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5723U -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5723U
CN205045723U CN201520189899.6U CN201520189899U CN205045723U CN 205045723 U CN205045723 U CN 205045723U CN 201520189899 U CN201520189899 U CN 201520189899U CN 205045723 U CN205045723 U CN 205045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nd
crane
hoisting
longitudinal side
bre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98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克里斯多夫·帕斯曼
理查德·克赖斯纳
托马斯·施利尔巴赫-克诺布洛赫
斯蒂芬·诺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filed Critical Demag Cranes and Components GmbH
Priority to CN2015201898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45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5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57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1),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该起重机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的并且构造成具有多个斜撑杆(5,5h,5i)的桁架梁的起重机梁(2),具有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9)能够在该起重机梁上行走,其中斜撑杆(5,5h,5i)中的至少几个构造成平面形的并且平面形的斜撑杆(5,5h,5i)分别具有平坦的主面(5a),该主面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延伸。为了提供一种这样的具有至少一个经过改良的起重机梁(2)的起重机(1),规定:至少一个第一斜撑杆(5h)与一个第二斜撑杆(5i)构成一个斜撑杆对并且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看彼此呈X形设置。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该起重机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的并且构造成具有多个斜撑杆的桁架梁的起重机梁,具有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可以在该起重机梁上行走,其中斜撑杆中的至少几个构造成平面形的并且平面形的斜撑杆分别具有一个平坦的主面,该主面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方向延伸。
背景技术
由德国公开文献DE102012102808A1公知了一种这样的起重机。在此斜撑杆成对地双坡屋顶状设置和在每个斜撑杆对的斜撑杆之间设置有一个垂直延伸的竖柱。起重机梁的上缘板与下缘板通过斜撑杆和竖柱相互连接。另外,为了提高刚性斜撑杆具有经过弯边的纵侧面。通过纵侧面的弯边在下部第一与上部第二缺口之间构成辅面,抗压屈区这些辅面作为所谓的抗压屈区(Beulsteifen)与主面连接,相对主面大致呈直角弯曲并且指向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方向的方向。
就此而论,桁架结构的那些具有倾斜或者对角走向的支承元件通常被视为斜撑杆。桁架结构的斜撑杆与仅仅垂直延伸并称为竖柱的支承元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此。另外,平面形的斜撑杆或者平面斜撑杆优选吸收朝着它们的纵轴线的方向的力和由此其平坦的主面的延伸平面内的力。这样的平面元件或者平面支承结构在工程力学中被称为片板(Scheiben),而垂直与其延伸平面或者主面负载的平面元件则被称为平板(Platten)。可承受弯矩的板件结构和由此还有目前的平面斜撑杆与杆或者杆状的竖柱和斜撑杆的不同之处例如在于:它们的厚度尺寸明显小于由片板的平面大小所确定的长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因此平面形的斜撑杆也被称为平面斜撑杆或者片板斜撑杆(Scheibenstreben)。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改良的起重机梁的相应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得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14中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构造。
