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82787U -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82787U
CN204982787U CN201520500809.0U CN201520500809U CN204982787U CN 204982787 U CN204982787 U CN 204982787U CN 201520500809 U CN201520500809 U CN 201520500809U CN 204982787 U CN204982787 U CN 2049827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lock
platform
retaining wall
ecological
wal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08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家骐
吴东伟
张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5205008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827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827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827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横梁板(1),所述横梁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平台(2)和右平台(3),所述横梁板(1)顶部还设置有高于所述左平台(2)上表面的中部脊(4),所述左平台(2)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梁板(1)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容纳下层砌块的所述中部脊(4)的凹槽(5),所述右平台(3)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条(6),所述右平台(3)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卡条(6)的若干卡槽(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设计独特,结构稳,实现了挡土、反滤、排水、生态化及人性化五大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属于土木及水利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开发和应用兼具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符合工程安全需求的岸坡防护生态工程技术,已成为河流整治工程的创新内容。所谓生态工程技术是指人类基于对生态系统的认知,为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以生态为基础,安全为导向,对生态系统损伤最小的可持续系统工程设计的总称。
岸坡防护生态工程技术常用缓坡断面和软性护坡形式,确保内外透水。对于流经城市和村镇的河流,因为用地紧张等缘故,难以采用缓坡断面,常采用矩形断面或下部直墙上部缓坡的复式断面,因此不得不采用墙式护岸。传统的圬工挡墙完全隔绝了水、岸之间的沟通,毫无生态性可言。
国内对生态挡土墙已有相关的研究,但在航道整治护岸工程中应用较少。生态挡土墙具有良好的生态性,为了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一般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和良好的透水性,且具有较强的适应地基变形的能力,同时,生态挡土墙一般采用了加筋技术,具备结构稳定性较好、造价较低的优点,生态挡墙逐步得到了推广应用。
目前,主要形式的生态挡墙包括干砌块石挡墙与网兜石块挡墙。干砌块石挡墙或混凝土砌块挡墙,缝隙、孔隙小,容不下较大的水生物和植物;而网兜石块堆叠挡墙外露的网兜材料容易损坏木桩;竹篱挡墙或编织袋装土的挡墙,高度有限,且不耐久。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挡墙均无法或不方便攀爬,不利于落水者自救。此时,需要更为先进的挡墙砌块及其生态挡墙技术,同时解决挡土、排水、生态和便于落水者攀爬自救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挡土、反滤、排水等功能的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落水者攀爬自救的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岸之间可沟通的,生态性好,可释放土压力的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横梁板,所述横梁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平台和右平台,所述左平台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梁板的顶面相平齐,所述右平台的底面与所述横梁板的底面相平齐,所述左平台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右平台的上表面,所述左平台的下表面高于所述右平台的下表面;所述横梁板顶部还设置有高于所述左平台上表面的中部脊,所述左平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梁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容纳下层砌块的所述中部脊的凹槽,所述右平台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条,所述右平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卡条的若干卡槽。
所述中部脊的纵向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长边与所述左平台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梯形的短边高于所述左平台的上表面。
所述左平台的下表面为弧形面。
所述横梁板的倾斜角度即所述横梁板与所述左平台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60~70°。
所述左平台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左平台上下表面的生态孔洞。
左右相邻的所述砌块之间设置有缝隙。
所述缝隙的宽度为所述砌块的长度的1/5~1/4。
