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43552U - 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 Google Patents

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43552U
CN204943552U CN201520654110.XU CN201520654110U CN204943552U CN 204943552 U CN204943552 U CN 204943552U CN 201520654110 U CN201520654110 U CN 201520654110U CN 204943552 U CN204943552 U CN 204943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let duct
wall
water
flow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541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承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Hua Electricity International Power Inc Co
Original Assignee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Hua Electricity International Power In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Hua Electricity International Power Inc Co filed Critical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Of Hua Electricity International Power Inc Co
Priority to CN2015206541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43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43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435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包括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炉墙内侧的水冷壁内分别插入八根空气输入管,八根空气输入管的安装位置分为四层,每层两根;在每根空气输入管的出口上均设有喷嘴;所述的八根空气输入管的外端接入墙外贴墙风箱内;所述的墙外贴墙风箱的侧壁设有炉膛热二次风箱联络管。该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由于通过八根空气输入管的喷嘴同时喷风,形成上、下两个覆盖水冷壁的侧墙区域斗篷状空气膜,所以不仅能够有效地克服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可专用于旋流对冲燃烧式锅炉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Description

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站锅炉水冷壁防止高温腐蚀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适用于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
背景技术
旋流对冲燃烧锅炉侧墙燃烧器区域水冷壁的高温腐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炉内燃烧不均匀,侧墙区域出现还原性气氛(一氧化碳浓度高)且水冷壁附近局部温度很高,使水冷壁管材发生高温腐蚀;同时,由于煤粉在燃烧过程中,其中挥发出来的SO2、NaOH、HCL、H2S等腐蚀性较强的物质,当水冷壁附近存在一定量的CO时,烟气气氛呈还原性,导致灰熔点的下降及灰沉积过程加快,从而加快受热面积的腐蚀。目前,解决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方法有多种,一种采用抗腐蚀的管材制作水冷壁,通过管材抗腐蚀能力的提高降低高温腐蚀的速度;或者是在腐蚀区域水冷壁上涂防腐层;另一种是采用贴壁风,在水冷壁表面建立一层空气保护膜,使其成为氧化性气氛,破坏高温腐蚀的还原气氛,从而防止高温腐蚀。
通过检索可知,中国专利CN101706110A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站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贴壁风装置”,主要用于四壁均为水冷壁的锅炉,在四侧水冷壁上均设有进风喷口,进风喷口的轴线垂直于水冷壁,且相对侧的进风喷口错开,使四个进风喷口喷入的风沿四周的水冷壁内侧作水平环形流动;所述的进风喷口要设多层,使水平环形流动的气流连接成一层贴四周水冷壁的空气膜。这种“一种用于电站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贴壁风装置”,有效的克服了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问题,但结构复杂,且布风效率低,不适用于旋流对冲燃烧式锅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有效地克服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专用于旋流对冲燃烧式锅炉的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包括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水冷壁,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水冷壁设在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前、后炉墙内侧,水冷壁朝向炉膛内的一侧称为侧墙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炉墙内侧的水冷壁内分别插入八根空气输入管,八根空气输入管的安装位置分为四层,每层两根,第一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安装在水冷壁的下部两侧,第二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和第三层的空气输入管并列安装在水冷壁中下部的两侧,第四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安装在水冷壁的中上部两侧;在每根空气输入管的出口上均设有喷嘴,每个喷嘴的轴线与相连接的空气输入管的轴线夹角a为110度;所述的第一层两根空气输入管和第二层两根空气输入管的喷嘴的轴线延长线组成一个四边形;所述的第三层两根空气输入管和第四层两根空气输入管的喷嘴的轴线延长线组成另一个四边形;所述的八根空气输入管的外端接入墙外贴墙风箱内;所述的墙外贴墙风箱的侧壁设有炉膛热二次风箱联络管。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八根空气输入管的喷嘴向内伸出水冷壁的距离为20mm;所述的前、后炉墙内侧的水冷壁内分别插入的八根空气输入管的结构相同,并对称。
所述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四根空气输入管的喷嘴的轴线延长线组成的一个四边形和第三层与第四层的四根空气输入管的喷嘴的轴线延长线组成的另一个四边形的面积均为侧墙区域的1/10。
所述的每根空气输入管上均设有空气输入量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由于通过八根空气输入管的喷嘴同时喷风,形成上、下两个覆盖水冷壁的侧墙区域斗篷状空气膜,所以不仅能够有效地克服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可专用于旋流对冲燃烧式锅炉水冷壁的高温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外视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个喷嘴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状态侧视局剖示意图。
图中:1、水冷壁;2、空气输入管;3、喷嘴;4、一个四边形;5、另一个四边形;6、旋流对冲燃烧式锅炉;7、燃烧器;8、前炉墙;9、后炉墙;10、空气输入量调节阀;11、炉膛热二次风箱联络管;12、墙外贴墙风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包括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水冷壁1,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水冷壁1设在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前、后炉墙内侧,水冷壁1朝向炉膛内的一侧称为侧墙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炉墙内侧的水冷壁1内分别插入八根空气输入管2,八根空气输入管2的安装位置分为四层,每层两根,第一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2安装在水冷壁1的下部两侧,第二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2和第三层的空气输入管2并列安装在水冷壁1中下部的两侧,第四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2安装在水冷壁1的中上部两侧;在每根空气输入管2的出口上均设有喷嘴3,每个喷嘴3的轴线与相连接的空气输入管2的轴线夹角a为110度;所述的第一层两根空气输入管2和第二层两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一个四边形4;所述的第三层两根空气输入管2和第四层两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另一个四边形5;所述的八根空气输入管2的外端接入墙外贴墙风箱12内;所述的墙外贴墙风箱12的侧壁设有炉膛热二次风箱联络管11。这样,在锅炉运行时,通过墙外贴墙风箱12向八根空气输入管2送风,并同时通过炉膛热二次风箱联络管11送入炉膛热二次风箱的热二次风(约280℃),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四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喷出的风沿其轴线延长线组成的一个四边形4旋转,形成一个覆盖水冷壁1下半部的侧墙区域斗篷状空气膜;同理,第三层和第四层的四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喷出的风沿其轴线延长线组成的另一个四边形5旋转,形成一个覆盖水冷壁1上半部的侧墙区域斗篷装空气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的八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向内伸出水冷壁1的距离为20mm,从而控制斗篷状空气膜的厚度;所述的前、后炉墙内侧的水冷壁1内分别插入的八根空气输入管2的结构相同,并对称。
所述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四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的一个四边形4和第三层与第四层的四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的另一个四边形5的面积均为侧墙区域的1/10。
所述的每根空气输入管2上均设有空气输入量调节阀10。
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侧视局剖示意图。按照图3,采用旋流对冲燃烧式锅炉6,众所周知,旋流对冲燃烧式锅炉6的左、右侧墙对冲排列安装燃烧器7。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将八根带有喷嘴3的空气输入管2,从炉膛内向外穿过前炉墙8或后炉墙9,并使喷嘴3和水冷壁1之间保持20mm的距离,调节喷嘴3的方向,使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四个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一个四边形4,第三层和第四层的四个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另一个四边形5,空气输入管2的外端接入墙外贴墙风箱12内,墙外贴墙风箱12接入炉膛热二次风箱联络管11,即安装完毕。

