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7895U -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7895U
CN204987895U CN201520307167.2U CN201520307167U CN204987895U CN 204987895 U CN204987895 U CN 204987895U CN 201520307167 U CN201520307167 U CN 201520307167U CN 204987895 U CN204987895 U CN 204987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heat boiler
central cooler
steam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71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风华
徐忠
彭杰
周响球
陈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elting Vast Of Heave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Technology Co Ltd In Hunan
Original Assignee
Smelting Vast Of Heave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Technology Co Ltd In Hu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elting Vast Of Heave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Technology Co Ltd In Hunan filed Critical Smelting Vast Of Heaven Energy-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Protective Technology Co Ltd In Hunan
Priority to CN2015203071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7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7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7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环冷机余热锅炉6,环冷机余热锅炉6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连接汽轮机补汽口202,环冷机余热锅炉6和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产生的高参数饱和蒸汽经过过热补燃炉4进入汽轮机的主进汽口201,汽轮机的转轴204驱动发电机1,汽轮机的排汽口203连接凝汽器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余热锅炉进风烟气温度不稳定,过热蒸汽参数波动比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发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钢铁厂烧结余热利用中,基本都是采用烧结废烟气产生过热蒸汽的方式。由于大多数的余热都是品位比较低的热资源,且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利用其产生蒸汽发电时,蒸汽参数波动比较大,影响了设备寿命与运行时间。正常的烧结环冷机,烟气温度比较正常时,高温段风温可达320~370℃,低温段风温250~310℃;但是当取风设计不佳或烧结波动时,风温可能下降的比较多,风温与风量下降,导致余热锅炉的蒸汽参数及蒸汽量下降非常大,部分项目甚至锅炉产生的蒸汽发的电,还不够设备运转所需电量;另一方面,由于烟气温度低,为了提高过热蒸汽温度,接近点温差取的很小(8~15℃),换热面积比较大,这样投资成本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回收投资成本,显的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余热锅炉进风烟气温度不稳定,过热蒸汽参数波动比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余热锅炉只产生饱和蒸汽和低参数过热蒸汽,因而可以利用更多温度较低的烟气,产生更多的蒸汽量,发电能力提升;蒸汽参数稳定,保证汽机安稳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机、汽轮机、凝汽器、过热补燃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和环冷机余热锅炉;其中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出口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
其中环冷机余热锅炉具有高参数汽包,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汽包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
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或
当环冷机余热锅炉另外具有外置式过热装置时,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而该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或
当环冷机余热锅炉另外具有内置式过热器时,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内的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而环冷机余热锅炉内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和
其中,汽轮机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以及,任选地,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机、汽轮机、凝汽器、过热补燃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和环冷机余热锅炉;其中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出口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
其中环冷机余热锅炉具有高参数汽包,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汽包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和
其中,汽轮机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以及,任选地,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机、汽轮机、凝汽器、过热补燃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和具有外置式过热装置的环冷机余热锅炉;其中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出口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
其中环冷机余热锅炉具有高参数汽包,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汽包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而该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和
其中,汽轮机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以及,任选地,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机、汽轮机、凝汽器、过热补燃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和具有内置式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其中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出口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
其中环冷机余热锅炉具有高参数汽包,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汽包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内的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而环冷机余热锅炉内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分别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和
其中,汽轮机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以及,任选地,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
在上述第二和第三种实施方案中,过热蒸汽副管道(L1b)与过热蒸汽支路(L2c)并列设置,或从过热蒸汽副管道(L1b)上分出过热蒸汽支路(L2c)。两者分别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
优选,在L1b与L2c相交的分支点之后在L1b管道上设置第一阀门V1,同时在L2c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V2。或在L1b与L2c相交的分支点处设置切换阀门。当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的烟气温度较高(例如高于360℃)时,开启第一阀门V1和关闭第二阀门V2或通过切换阀门来开通L1b后段流向汽轮机的主进汽口的通道和关闭L2c。而当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的烟气温度偏低时,及时关闭第一阀门V1并打开第二阀门V2或及时通过切换阀门来开通L2c并切断L1b后段流向汽轮机的主进汽口的通道,维持系统的平稳运行,确保高效率发电。
在本申请中,过热补燃炉内设有蒸汽过热器、燃烧器和外部设有鼓风机。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度或长度一般是1.5-40米,优选2-35米,优选3-30米,更优选4-25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主体结构呈现为立式筒体的形式或为具有矩形横截面或具有5-12边形(如8边形)横截面的塔体的形式。该立式筒体或塔体的高度或长度一般是1.5-40米,优选2-35米,优选3-30米,更优选4-25米,例如5,6,7,8,10米。立式筒体的直径或塔体的宽度和/或厚度一般是0.5-10米,优选0.7-9米,更优选1-8米,例如2,3,4米。
在本申请中,一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内设有省煤器、蒸发器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
在本申请中,优选的是,该装置设有水泵,水泵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省煤器的入水口,省煤器的出口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汽包的第一入口,汽包的第一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接,蒸发器的出口与汽包的第二入口连接,汽包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通过饱和蒸汽管道与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连接;优选的是,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出口风箱与引风机连接;优选的是,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入口风罩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
在本申请中,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低参数蒸发器、低参数过热器、高参数省煤器和高参数蒸发器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
在本申请中,优选的是,还设有除氧器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或从凝汽器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加热器的入口,凝结水加热器的出口与除氧器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连接,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低参数蒸发器的出口与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与低参数过热器的入口连接,低参数过热器的出口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与汽轮机的补汽口连接。
在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方案中,还设有环冷机烟气(例如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或中温区的烟气)的输送管道和过热补燃炉的高温排烟管道分别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和水泵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省煤器的入口连接,高参数省煤器的出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连接,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高参数蒸发器的出口与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通过饱和蒸汽管道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出口风箱与引风机连接。
在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水泵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省煤器的入口连接,高参数省煤器的出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连接,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高参数蒸发器的出口与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通过饱和蒸汽管道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外置式过热装置的蒸汽出口通过过热蒸汽管道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气口;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出口风箱与引风机连接。
在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方案中,更优选的是,还设有环冷机高温烟气管道和过热补燃炉高温排烟管道与外置式过热装置的烟气入口端连接,外置式过热装置的烟气出口端通过过热器烟气管道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连接。
在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低参数蒸发器、低参数过热器、高参数省煤器、高参数蒸发器和高参数过热器,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
在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方案中,更优选的是,还设有环冷机高温烟气的输送管道和过热补燃炉的高温排烟管道分别连接至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环冷机余热锅炉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的输送管道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第二烟气入口,和还有除氧器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或从凝汽器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加热器的入口,凝结水加热器的出口与除氧器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连接,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低参数蒸发器的出口与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与低参数过热器的入口连接,低参数过热器的出口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与汽轮机的补汽口连接。
在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方案中,更优选的是,水泵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与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内的高参数省煤器的入口连接,高参数省煤器的出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连接,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的入口连接,高参数蒸发器的出口与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入口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通过饱和蒸汽管道连接至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通过过热蒸汽管道连接汽轮机的主进气口;优选的是,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出口风箱与引风机连接。
在本申请中即所有实施方案中,更优选的是,过热补燃炉内设有蒸汽过热器、燃烧器和外部设有鼓风机;有煤气管道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鼓风机连接过热补燃炉的燃烧器进风口;过热补燃炉的高温排烟口通过高温排烟管道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或,过热补燃炉的高温排烟口通过高温排烟管道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烟气入口。
在本申请中,更优选的是,汽轮机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与凝汽器连接,凝汽器的凝结水输出管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外来给水输送管或凝结水输送管。
