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41966U - 药液注入口 - Google Patents

药液注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41966U
CN205041966U CN201520451377.9U CN201520451377U CN205041966U CN 205041966 U CN205041966 U CN 205041966U CN 201520451377 U CN201520451377 U CN 201520451377U CN 205041966 U CN205041966 U CN 205041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portion
medicine injection
liquid medicine
ring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13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有川清贵
平贺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41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41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液注入口,其能够改善成品率并且延长耐用期间。药液注入口(100)具备壳体部(10)、储液部(50)、连接器部(36)、上方框架(60)、下方框架(70)以及隔膜部(20)。储液部(50)具有开口(56),并被内包于壳体部(10)而存积药液。连接器部(36)从储液部(50)与壳体部(10)的外侧连通。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相对壳体部(10)具有更高的刚性,并相互组合而构成环状的框体。隔膜部(20)由被压入框体中的弹性体形成,并覆盖开口(56)。

Description

药液注入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液注入口。
背景技术
用于抗癌剂给药的医疗器械之一可举出药液注入口。药液注入口被埋设于皮肤的下方使用。在其中央部分设置有由气密性高的压缩的硅橡胶等形成的隔壁(隔板)。能够在该隔板刺入专用的穿刺针而将药液注入。被注入的药液经由与药液注入口共同被埋设于皮肤下的导管,对血管内给药。在基于抗癌剂给药的化学疗法中需要频繁地进行药液给药。若使用药液注入口,则能够在隔板简单地刺入穿刺针,因此能够可靠地注射。因此,具有减少受检者的负担(痛苦)的优点。
另外,这种药液注入口除了抗癌剂给药之外,还用于高热量输液的持续注入等。
作为这种药液注入口,例示出下述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公开有具有被埋设于皮肤下也能够感知的特征(例如,形状)的药液注入口。由此,能够在被埋设于皮肤下的状态下从皮肤外识别药液注入口。
专利文献2公开有具备由上壳体、下壳体两个部件构成的壳体;和形成了存积活性物质的腔的插入部的药液注入口。该插入部插入下壳体。从该插入部的上方通过隔板以及上壳体来闭塞腔的开口。通过该结构,专利文献2的药液注入口能够容易地组装,并且活性物质难以泄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36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33445号公报
药液注入口的隔板是反复刺入穿刺针的部位。为了不使存积于隔板的下方的药液等从拔出穿刺针时产生的孔泄漏,在制造时对隔板施加较强的按压力而将其压缩。另外,在药液注入口的使用期间需要维持该压缩状态。
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以往的药液注入口中,对隔板施加按压力的壳体主要由树脂材料形成。然而在树脂制的壳体中不耐受较强的按压力,从而有时在制造时、使用时破损。因此,从成品率、抗老化性的观点来看存在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改善成品率,并且延长耐用期间的药液注入口以及药液注入口的制造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药液注入口,其具备:
壳体部;
储液部,其具有开口,并被内包于上述壳体部而存积药液;
连接器部,其从上述储液部与上述壳体部的外侧连通;
多个刚性框架,它们相对上述壳体部具有更高的刚性,并相互组合而构成环状的框体;
弹性体,其被压入被上述框体中;以及
隔膜部,其覆盖上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药液注入口的制造方法,该药液注入口具备:壳体部,其包括位于上方的盖部和位于下方的底部;储液部,其具有开口,并被内包于上述壳体部而存积药液;以及连接器部,其从上述储液部与上述壳体部的外侧连通,该药液注入口的制造方法包括:
成型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具有设置有多个比宽度尺寸小的小径的小孔的凸缘部,并相对上述壳体部具有更高的刚性的环状的第一框架插入模具,将若进行固化则成为弹性体的树脂材料注入上述模具,以通过上述小孔而从该凸缘部的上方连接于下方的方式对隔膜部进行插入成型;
压装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具有凸缘部、并相对上述壳体部具有更高的刚性的环状的第二框架压装于通过上述成型工序被一体成型的上述隔膜部以及上述第一框架,并通过上述上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与上述第一框架的上述凸缘部夹住上述隔膜部;以及
组装工序,在该工序中,利用通过上述压装工序被夹住的上述隔膜部覆盖上述储液部的上述开口,并通过上述盖部与上述底部夹住上述第一框架以及上述第二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改善成品率,并且延长耐用期间的药液注入口以及药液注入口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注入口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药液注入口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4(a)是下方框架的仰视图,图4(b)是图4(a)的IVB-IVB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插入成型后的隔膜部以及下方框架的剖视图。
