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92577U - 一种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92577U
CN204892577U CN201520425417.2U CN201520425417U CN204892577U CN 204892577 U CN204892577 U CN 204892577U CN 201520425417 U CN201520425417 U CN 201520425417U CN 204892577 U CN204892577 U CN 204892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installing hole
stifle
groove
jack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2541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Guanxiang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Guanxiang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Guanxiang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Guanxiang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2541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92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92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925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上的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中间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从动轴上套设有第四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中间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第二安装孔内还安装有第四闷盖,第四闷盖的上表面的边缘向上凸伸有环形的抵持部,该抵持部的顶部与第四轴承接触,中间轴上还套设有间隔套,间隔套形成于第四轴承和第二齿轮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结构简单,容易组装和拆卸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钢丝拉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送线机变速箱。
背景技术
拉丝机也被叫做拔丝机、拉线机英文名称为drawingmachine,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
拉丝机是利用金属丝在拉拔过程中,在拉丝模内产生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原理,使金属丝的物理尺寸及特性改变的机械设备,其广泛应用在金属制品行业中各种钢丝、焊丝的生产。
送线机主要为拉丝机部间断提供线材,现有的送线机中,其齿轮箱结构复杂,不易组装和拆卸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依次并列设置,且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所述主动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套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中间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还安装有第四闷盖,所述第四闷盖的上表面的边缘向上凸伸有环形的抵持部,该抵持部的顶部与所述第四轴承接触,所述中间轴上还套设有间隔套,所述间隔套形成于第四轴承和第二齿轮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的变速箱中,所述第四闷盖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的变速箱中,所述第四闷盖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第二凸起部。
优选的,在上述的变速箱中,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凹设的第一卡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卡槽末端凹设形成的环形的第二卡槽,所述第四闷盖的侧壁凸伸有与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持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结构简单,容易组装和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中D的放大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1中E的放大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1中F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变速箱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1上的主动轴2、中间轴3和从动轴4,主动轴2、中间轴3和从动轴4依次并列设置,且中间轴3位于主动轴2和从动轴4之间,主动轴2上套设有第一齿轮21,中间轴3上套设有第二齿轮31和第三齿轮311,从动轴4上套设有第四齿轮41,其中第一齿轮21与第二齿轮31相啮合,第三齿轮311与第四齿轮41相啮合。
主动轴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2和第二端23,箱体1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第一端22和第二端23分别通过第一轴承25和第二轴承26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上。
参图2所示,第一安装孔11内还安装有调整环27和第一闷盖28。调整环27位于第一轴承25和第一闷盖28之间,且调整环27贴于第一安装孔11的内壁。第一闷盖28具有圆形的主体部281,主体部281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环形的第一台阶部282,第一台阶部282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环形的第二台阶部283,其中,主体部281的直径等于第一安装孔的内径。第一闷盖28与第一安装孔1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第一闷盖28的顶面向上凸伸有第一凸起部284。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的内壁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凹设的第一卡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卡槽末端凹设形成的环形的第二卡槽,第一闷盖28的侧壁凸伸有与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持部285。
参图3所示,第二安装孔12内还安装有第二闷盖29,第二闷盖29套设于主动轴2的外侧。第二闷盖29上表面的边缘向上凸伸有环形的抵持部291,第二闷盖29与第二安装孔1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第二闷盖29与主动轴2之间设有密封圈292,第二闷盖29与主动轴2的接触面凹设形成有一环形的凹槽293。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12的内壁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凹设的第一卡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卡槽末端凹设形成的环形的第二卡槽,第二闷盖29的侧壁凸伸有与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持部294。
中间轴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32和第二端33,箱体1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第一端32和第二端33分别通过第三轴承34和第四轴承35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14上。