在本申请中,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汽包具有第三出口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和第二供水支路。
在本申请中,优选的是,具有内置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汽包具有第三出口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和第二供水支路。
在本申请中,优选的是,高温排烟管道上设有排烟管调节阀和/或放空阀。
在本申请中,优选的是,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汽轮机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还提供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或使用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装置进行发电的方法简称第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流通过过热补燃炉进行过热而产生高参数过热蒸汽,将所产生的高参数过热蒸汽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输入汽轮机的主进汽口,
其中,由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的饱和蒸汽流:
1)被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或
2)当环冷机余热锅炉另外具有外置式过热装置时,被输送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而从该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输出的过热蒸汽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被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被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或
3)当环冷机余热锅炉另外具有内置式过热器时,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内的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而从环冷机余热锅炉内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出口输出的过热蒸汽进一步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被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被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
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器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或使用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装置进行发电的方法简称第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和环冷机余热锅炉产生的两股饱和蒸汽流通过过热补燃炉进行过热而产生高参数过热蒸汽,将所产生的高参数过热蒸汽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输入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器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或使用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装置进行发电的方法简称第二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流输送至过热补燃炉中进行过热而产生第一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然后将该第一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输入汽轮机的主进汽口;环冷机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外置式过热装置进行过热而产生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将该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输入汽轮机的主进汽口或将该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支路输送至过热补燃炉中,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器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或使用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所述的装置进行发电的方法简称第三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流输送至过热补燃炉中进行过热而产生第一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然后将该第一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输入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通过该内置高参数过热器产生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然后将该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输入汽轮机的主进汽口或将该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支路输送至过热补燃炉中,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器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
在本申请的第四或第五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中,优选,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返回车间或依次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加热器、低参数蒸发器、低参数汽包、低参数过热器而产生低参数过热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输送至汽轮机的补汽口。
在本申请的第六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三种方法中,优选,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返回车间或依次通过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加热器、低参数蒸发器、低参数汽包、低参数过热器而产生低参数过热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输送至汽轮机的补汽口。
在本申请的第四或第五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中,优选,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加热器加热后被输送至除氧器中进行除氧,从除氧器中排出已除氧的水并输入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汽包中,从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蒸发器中,从低参数蒸发器中排出的蒸汽返回低参数汽包中,从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排出的蒸汽被输入低参数过热器中,从低参数过热器中排出的低参数过热蒸汽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被输送至汽轮机的补汽口。
在本申请的第六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三种方法中,优选,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通过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凝结水加热器加热后被输送至除氧器中进行除氧,从除氧器中排出已除氧的水并输入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汽包中,从低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蒸发器中,从低参数蒸发器中排出的蒸汽返回低参数汽包中,从低参数汽包的第二出口排出的蒸汽被输入低参数过热器中,从低参数过热器中排出的低参数过热蒸汽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被输送至汽轮机的补汽口。
在本申请所述的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低参数汽包中的水利用泵经由第一供水支路输送水依次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省煤器、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而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并经由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
更优选的是,低参数汽包中的水利用泵经由第一供水支路输送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省煤器,从省煤器中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中,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中排出的热水进一步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从蒸发器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再次返回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中,从汽包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经由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被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低参数汽包中的水利用泵经由第二供水支路被输送依次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省煤器、高参数蒸发器、高参数汽包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二种方法中,优选的是,低参数汽包中的水利用泵经由第二供水支路被输送依次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省煤器、高参数蒸发器、高参数汽包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输送至过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的蒸汽入口,经过外置式过热装置进一步加热,经过进一步加热的过热蒸汽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气口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即位于炉内的蒸汽过热器的蒸汽入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三种方法中,优选的是,低参数汽包中的水利用泵经由第二供水支路被输送依次通过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省煤器、高参数蒸发器、高参数汽包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输送至过热器的入口,经过内置过热器进一步加热,经过进一步加热的过热蒸汽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气口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即蒸汽过热器的蒸汽入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低参数汽包中的水利用泵经由第二供水支路被输送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省煤器,从高参数省煤器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输入高参数汽包中,从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二种方法中,优选的是,低参数汽包中的水利用泵经由第二供水支路被输送通过具有外置式过热装置的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省煤器,从高参数省煤器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输入高参数汽包中,从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输送至过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入口,经过高参数过热器加热,从高参数过热器的出口输出的过热蒸汽进一步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或进一步经由过热蒸汽支路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即内置蒸汽过热器的蒸汽入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三种方法中,优选的是,低参数汽包中的水利用泵经由第二供水支路被输送通过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省煤器,从高参数省煤器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入口输入高参数汽包中,从高参数汽包的第一出口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将高参数汽包中排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输送至高参数过热器的入口,经过高参数过热器加热,从高参数过热器的出口排出的过热蒸汽经由由过热蒸汽副管道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即蒸汽过热器的蒸汽入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分别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和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所输送的两股饱和蒸汽流分别进入过热补燃炉的蒸汽过热器中进行过热而产生过热蒸汽或所述两股饱和蒸汽流在合并后通过过热补燃炉中的蒸汽过热器进行过热而产生过热蒸汽,然后将所产生的过热蒸汽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二种方法中,优选的是,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所输送的饱和蒸汽被通入外置式过热装置中产生过热蒸汽,然后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另外,由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所输送的饱和蒸汽被通入外置式过热装置中产生的过热蒸汽与过热补燃炉中的蒸汽过热器产生的过热蒸汽合并后被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三种方法中,优选的是,由具有内置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所输出的饱和蒸汽被通入高参数过热器中产生过热蒸汽,然后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输送至过热补燃炉的蒸汽入口。另外,由具有内置过热器的环冷机余热锅炉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输送的饱和蒸汽通入高参数过热器中所产生的过热蒸汽与过热补燃炉中的蒸汽过热器所产生的过热蒸汽在合并后输送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环冷机烟气(例如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或中温区的烟气)经由输送管道和过热补燃炉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分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并形成混合(高温)烟气,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参数过热器、低参数蒸发器和凝结水加热器(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端排出。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二种方法中,优选的是,来自环冷机高温区的高温烟气经由输送管道和过热补燃炉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分别输送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烟气入口,外置式过热装置排出的烟气以及来自环冷机的中温区和/或低温区的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分别经由过热装置排烟管道和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输送管道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并形成混合烟气,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参数过热器、低参数蒸发器和凝结水加热器(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端排出。
在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实施方案所述的方法即第三种方法中,优选的是,来自环冷机高温区的环冷机高温烟气经由输送管道和过热补燃炉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分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并形成混合(高温)烟气,该烟气经过环冷机余热锅炉内的高参数过热器;环冷机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经由输送管道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第二烟气入口并与经过了高参数过热器后的高温烟气混合,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高参数省煤器、低参数过热器、低参数蒸发器和凝结水加热器(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端排出。
