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58251U -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58251U
CN204958251U CN201520641696.6U CN201520641696U CN204958251U CN 204958251 U CN204958251 U CN 204958251U CN 201520641696 U CN201520641696 U CN 201520641696U CN 204958251 U CN204958251 U CN 204958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brake
reel
grab bucke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416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军辉
黄义科
张维友
张志国
陈亦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Hunan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416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58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58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58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抓斗稳绳系统,属于起重机领域,包括减震绳、导向滑轮、配重滑车、卷筒、制动装置和起重机臂架,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轮、制动带和操作杆件,制动轮设置在卷筒的一端且与卷筒同步转动,制动带与操纵杆连接,操纵杆能够使制动带与制动轮之间接触并摩擦。控制操作杆件可以使得制动带与制动轮接触并产生摩擦,制动轮与卷筒连接并同步转动,通过减速制动轮使得卷筒和减震绳的速度都降低,从而避免减震绳连接的配重滑车的速度过大而失去控制,减少了现有的配重滑车在起重机臂架维修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采用双绳抓斗的钢丝绳变幅的单臂架结构形式的门座式起重机,因其控制抓斗打开与闭合各为一根钢丝绳,所以抓斗在工作过程中摆动较大,影响货物抓取效率。为减少抓斗摆动,目前的主要方法是在臂架上设置一抓斗稳绳装置。
这种方法通过在臂架头部与根部各设置两个定滑轮,并在臂架内部设置两根导轨,导轨上安装具有一定重量的滑车,钢丝绳缠绕于滑轮上,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抓斗上,另一端固定在具有一定重量的滑车上,当抓斗工作摆动时,其臂架内部导轨上的滑车将随之在导轨上滑动,通过滑车自重产生的一定牵引力使抓斗摆动减小。
但此种结构形式的抓斗稳绳装置在对臂架头部滑轮或需要将臂架放至低于水平面以下位置进行检修的过程中时,或检修完成后又需要将臂架起升至高于水平面的最小工作幅度过程中时,安装于导轨上的滑车将在自重作用下自由高速地滑向臂架头部或臂架根部,此过程非常危险,碰撞损坏导轨两端的限位块的同时,直接冲出导轨坠落于地面的机率也非常大,即此结构形式的抓斗稳绳装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斗稳绳系统,以减少现有抓斗稳绳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包括减震绳、导向滑轮、配重滑车、卷筒、制动装置和起重机臂架,所述减震绳的中间部分缠绕在所述卷筒的外壁,所述减震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抓斗的侧壁和所述配重滑车上,所述起重机臂架设置有用于所述配重滑车滑动的导轨,所述配重滑车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的导轨上,所述导向滑轮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上,所述减震绳绕设在所述导向滑轮内,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轮、制动带和操作杆件,所述制动轮设置在所述卷筒的一端且与所述卷筒同步转动,所述制动带与所述操作杆件连接,所述操作杆件能够使所述制动带与所述制动轮之间接触并摩擦。
操作者拉动操作杆件,使连接在操作杆件上的制动带移动并与制动轮贴合,两者贴合产生摩擦使得制动轮的转速下降,通过制动轮与卷筒的固定连接可以降低卷筒的转速,进而降低抓斗稳绳系统中减震绳的移动速度,最终降低配重滑车的速度,防止配重滑车在起重机臂架处于维修工况时加速移动,撞击导轨限位块甚至冲出导轨坠落在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轮与所述卷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
螺栓固定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制动轮与卷筒分离,便于更换和维修零部件;焊接的成本低;一体式制造去掉了装配的过程,且连接关系更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制动带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件连接,所述制动带包括弧形段,弧形段的内侧朝向所述制动轮,所述弧形段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制动轮下方,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制动带的侧壁和所述起重机臂架连接,所述弹簧用于牵引所述制动带远离所述制动轮,所述制动带与所述制动轮之间在所述弹簧的牵引作用下存在间隙。
通过弹簧和操作杆件的牵引作用,使制动带与制动轮之间存在间隙,并不接触。这样,在正常的操作抓斗的过程中,制动装置不会起到干扰作用。而在臂架维修工况时,可以通过操作杆件将制动带与制动轮接触,从而降低卷筒的转速,防止配重滑车速度过快或失控。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段能够与所述制动轮的圆周面贴合。
增大制动带和制动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制动带和制动轮之间的摩擦力更有效,更好的降低卷筒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带与所述操作杆件之间通过牵引绳连接。