参图4所示,第一安装孔13内还安装有挡盖36、调整螺钉37、第三闷盖38。挡盖36的下表面的边缘向下凸伸有环形的抵持部361,抵持部361的末端与第三轴承34的边缘相接触。第三闷盖38的中部开设有一安装孔381,第三闷盖38的与第一安装孔13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第三闷盖38的下表面与挡盖36的顶面之间形成一间隔空间382。安装孔381内安装有一调整螺钉37,调整螺钉37与安装孔38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该调整螺钉37的底端与挡盖36的顶面相接触。调整螺钉37与第三闷盖38的顶部之间还固定有固定片、垫圈和螺栓。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3的内壁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凹设的第一卡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卡槽末端凹设形成的环形的第二卡槽,第三闷盖38的侧壁凸伸有与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持部384。
参图5所示,第二安装孔14内还安装有第四闷盖141,第四闷盖141的上表面的边缘向上凸伸有环形的抵持部142,该抵持部142的顶部与所述第四轴承35接触。第四闷盖141的第二安装孔14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第四闷盖141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第二凸起部143。中间轴3上还套设有间隔套144,间隔套144形成于第四轴承35和第二齿轮31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14的内壁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凹设的第一卡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卡槽末端凹设形成的环形的第二卡槽,第四闷盖141的侧壁凸伸有与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持部145。
从动轴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42和第二端43,箱体1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第一端42和第二端43分别通过第五轴承44和第六轴承45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6上。
参图6所示,第一安装孔15内还设有轴承套46,轴承套46与第一安装孔15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第五轴承44安装于轴承套46内。轴承套46内还设置有挡盖47,挡盖47的下表面边缘向下凸伸有环形的抵持部471,该抵持部471与第五轴承44的边缘相接触。第一安装孔15内还安装有第五闷盖48,第五闷盖48的中部开设有一安装孔481,第五闷盖48与第一安装孔15的接触面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第五闷盖48与挡盖47的顶面之间还形成有一间隔空间482。安装孔481内安装有一调整螺钉49,调整螺钉49与安装孔48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该调整螺钉49的底端与挡盖47的顶面相接触。调整螺钉49与第五闷盖48的顶部之间还固定有固定片、垫圈和螺栓。第五闷盖48的下表面还凹设形成有圆环形的凹槽483。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5的内壁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凹设的第一卡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卡槽末端凹设形成的环形的第二卡槽,第五闷盖48和轴承套46的侧壁分别凸伸有与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持部484和461。
参图7所示,第二安装孔16内还安装有第六闷盖161,第六闷盖161套设于从动轴4的外侧。第六闷盖161上表面的边缘向上凸伸有环形的抵持部162,第六闷盖161与第二安装孔16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第六闷盖161与从动轴4之间设有密封圈163,第六闷盖161与从动轴4的接触面凹设形成有一环形的凹槽164。从动轴4的外侧还套设有间隔套165,间隔套165形成于第四齿轮和第六轴承之间。第二安装孔16与第六轴承接触的表面还凹设形成有环形的凹槽166,该凹槽166内设有密封圈。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16的内壁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凹设的第一卡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卡槽末端凹设形成的环形的第二卡槽,第六闷盖161的侧壁凸伸有与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持部16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箱体上的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中间轴和从动轴依次并列设置,且所述中间轴位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所述主动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中间轴上套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从动轴上套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中间轴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还安装有第四闷盖,所述第四闷盖的上表面的边缘向上凸伸有环形的抵持部,该抵持部的顶部与所述第四轴承接触,所述中间轴上还套设有间隔套,所述间隔套形成于第四轴承和第二齿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闷盖与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相配合的螺纹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闷盖的下表面向下凸伸有第二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凹设的第一卡槽、以及连通于第一卡槽末端凹设形成的环形的第二卡槽,所述第四闷盖的侧壁凸伸有与该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持部。
CN201520425417.2U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变速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92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5417.2U CN204892577U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变速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5417.2U CN204892577U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变速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92577U true CN204892577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4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2541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92577U (zh) 2015-06-18 2015-06-18 一种变速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92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2872B (zh) 密封圈快速安装机
CN202607206U (zh) 减振器橡胶衬套压装装置
CN204900683U (zh) 齿轮箱
CN204892577U (zh) 一种变速箱
CN204900758U (zh) 送线机变速箱
CN204253746U (zh) 齿轮箱
CN204900688U (zh) 变速箱
CN204900684U (zh) 齿轮箱
CN204900759U (zh) 一种送线机变速箱
CN106321740A (zh) 变速箱
CN204253745U (zh) 送线机齿轮箱
CN204253744U (zh) 一种送线机用齿轮箱
CN204504554U (zh) 电插头焊接机的本体上料机构
CN106311782A (zh) 一种变速箱
CN106321780A (zh) 送线机变速箱
CN106311780A (zh) 一种送线机变速箱
CN106321737A (zh) 齿轮箱
CN201973312U (zh) 一种节水装置
CN104358836A (zh) 送线机齿轮箱
CN202137712U (zh) 一种同步带轮锁紧工装
CN204247711U (zh) 一种水箱直进式拉丝机
CN203649823U (zh) 一种汽车风扇电机轴承装配机的电动压入机构
CN204603191U (zh) 热水器热保护开关组装机的气动总装铆压机构
CN204135986U (zh) 密封圈快速安装机
CN203157029U (zh) 一种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