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2436U - 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32436U
CN204932436U CN201520578754.5U CN201520578754U CN204932436U CN 204932436 U CN204932436 U CN 204932436U CN 201520578754 U CN201520578754 U CN 201520578754U CN 204932436 U CN204932436 U CN 204932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g
syringe
electromagnetic valve
tube
feed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87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mmer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mo Medical Devic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mo Medical Device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mo Medical Devic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787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32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32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32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包括至少两根注射管路、针筒(21)、受体接头(23)、控制器电源、第二进药管(12)、第一输药管(51)以及第二输药管(52),通过在所述注射管路上设置超声检测器(3)以及电磁阀(4),当药剂用完后,超声检测器(3)会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电磁阀(4)封闭所述注射管路,第二进药管(12)以及第二输药管(52)分别设置有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在进药和输药过程中,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交替打开,这样避免了药剂回流造成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背景技术
CT原来称为计算机轴向X光断层照相技术(CAT或CT扫描)和人体分层X光照相技术,是一种医学上的成像技术,用于从源自单轴旋转中的一大系列二维X射线图像中产生物体内部的三维图像。词"X光断层照相技术"(tomography)一词源自Greektomos(切片slice)和书写(graphein)。CT能通过一种所谓的窗口方法,产生大量可以进行处理的数据,以便根据它们封锁X射线的能力来表明不同的结构。现代的CT扫描仪可以将这种量的数据格式转变成不同的平面,或甚至可以当作结构的体积(三维)表征。
CT扫描仪是依靠静脉注射的对照试剂,以便提供高质量的图像。以前被称为磁共振X光断层照相技术(MRT)的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是一种非介入性方法,用于显示物体内部的图像。这种技术主要是用在医学的成像上,用来显示活体组织的病理学的或其它生理学的变化情况。
像CT一样,MRI扫描仪可以产生多重的二维的组织剖面(切片)和三维的重组结构。和CT不同,CT只是用X射线的衰减来产生图像的对照,而MRI具有许多特性,可用来产生图像对照,这种图像对照是通过选择图像捕获参数来创建的,该参数通过T1,T2orT2*来称量信号,或者没有松弛时间(“质子密度图像”)。T1-称量的图像和T2-称量的图像并不总是足够地显示解剖或病理。因此,和CT中一样,对照试剂可以被用于描绘目标区域。
对照试剂可以像水一样简单,通过口服,可用来使胃和小肠成像,虽然还可使用具有特别磁特性的物质。通常,给出顺磁性对照试剂(通常是钆化合物)。最近,超顺磁性对照试剂(例如,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也可以使用了。有人已经对如硫酸钡的反磁性试剂进行研究,作为胃肠道中的潜在用途,但并不经常使用。
从注射器的角度来看,CT和MRI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MRI的注射器一定不能受到1T范围内高磁场的干扰,同时,该注射器也不能干扰MRI的磁场。由于后者的原因,MRI的注射器经常是用电池或者是直流电(DC)来提供动力的。
目前医学临床上使用的马达式高压注射器针筒及其管路系统操作复杂具体操作时,要先将J型管插在针筒上进行取药,取药过后,取下J型管,再插上连接管,然后进行排气,最后才能作用于人体,操作过程烦冗,且容易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包括至少两根注射管路、针筒21、受体接头23、控制器以及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路包括针头22、第一进药管11,所述针头22下方沿所述第一进药管11方向依次设置有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所述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与所述第一进药管11的外壁连接,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器、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
还包括第二进药管12,所述第二进药管12的第一端部121连接所述第一进药管11,第二端部122同时连接第一输药管51和第二输药管52,所述第一输药管51连接所述针筒21,所述第二输药管52连接所述受体接头23,所述第一端部121下方沿所述第二进药管12依次设置有滴斗6、第一封闭阀71,所述滴斗6与所述第二进药管12连通;所述第二输药管52设置有第二封闭阀72;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药管12、第一输药管51以及第二输药管52通过医用三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分别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分别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进药管12、第一输药管51以及第二输药管52通过医用三通阀连接,所述医用三通阀在所述第二进药管12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封闭阀71,在所述第二输药管52的部分形成第二封闭阀72。
优选地,所述针头21为自动排气式瓶塞穿刺器。
优选地,所述针头21设置有气压调节装置。
优选地,所述针筒21连接一马达,所述马达能够控制所述针筒21抽药或者推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第一进药管11上设置超声检测器3以及电磁阀4,当第一进药管11中药剂用完后,超声检测器3会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电磁阀4封闭所述第一进药管11。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当第一封闭阀71打开时,第二进药管12中的药剂只能向第二端部122流动,当第二封闭阀72打开时,第二输药管52中的药剂只能向受体接头23流动,这样避免了药剂回流造成的污染。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成本低,使用简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的结构图;以及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提供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包括至少两根注射管路、针筒21、受体接头23、控制器以及电源。图1中示出的注射器一共包括三根注射管路,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注射器也可以有两根注射管路,或者三根以上的注射管路,所述注射管路的结构是相同的,只是重复设置即可。在一个更为简单的注射器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器也可以只有一根注射管路,但这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管路包括针头22、第一进药管11,所述针头22下方沿所述第一进药管11方向依次设置有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所述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与所述第一进药管11的外壁连接。
进一步地,图2示出了所述注射器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所述电源(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控制器、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具体地,所述超声检测器3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进药管11中的试剂是否用完,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进药管11中的药剂已经用完,则所述超声检测器3会发送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进而控制所述电磁阀4封闭所述第一进药管11。
更为具体地,图1示出的注射器包括有三根注射管路,即共有三个第一进药管11,三个超声检测器3和三个电磁阀4,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所述三个电磁阀4有两个处于封闭状态,一个处于连通状态,运行过程为,最左边的电磁阀4首先处于连通状态,当对应的最左边的超声检测器3检测到所述最左边的第一进药管11中没有药剂时,所述最左边的超声检测器3发出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最左边的电磁阀4封闭,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中间的电磁阀4连通中间的第一进药管11,以此类推,当三个所述第一进药管11全部没有药剂时,使用结束,所述控制器控制三个电磁阀4全部关闭,进而在执行其后的更换药剂瓶的步骤。进一步地,当所述注射器包含两根注射管路,甚至三根以上注射管路时,其具体的运行过程与图1实施例的运行过程的原理相同,本领域技术人与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超声检测器3由超声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比较器(图中未示出)组成,所述超声传感器包括超声发射器和超声接收器,所述超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药管11的管壁外,所述超声发射器和超声接收器位于所述第一进药管11的管壁的两侧,所述超声发射器会发射超声波并由所述超声接收器接收,当所述第一进药管11中充满药剂时,所述比较器会持续监测超声波从所述超声发射器到所述超声接收器的时间,当所述第一进药管11中没有药剂时,由于超声波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述比较器监测到的超声波从所述超声发射器到所述超声接收器的时间会发生变化,此时所述比较器会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4封闭所述第一进药管11。
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还包括第二进药管12,所述第二进药管12的第一端部121连接所述第一进药管11,第二端部122同时连接第一输药管51和第二输药管52,所述第一输药管51连接所述针筒21,所述第二输药管52连接所述受体接头23,所述第一端部121下方沿所述第二进药管12依次设置有滴斗6、第一封闭阀71,所述滴斗6与所述第二进药管12连通;所述第二输药管52设置有第二封闭阀72。具体地,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滴斗6具有除气泡的功能,当药剂从所述第一进药管11进到所述滴斗6中,由于所述的滴斗6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进药管11的直径,所述的滴斗6中上半部是空气区,下半部是药剂区,药剂区中的气泡会上浮到表面进而进入到空气区中,达到除气泡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所述针筒21执行抽药的步骤时,所述第二进药管12中的气压小于第一进药管11的气压,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封闭阀71朝所述第二端部122的方向打开,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封闭阀72保持封闭状态,所述药剂经流所述第二进药管12、第一输药管51向所述针筒21流动;当抽药完毕,所述针筒21执行输药步骤时,所述第二输药管52的气压大于所述第一输药管51的气压,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封闭阀72朝所述受体接头23方向打开,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封闭阀71保持封闭状态,所述药剂经流所述第一输药管51、第二输药管52向所述受体接头23流动。具体地,上述步骤的特点在于,所述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在工作过程中是交替打开,并且只能朝一个方向的打开,即所述第一封闭阀71只朝所述第二端部122的方向打开,所述第二封闭阀72只所述受体接头23方向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进药管12、第一输药管51以及第二输药管52通过医用三通连接,所述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分别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医用三通和所述单向阀都是本技术领域常用的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变化例中,所述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分别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中通过智能化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通断来完成进药和输药过程,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工作原理在前面已经叙述,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器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分别对应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操作人员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来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通断。
在另一个变化例中,所述第二进药管12、第一输药管51以及第二输药管52通过医用三通阀连接,所述医用三通阀在所述第二进药管12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封闭阀71,在所述第二输药管52的部分形成第二封闭阀72。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施例同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完全通过人工操作完成进药和输药过程,但步骤较传统的步骤的更为简便,同时本实施例的注射器成本也最低,具体地,进药时,手动打开所述医用三通阀在所述第二进药管12的部分的阀门,同时在所述第二输药管52的部分的阀门保持关闭状态,针筒21通过所述第一进药管11、第二进药管12以及第一输药管51吸取药物;输药时,手动打开所述医用三通阀在所述第二输药管52的部分的阀门,同时关闭在所述第二进药管12的部分的阀门,通过第一输药管51以及第二输药管52输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针头21为自动排气式瓶塞穿刺器,具体地,所述自动排气式瓶塞穿刺器包括进气通道、进液通道、排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用于吸收穿刺过程中产生的额外气体,所述排气通道用于将所述额外的其他排除,药剂在所述进液通道中流动,因此,使用自动排气式瓶塞穿刺器能够避免气体堵塞进液通道,解决下液不畅的问题。在一个更为优选地的实施例中,所述针头21设置有气压调节装置,所述气压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所述针头21内气压的大小,进而可以调整进药的速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针筒21连接一马达,所述马达连接在所述针筒21的尾部,进而能够控制所述针筒21抽药或者推药,以代替人工抽药或者推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8)

