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1151U -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1151U
CN205011151U CN201520708777.3U CN201520708777U CN205011151U CN 205011151 U CN205011151 U CN 205011151U CN 201520708777 U CN201520708777 U CN 201520708777U CN 205011151 U CN205011151 U CN 205011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tail rope
rope
root
bear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87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成
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ina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0877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1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1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115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两根挡梁、四根第一轴承、2N+2根第二轴承和至少2N+2个抗轮,N≥2,N为整数;每根挡梁的两端固定在井筒内侧,两根挡梁相互平行;每根第一轴承连接两根挡梁,其中两根第一轴承位于井筒的中心线的一侧,另外两根第一轴承位于中心线的另一侧;位于同一侧的两根第一轴承之间通过N+1根第二轴承连接,相邻两根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N条尾绳中的每条尾绳分别穿过中心线两侧的两个间隙,N条尾绳在中心线方向上相互平行;每个抗轮套设在一个第二轴承的外围侧。从而防止尾绳打结,进而提高主井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主井提升系统是煤矿开采中必不可少的系统,该主井提升系统主要用来提升井下的煤矿。
现有技术中,主井提升系统主要包括:主轴、摩擦滚筒、主绳、两个承重容器,其中承重容器可以是箕斗,为减少提升侧与下放侧尾绳的张力差,通常该系统还包括至少两根尾绳,每根尾绳连接两个承重容器的下底面,整个提升过程则是通过带动摩擦滚筒的旋转带动主绳运动,然后固定在主绳的两个承重容器则可以提升、下放。
然而,尾绳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自身重力,井筒淋雨、风力及承重容器的冲击和振动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尾绳摇摆,甚至打结的现象,从而降低主井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从而防止尾绳打结,进而提高主井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绕装置,包括:两根挡梁、四根第一轴承、2N+2根第二轴承和至少2N+2个抗轮,N≥2,N为整数;每根所述挡梁的两端固定在井筒内侧,所述两根挡梁相互平行;每根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两根挡梁,其中两根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井筒的中心线的一侧,另外两根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另一侧;位于同一侧的两根所述第一轴承之间通过N+1根所述第二轴承连接,相邻两根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N条尾绳中的每条所述尾绳分别穿过所述中心线两侧的两个所述间隙,所述N条尾绳在所述中心线方向上相互平行;每个所述抗轮套设在一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围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轮包括:托辊和两个托辊端盖,所述托辊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围侧,所述两个托辊端盖分别焊接在所述托辊的两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聚氨酯护套,所述聚氨酯护套套设在所述托辊的外围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聚氨酯护套的长度为200mm。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的所述N+1根所述第二轴承相互平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四根第一轴承之间相互平行。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机提升系统,包括:主轴、摩擦滚筒、主绳、两个承重容器、N条尾绳和至少一个上述的抗绕装置;所述摩擦滚筒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围侧,并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同步旋转,所述摩擦套筒上搭覆所述主绳,所述主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承重容器;每条所述尾绳连接所述两个承重容器的下底面;所述至少一个抗绕装置位于所述提升系统的提升起始点与所述尾绳的最低点之间。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绞车;所述绞车与所述摩擦滚轮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绞车驱动所述摩擦滚轮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两根挡梁、四根第一轴承、2N+2根第二轴承和至少2N+2个抗轮,N≥2,N为整数;每根挡梁的两端固定在井筒内侧,两根挡梁相互平行;每根第一轴承连接两根挡梁,其中两根第一轴承位于井筒的中心线的一侧,另外两根第一轴承位于中心线的另一侧;位于同一侧的两根第一轴承之间通过N+1根第二轴承连接,相邻两根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N条尾绳中的每条尾绳分别穿过中心线两侧的两个间隙,N条尾绳在中心线方向上相互平行;每个抗轮套设在一个第二轴承的外围侧。