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37631U -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37631U
CN205037631U CN201520758313.3U CN201520758313U CN205037631U CN 205037631 U CN205037631 U CN 205037631U CN 201520758313 U CN201520758313 U CN 201520758313U CN 205037631 U CN205037631 U CN 205037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ndenser
oil eliminator
cylindrical shell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583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DEVELOPMENT ZONE EJECTOR CRYOGENIC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DEVELOPMENT ZONE EJECTOR CRYOGENIC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DEVELOPMENT ZONE EJECTOR CRYOGENIC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DEVELOPMENT ZONE EJECTOR CRYOGENIC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583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37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37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376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包括卧式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气管,筒体内上方设有与进气管相通的油分离器,油分离器下方设有冷凝装置,所述筒体内下方设有储液腔,储液腔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油分离器由一底面板、两个端面板以及筒体上方筒壁连接围合构成,油分离器对应底面板一侧设有回油管,筒体上方筒壁设有与进气管相接的进气口,两个端面板分别设有出气口,油分离器内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滤油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集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液器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油分效果、冷凝效果以及储液功能,整体性能好,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在诸如速冻柜制冷机组运转时,冷冻油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随制冷剂气体进入整个制冷系统,参与制冷循环。特别是进入蒸发器后,溶于制冷剂的冷冻油会因为制冷剂的蒸发以液体油滴的形态沉积在蒸发器底部,无法随制冷剂气体回到压缩机曲轴箱内。而当冷冻油长时间无法连续返回压缩机时,就会造成压缩机内油面下降,冷冻油枯竭,最终会出现压缩机缺油、抱轴甚至烧毁等恶性故障。另外,冷冻油随制冷剂气体进入蒸发器或冷凝器后,会在其冷凝管表面形成一层油膜,由于该层油膜导热系数较小,导致热阻增加,影响冷凝管换热性能和冷凝效果。为了保证压缩机稳定安全的运行,尽量减少进入冷凝器内的冷冻油,通常在制冷机组的排气管路和冷凝器之间设置一个油分离器,将与排气一同排出的冷冻油分离出来,并返回压缩机内以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转,从而减轻油膜对蒸发器和冷凝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然而,这种单独设置的油分离器导致连接管道变得很繁琐和复杂,造成压降增大、能效降低,同时也使得制冷机组的外形体积增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集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液器功能于一体的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包括卧式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气管,所述筒体内上方设有与进气管相通的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下方设有冷凝装置,所述筒体内下方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底部设有出液管,所述油分离器由一底面板、两个端面板以及筒体上方筒壁连接围合构成,所述油分离器对应底面板一侧设有回油管,所述筒体上方筒壁设有与进气管相接的进气口,所述两个端面板分别设有出气口,所述油分离器内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滤油装置。
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却水进水口、左管板、冷凝列管、右管板和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左封头和右封头上,所述左管板和右管板分别设置在左封头与筒体之间以及右封头与筒体之间,所述冷凝列管设置在左管板和右管板之间。
所述滤油装置包括网状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内设有用于过滤油的填充物。
所述过滤箱体由不锈钢丝网成型。
所述填充物为钢丝球。
所述底面板具有高低两个平面,所述回油管设置在底面板低平面一侧;该设计便于冷冻油的汇集和流出,使得分离出的冷冻油往低平面上集中,并从低平面一侧的回油管流出。
所述底面板由不锈钢板折弯成型。
所述出气口设置在端面板上端;该设计可避免分离出的冷冻油从出气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筒体内上方设置油分离器,当来自进气管的夹带有冷冻油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进入油分离器后,先经过进气口处的滤油装置进行初次过滤,进行初次油气分离,然后在骤然放大体积的油分离器内腔中降低冷媒气体的流速,实现了绝大部分冷冻油被分离并滴落至底面板上,最后冷媒气体再经出气口处的滤油装置进行再次过滤,进行再次油气分离,以便提高分离效果,分离出的冷冻油滴落至底面板上,并在低平面上汇集后经回油管流出,而滤油后的冷媒气体从出气口流经冷凝装置进行换热冷凝;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油分离器两端的端面板上,不仅有利于初次油气分离后的冷媒气体进行均匀扩散,还有利于从出气口出来的冷媒气体能够均匀分布在冷凝列管周围,从而提高冷凝装置的换热效果;冷媒气体经冷凝装置冷却形成液滴汇集至储液腔,后经储液腔底部的出液管流出;由于油分离器是由一底面板、两个端面板以及筒体上方筒壁连接围合构成,因此油分离器和冷凝器完全等压,焊接时不要求绝对密封,使得制造工艺更加简单。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集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液器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油分效果、冷凝效果以及储液功能,整体性能好,与传统制冷机组相比,省去了原来的油分离器以及油分离器至冷凝器之间辗转迂回繁杂的连接管道,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卧式筒体10以及设置在筒体10两端的左封头11和右封头12,所述筒体10上设有进气管13,所述筒体10内上方设有与进气管13相通的油分离器2,所述油分离器2下方设有冷凝装置3,所述筒体10内下方设有储液腔4,所述储液腔4底部设有出液管14,所述油分离器2由一底面板21、两个端面板22以及筒体上方筒壁15连接围合构成,所述油分离器2对应底面板21一侧设有回油管23,所述筒体上方筒壁15设有与进气管13相接的进气口151,所述两个端面板22分别设有出气口221,所述油分离器2内进气口151和出气口221处分别设有滤油装置5。
所述冷凝装置3包括冷却水进水口31、左管板32、冷凝列管33、右管板34和冷却水出水口35,所述冷却水进水口31和冷却水出水口35分别设置在左封11头和右封头12上,所述左管板32和右管板33分别设置在左封头11与筒体10之间以及右封头12与筒体10之间,所述冷凝列管33设置在左管板32和右管板33之间。
所述滤油装置5包括网状过滤箱体51,所述过滤箱体51内设有用于过滤油的填充物52。
所述过滤箱体51由不锈钢丝网成型。
所述填充物52为钢丝球。
所述底面板21具有高低两个平面211、212,所述回油管23设置在底面板21低平面212一侧;该设计便于冷冻油的汇集和流出,使得分离出的冷冻油往低平面上集中,并从低平面一侧的回油管流出。
所述底面板21由不锈钢板折弯成型。
所述出气口221设置在端面板22上端;该设计可避免分离出的冷冻油从出气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筒体10内上方设置油分离器2,当来自进气管13的夹带有冷冻油的高温高压冷媒气体进入油分离器2后,先经过进气口151处的滤油装置5进行初次过滤,进行初次油气分离,然后在骤然放大体积的油分离器2内腔中降低冷媒气体的流速,实现了绝大部分冷冻油被分离并滴落至底面板21上,最后冷媒气体再经出气口221处的滤油装置5进行再次过滤,进行再次油气分离,以便提高分离效果,分离出的冷冻油滴落至底面板21上,并在低平面212上汇集后经回油管23流出,而滤油后的冷媒气体从出气口221流经冷凝装置3进行换热冷凝;所述出气口221设置在油分离器2两端的端面板22上,不仅有利于初次油气分离后的冷媒气体进行均匀扩散,还有利于从出气口221出来的冷媒气体能够均匀分布在冷凝列管33周围,从而提高冷凝装置3的换热效果;冷媒气体经冷凝装置3冷却形成液滴汇集至储液腔4,后经储液腔4底部的出液管14流出;由于油分离器2是由一底面板21、两个端面板22以及筒体上方筒壁15连接围合构成,因此油分离器2和冷凝器完全等压,焊接时不要求绝对密封,使得制造工艺更加简单。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集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液器功能于一体,具有较好的油分效果、冷凝效果以及储液功能,整体性能好,与传统制冷机组相比,省去了原来的油分离器以及油分离器至冷凝器之间辗转迂回繁杂的连接管道,结构更紧凑,占用空间小。
以上描述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限定。