1.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包括至少两根注射管路、针筒(21)、受体接头(23)、控制器以及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路包括针头(22)、第一进药管(11),所述针头(22)下方沿所述第一进药管(11)方向依次设置有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所述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与所述第一进药管(11)的外壁连接,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器、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超声检测器(3)、电磁阀(4);
还包括第二进药管(12),所述第二进药管(12)的第一端部(121)连接所述第一进药管(11),第二端部(122)同时连接第一输药管(51)和第二输药管(52),所述第一输药管(51)连接所述针筒(21),所述第二输药管(52)连接所述受体接头(23),所述第一端部(121)下方沿所述第二进药管(12)依次设置有滴斗(6)、第一封闭阀(71),所述滴斗(6)与所述第二进药管(12)连通;所述第二输药管(52)设置有第二封闭阀(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药管(12)、第一输药管(51)以及第二输药管(52)通过医用三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分别为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阀(71)和第二封闭阀(72)分别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药管(12)、第一输药管(51)以及第二输药管(52)通过医用三通阀连接,所述医用三通阀在所述第二进药管(12)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封闭阀(71),在所述第二输药管(52)的部分形成第二封闭阀(7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2)为自动排气式瓶塞穿刺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2)设置有气压调节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21)连接一马达,所述马达能够控制所述针筒(21)抽药或者推药。
CN201520578754.5U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Active CN204932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8754.5U CN204932436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8754.5U CN204932436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32436U true CN204932436U (zh) 2016-01-06

