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7871U - 振动电机 - Google Patents

振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7871U
CN204947871U CN201520566827.9U CN201520566827U CN204947871U CN 204947871 U CN204947871 U CN 204947871U CN 201520566827 U CN201520566827 U CN 201520566827U CN 204947871 U CN204947871 U CN 204947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rail
balancing weight
pedestal
vibrating motor
tra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668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兴
毛路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668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7871U/zh
Priority to JP2015256305A priority patent/JP6110932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7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7871U/zh
Priority to US15/069,124 priority patent/US9876419B2/en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34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电机,其包括固定部件、弹性支撑件和振动部件。固定部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振动部件包括磁钢、将所述磁钢夹设其中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振动电机还包括定位导向部件,定位导向部件包括滚动件、与第一配重块相连的第一配重块滑轨、与第二配重块相连的第二配重块滑轨、与壳体相连的第一基座滑轨和第二基座滑轨。第一配重块滑轨与第一基座滑轨、以及第二配重块滑轨与第二基座滑轨相对设置从而配合形成运动轨道,滚动件于运动轨道内随着振动部件的振动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中的定位导向部件能够提高振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

Description

振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电机,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如无线通信设备、导航装置、游戏机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震动反馈等。这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高,工作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目前应用较多的振动电机多为扁平状的线性振动电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线性振动电机主要包括弹性支撑件、与所述弹性支撑件连接悬置的振动部件以及收容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振动部件的基座,其中弹性支撑件与振动部件的配重块焊接固定。利用弹簧件悬置振动部件,振动块在振动过程中不仅会进行水平方向的振动,同时还存在竖直方向上的晃动,这样会加快弹性支撑件的失效和弹性疲劳,从而影响振动电机的整体性能,缩短所述振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动电机,其包括固定部件、弹性支撑件和振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壳体和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的线圈,所述弹性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振动部件相连从而将所述振动部件悬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基座,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上盖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振动部件包括磁钢、将所述磁钢夹设其中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所述振动电机还包括定位导向部件,所述定位导向部件包括滚动件、与所述第一配重块相连的第一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二配重块相连的第二配重块滑轨、与所述底壁相连的第一基座滑轨以及第二基座滑轨,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以及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二基座滑轨分别相对设置从而配合形成运动轨道,所述滚动件于所述运动轨道内随着所述振动部件的振动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以及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二基座滑轨均形成有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运动轨道,每一条所述运动轨道内均设有一个所述滚动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块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配重块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均设有永磁体,所述底壁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底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使得所述滚动件与所述运动轨道始终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一基座滑轨形成的两条所述运动轨道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永磁体两侧;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二基座滑轨形成的两条所述运动轨道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第二配重块的永磁体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壁上与所述永磁体对应的位置亦设有永磁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块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朝向所述上盖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配重块滑轨和第二配重块滑轨,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和第二配重块滑轨对应的位置相应地设有第一基座滑轨和第二基座滑轨。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块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朝向所述上盖的表面设有永磁体,所述上盖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永磁体与所述上盖之间产生的吸引力使得所述滚动件与所述运动轨道始终接触。