制动带和操作杆件通过牵引绳间接连接,牵引绳可以更好地适应操作杆件与制动带之间的距离变化,在操作杆件与制动带之间的距离过大时,若制动带与操作杆件直接连接,会大大增加制动带的长度,而通过改变牵引带的长度可以在不严重影响制动带的外形的情况下实现操作杆的远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件包括固定座和操作杆,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的根部,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上。
操作杆件设置起重机臂架的根部,方便操作者对其进行控制,操作杆件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使得操作方式简单,拉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置有转轴,所述操作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转轴的通孔,所述操作杆能够以所述转轴的轴心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通过转轴和通孔,实现操作杆与固定座的转动连接,转动操作杆以控制制动带。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轮的周向设置有线槽,所述导向滑轮包括顶部轮、中间轮、引出轮、两个线槽相互嵌入设置的第一导向轮和两个轴线平行设置的第二导向轮,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线槽,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的根部区域,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的头部区域,所述顶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轮的上方,所述中间轮和所述引出轮设置在所述卷筒的前下方,所述减震绳依次与所述配重滑车、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顶部轮、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卷筒、所述中间轮、所述引出轮和所述抓斗的侧壁相连。
减震绳总两个滑轮绳槽相互嵌入设置的第一导向轮所组成的封闭绳槽中穿过,当配重滑车朝两个方向滑动时,减震绳都能起到牵引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滑车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配重滑车可拆卸连接。
配重滑车通过搭配不同重量的配重块,可以调整配重滑车的总重量。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轮包括用于防止制动带滑出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制动轮的远离所述卷筒的一端。
挡板的外径应大于制动轮的外径,使得制动带在与制动轮摩擦时不会滑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添加制动轮、制动带和操作杆件,控制操作杆件可以使得制动带与制动轮之间发生接触,制动轮与卷筒连接并同步转动,通过减速制动轮使得卷筒和减震绳的速度都降低,从而避免减震绳连接的配重滑车的速度过快而失去控制,减少了起重机在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斗稳绳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斗稳绳系统臂架处于水平面以下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斗稳绳系统臂架处于水平面以上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卷筒101;减震绳102;导向滑轮103;抓斗104;制动轮105;挡板106;制动带107;弹簧108;操作杆109;固定座110;牵引绳111;配重滑车112;导轨113;第一导向轮114;第二导向轮115;顶部轮116;中间轮117;引出轮118。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抓斗稳绳系统主要依靠滑车自重来减少抓斗在工作时的摆动,但是,当在对臂架头部滑轮或需要将臂架放至低于水平面以下位置进行检修的过程中时,或检修完成后又需要将臂架起升至高于水平面的最小工作幅度过程中时,安装于导轨上的滑车将在自重作用下自由高速地滑向臂架头部或臂架根部,导致导轨两端的滑车行程限位块损坏,甚至冲出导轨。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者提供了一种带有制动装置的抓斗稳绳系统,制动装置包括与卷筒传动连接的制动轮、与制动轮间隙设置的制动带、控制制动带位置的弹簧和操作杆,通过弹簧使制动带与制动轮之间产生间隙,使其不影响起重机的正常工作,当在对起重机进行维修时,可以通过操作杆使制动带与制动轮贴合,两者间产生摩擦,制动轮将受到的摩擦力矩传递给卷筒,从而减缓卷筒的转速与减震绳的速度,避免出现配重滑车滑动速度过快或失控的危险状况。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斗稳绳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斗稳绳系统臂架处于水平面以下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抓斗稳绳系统臂架处于水平面以上工作状态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抓斗稳绳系统,包括减震绳102、导向滑轮组、配重滑车112、卷筒101和制动装置。
减震绳102的一端连接在抓斗104的侧壁上,另一端连接在配重滑车112上,中间部分缠绕在卷筒101侧壁上,整个减震绳102经过了多个导向滑轮进行换向。
减震绳102属于目前的双绳抓斗104中的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的减震绳102与现有的减震绳102仅在连接方式上存在不同,材质和功能方面没有太大出入。
减震绳102在配重滑车112至卷筒101至抓斗104的连接路径上,通过导向滑轮组中的导向滑轮103限定位置或调整路径方向。
导向滑轮组包括多个固定在起重机臂架上的导向滑轮103。
导向滑轮103的布局影响减震绳102的路径方向,具体的固定位置需要结合起重机臂架的结构进行选择和布置。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和图3分别是臂架处于水平面以下与臂架处于水平面以上两种状态下抓斗稳绳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所述的两个水平面均指同一水平面。
导向滑轮包括两个绳槽相互嵌入,且轴线平行设置的第一导向轮114和两个轴线平行设置的第二导向轮115,两个第一导向轮114绳槽相互嵌入且轴线平行安装于臂架的根部区域。
