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4321U - 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 - Google Patents

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4321U
CN204944321U CN201390001090.5U CN201390001090U CN204944321U CN 204944321 U CN204944321 U CN 204944321U CN 201390001090 U CN201390001090 U CN 201390001090U CN 204944321 U CN204944321 U CN 204944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tank grenade
module
antitank
grenade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900010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卡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4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43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GWEAPON SIGHTS; AIMING
    • F41G3/00Aiming or laying means
    • F41G3/26Teaching or practice apparatus for gun-aiming or gun-laying
    • F41G3/2616Teaching or practice apparatus for gun-aiming or gun-laying using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 F41G3/2622Teaching or practice apparatus for gun-aiming or gun-laying using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 simulating the firing of a gun or the trajectory of a projectile
    • F41G3/2655Teaching or practice apparatus for gun-aiming or gun-laying using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 simulating the firing of a gun or the trajectory of a projectile in which the light beam is sent from the weapon to the targ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A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COMMON TO BOTH SMALLARMS AND ORDNANCE, e.g. CANNONS; MOUNTINGS FOR SMALLARMS OR ORDNANCE
    • F41A33/00Adaptations for training; Gun simulators
    • F41A33/02Light- or radiation-emitting guns ; Light- or radiation-sensitive guns; Cartridges carrying light emitting sources, e.g. la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BEXPLOSIVE CHARGES, e.g. FOR BLASTING, FIREWORKS, AMMUNITION
    • F42B27/00Hand gren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红外线手雷包括手雷主体、第一控制模块和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源、手雷开关、红外线发射管及激活信号接收模块;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包括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及远程控制器,还包括上述红外线手雷,激光接收装置包括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红外线手雷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激光接收装置或/和激光发射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向激活信号接收模块发送手雷激活信息的手雷激活模块,本实用新型在模拟真实手雷爆炸时以低成本实现大范围的信号覆盖,采用该手雷的游戏系统可以让投掷者在激活手雷的同时加入RPG游戏的伤害或增益效果信息,给真人RPG游戏提供了技能发动基础,丰富了现有激光设计游戏模式。

Description

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道具及其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线手雷和基于该红外线手雷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
背景技术
典型的真人CS游戏系统有激光发射装置、激光接收装置及远程控制器,其中激光发射装置即激光发射枪,用于发射激光;激光接收装置一般为装配在人体上的防弹背心或头盔,用于接收激光,防弹背心或头盔又统称为电子作战服;远程控制器用于接收激光接收装置发回的数据并进行统计。不过现代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功能和模式都日趋多样化,现有的简单的游戏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玩家追求得更多的是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战争带来的刺激。鉴于上述情况,众多的经营者设计出各种新式道具,以期待尽可能实现对真实战争的模拟,这些道具中包括模拟的手雷。如申请日为2008年7月9日,申请号为20082001389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激光手雷,该手雷在各个不同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激光发射模块,从而发送扇形的激光信号,当玩家的电子作战服接收到该激光信号时,视为被手雷的弹片击中。
