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4223U - 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4223U
CN205014223U CN201520710913.2U CN201520710913U CN205014223U CN 205014223 U CN205014223 U CN 205014223U CN 201520710913 U CN201520710913 U CN 201520710913U CN 205014223 U CN205014223 U CN 205014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lens
led light
light source
installat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091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飞虹
唐俊
张连祥
保红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1091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4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4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4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包括:远光灯组件,所述远光灯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第一支架以及第一透镜,所述第一LED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透镜罩设在所述第一LED光源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以及近光灯组件,所述近光灯组件包括:第二LED光源、第二支架、反射杯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二LED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反射杯用于将所述第二LED光源发射的光反射到所述第二透镜上,所述反射杯与所述第二透镜连接且两者共同罩设在所述第二LED光源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车辆的前照灯组件,结构紧凑、照明效果好。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已有的摩托车上多采用卤素灯或氙气灯,不仅含有有毒气体、寿命有限,而且开启延时较长,照明效果差,降低了行车安全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的结构紧凑、照明效果好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车辆的前照灯组件的摩托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包括:远光灯组件,所述远光灯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第一支架以及第一透镜,所述第一LED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透镜罩设在所述第一LED光源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以及近光灯组件,所述近光灯组件包括:第二LED光源、第二支架、反射杯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二LED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反射杯用于将所述第二LED光源发射的光反射到所述第二透镜上,所述反射杯与所述第二透镜连接且两者共同罩设在所述第二LED光源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结构紧凑、照明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前表面形成为用于安装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安装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LED光源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个数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分别用于安装两个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安装面互相平行且具有高度差,两个所述第一透镜的顶端平齐且底端距离与之相对应的第一安装面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有挡板,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LED光源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反射杯上下相对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透镜前后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侧,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前侧,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互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的后表面设有多个第一散热片,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支架的下侧设有多个第二散热片,所述多个第二散热片在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通过第一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前安装套和第一后安装套,所述第一透镜嵌设在所述第一前安装套和所述第一后安装套之间,所述第一前安装套和所述第一后安装套通过穿过两者的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二透镜通过第二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前安装套和第二后安装套,所述第二透镜嵌设在所述第二前安装套和所述第二后安装套之间,所述第二前安装套和所述第二后安装套通过穿过两者的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后安装套、所述第一前安装套与所述第一后安装套之间均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零件上的第一限位凸部和设置在另一个零件上的第一限位凹部插接配合;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后安装套、所述第二前安装套与所述第二后安装套之间均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零件上的第二限位凸部和设置在另一个零件上的第二限位凹部插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远光灯组件上还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以调节所述第一LED光源的投射角度;所述近光灯组件上还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以调节所述第二LED光源的投射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机构均包括:转动配合件,所述转动配合件包括固定座和球头杆,所述固定座用于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具有球窝,所述球头杆的第一端具有球头,所述球头与所述球窝相适配且两者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球头杆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以及锁紧调节件,所述锁紧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相应的支架运动并锁紧该支架。