一种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的并且构造成具有多个斜撑杆的桁架梁的起重机梁,具有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能够在该起重机梁上行走,其中斜撑杆中的至少几个构造成平面形的并且平面形的斜撑杆分别具有平坦的主面,该主面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方向延伸,在该起重机中以有益的方式至少一个起重机梁通过如下方式得以改良:至少一个第一斜撑杆与一个第二斜撑杆构成一个斜撑杆对并且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方向看彼此呈X形设置。
与桁架梁结构的众所周知的起重机梁不同,如此改良的起重机梁的出众之处特别是在于:不必使用为了保障起重机梁的所需稳定性的竖柱。因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部件繁多并节省材料。同时可以相对众所周知的桁架起重机梁提高抗扭性。通过交叉的斜撑杆的X形设置还可以降低平面形的斜撑杆和各个起重机梁区域鼓起的危险。
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规定:每个斜撑杆对的两个斜撑杆在纵侧面之一内分别具有空隙并且两个斜撑杆通过两个空隙插在一起。
通过如下方式实现起重机的简单制造:每个斜撑杆对的两个斜撑杆在空隙的区域内相互焊接在一起。
另外,以有益的方式规定:每个斜撑杆对的斜撑杆内的空隙构造如下,即X形设置的斜撑杆的彼此配属的纵侧面齐平地设置。因此实现了每个斜撑杆对的两个斜撑杆的特别均匀的和由此可靠的相互支撑。
在一个结构上简单的构造中规定:空隙以各个纵侧面为出发点朝着斜撑杆的纵轴线的方向延伸,优选矩形地,特别是一直延伸到纵轴线为止并且优选设置在斜撑杆长度的一半的区域内。
另外,以有益的方式规定:在斜撑杆的每个纵侧面上在主面内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并且平面形的斜撑杆中的至少几个的纵侧面至少在第一与第二缺口之间构造成无弯边的。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制造费用。通过优选圆的缺口使主面横向于纵轴线收缩,因此斜撑杆在这些区域内分别构成一种膜片活节并且使通过斜撑杆的力流最佳化。在传统的平面形的斜撑杆中,为了制造辅面需要在第一与第二缺口或者膜片活节之间高费用地使纵侧面弯边或者弯曲,而在无弯边的平面形的斜撑杆中则可以放弃这一点。因此能够以有益的方式仅仅通过对板厚的相应的选择自由地选择横向于起重机梁的纵方向延伸的主面的尺寸,特别是长度和宽度。另外,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斜撑杆制成的起重机梁由于省略了静力上没必要的板材区域和伴随而生的节约材料而具有明显降低的自重和同时最佳化的承载能力。
在另外的构造中规定:纵侧面在其整个长度上构造成无弯边的。因此又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费用。
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规定:无弯边的纵侧面仅仅在各个主面的平面内延伸。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一步扩大上述优点:所有的斜撑杆的纵侧面构造成无弯边的。由于为此所有的斜撑杆也构造成平面形的,与传统的桁架结构相比,构造成统一的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形的斜撑杆能够取代所有个别调整的、杆状的斜撑杆或者具有制造费用高的辅面的平面形的斜撑杆。这一点产生了显著的制造优势,因为每个平面形的斜撑杆由激光切割的钢板制成而无需其他的高费用的加工工序。那就是说仅仅通过相应的激光切割就可以自由地形成斜撑杆的构造。
在一个可选的、改良的实施方式中规定:在斜撑杆的每个纵侧面上在主面内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和斜撑杆对的斜撑杆的纵侧面中的至少一个在斜撑杆的交叉区域与缺口之间弯边并且具有与主面连接的、弯边的辅面,该辅面优选指向横切起重机梁的纵方向的方向。通过优选圆的缺口使主面横切纵轴线收缩,因此斜撑杆在这些区域内分别构成一种膜片活节并且使通过斜撑杆的力流最佳化。斜撑杆的X形设置与膜片活节以及附加地作为抗压屈区设置的辅面的组合提高了起重机梁特别是在起重机梁结构高度大的情况下的承载能力和抗扭性并且附加地降低了各个起重机梁区域鼓起的危险。
以有益的方式规定:每个纵侧面在交叉区域与缺口之间弯边并且具有与主面连接的、弯边的辅面。
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规定:在交叉区域与每个辅面之间在纵侧面上设置有一个另外的缺口。由此构成具有上述优点的另外的膜片活节。