Claims (8)

1.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包括卧式筒体以及设置在筒体两端的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气管,所述筒体内上方设有与进气管相通的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下方设有冷凝装置,所述筒体内下方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底部设有出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离器由一底面板、两个端面板以及筒体上方筒壁连接围合构成,所述油分离器对应底面板一侧设有回油管,所述筒体上方筒壁设有与进气管相接的进气口,所述两个端面板分别设有出气口,所述油分离器内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滤油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却水进水口、左管板、冷凝列管、右管板和冷却水出水口,所述冷却水进水口和冷却水出水口分别设置在左封头和右封头上,所述左管板和右管板分别设置在左封头与筒体之间以及右封头与筒体之间,所述冷凝列管设置在左管板和右管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装置包括网状过滤箱体,所述过滤箱体内设有用于过滤油的填充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由不锈钢丝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钢丝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板具有高低两个平面,所述回油管设置在底面板低平面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板由不锈钢板折弯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设置在端面板上端。
CN201520758313.3U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7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8313.3U CN205037631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58313.3U CN205037631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37631U true CN205037631U (zh) 2016-02-17

Family

ID=55296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5831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37631U (zh) 2015-09-28 2015-09-28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3763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4750A (zh) * 2016-08-25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过滤器
CN108613444A (zh) * 2018-02-09 2018-10-02 哈尔滨雪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分离器及其制冷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4750A (zh) * 2016-08-25 2016-12-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过滤器
CN108613444A (zh) * 2018-02-09 2018-10-02 哈尔滨雪谷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中的分离器及其制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9159B (zh) 回油式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CN202002233U (zh) 除湿机
CN201973964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CN102242992B (zh) 制冷剂汽液分离及储液一体化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空调系统
CN201997239U (zh) 三合一热交换器
CN106440574A (zh)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CN204593973U (zh) 回油式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CN205037631U (zh)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CN205227950U (zh) 一种油分离器以及包括该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CN108373930A (zh) 一种组合式液化分离器
CN206320968U (zh)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CN201706819U (zh) 空调气液分离器
CN205784014U (zh)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CN203964462U (zh) 一种冷凝器内置油分离器的冷水热泵机组
CN104567124A (zh) 冷凝装置
CN201676624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209819945U (zh) 一种制冷用压力容器
CN204107292U (zh) 三合一板换式冷干机
CN205760508U (zh) 一种冷冻式干燥机
CN205066242U (zh) 一种釜式满液式蒸发器
CN201191110Y (zh) 立式壳管冷凝器
CN209386633U (zh)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式水冷凝器
CN203595332U (zh) 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中的余热回收式油分离器
CN103388942B (zh) 一种卧式油分离器
CN202066262U (zh) 油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