图6是压装后的隔膜部、上方框架以及下方框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全部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规定上下方向,但这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要素的相对关系简单地进行说明为方便起见而规定的,没有限定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情况下的制造时、使用时的方向。
<药液注入口100的特征>
利用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药液注入口100的特征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注入口100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上方观察药液注入口100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面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药液注入口100具备壳体部10、储液部50、连接器部36、多个刚性框架(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以及隔膜部20。
储液部50被内包于壳体部10,并具有开口56,从而供药液存积。
连接器部36是中空的,其内部空间从储液部50连通于壳体部10的外侧。
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比壳体部10具有更高刚性,且相互组合而构成环状的框体。
隔膜部20由被压入框体中的弹性体形成,并覆盖上述储液部50的开口56。
如上一段那样,在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注入口100中,使用具有比较高的刚性的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构成强韧的框体,在该框体中压入有隔膜部20。因此,即使对隔膜部20施加较大的按压力该框体也难以破损。而且,也能够长期间维持施加于隔膜部20的按压力。
另外,即使破损,上方框架60、下方框架70以及隔膜部20也与壳体部10成为分开独立部件,从而限制破损位置。
以下,对药液注入口100的各构成要素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刚性框架以及隔膜部20>
利用图3~图6对刚性框架以及隔膜部20进行说明。
图3是图2的III-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4(a)是下方框架70的仰视图,图4(b)是图4(a)的IVB-IVB剖面的剖视图。
图5是插入成型后的隔膜部20以及下方框架70的剖视图。
图6是压装后的隔膜部20,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的剖视图。
此外,图5以及图6的剖视图表示与图4(b)的剖视图同方向的剖面。
如图6所示,刚性框架包括位于上方的环状的上方框架60、和位于下方的环状的下方框架70。
上方框架60与下方框架70在内径方向具有相互对置的凸缘部62以及凸缘部72。上方框架60的凸缘部62与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通过夹住隔膜部20来对隔膜部20施加按压力。
此处上方以及下方是指药液注入口100的顶面侧以及底面侧。
另外,此处环状是指从上方或者下方观察时,包围恒定区域的形状(圆形、方形等)、或者包围恒定区域的轮廓缺少一部分的形状(C形、コ字形等)。
此处压入是指施加按压力并且压入。
另外,此处夹住是指施加按压力并且夹住。
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是被施加较强的按压力的部件,优选由示出较高的刚性的材料形成。具体而言,可举出钛、不锈钢等金属。此外,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不局限于由一种材料形成的方式,也可以由多种材料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有隔膜部20的环状的框体由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这两个刚性框架构成,并从隔膜部20的上下方向施加按压力。然而,该方式是一个例子,不一定局限于该方式。例如,可以由三个以上的刚性框架构建环状的框体,也可以将多个圆弧状的刚性框架组合而从侧方施加按压力。
本实施方式的上方框架60的凸缘部62的内径与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的内径相等。由此,在隔膜部20上刺入穿刺针(未图示)时,穿刺针难以与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碰撞。能够减少穿刺针破损的风险。
该方式是一个例子,上方框架60的凸缘部62的内径比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的内径小的方式也起到相同的效果。
隔膜部20是覆盖储液部50的开口56的部件,由能够供穿刺针(未图示)刺穿的弹性体形成。另外,在隔膜部20上通过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施加有较强的按压力,拔出穿刺针而产生的孔自然地闭塞。形成隔膜部20的材料例如可举出,硅酮、异戊二烯、胶乳等橡胶。
优选隔膜部20与上方框架60或者下方框架70被一体成型。即使施加较强的按压力,隔膜部20也难以剥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膜部20与下方框架70被一体成型。更详细而言,在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设置有多个比该凸缘部72的宽度尺寸小径的小孔74,隔膜部20以通过小孔74在该凸缘部72的上方以及下方连接的方式与下方框架70共同一体成型。
如上述那样,将多个小孔74设置于凸缘部72,由此形成隔膜部20的树脂也顺利地流入凸缘部72的下方。另外,能够使小孔74成为小径,一定程度上确保下方框架70的强度,从而能够耐受较强的按压力。
