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8664U -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8664U
CN204888664U CN201520621201.3U CN201520621201U CN204888664U CN 204888664 U CN204888664 U CN 204888664U CN 201520621201 U CN201520621201 U CN 201520621201U CN 204888664 U CN204888664 U CN 204888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aminous conveyer
air
auxiliary material
stirring
do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212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华海
魏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yurui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yang Huayu Rui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yang Huayu Rui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yang Huayu Rui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2120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8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8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8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包括支撑架、给料系统、网带系统和接料系统,给料系统包括料仓,开水给水系统等部件,网带系统包括输送网带,翻料系统,送风系统等部件,接料系统包括位置切换小车,接料斗等部件。本晾床系统,由给料系统向晾床的输送网带上料,同时向物料喷洒开水;输送网带将物料输送到需要的位置,同时进行风干、风冷、翻动;而晾床后续的辅料添加系统可以向物料中添加辅料,动态物料测温仪可以对物料进行即时温度检测。整个工艺过程不需要人员直接参与,可以防止物料受到污染,也避免人员烫伤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背景技术
食品固态发酵工艺包括将粮食物料蒸煮并喷洒开水的步骤,随后需要进行物料翻动凉冷,使物料降温和表面水份挥发,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传统的操作方式是将蒸煮好的物料堆放在地上,然后由人工向物料浇洒开水,随后由工人用料铲将物料进行多次抛洒,使物料晾冷并表面干燥。这样的操作过程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高,而工人操作时,物料容易受到污染,也存在人员被高温物料烫伤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蒸煮过的物料可以直接进入本系统,系统会自动完成喷洒开水,物料翻动、风冷、风干等工序,相对于人工操作的方式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包括支撑架、给料系统、网带系统和用于接收物料的接料系统,所述给料系统包括料仓和开水给水系统,所述料仓设置在支撑架上,料仓上部为进料口,料仓下部为出料口,所述开水给水系统的出水口指向所述料仓中;所述网带系统包括闭环布局的输送网带和用于带动输送网带运转的驱动机构,所述输送网带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出料口所在平面和输送网带上表面均为倾斜设置,且出料口位于输送网带上方;还包括至少一套相互配合的送风系统和翻料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风机和送风箱,所述送风箱设置在输送网带下方,送风箱上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指向输送网带,所述翻料系统的翻料区域位于所述出风口所指向输送网带的上表面区域;所述接料系统位于输送网带的物料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系统包括位置切换小车和接料斗,在位置切换小车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接料斗,任一所述接料斗位于输送网带的接料位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位置切换小车在直线上往复运动使接料斗进、出接料位置的接料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驱动机构包括钢轨、小车电机,小车齿轮和小车齿条,所述位置切换小车的车轮周面卡设在钢轨上,所述小车齿条设置在位置切换小车底部,小车电机与小车齿轮传动连接,小车齿轮小车齿条啮合,小车齿条的延伸方向与钢轨的延伸方向平行,小车电机还连接有控制正转、反转的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斗下部设置有接料斗卸料口,在接料斗卸料口处设有两块闸门板,所述闸门板一端与接料斗铰接,闸门板另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滚轮,在接料斗卸料口处设置有开关轴孔,所述开关轴孔内设置有闸门开关轴;所述闸门开关轴与闸门板相配合:当闸门板绕其铰接点转动到预设角度时,所述卸料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