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1765U - 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1765U
CN204971765U CN201520615263.3U CN201520615263U CN204971765U CN 204971765 U CN204971765 U CN 204971765U CN 201520615263 U CN201520615263 U CN 201520615263U CN 204971765 U CN204971765 U CN 204971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patient
concrete
chest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152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敏
李聪
雷青
罗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6152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1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1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1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支具体;所述支具体的内表面为贴合患者头颈部轮廓的内表面;所述支具体连接后上侧形成支撑患者下颌部位的前端颈托和/或支撑患者后脑部位的后端颈托。因设置的支具体的内表面完全贴合对应部位的头颈部轮廓,患者佩戴不会产生不舒适感;支具体设置前端颈托或后端颈托,可保证头部相对于颈部的可靠固定,防止受到外力或患者习惯性转头造成的颈部再受伤。

Description

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具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颈椎类疾病治疗过程中,为防止患者自身活动、外力突然冲击造成颈椎部位再度损伤并增加相应的伤病骨骼愈合速度,一般病人均会佩戴头颈固定架。现有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头颈固定架多直接采用两块预先制造的固定架组件配合套接在患者的头颈部位,并将两块固定架组件固定,实现患者的头部相对颈部区域的不可转动。由于现有的头颈固定架均按照标准的尺寸制作,在具体应用时并不能根据患者的头颈部具体曲面形状做相应的调节,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患者佩戴不舒适的问题。此外,这一类的头颈固定支架采用板状结构,透气性特别差,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条件下使用时很容易造成患者皮肤溃烂过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头颈固定架尺寸固定,不能较好的贴合患者头颈部区域造成患者佩戴不舒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支具体;所述支具体的内表面根据患者头颈部轮廓形成的内表面;所述支具体上侧形成支撑患者下颌部位的前端颈托和/或支撑患者后脑部位的后端颈托;所述支具体具有固定成型部和由所述固定成型部包围形成的通气部;所述固定成型部为片状结构或条状结构。
因设置的支具体的内表面完全贴合对应部位的头颈部轮廓,患者佩戴不会产生不舒适感;支具体设置前端颈托或后端颈托,可保证头部相对于颈部的可靠固定,防止受到外力或患者习惯性转头造成的颈部再受伤。在固定成型部上设置通气部,可保证佩戴过程中患者头颈部区域皮肤透气,防止长期佩戴过程出现皮肤瘙痒、过敏或溃烂。
可选的,所述通气部为六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状。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支具体的接触面具有竖直设置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铰接。
可选的,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支具体的外侧。
可选的,相邻的所述支具体通过搭扣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具体连接后下侧形成贴合患者胸部前侧和/或后侧的下部支撑端。
设置下部支撑端,可防止患者颈部相对于躯体主干的旋转,进一步以提高固定的可靠性;同时也可将头部重力均匀传递至躯干部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示意图。从图1中可看出本实施例中具有第一支具体1和第二支具体2,第一支具体1和第二支具体2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结合形成可套接在患者头颈部位的环形结构,连接位置位于肩部上侧。每个支具体的内侧面均为符合患者特定头颈部轮廓的内表面,也就是说当两个支具体套接在患者的头颈部处时各个部位均和患者的头颈部较好的贴合,不会形成接触尖点或因为尺寸不合适而造成患者佩戴不舒服的问题。为了保证患者的头部相对于颈部固定、不会因头部活动造成颈部的进一步损伤,本实施例的数字化头颈胸外支架的第一支具体1具有支撑患者下颌部位的前端颈托3、第二支具体2具有支撑患者后脑部位的后端颈托4,前端颈托3和后端颈托4分别贴合患者的下颌部位和后脑部位。前端颈托3和后端颈托4分别支撑住了头部前后区域且贴合紧密,而第一支具体1和第二支具体2相对固定,因此患者的头部保证了相对颈部的严格固定。可以想到,单独通过前端颈托3或后端颈托4也可实现头部相对于颈部的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采用其中的一个。
本实施例中的两个支具体均具有固定成型部11和由固定成型部11包围形成的通气部12。固定成型部11形成了支架的受力部分;通气部12设置在固定成型部11中,可保证患者头颈部区域皮肤透气,保证相应汗腺排除的汗液蒸发,防止长时间佩戴引起皮肤瘙痒、过敏甚至溃烂。
从图1中可看出,本实施例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的各个支具体的固定成型部11均为片状结构,片状结构的厚度在1.0-10.0mm之间,可根据患者的颈椎损伤情况而需要的支撑强度以及采用材料的类型选择特定的厚度。因本实施例中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采用了可降解的高分子环保材料聚丙交酯(polylacticacid,PLA),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厚度可设置较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金属、碳纤维、尼龙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支架。从图1中还可看出,通气部12为三角形和六边形两种且尺寸较大,根据具体位置的不同可相应的设置。当然,可以想到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部12的形状也可采用其他类型、尺寸也可相应的改变,只要使得支架内部的皮肤保持透气即可。另外,固定成型部11的形状也可不限制为片状形状,也可为条状或其他形状。
