面平躺,背部位于延伸板体12的球状弹性垫9以及条形弹性垫10上,颈椎处于面板1,头颈部紧贴面板悬空于弧形凹陷处(与凹形弧边ST对应位置处),可以起到牵引颈椎,快速缓解肌肉劳损,扩大椎间孔,缓解椎间盘对神经压迫症状,背部与延伸板体12上的球状弹性垫9以及条形弹性垫10接触,使用者平躺后产生向下的压力,皮肤与储药孔眼开口紧密接触,挤压球状弹性垫9以及条形弹性垫10,使储药孔眼11形变,药棉上的药液与皮肤接触,但不会漏出储药孔眼。
本实用新型分为三款:A款(学生型):适合身高160厘米以下,体形偏瘦使用者;B款(匀称型):适合身体比例匀称,营养健康的使用者;C款(肥胖型):适合身体肥胖,体格壮硕,睡觉打呼的使用者。真正实现“一人一枕”,针对性强。
应用举例:
1、现在空气污染严重,过敏性鼻炎的人越来越多,吃药打针容易反复发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睡眠中轻轻松松做好鼻炎预防保健作用(可以找中医大夫辨证配药,粉碎后自行装入即可,非常方便。)
2、现在生活节奏加快,高血压及中风偏瘫的人越来越多了,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专业医生的要求,装入“活血化瘀,开窍醒神”配方的中草药袋,满足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保健需求。
3、即便不加入中药药袋,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护枕中:
(1)、网状面板及侧板设计可以通风透气,起到凉爽、清心宁神的作用。
(2)、尽管网状面板厚度总体较薄,容易变形,但面板中部厚于两侧,可以在受压后防止变形,保障颈部的弧形曲度;两侧柔软又可以避免侧躺时使用者的耳朵过度受压疼痛,同时可以缓解因调节颈椎曲度带来的不适(尤其是颈椎病严重者和长期使用软枕者)。
(3)、网状面板截面形状设计,非常契合正常人体站立时的颈椎弧度,保障大脑供血,促进睡眠质量。
(4)、防护枕总体由树脂材料构成,具有均质性,颈椎作用于防护枕后,作用力的大小均衡稳定,面板对颈椎的反作用力方向一致,故不会造成颈椎的二次伤害(如荞麦壳、黄豆、决明子、记忆棉、乳胶枕等,对人体反作用力分散,不利于颈椎关节的稳定性巩固)。
(5)、面板厚度设计合适,避免了像木枕、玉石头枕、磁疗枕等过硬,对颈椎的反作用力太大,反而会引起不适,病情复杂者可能会加重。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1、面板特征性形状设计,本防护枕能够非常契合每位使用者的颈椎生理弧度。面板最高点在侧板的底部中点之前,即形成了枕头总体上中前部高于中后部的形状结构,有效的保障了颈椎生理曲度及大脑供血的改善。
2、面板中部区域厚度大于两边,保障面板中部弧度,而使面板中部向左右两端区域更柔软、更富弹性。这样既使防护枕总体具有弹性,保障了使用的舒适性,又满足了颈椎关节稳定需求的硬度。
3、球状弹性垫以及条形弹性垫结合储药孔眼,经使用者平躺后,挤压药液缓慢渗透皮肤,使按摩、点穴以及药物作用相结合。
4、带弧形凹陷设计,可以有效的锁定睡眠姿势,保护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加强。
5、不带弧形凹陷,提高了睡眠姿势的舒适性,可以在枕头上随意调理睡眠方向。
6、防护枕具有网状面板,底板、侧板围成的空腔体,可应患者的健康需求,方便中医医生的“辨证施药”,更换适合的“养生中草药”;其次也可以加入香水等,睡眠中不失浪漫情怀。
7、防护枕增加的延长板体还用作保护头部的安全措施,防止头颈部被挤压损伤。
8、应用了与人体生物结合度较高的弹性树脂材料,做到了“有弹性,有硬度,舒适性、安全性、时效性”。

Claims (10)