除了设置在臂架根部区域的两个第一导向轮和设置在臂架头部区域的两个第二导向轮以外,导向滑轮还包括有其他的滑轮,如顶部轮116、中间轮117和引出轮118,结合臂架的具体结构进行布置,并实现配重滑车和抓斗的连接。
减震绳依次与配重滑车112、第一导向轮114、顶部轮116、其中一个第二导向轮115、卷筒101、另一个第二导向轮115、中间轮117、引出轮118和抓斗104的侧壁相连。
图2和图3仅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原理说明,并不作为对导向滑轮的位置限定。
卷筒101为圆柱体结构,侧壁上缠绕设置有多圈减震绳,卷筒的两端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支承,卷筒101的一端与制动轮连接,减震绳102运动时会带动卷筒101转动。
减震绳102缠绕在卷筒101的外壁,缠绕圈数应以减震绳102与卷筒101不发生打滑为标准进行选择,对于具体的缠绕圈数不做设定。
配重滑车112连接在减震绳102的一端,用以降低抓斗104的在工作中产生的摆动。
配重滑车112设置在起重机臂架上的导轨上,能够沿着导轨滑动,并通过减震绳102与抓斗104间接相连。减震绳102在移动的过程中能牵引配重滑车112在导轨上滑动,通过配重滑车112的自重,将抓斗104在工作时产生的摆动减小,提高抓斗104的工作稳定性。
配重滑车112上可以增添或者减少配重块,以方便调整配重滑车112的总重量,调整配重滑车112对减震绳102提供的牵引力的大小。配重块和配重滑车112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可以通过螺栓连接,还可以通过焊接连接。
制动装置包括制动轮105、制动带107、弹簧108、操作杆件和牵引绳111。
制动轮105与卷筒101连接,并可以与卷筒101同步转动。制动轮105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凹槽,可防止制动带107滑出导致的制动失效。
也可以在制动轮105的轴向两端加装两块超出制动轮105圆周面的挡板106,同样具有防止制动带107滑出制动轮105的效果。
制动带107与制动轮105接触部分为弧形壁,弧形壁的具体尺寸可以较大程度地贴合制动轮105为宜,可以等于或略大于制动轮105的直径。
制动带107的一端设置在制动轮105之下,另一端绕过制动轮105的最高点并与操作杆件连接,制动带107绕制动轮105的部分为弧形段,且弧形段能与制动轮105的外壁贴合。制动带107还连接有弹簧108,弹簧108牵引制动带107远离制动轮105,使得制动带107与制动轮105之间不接触。
操作杆件包括操作杆109和固定座110,操作杆件可以设置在起重机臂架的根部,便于操作者控制。
固定座110安装于起重机臂架根部,操作杆109与固定座110之间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可以通过在固定座110上设置一个转轴,操作杆109上设置供转轴穿过的通孔,操作杆109即可以绕转轴的轴心线进行转动。
制动带107与操作杆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为间接连接。制动带107与操作杆件连接的一端固定有牵引绳111,牵引绳111的两端连接在操作杆109和制动带107上。通过牵引绳111可以解决操作杆件与制动轮105的距离较远时不便连接的问题。
在对臂架头部的滑轮或臂架进行检修时,需要将臂架置于水平面以下,此时配重滑车112因重力作用滑向导轨一端。操作者可以通过转动操作杆109,克服弹簧108的拉力将制动带107朝制动轮105方向拉动,使得制动带107与制动轮105接触并发生摩擦,减缓制动轮105与卷筒101的转速,进而控制配重滑车112的速度大小。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抓斗稳绳系统,可以在保留配重滑车以减少抓斗在工作中的摆动的情况下,有效减少配重滑车在起重机臂架在维修工况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本实施例中的制动装置不会对起重机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仅在起重机臂架处在维修工况时的升降过程中使用,保障起重机与工作人员的安全。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绳、导向滑轮、配重滑车、卷筒、制动装置和起重机臂架,所述减震绳的中间部分缠绕在所述卷筒的外壁,所述减震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抓斗的侧壁和所述配重滑车上,所述起重机臂架设置有用于所述配重滑车滑动的导轨,所述配重滑车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的导轨上,所述导向滑轮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上,所述减震绳绕设在所述导向滑轮内,所述制动装置包括制动轮、制动带和操作杆件,所述制动轮设置在所述卷筒的一端且与所述卷筒同步转动,所述制动带与所述操作杆件连接,所述操作杆件能够使所述制动带与所述制动轮之间接触并摩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与所述卷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制动带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杆件连接,所述制动带包括弧形段,弧形段的内侧朝向所述制动轮,所述弧形段的底端固定在所述制动轮下方,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制动带的侧壁和所述起重机臂架连接,所述弹簧用于牵引所述制动带远离所述制动轮,所述制动带与所述制动轮之间在所述弹簧的牵引作用下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能够与所述制动轮的圆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带与所述操作杆件之间通过牵引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件包括固定座和操作杆,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的根部,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操作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设置有转轴,所述操作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转轴的通孔,所述操作杆能够以所述转轴的轴心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轮的周向设