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6337U -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6337U
CN204626337U CN201520293294.1U CN201520293294U CN204626337U CN 204626337 U CN204626337 U CN 204626337U CN 201520293294 U CN201520293294 U CN 201520293294U CN 204626337 U CN204626337 U CN 204626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ayers
river
functional bands
waterfro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932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川
曹伟
罗涛
陈飞野
苏丹
索二峰
王灿
王爱国
李国强
戴菊英
端木灵子
庞瑞
王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932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6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6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6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包括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所述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由底部的水生植物层、中部的滨水步道层和上部的堤顶道路层构成;所述水生植物层与滨水步道层之间为通过高0.8-1.2m的生态土工袋砌筑的直立墙相衔接;所述滨水步道层与堤顶道路层之间通过生态互锁砖及边坡为1:2或1:3的草皮护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主要体现在河道工程采用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使整治后的河道既能满足河道周边地区的排涝需求,又能形成观光休闲滨水带,通过这种不同水面高程的较大槽蓄差别,提高了水面率,利于解决河道周边地区蓄涝与征地的矛盾问题,放缓了河道的整体边坡,有利于河道边坡的稳定。

Description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断面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河道断面结构,多采用浆砌石砌筑或混凝土挡墙结构或单一坡度的梯形断面结构,浆砌石砌筑或混凝土挡墙结构断面对占地要求少、岸坡抗冲能力较强,但对基础处理要求严格,多需进行基础处理和护脚处理,建设、安装投资大,而且工程表面生硬、缺乏美感,无法在近水处为人们提供亲水场地;单一坡度的梯形断面结构对占地要求相对较少,但工程结构单一、缺乏美感,无法在近水处为人们提供亲水场地;因此传统河道断面存在以下不足:1、基础处理难度大,投资高;2、景观效果差,不具备生态性;3、不适宜人员在岸坡活动,游人的可达性差;4、由于岸边处水深大,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以适应河道常水位和设计洪水位不同的河道工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包括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所述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由底部的水生植物层、中部的滨水步道层和上部的堤顶道路层构成;所述水生植物层与滨水步道层之间为通过高0.8-1.2m的生态土工袋砌筑的直立墙相衔接;所述滨水步道层与堤顶道路层之间通过生态互锁砖及边坡为1:2或1:3的草皮护坡相连接。
所述水生植物层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常水位以下0.1m,宽度d1=1.8m;滨水步道层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常水位以上0.5m,宽度d2=2.5m;堤顶道路层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最高水位加上设计超高值⊿x,宽度d3=6.0m。
本实用新型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水生植物层位于河道设计常水位以下0.1m高程,为水生植物生长提供了场地,有利于美化景观和净化水质;由于其为1.8m宽的浅水平台结构,为游人的安全过渡和安全防护提供了保障。
2、滨水步道层位于河道设计常水位以上0.5m高程,宽度为2.5m,为游人的亲水和休憩提供了适宜的高程和宽度的活动平台,同时为调蓄水量提供了空间。
3、堤顶道路层位于河道设计最高水位加上设计超高的高程,宽度为6.0m,为防汛抢险交通提供了保障,同时为周边居民和游人提供了交通便利,同时可以满足会车需要。
4、河道工程采用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使整治后的河道既能满足河道周边地区的排涝需求,又能形成观光休闲滨水带。
5、通过这种不同水面高程的较大槽蓄差别,提高了水面率,利于解决河道周边地区蓄涝与征地的矛盾问题。
6、三层梯级结构放缓了河道的整体边坡,有利于河道边坡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平面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包括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所述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由底部的水生植物层1、中部的滨水步道层2和上部的堤顶道路层3构成。水生植物层1与滨水步道层2之间通过高度为0.8-1.2m的生态土工袋砌筑的直立墙4相衔接;滨水步道层2与堤顶道路层3之间通过生态互锁砖5及边坡为1:2~1:3的草皮护坡6相连接。水生植物层1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常水位7以下0.1m,宽度d1=1.8m;滨水步道层2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常水位7以上0.5m,宽度d2=2.5m;堤顶道路层3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最高水位8加上设计超高值⊿x,宽度d3=6.0m。
水生植物层1不做铺装,以利于水生植物生长;滨水步道层2临河侧设置栏杆9,以保证游人安全,表面可以铺彩色步行砖;堤顶道路层3可以设置宽度为5.0m的混凝土路面,路面两侧各设置宽0.5m的路肩。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于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Claims (2)

1.一种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包括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由底部的水生植物层、中部的滨水步道层和上部的堤顶道路层构成;所述水生植物层与滨水步道层之间为通过高0.8-1.2m的生态土工袋砌筑的直立墙相衔接;所述滨水步道层与堤顶道路层之间通过生态互锁砖及边坡为1:2或1:3的草皮护坡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层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常水位以下0.1m,宽度d1=1.8m;滨水步道层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常水位以上0.5m,宽度d2=2.5m;堤顶道路层的高程位于河道设计最高水位加上设计超高值⊿x,宽度d3=6.0m。
CN201520293294.1U 2015-05-08 2015-05-08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Active CN204626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3294.1U CN204626337U (zh) 2015-05-08 2015-05-08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3294.1U CN204626337U (zh) 2015-05-08 2015-05-08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6337U true CN204626337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93294.1U Active CN204626337U (zh) 2015-05-08 2015-05-08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63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778A (zh) * 2015-05-08 2015-08-19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CN112176944A (zh) * 2020-09-28 2021-01-05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平台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6778A (zh) * 2015-05-08 2015-08-19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CN112176944A (zh) * 2020-09-28 2021-01-05 中交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亲水平台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75262U (zh) 城市河道生态绿化景观护岸
CN207760804U (zh) 一种多功能经济型堤防结构
CN205116097U (zh) 一种安装组合方便的生态砌块
CN106149625A (zh) 一种生态自净型景观护岸改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4626337U (zh)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CN206189344U (zh) 一种既有硬质护岸生态景观化改造结构
CN203475391U (zh) 一种凹凸连锁护面砌块
CN101368379B (zh) 一种生态护岸混凝土构件
CN102733329B (zh) 绿化护栏墩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46778A (zh) 用于河道工程的三层梯级生态功能带结构
CN203912647U (zh) 一种梯田种植槽式边坡绿化构造
CN203129084U (zh) 一种生态亲水型水岸护坡结构
CN205276212U (zh) 河道生态砌块挡墙
CN104372765A (zh) 城市河道框柱式框架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873714U (zh)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CN204112363U (zh) 一种砖体及其构成的挡墙、拦挡坝、河堤、排导槽
CN102733331B (zh) 一种绿化护栏及其制造方法
CN203546559U (zh) 可排水防反渗的人行道砖
CN206706495U (zh) 一种邻位连锁缝隙透水路面砖
CN202323869U (zh) 一种城市河道护岸结构
CN207109727U (zh) 一种预制带花槽的防浪墙及其安装结构
CN205776122U (zh) 用于南方平原灌区节水‑生态‑景观型灌溉渠道
CN204825779U (zh) 一种堤坝景观平台结构
CN209128845U (zh) 一种防滑园林道路结构
CN104088491B (zh) 一种220kV变电站斜坡式竖向布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50003 Jinshui Road 109,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ellow River Survey Plann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450003 Jinshui Road 109,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