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9941U -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9941U
CN205019941U CN201520654234.8U CN201520654234U CN205019941U CN 205019941 U CN205019941 U CN 205019941U CN 201520654234 U CN201520654234 U CN 201520654234U CN 205019941 U CN205019941 U CN 205019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shower nozzle
flue gas
power plant
arran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42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IKO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542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9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9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9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包括浆液箱、并联的两个浆液泵、吸收塔及多个循环泵;浆液箱与吸收塔的下端连接,浆液泵的一端并联端连接在浆液箱与吸收塔之间的管路上,浆液泵的另一端并联端通过浆液管道连通至吸收塔的入口烟道且在浆液管道位于入口烟道的一端设置喷头;循环泵设置在吸收塔外并分别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至吸收塔的下端和上端,同时使连接至吸收塔上端的循环管道在吸收塔内沿吸收塔的径向延伸并均布设置喷头。其在原有脱硫机组的基础上,不增加脱硫塔本身高度,对原来脱硫塔及烟道内部进行改造,形成双层喷淋吸收,保证对SO2去除率,改造节省投资,施工简便易行,建设周期短。

Description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烟气脱硫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环保形势的日趋严峻,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2011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SO2:新建燃煤锅炉排放100mg、在运燃煤锅炉200mg(广西、重庆、四川和贵州分别执行200mg和400mg标准)。
环保部等三部委发布的2093号文《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省市)新建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8省)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
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造成了我国东部地区2014年以前建设的很多脱硫机组,面临现有系统满足不了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高于35毫克/立方米的要求。解决办法,只有对现有脱硫系统的升级改造。常规做法有以下:(1)整套脱硫机组拆除重新建设。这种做法新建成机组按照更高标准,能够达到新的环保要求,但投资巨大,有很多脱硫机组刚刚新建运行时间很短,拆除很可惜。这种方式为最差选择。(2)、另一种实施比较多的做法是,改造脱硫塔,具体做法加高脱硫塔高度,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一层或两层喷淋系统,增加循环泵,相应循环管道。这样做法比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相应节省投资,改造后也能够满足最新环保要求,但改造费用扔相当巨大,并且脱硫塔提升,由于现场场地等因素,无大型吊车吊装条件,造成施工实施困难,改用吊装方案又相应增加无谓的费用,建设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原有脱硫机组的基础上,不增加脱硫塔本身高度,对原来脱硫塔及烟道内部进行改造,使达到国家最新环保要求,节省投资,同时施工简便易行,建设周期短的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包括浆液箱、并联的两个浆液泵、吸收塔及多个循环泵;所述浆液箱与吸收塔的下端连接,所述浆液泵的一端并联端连接在所述浆液箱与吸收塔之间的管路上,浆液泵的另一端并联端通过浆液管道连通至吸收塔的入口烟道且在浆液管道位于入口烟道的一端设置喷头;多个所述的循环泵设置在吸收塔外并分别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至吸收塔的下端和上端,同时使连接至吸收塔上端的循环管道在吸收塔内沿吸收塔的径向延伸并均布设置喷头。
进一步,在所述吸收塔的内部于其下端设置搅拌器。
进一步,在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上于设置所述喷嘴外侧设置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底部通过回流管连通至吸收塔。
进一步,在所述喷头上,于喷孔的下方设置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与喷孔同轴的通孔;所述喷头包括有撞板,所述撞板的上端面呈锥形面,下端中心位置设置螺柱;所述撞板上的螺柱与安装座上的通孔配合后通过螺母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增加浆液箱及配套浆液供给系统,在入口烟道增加喷淋系统,弥补原脱硫塔内部容积不够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浆液箱可设置在电厂脱硫塔附近任何位置,只需增加管道,可灵活根据场地布置,无需增加脱硫塔内部容积节省了投资;在入口烟道处增设喷淋系统,有效的利用烟道与脱硫塔入口处,把烟气系统和喷淋系统完美结合,合二为一,增加了脱硫效率,满足了新的环保要求情况下,最低限度的增加改造成本;在入口烟道底部增设浆液回流装置,并浆液箱与脱硫塔底部相连,使得形成密闭循环系统,内部浆液还是充分反应,由于增加了容器,使得浆液循环路径增加,反应更充分;通过对喷淋系统中喷头的结构设计,能够提高对SO2去除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喷头安装撞板前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喷头安装撞板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撞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浆液箱,2浆液泵,3吸收塔,31入口烟道,311集液槽,312回流管,32出口烟道,4喷淋系统,41喷头,411安装座,412撞板,5循环泵,6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便结合附图对其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包括浆液箱1、并联的两个浆液泵2、吸收塔3及三个循环泵5。所述浆液箱1与吸收塔3的下端连接,所述浆液泵2的一端并联端连接在所述浆液箱1与吸收塔3之间的管路上,浆液泵2的另一端并联端通过浆液管道连通至吸收塔3的入口烟道31且在管道端部设置喷头。在入口烟道31处增设浆液回流装置的喷淋系统4,并浆液箱1与脱硫塔3底部相连,使得形成密闭循环系统,内部浆液可以充分反应,由于增加了容器,使得浆液循环路径增加,反应更充分。在入口烟道31处增设喷淋系统4,有效的利用烟道与脱硫塔3入口处,把烟气系统和喷淋系统完美结合,合二为一,增加了脱硫效率,满足了新的环保要求情况下,最低限度的增加改造成本。并联的两浆液泵2一个正常运转,另一个为备用。
多个所述的循环泵5设置在吸收塔3外并分别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至吸收塔3的下端和上端,同时使连接至吸收塔3上端的循环管道在吸收塔3内沿吸收塔3的径向延伸并均布设置喷头。延伸至吸收塔3上端的循环管道在同一水平面内相间设置。在所述吸收塔3的内部于其下端设置搅拌器6,来促进吸收塔3内液体对流。在所述吸收塔3入口烟道31上于设置所述喷嘴外侧设置积液槽311,所述积液槽311的底部通过回流管412连通至吸收塔3。
烟气由入口烟道31进入后,与喷淋系统4的喷头41喷出的浆液接触反应后进入吸收塔3,在吸收塔3内烟气上升与经过循环泵5作用的喷淋系统4之喷头41喷出的浆液接触进行二次反应后由吸收塔3上端的出口烟道最终排出。
为了增加位于吸收塔3内之喷淋系统4的吸收效果,如图2至4所示,在所述喷头41上,于喷孔的下方设置安装座411,在所述安装座411上设置与喷孔同轴的通孔。所述喷头41包括有撞板412,所述撞板412的上端面呈锥形面,下端中心位置设置螺柱。所述撞板412上的螺柱与安装座411上的通孔配合后通过螺母固定。浆液由喷头41喷出后会撞击在撞板412上,由于撞板412的上端面为锥形弧面,所以浆液会径向向外辐射形成膜状,其能够对上升的烟气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减缓烟气的上升速度,增加浆液与烟气的作用时间,大大提高了SO2去除率。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5)