优选地,所述锁紧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第一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车身相适配;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杆的第二端通过螺纹配合,所述锁紧螺母具有卡紧部;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卡紧部互相止抵且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远光灯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透镜,所述近光灯组件包括一个第二透镜,两个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上方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透镜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还包括位置灯组件,所述位置灯组件包括:第三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LED光源以及罩设在所述第三LED光源上并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透镜。
优选地,所述位置灯组件的第三透镜的个数为一个,所述第三透镜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透镜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透镜正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摩托车,包括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远光灯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远光灯组件的第一支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近光灯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近光灯组件的第二支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反射杯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第一透镜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第一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转动配合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锁紧调节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的位置灯组件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与车身安装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前照灯组件100,车身200,
远光灯组件10,第一LED光源11,第一支架12,第一安装面121,第一散热片122,第一透镜13,第一透镜的顶端131,第一透镜的底端132,第一支撑件14,第一前安装套141,第一后安装套142,
近光灯组件20,第二LED光源21,第二支架22,第二安装面221,第二散热片222,第二透镜23,反射杯24,挡板25,第二支撑件26,第二前安装套261,第二后安装套262,
第一调节机构30,第二调节机构30’,转动配合件31,固定座311,球头杆312,锁紧调节件32,调节螺杆321,配合部321a,锁紧螺母322,连接片323,
位置灯组件40,第三支架41,第三LED光源42,第三透镜43,
第一限位凸部a,第一限位凹部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100,包括:远光灯组件10以及近光灯组件20。
远光灯组件10包括:第一LED光源11、第一支架12以及第一透镜13,第一LED光源11固定在第一支架12上,第一透镜13罩设在第一LED光源11上且与第一支架12连接。
近光灯组件20包括:第二LED光源21、第二支架22、反射杯24和第二透镜23,第二LED光源21固定在第二支架22上,反射杯24用于将第二LED光源21发射的光反射到第二透镜23上,反射杯24与第二透镜23连接且两者共同罩设在第二LED光源21上并与第二支架22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100,在远光灯组件10和近光灯组件20上均采用LED光源,使照明效果更好、提高了车辆行车的安全系数;而且远光灯组件10采用第一透镜13直接折射远光,近光灯组件20采用反射杯24和第二透镜23组合的方式将第二LED光源21的光透射出去,这样,在满足近光和远光光照要求的同时,合理利用车身内部的空间,相对于已有的远光灯组件以及近光灯组件上均采用反射杯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照灯组件减少了对车身内部空间的占用,组件整体布局更紧凑、合理。
其中,第一LED光源11和第二LED光源21可以是采用硅胶封装的LED灯以增强其抗震性能,第一LED光源11和第二LED光源21分别通过相应的电连接线与车辆上的电路连接。第一透镜13与第一支架12之间可具有间隔,同理,第二透镜23与第二支架22之间也可具有间隔,只要前照灯组件100安装到车辆的车身200上后盖间隙位于车辆内部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支架12的前表面形成为用于安装第一LED光源11的第一安装面121。由此,便于第一透镜13以及第一LED光源11的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LED光源11以及第一透镜13的个数均为两个,第一支架12上的分别用于安装两个第一LED光源11的第一安装面121互相平行且具有高度差,两个第一透镜13的顶端131平齐且第一透镜13的底端132距离与之相对应的第一安装面121的距离相等。
具体地,参照图2,每个第一LED光源11均与第一滤镜一一对应,第一LED光源11与对应第一滤镜的底端的间距根据光学设计而定,为固定值。两个第一透镜13的半球部的形状相一致,左侧的第一透镜13的圆柱部的长度大于右侧的第一透镜13的圆柱部的长度。由此,左侧的第一透镜13使对应的第一LED光源11呈扩散状射出,右侧的第一透镜13使对应的第一LED官员呈聚集状射出,增强了照明效果,实用性强。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支架12的后表面设有多个第一散热片122,多个第一散热片122在第一支架1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由于灯体内空气加热后沿上下方向流动的几率大于横向流动的几率,因此,采用上述结构,提高了第一支架12与外界的换热效率,有利于第一LED光源11的快速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所示,第二支架22上还设有挡板25,第二支架22具有用于安装第二LED光源21的第二安装面221,第二安装面221与反射杯24上下相对且挡板25与第二透镜23前后相对。进一步地,第二支架22的第二安装面221位于第二支架22的上侧,挡板25位于第二支架22的前侧,挡板25与第二安装面221互相垂直。
由此,第二LED光源21发出的光经过反射杯24的内壁(参见图6)反射并经挡板25上方的空间射出至第二透镜23上,最终经透镜投射出去,这样就产生了近光以及所需的明暗截止线,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可以理解,第一支架12和第一支架12均可以采用压铸铝压铸成型,第一安装面121和第二安装面221为平面,第一安装面121与第一LED光源11紧密贴合、第二安装面221与第二LED光源21紧密贴合。挡板25为长方体形的薄片,可以采用塑胶或五金件制作。
此外,如图5所示,第二支架22的下侧设有多个第二散热片222,多个第二散热片222在第二支架22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由此,提高了第二支架22与外界的换热效率,有利于第二LED光源21的快速散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形影的近光投射需求设置挡板25的最上端的位置、挡板25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反射杯24以及第二透镜23的位置等。
如图6所示,反射杯24为球缺状,可以采用耐高温塑胶注塑成型或压铸铝压铸而成,反射杯24的内表面为光学面,需要抛光并镀铝以达到近似镜面的反射下过以便于反射第二LED光源21发射出的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透镜13和第二透镜23包括圆柱部以及连接在圆柱部上的半球部,第一透镜13和第二透镜23均可以是凹透镜,可以采用透明塑胶材料注塑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透镜13通过第一支撑件14连接在第一支架12上,第一支撑件14包括第一前安装套141和第一后安装套142,第一透镜13嵌设在第一前安装套141和第一后安装套142之间,第一前安装套141和第一后安装套142通过穿过两者的螺栓固定到第一支架12上。
