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挡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建设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修筑于河道两岸具有生态作用的河道挡墙,主要用于水利防洪工程、大江、大河的挡墙结构处理上。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河道挡墙一般都采用石块堆垒、混凝土现浇等方式修筑,不仅施工比较麻烦,成本较高,而且建成后因其上不能生长植物而使河岸缺乏生机,破坏河道中水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为解决这些问题,申请人近年来提出了一系列可维护河岸生态平衡、施工方便的生态砌块方面的专利,如公告号为CN201420254的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生态砌块”,砌块单体的中间开设有植物生长空腔,植物生长空腔的两侧壁上横向设有生态孔,用生态砌块堆砌成的河道护岸不仅施工简捷方便,成本较低,而且利于动植物生长。为确保挡墙结构的安全稳定,实际生产时一般都在生态砌块的挡土面上纵向开设锚固孔或锚固凹槽,挡土面的后侧下沿向下凸形成阻滑埂,叠堆后在上下贯通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内加筋浇注混凝土,使各砌块单体连成一体,从而增强河道护岸的抗冲击性。但因现有结构中锚固孔或锚固凹槽都是倾斜的,施工时灌浆或插筋比较不方便,同时河道护岸主体中各砌块的大小规格相同,砌块的临水端未连成一体,且建成后的河道护岸纵向也是倾斜的,这样就使得挡墙的整体牢固度略显不足,可能会影响使用寿命,使用涉及的领域也受到了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施工更加方便、稳固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河道挡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河道挡墙包括基板、砌块单体A和盖板,所述砌块单体A的中间开设有通腔,所述通腔的前壁为外观面,所述通腔的后壁为挡土面;所述砌块单体A的挡土面和外观面上分别纵向设有垂直向下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所述盖板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砌块单体A位置相同的垂直向下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所述盖板和砌块单体A从上至下依次叠砌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砌块单体A和盖板的内侧面齐平并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砌块单体A挡土面上和所述盖板上对应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上下贯通并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各层砌块单体A的外观面上对应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分别上下贯通并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贯通后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内分别插入钢筋后浇灌混凝土。
上述一种河道挡墙,它还包括砌块单体C,所述砌块单体C的中间开设有带底壁的抽屉式植物生长空腔,所述植物生长空腔的前壁为外观面,所述植物生长空腔的后壁为挡土面;所述砌块单体A和砌块单体C的宽度相同,所述砌块单体A的长度大于所述砌块单体C的长度,所述砌块单体C的挡土面上分别纵向设有与所述砌块单体A上位置相同、形状相同的垂直向下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所述砌块单体C的外观面上纵向设有垂直向下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所述砌块单体C叠砌在所述砌块单体A和盖板之间,所述砌块单体C与所述砌块单体A的内侧面齐平并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砌块单体C和所述砌块单体A挡土面上对应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上下贯通并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各层砌块单体C的外观面上对应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分别上下贯通并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贯通后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内插入钢筋后浇灌混凝土。