将闸门开关轴插入开关轴孔,让闸门开关轴的端部进入到接料斗内部,闸门板铰接点之外的位置正好支撑在闸门开关轴的端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翻料系统包括传动连接的翻料电机和翻料杆,所述翻料杆侧面连接有多个支杆,且每个支杆在输送网带上的投影交错布局,当翻料电机带动翻料杆转动时,所述支杆划过出风口所指向输送网带上表面的区域;所述送风箱两端分别位于输送网带两侧,在送风箱两端分别连通有所述风机,送风箱中部设置有挡风隔板,所述挡风隔板将横向的所述出风口划分为两个出风通道,所述两个出风通道分别位于输送网带中线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开水给水系统包括多根管道连通形成封闭的管网,管网设置在料仓的进料口,管网的管道之间具有漏料间隙,管网管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管网还连通有开水进口;还包括料厚调节装置,所述料厚调节装置包括具有上下位置调节结构的刮料板,还包括用于将刮料板固定的锁紧件,所述刮料板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位置最高的一侧边沿处;所述刮料板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竖向布局的长条形开孔,所述锁紧件包括螺纹杆和螺帽,所述螺纹杆一端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调节孔套设在螺纹杆上,所述螺帽与螺纹杆另一端螺纹连接,并将刮料板压紧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自然冷却段,所述自然冷却段位于输送网带上沿输送方向的最后一套送风系统和翻料系统之后,所述自然冷却段的跨度距离等于输送网带以预设运行速度运行30秒~2分钟的距离。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料添加系统,所述辅料添加系统位于输送网带输送方向上自然冷却段之后,所述辅料添加系统包括辅料漏斗、辅料搅拌轴和辅料送料辊,所述辅料送料辊和辅料搅拌轴分别连接有电机,辅料送料辊的圆周面设置有多个送料凹槽,且辅料送料辊的圆周面阻挡在所述辅料漏斗下部的辅料出口处;所述辅料搅拌轴设置在沿输送网带的运行方向辅料送料辊的后端,所述辅料搅拌轴侧面连接有多个辅料搅拌支杆,且每个辅料搅拌支杆在输送网带上的投影交错布局,当电机带动辅料搅拌轴转动时,所述辅料搅拌支杆划过所述输送网带上表面的物料通过区域。
进一步的,还包括动态物料测温装置,沿输送网带的运行方向上,位于给料系统之后且位于第一套送风系统和翻料系统之前的位置,和位于最后一套送风系统和翻料系统之后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动态物料测温装置;所述动态物料测温装置包括测温支架、动态物料测温仪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导热体;所述导热体具有迎料端和背料端;所述迎料端与背料端之间设置有两个物料接触平面;两个物料接触平面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迎料端位于两个物料接触平面的夹角处,且该夹角为0~180°;所述导热体设置有通向导热体内部的温度检测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设置在温度检测孔内,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设置在测温支架上,所述导热体位于输送网带上的物料通过区域,且所述迎料端迎着所述输送网带的送料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相邻两排动态物料测温仪之间具有间距,且每排动态物料测温仪在输送网带上的投影交错布局;所述导热体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迎料端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所述两个物料接触平面分别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腰处,两个物料接触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晾床系统,由给料系统向晾床的输送网带上料,同时有开水给水系统向物料喷洒开水;晾床的输送网带将物料输送到需要的位置,物料输送同时由送风系统对物料进行风冷和风干,由翻料系统对物料进行翻动;而晾床后续的自然冷却段可以让物料内外的温度和湿度形成相对均衡的状态,辅料添加系统可以向物料中添加辅料并且施加适当搅动,动态物料测温仪可以对正在输送的物料进行即时温度检测,便于对物料温度进行控制,完成的物料进入接料系统的接料斗。整个工艺过程不需要人员直接参与,可以防止物料受到污染,也避免人员烫伤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中省略了部分翻料系统,使被遮挡的送风系统显示出来;
图3是图1实施例的给料系统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给料系统的料厚调节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的动态物料测温装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动态物料测温仪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实施例的辅料添加系统俯视示意图;
图9是图8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辅料搅拌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接料系统的接料斗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