所述生态孔洞为方形,所述生态孔洞的长度为所述砌块的长度的1/5~1/4,所述生态孔洞的宽度为所述左平台的宽度的1/3~1/2。
所述凹槽为梯形。
所述横梁板、左平台和右平台的左右两侧均对齐,即所述横梁板、左平台和右平台的长度相同。
砌块的纵向截面整体上呈朝下的喇叭口状;顶面有中部脊;两侧形成左、右支承坡(即左平台和右平台);该砌块与下面的砌块叠置形成墙体时,下面砌块的顶面的左、右支承坡与该砌块的底面接触,通过支承坡(即右平台)上的卡槽自定位,从而将两个砌块锁定,阻止了相对横向移动;该砌块砌筑的墙体的砌筑缝(即缝隙)中留有贯通该墙体前后两侧的缝隙,使水可以通过此缝隙从墙体的一侧透过另一侧;砌块的前支承坡(即左平台)留有生态孔洞,形成挡土墙的横向缝隙;砌块的前侧面为圆弧状,实现了人性化美观的效果。砌块通常具有这样的形状和尺寸,当三块类似的砌块上下叠置时,最下面砌块的中部脊高于最上面砌块的底脚部,这样的砌块砌筑墙体的挡土排水效果比较好;底脚部是指以砌块中部脊为界的砌块两侧各自的最低处。
由本实用新型的砌块砌成的挡土墙的挡土排水原理是:当砌筑缝为干砌或设有透水通道时,墙背土体中的泥水到达墙背面进入挡土墙的横缝(即生态孔洞)和竖缝(即缝隙或砌筑缝),被砌块的支承坡(即左平台和右平台)阻挡而聚集升高,只有高于砌块中部,中部脊顶的水才能溢过中部脊而流出挡土墙,泥水在聚集升高的过程中,水中的泥土沉积下来,中部脊越高,溢水效果越好,挡土的效果也越好;从而实现了挡墙的自挡水、自排水、自反滤三大功能。
由本实用新型的砌块砌成的挡土墙采用非重力挡土墙形式,干砌属于柔性结构,挡土墙侧向土压力一般按主动土压力计算,在主动土压力作用下,柔性结构的挡土墙在抵挡不住时便会产生微小变形,这种适当变形的效果会起减少挡土墙上土压力的作用,也就是说,挡土墙可以通过适当变形来释放土压力,从而可以提高安全性。
同层相邻的砌块可以离缝砌筑,竖缝宽度一般为100~120mm,使挡墙内外相通;上、下砌块之间也有空隙,形成外斜缝,外斜缝宽度40mm以上的空间,使沿挡墙长度方向也相通;每一个独立的砌块前端(即左平台)开有生态孔洞,形成横缝。这些横缝、竖缝和外斜缝形成三维互通的生态结构孔洞,开创了挡墙生态化的新理念。
挡土墙的全部竖缝都可以设置生态孔,通常为100mm×150mm以上。挡土墙的全部横缝也都可以设置为生态孔,通常为40mm×50mm以上。生态孔内外相通,沿挡土墙长度方向也相通,生态孔的体积是全部挡土墙的20%以上。
挡土墙侧向受力情况下,上层砌块的倾斜趋势被下层砌块的中部脊部抵挡,只有当侧向力大到使砌块断裂时,而且附近范围内的砌块都断裂时,挡土墙才会局部失稳。
与现有的挡土墙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势。
与石笼挡墙相比,有三大优势:①景观效果更好。格宾石笼虽然具有较好的生态性,石笼中石块间的缝隙有利于鱼类躲避天敌和繁殖,但不便进行垂直绿化,景观效果较差。②设计理念更人性化。工程穿过居民区,出现不慎落水者的可能性增大,设计者应重视生命安全,考虑落水者的自救措施,格宾石笼外立面垂直不方便攀爬,而抽屉式生态挡墙呈10°仰角,其生态孔方便不慎落水者的攀爬自救,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③抽屉式挡墙开挖方比格宾挡墙少,投资节省、施工快。
与干砌石挡墙相比,干砌石砌块在干垒施工时,无法准确定位,施工没有本方案简便;而且干砌石挡墙只能依靠墙面砖块的缝隙和墙体内的露出的空洞种植植物,且其透水性远不如抽屉式挡墙,生态性无法突显。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研究和实施,弥补了国内加筋土挡土墙多功能面板砌块的空白,砌块与钢塑土工格栅卡锚牢固,砌成的墙面与土体协同作用力强,提高挡土墙安全性,砌筑高大及超高大挡土墙有明显优势,解决工程实际难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独特纵向截面的混凝土砌块干砌成的挡土墙,具有众多生态孔洞;面板后的水以溢流方式排出;砌块相互卡锁并将土工格栅可靠夹压,使面板墙与土体整合为一体,形成更可靠挡土墙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生态孔洞和缝隙的设置,对生态性有很大的意义;卡条和卡槽的设置,砌块相互卡锁并将土工格栅可靠夹压,使面板墙与土体整合为一体,形成更可靠挡土墙体;卡槽的设置,使砌块与下面的砌块叠置形成墙体时,下面砌块的顶面的左、右支承坡与该砌块的底面接触,通过支承坡上的卡槽自定位,从而将两个砌块锁定,阻止了相对横向移动,实现砌块的自定位砌筑;缝隙的设置,实现了挡土墙柔性结构的挡土墙在抵挡不住时便会产生微小变形,这种适当变形的效果会起到减少挡土墙上土压力的作用,从而实现了挡土墙的稳定性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设计独特,结构稳,实现了挡土、反滤、排水、生态化及人性化五大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干砌的生态溢水挡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横梁板1,所述横梁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平台2和右平台3,所述左平台2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梁板1的顶面相平齐,所述右平台3的底面与所述横梁板1的底面相平齐,所述左平台2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右平台3的上表面,所述左平台2的下表面高于所述右平台3的下表面;所述横梁板1顶部还设置有高于所述左平台2上表面的中部脊4,所述左平台2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梁板1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容纳下层砌块的所述中部脊4的凹槽5,所述右平台3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条6,所述右平台3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卡条6的若干卡槽7。
所述中部脊4的纵向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长边与所述左平台2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梯形的短边高于所述左平台2的上表面。
所述左平台2的下表面为弧形面9。
所述横梁板1的倾斜角度即所述横梁板1与所述左平台2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60°。
所述左平台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左平台2上下表面的生态孔洞8。
左右相邻的所述砌块之间设置有缝隙。
所述缝隙的宽度为所述砌块的长度的1/4。
所述生态孔洞8为方形,所述生态孔洞8的长度为所述砌块的长度的1/4,所述生态孔洞8的宽度为所述左平台2的宽度的1/2。
所述凹槽5为梯形。