通过如下方式实现了在结构上和加工工艺上构造成特别有益的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起重机梁包括至少一个沿着其纵方向直线延伸的上缘板和至少一个与此平行设置的下缘板,其中所述上缘板和所述下缘板通过多个沿着起重机梁的纵方向设置的斜撑杆相互连接。
在另一个有益的构造中规定:起重机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地和保持间距设置的起重机梁。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进一步详细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加以阐述。其中:
图1为构造成单梁起重机的桥式起重机;
图2为用于图1所示出的桥式起重机的本实用新型起重机梁的局部的透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出的起重机梁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出的起重机梁的斜撑杆的视图;和
图5为用于图2所示出的起重机梁的、利用可选的斜撑杆构成的斜撑杆对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起重机
2起重机梁
3上缘板
3a翼缘
3b平面型材
3d第一上缘板型材
3e第二上缘板型材
3f凸缘
4下缘板
4a翼缘
4b平面型材
4c滚动面
4d第一下缘板型材
4e第二下缘板型材
4f凸缘
5斜撑杆
5a主面
5b纵侧面
5c第一缺口
5d第二缺口
5e第一斜撑杆端
5f第二斜撑杆端
5g空隙
5h第一斜撑杆
5i第二斜撑杆
5j辅面
5k第三缺口
5l第四缺口
6端头
7第一行走机构
7a第一电动机
8第二行走机构
8a第二电动机
9起重小车
10起重机控制系统
11悬式控制开关
α定位角
AL空隙长度
B宽度
F行驶方向
KB交叉区域
L长度
LA纵轴线
LR纵方向
OK上接点
OK1第一上接点
OK2第二上接点
S焊缝
SB斜撑杆宽度
UK下接点
UK1第一下接点
UK2第二下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关于桥式起重机的说明相应地也适用于不同的起重机诸如高架起重机。
图1示出的是一个构造成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起重机1。该起重机1包括一个构造成桁架梁的起重机梁2,该起重机梁水平地校准并且以长度L沿着它的纵方向LR延伸。
起重机1的起重机梁2以固定在它的相对的端部上的第一和第二行走机构7、8构成一个起重机桥,该起重机桥在顶视图中基本上被构造成工字形。起重机1通过行走机构7、8可以沿着水平的行走方向F横切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在未示出的轨道上行走。轨道通常相对地面高架地设置,并且能够为此例如被架在合适的支承结构上或者被固定在彼此相对的建筑物墙壁上。为了使起重机1或者其起重机梁2行走,第一行走机构7由第一电动机7a驱动,而第二行走机构8由第二电动机8a驱动。在起重机梁2上悬挂有一个具有构造成钢绳葫芦的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9,该起重小车通过未示出的行走机构可以横向于起重机1的行走方向F以及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行走。该起重小车9可沿着并且在起重机梁2的下缘板4的从侧面伸出的滚动面4c上行走。起重机1另外包括起重机控制系统10和与其相连接的悬式控制开关11,通过它们能够相互分开地控制和操作起重机1或者电动机7a、8a以及具有钢绳葫芦的起重小车9。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设置在起重小车9上的钢绳葫芦的吊货装置下降或上升。
图2示出的是用于图1的起重机1的本实用新型起重机梁2的局部的透视图。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基本上包括一个上缘板3、一个下缘板4和多个在其间对角延伸的斜撑杆5,通过这些斜撑杆上缘板3与下缘板4固定连接。斜撑杆5构造成平面形的和无弯边的并且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看的话成对地呈X形设置。下面将对斜撑杆5的X形设置以及斜撑杆5的构造加以详细阐述。
另外,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在上缘板3与下缘板4的相对的端部上通过各一个端头6封闭(参照图1)。上缘板3和下缘板4通过这些端头6连接成一个框架。另外,行走机构7、8固定在端头6上。