给料系统1、支撑架11、料仓12、出料口121、开水给水系统13、开水进口131、管网132、料厚调节装置14、刮料板141、调节孔1411、螺纹杆1421、螺帽1422、输送网带2、网带链条21、送风系统3、风机31、送风箱32、挡风隔板33、出风口34、自然冷却段4、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测温支架51、动态物料测温仪52、导热体521、迎料端5211、背料端5212、物料接触平面5213、温度传感器522、辅料添加系统6、辅料漏斗61、辅料出口611、辅料搅拌轴62、辅料搅拌支杆621、辅料送料辊63、送料凹槽631、驱动机构7、晾床驱动电机71、螺旋锥齿轮减速箱711、主动齿轮72、传动链条723、从动齿轮73、网带驱动齿轮74、翻料系统8、翻料电机81、翻料杆82、支杆83、接料系统9、位置切换小车91、接料斗92、闸门板921、滚轮922、闸门开关轴923、钢轨93、小车电机94、小车齿轮941、小车齿条9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包括支撑架11、给料系统1、网带系统和接料系统9,所述给料系统1包括料仓12和开水给水系统13,所述料仓12设置在支撑架11上,料仓12上部为进料口,料仓12下部为出料口121,所述开水给水系统13的出水口指向所述料仓12中;所述网带系统包括闭环布局的输送网带2和用于带动输送网带2运转的驱动机构7,所述输送网带2设置在支撑架11上,所述出料口121所在平面和输送网带2上表面均为倾斜设置,且出料口121位于输送网带2上方;还包括至少一套相互配合的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所述送风系统3包括相互连接的风机31和送风箱32,所述送风箱32设置在输送网带2下方,送风箱32上部开设有出风口34,所述出风口34指向输送网带2,所述翻料系统8的翻料区域位于所述出风口34所指向输送网带2的上表面区域;所述接料系统9位于输送网带2的物料输出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晾床系统可以用于食品固态发酵,其给料系统1用于向网带系统上料并且喷洒开水,浇洒过开水的物料可以堆积在输送网带2上面并输送到晾床右端的接料系统9,同时在网带输送路径上设置有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对物料进行风冷、风干和翻动处理,接料系统9收集的物料随后可以被转移到下一步工序,例如发酵池。
具体的,支撑架11用于支撑起整个晾床系统的各部件,给料系统的料仓12用于临时存储蒸煮好的物料,料仓12上部为进料口,下部的出料口121用于与网带系统配合并输出物料,出料口121的倾斜平面对着输送网带2的上表面,料仓12中存储的物料从出料口121排出后正好落在运行的输送网带2上,随后被运行的网带带走。
开水给水系统13用于向料仓12中的物料施加开水,例如开水给水系统13可以是一根管道,其进水端与锅炉连接,锅炉送出的开水经过管道直接流到料仓12中的物料上。
优选的也可以是将开水以喷洒的方式施加到物料上,使物料接收开水更加均匀。例如开水给水系统13可以是包括水箱、管道、泵、喷头等部件,水箱连通管道,管道上连接设置多个喷头,启动泵将水箱中的开水泵出并从喷头喷出、喷洒到物料上。
例如还可以是,所述开水给水系统13包括多根管道连通形成封闭的管网132,管网132设置在料仓12的进料口,管网132的管道之间具有漏料间隙,管网132管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管网132还连通有开水进口131。
可以采用锅炉集中供应开水,将锅炉与开水进口131连通,锅炉提供的开水流进管网132中,所谓的封闭的管网132是指管网132除了开水进口131和出水孔之外没有其他开口,使开水在压力作用下只能从出水孔喷出。
管网132设置在料仓12的进料口,当大块的物料坠落到管网132时,物料碰撞到管网132的管道,撞击分离成多个小团物料分别从管网132的管道之间的漏料间隙落下,此时出水孔喷出的开水正好浇洒在物料的小团块上,使物料与开水可以更充分接触。必要时,锅炉可以设置泵,为喷洒开水提供压力。
优选的,可以是还包括料厚调节装置14,所述料厚调节装置14包括具有上下位置调节结构的刮料板141,还包括用于将刮料板141固定的锁紧件,所述刮料板141位于所述出料口121的位置最高的一侧边沿处。
料厚调节装置14用于将输送网带2上堆积的物料按照一定厚度刮平,通过调节刮料板141的上下位置,让刮料板141下边沿与输送网带2上表面保持适当间距,物料从出料口121送出并堆积在输送网带2上,网带带动物料移动,刮料板141可以将堆积过高的部分物料刮下,使物料平铺在网带上,便于物料后续的散热和干燥。
刮料板141要实现上下位置调节功能,可以采用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是在支撑架11上设置一对竖向布局的滑槽,刮料板141的两侧分别嵌设在滑槽中,使刮料板141可以上下调节位置。锁紧件用于将刮料板141位置固定,例如可以是在支撑架11和刮料板141设置销孔,用销柱穿过两者的销孔,使刮料板141位置固定。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刮料板141开设有调节孔1411,所述调节孔1411为竖向布局的长条形开孔,所述锁紧件包括螺纹杆1421和螺帽1422,所述螺纹杆1421一端连接在支撑架11上,所述调节孔1411套设在螺纹杆1421上,所述螺帽1422与螺纹杆1421另一端螺纹连接,并将刮料板141压紧在支撑架11上。
如图4所示,调节孔1411为一个长形的开孔,调节孔1411套设在螺纹杆1421上,使刮料板141可以沿着调节孔1411开设方向上下调节位置,刮料板141调节到适宜位置后,即可用螺帽1422与螺纹杆1421通过螺纹锁紧,螺帽1422端部顶住刮料板141使其被压紧在支撑架11上,实现位置固定。
网带系统用于输送物料,输送网带的工作原理类似于皮带输送机构,而且输送网带上带有孔眼,蒸煮并浇洒过开水的物料堆积在输送网带2上面,输送网带2运转可以将物料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同时在网带输送路径上设置的翻料系统8对物料翻动,送风系统3吹出的风可以穿透输送网带的孔眼到达物料,让物料温度降低,并且让物料风干。