利用以上述那样的结构制造药液注入口100时,使用以下那样的工序的制造方法。
首先,将具有设置有比宽度尺寸小径的小孔74的凸缘部72,并相对壳体部10具有更高刚性的环状的下方框架70(第一框架)插入模具(未图示)。然后,将若进行固化则作为弹性体的树脂材料注入模具,以通过小孔74而从该凸缘部72的上方与下方连接的方式对隔膜部20进行插入成型(成型工序S1)。
接下来,将具有凸缘部62,并相对壳体部10具有更高刚性的环状的上方框架60(第二框架)压装于成型工序S1中被一体成型的隔膜部20以及下方框架70,通过上方框架60的凸缘部62与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夹住隔膜部20(压装工序S2)。
另外,通过压装工序S2中被夹住的隔膜部20来覆盖储液部50的开口56,通过盖部12与底部14夹住下方框架70以及上方框架60(组装工序S3)。
此外,前段中说明的工序中所制造的药液注入口100具备壳体部10、储液部50以及连接器部36。壳体部10包括位于上方的盖部12和位于下方的底部14。储液部50具有开口56,并被内包于壳体部10从而存积药液。连接器部36从储液部50连通于壳体部10的外侧。
图5示出插入成型(成型工序S1)后的隔膜部20以及下方框架70。另外,图6示出压装(压装工序S2)后的隔膜部20、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
如图5所示,在成型工序S1中隔膜部20的一部分亦即环状的凸部28、环状的凹部26相对凸缘部72的下表面形成于下方。此处凸部28或者凹部26是相互比较时相对突出的部位、或者凹陷的部位。
另外,如图6所示,在压装工序S2中穿刺部上表面22以及穿刺部下表面24被形成于隔膜部20的中央部分。另外,上方框架60的外壁64的内径比下方框架70的外壁76的外径稍小,在压装工序S2中将上方框架60压装于下方框架70,由此上方框架60与下方框架70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被固定。
比较图5与图6可知,在成型工序S1之后,穿刺部下表面24相对凹部26、凸部28位于上方,但在压装工序S2之后通过按压隔膜部20而使穿刺部下表面24相对凹部26、凸部28向下方突出。即,隔膜部20的周边部分被凸缘部62与凸缘部72按压,由此隔膜部20的中央部分被挤出而隆起。由此,在隆起的穿刺部下表面24与环状的凸部28之间环状的凹部26成为槽。
如图6所示,优选环状的凸部28形成为钝头。这是因为若稍微施加按压而与底部14抵接则凸部28的头部稍微压溃而与底部14接触,遍及环状的凸部28的整周上与底部14紧密接触。
环状的凸部28在隔膜部20的下表面与隔膜部20由一个材料形成,并与储液部50的开口56的周围抵接(参照图3)。环状的凸部28如所谓的O型环那样作用,从而防止存积于储液部50的药液从开口56泄漏。
此外,环状的凸部28是用于防止漏液而设置的部件,因此优选形成为从下方框架70的中心轴观察遍及全方位而延伸,不存在缺少部分的封闭的环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隔膜部20与环状的凸部28由一个材料形成的方式进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即,也可以是与隔膜部20以分开独立部件而形成的O型环被设置于隔膜部20的下表面的方式。
小孔74的侧面与环状的凸部28在至少一部分相互对置。换言之,环状的凸部28的至少一部分紧贴于小孔74的侧面。或者,从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的上方经由小孔74而存在隔膜部20,由此形成有凸部2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孔74的中心以相对凸部28的头部位于内径侧的方式配置,但可以位于正上方,也可以位于外径侧。
以成为上述的配置的方式使用凸部28的成型模具,由此成型工序S1中的树脂注入被顺利地进行,凸部28以高精度形成为所希望的形状。
另外,多个小孔74在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沿周向以大致均等的间隔被配置。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八个小孔74以凸缘部72的中心轴为中心以45度间隔被配置。
由于像这样构成,所以在成型工序S1的树脂注入时,树脂均等地分散而流入凸缘部72的下方,因此凹部26、凸部28的成型精度提高。
<储液部50>
储液部50是存积经由刺入隔膜部20的穿刺针(未图示)注液的药液等的部位。
本实施方式的底部14与储液部50由一个材料形成。因此,储液部50的底面52由树脂材料形成,其侧面54也由树脂材料形成。即,包围储液部50的壁面由树脂材料形成。此处包围储液部50的壁面是形成储液部50的壁面,并包括底面52、侧面54。
如上述那样由一个材料且优选为树脂材料形成储液部50,由此减少穿刺针与底面52、侧面54碰撞而使储液部50破损的风险。另外,在穿刺针破损的情况下,也减少将破损的穿刺针从隔膜部20拔出而将隔膜部20损伤的风险。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储液部50与底部14成为一个材料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分开独立的部件。此时,储液部50可以由树脂材料形成,也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
另外,也可以是储液部50与下方框架70成为一个材料的方式。在该方式的情况下,储液部50成为与下方框架70相同的金属制。在该情况下,即使穿刺针(未图示)与包围储液部50的壁面碰撞,穿刺针也不会刺入该壁面,从而储液部50难以破损。
如图3所示,储液部50的开口56的周边向上方突出。另外,如上述那样,环状的凹部26与在隔膜部20的下表面设置为环状的凸部28邻接。上述凹部26与凸部28均为隔膜部20,因此两者由一个材料形成。而且,开口56的周边与被设置于隔膜部20的环状的凹部26嵌合。由此,开口56的周边也与环状的凸部28共同作为所谓的O型环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双重实现防止从开口56漏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环状的凹部26相对环状的凸部28形成于内径侧的方式进行说明,但形成于外径侧的方式也起到相同的效果。
<壳体部10>
壳体部10是包容并保护其他的构成要素的部位。
壳体部10由树脂材料形成。壳体部10包括位于上方的盖部12与位于下方的底部14。
