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1853U -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21853U
CN205021853U CN201520643575.5U CN201520643575U CN205021853U CN 205021853 U CN205021853 U CN 205021853U CN 201520643575 U CN201520643575 U CN 201520643575U CN 205021853 U CN205021853 U CN 205021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shell
batch mixing
vertical feed
feed ope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35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滑鹏高
纪洪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I MAIDE HIGH 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I MAIDE HIGH 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I MAIDE HIGH 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I MAIDE HIGH POLYM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435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21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21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218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设置的丝条挤出机、冷却水槽、沥干水槽、风干机、切粒机和循环混料装置,所述沥干水槽倾斜设置于冷却水槽和风干机之间,沥干水槽与冷却水槽相连接处的高度低于沥干水槽与风干机相连接处的高度,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对造粒之后的塑料颗粒再进行混合均匀操作。本系统的沥干水槽的设置,节约了水资源,保证了环境的卫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对造粒之后的塑料颗粒再进行混合均匀操作,使得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均一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颗粒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塑料颗粒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目前,用于生产塑料颗粒的系统一般包括依次设置的丝条挤出机、水槽、风干机和切粒机。丝条挤出机挤出的条状的塑料经过水槽中的水进行冷却降温,然后进入风干机中进行处理,由于水槽与风干机之间会有相应的距离,经过冷却降温后的条状塑料上还残留大量的水滴,此时会滴到地面上,不仅浪费了水资源、影响车间的地面卫生,而且操作人员在行走的过程中,湿滑的地面很容易导致工作人员摔倒,从而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
另外,目前塑料颗粒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都需要经过挤出成型、拉丝、冷却和造粒工序,最后再直接经包装工序,即得到塑料颗粒成品,经过造粒之后直接就进行包装的塑料颗粒,可能会存在颗粒粘结在一起造成塑料颗粒的质量不均一的问题,另外,造粒之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塑料颗粒还会有较为尖锐的棱角,使得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不均一,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而且,造粒之后中的塑料颗粒中还混合有一些粉尘或灰尘,这也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浪费了大批的产品,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节约了水资源,保证了环境的卫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使得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均一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设置的丝条挤出机、冷却水槽、沥干水槽、风干机、切粒机和循环混料装置,所述沥干水槽倾斜设置于冷却水槽和风干机之间,沥干水槽与冷却水槽相连接处的高度低于沥干水槽与风干机相连接处的高度,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对造粒之后的塑料颗粒再进行混合均匀操作。
而且,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包括机架、混料筒体、第一风送装置、第二风送装置、筒体倾斜出料口、筒体竖直下料口和粉尘捕集装置,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混料筒体,该混料筒体为中空的密封筒体,该混料筒体的顶部与混料筒体内部相连通设有两个进料口,该混料筒体的底部为锥形底部,该锥形底部的底部中部竖直向下与混料筒体相连通设有筒体竖直下料口,该筒体竖直下料口一侧的锥形底部上与混料筒体相连通设有筒体倾斜出料口,该筒体倾斜出料口、筒体竖直下料口上分别设有出料开关,该出料开关能够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
所述第一风送装置和第二风送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一侧边,所述第一风送装置包括第一风机、颗粒进料口和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混料筒体的一个进料口相连接,在第一风机与该进料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上相连通设置颗粒进料口;所述第二风送装置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连接管道,该第二风机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混料筒体的另一个进料口相连接,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端设置在该第二风机与该另一个进料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道上;
所述粉尘捕集装置与混料筒体内部相连通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上,能够将混料筒体内的粉尘或灰尘进行捕集。
而且,所述粉尘捕集装置包括捕集折弯筒体和捕集布袋,所述捕集折弯筒体呈折弯状,其一端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另外一端上可拆卸安装捕集布袋。