上述一种河道挡墙,所述砌块单体A和砌块单体C的所述外观面的宽度与所述挡土面的宽度相同。
上述一种河道挡墙,所述砌块单体A和所述砌块单体C的挡土面上分别设有两个圆形锚固孔,所述两个圆形锚固孔的中心点分别位于所述挡土面横向宽度线的1/4、3/4位置处;所述砌块单体A和所述砌块单体C的外观面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半圆形锚固凹槽,所述砌块单体A和所述砌块单体C的外观面的中间设有一个圆形锚固孔,所述砌块单体A和所述砌块单体C分别以所述挡土面横向宽度线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上述一种河道挡墙,所述砌块单体C的挡土面中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深度与所述植物生长空腔的深度相同。
上述一种河道挡墙,它还包括有砌块单体B,所述砌块单体B的中间开设有通腔,所述通腔的前壁为外观面,所述通腔的后壁为挡土面;所述砌块单体B叠砌在所述砌块单体A和砌块单体C之间,所述砌块单体B与所述砌块单体A的内侧面齐平并与所述基板垂直,所述砌块单体B与所述砌块单体A宽度相同,所述砌块单体B的长度小于所砌块单体A的长度但大于所述砌块单体C的长度,所述砌块单体B的挡土面上分别纵向设有与所述砌块单体A上位置相同、形状相同的垂直向下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所述砌块单体B的外观面上纵向设有垂直向下的锚固孔或锚固凹槽。
上述一种河道挡墙,位于最下一层的相应所述砌块单体B中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内侧端与土工布所包的碎石包相连。
上述一种河道挡墙,所述盖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物生长通腔,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植物生长通腔相连。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基板固定在平整后的岸帮上,将砌块单体A、砌块单体B、砌块单体C分别按挡土面左右相接的方式排成一排,同时,在基板上按从下至上将砌块单体A、砌块单体B、砌块单体C多层叠放排列,最上端设置面板,上、下层砌块单体间可以相互交错,各层砌块单体的挡土面形成的河道挡墙后壁与基板基础接触面垂直,然后在挡土面和外观面上上下垂直贯通的锚固孔中分别直插入钢筋并浇注混凝土,不仅插筋和灌浆更容易,施工更加方便,而且挡墙的内、外两侧均加筋灌浆,可确保挡墙结构更加安全稳定,并成倍提高了挡墙土压力和抗拔能力,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工况,分别建成盖板+砌块单体A+基板、盖板+砌块单体B+砌块单体A+基板、盖板+砌块单体C+砌块单体B+砌块单体A+基板等不同层状结构的河道挡墙,灵活方便(因砌块单位B与砌块单位A结构相同,因此上述层状结构中也包含了盖板+砌块单体B+基板、盖板+砌块单体C+砌块单体B+基板的层状结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1是本发明河道挡墙的纵向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河道挡墙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砌块单体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对于图2中Ⅰ-Ⅰ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相对于图2中Ⅱ-Ⅱ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对于图2中Ⅲ-Ⅲ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砌块单体B的结构示意图;
图7相对于图6中Ⅳ-Ⅳ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相对于图6中Ⅴ-Ⅴ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相对于图6中Ⅵ-Ⅵ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砌块单体C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相对于图1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相对于图12中Ⅷ-Ⅷ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发明河道挡墙包括基板1、砌块单体A2、砌块单体B3、砌块单体C4和盖板5,基板1为C20砼(C20表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20MPa,下同),基板1下方设有100mm厚碎石垫层6,三层砌块单体A2、三层砌块单体B3、三层砌块单体C4和盖板5从下至上依次叠砌在基板1上,砌块单体A2和基板1之间灌填M15砂浆层7(M15表示砂浆的抗压强度为15MPa),砌块单体A2、砌块单体B3、砌块单体C4和盖板5的内侧面齐平并与基板1垂直。位于最下一层的砌块单体B3中每隔10m设有PVC排水管8,排水管8的内侧端与两层土工布所包起来的碎石包9相连,排水管8自内而外向下倾斜3°。区域E和区域F分别回填土分层夯实,中间设有土工格栅10。区域E的上表面、盖板5和上两层砌块单体C4内种植有植物11(如黄杏等)。
