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71239U - 一种中医脉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脉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71239U
CN204971239U CN201520565291.9U CN201520565291U CN204971239U CN 204971239 U CN204971239 U CN 204971239U CN 201520565291 U CN201520565291 U CN 201520565291U CN 204971239 U CN204971239 U CN 204971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eries
doctor
veins pillow
traditional chinese
ve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6529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丽娜
康学智
张栩
李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do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uado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do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uado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2056529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71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71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71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脉枕,包括脉枕主体;脉枕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凹槽,每个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传感器,两个传感器内均包含电极式心率传感器和皮电传感器,并均通过数据连接线连接到医师计算机;脉枕主体的中间位置内嵌有摄像头,摄像头的内部连接有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通过数据连接线连接到医师计算机;脉枕主体的中间位置还镶嵌有小镜子。本实用新型既保留了脉枕的主要功能的同时又为医师提供患者的心率和心理活动信息,帮助医师对诊脉结果做出更准确的最终判定,又保留了传统中医的医师主观思维判断特色;患者心率、舌诊信息的收集有利于治疗前后的观察比较研究;另外采用硅胶材质,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和承重性。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脉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脉枕。
背景技术
脉枕是传统中医在诊疗疾病时所使用到的切脉辅助工具,脉枕的形状类似于枕头。历代中医师使用了诸多材质不同的脉枕,例如瓷质、陶制、木质、青铜、棉质、玉质等,该脉枕主要起到切脉时支撑腕关节,使得桡动脉搏动可以清晰的被触及。
众所周知,传统脉枕是在诊疗过程中与患者身体接触的重要辅助工具,但由于时代条件,仅仅局限于物理支撑作用,除了医师可以了解所需脉搏特点之外,脉枕在接触各个不同人体时无法发挥其对人体的诊疗数据进行测试和分析。另外,目前使用的脉枕多数为棉质表面,而医疗的使用会增加不同患者互相接触机会,但是棉质脉枕的表面清洁洗涤消毒较为繁琐,导致医疗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医脉枕,保留了脉枕的主要功能的同时又为医师提供患者的心率和心理活动信息,帮助医师对诊脉结果做出更准确的最终判定,并保留了传统中医的医师主观思维判断特色;另外,采用舒适并且耐酸碱硅胶材质为主体,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和承重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中医脉枕,所述中医脉枕包括脉枕主体;所述脉枕主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腕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传感器,两个传感器内均包含电极式心率传感器和皮电传感器,并均通过数据连接线连接到医师计算机;所述脉枕主体的中间位置内嵌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内部连接有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用于采集患者舌苔图像,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图像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连接线连接到所述医师计算机;所述脉枕主体的中间位置还镶嵌有小镜子,便于患者舌苔图像的采集。
在上述的中医脉枕中,所述脉枕主体为耐酸碱且柔软富有弹力的硅胶脉枕。
在上述的中医脉枕中,所述脉枕主体形成为长方体状,且所述脉枕主体的所述中间位置相对两个所述凹槽隆起。
在上述的中医脉枕中,每个所述凹槽形成为与手腕形状一致的形状,每个所述传感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的底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中医脉枕,解决了传统棉质脉枕不易清洁消毒的缺点,采用舒适并且耐酸碱硅胶材质为主体,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和承重性,一方面有利于脉枕整体结构的稳定,同时有利于保护内部镶嵌各种传感器及数据芯片固定和功能稳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中医脉枕不同于现代脉诊仪,现代脉诊仪直接测量得出患者的中医脉象,取消了医师与患者的接触和判断,本实用新型的中医脉枕既保留了脉枕的主要功能的同时又为医师提供患者的心率和心理活动信息,帮助医师对诊脉结果做出更准确的最终判定,又保留了传统中医的医师主观思维判断特色,通过计算机分析保存数据,一方面为医师望闻问切提供新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有利于医师对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中医脉枕增加了图像采集功能,由于摄像头位于脉枕表面,所以图像采集必须使患者低头,并且镜面定位,才可以进行;在患者低头进行图像采集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患者自身了解自己的舌象特点,也避免了有些患者存在当众伸舌头的顾虑;另一方面可以将图像数据保留于计算机系统,便于患者治疗前后对照,以及教学科研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医脉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掉医师计算机后的中医脉枕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脉枕主体;2为凹槽;3为传感器;4为摄像头;5为小镜子;6为数据连接线;7为医师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医脉枕,包括脉枕主体1,材质选用耐酸碱且柔软富有弹力的硅胶,它具有很强的支撑性和抗压性。一方面便于医疗消毒,另一方面提高患者在诊疗时接触脉枕的舒适度。
硅胶脉枕具有传统脉枕的基本长方体外形,不同的是在上部增加了两条独立的凹槽2,用于放置手腕,便于医师脉诊时患者双手手腕同时放置于脉枕主体1上,凹槽2具有固定手腕和放松腕关节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双手同时接触位于凹槽2底部的传感器3。
每个凹槽2内分别设置有传感器3,两个传感器3内均包括电极式心率传感器和皮电传感器,电极式心率传感器利用人体不同部位电势测量人体左右两个手腕部位的电势变化,从而精准测量出心率变化,皮电传感器是测谎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紧张,焦虑以至于手脚冒汗,这种心理反应转化成生理反应的过程,可通过皮电传感器探测出来,通过这种传感器感受到患者心理状态是否变化,可以为医师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电极式心率传感器和皮电传感器感受到患者心率和心理状态情况,并通过数据连接线6传输于医师计算机7,医师通过医师计算机7即可观察并且记录这些数据情况。
脉枕主体1的中间位置内嵌有摄像头4,且脉枕主体1的中间位置相对两个凹槽2隆起。摄像头4的内部连接有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用于采集患者舌苔图像,在摄像头4的旁边镶嵌镜面不锈钢材质的小镜子5,便于患者低头注视小镜子5,完成舌苔图像采集时可以直视到自己的舌苔,有利于摄像头4定位准确。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也通过数据连接线6传输于医师计算机7,医师通过医师计算机7即可观察并且记录这些数据情况。