具体地,结合图1,第一透镜13的边沿嵌设在第一前安装套141和第一后安装套142之间,第一透镜13的顶部伸出第一前安装套141,第一后安装套142内套在第一前安装套141上,第一前安装套141和第一后安装套142上均设有支脚,第一前安装套141和第一后安装套142通过穿过支脚的螺栓固定到第一支架12上。由此,第一支撑件14的设置便于第一透镜13以及第一LED光源11的拆装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第一透镜13与第一后安装套142、第一前安装套141与第一后安装套142之间均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零件上的第一限位凸部a和设置在另一个零件上的第一限位凹部b插接配合。在图8所示的具体示例中,第一前安装套141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凸部a,第一后安装套142的上端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凸部a相适配的第一限位凹部b。同理,第一透镜13的下端设有另一第一限位凸部a,第一后安装套142的上端设有与该第一限位凸部a相适配的另一第一限位凹部b。由此,避免第一前安装套141与第一后安装套142之间发生晃动,以及防止第一透镜13相对于第一支撑件14发生周向转动,增强了第一透镜13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应地,参照图1,第二透镜23通过第二支撑件26连接在第二支架22上,第二支撑件26包括第二前安装套261和第二后安装套262,第二透镜23嵌设在第二前安装套261和第二后安装套262之间,第二前安装套261和第二后安装套262通过穿过两者的螺栓固定到第一支架12上。进一步地,第二透镜23与第二后安装套262、第二前安装套261与第二后安装套262之间均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零件上的第二限位凸部和设置在另一个零件上的第二限位凹部插接配合。由于第二支撑件26的形状、构造与第一支撑件14大体相同,在此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远光灯组件10上还设有第一调节机构30,第一调节机构30连接在第一支架12上以调节第一LED光源11的投射角度;近光灯组件20上还设有第二调节机构30’,第二调节机构30’连接在第二支架22上以调节第二LED光源21的投射角度。
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调节机构30和第二调节机构30’均包括:转动配合件31以及锁紧调节件32。
如图9所示,转动配合件31包括固定座311和球头杆312,固定座311用于与车身200(参见图12)固定连接,固定座311内具有球窝,球头杆312的第一端具有球头,球头与球窝相适配且两者之间可相对转动,球头杆312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锁紧调节件32用于驱动相应的支架运动并锁紧该支架。由此,控制锁紧调节件32运动,就能带动相应的支架在转动配合件31的辅助下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便于近光灯组件20和远光灯组件10的位置调节。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锁紧调节件32包括:调节螺杆321、锁紧螺母322和连接片323。调节螺杆321的第一端设有配合部321a,配合部321a与车身200相适配,锁紧螺母322与螺杆的第二端通过螺纹配合。锁紧螺母322具有卡紧部,连接片323的一端与卡紧部互相止抵且连接片323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这样,转动调节螺杆321就能使锁紧螺母322相对螺杆移动,进而带动与之通过连接片323连接的相应支架的转动,由此实现了近光灯组件20或远光灯组件10投射角度的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12所示,远光灯组件10包括两个第一透镜13,近光灯组件20包括一个第二透镜23,两个第一透镜13位于第二透镜23的上方且对称分布在第二透镜23的左右两侧。也就是说,远光灯组件10位于近光灯组件20的上方,具体地,第二支架22位于第一支架12的下方,两个第一LED光源11分别位于第二LED光源21的左上方和右上方。由此,不仅使近光灯组件20的灯光对路面的照射更清楚,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而且采用两个第一透镜13,增大了远光灯组件10的投射范围,有利于驾驶员更全面的了解行车环境。
如图1和图1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前照灯组件100还包括位置灯组件40,位置灯组件40包括:第三支架41、固定在第三支架41上的第三LED光源42以及罩设在第三LED光源42上并连接在第三支架41上的第三透镜43。第三透镜43具有支脚,支脚与第三支架41通过螺栓连接。由此,位置灯组件40的设置便于显示车辆的位置,进一步增强了行车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位置灯组件40的第三透镜43的个数为一个,第三透镜43位于两个第一透镜13之间且位于第二透镜23正上方。具体而言,位置灯组件40位于近光灯组件20的上方,第三支架41位于第一支架12的前方且连接在第一支架12上,两个第三LED光源4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LED光源11之间且位于第二LED光源21正上方。由此,位置灯组件40不仅能够更好的示出车辆的中心位置,而且使前照灯组件100整体的布局更紧凑。
参照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摩托车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100。上述关于前照灯组件的描述均适用于摩托车。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摩托车不仅照明效果好,行车更安全;而且前照灯组件100便于组装、具有更好的装配精度、便于批量生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光灯组件,所述远光灯组件包括:第一LED光源、第一支架以及第一透镜,所述第一LED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透镜罩设在所述第一LED光源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以及
近光灯组件,所述近光灯组件包括:第二LED光源、第二支架、反射杯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二LED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反射杯用于将所述第二LED光源发射的光反射到所述第二透镜上,所述反射杯与所述第二透镜连接且两者共同罩设在所述第二LED光源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前表面形成为用于安装所述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安装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光源以及所述第一透镜的个数均为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上的分别用于安装两个第一LED光源的第一安装面互相平行且具有高度差,两个所述第一透镜的顶端平齐且底端距离与之相对应的第一安装面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有挡板,所述第二支架具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LED光源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反射杯上下相对且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透镜前后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安装面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侧,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前侧,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二安装面互相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后表面设有多个第一散热片,所述多个第一散热片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
所述第二支架的下侧设有多个第二散热片,所述多个第二散热片在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通过第一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前安装套和第一后安装套,所述第一透镜嵌设在所述第一前安装套和所述第一后安装套之间,所述第一前安装套和所述第一后安装套通过穿过两者的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上;
所述第二透镜通过第二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前安装套和第二后安装套,所述第二透镜嵌设在所述第二前安装套和所述第二后安装套之间,所述第二前安装套和所述第二后安装套通过穿过两者的螺栓固定到所述第一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后安装套、所述第一前安装套与所述第一后安装套之间均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零件上的第一限位凸部和设置在另一个零件上的第一限位凹部插接配合;