从而防止尾绳打结,进而提高主井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抗绕装置的剖面图一;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抗绕装置的剖面图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机提升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防止现有技术主井提升系统中的尾绳打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绕装置,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抗绕装置的剖面图一,如图1A所示,该装置包括:两根挡梁1、四根第一轴承2、2N+2根第二轴承3和至少2N+2个抗轮4,N≥2,N为整数;其中图1所示的抗绕装置对应的N为2,每根挡梁1的两端固定在井筒内侧,两根挡梁1相互平行;每根第一轴承2连接两根挡梁1,其中两根第一轴承2位于井筒的中心线的一侧,另外两根第一轴承2位于中心线的另一侧;位于同一侧的两根第一轴承2之间通过N+1根第二轴承3连接,相邻两根第二轴承3之间形成一个间隙5;N条尾绳中的每条尾绳分别穿过中心线两侧的两个间隙5,N条尾绳在中心线方向上相互平行;每个抗轮4套设在一个第二轴承3的外围侧。
其中,抗轮4包括:托辊和两个托辊端盖,托辊套设在第二轴承3的外围侧,两个托辊端盖分别焊接在托辊的两端。托辊端盖与托辊之间的无缝焊接可以防止煤尘进入第二轴承中,进而延长抗绕装置的寿命。通常托辊可以采用废旧皮带托辊,轴承可以自行购买,然后可以根据需要对它们进行切割。
进一步地,该抗绕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聚氨酯护套,聚氨酯护套套设在托辊的外围侧,该护套起到保护抗轮的作用。所述聚氨酯护套的长度为200mm。通常在一个抗轮外围侧套设有4个护套,可以根据实际磨损情况,对四个护套的位置进行调换,从而提高抗轮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的所述N+1根所述第二轴承3相互平行。所述四根第一轴承2之间相互平行。
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抗绕装置的剖面图二,如图1B所示,该装置与图1A所示的装置不同之处在于,图1B所示的抗绕装置还在第一轴承2上设置有抗轮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绕装置,该抗绕装置中位于同一侧的两根第一轴承之间通过N+1根第二轴承连接,相邻两根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N条尾绳中的每条尾绳分别穿过中心线两侧的两个间隙,N条尾绳在中心线方向上相互平行;可以保证N条尾绳分别位于不同的间隙,从而保证尾绳之间不会打结,进而提高主机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并且由于设置有抗轮,从而实现尾绳不直接与第二轴承触碰,起到保护尾绳的作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机提升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主轴6、摩擦滚筒7、主绳8、两个承重容器9、N条尾绳10以及至少一个如图1A或者图1B所示的抗绕装置11;其中摩擦滚筒7套设在主轴6的外围侧,并与所述主轴6固定连接,同步旋转,所述摩擦套筒7上搭覆所述主绳8,所述主绳8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承重容器9;该承重容器9可以是箕斗,每条所述尾绳10连接所述两个承重容器9的下底面;所述至少一个抗绕装置11位于所述提升系统的提升起始点与所述尾绳的最低点之间。
该装置包括:两根挡梁、四根第一轴承、2N+2根第二轴承和至少2N+2个抗轮,N≥2,N为整数;每根挡梁的两端固定在井筒内侧,两根挡梁相互平行;每根第一轴承连接两根挡梁,其中两根第一轴承位于井筒的中心线的一侧,另外两根第一轴承位于中心线的另一侧;位于同一侧的两根第一轴承之间通过N+1根第二轴承3连接,相邻两根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N条尾绳中的每条尾绳分别穿过中心线两侧的两个间隙,N条尾绳在中心线方向上相互平行;每个抗轮套设在一个第二轴承的外围侧。
主机提升系统中摩擦滚筒7旋转,然后依靠主绳8与摩擦滚筒7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两个承重容器9上下往复运行,将煤矿井下有益矿产提升到地面,此外,该主机提升系统还可以包括:导向轮12,用来调整摩擦滚筒7两侧主绳8的中心距,形成更大围包角,产生更大摩擦力。
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绞车,所述绞车与所述摩擦滚轮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绞车驱动所述摩擦滚轮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机提升系统,包括:主轴、摩擦滚筒、主绳、两个承重容器、N条尾绳以及至少一个抗绕装置;其中摩擦滚筒套设在主轴的外围侧,并与主轴固定连接,同步旋转,摩擦套筒上搭覆主绳,主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承重容器;该承重容器可以是箕斗,每条尾绳连接两个承重容器的下底面;至少一个抗绕装置位于提升系统的提升起始点与尾绳的最低点之间。其中由于N条尾绳分别位于不同的间隙,从而保证尾绳之间不会打结,进而提高主机提升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抗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根挡梁、四根第一轴承、2N+2根第二轴承和至少2N+2个抗轮,N≥2,N为整数;
每根所述挡梁的两端固定在井筒内侧,所述两根挡梁相互平行;