在本申请所述的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烧结机烟气经由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输送进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入口风罩内并依次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内的蒸发器和省煤器(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然后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出口端排出。
在本申请所述的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煤气管道输送煤气经由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进入过热补燃炉内燃烧,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在与过热补燃炉内的蒸汽过热器(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之后经由过热补燃炉的高温排烟口排出高温烟气,并且该高温烟气通过高温排烟管道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端或外置过热装置的烟气入口端,与此同时,鼓风机将常温空气输送到过热补燃炉的燃烧器进风口作为煤气燃烧用的空气。
在本申请所述的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过热补燃炉或内置高参数过热器或外置过热装置(17)产生的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60MPa,优选≥1.0MPa,例如压力是0.6MPa-2.5MPa,优选0.8MPa-2.0MPa,更优选1.0MPa-1.8MPa,或其温度是≥350℃,优选≥360℃,例如其温度是370℃-460℃,优选是380-450℃,更优选390℃-430℃。
在本申请所述的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3MPa至0.6MPa,优选0.3MPa至0.5MPa,,或其温度是160℃-300℃,优选170℃-280℃。
本实用新型中,环冷机烟气包括来自环冷机高温区的环冷机高温烟气、来自环冷机中温区的环冷机中温烟气或来自环冷机低温区的环冷机低温烟气。
本实用新型中的凝结水可以选用发电装置中的凝汽器产生的凝结水,也可以用化学除盐水代替或补充。
本实用新型中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由引风机抽出的烟气,可以再返回烧结机烟气管道,也可经过处理后排放。
本实用新型中环冷机余热锅炉由引风机抽出的烟气,可以再返回环冷机烟气管道,也可经过处理后排放。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环冷机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的实际压力情况,调节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的进水量、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省煤器和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工作情况,调节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产生饱和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也可以调节环冷机余热锅炉的进水量、环冷机余热锅炉省煤器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的工作情况,调节环冷机余热锅炉产生饱和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使两部分蒸汽的压力匹配,两股蒸汽合并后,接入过热补燃炉。
本实用新型排烟管上设有调节阀与放散阀,可根据燃烧工况调节。
本实用新型未说明的装置和设备为本领域的常见设备和装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因余热锅炉分别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或低温过热蒸汽)和低参数过热蒸汽,降低了对烟气温度的要求,提高了烧结余热的利用率;在烧结与取风工况波动时,出口蒸汽参数稳定,可保证汽轮机安稳运行。
2、本实用新型中因烟气与蒸汽的接近点温差大,可减少受热面积,降低设备成本,减少投资。
3、本实用新型中过热补燃炉为煤气锅炉,技术成熟可靠,系统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设计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设计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电机、汽轮机、凝汽器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热补燃炉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环冷机余热锅炉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环冷机余热锅炉另一种设计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另一种设计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环冷机余热锅炉与环冷机连接示意图
附图说明:1、发电机;2、汽轮机;201、汽轮机的主进汽口;202汽轮机的补汽口;203、汽轮机的排汽口;204、汽轮机的转轴;3、凝汽器;301、凝汽器排水管;4、过热补燃炉;401、过热补燃炉蒸汽过热器;402、过热补燃炉饱和蒸汽入口;403、过热补燃炉过热蒸汽出口;404、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405、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空气入口或进风口;406、过热补燃炉高温排烟口;407:燃烧器;5、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01、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省煤器;50101、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省煤器入口;50102、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省煤器出口;502、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50201、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入口;50202、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出口;503、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01、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第一入口;50302、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第一出口;50303、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第二入口;5030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第二出口;50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入水口;505、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入口风罩;506、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出口风箱(或风罩);6、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01、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外来给水加热器或凝结水加热器;60101、环冷机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入口;60102、环冷机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出口;602、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01、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入口;60202、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出口;603、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01、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一入口;60302、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一出口;60303、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二入口;60304、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二出口;60305、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三出口(出水口);604、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60401、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入口;60402、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出口;605、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省煤器;60501、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省煤器入口;60502、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省煤器出口;606、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01、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入口;60602、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出口;607、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01、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第一入口;60702、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第一出口;60703、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第二入口;60704、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第二出口;608、环冷机余热锅炉出口风箱(或风罩);609、环冷机余热锅炉烟气入口端;609a、环冷机余热锅炉第二烟气入口;610、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01、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器入口;61002、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器出口;7、水泵;701、第一供水支路;702、第二供水支路;8、排烟管调节阀;9、放空阀;10、煤气;1001、煤气管道;11、鼓风机、12、烧结机烟气;1201、烧结机烟气管道;13、外来给水输送管或凝结水输送管道、14、引风机;15、环冷机烟气;1501、环冷机高温烟气;1502、环冷机中温或低温烟气;16、除氧器;17、外置式过热装置;1701、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01、过热器入口;170102、过热器出口;18、环冷机;
L1、L1a:过热蒸汽主管道;L1b:过热蒸汽副管道;L2、L2a、L2b:饱和蒸汽管道;L2c:过热蒸汽支路;L3、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4、高温排烟管道;L5、环冷机烟气管道;L5a、环冷机高温烟气管道,L5b、环冷机中温和/或低温烟气管道;L4a、外置过热器排烟管道;V1:第一蒸汽阀门;V1:第二蒸汽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即: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和环冷机余热锅炉6,其中: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环冷机余热锅炉6具有高参数汽包607,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汽包607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也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汽轮机2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连接至凝汽器3,以及,任选地,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60402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202。
优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设有省煤器501、蒸发器502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
一般,该装置设有水泵7,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7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的入水口504,省煤器501的出口501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汽包503的第一入口50301,汽包503的第一出口50302与蒸发器502的入口50201连接,蒸发器502的出口50202与汽包503的第二入口50303连接,汽包503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503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b与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连接;优选的是,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风箱506与引风机14连接;优选的是,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
优选,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和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优选,还设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优选,还设有环冷机烟气15的输送管道L5和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和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优选,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
优选,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优选,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优选,高温排烟管道L4上设有排烟管调节阀8和/或放空阀9。
优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即: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和具有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其中: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a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环冷机余热锅炉6具有高参数汽包607,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汽包607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入口170101,而该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出口170102分别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和/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L2c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和,汽轮机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以及,任选地,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60402连接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一般,过热蒸汽副管道L1b与过热蒸汽支路L2c并列设置,或从过热蒸汽副管道L1b上分出过热蒸汽支路L2c。两者分别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优选,在L1b与L2c相交的分支点之后在L1b管道上设置第一阀门V1,同时在L2c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V2。或在L1b与L2c相交的分支点处设置切换阀门。当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的烟气温度较高(例如高于360℃)时,开启第一阀门V1和关闭第二阀门V2或通过切换阀门来开通L1b后段流向汽轮机的主进汽口的通道和关闭L2c。而当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的烟气温度偏低时,及时关闭第一阀门V1并打开第二阀门V2或及时通过切换阀门来开通L2c并切断L1b后段流向汽轮机的主进汽口的通道,维持系统的平稳运行,确保高效率发电。
优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设有省煤器501、蒸发器502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