而且,所述循环混料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风送装置,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侧边上与混料筒体内相连通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侧进料口,该多个第一风送装置与侧进料口相连接设置。
而且,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一侧活动设置一人进入盖,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人工梯。
而且,所述出料开关同轴套装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上,该出料开关包括固定套装板、活动插板和挡板,所述固定套装板同轴固定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上,该固定套装板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中心处同轴制有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相配合的中空圆形部,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相对两侧边连接在一起,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之间平行设置活动插板,该活动插板能够沿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另相对两侧边来回移动,该活动插板的两端均设置挡板,该活动插板的一侧板上也制有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相配合的活动中空圆形部,该活动插板的另一侧板能够将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完全挡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系统的沥干水槽倾斜设置于冷却水槽和风干机之间,沥干水槽与冷却水槽相连接处的高度低于沥干水槽与风干机相连接处的高度,丝条残留的水滴会滴落至沥干水槽,然后可以回流至冷却水槽中,节约了水资源,保证了环境的卫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对造粒之后的塑料颗粒再进行混合均匀操作,使得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均一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本系统的循环混料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关闭筒体倾斜出料口的出料开关,打开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开关,然后将经过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倒入颗粒进料口中,然后打开第一风机,塑料颗粒由颗粒进料口经第一风机吹送入混料筒体中,在混料筒体中进行混料,然后塑料颗粒经由筒体竖直下料口流入第二连接管道中,经由第二风机再次吹送入混料筒体中,再次在混料筒体中进行混料,混料完毕后,首先关闭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开关,然后打开筒体倾斜出料口的出料开关,此时最后的塑料颗粒成品即从筒体倾斜出料口出料,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能够对经过造粒后的塑料颗粒进行循环混料,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使得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均一性,而且粉尘捕集装置能够将混料筒体内的粉尘或灰尘进行捕集,进一步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本系统的循环混料装置的粉尘捕集装置包括捕集折弯筒体和捕集布袋,所述捕集折弯筒体呈折弯状,其一端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另外一端上可拆卸安装捕集布袋,混料筒体内的粉尘或灰尘在风机的吹着下向捕集折弯筒体内流入,继而落入了捕集布袋中,经捕集布袋净化后,干净的空气回到捕集布袋外面的空气中,粉尘或灰尘等落入到捕集布袋的底部,从而对掺杂在塑料颗粒中的粉尘或灰尘进行捕集,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
4、本系统的循环混料装置的出料开关结构非常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效果极好,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5、本系统的循环混料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风送装置,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侧边上与混料筒体内相连通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侧进料口,该多个第一风送装置与侧进料口相连接设置,这样使得该装置可以满足不同流水线的造粒机,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6、本系统的循环混料装置的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一侧活动设置一人进入盖,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人工梯,操作者可以通过该人工梯爬到混料筒体的顶部,再通过该人进入盖进入到混料筒体内,对其进行清扫、检测等,使用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连接主视图;
图2为图1中循环混料装置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省略与侧进料口相连接设置的第一风送装置);
图4为图2中出料开关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专利申请中未详细描述的结构、连接关系及方法,均可以理解为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设置的丝条挤出机24、冷却水槽25、沥干水槽26、风干机27、切粒机28和循环混料装置29,所述沥干水槽倾斜设置于冷却水槽和风干机之间,沥干水槽与冷却水槽相连接处的高度低于沥干水槽与风干机相连接处的高度,丝条残留的水滴会滴落至沥干水槽,然后可以回流至冷却水槽中,节约了水资源,保证了环境的卫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对造粒之后的塑料颗粒再进行混合均匀操作,使得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均一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述冷却水槽内设置有一组并列排布的水槽支撑辊,各个水槽支撑辊上都设置有多个丝条支撑限位沟槽,由丝条挤出机挤出的多股丝条通过冷却水槽冷却后经水槽支撑辊进入风干机,在进入风干机的过程中,丝条残留的水滴会滴落至沥干水槽,然后进入切粒机切成颗粒,然后经循环混料装置对其再进行混合均匀操作,即得成品。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包括机架1、混料筒体3、第一风送装置(图中未标号)、第二风送装置(图中未标号)、筒体倾斜出料口10、筒体竖直下料口11和粉尘捕集装置(图中未标号),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混料筒体,该混料筒体为中空的密封筒体,该混料筒体的顶部与混料筒体内部相连通设有两个进料口(图中未示出),该混料筒体的底部为锥形底部,便于出料,该锥形底部的底部中部竖直向下与混料筒体相连通设有筒体竖直下料口,该筒体竖直下料口一侧的锥形底部上与混料筒体相连通设有筒体倾斜出料口,该筒体倾斜出料口、筒体竖直下料口上分别设有出料开关9,该出料开关能够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