使用时,所有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连接线6传输至医师的电脑计算机系统,并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完成对数据的采集和图像合成,让医师可以更直观方便的了解到患者心率波形变化,心理状态改变,并记录了舌苔图片,也可以在计算机内进行治疗前后变化的准确比较和观察研究。具体地,进行完计算机数据采集后可以进行传统的中医手诊切脉检查,医师进一步通过自己主观感受到患者脉象变化,整体分析得出对患者的准确判断。此过程中,医师计算机7记录患者数据,在患者下次就诊时可以进行前次的数据比较分析,有利于治疗疗效分析,医师总结经验,为中医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中医脉枕,解决了传统棉质脉枕不易清洁消毒的缺点,采用舒适并且耐酸碱硅胶材质为主体,具有较强的抗压性和承重性,一方面有利于脉枕整体结构的稳定,同时有利于保护内部镶嵌各种传感器及数据芯片固定和功能稳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中医脉枕不同于现代脉诊仪,现代脉诊仪直接测量得出患者的中医脉象,取消了医师与患者的接触和判断,本实用新型既保留了脉枕的主要功能的同时又为医师提供患者的心率和心理活动信息,帮助医师对诊脉结果做出更准确的最终判定,又保留了传统中医的医师主观思维判断特色,通过计算机分析保存数据,一方面为医师望闻问切提供新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有利于医师对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中医脉枕增加了图像采集功能,由于摄像头位于脉枕表面,所以图像采集必须使患者低头,并且镜面定位,才可以进行;在患者低头进行图像采集过程中,一方面有利于患者自身了解自己的舌象特点,也避免了有些患者存在当众伸舌头的顾虑;另一方面可以将图像数据保留于计算机系统,便于患者治疗前后对照,以及教学科研使用。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中医脉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医脉枕包括脉枕主体(1);所述脉枕主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手腕的凹槽(2),每个凹槽(2)内均设置有传感器(3),两个传感器(3)内均包含电极式心率传感器和皮电传感器,并均通过数据连接线(6)连接到医师计算机(7);所述脉枕主体(1)的中间位置内嵌有摄像头(4),所述摄像头(4)的内部连接有图像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器,用于采集患者舌苔图像,所述图像传感器和所述图像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连接线(6)连接到所述医师计算机(7);所述脉枕主体(1)的中间位置还镶嵌有小镜子(5),便于患者舌苔图像的采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脉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枕主体(1)为耐酸碱且柔软富有弹力的硅胶脉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医脉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枕主体(1)形成为长方体状,且所述脉枕主体(1)的所述中间位置相对两个所述凹槽(2)隆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脉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凹槽(2)形成为与手腕形状一致的形状,每个所述传感器(3)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2)的底部。
CN201520565291.9U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中医脉枕 Active CN204971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5291.9U CN204971239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中医脉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5291.9U CN204971239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中医脉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71239U true CN204971239U (zh) 2016-01-20

Family

ID=55105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65291.9U Active CN204971239U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中医脉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712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827A (zh) * 2020-11-03 2022-05-06 东华大学 手环式脉诊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827A (zh) * 2020-11-03 2022-05-06 东华大学 手环式脉诊仪
CN114431827B (zh) * 2020-11-03 2024-03-08 东华大学 手环式脉诊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aji et al. Impact of skin–electrode interface on electrocardiogram measurements using conductive textile electrodes
CN205625919U (zh) 穿戴式或手持式设备用之生理电极装置
TWI583354B (zh) 用於獲取生理學量測之可攜式裝置及方法
AU2016234986A1 (en) Biosignal measurement apparatus utilizing a plurality of electrodes for biosignal measurements as touch sensors
Webster The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handbook
JP2007195690A (ja) 携帯型心電計測装置
US20130324848A1 (en) Biometric information measuring device and biometric information measuring system
US10349888B2 (en) Wearabl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Buraioli et al. A new noninvasive system for clinical pulse wave velocity assessment: The Athos device
Stuyck et al. Validity of the Empatica E4 wristband to estimate resting-stat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a lab-based context
Pielmuş et al. Novel computation of pulse transit time from multi-channel ppg signals by wavelet transform: Towards continuous,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estimation
JP2010500155A (ja) 自律神経機能の測定
Yarici et al. Hearables: feasibility of recording cardiac rhythms from single in-ear locations
CN204971239U (zh) 一种中医脉枕
Hsu et al.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monitoring using seismocardiography
JP7462572B2 (ja) ストレスおよび/または疼痛レベルを決定する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の作動方法、該システムの作動方法を実行するコンピュータ可読コードを有する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Hu et al. Pulse differences and 3D pulse mapping in TPNI displacements
Min et al. Noninvasive acquisition of the aortic blood pressure waveform
CN104188651A (zh) 心电监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Rao et al. Principles of medical electronics and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Hayirlioglu et al. A Novel Multi-Modal Sensing System Prototype for Cardiovascular and Cardiopulmonary Monitoring.
Lin et al. Future Trends in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and Cybersecurity in Medical Devic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ICBHI 2019, 17-20 April 2019, Taipei, Taiwan
Sarada Basics and Descriptions of Different Biomedical Signals
Aslanidis Perioperative Monitoring of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Branan et al. Multi-modal physiological sensing on the upper a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