优选,该装置设有水泵7,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7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的入水口504,省煤器501的出口501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汽包503的第一入口50301,汽包503的第一出口50302与蒸发器502的入口50201连接,蒸发器502的出口50202与汽包503的第二入口50303连接,汽包503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503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b与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连接;优选的是,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风箱506与引风机14连接;优选的是,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
优选,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和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优选,还设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优选,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入口170101,外置式过热器1701的蒸汽出口1701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优选,还有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高温排烟管道L4与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端连接,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出口端通过过热器烟气管道L4a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连接。
优选,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
优选,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优选,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优选,高温排烟管道L4上设有排烟管调节阀8和/或放空阀9。
优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即: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以及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其中: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a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和,
其中环冷机余热锅炉6a具有高参数汽包607,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汽包607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的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入口61001,而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出口61002分别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10和/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L2c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和
其中,汽轮机2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2的排汽口连接至凝汽器3,以及,任选地,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60402连接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一般,过热蒸汽副管道L1b与过热蒸汽支路L2c并列设置,或从过热蒸汽副管道L1b上分出过热蒸汽支路L2c。两者分别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优选,在L1b与L2c相交的分支点之后在L1b管道上设置第一阀门V1,同时在L2c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V2。或在L1b与L2c相交的分支点处设置切换阀门。当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的烟气温度较高(例如高于360℃)时,开启第一阀门V1和关闭第二阀门V2或通过切换阀门来开通L1b后段流向汽轮机的主进汽口的通道和关闭L2c。而当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的烟气温度偏低时,及时关闭第一阀门V1并打开第二阀门V2或及时通过切换阀门来开通L2c并切断L1b后段流向汽轮机的主进汽口的通道,维持系统的平稳运行,确保高效率发电。
优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设有省煤器501、蒸发器502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
优选,该装置设有水泵7,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7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的入水口504,省煤器501的出口501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汽包503的第一入口50301,汽包503的第一出口50302与蒸发器502的入口50201连接,蒸发器502的出口50202与汽包503的第二入口50303连接,汽包503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503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b与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连接;优选的是,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风箱506与引风机14连接;优选的是,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
优选,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和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优选,还设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优选,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高参数蒸发器606和高参数过热器610,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优选,还有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的输送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连接至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烟气入口端609,环冷机余热锅炉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1502的输送管道L5b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第二烟气入口609a,和还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优选,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入口61001;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出口610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优选的是,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优选,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
优选,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优选,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优选,高温排烟管道L4上设有排烟管调节阀8和/或放空阀9。
优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即: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或使用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装置进行发电的方法简称第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和环冷机余热锅炉6产生的两股饱和蒸汽流通过过热补燃炉4进行过热而产生高参数过热蒸汽,将所产生的高参数过热蒸汽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2驱动发电机1进行发电。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即: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或使用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装置进行发电的方法简称第二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产生的饱和蒸汽流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中进行过热而产生第一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然后将该第一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a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环冷机余热锅炉6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外置式过热装置17进行过热而产生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将该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L1b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或将该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支路L2c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中(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2驱动发电机1进行发电。
根据本申请的第六个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即: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或使用根据第三个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装置进行发电的方法简称第三种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产生的饱和蒸汽流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中进行过热而产生第一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然后将该第一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a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通过该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产生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然后将该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L1b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或将该第二股高参数过热蒸汽流经由过热蒸汽支路L2c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中(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2驱动发电机1进行发电。
在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中,优选,汽轮机2的排汽进入凝汽器3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返回车间或经由外来给水输送管13输送依次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汽包603、低参数过热器604而产生低参数过热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输送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此外,在上述第三种方法中,优选,汽轮机2的排汽进入凝汽器3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经由外来给水输送管13输送依次通过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汽包603、低参数过热器604而产生低参数过热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输送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在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中,优选,汽轮机2的排汽进入凝汽器3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返回车间或经由外来给水输送管13输送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加热后被输送至除氧器16中进行除氧,从除氧器16中排出已除氧的水并输入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蒸发器602中,从低参数蒸发器602中排出的蒸汽返回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排出的蒸汽被输入低参数过热器604中,从低参数过热器604中排出的低参数过热蒸汽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被输送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在上述第三种方法中,优选,汽轮机2的排汽进入凝汽器3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返回车间或经由凝结水输送管13输送通过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凝结水加热器601加热后被输送至除氧器16中进行除氧,从除氧器16中排出已除氧的水并输入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蒸发器602中,从低参数蒸发器602中排出的蒸汽返回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排出的蒸汽被输入低参数过热器604中,从低参数过热器604中排出的低参数过热蒸汽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被输送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一供水支路701输送水依次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502、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而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并经由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更优选,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一供水支路701输送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从省煤器501中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排出的热水进一步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502,从蒸发器502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再次返回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从汽包503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经由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被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在上述第一种方法中,优选,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依次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汽包607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在上述第二种方法中,优选,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依次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汽包607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过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入口170101,经过外置式过热装置17进一步加热,经过进一步加热的过热蒸汽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L1b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L2c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即蒸汽过热器401的蒸汽入口402)。