优选的,所述上盖上与所述永磁体对应的位置亦设有永磁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分别在所述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表面通过铣加工工艺成型,所述第一基座滑轨和所述第二基座滑轨通过冲压工艺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基座滑轨与所述基座之间均设有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中的定位导向部件能够提高振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振动电机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振动电机的振动部件和定位导向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振动电机的振动部件和定位导向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振动电机的振动部件和定位导向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振动电机的振动部件和定位导向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振动电机去掉壳体之后振动部件和定位导向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振动电机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中B部位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振动电机的部分分解图。所述振动电机100包括固定部件11、弹性支撑件12、振动部件13和定位导向部件14。所述固定部件11具有收容空间,所述弹性支撑件12、所述振动部件13和所述定位导向部件14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弹性支撑件12一端与所述固定部件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振动部件12连接,将所述振动部件12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所述固定部件11包括壳体111和线圈112,所述线圈112固定于所述壳体111。
所述壳体111包括上盖1111和基座1112,所述上盖1111和所述基座1112配合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基座1112包括底壁1113,所述上盖1111与所述底壁11113相对的表面固定有所述线圈112。
所述线圈112套设于所述振动部件13,且所述线圈112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件12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弹性支撑件12分别设于所述振动部件13的两端,所述两个弹性支撑件12将所述振动部件13悬置于所述壳体111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12可以为U型弹簧或螺旋弹簧。
所述振动部件13包括配重块131、磁钢132和磁轭133,所述配重块131设于所述振动部件13的两端,所述磁钢132设有多个,所述多个磁钢132依次通过所述磁轭133连接组配形成磁钢组件。所述配重块131夹设所述磁钢组件形成所述振动部件。
请结合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131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配重块1311和第二配重块1312,所述第一配重块1311和所述第二配重块1312分别设于所述振动部件13的两端。
所述定位导向部件14包括配重块滑轨141、基座滑轨142和滚动件143。所述配重块滑轨141嵌设于所述第一配重块131朝向所述底壁1113的表面,所述基座滑轨142固定于所述底壁1113且与所述配重块滑轨141相对设置,所述配重块滑轨141与所述基座滑轨142配合形成运动轨道,所述滚动件143设于所述运动轨道内,所述滚动件143可以为滚珠或滚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块滑轨141与所述基座滑轨142组配形成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运动轨道,分别为第一运动轨道和第二运动轨道。优选地,所述第一运动轨道内设置有一个所述滚动件143,所述第二运动轨道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滚动件143。
所述第一配重块131朝向所述底壁1113的表面嵌设有一个永磁体1313。且所述永磁体1313设于所述两条运动轨道之间。底壁1113采用导磁材料制成,所述永磁体1313与所述底壁1113之间的吸引力可以使所述配重块滑轨141和所述基座滑轨142始终保持与所述滚动件143的接触。
实施例二:
请参阅4,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电机的弹性支撑件、振动部件和定位导向部件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作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变形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振动电机100的结构大体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中提供的振动电机的振动部件23和定位导向部件24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振动电机包括第一配重块2311和第二配重块2312,所述第一配重块2311和所述第二配重块2312朝向所述基座的底壁(图未示)的方向均嵌设有永磁体2313。同时,第一配重块2311和第二配重块2312朝向本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底壁(图未视)的方向均设有配重块滑轨,所述配重块滑轨包括第一配重块滑轨2411和第二配重块滑轨2412,所述基座滑轨(图未示)相应的设有第一基座滑轨和第二基座滑轨。其中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2411配合形成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运动轨道,所述第二基座滑轨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2412配合形成同样的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运动轨道。所述运动轨道的方向与所述振动部件23的振动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配合形成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运动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一配重块2311镶嵌的永磁体2313对称设置,同样,所述第二基座滑轨2422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2422配合形成的同样两条相对平行设置的运动轨道相对于所述第二配重块2312镶嵌的配重永磁体2313对称设置。所述运动轨道内均设有滚动件243。优选地,每条运动轨道内均设有一个所述滚动件243。所述振动部件23和所述定位导向部件24组配后呈轴对称设置。对称设计可以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电机在振动过程中更加稳定。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振动电机的定位导向部件和振动部件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结构与实施例二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结构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振动电机的振动部件33与定位导向部件34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的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配重块滑轨3411和第一基座滑轨(图未视)配合形成一条运动轨道,所述运动轨道内装配有一个所述滚动件343。且此运动轨道位于第一配重块3311的中央位置,所述运动轨道的方向与所述振动部件33的振动方向相同。同时所述第一配重块3311朝向基座的底壁(图未示)的方向嵌设有两永磁体3313。优选地,所述两永磁体3313对称设于所述运动轨道的两侧。