所述横梁板1、左平台2和右平台3的左右两侧均对齐,即所述横梁板1、左平台2和右平台3的长度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横梁板(1),所述横梁板(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平台(2)和右平台(3),所述左平台(2)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梁板(1)的顶面相平齐,所述右平台(3)的底面与所述横梁板(1)的底面相平齐,所述左平台(2)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右平台(3)的上表面,所述左平台(2)的下表面高于所述右平台(3)的下表面;所述横梁板(1)顶部还设置有高于所述左平台(2)上表面的中部脊(4),所述左平台(2)的下表面与所述横梁板(1)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容纳下层砌块的所述中部脊(4)的凹槽(5),所述右平台(3)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条(6),所述右平台(3)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卡条(6)的若干卡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脊(4)的纵向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长边与所述左平台(2)的上表面相平齐,所述梯形的短边高于所述左平台(2)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平台(2)的下表面为弧形面(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板(1)的倾斜角度即所述横梁板(1)与所述左平台(2)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6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平台(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左平台(2)上下表面的生态孔洞(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左右相邻的所述砌块之间设置有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宽度为所述砌块的长度的1/5~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孔洞(8)为方形,所述生态孔洞(8)的长度为所述砌块的长度的1/5~1/4,所述生态孔洞(8)的宽度为所述左平台(2)的宽度的1/3~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为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板(1)、左平台(2)和右平台(3)的左右两侧均对齐,即所述横梁板(1)、左平台(2)和右平台(3)的长度相同。
CN201520500809.0U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827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0809.0U CN204982787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0809.0U CN204982787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82787U true CN204982787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17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080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82787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827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726A (zh) * 2016-12-15 2017-02-22 福州幻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护坡挡墙混凝土砌块的基础块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36726A (zh) * 2016-12-15 2017-02-22 福州幻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护坡挡墙混凝土砌块的基础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59104B (zh) 生态型护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6189340U (zh) 一种浆砌块石挡墙的生态化护岸改造结构
CN202718138U (zh) 一种自锁式生态挡土墙结构
CN203795372U (zh) 箱体与插板组合型生态护岸结构
CN207760804U (zh) 一种多功能经济型堤防结构
WO2017173907A1 (zh) 一种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03122622B (zh) 一种预制排水式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11159A (zh) 一种生态护岸与生态驳岸组合体系及施工方法
WO2017173906A1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03993580B (zh) 一种河道挡墙
CN204982787U (zh) 一种新型生态溢水挡土墙面板砌块
CN201687123U (zh) 透水保土的人性化生态砌砖及挡土墙
CN209260657U (zh) 一种用于内河护岸工程的消浪斜坡式生态护岸结构
CN205276212U (zh) 河道生态砌块挡墙
CN104695379A (zh) 生态河道护岸结构
CN204803902U (zh) 一种圆木护坡结构
CN201420254Y (zh) 一种生态砌块
CN202323869U (zh) 一种城市河道护岸结构
CN202359724U (zh) 一种砌块及多功能墙体
CN210368989U (zh) 一种城垛式景观挡墙
CN205000346U (zh) 一种用于边坡加固与排水的边坡框架
CN204626337U (zh)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CN204435316U (zh) 一种适用于沙土区的植生型生态护坡砌块
CN209323289U (zh) 一种装配式绿化带结构
CN207686047U (zh) 一种生态砌块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