1.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浆液箱、并联的两个浆液泵、吸收塔及多个循环泵;所述浆液箱与吸收塔的下端连接,所述浆液泵的一端并联端连接在所述浆液箱与吸收塔之间的管路上,浆液泵的另一端并联端通过浆液管道连通至吸收塔的入口烟道且在浆液管道位于入口烟道的一端设置喷头;多个所述的循环泵设置在吸收塔外并分别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至吸收塔的下端和上端,同时使连接至吸收塔上端的循环管道在吸收塔内沿吸收塔的径向延伸并均布设置喷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吸收塔的内部于其下端设置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吸收塔入口烟道上于所设置喷嘴的外侧设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底部通过回流管连通至吸收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喷头上,于喷孔的下方设置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与喷孔同轴的通孔;所述喷头包括有撞板,所述撞板的上端面呈锥形面,下端中心位置设置螺柱;所述撞板上的螺柱与安装座上的通孔配合后通过螺母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喷头上,于喷孔的下方设置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与喷孔同轴的通孔;所述喷头包括有撞板,所述撞板的上端面呈锥形面,下端中心位置设置螺柱;所述撞板上的螺柱与安装座上的通孔配合后通过螺母固定。
CN201520654234.8U 2015-08-27 2015-08-27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Active CN205019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4234.8U CN205019941U (zh) 2015-08-27 2015-08-27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4234.8U CN205019941U (zh) 2015-08-27 2015-08-27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9941U true CN205019941U (zh) 2016-02-10

Family

ID=55252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4234.8U Active CN205019941U (zh) 2015-08-27 2015-08-27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9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6763U (zh) 一种方箱式脱硫塔
CN205288078U (zh) 烟气浆液再分布的喷淋脱硫除尘装置
CN204247065U (zh) 单塔双循环湿法烟气脱硫塔叶栅式集液装置
CN204911183U (zh) 单塔双区循环集液盘
CN204320088U (zh) 高效除尘脱硫一体化喷淋吸收塔
CN205019941U (zh) 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系统
CN204147759U (zh) 一种提高湿法脱硫系统传质效率的装置
CN207237697U (zh) 无流化床干法脱硫塔
CN205127726U (zh) 一种双塔双向喷淋多循环的脱硫吸收塔
CN106139946B (zh) 一种脱硝氨气空气混合装置
CN205182492U (zh) 一种新型扰流脱硫吸收塔
CN204412058U (zh) 一种湿法脱硫系统的耦合增效传质装置
CN106861408A (zh) 脱硫除雾一体化吸收塔
CN101284207A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
CN206837843U (zh) 脱硫除雾一体化吸收塔
CN208642318U (zh) 一种新型烟气污染物脱除提效装置
CN203370454U (zh) 一种单入口旋转喷雾的脱硫塔
CN106334433A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用托盘装置及脱硫吸收塔
CN206199000U (zh) 脱硫吸收塔氧化空气喷枪
CN105126550B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
CN202105574U (zh) 装置有直排湿烟囱的脱硫塔
CN204952654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浆液喷淋管道与喷嘴的连接结构
CN209406046U (zh) 一种组合式u型塔脱硫系统
CN206103706U (zh) 一种烟气脱硝喷氨系统
CN206198999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用托盘装置及脱硫吸收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