上缘板3与下缘板4在行走机构7、8之间分别直线地、平行地和彼此间隔开地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延伸。在此上缘板3与下缘板4垂直地彼此间隔开。上缘板3由两个设置在水平平面内的和水平地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上缘板型材3d、3e组成。两个上缘板型材3d、3e分别由一个具有一个垂直向下定向的翼缘3a和一个与此呈直角设置的水平凸缘3f的L形或角形型材梁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上缘板型材3d、3e的凸缘3f与斜撑杆5的上端面处在一个水平的平面内。下缘板以同样的方式由两个下缘板型材4d、4e构成。上缘板3的下指的翼缘3a与下缘板4的上指的翼缘4a彼此相对。另外,由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的沿着纵方向LR看最外侧的边缘的间距产生起重机梁2的宽度B(参见图3)。作为可选,下缘板4也可以由一个具有两个垂直竖立的翼缘4a和一个将所述翼缘4a连接的水平凸缘4f的整体的平面型材4b构成,从而大致产生一个U形轮廓的横截面。在这种情况下,平面型材4b的凸缘4f在侧面延长超出翼缘4a(另参见图3)。平面型材4b的凸缘4f的彼此相对的端部分别构成起重小车9的行走机构用的滚动面4c。原则上上缘板3也可以由一个相应的平面型材3b构成。
以两个端头6之一为出发点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看设置有多个X形设置的斜撑杆对,这些斜撑杆对分别包括第一斜撑杆5h和第二斜撑杆5i。沿着纵方向LR看如此程度地重复对斜撑杆5的分别成对地X形设置,直到到达形式为起重机梁2的另一个端头6的相对的端部为止。
图2中示例性地标注有附图标记的斜撑杆对设置在起重机梁2的两个端部之间。这个斜撑杆对的第一斜撑杆5h在第一上接点OK1内焊接在上缘板3上和第二斜撑杆5i在第一下接点UK1内焊接在下缘板4上。第一斜撑杆5h与此相应地对角向下延伸到下缘板4上的第二下接点UK2和第二斜撑杆5i对角向上延伸到上缘板3上的第二上接点OK2。
为了能够彼此X形和交叉地设置,每个斜撑杆对的两个斜撑杆5h和5i分别具有一个切口状的空隙5g(参见图4)。通过空隙5g将两个斜撑杆5h和5i在构成交叉区域KB的情况下插接在一起。为了保障斜撑杆对的两个斜撑杆5h和5i的可靠的相互支撑,斜撑杆5h和5i不仅能够插接在一起,而且附加地通过沿着两个空隙5g延伸的焊缝S在交叉区域KB内相互焊接在一起。
每个斜撑杆5相对一个假设的垂直辅助平面呈定位角α倾斜,该辅助平面相对沿着纵方向LR平行延伸的上缘板3和下缘板4呈直角地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定位角α由各个斜撑杆5的平坦的主面5a与辅助平面相夹而成。为了简便起见,将定位角α画在主面5a与位于辅助平面内的辅助线HL之间。优选定位角α在35°至55°的范围内和特别优选为45°。优选在装配之前根据起重机梁2的长度确定定位角α,从而可以使用长度分别相同和定位角α相同的、偶数的斜撑杆5并且能够相应地X形设置所有的斜撑杆5。
通过X形地设置斜撑杆5产生相应多数量的上接点OK和下接点UK(参见图1),因而增强了用作起重小车9的轨道的上缘板3或下缘板4防止弯曲和隆起并总体上加固和稳定了起重机梁2。因此还可以放弃在上缘板3与下缘板4之间除斜撑杆5意外的额外地使用垂直竖柱用以进行支撑。
在起重机梁2的桁架结构中如此地校准斜撑杆5,即它们的主面5a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延伸。另外,斜撑杆5以它们的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e设置在下缘板4的两个垂直上指的翼缘4a之间。斜撑杆5在它们的上部第二斜撑杆端5f处设置在上缘板3的两个垂直下指的翼缘3a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上缘板3以它的翼缘3a的内侧面以及下缘板4以它的翼缘4a的内侧面贴靠在斜撑杆5的与此平行延伸的纵侧面5b上。斜撑杆5只在它们的与此相应贴靠的纵侧面5b的区域内与翼缘3a、4a沿着在那里构成的焊缝S焊接在一起(参见图3)。那就是说横切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看,在上缘板3或者下缘板4的翼缘3a、4a之间始终只设置有一个斜撑杆5。
图3示出的是图2的起重机梁2的剖视图,其剖面在两个邻接的斜撑杆对之间垂直并横切纵方向LR延伸。在图3中与此相应地示出借助图2说明的斜撑杆对的交叉区域KB的视图。在这种情况下,示出的是斜撑杆对的第一斜撑杆5h的上半部和与第一斜撑杆5h构造相同的第二斜撑杆5i的下半部,因此所有平面形的斜撑杆5的基本构造变得一目了然。
斜撑杆5构造成具有伸长的形状和横截面基本上为矩形的主面5a的板型材。斜撑杆5优选由构成主面5a的钢板通过激光切割制成。主面5a基本上由平行于纵轴线LA延伸的纵侧面5b限定并且沿着斜撑杆5的纵轴线LA延伸。至少在中间区域内,斜撑杆5的主面5a以斜撑杆宽度SB超过至少起重机梁2的宽度B的一半横切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宽度B相当于下缘板4的或者-如在图3中示出的起重机梁2中那样-上缘板3的,特别是从纵轴线LA起外指的凸缘3f、4f的沿着纵方向LR看最外部的点的间距。