与上一实施例相比,第一配重块3311增加了永磁体3313的数量,能够增强第一配重块3311与基座的底壁之间的吸引力,从而保证滚动件343与运动轨道的始终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部件33的第二配重块3312上的定位导向部件34与所述实施例二中的第二配重块2312上的定位导向部件24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6,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振动电机的定位导向部件和振动部件的装配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结构与实施例三提供的振动电机的结构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振动电机的振动部件43与定位导向部件44的结构与实施例三中的不同。具体地,实施例三中的第一配重块滑轨3411和所述第一基座滑轨(图未示)配合形成一条运动轨道且该运动轨道位于所述配重块滑轨中央,本实施例中第一配重块滑轨4411和第一基座滑轨(图未示)配合形成一条运动轨道,但是该运动轨道并未位于第一配重块4311的中央,而是位于第一配重块4311的一侧,该运动轨道的方向与所述振动部件43的振动方向相同。所述运动轨道内装配有滚动件443,优选地,所述运动轨道内装配有一个所述滚动件443。同时本实施例中第一配重块4311朝向所述底壁(图未视)的方向嵌设有永磁体4313,所述永磁体4313嵌设于所述第一配重块4311与所述运动轨道相对的一侧。与实施例三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电机的永磁体4313个数更少,节省了所述永磁体4313的使用数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部件43的第二配重块4312上的定位导向部件44与所述实施例三中的第二配重块3312上的定位导向部件34结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振动电机与其他实施例中提供的振动电机相比改进如下: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振动电机包括振动部件53与定位导向部件54的结构,其中,所述配重块滑轨541采用铣加工的方式制作,也就是说,配重块滑轨541是直接在配重块上铣出来的。而基座滑轨542是通过冲压工艺制作的。所述配重块滑轨541包括第一配重块滑轨541和第二配重块滑轨5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541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542均分别形成有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凸起部。以第一配重块滑轨541为例,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541形成的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分别为5411和5412。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541和第二配重块滑轨542分别对应的所述基座滑轨542亦形成有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凸起部。以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541对应的基座滑轨543为例,两条凸起部分别为5431和5432。基座滑轨543的两条凸起部与配重块滑轨541的两条凸起部分别对应并抵接。所述运动轨道由所述配重块滑轨541和所述基座滑轨543的两个凸起部之间的空隙配合形成,所述滚动件544设于所述运动轨道内,优选地,每条所述运动轨道内设有一个所述滚动件544。本实施例中,基座滑轨543包括与基座相连的主体部,两条凸起部5431和5432由该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配重块541的方向平行间隔凸设形成,主体部位于两条凸起部5431和5432之间的部分5433与基座之间设有间隙。这样在所述振动电机坠落或收到冲击时,采用冲压方式制作的所述基座滑轨的这种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当然,采用铣加工方式制作所述配重块滑轨541和采用冲压工艺制作的所述基座滑轨542及其改进还可以用在其他的所有实施例中,并不局限于只在本实施例中使用。
优选地,在所有的实施例中,所述振动部件朝向所述上盖和朝向所述基座底壁的两面均可以设有定位导向部件,相对应的,所述上盖也设有固定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配重块表面的基座滑轨。所述配重块滑轨与所述上盖上的基座滑轨也同样组配形成运动轨道,所述运动轨道内设有滚动件。通过在所述振动部件朝向所述上盖和所述基座底壁的两面均设有所述定位导向部件,可以限制所述振动部件在竖直方向的振动,进一步提升了振动部件运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振动电机还可以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基座滑轨和所述基座的底壁之间。所述缓冲层通常为软质材料,其可以为泡棉,还可以为硅胶等橡胶类材料。在所述振动电机跌落或碰撞时的冲击,所述缓冲层可以缓冲所述振动部件和所述滑动部件收到的冲击,进而降低所述配重块滑轨和/或基座滑轨出现凹坑的可能性,提高所述振动电机的抗冲击能力和使用寿命,使得所述振动电机的工作更为稳定。当然,在其他的所有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电机均可以在所述基座滑轨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所述缓冲层。
优选地,在所有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的底壁上设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与嵌设于所述配重块的永磁体对应设置。所述基座底壁上的永磁体与所述配重块上的所述永磁体互相吸引,可以使所述滚动件与所述运动轨道接触更紧密、牢固,增强所述振动电机的稳定性。当然,在上盖也同样设有基座滑轨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朝向配重块的表面同样可以设置永磁体,通过这种设计增强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稳定性,进而延长所述振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电机中设置有定位导向部件,并通过所述定位导向部件于所述振动部件和所述基座之间形成运动轨道,所述运动轨道限制所述振动部件在所述水平振动方向上的一定范围内进行振动,从而可以避免所述振动部件在振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延长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使用寿命,提高所述振动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进而改善所述振动电机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振动电机,其包括固定部件、弹性支撑件和振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与所述壳体固定的线圈,所述弹性支撑件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振动部件相连从而将所述振动部件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与所述上盖围成所述收容空间的基座,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上盖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振动部件包括磁钢、将所述磁钢夹设其中的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电机还包括定位导向部件,所述定位导向部件包括滚动件、与所述第一配重块相连的第一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二配重块相连的第二配重块滑轨、与所述底壁相连的第一基座滑轨以及第二基座滑轨,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以及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二基座滑轨分别相对设置从而配合形成运动轨道,所述滚动件于所述运动轨道内随着所述振动部件的振动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以及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二基座滑轨均形成有两条平行间隔设置的运动轨道,每一条所述运动轨道内均设有一个所述滚