上述手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的真人CS游戏系统的道具库,但是其还是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激光发射器本身成本较高,导致手雷的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激光发射器产生的激光束具有较高的汇聚性,发射角度较小,这使得激光手雷要实现各方扩散的效果就必须在手雷上设置数量较多的激光发射器,这一方面进一步增加了手雷的成本,另一方面使手雷的结构变得复杂,设计和制造的难度较大,不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第二,在对真实战争的模拟上,现有技术中的手雷也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基于现有激光手雷的真人CS游戏系统并不能控制玩家对手雷的违规使用,这给玩家利用手雷作弊留下了隐患;如现有手雷都是单纯开关控制式,即任何一个玩家只需要启动手雷开关,手雷便开始向周围发射激光信号,而在手雷“爆炸”后一定时间,其又可以复原到初始状态。该模式导致的一个问题是,在真人CS游戏中,任何玩家在模拟血值很小甚至自己已“阵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启动手雷发动攻击;同时,同一枚手雷在同一场战役中可以被爆炸无限次。显然,以上两种情况在真实战争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这导致现有的手雷对战争真实性的模拟大打折扣,不能满足玩家渴望最大程度重现真实战斗的需求。其次,现有技术中的手雷功能相对简单,难以完成较复杂的任务。比如现有手雷在“爆炸”后,远程控制器无法收集抛掷手雷造成伤害的玩家信息,这使得远程控制器无法评估个体玩家在战斗中的战斗效能,导致评价体系出现空白地带。
第三,由于手雷是需要重复使用的道具,如何在手雷“爆炸”后如何有效地回收也是经营者需要关注的问题,现有手雷往往丢出“爆炸”后就停留在原地任由玩家踩踏,这导致现有手雷的损坏率非常高,一方面不环保,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营成本,这些问题都亟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外线手雷,该手雷发送信号的覆盖范围广且为短距离攻击,最大程度地模拟了真实手雷产生的爆炸效果;同时手雷的启动需要经过激活,为手雷的爆炸设置了启动条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包括手雷主体,所述手雷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和与通过手雷开关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源,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向手雷主体外发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的红外线发射管和用于接收手雷激活信息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设置有用于检测红外线手雷扰动的震动开关。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手雷主体上还设置有光效模块和音效模块,所述光效模块与音效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手雷主体包括透明壳体,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效模块设置于透明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向透明壳体外反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和来自光效模块的可见光的反射模块。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设置有第一无线模块。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手雷主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条防盗磁条。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及基于上述红外线手雷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该游戏系统中加入了红外线手雷,丰富了现有激光对抗游戏的模式和玩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包括单兵装备,还包括红外线手雷,所述单兵装备包括用于发射电磁波的光信号发射模块和用于接收电磁波的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光信号发射模块和/或光信号接收模块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红外线手雷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光信号发射模块包括激光发射枪,光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电子作战服,所述激光发射枪或/和电子作战服上设置有用于向红外线手雷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发送手雷激活信息的手雷激活模块。
再进一步地,与手雷激活模块连接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设置有电源和第二无线模块,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包括若干个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接收管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
更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还设置有若干个游戏模式选择按钮。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还包括手雷遥控引爆装置,所述手雷遥控引爆装置包括电源和第三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无线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模块发出的手雷激活信息;