在相对的下部第一和上部第二斜撑杆端5e和5f的区域内,在斜撑杆5的两个纵侧面5b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下部第一缺口5c和一个上部第二缺口5d。通过缺口5c、5d在每个斜撑杆端5e、5f的区域内产生一个主面5a横向于纵轴线LA的收缩,因此斜撑杆5在这些区域内分别构成一种膜片活节。第一和第二缺口5c、5d构造成圆的,优选圆弧形的并且鉴于斜撑杆5固定在起重机梁2的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导致通过焊接在斜撑杆端5e和5f的区域内的斜撑杆5的力流最佳化并减轻那里的焊缝S或者附属的焊缝尾部的负荷。为此优选缺口5c、5d位于翼缘3a、4a之外,然而与这些翼缘接界。
在图3示出的视图中,两个斜撑杆5h和5i的切口形的空隙5g被遮盖和因此未画出。下面将借助图4对空隙5的构造进行说明。然而从图3中已经可以得知:空隙5g特别是如下地构造在每个斜撑杆对的斜撑杆5h和5i内,即在此处插在一起的和X形设置的斜撑杆5h和5i能够以它们彼此配属的纵侧面5b齐平地设置。两个斜撑杆5h和5i的空隙5g为此分别以相应的纵侧面5b为出发点与该纵侧面5b呈直角地以空隙长度AL大约一直延伸到纵轴线LA为止。为了能够将所示出的斜撑杆对的两个斜撑杆5h和5i为了X形的设置和构成交叉区域KB而插在一起,斜撑杆5h和5i必须如此地定位,即空隙5g分别设置在斜撑杆5h和5i的彼此相对的纵侧面5b上。为了对通过这种方式插在一起的斜撑杆5h和5i进行焊接,然后一条贯通整个斜撑杆宽度SB的焊缝S沿着两个空隙长度AL延伸。优选沿着纵方向LR看在交叉区域KB的两侧上焊接斜撑杆5h和5i。
另外,每个空隙5g针对整个斜撑杆长度位于中心地,就是说在斜撑杆长度的一半的区域内设置在两个纵侧面5b之一上。作为可选也可以考虑:空隙5g针对整个斜撑杆长度设置在中心之外以及交叉区域KB也与此相应地非设置在X形的斜撑杆对的高度的一半上。
另外,可以下部第一斜撑杆端5e上和/或上部第二斜撑杆端5f上在主面5a内设置矩形的开口(未示出),以便在焊接在上缘板3或下缘板4上之前以此将斜撑杆5插在翼缘3a或者4a上。同样可以考虑:两个翼缘3a或两个翼缘4a彼此非同等距离地间隔开和然后纵侧面5b也与此相应地在斜撑杆端5e、5f的区域内彼此不同距离地间隔开,以便能够贴靠在翼缘3a或者4a上并焊接在其上。
在图4中示出的是图2的起重机梁2的斜撑杆5的视图。示出的特别是空隙5g在主面5a内针对整个斜撑杆长度的中心位置。空隙5g以两个纵侧面5b之一为出发点基本上呈矩形地并以空隙宽度AB一直延伸到纵轴线LA为止。空隙宽度AB至少与斜撑杆5的主面5a的板厚相符,以便在插装构成斜撑杆对时能够容纳这个板厚。还可以看出:由缺口5c、5d构成的膜片活节由此朝着纵轴线LA的方向看设置在空隙5g与各个斜撑杆端5e或5f之间,该斜撑杆端在装配状态中焊接在翼缘3a或4a之间(参见图3)。
在图1至4示出的实施例中纵侧面5b在其整个长度上和由此在整个斜撑杆长度上构造成无弯边的。纵侧面5b和主面5a与此相应地位于一个由主面5a展开的共同的平面内并且未设置用于构成所谓的抗压屈区的纵侧面5b的弯边。然而在斜撑杆5的总斜撑杆长度大,例如在起重机梁2的结构高度大和交叉区域KB与上缘板3或下缘板4之间的斜撑杆5的区域与此相应地长、自由和未支撑或未固定的情况中可以考虑:X形设置的斜撑杆5为了提高刚性在交叉区域KB与斜撑杆端5e和5f之间具有形式为弯边的辅面5j的所谓的抗压屈区。
在图5中示出的是具有这样的斜撑杆5的斜撑杆对的透视图。在这种情况下,斜撑杆5的纵侧面5b相对主面5a大致呈直角地被弯边或弯曲。如此构成的和与主面5a连接的辅面5j指向横切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的方向。在此可以考虑:仅仅一个纵侧面5b或者两个纵侧面5b向相同的(参见图5)或相反的方向弯边。斜撑杆5可以与此相应地根据设置的辅面5j的数量朝着其纵轴线LA的方向看具有L形、U形或Z形的横截面。另外可以考虑:斜撑杆5在它们的纵侧面5b上作为对第一和第二缺口5c和5d的补充具有另外的构造相同的第三缺口5k和第四缺口5l,这些缺口分别成对地设置在辅面5j与交叉区域KB之间的每个纵侧面5b上。斜撑杆5与此相应地分别具有四个辅面5j和附加地两个第三缺口5k和两个第四缺口5l,这些缺口如缺口5c、5d那样以同样的方式构成附加的膜片活节。
作为图1至3中示出的X形设置以外的可选也可以考虑平面形的和无弯边的斜撑杆5的不同的设置,例如成对地V形设置(未示出)。在这种情况下,斜撑杆5在上缘板3与下缘板4之间自由延伸并且不像在X形设置中那样相互支撑。另外,斜撑杆5然后与用于X形的斜撑杆对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构造成关于它们的纵轴线LA镜面对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空隙5g。特别是上述膜片活节始终既设置在无弯边的也设置在配置有辅面的斜撑杆5中。然而在无弯边的斜撑杆5的总的斜撑杆长度大的情况中,例如在无弯边的斜撑杆5的V形设置中原则上也可以考虑:为了支撑,在上缘板3与下缘板4之间除了斜撑杆5之外附加地设置多个垂直延伸的竖柱,这些竖柱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设置在各个斜撑杆5或者斜撑杆对之间并将上缘板3与下缘板4同样固定地相互连接。竖柱优选类似于斜撑杆5构造成平面形的并且与上缘板3和下缘板4焊接在一起。然而在斜撑杆5的总斜撑杆长度小的情况中,不需要通过竖柱的支撑。
