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7809U -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7809U
CN205037809U CN201520678138.7U CN201520678138U CN205037809U CN 205037809 U CN205037809 U CN 205037809U CN 201520678138 U CN201520678138 U CN 201520678138U CN 205037809 U CN205037809 U CN 205037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leeve
rotating shaft
shell
hurricane band
eyelid retr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781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建中
李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e La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e La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e La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e Lap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781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37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7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78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涉及换热器领域。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它包括外壳、上盖板、下盖板、轴套、转轴。所述外壳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圆管状,下部为支退;所述外壳在圆管状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所述上盖板装配在外壳的上环形槽内。所述下盖板装配在外壳的下环形槽内;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将轴套固定在它们之间。所述转轴穿过下盖板及轴套并固定在轴套中;所述转轴的下端外露在外壳下部的支腿中心。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套、环形凹槽以及抽芯铆钉连接等方式,使得螺旋带的支撑器在使用时,减少因转轴的转动产生的摩擦,易于维护保养、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通过热量交换,以满足生产中工艺条件的需要。热交换器换热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能源利用率的高低。因此,热交换器是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
现有的换热器,都存在在使用过程中,换热管的内管壁产生结垢,结垢后将大幅度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加大了对环境的影响。
工作原理
螺旋带支撑器是一种能够减少、或者延缓换热器内管壁上的结垢,其原理是:螺旋带支撑器,安装在换热器换热管的端口,而螺旋带则伸入换热管内,由于换热器内的液体在换热时是流动的,而流体的流动使螺旋带受到轴向压力,从而是螺旋带在换热过程中产生旋转。由于螺旋带在换热管内的旋转,使得换热液体不能够在管壁内滞留,以及螺旋带在管壁内旋转时与管壁的接触与摩擦,使得换热液体不能在换热管壁内结垢。
为了保证螺旋带在管道里自由旋转,一般是转轴上安装平面轴承,减小摩擦,保证螺旋带正常转动,保证螺旋带的正常使用。但是,采用轴承后,轴承会结垢,使用一定时间后,轴承会因结垢或者液体中的杂质而被卡死,使螺旋带的支撑器报废,不能起到除垢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高分子复合减磨材料,替代轴承,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好的减少摩擦的连接方案;在转轴与螺旋带的连接方法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安装工艺:用抽芯铆钉穿的安装工艺方式来完成螺旋带的安装,从而达到易于维护保养、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它包括外壳、上盖板、下盖板、轴套、转轴。所述外壳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圆管状,下部为支腿。所述外壳在圆管状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所述上盖板装配在外壳的上环形槽内。所述下盖板装配在外壳的下环形槽内;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将轴套固定在它们之间,所述轴套由高分子复合减磨材料制成。轴套的固定是弹性金属片即上下盖板来实施,从而将制成的轴套和转轴上部更好的固定。所述转轴穿过下盖板及轴套并固定在轴套中;所述转轴的下端外露在外壳下部的支腿之间的中心位置。在外壳中安装固定的轴套代替轴承,以减少转轴在转动时产生的机械摩擦。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抽芯铆钉和螺旋带,所述螺旋带通过抽芯铆钉与转轴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采用新的安装工艺:螺旋带嵌入转轴的安装槽内,用抽芯铆钉穿过转轴及螺旋带的装配孔,抽出拉铆钉的芯轴后就使螺旋带的安装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由相同的上轴套和下轴套构成,将转轴固定在所述两件轴套之间,方便在维护时分别从外壳的上下端取出更换轴套。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在嵌入轴套的部分设置一凸肩结构,该凸肩结构的作用是转轴在轴套中的不轴向窜动。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与轴套之间为滑动配合,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0.008。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从下端沿中轴线向上设有用于安装螺旋带的深槽。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穿过深槽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带嵌入在转轴的深槽中,并通过抽芯铆钉穿过转轴的通孔将螺旋带与转轴连接。使得连接更方便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轴套由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轴套、环形凹槽以及抽芯铆钉连接等方式,使得螺旋带的支撑器在使用时,减少因转轴的转动产生的摩擦,易于维护保养、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5是图2中转轴及抽芯铆钉的C-C向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它包括外壳1、上盖板2、下盖板3、轴套4、转轴5;所述外壳1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圆管状,下部为支退9。所述外壳1在圆管状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所述上盖板2装配在外壳1的上环形槽内。所述下盖板3装配在外壳1的下环形槽内;所述上盖板2与下盖板3将轴套4固定在它们之间。本实施列中,轴套4采用高分子复合减磨材料制成,以减少转轴在转动时产生的摩擦。所述转轴5穿过下盖板3及轴套4并固定在轴套4中;所述转轴5的下端外露在外壳1下部的支腿9之间的中心位置。