在上述第三种方法中,优选,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依次通过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省煤器605、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汽包607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并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过热器610的入口61001,经过内置过热器610进一步加热,经过进一步加热的过热蒸汽经由过热蒸汽管道L1b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L2c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即蒸汽过热器401的蒸汽入口402)。
在上述第一种方法中,优选,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从高参数省煤器605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输入高参数汽包607中,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606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607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在上述第二种方法中,优选,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通过具有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从高参数省煤器605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输入高参数汽包607中,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606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607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过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入口170101,经过高参数过热器1701加热,从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出口170102输出的过热蒸汽进一步经由过热蒸汽管道L1b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或进一步经由过热蒸汽支路L2c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即蒸汽过热器401的蒸汽入口402)。
在上述第三种方法中,优选,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通过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省煤器605,从高参数省煤器605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输入高参数汽包607中,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606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607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将高参数汽包607中排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高参数过热器610的入口61001,经过高参数过热器610加热,从高参数过热器610的出口61002排出的过热蒸汽经由过热蒸汽副管道L1b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L2c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即蒸汽过热器401的蒸汽入口402)。
在上述第一种方法中,优选,分别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和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所输送的两股饱和蒸汽流分别进入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过热器401中进行过热而产生过热蒸汽或所述两股饱和蒸汽流在合并后通过过热补燃炉4中的蒸汽过热器401进行过热而产生过热蒸汽,然后将所产生的过热蒸汽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
在上述第二种方法中,优选,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所输送的饱和蒸汽被通入外置式过热装置17中产生过热蒸汽,然后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L2c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在上述第二种方法中,更优选,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所输送的饱和蒸汽被通入外置式过热装置17中产生的过热蒸汽与过热补燃炉4中的蒸汽过热器401产生的过热蒸汽合并后被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
在上述第三种方法中,优选,由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所输出的饱和蒸汽被通入高参数过热器610中产生过热蒸汽,然后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或经由过热蒸汽支路L2c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更优选,由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的饱和蒸汽通入高参数过热器610中所产生的过热蒸汽与过热补燃炉4中的蒸汽过热器401所产生的过热蒸汽在合并后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
在上述第一种方法中,优选,环冷机烟气15经由输送管道L5和过热补燃炉4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并形成混合高温烟气,该混合高温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省煤器605、低参数过热器604、低参数蒸发器602和凝结水加热器6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出口端608排出。
在上述第二种方法中,优选,来自环冷机高温区的高温烟气1501经由输送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4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输送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外置式过热装置17排出的烟气以及来自环冷机的中温区和/或低温区的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1502分别经由过热装置排烟管道L4a和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输送管道L5b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并形成混合烟气,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省煤器605、低参数过热器604、低参数蒸发器602和凝结水加热器6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出口端608排出。
在上述第三种方法中,优选,来自环冷机高温区的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经由输送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4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并形成混合高温烟气,该高温烟气经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的高参数过热器610;环冷机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1502经由输送管道L5b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第二烟气入口609a并与经过了高参数过热器610后的高温烟气混合,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省煤器605、低参数过热器604、低参数蒸发器602和凝结水加热器6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烟气出口端608排出。
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烧结机烟气12经由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输送进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内并依次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的蒸发器502和省煤器5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然后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端506排出。
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煤气管道10输送煤气经由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404进入过热补燃炉4内燃烧,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在与过热补燃炉4内的蒸汽过热器4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之后经由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排出高温烟气,并且该高温烟气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或外置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端,与此同时,鼓风机11将常温空气输送到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作为煤气燃烧用的空气。
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过热补燃炉4或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或外置过热装置17产生的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60MPa,优选≥1.0MPa,例如压力是0.6MPa-2.5MPa,优选0.8MPa-2.0MPa,更优选1.0MPa-1.8MPa,或其温度是≥350℃,优选≥360℃,例如其温度是370℃-460℃,优选是380-450℃,更优选390℃-430℃。
在上述任何一种方法中,优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3MPa至0.6MPa,优选0.3MPa至0.5MPa,,或其温度是160℃-300℃,优选170℃-280℃。
环冷机烟气15包括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环冷机中温和低温烟气1502。环冷机烟气15优选是来自环冷机高温区的环冷机高温烟气。
参见图2和图3,当来自环冷机的高温区的高温烟气的温度偏低时,例如,低于320℃时,可关闭阀门V1,开启阀门V2。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环冷机余热锅炉6,其中: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202,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汇合后进一步经由饱和蒸汽输送管道L2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汽轮机2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连接至凝汽器3。
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饱和蒸汽锅炉。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如图6所示,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设有省煤器501、蒸发器502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另外,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7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的入水口504,省煤器501的出口501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汽包503的第一入口50301,汽包503的第一出口50302与蒸发器502的入口50201连接,蒸发器502的出口50202与汽包503的第二入口50303连接,汽包503的第二出口503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b与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连接;优选的是,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风箱506与引风机14连接。
如图7所示,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和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环冷机烟气15的输送管道L5和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或风罩)608与引风机14连接。
如图5所示,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空气入口或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
如图4所示,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高温排烟管道L4上设有排烟管调节阀8和/或放空阀9。
本实施例1的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和环冷机余热锅炉6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过热补燃炉4进行过热而产生高参数过热蒸汽,将所产生的高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2驱动发电机1进行发电。
在上述方法中,汽轮机2的排汽进入凝汽器3中形成凝结水,并经由凝结水输送管13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中。凝结水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加热后被输送至除氧器16中进行除氧,从除氧器16中排出已除氧的水并输入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蒸发器602中,从低参数蒸发器602中排出的蒸汽返回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排出的蒸汽被输入低参数过热器604中,从低参数过热器604中排出的低参数过热蒸汽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被输送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一供水支路701输送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从省煤器501中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排出的热水进一步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502,从蒸发器502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再次返回汽包503中,从汽包503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经由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被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另外,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从高参数省煤器605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输入高参数汽包607中,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606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607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和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所输送的饱和蒸汽在合并后通过过热补燃炉4中的蒸汽过热器401进行过热而产生过热蒸汽,然后将所产生的过热蒸汽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
环冷机烟气15经由输送管道L5和过热补燃炉4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并形成混合高温烟气,该混合高温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省煤器605、低参数过热器604、低参数蒸发器602和凝结水加热器6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出口端608排出。
烧结机烟气12经由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输送进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内并依次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的蒸发器502和省煤器5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然后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端506排出。
煤气管道10输送煤气经由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404进入过热补燃炉4内燃烧,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在与过热补燃炉4内的蒸汽过热器4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之后经由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排出高温烟气,并且该高温烟气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与此同时,鼓风机11将常温空气输送到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作为煤气燃烧用的空气。