当然,起重机1不仅可以构造成单梁起重机,而且也可以构造成双梁起重机,该双梁起重机然后与此相应地包括两个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梁2,在它们的端部上又以通常的方式固定有行走机构7、8,因而在顶视图中看构造成一个框架。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起重小车9不必强制性地悬挂在起重机梁2的下缘板4上,而也可以在两个起重机梁2的上缘板3上滚动。设置在起重机梁2之间的中心处的起重小车9可以与此相应地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和在两个起重机梁2之间行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设置在起重小车9上的钢绳葫芦的吊货装置在两个起重机梁2之间下降或上升。

Claims (19)

1.起重机(1),该起重机具有至少一个水平延伸的并且构造成具有多个斜撑杆(5,5h,5i)的桁架梁的起重机梁(2),具有起重装置的起重小车(9)能够在该起重机梁上行走,其中斜撑杆(5,5h,5i)中的至少几个构造成平面形的并且平面形的斜撑杆(5,5h,5i)分别具有平坦的主面(5a),该主面分别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延伸,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斜撑杆(5h)与一个第二斜撑杆(5i)构成一个斜撑杆对并且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看彼此呈X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每个斜撑杆对的两个斜撑杆(5,5h,5i)在它们的纵侧面(5b)之一内分别具有空隙(5g)并且两个斜撑杆(5,5h,5i)通过两个空隙(5g)插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每个斜撑杆对的两个斜撑杆(5,5h,5i)在空隙(5g)的区域内相互焊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每个斜撑杆对的斜撑杆(5,5h,5i)内的空隙(5g)构造如下,即X形设置的斜撑杆(5,5h,5i)的彼此配属的纵侧面(5b)齐平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空隙(5g)以各个纵侧面(5b)为出发点朝着斜撑杆(5,5h,5i)的纵轴线(LA)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5g)矩形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5g)一直延伸到纵轴线(LA)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5g)设置在斜撑杆长度的一半的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在斜撑杆(5,5h,5i)的每个纵侧面(5b)上在主面(5a)内设置有第一缺口(5c)和第二缺口(5d)并且平面形的斜撑杆(5,5h,5i)中的至少几个的纵侧面(5b)至少在第一与第二缺口(5c,5d)之间构造成无弯边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纵侧面(5b)在其整个长度上构造成无弯边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无弯边的纵侧面(5b)仅仅在各个主面(5a)的平面内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斜撑杆(5,5h,5i)的纵侧面(5b)构造成无弯边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在斜撑杆(5,5h,5i)的每个纵侧面(5b)上、在主面(5a)内设置有第一缺口(5c)和第二缺口(5d);并且在缺口(5c,5d)与斜撑杆(5,5h,5i)的交叉区域(KB)之间,斜撑杆对的斜撑杆(5,5h,5i)的纵侧面(5b)中的至少一个被弯边并且具有与主面(5a)连接的、弯边的辅面(5j)。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该辅面指向横向于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的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每个纵侧面(5b)在交叉区域(KB)与缺口(5c,5d)之间弯边并且具有与主面(5a)连接的、弯边的辅面(5j)。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在交叉区域(KB)与每个辅面(5j)之间在纵侧面(5b)上设置有另外的缺口(5k,5l)。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起重机梁(2)包括至少一个沿着其纵方向(LR)直线延伸的上缘板(3)和至少一个与此平行设置的下缘板(4),其中所述上缘板(3)和所述下缘板(4)通过多个沿着起重机梁(2)的纵方向(LR)设置的斜撑杆(5,5h,5i)相互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起重机(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地和保持间距设置的起重机梁(2)。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1)是桥式起重机或者高架起重机。