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配重块朝向所述底壁的表面均设有永磁体,所述底壁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永磁体与所述底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使得所述滚动件与所述运动轨道始终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一基座滑轨形成的两条所述运动轨道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第一配重块的永磁体两侧;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与所述第二基座滑轨形成的两条所述运动轨道分别对称设于所述第二配重块的永磁体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与所述永磁体对应的位置亦设有永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朝向所述上盖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配重块滑轨和第二配重块滑轨,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和第二配重块滑轨对应的位置相应地设有第一基座滑轨和第二基座滑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朝向所述上盖的表面设有永磁体,所述上盖由导磁材料制成,所述永磁体与所述上盖之间产生的吸引力使得所述滚动件与所述运动轨道始终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与所述永磁体对应的位置亦设有永磁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块滑轨和所述第二配重块滑轨分别在所述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的表面通过铣加工工艺成型,所述第一基座滑轨和所述第二基座滑轨通过冲压工艺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滑轨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基座滑轨与所述基座之间均设有缓冲层。
CN201520566827.9U 2015-07-31 2015-07-31 振动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7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6827.9U CN204947871U (zh) 2015-07-31 2015-07-31 振动电机
JP2015256305A JP6110932B2 (ja) 2015-07-31 2015-12-28 振動モーター
US15/069,124 US9876419B2 (en) 2015-07-31 2016-03-14 Vibration mo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66827.9U CN204947871U (zh) 2015-07-31 2015-07-31 振动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7871U true CN204947871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5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6682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7871U (zh) 2015-07-31 2015-07-31 振动电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76419B2 (zh)
JP (1) JP6110932B2 (zh)
CN (1) CN20494787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60004A (zh) * 2015-02-02 2015-05-27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204947872U (zh) * 2015-07-31 2016-01-0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CN204906151U (zh) * 2015-07-31 2015-12-23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WO2021000164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17979A (fr) * 1962-11-03 1965-11-19 Inst Francais Du Petrole Perfectionnement aux vibrateurs
US7683749B2 (en) * 2004-11-30 2010-03-23 Smc Kabushiki Kaisha Linear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KR101077368B1 (ko) * 2009-07-24 2011-10-2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 장치
JP5342516B2 (ja) * 2010-06-30 2013-11-1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6160089B2 (ja) * 2013-01-22 2017-07-12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振動発電装置
JP2016034172A (ja) * 2014-07-30 2016-03-10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リニア振動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76419B2 (en) 2018-01-23
JP2017034966A (ja) 2017-02-09
US20170033658A1 (en) 2017-02-02
JP6110932B2 (ja)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7873U (zh) 振动电机
CN204906151U (zh) 振动电机
CN104617735B (zh)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206834955U (zh) 振动电机
CN204886637U (zh) 振动电机
CN201708677U (zh)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205051551U (zh) 振动电机
CN204947874U (zh) 振动电机
CN204947871U (zh) 振动电机
CN204947872U (zh) 振动电机
CN207530688U (zh) 振动电机
CN205141898U (zh) 振动电机
CN104617734B (zh)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105226908B (zh) 直线振动电机
CN103401394B (zh) 一种改进的薄型扁平直线振动电机
CN105406676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CN212305093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5515331A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4660004A (zh)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209389906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5490064U (zh) 线性振动电机
US20180358880A1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209313685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2167967U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209313677U (zh) 线性振动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