引爆信号发射器,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将第三无线模块接收到的手雷激活信息转发至红外线手雷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手雷遥控引爆装置包括外置天线和状态显示灯,所述外置天线与第三无线模块连接,所述状态显示灯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手雷激活信息至少包括激活者ID信息、激活指令、伤害效果信息及增益效果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为红外线接收管,手雷激活模块为红外线发射管。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之间通过电接触式接口进行信息传递。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构成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其中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上包括数据载体,所述手雷激活模块包括读写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红外线手雷采用红外线作为模拟手雷爆炸的信号发射源,可以低成本实现大范围的信号覆盖效果,同时由于红外线的传播距离有限,其模拟的爆炸伤害效果为短距离大范围攻击,从而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手雷的爆炸效果;在手雷上设置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为手雷的爆炸设置了启动条件,一方面能通过设置已经“阵亡”或“重伤”的玩家无法启动手雷,避免不符合条件的玩家启动手雷作弊,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投掷者在激活手雷的同时加入RPG角色的伤害或增益效果信息,给真人RPG游戏提供一个技能发动基础;在手雷上设置震动开关,可以在手雷爆炸后感测手雷的振动并控制二次爆炸,使游戏玩家尽量避开爆炸后的手雷,避免了红外线手雷被踩踏而损坏;配备上述红外线手雷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大大增加了游戏系统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为更复杂游戏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的震动开关电路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所述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的遥控引爆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5B是本发明所述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的遥控引爆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发明所述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的手雷装配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红外线手雷(无反射模块);101-红外线手雷(有反射模块);11-手雷主体;12-红外线发射管;13-透明壳体;14-红外线接收管;15-反射模块;16-贴片LED灯;17-帽状LED灯;200-遥控引爆装置;21-遥控引爆装置主体;22-天线;23-状态显示灯;24-卡槽;25-安装孔;26-引爆信号发射器;300-手雷装配体;31-装配体主体;32-装配体卡槽;33-红外线发射管;34-游戏模式选择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6,本发明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包括手雷主体11,所述手雷主体11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和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源及手雷开关,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设置有若干个向手雷主体11外发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的红外线发射管12,所述红外线发射管12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还设置有用于接收手雷激活信息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手雷主体11呈便于携带的管状结构,其两端由软胶包裹,中间设置有透明壳体1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红外线发射管12设置于透明壳体13内,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红外线手雷是否有震动的震动开关以及光效模块和音效模块,所述光效模块与音效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其中光效模块包括数个贴片LED灯16和帽状LED灯17,用于在电量低时闪动进行提示,当手雷被成功激活的时候贴片LED灯16将开启,并且不同的激活模式用不同灯光颜色表示,当手雷爆炸时候帽状LED灯17开启数秒。音效模块可以是微型扬声器或蜂鸣器,以下将以蜂鸣器代替音效模块进行各实施例的说明。
为了实现对红外线手雷100的直接遥控引爆,还可以在红外线手雷100上设置第一无线模块,该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玩家电子作战服或激光发射枪的上第二无线模块的引爆信号。
为了防止玩家将红外线手雷100带出游戏场地,还可以在手雷主体11上设置有至少一条防盗磁条,所述防盗磁条可以内置于手雷主体11内,也可以粘贴在手雷主体11表面。该磁条的使用与图书馆或者书店的磁条使用方法类似。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在玩家离开游戏场所的位置设置一道用于检测所述防盗磁条的检测门,该检测门由检测主机控制,该检测门包括发射门和接收门,其中发射门利用发射天线将一组扫描信号发射出去,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形成一个扫描区,在该区域内出现有效磁条,由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并触发检测仪主机报警。从而实现对红外线手雷100的防盗监控。