如图3所示,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被盖部12与底部14夹住。此时,盖部12与底部14施加于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的按压力比上方框架60的凸缘部62与下方框架70的凸缘部72施加于隔膜部20的按压力小。即,施加于壳体部10(盖部12以及底部14)的负荷比施加于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的负荷小。
另外,盖部12与底部14施加于上方框架60以及下方框架70的按压力也被施加于环状的凸部28、环状的凹部26所抵接的位置。通过该按压提高该位置的水密性。
壳体部10与活体组织接触,因此优选具有生物相容性。另外,药液注入口100长期间被埋设于皮肤下,因此优选壳体部10具有一定的强度且不会因体热而变形。并且,需要成型为不使活体组织损伤的形状,优选壳体部10由容易加工的材料形成。
作为满足以上的条件的材料,例如可举出,聚醚砜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
在壳体部10对弹性体直接施加按压的以往的药液注入口中,壳体部10所要求的强度(刚性)比较高,因此材料的选项较少,从材料的筹备的观点来看存在有课题。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壳体部10所要求的强度(刚性)比较低,因此改善上述的课题。
<连接器部36、锁定基部34以及锁定最前端32>
连接器部36是作为将存积于储液部50的药液等在连接于药液注入口100的外侧更具体而言连接器部36的前端的导管(未图示)排出的流路而发挥功能的部件。
如图3所示,连接器部36的基端与被设置于储液部50的侧面54的连通孔58嵌合。而且,连接器部36的内径与连通孔58的内径大致相等,从而存积于储液部50的药液顺利地流动。
连接器部36成为药液的流路,因此优选由耐化学品性的材料形成。另外,供长尺寸的导管(未图示)连接,施加于导管的负荷也被施加于连接器部36,因此优选具有一定的强度(刚性)。
因此,形成连接器部36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钛、不锈钢等金属、硬质树脂材料、陶瓷等。
另外,如图3所示,连接器部36的外形成为从前端至基端放大的锥形在中途被切断的形状。因此,被嵌入的导管(未图示)难易脱落。
另外,药液注入口100具备锁定基部34、和锁定最前端32。
锁定基部34以包围连接器部36的周围的方式被设置。连接于连接器部36的前端的导管(未图示)被嵌入由锁定基部34与连接器部36形成的槽。
锁定基部34优选具有与连接器部36相同程度的强度(刚性)。因此,形成锁定基部34的材料例如可举出钛、不锈钢等金属、硬质树脂材料、陶瓷等。
锁定最前端32以包围连接器部36以及锁定基部34的方式被设置,对被安装于连接器部36以及锁定基部34的导管(未图示)进行保护。锁定最前端32的内壁面在导管弯曲时与导管抵接,因此优选具有不会对导管给予损伤的程度的挠性。因此,作为形成锁定最前端32的材料,例如可举出,硅酮、异戊二烯、胶乳等橡胶。
如以上所述,对本实施方式的药液注入口100所具备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各种研究,因此能够改善制造时的成品率,实现耐用期间的延长。另外,也能够起到防止从储液部50的开口56漏液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注入口100的各种构成要素不需要每个独立的存在,允许多个构成要素作为一个部件形成,一个构成要素由多个部件形成,某个构成要素是其他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某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与其他构成要素的一部分重复的情况等。
本实施方式包括以下的技术思想。
(1)一种药液注入口,其具备:
壳体部;
储液部,其具有开口,并被内包于上述壳体部而存积药液;
连接器部,其从上述储液部与上述壳体部的外侧连通;
多个刚性框架,它们比上述壳体部具有更高的刚性,并相互组合而构成环状的框体;以及
隔膜部,其由被压入上述框体中的弹性体形成,并覆盖上述开口。
(2)根据(1)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上述多个刚性框架包括位于上方的环状的上方框架、和位于下方的环状的下方框架,
上述上方框架与上述下方框架在内径方向具有相互对置的凸缘部,
上述上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与上述下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通过夹住上述隔膜部对上述隔膜部施加按压力。
(3)根据(2)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上述壳体部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包括位于上方的盖部与位于下方的底部,
上述上方框架以及上述下方框架被上述盖部与上述底部夹住,
上述盖部与上述底部施加于上述上方框架以及上述下方框架的按压力比上述上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与上述下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施加于上述隔膜部的按压力小。
(4)根据(2)或(3)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上述隔膜部与上述上方框架或者上述下方框架被一体成型。
(5)根据(4)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在上述下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设置有多个比该凸缘部的宽度尺寸小的小径的小孔,
上述隔膜部以通过上述小孔而在该凸缘部的上方以及下方连接的方式与上述下方框架共同被一体成型。
(6)根据(4)或者(5)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环状的凸部在上述隔膜部的下表面与上述隔膜部通过一个材料形成,并与上述储液部的上述开口的周围抵接。
(7)根据(6)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上述储液部的上述开口的周边向上方突出,
环状的凹部在上述隔膜部的下表面与上述环状的凸部邻接并且与上述隔膜部通过一个材料形成,
