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91450U - 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91450U
CN204991450U CN201520476286.0U CN201520476286U CN204991450U CN 204991450 U CN204991450 U CN 204991450U CN 201520476286 U CN201520476286 U CN 201520476286U CN 204991450 U CN204991450 U CN 2049914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in
cross bar
cutting knife
bar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62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春阳
谢谭带
张庭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wang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wang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wang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wang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762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914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914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914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和变压器卷线机,导针横杆包括横杆本体、固定在横杆本体上的多个切刀及多组导针;多个切刀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固定;多组导针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固定;多个切刀的固定方向与多组导针的固定方向平行;在横杆本体的主视面上,多个切刀中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具有一组导针;多组导针中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在导针横杆上设置的多组导针中每组导针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导针,在进行绕线时,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才能同时完成的两次绕线过程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同时完成,提高了变压器的绕线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变压器108的结构示意图,变压器108包括变压器本体113、第一引脚PIN1、第二引脚PIN2、第三引脚PIN3、第四引脚PIN4和第五引脚PIN5,进行变压器绕线时,现有的变压器卷线机只能通过现有的导针横杆只能实现下列绕线方式之一:
1.从第一引脚PIN1开始引线,在第一引脚PIN1上缠线大概两到三圈,第一引脚PIN1缠线完成,再进行对应的变压器108线圈绕组,线圈绕组完成后,导针横杆绕变压器108的第三引脚PIN3收线,余线夹夹住铜线线头,切刀切断变压器108第三引脚PIN3上的线头;
或者:
2.通过导针横杆从第二引脚PIN2开始引线,在第二引脚PIN2上缠线大概两到三圈,第二引脚PIN2缠线完成,再进行对应的变压器线圈绕组,线圈绕组完成后,导针横杆绕变压器的第四引脚PIN4收线,余线夹夹住铜线线头,切刀切断变压器的第四引脚PIN4上的线头。
上述二种绕线方式只能完成其一,不能实现双线并绕,如果要实现双线并绕,只能采用人工方式,绕线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双线并绕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能够同时进行两个引脚的引线,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包括:
横杆本体、固定在横杆本体上的多个切刀及多组导针;
多个切刀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固定;多组导针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固定;多个切刀的固定方向与多组导针的固定方向平行;在横杆本体的主视面上,多个切刀中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具有一组导针;
多组导针中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第一排通孔第二排通孔分别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排通孔中的每个通孔内插有一个切刀,切刀通过穿过切刀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上;第二排通孔中每个通孔插有一个导针,导针通过穿过导针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上。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并排设置在一起时针尖间距为2.98mm~3.02mm;多个切刀中,相邻的两个切刀间距为44.98mm~45.02mm;多组导针中,相邻的两组导针间距为44.98mm~45.02mm;在横杆本体的主视面上,切刀与相邻的一组导针间距为14.48mm~14.52mm。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切刀个数不少于10个,导针个数不少于20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卷线机,包括卷线机本体,卷线机本体包括导针翻转装置,导针翻转装置固定在卷线机本体前方,还包括导针横杆;导针横杆包括:
横杆本体、固定在横杆本体上的多个切刀及多组导针;
多个切刀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固定;多组导针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固定;多个切刀的固定方向与多组导针的固定方向平行;在横杆本体的主视面上,多个切刀中每两个相邻的切刀之间具有一组导针;
多组导针中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横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针翻转装置对应的两端。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分别沿横杆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排通孔中的每个通孔内插有一个切刀,切刀通过穿过切刀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上;第二排通孔中每个通孔插有一个导针,导针通过穿过导针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上。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并排设置在一起时针尖间距为2.98mm~3.02mm;多个切刀中,相邻的两个切刀间距为44.98mm~45.02mm;多组导针中,相邻的两组导针间距为44.98mm~45.02mm;在横杆本体的主视面上,切刀与相邻的一组导针间距为14.48mm~14.52mm。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切刀个数不少于10个,导针个数不少于20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导针横杆上设置有多组导针,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并排设置,这样,在进行绕线时,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才能同时完成的绕线过程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同时完成,提高了变压器的绕线效率。在优选方案中,可以根据变压器卷线机中余线夹的设计间距及变压器相邻引脚间距设计针尖间距、相邻的两个切刀间距、相邻的两组导针间距及切刀与相邻的一组导针间距。