Claims (4)

1.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包括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水冷壁(1),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水冷壁(1)设在旋流对冲式燃烧锅炉的前、后炉墙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炉墙内侧的水冷壁(1)内分别插入八根空气输入管(2),八根空气输入管(2)的安装位置分为四层,每层两根,第一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2)安装在水冷壁(1)的下部两侧,第二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2)和第三层的空气输入管(2)并列安装在水冷壁(1)中下部的两侧,第四层的两根空气输入管(2)安装在水冷壁(1)的中上部两侧;在每根空气输入管(2)的出口上均设有喷嘴(3),每个喷嘴(3)的轴线与相连接的空气输入管(2)的轴线夹角a为110度;所述的第一层两根空气输入管(2)和第二层两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一个四边形(4);所述的第三层两根空气输入管(2)和第四层两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另一个四边形(5);所述的八根空气输入管(2)的外端接入墙外贴墙风箱(12)内;所述的墙外贴墙风箱(12)的侧壁设有炉膛热二次风箱联络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八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向内伸出水冷壁(1)的距离为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四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的一个四边形(4)和第三层与第四层的四根空气输入管(2)的喷嘴(3)的轴线延长线组成的另一个四边形(5)的面积均为侧墙区域的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根空气输入管(2)上均设有空气输入量调节阀(10)。
CN201520654110.XU 2015-08-27 2015-08-27 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3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4110.XU CN204943552U (zh) 2015-08-27 2015-08-27 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54110.XU CN204943552U (zh) 2015-08-27 2015-08-27 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43552U true CN204943552U (zh) 2016-01-06

Family

ID=55010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5411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43552U (zh) 2015-08-27 2015-08-27 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435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8982A (zh) * 2018-06-20 2018-12-21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贴壁风系统
CN110107911A (zh) * 2019-04-30 2019-08-09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冲燃烧锅炉的新型二次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8982A (zh) * 2018-06-20 2018-12-21 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四角切圆燃烧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贴壁风系统
CN110107911A (zh) * 2019-04-30 2019-08-09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冲燃烧锅炉的新型二次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107911B (zh) * 2019-04-30 2023-09-08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冲燃烧锅炉的二次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66739U (zh)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控堵装置及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CN204943552U (zh) 锅炉旋流对冲燃烧侧墙区域防高温腐蚀装置
CN106989411A (zh) 一种锅炉水冷壁气膜保护装置
CN204830443U (zh) 一种节能燃气锅炉
CN203963975U (zh) 生物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结构
CN206637650U (zh) 一种锅炉水冷壁气膜保护装置
CN206831460U (zh) 一种设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蒸汽发生器
CN106287687A (zh) 一种燃烧器烟气再循环锅炉结构
CN105020703A (zh) 一种新型燃烧装置
CN204902217U (zh) 一种环保锅炉
CN204943883U (zh) 一种带尾气余热处理装置的供热锅炉
CN209085037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废热回用系统
CN207975375U (zh) 管道内部环形加热器
CN103423761B (zh) 炼油厂加热炉富氧局部增氧射流助燃节能减排系统
CN105403059A (zh) 燃气式可控气氛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及应用其供热系统
CN205505657U (zh) 一种太阳能热风生成装置
CN205480967U (zh) 燃烧器烟气再循环锅炉结构
CN204786418U (zh) 一种应用于辐射管烧嘴的i型两级换热器
CN106122947B (zh) 一种煤粉锅炉吹灰系统
CN205138232U (zh) 燃气式可控气氛多用炉余热利用装置及应用其供热系统
CN103726392A (zh) 一种喷气自传动式干燥箱
CN205940078U (zh) 一种节能型燃烧器的装置
CN204786358U (zh) 一种节能减排燃气锅炉
CN204630057U (zh) 一种高效燃气锅炉节能装置
CN204165228U (zh) 常压热水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