上述开口的上述周边嵌合于上述环状的凹部。
(8)根据(6)或者(7)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上述小孔与上述环状的凸部在至少一部分相互对置。
(9)根据(7)或者(8)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多个上述小孔在上述下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沿周向以大致均等的间隔被配置。
(10)根据(2)~(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上述上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的内径与上述下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的内径相等,或者比上述下方框架的上述凸缘部的内径小。
(11)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上述储液部的底面由树脂材料形成。
(12)根据(11)所记载的药液注入口,包围上述储液部的壁面由上述树脂材料形成。
(13)一种药液注入口的制造方法,该药液注入口具备:壳体部,其包括位于上方的盖部和位于下方的底部;储液部,其被内包于上述壳体部并具有开口,从而存积药液;以及连接器部,其从上述储液部与上述壳体部的外侧连通,该药液注入口的制造方法包括:成型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具有设置有多个比宽度尺寸小的小径的小孔的凸缘部,并相对上述壳体部具有更高的刚性的环状的第一框架插入模具,将若进行固化则成为弹性体的树脂材料注入上述模具,以通过上述小孔而从该凸缘部的上方连接于下方的方式对隔膜部进行插入成型;压装工序,在该工序中,将具有凸缘部、并相对上述壳体部具有更高的刚性的环状的第二框架压装于通过上述成型工序被一体成型的上述隔膜部以及上述第一框架,并通过上述第二框架的上述凸缘部与上述第一框架的上述凸缘部夹住上述隔膜部;以及组装工序,在该工序中,利用通过上述压装工序被夹住的上述隔膜部覆盖上述储液部的上述开口,并通过上述盖部与上述底部夹住上述第一框架以及上述第二框架。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药液注入口;10...壳体部;12...盖部;14...底部;20...隔膜部;22...穿刺部上表面;24...穿刺部下表面;26...凹部;28...凸部;32...锁定最前端;34...锁定基部;36...连接器部;50...储液部;52...底面;54...侧面;56...开口;58...连通孔;60...上方框架;62...凸缘部;64...外壁;70...下方框架;72...凸缘部;74...小孔;76...外壁。

Claims (15)

1.一种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部;
储液部,其具有开口,并被内包于所述壳体部而存积药液;
连接器部,其从所述储液部与所述壳体部的外侧连通;
多个刚性框架,它们比所述壳体部具有更高的刚性,并相互组合而构成环状的框体;以及
隔膜部,其由被压入所述框体中的弹性体形成,并覆盖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刚性框架包括位于上方的环状的上方框架、和位于下方的环状的下方框架,
所述上方框架与所述下方框架在内径方向具有相互对置的凸缘部,
所述上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与所述下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通过夹住所述隔膜部对所述隔膜部施加按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部由树脂材料形成,并且包括位于上方的盖部和位于下方的底部,
所述上方框架以及所述下方框架被所述盖部与所述底部夹住,
所述盖部与所述底部施加于所述上方框架以及所述下方框架的按压力比所述上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与所述下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施加于所述隔膜部的按压力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部与所述上方框架或者所述下方框架被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设置有多个比该凸缘部的宽度尺寸小的小径的小孔,
所述隔膜部以通过所述小孔而在该凸缘部的上方以及下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下方框架共同被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环状的凸部在所述隔膜部的下表面与所述隔膜部通过一个材料形成,并与所述储液部的所述开口的周围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环状的凸部在所述隔膜部的下表面与所述隔膜部通过一个材料形成,并与所述储液部的所述开口的周围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部的所述开口的周边向上方突出,
环状的凹部在所述隔膜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环状的凸部邻接并且与所述隔膜部通过一个材料形成,
所述开口的所述周边嵌合于所述环状的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部的所述开口的周边向上方突出,
环状的凹部在所述隔膜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环状的凸部邻接并且与所述隔膜部通过一个材料形成,
所述开口的所述周边嵌合于所述环状的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孔与所述环状的凸部在至少一部分相互对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孔与所述环状的凸部在至少一部分相互对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小孔在所述下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沿周向以均等的间隔被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的内径与所述下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的内径相等,或者比所述下方框架的所述凸缘部的内径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部的底面由树脂材料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药液注入口,其特征在于,