如图2至图5所示,砌块单体A2的中间开设有通腔21,通腔21的前壁为外观面,通腔21的后壁为挡土面,外观面的宽度与挡土面的宽度相同。挡土面上纵向设有两个垂直向下的圆形锚固孔22,两个圆形锚固孔22的中心点分别位于挡土面的横向宽度线的1/4、3/4位置处。外观面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半圆形锚固凹槽23,外观面的中间设有一个圆形锚固孔24,施工时相邻两个生态砌块单体A2上对应的两个半圆形锚固凹槽23可拼接成一个圆形锚固孔,并与相邻层砌块单体A2上的圆形锚固孔24对齐,既是三层砌块单体A2上下单体间的锚固孔,又是阻止外来洪水进入腔内的阻水孔。砌块单体A2以挡土面横向宽度线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如图6至图9所示,砌块单体B3的中间开设有通腔31,通腔31的前壁为外观面,通腔31的后壁为挡土面,外观面的宽度与挡土面的宽度相同,砌块单体B3与砌块单体A2的宽度相同,砌块单体B3的挡土面上纵向设有与砌块单体A2上位置相同、形状相同的垂直向下的锚固孔32,外观面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半圆形锚固凹槽33,外观面的中间设有一个圆形锚固孔34,半圆形锚固凹槽33与砌块单体A2的半圆形锚固凹槽23的作用相同。砌块单体B3的长度小于砌块单体A2的长度但大于砌块单体C4的长度(请同时参阅图1)。砌块单体B3以挡土面横向宽度线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如图10和图11所示,砌块单体C4的中间开设有带底壁的抽屉式植物生长空腔41,植物生长空腔41的前壁为外观面,植物生长空腔41的后壁为挡土面,外观面的宽度与挡土面的宽度相同。砌块单体A2、砌块单体B3、砌块单体C4和盖板5的宽度相同(请同时参阅图1-2),砌块单体C4的挡土面上纵向设有与砌块单体A2上位置相同、形状相同的垂直向下的锚固孔42,外观面的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半圆形锚固凹槽43,外观面的中间设有一个圆形锚固孔45,半圆形锚固凹槽43与砌块单体A2的半圆形锚固凹槽23的作用相同。砌块单体C4的挡土面中部设有开口44,开口44的深度与植物生长空腔41的深度相同。砌块单体C4以挡土面横向宽度线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
如图12和图13所示,盖板5上设有上下贯通的植物生长通腔51(包括左右两侧沿分别所设的半个植物生长通腔,拼接后可形成完整的植物生长通腔)和锚固孔52,盖板5的上表面设有凹槽53,凹槽53与植物生长通腔51相连,下雨时盖板上表面所积的雨水可流入盖板掩盖下的工程体内。
如图1-1所示,砌块单体A2、砌块单体B3、砌块单体C4和盖板5的挡土面上对应的锚固孔上下贯通并与基板1垂直,锚固孔内插入钢筋12后浇灌混凝土(C20细石砼)。
本发明由于各砌块单体的迎水面结构合理,外观与挡墙受力结构恰到好处。挡墙通过台阶式结构使其兼具救生功能及生态功能。墙身的进深厚度虽然不同,但砌块宽度始终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使灌浆孔错位上下贯通。通过在外观面的两侧设计半圆孔凹槽中间设计圆形锚固孔,内外两侧和中间灌浆加筋,可以使挡墙不管在静态还是动态的水流情况下常水位以下挡墙形成全封闭,从而达到砌块腔内彻底挡水的目的,延长其使用寿命,尤其适用防洪工程挡墙。如图1-1所示,考虑到挡墙的承重结构,所有在常水位以下的砌块,通过砌块内设空腔的方式,实现砌块之间上下通透,修筑时可将沙石或泥土灌入其中,有利于增强挡墙自重及抗侧压力,减少单位投资。而常水位以上,挡墙盖板以下的砌块设有抽屉式植物生长空腔,并在挡土面上设置开口,这样有利于植物根系在后墙泥土里面吸收大量的水分及养分,植物叶子靠近迎水面能吸收露水。本发明挡墙上下层厚度可根据高度及土压力大小来分别设置。考虑到植物的持久性生长,盖板5之下两层砌块单体B4的植物生长空腔内种植植物,再下面一层砌块单体B4的植物生长空腔内则放置石子。
本发明结构中,各砌块单体也可以在挡土面的侧壁上开设锚固凹槽,也可以单独在外观面上开设锚固孔;锚固孔或锚固凹槽的形状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腰形等其它形状,这些都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等同替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