参见图4,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包括单兵装备和上述红外线手雷。其中单兵装备包括用于发射电磁波的光信号发射模块和用于接收电磁波的光信号接收模块,电磁波作为信息传输媒介可以是激光或红外线,或者其他可用于信号传输的可见或不可见光。为了与红外线手雷配合组成系统,所述光信号发射模块和/或光信号接收模块上还设置有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红外线手雷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
现有的激光对战游戏中大都采用激光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本实施例以该最普及的方式为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因此以下设定光信号发射模块为激光发射枪,光信号接收模块为电子作战服。为了对红外线手雷进行控制,所述激光发射枪或/和电子作战服上设置有用于向红外线手雷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发送手雷激活信息的手雷激活模块。
与手雷激活模块连接还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设置有电源和第二无线模块。上述红外线接收模块包括若干个分布于电子作战服和/或激光发射枪表面的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接收管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还设置有若干游戏模式选择按钮,用于在激活手雷时选择不同程序,以便手雷可以进入不同的游戏模式。在现有技术中,玩家装备的电子作战服和激光发射枪本身就自带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可以作为本发明中手雷激活模块的第二控制模块。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以手雷激活模块、红外线接收管和第二控制模块设置于电子作战服上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模拟利用手雷制造不同的陷阱,本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还包括手雷遥控引爆装置200,所述手雷遥控引爆装置200包括电源和第三控制模块,与第三控制单元连接设置有第三无线模块和引爆信号发射器,其中第三无线模块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模块的手雷激活信息,引爆信号发射器用于将第三无线模块接收到的手雷激活信息转发至手雷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
参见图5A、图5B,在本实施例中,手雷遥控引爆装置200包括遥控引爆装置主体21,遥控引爆装置主体21上设置有外置天线22和状态显示灯23,所述天线22与第三无线模块连接,用于增强第三无线模块的接收强度,状态显示灯23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显示玩家匹配是否成功的信息。图5A、图5B所示的手雷遥控引爆装置200还集成了手雷装配的功能,即在遥控引爆装置主体21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若干卡槽24,用于放置红外线手雷100,手雷遥控引爆装置200在卡槽24顶端还设置有引爆信号发射器26。为了便于红外线手雷100对引爆信号的接收,所述引爆信号发射器26优选为红外线发射管。在游戏时,当手雷遥控引爆装置200接收到来自第二无线模块的引爆信号后,即指令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当红外线手雷100中作为激活信号接收模块的红外线接收管14接收到上述信号时,第一控制模块即指令手雷“爆炸”。
上述手雷激活信息至少包括激活者ID信息和激活指令,为了对RPG游戏的角色进行模拟,手雷激活信息还可以包括手雷激活者赋予手雷的真人RPG属性,如伤害效果信息和增益效果信息,则手雷在爆炸时发射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中会包含基于玩家属性的伤害效果及增益效果,也就是说在真人RPG游戏中,这些手雷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被玩家身上的红外线接收模块接收后,将能增加或减少各种真人RPG游戏设定的能力值参数。
上述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之间的连接及信息传递可以采取较为广泛的手段,其中一种可能的方式是接触式如通过电接触式接口进行连接并进行信息传递。
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之间连接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依据电子标签供电方式的不同,电子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Activetag)、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tag)和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tag)。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半无源电子标签(Semi-passivetag)部分依靠电池工作。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中的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也可构成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其中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上设置有电子标签(即数据载体,如IC卡),所述手雷激活模块为读写器(如IC卡读卡器)。
此外,为了以低成本实现上述数据的高效传递,可以采用红外线传输的方法进行手雷激活信息传递.为了实现该效果,本实施例在电子作战服上设置红外线发射管作为手雷激活模块,手雷上设置红外线接收管作为激活信号接收模块。进一步地,参见图6的手雷装配体结构示意图,该手雷装配体300是集成了手雷激活模块的手雷装配组件,包括装配体主体31。装配体主体3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红外线手雷100的装配体卡槽32和游戏模式选择按钮34,其中装配体卡槽32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33,装配体主体31上设置有用于挂在电子作战服皮带上的皮套或用于安装在激光发射枪上的卡位,所述红外线发射管33和游戏模式选择按钮34与电子作战服的第二控制模块连接。当玩家需要激活手雷100时,通过红外线发射管33向红外线手雷100发送红外脉冲编码信号,从而实现了对手雷的激活。上述手雷装配体300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发声的发声模块和用于发光的发光模块,所述发声模块和发光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此处的发声模块和发光模块也可以沿用电子作战服上原有的发光模块和发声模块。