在上述方法中,过热补燃炉4产生的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8MPa-2.0MPa,温度是350℃-450℃。
另外,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3MPa至0.6MPa,温度是170℃-240℃。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上类似。
如图1所示,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环冷机余热锅炉6,其中: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202,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汇合后进一步经由饱和蒸汽输送管道L2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汽轮机2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连接至凝汽器3。
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饱和蒸汽锅炉。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如图6所示,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设有省煤器501、蒸发器502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另外,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7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的入水口504,省煤器501的出口501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汽包503的第一入口50301,汽包503的第一出口50302与蒸发器502的入口50201连接,蒸发器502的出口50202与汽包503的第二入口50303连接,汽包503的第二出口503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b与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连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风箱506与引风机14连接。
如图7所示,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601、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604、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省煤器605、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环冷机余热锅炉烟气入口609与环冷机烟气管道L5、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凝结水经由凝结水输送管13输送从环冷机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入口60101进入环冷机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601,环冷机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连接,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一入口60301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入口60201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出口602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第二出口60304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入口60401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第二补汽口202连接。水泵7通过水管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省煤器入口60501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省煤器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第一入口60701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入口60601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出口606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第二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与过热补燃炉入口402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出口风箱(或风罩)608与引风机14连接。
如图5所示,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过热补燃炉蒸汽过热器401,煤气10连接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空气入口或进风口405,饱和蒸汽管道L2与过热补燃炉饱和蒸汽入口402连接,过热补燃炉过热蒸汽出口403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与汽轮机第一补汽口201连接,过热补燃炉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与环冷机余热锅炉烟气入口609连接。
如图4所示,汽轮机的转轴204驱动发电机1运转,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经由凝结水输送管13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中。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连接装置,水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省煤器501、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502、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产生饱和蒸汽。水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省煤器605、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产生饱和蒸汽。饱和蒸汽通过过热补燃炉4中过热补燃炉蒸汽过热器401产生过热蒸汽。
凝结水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凝结水加热器601、环冷机余热锅炉的低参数蒸发器602、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环冷机余热锅炉的参数过热器604产生低参数过热蒸汽。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2和发电机1发电。
在上述方法中,过热补燃炉(4)产生的过热蒸汽的压力是大约1.0-1.6MPa,温度是360℃-430℃。
另外,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30MPa至0.4MPa,温度是170℃-190℃。
实施例4
如图2所示,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环冷机余热锅炉6、外置式过热装置17。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60402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202。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过热器1701的入口170101。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汽轮机2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连接至凝汽器3。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设有省煤器501、蒸发器502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
该装置设有水泵7。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7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的入水口504。如图6所示,省煤器501的出口501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汽包503的第一入口50301。汽包503的第一出口50302与蒸发器502的入口50201连接。蒸发器502的出口50202与汽包503的第二入口50303连接。汽包503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503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b与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连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风箱506与引风机14连接。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
如图8所示,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和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经由输送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4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输送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外置式过热装置17排出的烟气通过过热器排烟管道L4a以及环冷机中温、低温烟气1502通过烟气管道L5b分别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并形成混合烟气,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省煤器605、低参数过热器604、低参数蒸发器602和凝结水加热器6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出口端608排出。还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外置式过热器1701的蒸汽入口170101。外置式过热器1701的蒸汽出口1701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指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
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高温排烟管道L4上设有排烟管调节阀8。高温排烟管道L4上设有放空阀9。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本实施例4的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过热补燃炉4进行过热而产生高参数过热蒸汽,将所产生的高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环冷机余热锅炉6产生饱和蒸汽通过外置式过热装置17加热,产生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和,任选地,将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2驱动发电机1进行发电。
在上述方法中,汽轮机2的排汽进入凝汽器3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经由凝结水输送管13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中。凝结水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加热后被输送至除氧器16中进行除氧,从除氧器16中排出已除氧的水并输入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蒸发器602中,从低参数蒸发器602中排出的蒸汽返回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排出的蒸汽被输入低参数过热器604中,从低参数过热器604中排出的低参数过热蒸汽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被输送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一供水支路701输送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从省煤器501中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排出的热水进一步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502,从蒸发器502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再次返回汽包503中,从汽包503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经由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被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另外,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从高参数省煤器605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输入高参数汽包607中,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606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607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经由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和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所输送的饱和蒸汽在合并后通过过热补燃炉4中的蒸汽过热器401进行过热而产生过热蒸汽,然后将所产生的过热蒸汽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
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经由输送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4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输送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外置式过热装置17排出的烟气通过过热器烟气管道L4a以及环冷机中温、低温烟气1502通过烟气管道L5b分别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并形成混合烟气,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省煤器605、低参数过热器604、低参数蒸发器602和凝结水加热器6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出口端608排出;
烧结机烟气12经由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输送进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内并依次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的蒸发器502和省煤器5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然后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端506排出。
煤气管道10输送煤气经由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404进入过热补燃炉4内燃烧,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在与过热补燃炉4内的蒸汽过热器4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之后经由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排出高温烟气,并且该高温烟气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与此同时,鼓风机11将常温空气输送到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作为煤气燃烧用的空气。
在上述方法中,过热补燃炉4产生的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8MPa-2.0MPa,温度是350℃-450℃。
另外,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3MPa至0.6MPa,温度是170℃-240℃。
实施例5
如图3所示,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其特征在于: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60402连接至汽轮机的补汽口202。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器610的入口61001。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器610的出口61002通过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汽轮机2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连接至凝汽器3。
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设有省煤器501、蒸发器502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该装置设有水泵7。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7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的入水口504。省煤器501的出口501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汽包503的第一入口50301。汽包503的第一出口50302与蒸发器502的入口50201连接。蒸发器502的出口50202与汽包503的第二入口50303连接。汽包503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503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b与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连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风箱506与引风机14连接。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