Family

ID=54999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8754.5U Active CN204932436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3243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3025A (zh) * 2016-01-19 2016-03-23 马俊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针
CN108653876A (zh) * 2018-06-06 2018-10-16 北京润美玉之光医疗美容门诊部 脂肪输送装置
CN113317987A (zh) * 2021-05-20 2021-08-31 辛艳丽 静脉配药机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13025A (zh) * 2016-01-19 2016-03-23 马俊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针
CN108653876A (zh) * 2018-06-06 2018-10-16 北京润美玉之光医疗美容门诊部 脂肪输送装置
CN113317987A (zh) * 2021-05-20 2021-08-31 辛艳丽 静脉配药机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7987B (zh) * 2021-05-20 2024-01-09 辛艳丽 静脉配药机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2436U (zh) 一种多管路高压注射器
CN103170028B (zh) 注射器、挤压阀和压力测量界面的软管系统
Khashab et al. EUS is still superior to multidetector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for detection of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CN205215851U (zh) 一种蠕动泵注射器
US20150017682A1 (en) Anastomotic leakage detection through dual action catheter
Daniel et al. Implantable diagnostic device for cancer monitoring
CN102469951B (zh) 用于影响和/或探测磁性粒子的装置和方法
CN108290156A (zh) 具有侧向流测试条的诊断测试
CN109406801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样本采集和分配方法
Biscaldi et al. MDCT enteroclysis urography with split-bolus technique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ureteral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bowel endometriosis
CN101484948A (zh) 用电子夹紧阀控制从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器洗脱的系统和方法
JP2009039513A (ja) 流体接続装置、ならびにこの装置を使用して流体マイクロサンプルを連続的に採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Hasbahceci et al. Diffusion MRI on lymph node staging of gastric adenocarcinoma
CN201603259U (zh) 一种用于人体血管内血栓抽吸导管
CN104990848B (zh) 与过程兼容微颗粒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2891659B (zh) 一种可穿戴式循环肿瘤细胞捕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
Crema et al. Pouchography, CT, and MRI features of ileal J pouch-anal anastomosis
CN204932268U (zh) 一种加药器
CN204798606U (zh) 一种高压注射针筒及其管路系统
CN108008088B (zh) 一种肠道体外可视化仿生反应器
CN201398970Y (zh) 肩部线圈
CN211325209U (zh) 一种mri引导下肿瘤穿刺活检/治疗的栏栅定位装置
CN211132658U (zh) 一种子宫输卵管造影用可控压力注射器
CN206902126U (zh) 新型的核酸提取过柱装置
CN206896353U (zh) 一种用于内分泌科可拆卸多样本积液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7

Address after: Room B401, No. 152 Jiaoji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Patentee after: Mammer Med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anghai City, Minhang District Yuanjiang Road No. 5500 building first room D341

Patentee before: MEMO MEDICAL DEVICES (SHANGHAI)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