当然,对于手雷激活信息的传递,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很容易想到利用诸如蓝牙或w-ifi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
基于上述结构和设置,下面介绍基于本发明所述红外线手雷在激光射击对抗游戏中的部分游戏模式,为了便于叙述,以下的内容以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之间以红外脉冲编码信号进行数据传递为例进行说明,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之间采用其他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原理和效果与此类似,恕不赘述。
激活手雷投掷模式发生“爆炸”的工作流程
在游戏开始后,玩家身上所佩戴的红外线手雷处于未激活状态,当玩家需要投掷手雷前,必须将其激活,一种基于红外线激活手雷的方式如下:参见图6,游戏开始后,玩家先打开手雷开关,把手雷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红外线接收管14)贴近电子作战服的手雷激活模块(红外线发射管33)。按照预设,游戏开始后第二控制模块会指令红外线发射管33每1秒发送1组相同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出去,当手雷上的红外线接收管14靠近电子作战服时,在1秒内就能接收到该激活信号。该信号包括激活者ID信息、激活指令,伤害效果信息、增益效果信息等。红外线手雷100的第一控制器接收到上述信息后,在激活红外线手雷100的同时将ID信息、伤害效果信息、增益效果信息存储于内置存储器中。根据预设,当红外线手雷100被激活后,第一控制模块控制蜂鸣器发出“滴”的一声提示激活成功,同时控制光效模块中绿色贴片LED灯16开启,功率较大的红色帽状LED灯17闪光,手雷将在8秒钟内“爆炸”(也就是发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此后玩家将红外线手雷100掷出,光效模块的闪光频率随“爆炸”时间的邻近逐渐加快,当手雷爆炸后,光效模块保持亮灯状态,音效模块也持续发出声音,两个动作直至3秒后停止。手雷发出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包括激活手雷的玩家ID信息,伤害值,伤害效果等信息。如果玩家身上的红外线接收管接收到该红外脉冲编码信号,将把数据传入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控制模块解码后将得到所包含信息,然后进行减去生命值、记录攻击者ID等工作。
已“爆炸”的手雷产生震动后再行“爆炸”的工作流程
在游戏中,本发明所述的红外线手雷在爆炸后将进入“振动检测”状态,该状态下电池不对第一控制模块供电,这些手雷通常会遗弃在通道上,容易被玩家们不慎踩踏加速损坏。不过当有玩家不慎触碰到这些手雷时,手雷内置的震动开关启动,这让电源与第一控制模块导通,即使震动开关只切换一次,也将产生一个信号给第一控制模块中的三极管Q2(参见图3),三极管Q2为第一控制模块中的单片机提供电压,随后单片机工作,发出一个控制信号到另一电源通道的三极管Q1。上述过程非常迅速,在震动开关断开供电之前把另一电源通道的供应电源控制保持下来,然后按照预设,第一控制模块迅速使手雷重新爆炸(发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具体表现为启动光效模块和蜂鸣器工作3秒,然后继续进入“检测振动”状态,如此循环,直到手雷开关S1被人手关闭才停止工作。当手雷关闭后如果再开启的话将进入静止状态,静止状态下手雷无法被重新激活,即使振动也不再爆炸,直到用工作人员特有的手雷激活装置(等同于玩家的手雷激活模块,只是发送出不同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激活,才重新进入未激活状态。由于红外线手雷体积较小,其中有微型充电电池进行供电,电量不可能维持长时间工作,上述设计能在非常省电的情况下,使玩家非常注意不去踩踏地上的手雷,使其更为耐用。
用手雷布置各类陷阱的工作流程
本设计手雷除了可以作为投掷用以外,还可以设置至少3种类型的陷阱:
1、振动陷阱模式,是指手雷被触碰产生的轻微振动引爆。
在激活振动陷阱模式前,玩家必须通过手雷装配体300上的游戏模式选择按钮(即游戏模式选择按钮之一)选择振动陷阱模式。参见图1和图6,因为手雷激活模块(即红外线发射管33)与电连接于电子作战服上的第二控制模块,故当玩家按压代表振动陷阱模式的游戏模式选择按钮34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手雷装配体300上的发声模块播放当前爆炸模式为振动陷阱的语音提示,同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手雷装配体300上的发光模块产生相应光效。第二控制模块还可以控制手雷激活模块每秒发出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增加一组信息,该组信息就代表了振动陷阱模式激活指令。
当然,为了便于对各个游戏模式进行区分,可预设各个游戏模式下光效模块对应不同的颜色,如投掷手雷模式的颜色为绿色,振动陷阱模式为黄色、定时陷阱模式为蓝色、遥控陷阱模式为紫色。则当玩家按下振动陷阱模式按钮后,一旦玩家开启红外线手雷100并用其激活信号接收模块(红外线接收管14)端靠近时,手雷将被激活为振动陷阱模式。在该模式下,首先第一控制模块将控制蜂鸣器发出“滴”的一声提示成功激活,同时控制光效模块中的黄色贴片LED灯16开启。根据第一控制模块的预设,振动陷阱模式被成功激活后玩家有30秒时间布置陷阱,例如将手雷藏在门上方,当敌人开门时掉落迅速爆炸;或者用较细的易断的细线拦住通道,细线的其中一端系住手雷,当敌人不慎触碰到细线,手雷振动后迅速爆炸。在这30秒内第一控制模块将无视震动开关的振动信号,在30秒后,当全方位震动开关检测到振动,手雷引爆,原理如同手雷投掷模式爆炸过后进入的“检测振动”状态。
2、定时陷阱模式,指设定手雷在具体时间爆炸的陷阱。
该模式的激活流程跟上述“振动陷阱模式”的激活类似,其区别在于:a、该模式下手雷装配体300上的发声模块播放的语音提示为“定时陷阱”;b、手雷装配体300上的模式设换提示灯为蓝色;c、红外线手雷上光效模块的贴片LED灯16为蓝色;d、玩家需要通过手雷装配体300上的游戏模式选择按钮34设置手雷需要在多久后爆炸然后才激活手雷;e、当定时陷阱模式被成功激活后,第一控制模块将持续保持电源的供电,不再进入“检测振动”状态;f、第一控制模块将计算时间,控制红外线手雷在设定时间后爆炸。