所述第一风送装置和第二风送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一侧边,所述第一风送装置包括第一风机14、颗粒进料口13和第一连接管道5,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混料筒体的一个进料口相连接,在第一风机与该进料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上相连通设置颗粒进料口,经过造粒后的塑料颗粒由该颗粒进料口经第一风机吹送入混料筒体中;所述第二风送装置包括第二风机12和第二连接管道8,该第二风机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混料筒体的另一个进料口相连接,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端设置在该第二风机与该另一个进料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道上;
所述粉尘捕集装置与混料筒体内部相连通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上,能够将混料筒体内的粉尘或灰尘进行捕集。
本循环混料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关闭筒体倾斜出料口的出料开关,打开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开关,然后将经过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倒入颗粒进料口中,然后打开第一风机,塑料颗粒由颗粒进料口经第一风机吹送入混料筒体中,在混料筒体中进行混料,然后塑料颗粒经由筒体竖直下料口流入第二连接管道中,经由第二风机再次吹送入混料筒体中,再次在混料筒体中进行混料,混料完毕后,首先关闭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开关,然后打开筒体倾斜出料口的出料开关,此时最后的塑料颗粒成品即从筒体倾斜出料口出料,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能够对经过造粒后的塑料颗粒进行循环混料,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使得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均一性,而且粉尘捕集装置能够将混料筒体内的粉尘或灰尘进行捕集,进一步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粉尘捕集装置包括捕集折弯筒体6和捕集布袋15,所述捕集折弯筒体呈折弯状,其一端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另外一端上可拆卸安装捕集布袋,混料筒体内的粉尘或灰尘在风机的吹着下向捕集折弯筒体内流入,继而落入了捕集布袋中,经捕集布袋净化后,干净的空气回到捕集布袋外面的空气中,粉尘或灰尘等落入到捕集布袋的底部,从而对掺杂在塑料颗粒中的粉尘或灰尘进行捕集,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出料开关同轴套装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上,该出料开关包括固定套装板(图中未标号)、活动插板21和挡板23,所述固定套装板同轴固定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上,该固定套装板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套装板18和下套装板22,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中心处同轴制有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相配合的中空圆形部19,以使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中的物料可以进出,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相对两侧边连接在一起,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之间平行设置活动插板,该活动插板能够沿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另相对两侧边来回移动,该活动插板的两端均设置挡板,该挡板能够防止活动插板沿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另水平相对两侧边来回移动时从其中抽出,该活动插板的一侧板16上也制有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相配合的活动中空圆形部17,该活动插板的另一侧板20能够将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完全挡住。在使用时,当需要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出料时,将活动插板进行移动,活动中空圆形部与中空圆形部上、下重合设置在一起,此时即可出料;当不需要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出料时,将活动插板进行移动,使活动插板的另一侧板将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完全挡住,此时不可出料。该出料开关结构非常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效果极好,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混料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风送装置,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侧边上与混料筒体内相连通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侧进料口7,该多个第一风送装置与侧进料口相连接设置,这样使得该装置可以满足不同流水线的造粒机,使用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一侧活动设置一人进入盖4,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人工梯2,操作者可以通过该人工梯爬到混料筒体的顶部,再通过该人进入盖进入到混料筒体内,对其进行清扫、检测等,使用极为方便。

Claims (6)