具体的,输送网带2为闭环布局的结构,利用驱动机构7可以带动输送网带2循环运转。例如驱动机构7可以是包括网带链条、电机、齿轮等部件,网带链条为闭环结构,且设置在输送网带2的闭环内,网带链条与输送网带2连接,齿轮与网带链条传动配合,然后利用电机轴带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网带链条和输送网带2运转。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闭环布局的网带链条21,所述网带链条21位于输送网带2的闭环内,且网带链条21与输送网带2连接,还包括晾床驱动电机71、螺旋锥齿轮减速箱711、主动齿轮72、传动链条723、从动齿轮73和网带驱动齿轮74,所述晾床驱动电机71通过螺旋锥齿轮减速箱711与主动齿轮72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72与从动齿轮73通过传动链条723传动配合,所述从动齿轮73与网带驱动齿轮74具有同一根旋转轴,所述网带驱动齿轮74与网带链条21传动配合。
如图7所示,晾床驱动电机71的输出动力经过螺旋锥齿轮减速箱711减速后传递给主动齿轮72,传动链条723再将主动齿轮72的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73,从动齿轮73带动网带驱动齿轮74旋转,进而带动输送网带2运转。
由于主动齿轮72和从动齿轮73之间通过传动链条723传动,而传动链条723具有一定柔性,因此可以容许主动齿轮72和从动齿轮73具有一定位置偏差,使晾床驱动电机71向网带链条21输送动力时,更为顺畅,防止硬性接触传动时造成零件过早损坏。
送风系统3用于向输送网带2吹风,让网带上的物料温度下降,并且表面水份可以被快速风干,送风系统3包括相互连接的风机31和送风箱32,送风箱32设置在输送网带2下方,且出风口34指向输送网带2。风机31送出的气流流经送风箱32并通过出风口34吹出,气流可以穿透输送网带2的孔眼到达物料。相对于直接用风扇向物料吹风,本实施方式吹向物料的风量分布更加均匀。
更优选的可以是所述送风箱32两端分别位于输送网带2两侧,在送风箱32两端分别连通有所述风机31,送风箱32中部设置有挡风隔板33,所述挡风隔板33将横向的所述出风口34划分为两个出风通道,所述两个出风通道分别位于输送网带2中线的两侧。
如图2所示,所谓的输送网带2中线,是指穿过输送网带中部,且与物料输送方向平行的线,风机31从送风箱32两端向管内送风,送风箱32上方的出风口34为出风位置,挡风隔板33将出风口34划分出两个出风通道,由于挡风隔板33的存在,让两个风机吹出的风不会相互影响,两个风机分别向各自的出风通道送风,使吹向输送网带2上物料的风量分布更加均匀,提高风机的吹风效率。
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相互配合,即是让翻料系统8的翻料区域位于出风口34所指向的输送网带2上表面区域,当物料被翻料系统8翻动时,送风系统3的风可以立即吹干物料表面,防止物料汇聚成团。
翻料系统8可以是任何能够翻动物料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连接有挂板,利用液压缸伸出、缩回带动挂板将输送网带2上的物料往复刮动。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翻料系统8包括传动连接的翻料电机81和翻料杆82,所述翻料杆82侧面连接有多个支杆83,且每个支杆83在输送网带2上的投影交错布局,当翻料电机81带动翻料杆82转动时,所述支杆83划过出风口34所指向输送网带2上表面的区域。
如图2所示实施例,在每一个送风系统3的出风口34均设置有翻料系统8,翻料电机81带动翻料杆82沿周向旋转,使每个支杆83不断的在输送网带2上表面划过,输送网带2上的物料被支杆83划开时,在堆积的物料上形成沟槽,出风口34送出的风穿过网带的孔眼并从物料的沟槽处流过,使物料温度快速下降,且表面快速风干。
翻料杆82上的每个支杆83在输送网带2上的投影是交错布局的,翻料杆82转动时,当前一根支杆83划过物料形成沟槽,物料被推向沟槽的两侧,后一根支杆83会在前一个沟槽之外的其他位置再次划出沟槽,物料再次被推向这道沟槽两侧,这样的实现方式相当于将网带上的物料往复的左右推动,加上不断有风吹过,能够实现物料降温和快速风干的目的,而且翻料杆82对物料的挤压损坏小,防止物料破碎而爆浆,这样有利于后续发酵菌进入物料内部,有利于发酵工艺进行。
接料系统9用于收集存储输送网带2送来的物料,例如接料系统9可以是包括一个料桶,料桶放置在输送网带2的出料位置收集物料。优选的,可以是所述接料系统9包括位置切换小车91和接料斗92,在位置切换小车91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接料斗92,任一所述接料斗92位于输送网带2的接料位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位置切换小车91在直线上往复运动使接料斗92进、出接料位置的接料驱动机构。
如图1、2所示,在位置切换小车9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接料斗92,利用接料驱动机构可以带动位置切换小车91在直线上往复运动,先控制一个接料斗92进入输送网带2的接料位置,让物料落入接料斗92中,该接料斗92装满后,接料驱动机构带动切换小车91在直线上运动,使第二个接料斗92进入输送网带2的接料位置,同时第一个接料斗92脱离接料位置,并且可以被搬运到需要的地方卸料,此时可以放置一个新的接料斗92到位置切换小车91上,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具体的,例如接料驱动机构可以是带控制系统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位置切换小车91往复行走,控制系统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反转一定转数,使两个接料斗92往复的进、出输送网带2的接料位置。
优选的,也可以是所述接料驱动机构包括钢轨93、小车电机94,小车齿轮941和小车齿条942,所述位置切换小车91的车轮周面卡设在钢轨93上,所述小车齿条942设置在位置切换小车91底部,小车电机94与小车齿轮941传动连接,小车齿轮941小车齿条942啮合,小车齿条942的延伸方向与钢轨93的延伸方向平行,小车电机94还连接有控制正转、反转的控制器。