3、遥控陷阱模式,指设定手雷在接收到远程遥控信号后爆炸的陷阱。
该模式的激活流程跟振动陷阱模式和定时陷阱模式类似,分别是a、手雷装配体300上的发声模块播放的语音提示为“遥控陷阱”;b、手雷装配体300上的模式设换提示灯为紫色;c、手雷上光效模块的贴片LED灯16为紫色;d、当遥控陷阱模式被成功激活后,第一控制模块将持续的保持电源的供电,不再进入“检测振动”状态;
参见图1、图5A及图5B,手雷被激活为遥控陷阱模式后,需要通过遥控引爆装置进行引爆,所以玩家必须把手雷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即红外线接收管14)所在端面朝向遥控引爆装置200的引爆信号发射器26,在遥控引爆装置主体21上专门设置了安装孔25用于方便玩家进行上述设置,然后玩家即可在远处通过手雷转配体300上的游戏模式选择按钮34输入引爆命令给第二控制模块,则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无线模块发射出引爆命令,当遥控引爆装置上的第三无线模块通过天线接收到这一引爆命令后即传入第三控制模块,则第三控制模块控制状态提示灯闪动,同时控制引爆信号发射器26发出信号,当被激活了遥控陷阱模式的手雷上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红外线接收管14)收到该信号后传入第一控制模块,立即引爆手雷。
需要注意的是,遥控引爆装置200内第三控制模块被设置为只对已匹配的玩家的无线引爆信号做出反应,所以玩家需要提前把遥控引爆装置200匹配上自己的电子作战服的ID,而遥控引爆装置200在每次被重启后,第三控制模块都被设成无匹配玩家ID状态。具体匹配过程为:打开遥控引爆装置200电源开关,利用手雷转配体300上的游戏模式选择按钮34输入匹配命令给第二控制模块,再通过第二无线模块发射出一匹配信号,该信号包括该玩家电子作战服的ID与匹配命令信息,当遥控引爆装置200接收到该匹配信号后,第三控制模块被设置成已经成功匹配该玩家ID,并控制状态提示灯开启。最后,当第三控制模块再通过第三无线模块收到该包含玩家ID信息的引爆命令后,将立即通过引爆信号发射器26发射引爆命令。
应该注意的是,在遥控陷阱模式下,手雷激活信息的传递遵循以下路径:电子作战服-遥控引爆装置-红外线手雷。
而在与此不同的另一类应用,即普通的遥控炸弹方式下,玩家可以直接通过电子作战服的第二无线模块向红外线手雷的第一无线模块发送指令使其爆炸,这需要在手雷上加设第一无线模块。启动该模式也需要先激活手雷使其进入直接遥控手雷爆炸模式。该激活也可通过与玩家的第二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手雷装配体300上的游戏模式选择按钮34完成,手雷激活过程即可视为电子作战服和红外线手雷完成匹配的过程。当手雷激活后,第二控制模块和红外线手雷的第一控制模块之间即可通过第二无线模块和第一无线模块进行通信,此后红外线手雷在开启情况下,只接收该玩家的无线引爆信号,该引爆信号由玩家衣服上或枪上的游戏模式选择按钮控制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二无线模块发射。在该模式下手雷激活信息的传递遵循以下路径:电子作战服-红外线手雷。
反作弊设置原理
本发明所述红外线手雷的一个特点在于,可以避免玩家作弊。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红外线手雷保证了玩家在激活手雷后才能爆炸,这一方面除了可以让手雷的攻击带有玩家ID、伤害效果信息、增益效果信息外,在对手雷的模拟中还可以杜绝一个已经双手“残废”或“死亡”(概括来说是玩家的模拟血值参数过小被视为不可能投掷手雷)的玩家能丢出手雷这一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举动。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模块上还需要预设一程序,当手雷激活爆炸后即进入“检测振动”状态,震动开关在一定时间内(例如3分钟)不断振动,或者说3分钟内不断的由于振动产生爆炸,第一控制模块将终止手雷的“检测振动”状态,让手雷即刻进入静止状态。否则游戏玩家完全可以先激活全部的手雷,然后用遮盖物阻挡手雷外壳全部的红外线发射管发光位置,然后把手雷藏于口袋里,这样即使玩家已经“阵亡”,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丢出手雷伤害其他玩家。而第一模块上的这一预设程序可以杜绝该种情况的发生。同时,玩家身上的第二控制模块也需要设置一程序,即在任何状态下,如果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红外线接收管在短时间内连续收到同一手雷脉冲编码红外信号,则发出警告,通知工作人员注意,因为这样的玩家有作弊或故意损坏手雷设备的可能。
为了保证手雷以最优方式工作,本发明所述红外线手雷上还需要进行如下设置:
省电设置:红外线手雷上的第一控制模块上需要设置一省电程序,当手雷开关S1开启后,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进行激活,则第一控制模块每间隔一定时间控制蜂鸣器与光效模块中的大功率LED闪动做出提示,如果手雷长时间不被激活又不关闭电源,则第一控制模块将进入静止状态,以达到省电的目的。
手雷开关截止激活状态设置:红外线手雷上的第一控制模块需要设置一程序,当手雷开关S1开启后,无论当前处于任何激活状态,但如在手雷爆炸前关闭手雷开关S1,则手雷再被开启后将恢复未被激活状态。
多信号接收设置:有时多个手雷有可能会同时爆炸,比如用遥控引爆装置同时引爆多个手雷。为了让玩家身上的电子作战服或激光发射枪上的红外线接收管能够正常的接收到多个手雷的爆炸信号,手雷上的第一控制模块内需要设置一程序,即当手雷爆炸的时候,每次爆炸可以把同一红外脉冲编码在3秒中内,以随机的时间间隔发送3次。在这样的设置下,如果只有一个手雷引爆,玩家只会在3秒钟内最多接收到3次的爆炸信号,电子作战服上的第二控制模块将默认为接收到一次的爆炸信号;反之如果有多个手雷同时爆炸,那么在3秒钟内,第二控制模块收到爆炸信息必定不止3组,将按照每3次信号为一次攻击而叠加计算伤害(如果是增益信号将累加增益效果)。由于每组的爆炸信息发射的时间只有几毫秒到几十毫秒,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手雷之间的红外脉冲编码尽可能不要同一时间发送而互相覆盖影响接收,又能在短时间内准确计算出多个手雷爆炸的叠加的伤害或增益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仅在于,实施例1中的红外线手雷100内设置有两个红外线发射管12,两个红外线发射管12对称设置,而本实施例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101中仅有一个红外线发射管12,该红外线发射管12的对立位置设置有反射模块镜子或反光涂层,用于向透明壳体13外反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与光效模块发出的可见光。