每根所述第一轴承连接所述两根挡梁,其中两根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井筒的中心线的一侧,另外两根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另一侧;
位于同一侧的两根所述第一轴承之间通过N+1根所述第二轴承连接,相邻两根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形成一个间隙,N条尾绳中的每条所述尾绳分别穿过所述中心线两侧的两个所述间隙,所述N条尾绳在所述中心线方向上相互平行;
每个所述抗轮套设在一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围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轮包括:托辊和两个托辊端盖,所述托辊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围侧,所述两个托辊端盖分别焊接在所述托辊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聚氨酯护套,所述聚氨酯护套套设在所述托辊的外围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护套的长度为2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中心线的同一侧的所述N+1根所述第二轴承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第一轴承之间相互平行。
7.一种主机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摩擦滚筒、主绳、两个承重容器、N条尾绳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绕装置;
所述摩擦滚筒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围侧,并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同步旋转,所述摩擦套筒上搭覆所述主绳,所述主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承重容器;
每条所述尾绳连接所述两个承重容器的下底面;
所述至少一个抗绕装置位于所述提升系统的提升起始点与所述尾绳的最低点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绞车;
所述绞车与所述摩擦滚轮通过钢丝绳连接,所述绞车驱动所述摩擦滚轮旋转。
CN201520708777.3U 2015-09-11 2015-09-11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11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8777.3U CN205011151U (zh) 2015-09-11 2015-09-11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8777.3U CN205011151U (zh) 2015-09-11 2015-09-11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1151U true CN205011151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0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877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11151U (zh) 2015-09-11 2015-09-11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11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0087A (zh) * 2015-09-11 2015-12-0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10087A (zh) * 2015-09-11 2015-12-02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7610B (zh) 轨式输送机系统
CN103796936B (zh) 带传送设备,用于其运行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2471042A (zh) 具有行走小车和提升绞车的移动式起重机
CN203345939U (zh) 一种行走装置及工程机械
CN106638272A (zh) 一种用于跨胶带运输机的自移式行车桥
CN205011151U (zh)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CN101786540B (zh) 可实现平稳传动的重型板式给料机
CN202138975U (zh) 一种起重机、起重机臂架和起重机的导绳托辊
CN103523667A (zh) 矿用钢丝绳牵引单轨吊车运输系统及其运输方法
CN106394570A (zh) 一种货运动车
EP2996921B1 (en) Overhead rail system having chariots moving longitudinally along the rail system
CN205328432U (zh) 一种无极绳绞车钢丝绳防脱装置
CN105110087A (zh) 抗绕装置及主井提升系统
CN104355253A (zh) 一种卷扬钢丝绳的排绳装置及排绳方法
CN204224157U (zh) 一种卷扬钢丝绳的排绳装置
CN205771532U (zh) 一种传动带及传动装置
CN105197616A (zh) 一种煤堆场可逆移动天车堆料装置
CN201411221Y (zh) 一种新型头部可伸缩胶带机
CN103588088A (zh) 一种龙门吊移动机构
CN111532982B (zh) 一种稳定且耐磨损的单轨小车
CN102807068A (zh) 大倾角上运矸石皮带输送机
CN203558725U (zh) 龙门吊的移动装置
CN207844817U (zh) 副斜井防卡绳地辊架系统
CN202429734U (zh) 散料装车机输料装置的牵引机构
CN201990242U (zh) 焦炭运输皮带机布料机的布料小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