如图1所示,小车电机94通过齿轮齿条传动,带动位置切换小车91在钢轨93上行走,通过控制器控制小车电机94正转或反转一定圈数,使两个接料斗92往复的进、出输送网带2的接料位置。优选的,也可以在钢轨93上设置限位块,防止位置切换小车91超出预设的行走距离。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接料斗92下部设置有接料斗卸料口,在接料斗卸料口处设有两块闸门板921,所述闸门板921一端与接料斗92铰接,闸门板921另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滚轮922,在接料斗卸料口处设置有开关轴孔,所述开关轴孔内设置有闸门开关轴923;所述闸门开关轴923与闸门板921相配合:当闸门板921绕其铰接点转动到预设角度时,所述卸料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将闸门开关轴923插入开关轴孔,让闸门开关轴923的端部进入到接料斗92内部,闸门板921铰接点之外的位置正好支撑在闸门开关轴923的端部上。
如图11所示,所述接料斗92下部设置有接料斗卸料口,并铰接有闸门板921,将接料斗92放在位置切换小车91上,闸门板921下部的滚轮922接触到小车会推动闸门板921沿铰接点转动,闸门板921将接料斗卸料口关闭,此时将闸门开关轴923从开关轴孔插入到接料斗92内部,让闸门开关轴923的端部支撑起闸门板921实现闸门关闭功能。
当物料装满接料斗92,利用机械将接料斗92吊起并转移到卸料的地方,拉动闸门开关轴923,使其端部脱离闸门板921,则闸门版921在物料重力推动下自然落下完成卸料,方便快速。
闸门开关轴923可以是一根销轴,插入开关轴孔支撑起闸门板921实现闸门关闭,优选的也以是闸门开关轴923在开关轴孔处与接料斗92螺纹配合,旋进闸门开关轴923时,其端部可以顶住闸门板921实现闸门关闭,旋出闸门开关轴923,吊起接料斗92,则闸门板921绕铰接点转动实现闸门开启,快速卸料。
优选的,可以是还包括自然冷却段4,所述自然冷却段4位于输送网带2上沿输送方向的最后一套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之后,所述自然冷却段4的跨度距离等于输送网带2以预设运行速度运行30秒~2分钟的距离。
自然冷却段4是输送网带2上的一段区域,该区域内不设置吹风或搅动的机构,让物料自然的通过该区域,自然冷却段4的跨度距离等于输送网带2以预设运行速度运行30秒~2分钟的距离,使物料通过该区域时需要持续30秒~2分钟,因此物料内部的水份、温度向外扩散,使物料内外温度、水份达到一种平衡。
随后可以向物料中添加辅料,例如向物料添加发酵曲,由于物料内外温度、水份均匀,不会出现物料内部热量或水份传递到表面,而引起物料表面温度升高或湿度增加的情况,因此不会引起曲霉失活或发酵异常。
优选的可以是,还包括辅料添加系统6,所述辅料添加系统6位于输送网带2输送方向上自然冷却段4之后,所述辅料添加系统6包括辅料漏斗61、辅料搅拌轴62和辅料送料辊63,所述辅料送料辊63和辅料搅拌轴62分别连接有电机,辅料送料辊63的圆周面设置有多个送料凹槽631,且辅料送料辊63的圆周面阻挡在所述辅料漏斗61下部的辅料出口611处;所述辅料搅拌轴62设置在沿输送网带2的运行方向辅料送料辊63的后端,所述辅料搅拌轴62侧面连接有多个辅料搅拌支杆621,且每个辅料搅拌支杆621在输送网带2上的投影交错布局,当电机带动辅料搅拌轴62转动时,所述辅料搅拌支杆621划过所述输送网带2上表面的物料通过区域。
采用本优选方式,物料经自然冷却段4后,可以由辅料添加系统6自动化的向物料添加辅料,例如加入发酵的曲霉,或者其他添加剂。如图6、7所示,辅料漏斗61内用于存放将要添加的辅料,辅料送料辊63的圆周面设置有多个送料凹槽631,且辅料送料辊63阻挡在辅料出口611处,当采用电机之类的驱动机带动辅料送料辊63不断转动,辅料漏斗61中的辅料会不断落入辅料送料辊63周面的开口向上的送料凹槽631中,随着辅料送料辊63转动,开口向下的送料凹槽631中的辅料会不断落下洒落到输送网带2上正在输送的物料表面。
送料凹槽631可以是独立的单独凹坑,也可以是沿辅料送料辊63轴向延伸的长形凹槽,送料凹槽631分布在辅料送料辊63的圆周面,让辅料可以定速、定量的洒落。
辅料搅拌轴62设置在沿输送网带2的运行方向上辅料送料辊63的后端,即是物料添加辅料后,立即由辅料搅拌轴62对其进行拌和,让辅料与物料混合。
如图8所示,辅料搅拌轴62侧面连接有多个辅料搅拌支杆621,有电机之类的驱动机带动辅料搅拌轴62转动,则辅料搅拌支杆621可以划过输送网带2上表面的物料,形成一种搅拌作用,每个辅料搅拌支杆621在输送网带2上的投影交错布局,其搅动的方式与前述翻料系统8的支杆8翻动物料的方式相同。
经过搅动后,物料表面的辅料,例如发酵的曲霉可以与物料恰到好处的混合,而且物料本身又不会出现破碎或爆浆的问题。
优选的,可以是还包括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沿输送网带2的运行方向上,位于给料系统1之后且位于第一套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之前的位置,和位于最后一套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之后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所述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包括测温支架51、动态物料测温仪52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52包括温度传感器522以及导热体521;所述导热体521具有迎料端5211和背料端5212;所述迎料端5211与背料端5212之间设置有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迎料端5211位于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的夹角处,且该夹角为0~180°;所述导热体521设置有通向导热体521内部的温度检测孔;所述温度传感器522的检测端设置在温度检测孔内,温度传感器522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52设置在测温支架51上,所述导热体521位于输送网带2上的物料通过区域,且所述迎料端5211迎着所述输送网带2的送料方向。