如图9所示,在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高参数蒸发器606、过热器610。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经由输送管道L5a以及过热补燃炉4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并形成混合高温烟气,该高温烟气经过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的过热器610;环冷机中温、低温烟气1502经由输送管道L5b输送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第二烟气入口609a并且与经过了过热器后的高温烟气混合,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省煤器605、低参数过热器604、低参数蒸发器602和凝结水加热器6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出口端608排出。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过热器610的蒸汽入口61001。过热器610的蒸汽出口610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
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
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高温排烟管道L4上设有排烟管调节阀8。高温排烟管道L4上设有放空阀9。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本实施例5的操作方法如下所述:
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过热补燃炉4进行过热而产生高参数过热蒸汽,将所产生的高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产生饱和蒸汽通过过热器610加热,产生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和,任选地,将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输入汽轮机2的补汽口,以便让汽轮机2驱动发电机1进行发电。
在上述方法中,汽轮机2的排汽进入凝汽器3中形成凝结水,凝结水经由外来给水输送管13输送至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凝结水加热器601中。凝结水通过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凝结水加热器601加热后被输送至除氧器16中进行除氧,从除氧器16中排出已除氧的水并输入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排出的水被输送至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蒸发器602中,从低参数蒸发器602中排出的蒸汽返回低参数汽包603中,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排出的蒸汽被输入低参数过热器604中,从低参数过热器604中排出的低参数过热蒸汽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被输送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一供水支路701输送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从省煤器501中排出的水被输送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中排出的热水进一步通过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蒸发器502,从蒸发器502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再次返回汽包503中,从汽包503中排出的高参数蒸汽经由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被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另外,低参数汽包603中的水利用泵7经由第二供水支路702被输送通过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省煤器605,从高参数省煤器605中排出的水经由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输入高参数汽包607中,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中排出的热水通过高参数蒸发器606加热并再次返回高参数汽包607中产生高参数饱和蒸汽,然后经由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输送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
经由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和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所输送的饱和蒸汽在合并后通过过热补燃炉4中的蒸汽过热器401进行过热而产生过热蒸汽,然后将所产生的过热蒸汽输送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
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经由输送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4的排烟经由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输送至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烟气入口端609并形成混合高温烟气,该高温烟气经过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的过热器610;环冷机中温、低温烟气1502经由输送管道L5b输送至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第二烟气入口609a并且与经过了过热器后的高温烟气混合,该混合烟气依次与设置在该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部的高参数蒸发器606、高参数省煤器605、低参数过热器604、低参数蒸发器602和凝结水加热器6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最终从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烟气出口端608排出。
烧结机烟气12经由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输送进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内并依次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的蒸发器502和省煤器5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然后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端506排出。
煤气管道10输送煤气经由过热补燃炉燃烧器煤气入口404进入过热补燃炉4内燃烧,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在与过热补燃炉4内的蒸汽过热器401(当中所流过的水或蒸汽)进行间接热交换之后经由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排出高温烟气,并且该高温烟气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输送至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烟气入口端609,与此同时,鼓风机11将常温空气输送到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作为煤气燃烧用的空气。
在上述方法中,过热补燃炉4产生的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8MPa-2.0MPa,温度是350℃-450℃。
另外,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过热器604产生的低参数过热蒸汽的压力是0.3MPa至0.6MPa,温度是170℃-240℃。
试验效果
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装置和方法。下面以一台300m2烧结冷却机例来说明本专利实施的有益效果:
1)烧结与取风温度比较理想正常时:
环冷机余热锅炉采用阶梯取风,高参数烟温为370℃,低参数烟温为320℃时,可产生1.3MPa、350℃蒸汽28t/h;0.3MPa、180℃蒸汽9t/h。烧结机排烟温度比较低,只有300℃左右,由于投资回收原因,一般不利用。余热蒸汽可发电6500kW。
如采用本方案,高参数烟温为370℃,低参数烟温为320℃时,可产生1.3MPa饱和蒸汽33t/h;0.3MPa、180℃蒸汽9t/h;烧结机排烟可产生1.3MPa饱和蒸汽7t/h;另需高炉煤气14000Nm3/h,过热补燃炉的排烟余热可产生1.3MPa、9t/h的饱和蒸汽,总计过热后可得到1.2MPa(计压损)、420℃的过热蒸汽49t/h,及0.3MPa、180℃的蒸汽9t/h。总计可发电11000kW,扣除高炉煤气贡献的发电量3350kW,烧结与环冷机余热蒸汽发电量7650kW。
从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烧结与取风温度比较理想正常时,本方案发电能力提升了(7650-6500)/6500=0.177,即提升了17.7%。
2)烧结与取风温度不正常时:
当高参数烟温降低为310℃,低参数烟温为260℃时,只产生1.3MPa、280℃蒸汽15t/h;0.3MPa、180℃蒸汽11t/h,可发电3650kW。
如采用本方案,当高参数烟温降低为310℃,低参数烟温为260℃时,只产生1.3MPa饱和蒸汽17t/h,0.3MPa、180℃蒸汽10t/h;烧结机排烟可产生1.3MPa饱和蒸汽7t/h;需高炉煤气8500Nm3/h,过热补燃炉的排烟余热可产生1.3MPa、6t/h的饱和蒸汽。总计得到1.3MPa、420℃蒸汽30t/h、0.3MPa、180℃蒸汽10t/h,可发电7000kW,扣除高炉煤气贡献的发电量2050kW,烧结与环冷机余热蒸汽发电量4950kW。
从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烧结与取风温度不正常时,本方案发电能力提升:(4950-3650)/3650=0.356,即提升了35.6%。
综上两种工况分析可以看出,本方案发电能力比现有方案有较大的提升,且蒸汽参数稳定,能保证汽轮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Claims (56)

1.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环冷机余热锅炉(6),其中:过热补燃炉内设有蒸汽过热器、燃烧器和外部设有鼓风机;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度或长度一般是1.5-40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环冷机余热锅炉(6)具有高参数汽包(607),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汽包(607)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也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汽轮机(2)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连接至凝汽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60402)连接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3.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和具有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其中:过热补燃炉内设有蒸汽过热器、燃烧器和外部设有鼓风机;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度或长度一般是1.5-40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a)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环冷机余热锅炉(6)具有高参数汽包(607),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汽包(607)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入口(170101),而该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出口(170102)分别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和/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L2c)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汽轮机(2)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2)的排汽口(203)连接至凝汽器(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60402)连接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5.一种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发电机(1)、汽轮机(2)、凝汽器(3)、过热补燃炉(4)、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以及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其中:过热补燃炉内设有蒸汽过热器、燃烧器和外部设有鼓风机;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度或长度一般是1.5-40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b)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出口(403)经由过热蒸汽主管道(L1a)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01);环冷机余热锅炉(6a)具有高参数汽包(607),从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高参数汽包(607)所引出的高参数饱和蒸汽输出管道(L2a)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的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入口(61001),而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出口(61002)分别通过过热蒸汽副管道即环冷机余热锅炉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汽口(210)和/或通过过热蒸汽支路(L2c)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汽轮机(2)的转轴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2)的排汽口(203)连接至凝汽器(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还包括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过热蒸汽出口(60402)连接至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内设有省煤器(501)、蒸发器(502)并在外部设有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汽包(5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水泵(7),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水支路(7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省煤器(501)的入水口(504),省煤器(501)的出口(50101)连接至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汽包(503)的第一入口(50301),汽包(503)的第一出口(50302)与蒸发器(502)的入口(50201)连接,蒸发器(502)的出口(50202)与汽包(503)的第二入口(50303)连接,汽包(503)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503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b)与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连接;优选的是,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出口风箱(506)与引风机(14)连接;优选的是,该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的入口风罩(505)连接烧结机烟气输送管道(1201)。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和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和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11.