CN201520189899.6U 2015-03-31 2015-03-31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5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9899.6U CN205045723U (zh) 2015-03-31 2015-03-31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9899.6U CN205045723U (zh) 2015-03-31 2015-03-31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5723U true CN205045723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3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989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45723U (zh) 2015-03-31 2015-03-31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457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6713U (zh)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CN202766132U (zh) 起重机
CN203199888U (zh) 起重机
CN202766133U (zh) 起重机
US9790060B2 (en) Crane, in particular overhead crane or gantry crane,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rane girder
JP6486460B2 (ja) クレーンのためのクレーンキャリア
CN108025894B (zh) 包括至少一个起重机大梁的起重机、特别是桥式起重机或龙门式起重机
CN201605696U (zh) 一种抗震预制板
CN207243234U (zh) 一种钢结构模块化房屋通用吊架
CN208039060U (zh) 一种钢箱拱肋系杆拱桥系梁钢骨架外包混凝土吊模体系
CN205045723U (zh) 具有至少一个起重机梁的起重机
CN103669706B (zh) 丁字型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外墙板及施工方法
CN113152246A (zh) 一种适用于双层悬索桥钢桁加劲梁结构
CN105217444A (zh) 改进型单梁起重机
CN211765803U (zh) 一种双块式轨枕钢筋桁架的搬运小车
CN211473075U (zh) 一种四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肩梁
CN204826620U (zh) 一种建筑施工梁架
CN114634103A (zh) 一种起重机的主梁及起重机
CN203428765U (zh) 葫芦小车及使用该葫芦小车的起重机
CN208294101U (zh) 一种大跨度钢梁安装滑移与提升结合装置
CN206173819U (zh) 一种连续梁悬臂浇筑设备抗台风快速施工隐形挂篮
CN109264574A (zh) 一种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
CN210946515U (zh) 一种用于有砟箱梁桥面系竖墙模板的运输装置
CN211772865U (zh) 一种调整钢箱梁横向预拱度的装置
CN211646024U (zh) 钢-混结合梁钢箱梁吊装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usseldorf

Patentee after: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TEREX MHPS GmbH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04

Address after: Finland Xu Wenkai

Patentee after: TEREX MHPS GmbH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DEMAG CRANES & COMPONENTS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