包围所述储液部的壁面由所述树脂材料形成。
CN201520451377.9U 2014-06-30 2015-06-26 药液注入口 Active CN20504196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3792A JP6337651B2 (ja) 2014-06-30 2014-06-30 薬液注入ポートおよび薬液注入ポ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4-133792 2014-06-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41966U true CN205041966U (zh) 2016-02-24

Family

ID=55227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1377.9U Active CN205041966U (zh) 2014-06-30 2015-06-26 药液注入口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37651B2 (zh)
CN (1) CN20504196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2306B2 (ja) * 2017-07-27 2022-01-13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留置型医療機器及び繋止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50937A (ja) * 2003-05-29 2004-12-16 Clinical Supply:Kk 薬液注入装置
US8608727B2 (en) * 2004-03-01 2013-12-17 Smiths Medical Asd, Inc.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R2893255B1 (fr) * 2005-11-16 2008-10-17 Cie Euro Etude Rech Paroscopie Site medical implantable atraumatique de construction simplifiee
FR2953417B1 (fr) * 2009-12-07 2012-07-20 Perouse Medical Chambre implantabl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US9089395B2 (en) * 2011-11-16 2015-07-28 Appolo Endosurgery, Inc. Pre-loaded septum for use with an access por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37651B2 (ja) 2018-06-06
JP2016010563A (ja) 2016-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7424B2 (en) Needle-less syringe adapter
US20050256460A1 (en) Valved connector
US20060111694A1 (en) Seal valve, connection port, mix-feed tube, connection device for liquid infusion circuit, and connection system for liquid infusion circuit that are for medical device
US20100030164A1 (en) Medical Valve with Raised Seal
JP2010508989A (ja) ハウジング通気の脈管アクセス器具
JP2000501963A (ja) 流体排出空間を有する医療用弁
US11471604B2 (en) Filtering syringe
EP3275477A1 (en) Medical resin-made hollow needle, outer cylinder provided with puncture part, and pre-filled syringe
CN205041966U (zh) 药液注入口
US11458291B2 (en) Connector and infusion set
US20200330698A1 (en) Outer cap of liquid medicine-injecting device
US11197960B2 (en) Filtering syringe
US11141351B2 (en) Syringe
US20130174937A1 (en) Puncture Free Bottle Cork and the Application Thereof
JP6670437B2 (ja) ニードルレスコネクター
JP2022044748A (ja) 薬液注入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に使用される注射針
KR100969062B1 (ko) 수액팩용 밀봉캡
EP4249037A1 (en) Medical connector
CN109350515B (zh) 注射器
JP2005214406A (ja) 逆止弁及びそれを収納した逆止弁ハウジング
JP6439570B2 (ja) 医療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049565A (ja) シリンジおよびシリンジ用コネクタ
KR20210108373A (ko) 오버몰딩된 격막
TWM541864U (zh) 免針加藥裝置
JP2015198721A (ja) 弁部材及びニードルレス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