置有线槽,所述导向滑轮包括顶部轮、中间轮、引出轮、两个线槽相互嵌入设置的第一导向轮和两个轴线平行设置的第二导向轮,两个所述第一导向轮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线槽,所述第一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的根部区域,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起重机臂架的头部区域,所述顶部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轮的上方,所述中间轮和所述引出轮设置在所述卷筒的前下方,所述减震绳依次与所述配重滑车、所述第一导向轮、所述顶部轮、所述第二导向轮、所述卷筒、所述中间轮、所述引出轮和所述抓斗的侧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滑车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配重滑车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稳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轮包括用于防止制动带滑出的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制动轮的远离所述卷筒的一端。
CN201520641696.6U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Active CN204958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1696.6U CN204958251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41696.6U CN204958251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58251U true CN204958251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53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41696.6U Active CN204958251U (zh) 2015-08-24 2015-08-24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582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8631A (zh) * 2021-03-24 2021-07-06 沧州市永高农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配重牵引涨紧轮结构及料线牵引主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8631A (zh) * 2021-03-24 2021-07-06 沧州市永高农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配重牵引涨紧轮结构及料线牵引主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7977B (zh) 电梯用限速器
CN102826448B (zh) 一种起升机构及门式起重机
CN204958251U (zh) 一种抓斗稳绳系统
CN102182167B (zh) 用于坝体闸门的斜拉双向门式启闭机
CN202322029U (zh) 一种用于桥式起重机的小车
CN212479963U (zh) 一种起重机的超速制动装置
CN105757625A (zh) 限速防坠落的高杆照明升降系统
CN108946528B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用小车断绳保护装置
CN204173799U (zh) 变幅式龙门吊装置
CN103482514B (zh) 拖缆绞车
CN206666881U (zh) 一种电动晾衣机遇阻停止装置
CN201746237U (zh) 一种起重机及其重锤式高度限位装置
CN213416094U (zh) 辅材卷扬绳轮加装防脱槽装置
CN104310232A (zh) 变幅式龙门吊装置
CN205275079U (zh) 用于核电站换料监测探测器装卸的手动绞车
CN203295075U (zh) 起重机的扒杆装置及具有其的起重机
CN107934821B (zh) 一种舞台单点吊辅助制动装置
CN206553121U (zh) 起重机小车箱梁上的起升钢丝绳防磨损装置
CN209081314U (zh) 一种物料提升机
CN208166445U (zh) 一种新型卷扬机
CN202023178U (zh) 用于坝体闸门的斜拉双向门式启闭机
CN111071917A (zh) 一种精铋铸锭用起吊装置
CN205472195U (zh) 一种矿井提升机
CN205655258U (zh) 限速防坠落的高杆照明升降系统
CN219950267U (zh) 一种带有安全防护结构的电动单梁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Grab rope stabiliz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Pledgee: Changsha Liuyang sub branch of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Pledgor: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329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52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Pledgee: Changsha Liuyang sub branch of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Pledgor: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329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grab rope stabilizing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13

Pledgee: Changsha Liuyang sub branch of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Pledgor: CHINA RAILWAY WUXIN HEAVY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