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导针横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导针横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导针横杆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变压器卷线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01、横杆本体;102、切刀;103、第一导针;104、第二导针;105、第一固定孔;106、第二固定孔;107、余线夹;108、变压器;109、铜线;110、导针翻转装置;111、余线夹移动翻转装置;112、卷线机本体;113、变压器本体;114、切刀固定孔;115、第一导针固定孔;116、第二导针固定孔;PIN1、第一引脚;PIN2、第二引脚;PIN3、第三引脚;PIN4、第四引脚;PIN5、第五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般的变压器卷线机上设置的导针横杆上每组导针只设计有一根导针,使得现有的卷线机只能实现背景技术中二种绕线方式之一,要同时进行双线并绕,是不能实现的,只能通过人工方式,本实用新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变压器卷线机的多轴联动特性(X、Y、Z、S等轴同时运动),只改变导针横杆的设计结构,就能实现双线并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包括:横杆本体101、固定在横杆本体101上的多个切刀102及多组导针;多个切刀102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固定;多组导针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固定;多个切刀102的固定方向与多组导针的固定方向平行;在横杆本体101的主视面上,多个切刀102中每两个相邻的切刀102之间具有一组导针;多组导针中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第一排通孔第二排通孔分别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排通孔中的每个通孔内插有一个切刀102,切刀102通过穿过切刀固定孔114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101上;第二排通孔中每个通孔插有一个导针,导针通过穿过导针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101上。
如图1或2,第一导针103通过穿过第一导针固定孔115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101上,第二导针104通过穿过第二导针固定孔116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101上。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针尖间的间距为2.98mm~3.02mm,优选为3.00mm;多个切刀102中,相邻的两个切刀102间距为44.98mm~45.02mm,优选为45.00mm;多组导针中,相邻的两组导针间距为44.98mm~45.02mm,优选为45.00mm;在横杆本体101的主视面上,切刀102与相邻的一组导针间距为14.48mm~14.52mm,优选为14.50mm。
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配合使用的变压器骨架引脚间的距离为3.0mm(与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针尖间的间距相同),每组导针之间的距离必须与位于余线夹上相邻的变压器对应骨架引脚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余线夹之间的距离为45mm(与两主轴之间的距离相同)。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切刀102个数不少于10个,导针个数不少于20个。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卷线机,包括卷线机本体112,卷线机本体112包括导针翻转装置110,导针翻转装置110固定在卷线机本体112正前方,还包括导针横杆;导针横杆包括:
横杆本体101、固定在横杆本体101上的多个切刀102及多组导针;
多个切刀102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固定;多组导针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固定;多个切刀102的固定方向与多组导针的固定方向平行;在横杆本体101的主视面上,多个切刀102中每两个相邻的切刀102之间具有一组导针;
多组导针中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横杆本体10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针翻转装置110对应的两端。如图1和2,横杆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05和第二固定孔106,横杆本体101分别通过第一固定孔105和第二固定孔106连接在导针翻转装置110对应的两端。
变压器卷线机包括卷线机本体、设置在卷线机本体正前方的导针翻转装置110和余线夹移动翻转装置111,余线夹移动翻转装置111上安装有余线夹107,余线夹107上放置有需要进行绕线的变压器108,导针横杆的两端固定在导针翻转装置110对应的两端,两根铜线109分别穿过两个并排设置在一起的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使得每组导针及位于该组导针右边的一个切刀配合,完成位于导针下方的变压器的绕线。
横杆本体上每组导针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导针,两个导针针尖间距可以根据变压器相邻引脚的间距进行设置,由于变压器卷线机具有多轴联动特性(X、Y、Z、S等轴同时运动),所以,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卷线机中,只需要在横杆本体上设置两个并排的导针,而不需要改进变压器卷线机的其他结构,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导针横杆的变压器卷线机就可以完成双线并绕,提高变压器绕线效率。
双线并绕时,变压器相关绕线参数见表1:
表1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分别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排通孔中的每个通孔内插有一个切刀102,切刀102通过穿过切刀102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101上;第二排通孔中每个通孔插有一个导针,导针通过穿过导针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横杆本体101上。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针尖间间距为2.98mm~3.02mm,优选为3.00mm;多个切刀102中,相邻的两个切刀102间距为44.98mm~45.02mm,优选为45.00mm;多组导针中,相邻的两组导针间距为44.98mm~45.02mm;在横杆本体101的主视面上,切刀102与相邻的一组导针间距为14.48mm~14.52mm,优选为14.50mm。
在其中一优选方案中,切刀102个数不少于10个,导针个数不少于20个。
卷线机上料完成后,绕线时两根铜线109分别穿过两个并排设置在一起的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两根导针分别同时绕变压器108的第一引脚PIN1和第二引脚PIN2缠线2-3圈;引脚缠线完成后,开始同时绕两个变压器108线圈绕组,线圈绕组绕线完成后,两个导针分别同时绕变压器108的另外两个引脚第三引脚PIN3和第四引脚PIN4收线,余线夹107夹住铜线109线头,切刀102切断变压器108引脚线头,整个绕线工序完成。
导针横杆的横杆本体101上设置有多组导针,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并排设置在一起,这样,在进行绕线时,现有技术中分两次才能完成的绕线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同时完成,提高了变压器的绕线效率。在优选方案中,可以根据变压器卷线机中余线夹107的设计间距及变压器相邻引脚间距设计第一导针和第二导针针尖间距、相邻的两个切刀102间距、相邻的两组导针间距及切刀102与相邻的一组导针间距。根据余线夹107的个数,切刀102个数不少于10个,导针个数不少于20个,每一次绕线,可以同时完成至少10个变压器的绕线,进一步提高绕线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8)

1.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杆本体(101)、固定在所述横杆本体(101)上的多个切刀(102)及多组导针;