由于第一支具体1和第二支具体2固定连接后才能形成贴合头颈部轮廓的外形,为了实现二者的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还安装有连接部件。其中第一支具体1和第二支具体2上分别具有竖直设置的通孔,铰接轴穿过通孔将两个支具体铰接在一起,形成可相对旋转的转轴。可以想到,两个支具体两端均可采用铰接连接的方式,为了方便使用,此时应当保证一个铰接轴可拆卸。为进一步简化拆装,也可通过设置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采用搭扣的形式实现连接,搭扣可以为铁质旋转搭扣,也可为尼龙搭扣。此外,支具体间也可完全采用搭扣连接或绷带栓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固定。
应当注意,为保证患者的颈部舒适性,采用以上各种连接方式时,连接部件均应设置在支具体的外侧。
为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中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的支撑强度,本实施例中的支具体下端还具有贴合患者胸部前侧和后侧的下部支撑端5。这样通过前端颈托3和后端颈托4承受的头部重力可通过支具体分散到胸部前侧和后侧,减少颈部下侧区域受力过大而出现压痕的问题并可进一步保证颈部不会相对躯干主体旋转。可以想到,根据受伤情况也可不设置下部支撑端5或仅设置贴合患者胸部前侧、胸部后侧的一个下部支撑端5。
本实施例中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应采用数字化设备加工形成,下面对其加工方法做简要介绍。首先,通过CT或其他医学影像手段采集患者骨折区域的骨骼和软组织三维数据,确定表面形状;其次对三维数据处理形成成型设备可处理的中间数据,并根据中间数据和设定的通气部12尺寸形状形成最终成型数据;最后采用数字化处理设备根据成数据进行加工制造,形成各个独立的支具体;各个独立的支具体连接后即可使用。
还应当注意的,本实施例中仅设置了两个支具体就形成完全包围颈部区域的头颈胸外支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设置至少两个支具体,利用多个支具体共同形成头颈胸外支架。另外,根据所采用材料和受伤情况的不同,也可调整固定成型部11和通气部12的面积比,做到成型产品使用的最优化。
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数字化头颈胸外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可拆卸连接的支具体;所述支具体的内表面为根据患者头颈部轮廓形成的内表面;所述支具体上侧具有支撑患者下颌部位的前端颈托和/或支撑患者后脑部位的后端颈托;所述支具体具有固定成型部和由所述固定成型部包围形成的通气部;所述固定成型部为片状结构或条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部为六边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支具体的接触面具有竖直设置的通孔、通过所述通孔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支具体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支具体通过搭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具体连接后下侧具有贴合患者胸部前侧和/或后侧的下部支撑端。
CN201520615263.3U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Active CN204971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5263.3U CN204971765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15263.3U CN204971765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1765U true CN204971765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6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15263.3U Active CN204971765U (zh) 2015-08-14 2015-08-14 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17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7319A (zh) * 2016-06-03 2016-10-12 上海德稻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骨骼辅助支架及制备方法
CN107280890A (zh) * 2017-07-28 2017-10-24 叶劲弦 颅脑术后用的头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97319A (zh) * 2016-06-03 2016-10-12 上海德稻集群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骨骼辅助支架及制备方法
CN107280890A (zh) * 2017-07-28 2017-10-24 叶劲弦 颅脑术后用的头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51476U (zh) 腰背防护支具
CN204971765U (zh) 一种数字化头颈胸外固定架
CN206910427U (zh) 一种可调式下肢固定装置
CN204840014U (zh) 一种理疗床床板
CN204273346U (zh) 一种手臂骨折的固定吊袋衣
CN205054758U (zh) 一种关节外科护理座椅
CN204636810U (zh) 一种骨科腿部骨折支架装置
CN204931934U (zh) 带理疗功能的下肢骨折外固定支架
CN203693856U (zh) 胸腰部矫形器
CN201710530U (zh) 药物护具
CN203693868U (zh) 护理科用围颈
CN106390385A (zh) 一种踝关节主动运动监测装置
CN214858011U (zh) 一种骨科夹板安装紧固装置
CN110090099A (zh) 一种新型颈托
CN203915174U (zh) 一种医疗外科手臂固定架
CN204812946U (zh) 一种具有防打鼻鼾功能的床
KR20140005695U (ko) 버스트 고정용 탄력 밴드
CN203576719U (zh) 一种骨折康复用固定小夹板
CN205163939U (zh) 一种放疗固定装置
CN216933659U (zh) 一种骨科用复位固定骨科矫形器
CN213156825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关节定位板
CN207627458U (zh) 一种康复牵引架
JP2010234041A (ja) 個人・骨暦情報を元に骨格治療の固定・矯正・前屈予防の医療器具を具備した胴衣型コルセット及び調節可能なコルセット。
CN202446315U (zh) 坎肩式胸腹约束带
CN209750628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康复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