1.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以及面板(1),所述面板(1)沿从底板(3)前端到后端方向的截面包括弧形段以及与底板(3)距离逐渐缩小为零的曲线段或直线段,该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3)的一端通过弧形段与底板(3)前端连接,该曲线段或直线段的另一端与底板(3)后端连接,底板(3)的左、右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侧板(2),面板(1)的左、右两侧对应支撑于所述侧板(2)上,面板(1)划分为三个区域,三个区域均从底板前端延伸至底板后端,三个区域中位于中间的区域为面板加厚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以及侧板(2)采用树脂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分布有网眼(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与底板(3)的距离H1为30~150毫米,所述曲线段或直线段远离底板的一端在底板(3)的投影与底板(3)前端的距离L1为10~200毫米,底板(3)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为50~600毫米,所述L1小于所述底板(3)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枕还包括由底板(3)后端伸出的延伸板体(12),延伸板体(12)与底板(3)连接为一体,延伸板体(12)与底板(3)的夹角为180度,延伸板体(12)的从前端到后端的延伸长度为100~60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体(12)上设置有多个球状弹性垫(9)以及两个平行间隔排列的用于按压脊柱左右两侧穴位的条形弹性垫(10),所述条形弹性垫(10)位于所述延伸板体(12)中间,所述条形弹性垫(10)沿从延伸板体前端到后端的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球状弹性垫(9)分布于所述条形弹性垫(10)左右两侧,所述条形弹性垫(10)以及球状弹性垫(9)上设置有储药孔眼(11),储药孔眼(11)的开口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加厚区域的厚度为1.6~10毫米,面板加厚区域两侧的面板区域的厚度为0.5~1.5毫米,底板(3)的厚度为3~20毫米,侧板(2)的厚度为3~10毫米,面板加厚区域左右延伸的长度为50~6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前端中部向内凹陷为弧形边沿(4),弧形边沿(4)的弦长为50~600毫米,弧顶高度为20~5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上分布有网眼,面板加厚区域是一个具有凹陷的前后方向弧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防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底板(3)以及侧板(2)围成空腔体,所述侧板(2)或底板(3)上设置有填料口(6),填料口(6)上设置有盖体,空腔体外侧设置有纺织物枕套。
CN201520832246.5U 2015-10-23 2015-10-23 一种防护枕 Active CN205053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2246.5U CN205053576U (zh) 2015-10-23 2015-10-23 一种防护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32246.5U CN205053576U (zh) 2015-10-23 2015-10-23 一种防护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53576U true CN205053576U (zh) 2016-03-02

Family

ID=55380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32246.5U Active CN205053576U (zh) 2015-10-23 2015-10-23 一种防护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53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4249C (zh) 可调颈枕高度的多功能颈椎康复保健枕
WO2007091863A1 (en) Bear back and neck pillow
CN206044794U (zh) 复式颈椎治疗仪
CN105125008B (zh) 保健型香艾颈枕
WO2014194720A1 (zh) 一种符合不同体型人生理曲度的全能颈椎养护修复枕头
CN2904836Y (zh) 护颈保健枕
CN202919716U (zh) 磁疗定型易筋枕
CN215132112U (zh) 一种颈头枕
CN205053576U (zh) 一种防护枕
CN203468093U (zh) 趴睡用的折叠床及趴卧垫构造
RU172207U1 (ru) Подушка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ая функциональная
CN201591388U (zh) 可供趴桌及仰、俯、侧卧睡使用的中空睡枕
CN108392376A (zh) 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
CN205053575U (zh) 一种生活枕
CN201123611Y (zh) 组合式枕具
CN204683180U (zh) 一种颈腰保健多功能枕
CN2484919Y (zh) 一种颈椎牵引枕
CN113018044A (zh) 一种颈头枕
CN2868323Y (zh) 中药颈椎康复枕
CN201755040U (zh) 新型保健枕头
CN204743504U (zh) 一种保健枕
CN104873039A (zh) 一种保健枕
JP3177126U (ja) バランス枕
CN206062760U (zh) 一种可拆卸中药腰枕
CN201070178Y (zh) 一种卧位腰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