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用于即时的检测输送网带2上正在运行的物料温度,如图1所示,输送网带2将物料从左到右输送,在沿输送网带2的运行方向上,位于给料系统1之后且位于第一套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之前的位置,和位于最后一套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之后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即图1实施例中输送网带2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这样可以对物料进入晾床时,和脱离晾床时的温度进行检测,便于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物料温度,例如增加送风系统3的通风量从而加快物料冷却;加快输送网带2的运转速度,使物料慢速通过吹风区域,从而减慢物料冷却速度等。
测温支架51用于支撑和安装动态物料测温仪52,动态物料测温仪52用于检测物料温度,具体的,动态物料测温仪52包括温度传感器522以及导热体521。
导热体521设置有通向导热体521内部的温度检测孔,将温度传感器522的检测端设置在温度检测孔内,即可检测到导热体521内部的即时温度,导热体521是采用导热性较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铝、导热陶瓷等。
如图4所示,导热体521具有迎料端5211和背料端5212;所谓的迎料端5211即是需要面向物料送来方向的一端,输送网带2进行连续送料时,物料不断的流向导热体521,并且在迎料端5211处开始与导热体521接触,随后物料从背料端5212处与导热体521脱离。
由于物料接触平面5213相交并形成夹角,当运行的物料接触到迎料端5211时,堆积的物料会被一份为二,并且从导热体521的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流过,不会出现物料在温度探测装置局部堆积,或者物料与温度探测装置之间出现局部空隙的情况,使得物料可以充分的与物料接触平面5213接触,并将热量传递到导热体521内部,能够更准确的检测到物料的真实温度。温度传感器522探测到的温度数据会传递给数据处理系统,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或显示。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导热体52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迎料端5211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所述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分别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腰处,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之间的夹角为15~30°。
如图3、4所示,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的夹角越小,则物料流经导热体521时受到的阻力越小,物料输送更为顺畅;导热体52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可以保证两侧的物料接触平面5213均衡的与物料接触并吸收热量。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测温支架51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52,相邻两排动态物料测温仪52之间具有间距,且每排动态物料测温仪52在输送网带2上的投影交错布局。如图2~3所示,交错布局的动态物料测温仪52可以尽量多的接触到输送物料的每个点,将每个检测点的测量数据综合后可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物料温度数据,优选的应该让每排动态物料测温仪52能够覆盖输送网带2的整个宽度范围,即是让输送物料每个点的温度都能够被检测到。
本实用新型的晾床,在输送物料的同时,具有物料翻料、风冷、风干、添加辅料等功能,能够模拟完成食品固态发酵的传统工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不需要人员直接接触物料,可以避免物料污染,也可降低人员烫伤的风险。

Claims (10)

1.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包括支撑架(11)、给料系统(1)、网带系统和用于接收物料的接料系统(9),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系统(1)包括料仓(12)和开水给水系统(13),所述料仓(12)设置在支撑架(11)上,料仓(12)上部为进料口,料仓(12)下部为出料口(121),所述开水给水系统(13)的出水口指向所述料仓(12)中;所述网带系统包括闭环布局的输送网带(2)和用于带动输送网带(2)运转的驱动机构(7),所述输送网带(2)设置在支撑架(11)上,所述出料口(121)所在平面和输送网带(2)上表面均为倾斜设置,且出料口(121)位于输送网带(2)上方;还包括至少一套相互配合的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所述送风系统(3)包括相互连接的风机(31)和送风箱(32),所述送风箱(32)设置在输送网带(2)下方,送风箱(32)上部开设有出风口(34),所述出风口(34)指向输送网带(2),所述翻料系统(8)的翻料区域位于所述出风口(34)所