更佳的,它还包括抽芯铆钉6和螺旋带7,所述螺旋带7通过抽芯铆钉6与转轴5连接在一起。
更佳的,所述轴套4由相同的上轴套和下轴套构成,方便在维护时分别从外壳的上下端取出更换轴套4。所述转轴5穿过下盖板3及轴套4并与它们同轴安装在外壳1中。
更佳的,所述转轴5在嵌入轴套4的部分设置一凸肩结构8。凸肩结构8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固定转轴在轴套中的位置,防止转轴下落。所述凸肩结构8优选位置是对应于轴套4的中间位置,在本实施列中,凸肩结构8处于上轴套和下轴套相连接的位置。所述轴套4上设置有与凸肩结构8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凸肩结构8存在一定间隙。
更佳的,所述转轴5与轴套4之间为滑动配合,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0.008。
更佳的,所述转轴5从下端沿中轴线向上设有安装螺旋带7的深槽。另外,所述转轴5上还设置有穿过深槽的通孔。所述螺旋带7嵌入在转轴5的深槽中,并通过抽芯铆钉6穿过转轴5的通孔将螺旋带7与转轴5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1)、上盖板(2)、下盖板(3)、轴套(4)、转轴(5);所述外壳(1)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圆管状,下部为支腿(9);所述外壳(1)在圆管状内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上环形槽和下环形槽,所述上盖板(2)装配在外壳(1)的上环形槽内;所述下盖板(3)装配在外壳(1)的下环形槽内;所述上盖板(2)与下盖板(3)将轴套(4)固定在它们之间;所述转轴(5)穿过下盖板(3)及轴套(4)并固定在轴套(4)中;所述转轴(5)的下端外露在外壳(1)下部的支腿(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抽芯铆钉(6)和螺旋带(7),所述螺旋带(7)通过抽芯铆钉(6)与转轴(5)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4)由相同的两件轴套构成,将转轴(5)固定在所述两件轴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在嵌入轴套(4)的部分设置一凸肩结构(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与轴套(4)之间为滑动配合,两者之间的摩擦系数≤0.008。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从下端沿中轴线向上设有用于安装螺旋带(7)的深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上设置有穿过深槽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带(7)嵌入在转轴(5)的深槽中,并通过抽芯铆钉(6)穿过转轴(5)的通孔将螺旋带(7)与转轴(5)连接。
CN201520678138.7U 2015-09-02 2015-09-02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7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8138.7U CN205037809U (zh) 2015-09-02 2015-09-02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78138.7U CN205037809U (zh) 2015-09-02 2015-09-02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7809U true CN205037809U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96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7813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7809U (zh) 2015-09-02 2015-09-02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78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769A (zh) * 2015-09-02 2015-11-18 四川德拉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6769A (zh) * 2015-09-02 2015-11-18 四川德拉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34280U (zh) 套管式内外扩面管
CN205037809U (zh)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CN104006039A (zh) 一种油压机制冷装置
CN201982525U (zh) 导向轴承油温冷却结构
CN105066769B (zh) 用于螺旋带的支撑器
CN201429352Y (zh) 双金属椭圆形轧制翅片换热管
CN202153108U (zh) 一种流体热交换器
CN208041392U (zh) 用于连接换热器螺旋带的卡头
CN100453946C (zh) 一种风冷式油路自循环冷却系统
CN203130676U (zh) 一种油压机制冷装置
CN107575492A (zh) 水冷高效散热型轴承
CN207034007U (zh) 一种选粉机轴承座冷却装置
CN207349281U (zh) 水冷高效散热型轴承
CN207580644U (zh) 一种浮动式可调节万向球装置
CN201615145U (zh) 自冷却滚珠轴承
CN205784630U (zh) 一种水冷装置
CN205160261U (zh) 双定子电机
CN203297389U (zh) 冷却型滚珠轴承
CN204985629U (zh) 中空式冷却塔减速箱传动装置
CN108278429A (zh) 用于连接换热器螺旋带的卡头
CN203548845U (zh) 一种齿轮箱润滑油的风冷加水冷型翅片管散热器
CN204061103U (zh)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机
CN203214341U (zh) 钛强制循环泵
CN107990777A (zh) 利用大应变悬臂梁曲率驱动的自动除雾换热方法及其结构
CN106197119A (zh) 一种工业高效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