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21126U - 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21126U
CN204921126U CN201520214423.3U CN201520214423U CN204921126U CN 204921126 U CN204921126 U CN 204921126U CN 201520214423 U CN201520214423 U CN 201520214423U CN 204921126 U CN204921126 U CN 204921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manifold
air inlet
shell
gas exhaust
inlet c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144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庭文
黄柳志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Lingchuan Speci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Lingchuan Speci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Lingchuan Speci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Lingchuan Speci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144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21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21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211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N个进气锥形罩,所述进气锥形罩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进气锥形罩的进气口设有格网,N个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N个进气锥形罩的出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的另一端与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内,排气歧管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排气口,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表面分别设有真空吸盘,所述软管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引擎盖下表面,实现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合理,改善排气歧管的散热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歧管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气歧管是与发动机气缸体相连的,将各缸的排气集中起来导入排气总管的,带有分歧的管路,对它的要求主要是,尽量减少排气阻力,并避免各缸之间相互干扰,排气过分集中时,各缸之间会产生相互干扰,也就是某缸排气时,正好碰到别的缸窜来的没有排净的废气,这样,就会增加排气的阻力,进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解决的办法是,使各缸的排气尽量分开,每缸一个分支,或者两缸一个分支,并使每个分支尽量加长并成型—以减少不同管内的气体相互影响。
排气歧管是发动机工作条件最为恶劣的零件之一,工作过程中承受着从环境温度到近千摄氏度的温度变化,这样导致排气歧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排气歧管存在散热效果较差,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排气歧管存在散热效果较差,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合理,改善排气歧管的散热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N个进气锥形罩,所述进气锥形罩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进气锥形罩的进气口设有格网,N个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N个进气锥形罩的出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的另一端与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内,排气歧管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排气口,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表面分别设有真空吸盘,所述软管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引擎盖下表面,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其中,所述进气锥形罩安装在汽车的引擎盖外表面。
其中,所述外壳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汽车的蓄电池连接。
其中,所述进气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气口的尺寸。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为包括:N个进气锥形罩,所述进气锥形罩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进气锥形罩的进气口设有格网,N个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N个进气锥形罩的出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的另一端与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内,排气歧管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排气口,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表面分别设有真空吸盘,所述软管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引擎盖下表面的技术方案,即利用散热装置对排气歧管进行散热,避免长期高温工作导致损坏,进气锥形罩安装在引擎盖外面,当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风从进气锥形罩中进入,然后从软管进入主管,然后进入外壳内对排气歧管进行风吹散热,热风从排气管中排出,由于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一直有冷风从进气锥形罩进入,则可以一直对排气歧管进行冷却,利用车辆行驶产生的风进行散热,成本较低,且散热效果较好,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排气歧管存在散热效果较差,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合理,改善排气歧管的散热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排气歧管散热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其中,1-进气锥形罩,2-软管,3-主管,4-外壳,5-排气歧管,6-排气管,7-真空吸盘,8-引擎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排气歧管存在散热效果较差,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合理,改善排气歧管的散热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采用了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为包括:N个进气锥形罩,所述进气锥形罩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进气锥形罩的进气口设有格网,N个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N个进气锥形罩的出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的另一端与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内,排气歧管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排气口,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表面分别设有真空吸盘,所述软管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引擎盖下表面的技术方案,即利用散热装置对排气歧管进行散热,避免长期高温工作导致损坏,进气锥形罩安装在引擎盖外面,当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风从进气锥形罩中进入,然后从软管进入主管,然后进入外壳内对排气歧管进行风吹散热,热风从排气管中排出,由于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一直有冷风从进气锥形罩进入,则可以一直对排气歧管进行冷却,利用车辆行驶产生的风进行散热,成本较低,且散热效果较好,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排气歧管存在散热效果较差,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合理,改善排气歧管的散热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提供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请参考图1,所述装置包括:
N个进气锥形罩1,所述进气锥形罩1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进气锥形罩1的进气口设有格网,N个软管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N个进气锥形罩1的出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2的另一端与主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主管3的另一端位于外壳4内,排气歧管5位于所述外壳4内,所述外壳4上设有排气口,排气管6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2表面分别设有真空吸盘7,所述软管2通过所述真空吸盘7吸附在汽车的引擎盖8下表面,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其中,设置格网可以避免杂质进入导致堵塞。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锥形罩安装在汽车的引擎盖外表面。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进气锥形罩的进气方向与车头方向一致,当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风可以从进气锥形罩中进入。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汽车的蓄电池连接。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障散热效果,可以加入电扇保障散热效果。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气口的尺寸。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为包括:N个进气锥形罩,所述进气锥形罩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进气锥形罩的进气口设有格网,N个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N个进气锥形罩的出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的另一端与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内,排气歧管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排气口,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表面分别设有真空吸盘,所述软管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引擎盖下表面的技术方案,即利用散热装置对排气歧管进行散热,避免长期高温工作导致损坏,进气锥形罩安装在引擎盖外面,当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风从进气锥形罩中进入,然后从软管进入主管,然后进入外壳内对排气歧管进行风吹散热,热风从排气管中排出,由于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一直有冷风从进气锥形罩进入,则可以一直对排气歧管进行冷却,利用车辆行驶产生的风进行散热,成本较低,且散热效果较好,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排气歧管存在散热效果较差,导致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减少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排气歧管散热装置设计合理,改善排气歧管的散热效果,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排气歧管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N个进气锥形罩,所述进气锥形罩两端均为开口状,所述进气锥形罩的进气口设有格网,N个软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N个进气锥形罩的出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的另一端与主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主管的另一端位于外壳内,排气歧管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上设有排气口,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口连接,所述N个软管表面分别设有真空吸盘,所述软管通过所述真空吸盘吸附在汽车的引擎盖下表面,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锥形罩安装在汽车的引擎盖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汽车的蓄电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气口的尺寸。
CN201520214423.3U 2015-04-11 2015-04-11 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1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4423.3U CN204921126U (zh) 2015-04-11 2015-04-11 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4423.3U CN204921126U (zh) 2015-04-11 2015-04-11 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21126U true CN204921126U (zh) 2015-12-30

Family

ID=5497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1442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921126U (zh) 2015-04-11 2015-04-11 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21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1066A (zh) * 2015-04-11 2015-07-22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便于排气歧管散热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1066A (zh) * 2015-04-11 2015-07-22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便于排气歧管散热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9908U (zh) 叉车排气系统
CN204921126U (zh) 排气歧管散热装置
CN20406747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结构
CN204268586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03547914U (zh) 一种静音柴油发电机组的排风结构
CN104791066A (zh) 便于排气歧管散热的装置
CN205438618U (zh) 六轴机器人用关节散热装置
CN104916880B (zh) 电动汽车电池水冷装置
CN103014955A (zh) 一种细纱机高节能断头吸棉系统
CN105508006A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管装置
CN206264747U (zh) 一种电池组高效散热电动汽车
CN202940753U (zh) 新型温差发电装置
CN202716724U (zh) 一种水冷式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用冷却系统
CN204046351U (zh) 一种挤出机电机散热装置
CN204286040U (zh) 一种带节能装置的粮食烘干塔
CN204163895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进气装置
CN205074190U (zh) 一种热风废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04267140U (zh) 一种可降低排气干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
CN205424291U (zh) 一种发动机降温保护罩
CN203933445U (zh)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和汽车
CN209179099U (zh) 一种电动装载机主电机散热装置
CN203085711U (zh) 车载动力电池包散热装置
CN212512605U (zh) 一种余热收集利用系统
CN205123361U (zh) 一种预装式充电站散热系统
CN208870688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异型散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