指向输送网带(2)的上表面区域;所述接料系统(9)位于输送网带(2)的物料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系统(9)包括位置切换小车(91)和接料斗(92),在位置切换小车(91)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接料斗(92),任一所述接料斗(92)位于输送网带(2)的接料位置,还包括用于驱动位置切换小车(91)在直线上往复运动使接料斗(92)进、出接料位置的接料驱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驱动机构包括钢轨(93)、小车电机(94),小车齿轮(941)和小车齿条(942),所述位置切换小车(91)的车轮周面卡设在钢轨(93)上,所述小车齿条(942)设置在位置切换小车(91)底部,小车电机(94)与小车齿轮(941)传动连接,小车齿轮(941)小车齿条(942)啮合,小车齿条(942)的延伸方向与钢轨(93)的延伸方向平行,小车电机(94)还连接有控制正转、反转的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92)下部设置有接料斗卸料口,在接料斗卸料口处设有两块闸门板(921),所述闸门板(921)一端与接料斗(92)铰接,闸门板(921)另一端的下表面设置有滚轮(922),在接料斗卸料口处设置有开关轴孔,所述开关轴孔内设置有闸门开关轴(923);所述闸门开关轴(923)与闸门板(921)相配合:当闸门板(921)绕其铰接点转动到预设角度时,所述卸料口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将闸门开关轴(923)插入开关轴孔,让闸门开关轴(923)的端部进入到接料斗(92)内部,闸门板(921)铰接点之外的位置正好支撑在闸门开关轴(923)的端部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系统(8)包括传动连接的翻料电机(81)和翻料杆(82),所述翻料杆(82)侧面连接有多个支杆(83),且每个支杆(83)在输送网带(2)上的投影交错布局,当翻料电机(81)带动翻料杆(82)转动时,所述支杆(83)划过出风口(34)所指向输送网带(2)上表面的区域;所述送风箱(32)两端分别位于输送网带(2)两侧,在送风箱(32)两端分别连通有所述风机(31),送风箱(32)中部设置有挡风隔板(33),所述挡风隔板(33)将横向的所述出风口(34)划分为两个出风通道,所述两个出风通道分别位于输送网带(2)中线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水给水系统(13)包括多根管道连通形成封闭的管网(132),管网(132)设置在料仓(12)的进料口,管网(132)的管道之间具有漏料间隙,管网(132)管道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管网(132)还连通有开水进口(131);还包括料厚调节装置(14),所述料厚调节装置(14)包括具有上下位置调节结构的刮料板(141),还包括用于将刮料板(141)固定的锁紧件,所述刮料板(141)位于所述出料口(121)的位置最高的一侧边沿处;所述刮料板(141)开设有调节孔(1411),所述调节孔(1411)为竖向布局的长条形开孔,所述锁紧件包括螺纹杆(1421)和螺帽(1422),所述螺纹杆(1421)一端连接在支撑架(11)上,所述调节孔(1411)套设在螺纹杆(1421)上,所述螺帽(1422)与螺纹杆(1421)另一端螺纹连接,并将刮料板(141)压紧在支撑架(11)上。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然冷却段(4),所述自然冷却段(4)位于输送网带(2)上沿输送方向的最后一套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之后,所述自然冷却段(4)的跨度距离等于输送网带(2)以预设运行速度运行30秒~2分钟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料添加系统(6),所述辅料添加系统(6)位于输送网带(2)输送方向上自然冷却段(4)之后,所述辅料添加系统(6)包括辅料漏斗(61)、辅料搅拌轴(62)和辅料送料辊(63),所述辅料送料辊(63)和辅料搅拌轴(62)分别连接有电机,辅料送料辊(63)的圆周面设置有多个送料凹槽(631),且辅料送料辊(63)的圆周面阻挡在所述辅料漏斗(61)下部的辅料出口(611)处;所述辅料搅拌轴(62)设置在沿输送网带(2)的运行方向辅料送料辊(63)的后端,所述辅料搅拌轴(62)侧面连接有多个辅料搅拌支杆(621),且每个辅料搅拌支杆(621)在输送网带(2)上的投影交错布局,当电机带动辅料搅拌轴(62)转动时,所述辅料搅拌支杆(621)划过所述输送网带(2)上表面的物料通过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沿输送网带(2)的运行方向上,位于给料系统(1)之后且位于第一套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之前的位置,和位于最后一套送风系统(3)和翻料系统(8)之后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所述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所述动态物料测温装置(5)包括测温支架(51)、动态物料测温仪(52)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52)包括温度传感器(522)以及导热体(521);所述导热体(521)具有迎料端(5211)和背料端(5212);所述迎料端(5211)与背料端(5212)之间设置有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相交并形成夹角,所述迎料端(5211)位于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的夹角处,且该夹角为0~180°;所述导热体(521)设置有通向导热体(521)内部的温度检测孔;所述温度