所述多个切刀(102)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固定;所述多组导针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固定;多个切刀(102)的固定方向与多组导针的固定方向平行;在所述横杆本体(101)的主视面上,所述多个切刀(102)中每两个相邻的切刀(102)之间具有一组导针;
所述多组导针中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所述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针横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所述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分别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排通孔中的每个通孔内插有一个切刀(102),所述切刀(102)通过穿过切刀固定孔(114)的螺丝固定在所述横杆本体(101)上;所述第二排通孔中每个通孔插有一个导针,所述导针通过穿过导针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所述横杆本体(1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针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并排设置在一起时针尖间距为2.98mm~3.02mm;所述多个切刀(102)中,相邻的两个切刀(102)间距为44.98mm~45.02mm;所述多组导针中,相邻的两组导针间距为44.98mm~45.02mm;在所述横杆本体(101)的主视面上,切刀(102)与相邻的一组导针间距为14.48mm~14.5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针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102)个数不少于10个,所述导针个数不少于20个。
5.一种变压器卷线机,包括卷线机本体(112),所述卷线机本体(112)包括导针翻转装置(110),所述导针翻转装置(110)固定在所述卷线机本体(112)前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针横杆;所述导针横杆包括:
横杆本体(101)、固定在所述横杆本体(101)上的多个切刀(102)及多组导针;
所述多个切刀(102)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固定;所述多组导针排成一排且等间距地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固定;多个切刀(102)的固定方向与多组导针的固定方向平行;在所述横杆本体(101)的主视面上,所述多个切刀(102)中每两个相邻的切刀(102)之间具有一组导针;
所述多组导针中每组导针包括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所述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并排设置;
所述横杆本体(10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导针翻转装置(110)对应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卷线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所述第一排通孔和第二排通孔分别沿横杆本体(10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排通孔中的每个通孔内插有一个切刀(102),所述切刀(102)通过穿过切刀固定孔(114)的螺丝固定在所述横杆本体(101)上;所述第二排通孔中每个通孔插有一个导针,所述导针通过穿过导针固定孔的螺丝固定在所述横杆本体(1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针(103)和第二导针(104)并排设置在一起时针尖间距为2.98mm~3.02mm;所述多个切刀(102)中,相邻的两个切刀(102)间距为44.98mm~45.02mm;所述多组导针中,相邻的两组导针间距为44.98mm~45.02mm;在所述横杆本体(101)的主视面上,切刀(102)与相邻的一组导针间距为14.48mm~14.52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卷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102)个数不少于10个,所述导针个数不少于20个。
CN201520476286.0U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Active CN2049914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6286.0U CN204991450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6286.0U CN204991450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91450U true CN204991450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6286.0U Active CN204991450U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9145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8488A (zh) * 2017-04-05 2017-06-27 中山市威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机构
CN113019812A (zh) * 2021-02-07 2021-06-25 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点胶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8488A (zh) * 2017-04-05 2017-06-27 中山市威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机构
CN113019812A (zh) * 2021-02-07 2021-06-25 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点胶装置及方法
CN113019812B (zh) * 2021-02-07 2022-05-13 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绕线点胶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38027U (zh) 一种线缆绕线装置
CN201307622Y (zh) 圆形锂电池双工位全自动卷绕机
CN203780833U (zh) 带送线功能的自动绕线扎线机
CN204991450U (zh) 一种变压器卷线机的导针横杆及变压器卷线机
CN209045357U (zh) 一种磁环电感全自动绕线机
CN207121301U (zh) 一种纺织用纱管
CN204111075U (zh) 成圈盘
CN103662155A (zh) 线材自动捆扎通用设备
CN203664983U (zh) 端子点缠夹紧装置
CN103526482A (zh) 一种纱线浸染装置
CN103552732B (zh) 用于纺织的存储装置
CN203581528U (zh) 用于纺织的存储装置
CN202285189U (zh) 变压器的三相等磁路铁心
CN202278287U (zh) 破损焊丝盘辅助夹具
CN102360634B (zh) 一种消除大对数通信电缆成缆线“打死弯”的方法
CN203514010U (zh) 一种纱线浸染装置
CN203026346U (zh) 双卷非晶磁环卷绕机
CN217485289U (zh) 一种旋转变压器绕线工装
CN201857149U (zh) 胚布卷绕自动对中机
CN203367677U (zh) U型电线收容装置
CN204335000U (zh) 提高能效的电磁炉绕线盘及其电磁炉
CN109292544A (zh) 一种纺织用纱管
CN204022109U (zh) 络筒机的进线机构
CN213350254U (zh) 一种盘圆支撑架
CN104167886B (zh) 一种圆筒直线电机的线圈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Guide pin horizontal pole and transformer coiler of transformer coil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Huizhou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LIWANG HI-TECH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440000065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