应该理解,本说明书公开的内容仅为部分优化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内容和发明精神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变形,比如增加红外线手雷中红外线发射管的个数,改变红外线手雷的外形等,总之,但凡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都应当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包括手雷主体,所述手雷主体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模块和与通过手雷开关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的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向手雷主体外发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的红外线发射管和用于接收手雷激活信息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设置有用于检测红外线手雷扰动的震动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雷主体上还设置有光效模块和音效模块,所述光效模块与音效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雷主体包括透明壳体,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和光效模块设置于透明壳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向透明壳体外反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和来自光效模块的可见光的反射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设置有第一无线模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雷主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条防盗磁条。
8.一种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包括单兵装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手雷,所述单兵装备包括用于发射电磁波的光信号发射模块和用于接收电磁波的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光信号发射模块和/或光信号接收模块上设置有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红外线手雷的红外脉冲编码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信号发射模块包括激光发射枪,光信号接收模块包括电子作战服,所述激光发射枪或/和电子作战服上设置有用于向红外线手雷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发送手雷激活信息的手雷激活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手雷激活模块连接设置有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设置有电源和第二无线模块,所述红外线接收模块包括若干个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接收管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还设置有若干个游戏模式选择按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雷遥控引爆装置,所述手雷遥控引爆装置包括电源和第三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无线模块,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第二无线模块发出的手雷激活信息;
引爆信号发射器,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将第三无线模块接收到的手雷激活信息转发至红外线手雷的激活信号接收模块。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雷遥控引爆装置包括外置天线和状态显示灯,所述外置天线与第三无线模块连接,所述状态显示灯与第三控制模块连接。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雷激活信息至少包括激活者ID信息、激活指令、伤害效果信息及增益效果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为红外线接收管,手雷激活模块为红外线发射管。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之间通过电接触式接口进行信息传递。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雷激活模块和激活信号接收模块构成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其中激活信号接收模块上包括数据载体,所述手雷激活模块包括读写器。
CN201390001090.5U 2013-02-07 2013-02-07 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43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1496 WO2014121480A1 (zh) 2013-02-07 2013-02-07 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4321U true CN204944321U (zh) 2016-01-06

Family

ID=51299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9000109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4321U (zh) 2013-02-07 2013-02-07 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4321U (zh)
WO (1) WO201412148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4794B (zh) * 2016-03-02 2017-05-31 北京盈想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对抗模拟器及系统