传感器(522)的检测端设置在温度检测孔内,温度传感器(522)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52)设置在测温支架(51)上,所述导热体(521)位于输送网带(2)上的物料通过区域,且所述迎料端(5211)迎着所述输送网带(2)的送料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支架(51)上设置有至少两排所述动态物料测温仪(52),相邻两排动态物料测温仪(52)之间具有间距,且每排动态物料测温仪(52)在输送网带(2)上的投影交错布局;所述导热体(52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迎料端(5211)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处,所述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分别位于该等腰三角形的腰处,两个物料接触平面(5213)之间的夹角为15~30°。
CN201520621201.3U 2015-08-18 2015-08-18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Active CN204888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1201.3U CN204888664U (zh) 2015-08-18 2015-08-18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21201.3U CN204888664U (zh) 2015-08-18 2015-08-18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8664U true CN204888664U (zh) 2015-12-23

Family

ID=54910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21201.3U Active CN204888664U (zh) 2015-08-18 2015-08-18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86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546A (zh) * 2016-08-04 2016-11-1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自走式牧草圆捆打捆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5546A (zh) * 2016-08-04 2016-11-16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自走式牧草圆捆打捆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9839A (zh) 混合干燥一体机和混合干燥工艺
CN103651780B (zh) 一种节能型谷物干燥机
CN206744208U (zh) 一种养猪场的饲料自动输送和定量饲喂装置
CN105285091A (zh) 一种粮食持续干燥机与粮食可持续干燥方法
CN109566777B (zh) 一种基于自动称重的珠茶连续化做形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2798279A (zh) 用于干燥油茶籽的连续式干燥机
CN108433138A (zh) 一种果蔬烘干机
CN103789143A (zh) 一种酒糟自动加酿水回转冷却和传送拌曲装置
CN202032847U (zh) 一种带式烘干机
CN105054224A (zh)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CN204888664U (zh)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系统
CN105176792B (zh)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
CN106440757B (zh) 一种具有称重功能的加料斗
CN204897903U (zh) 用于食品固态发酵的晾床
CN103880385B (zh) 一种用于水玻璃膨胀玻化微珠轻质保温板全自动生产线
CN207613170U (zh) 一种节能烘干全自动土豆漂烫机
CN208657928U (zh) 一种果蔬烘干机
CN215050059U (zh) 一种智能化集成摊晾设备
CN203845921U (zh) 一种污泥定量给料设备和具有其的污泥处理系统
CN201801516U (zh) 地上自动晾茬机
CN109095092A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螺旋式输送机
CN209471043U (zh) 一种基于电磁波的粮食水分检测装置
CN103755118A (zh) 一种污泥定量给料设备和具有其的污泥处理系统
CN109956472B (zh) 一种煤基活性炭干燥装置
CN208990640U (zh) 一种高效保温材料的混料包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Ning village 618000 Mianzhu Banqiao Zhenkang huayuruide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yuruid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Ning village 618000 Mianzhu Banqiao Zhenkang huayuruide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Deyang Huayu Rui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