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后安装套、所述第二前安装套与所述第二后安装套之间均通过设置在其中一个零件上的第二限位凸部和设置在另一个零件上的第二限位凹部插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光灯组件上还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以调节所述第一LED光源的投射角度;
所述近光灯组件上还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以调节所述第二LED光源的投射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调节机构均包括:
转动配合件,所述转动配合件包括固定座和球头杆,所述固定座用于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内具有球窝,所述球头杆的第一端具有球头,所述球头与所述球窝相适配且两者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球头杆的第二端与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以及
锁紧调节件,所述锁紧调节件用于驱动所述相应的支架运动并锁紧该支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调节件包括:
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第一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车身相适配;
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杆的第二端通过螺纹配合,所述锁紧螺母具有卡紧部;和
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卡紧部互相止抵且所述连接片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支架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光灯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透镜,所述近光灯组件包括一个第二透镜,两个所述第一透镜位于所述第二透镜的上方且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二透镜的左右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灯组件,所述位置灯组件包括:第三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LED光源以及罩设在所述第三LED光源上并连接在所述第三支架上的第三透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灯组件的第三透镜的个数为一个,所述第三透镜位于两个所述第一透镜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透镜正上方。
15.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照灯组件。
CN201520710913.2U 2015-09-14 2015-09-14 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Active CN205014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0913.2U CN205014223U (zh) 2015-09-14 2015-09-14 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0913.2U CN205014223U (zh) 2015-09-14 2015-09-14 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4223U true CN205014223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2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0913.2U Active CN205014223U (zh) 2015-09-14 2015-09-14 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42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727A (zh) * 2016-06-02 2016-08-17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光源的摩托车用反射式远近光组合灯结构
CN110118333A (zh) * 2019-05-29 2019-08-13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灯及其灯光调节机构
WO2024099270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照明组件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64727A (zh) * 2016-06-02 2016-08-17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光源的摩托车用反射式远近光组合灯结构
CN110118333A (zh) * 2019-05-29 2019-08-13 浙江嘉利(丽水)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灯及其灯光调节机构
WO2024099270A1 (zh) * 2022-11-07 2024-05-16 纳恩博(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照明组件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39512B2 (ja) 光モジュール及び、光モジュールの光軸の調整方法
CN102878512B (zh) 一种led型的机动车前照灯
CN205014223U (zh) 车辆的前照灯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摩托车
EP0238007B1 (en) Motor vehicle lighting assembly
CN202868531U (zh) 一种led型的机动车前照灯
CN205155781U (zh) 摩托车及其前照灯组件
KR20210096126A (ko) 전조등 광학 소자, 전조등 모듈, 차량용 램프 및 차량
EP3765336A1 (en) A lighting system
CN206130804U (zh) 远近光一体式汽车led前照灯的光学系统
CN112146055A (zh) 一种汽车前灯模组调节结构
CN110736072A (zh) 前照灯照明模组及车辆
EP3502551A1 (en) Lighting device for vehicles
CN210267077U (zh) 一种汽车前灯模组调节结构
CN209325662U (zh) 交通工具的led照明系统
CN105627222B (zh) 一种防水型集成式led汽车远近光灯具
CN208652430U (zh) 一种摩托车led远近光一体大灯
CN109237425A (zh) 汽车led远近光一体大灯
EP1106908B1 (en) Vehicular headlamp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same
CN202382142U (zh) 一种摩托车、汽车或电动车led前照灯
CN115107632A (zh) 适应性车用头灯
CN104251445B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209587934U (zh) 一种汽车近光透镜组
CN112902107A (zh) 车灯照明模组出射光形的形成方法
CN217482656U (zh) 日行转向辅助双光透镜
CN201615420U (zh) 一种新型汽车前照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3

Address after: 518119 1 Yanan Road, Kwai Chu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YD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BYD 518118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ingshan New District No. 3009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after: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9 No.1 Yan'an Road, Kuiyong street, Dape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BYD MICRO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