CN107421401A (zh) * 2017-04-19 2017-12-01 四川大学 一种投掷手榴弹的训练装置
CN108721885A (zh) * 2018-05-15 2018-11-02 苏州妙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枪战游戏衣
CN111389000A (zh) * 2020-03-17 2020-07-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道具的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57144A (zh) * 2021-01-25 2021-05-28 鼎电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红蓝对抗射击训练系统
CN113551562A (zh) * 2021-07-19 2021-10-26 南京陆加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手雷爆炸效果的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008647A1 (de) 2018-11-02 2020-05-07 Diehl Stiftung & Co. Kg Elektronische Irritations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8029Y (zh) * 2005-04-13 2006-07-19 洪志强 智能仿真训练背心靶衣
CN1296673C (zh) * 2005-06-06 2007-01-24 沈阳凯光新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模拟射击系统
CN201211429Y (zh) * 2008-07-09 2009-03-25 张宾 多人多编队真人cs模拟野战激光对抗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4794B (zh) * 2016-03-02 2017-05-31 北京盈想东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对抗模拟器及系统
CN107421401A (zh) * 2017-04-19 2017-12-01 四川大学 一种投掷手榴弹的训练装置
CN107421401B (zh) * 2017-04-19 2023-02-17 四川大学 一种投掷手榴弹的训练装置
CN108721885A (zh) * 2018-05-15 2018-11-02 苏州妙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枪战游戏衣
CN111389000A (zh) * 2020-03-17 2020-07-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道具的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857144A (zh) * 2021-01-25 2021-05-28 鼎电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红蓝对抗射击训练系统
CN113551562A (zh) * 2021-07-19 2021-10-26 南京陆加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拟手雷爆炸效果的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21480A1 (zh) 2014-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44321U (zh) 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用红外线手雷及激光射击对抗游戏系统
US8469824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tag game
US8550916B2 (en) Interactive game systems and methods including a transceiver and transponder receptor
CN105674794B (zh) 一种激光对抗模拟器及系统
US8303421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tag game
CN101773731B (zh) 多功能智能型真人cs模拟野战激光对抗系统
KR20050075372A (ko) 원격 제어 장난감 차량, 장난감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원격제어 장난감 차량을 이용한 게임
WO2013107062A1 (zh) 真人rpg游戏系统
CN202876351U (zh) 一种新型遥控对战玩具车
CN105783583B (zh) 一种激光对抗模拟器
CA1205557A (en) Amusement game
US20170191800A1 (en) Infrared Gam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WO2008020728A1 (en) Bomb simulator and a battle field simulation system using the bomb simulator
US9901825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interactions
JP6117480B2 (ja) サバイバルゲームの運営を支援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サバイバルゲーム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装備品セット
CN205537340U (zh) 一种训练数字系统
CN106582004A (zh) 一种真人cs发射枪、含其的真人cs对战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209849A (zh) 一种激光射击用飞靶及系统
WO2018218496A1 (zh) 适用于真人cs游戏的可穿戴设备及系统
US11813537B2 (en) Smart target co-witnessing hit at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10136525B (zh) 一种地雷的模拟训练方法及系统
CN202020902U (zh) 多人多编队仿真激光野战对抗系统
KR100624202B1 (ko) 모의수류탄의 구조 및 작동방법
CN205537315U (zh) 一种激光对抗模拟器
CN205722503U (zh) 一种背带式数据处理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