根据权利要求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和高参数蒸发器(606)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环冷机烟气(15)的输送管道(L5)和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和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环冷机烟气(15)的输送管道(L5)和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和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环冷机烟气(15)的输送管道(L5)和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和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入口(170101),外置式过热器(1701)的蒸汽出口(1701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0、11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入口(170101),外置式过热器(1701)的蒸汽出口(1701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的高参数过热器(1701)的蒸汽入口(170101),外置式过热器(1701)的蒸汽出口(1701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至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优选的是,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高温排烟管道(L4)与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端连接,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出口端通过过热器烟气管道(L4a)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高温排烟管道(L4)与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端连接,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出口端通过过热器烟气管道(L4a)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5、6或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高参数蒸发器(606)和高参数过热器(610),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2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设有凝结水加热器(601)、低参数蒸发器(602)、低参数过热器(604)、高参数省煤器(605)、高参数蒸发器(606)和高参数过热器(610),并在外部设有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和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的输送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连接至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烟气入口端(609),环冷机余热锅炉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1502)的输送管道(L5b)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第二烟气入口(609a),和还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环冷机高温烟气(1501)的输送管道(L5a)和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管道(L4)分别连接至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烟气入口端(609),环冷机余热锅炉中温烟气和/或低温烟气(1502)的输送管道(L5b)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第二烟气入口(609a),和还有除氧器(16)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连接,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从凝汽器(3)的出水口引出的凝结水输送管(13)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入口(60101),凝结水加热器(601)的出口(60102)与除氧器(16)的进水口连接,除氧器(16)的出水口与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入口(60301)连接,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一出口(603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入口(60201)连接,低参数蒸发器(602)的出口(60202)与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入口(603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低参数汽包(603)的第二出口(60304)与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入口(60401)连接,低参数过热器(604)的出口(60402)通过低参数过热蒸汽管道(L3)与汽轮机(2)的补汽口(202)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入口(61001);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出口(610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优选的是,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7)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水支路(702)与具有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内的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入口(60501)连接,高参数省煤器(605)的出口(605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入口(60701)连接,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一出口(60702)与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入口(60601)连接,高参数蒸发器(606)的出口(60602)与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入口(60703)连接,环冷机余热锅炉高参数汽包(607)的第二出口即高参数蒸汽出口(60704)通过饱和蒸汽管道(L2a)连接至内置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入口(61001);高参数过热器(610)的蒸汽出口(61002)通过过热蒸汽管道(L1b)连接汽轮机(2)的主进气口(201);优选的是,内置过热器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出口风箱(608)与引风机(14)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1-6、8、12、16、19、23、25、2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或,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
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或,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
3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或,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或,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过热补燃炉(4)内设有蒸汽过热器(401)、燃烧器(407)和鼓风机(11);有煤气管道(10)连接至过热补燃炉燃烧器(407)煤气入口(404),鼓风机(11)连接过热补燃炉(4)的燃烧器进风口(405);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烟气入口端(609),或,过热补燃炉(4)的高温排烟口(406)通过高温排烟管道(L4)连接至外置式过热装置(17)的烟气入口。
33.根据权利要求1-6、8、11、12、16、19、21、23、25、26或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3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3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3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38.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轮机的转轴(204)连接或驱动发电机(1)的转轴,汽轮机的排汽口(203)与凝汽器(3)连接,凝汽器(3)的凝结水输出管(301)连接至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外来给水输送管(13)或凝结水输送管(13)。
39.根据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0.根据权利要求11、12、16、19、23、25、26、32或3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3.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冷机余热锅炉(6)的低参数汽包(603)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还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5.根据权利要求23-26、29-3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还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6.根据权利要求27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还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7.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置过热器(610)的环冷机余热锅炉(6a)的低参数汽包(603)还具有第三出口(60305)并且后者连接至水泵(7)的进水口,水泵(7)的出水口分成以上所述的两个供水支路即第一供水支路(701)和第二供水支路(702)。
48.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过热蒸汽副管道(L1b)与过热蒸汽支路(L2c)并列设置或从过热蒸汽副管道(L1b)上分出过热蒸汽支路(L2c),两者分别连接至汽轮机的主进汽口和过热补燃炉(4)的蒸汽入口(402);优选的是,在L1b与L2c相交的分支点之后在L1b管道上设置第一阀门V1且同时在L2c管道上设置第二阀门V2,或在L1b与L2c相交的分支点处设置切换阀门。
49.根据权利要求1-6、8、11、12、16、19、23、25、26、32、38、43、4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和/或
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和/或
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5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和/或
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和/或
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5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和/或
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和/或
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5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和/或
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和/或
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53.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和/或
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和/或
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5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和/或
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和/或
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55.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和/或
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和/或
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56.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烧结排烟管余热锅炉(5)为单压式饱和蒸汽锅炉;和/或
汽轮机(2)为凝汽补汽式汽轮机;和/或
烧结环冷机余热锅炉(6)为双压型余热锅炉。
CN201520307167.2U 2015-05-13 2015-05-13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Active CN204987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7167.2U CN204987895U (zh) 2015-05-13 2015-05-13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7167.2U CN204987895U (zh) 2015-05-13 2015-05-13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7895U true CN204987895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22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7167.2U Active CN204987895U (zh) 2015-05-13 2015-05-13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78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7046A (zh) * 2016-08-22 2016-12-07 江苏中天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化分段内置于烧结机烟道上的热管式余热锅炉系统
WO2018099346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低热值煤气发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59518A (zh) * 2019-11-07 2020-04-24 宋阳 生产高压过热蒸汽的烟气补燃型余热注汽锅炉、方法和系统
CN115654951A (zh) * 2022-12-27 2023-01-31 思源交大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7046A (zh) * 2016-08-22 2016-12-07 江苏中天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模块化分段内置于烧结机烟道上的热管式余热锅炉系统
WO2018099346A1 (zh) * 2016-11-29 2018-06-07 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低热值煤气发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59518A (zh) * 2019-11-07 2020-04-24 宋阳 生产高压过热蒸汽的烟气补燃型余热注汽锅炉、方法和系统
CN115654951A (zh) * 2022-12-27 2023-01-31 思源交大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6002B (zh) 一种利用高温烟气余热的方法和装置
CN204987895U (zh)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
CN207262969U (zh) 一种烧结余热发电系统
CN105318313B (zh) 一种基于scr脱硝装置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5605255U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锅炉组联合发电系统
CN101392992A (zh) 硅冶炼电炉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CN102242647A (zh) 多台玻璃窑炉余热发电系统
CN105973017A (zh) 环冷机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4833218A (zh) 带外置式过热补燃的烧结余热发电装置和余热利用方法
CN107327326A (zh) 一种集成垃圾‑燃气‑蒸汽的整体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01420573Y (zh) 除氧器/汽包一体化的水泥余热发电装置
CN108119191A (zh) 钢铁厂新型余能余热回收发电改造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2589305B (zh) 烧结余热发电系统
CN208040541U (zh) 燃气轮机循环烟气余热回收与进气冷却联合系统
CN106523052A (zh) 联合循环电厂汽水回热及余热综合利用提效系统
CN204730670U (zh) 一种余热余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
CN103638784B (zh) 一种外置加热式湿烟气除湿方法及除湿系统
CN102536361A (zh) 烧结余热与饱和蒸汽综合利用系统
CN104807338A (zh) 煤气与转炉蒸汽及烧结余热联合发电装置和余热利用方法
RU2528190C2 (ru) Парогазовая установка
CN205940176U (zh) 环冷机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205279773U (zh) 烧结环冷机的余热发电系统
CN104832227B (zh) 一种燃煤机组高效亚临界系统
CN104807339A (zh) 一种轧钢炼钢饱和蒸汽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及发电方法
CN203744223U (zh) 一种临机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