1.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设置的丝条挤出机、冷却水槽、沥干水槽、风干机、切粒机和循环混料装置,所述沥干水槽倾斜设置于冷却水槽和风干机之间,沥干水槽与冷却水槽相连接处的高度低于沥干水槽与风干机相连接处的高度,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对造粒之后的塑料颗粒再进行混合均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混料装置包括机架、混料筒体、第一风送装置、第二风送装置、筒体倾斜出料口、筒体竖直下料口和粉尘捕集装置,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混料筒体,该混料筒体为中空的密封筒体,该混料筒体的顶部与混料筒体内部相连通设有两个进料口,该混料筒体的底部为锥形底部,该锥形底部的底部中部竖直向下与混料筒体相连通设有筒体竖直下料口,该筒体竖直下料口一侧的锥形底部上与混料筒体相连通设有筒体倾斜出料口,该筒体倾斜出料口、筒体竖直下料口上分别设有出料开关,该出料开关能够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
所述第一风送装置和第二风送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一侧边,所述第一风送装置包括第一风机、颗粒进料口和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混料筒体的一个进料口相连接,在第一风机与该进料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上相连通设置颗粒进料口;所述第二风送装置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连接管道,该第二风机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混料筒体的另一个进料口相连接,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端设置在该第二风机与该另一个进料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道上;
所述粉尘捕集装置与混料筒体内部相连通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上,能够将混料筒体内的粉尘或灰尘进行捕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捕集装置包括捕集折弯筒体和捕集布袋,所述捕集折弯筒体呈折弯状,其一端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另外一端上可拆卸安装捕集布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混料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风送装置,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侧边上与混料筒体内相连通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侧进料口,该多个第一风送装置与侧进料口相连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一侧活动设置一人进入盖,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人工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开关同轴套装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上,该出料开关包括固定套装板、活动插板和挡板,所述固定套装板同轴固定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上,该固定套装板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中心处同轴制有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相配合的中空圆形部,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相对两侧边连接在一起,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之间平行设置活动插板,该活动插板能够沿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另相对两侧边来回移动,该活动插板的两端均设置挡板,该活动插板的一侧板上也制有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相配合的活动中空圆形部,该活动插板的另一侧板能够将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完全挡住。
CN201520643575.5U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1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3575.5U CN205021853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3575.5U CN205021853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1853U true CN205021853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4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357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1853U (zh) 2015-08-25 2015-08-25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1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67009U (zh) 一种废弃塑料回收装置
CN110640929A (zh) 一种塑胶制粒生产线
CN206287389U (zh) 立式循环脱水机
CN107627488A (zh) 注塑料回收再利用装置
CN111231158A (zh) 一种聚乙烯改性塑料造粒加工制备方法
CN205021853U (zh) 一种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CN204620439U (zh) 一种进料除尘器
CN205021852U (zh) 一种新型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CN202623048U (zh) 一种造粒机
CN205021858U (zh) 一种循环混料装置
CN105128169B (zh) 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CN215619285U (zh) 一种水幕式pet碎片熔融造粒装置
CN106476153A (zh) 塑料颗粒的生产系统
CN211518144U (zh) 一种挤出切粒生产线
CN210353089U (zh) 一种牛饲料生产用制粒装置
CN203888063U (zh) 一种粒料生产用的空中热切粒设备
CN209832556U (zh) 一种塑料挤出冷却除水装置
CN207072048U (zh) 塑料粒子生产系统
CN106476160A (zh) 循环混料装置
CN106977995B (zh) 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线
CN208100822U (zh) 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带破碎装置的切粒设备
CN204488011U (zh) 用于塑料造粒流水线中的去水装置
CN206690377U (zh) 一种电缆料快速冷却装置
CN205614968U (zh) 一种往复式挤出造粒机组
CN214645078U (zh) 聚四氟乙烯制品边角料回收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