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7370U -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7370U
CN204887370U CN201520555478.0U CN201520555478U CN204887370U CN 204887370 U CN204887370 U CN 204887370U CN 201520555478 U CN201520555478 U CN 201520555478U CN 204887370 U CN204887370 U CN 204887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acoustic
cavity
accommodation space
inner bag
ear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554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联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Card Div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5554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7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7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73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其由耳壳和喇叭支架构成,耳壳内形成有容置空间,喇叭支架固定在耳壳端口部;容置空间内附着设置有电声减震膜片,该减震膜片构成与容置空间形状对应的电声内胆腔体,于该电声内胆腔体底面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圈。本实用新型在耳壳内的容置空间形成有一个通过电声减震膜片构成的电声内胆腔体,由该电声内胆腔体构成耳机的音腔,由于减震膜片的存在,其将对进入音腔内的声波进行吸收,减少高频波的反射和低频波的绕射,从而有效的降低噪音的产生,提升耳机的发声音色。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背景技术:
影响耳机的发声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在耳机相关的参数指标里,对于音质和声场定位这个主要靠主观听音做出评价的“软指标”无法表述。一个频响曲线相近的不同厂家的耳机,对其音质感觉和声场再现会有较大区别,这已是耳机爱好者们共同的认识。
耳机音质的不同比较容易理解,人们会想到这和振膜的材料、大小、结构以及耳机腔体的设计有关。正如音箱中的高音喇叭单元,其振膜材料有钦质一铭质、布质一丝绢…等等,其音质的不同人们很容易想象。但是对于耳机声场以及声源定位表现的差异,就较难搞清。
一般的耳机按照发声原理不同可分为:动圈式耳机、静电式耳机、压电式耳机。其中对于最常见的动圈式耳机而言,其包括有:密闭式(闭式)、开放式(开式)和半开放式(半开式)之分,由于其结构的不同,听音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梳状滤波器”效应,由于密闭空腔使低频得到了提升,这就使得中低频段的一些耳道自然谐振被掩盖,其它的梳状跌落的幅度、数目、间隔也受到了影响,这就破坏了正常的平直频响的印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声音的真实感。另外,闭式耳机如果阻尼设计不当还会形成轰鸣,使人听起来不舒服。
对于开式耳机的情况。开式耳机有一个和大气连接的“信道”,这个信道或是振膜前面的透气耳垫,或是振膜后面的透气腔体,有的干脆“双管齐下”前后都通。这个“通道”阻尼掉了低频谐振,消除掉了可能引起的轰鸣感觉,但同时也或多或少的压低了我们所需要的耳道谐振,使正常的“梳状滤波器”效应受到调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正常的听音条件。
对于特殊设计的半开放式耳机的情况。这种结是耳机与耳垫都是不透气的,采用的是多振膜系统,耳机主震膜不直接与大气相通,而是在它的周围分部了与六个无源从动震膜,这些从动震膜采用了极薄的高顺性材料制成,按照声旁路组件机理工作。并巧妙地使六个从动震膜的相位略有差异,使听音者产生一个印像,似乎他本人的耳壳也在工作,因而给出一个空间立体感和空间开放的感觉。这种结构的耳机在声场的还原和乐器的定位感上有其明显的优势。
通过以上可以了解,影响耳机发声效果的因素很多,本实用新型将从耳机发声腔体的方面来进行解读。一般的耳机均具有一个用于产生共鸣的音腔,这个音腔设置于耳机耳壳内,喇叭产生的声波将在该音腔内形成共鸣,音腔的材料、结构不同,其发声的音色也就不同。所谓的音色(musicalquality)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提高耳机的音色,主要取决于音腔的设置。所以为了提升耳机的音色需要采用好的腔体,再好的喇叭单体,如果没有匹配好的、和对的材料腔体,那很难听到对的音质,和享受到音乐的神韵的。这点我们可以根据结构的声学特性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结构设计早期就考虑到结构振动与声的问题,并完成对结构的动态声学设计,以满足他们低振动、低噪声的设计要求,提高耳机听音舒适性,同时降低电声腔体的研发成本并提高电声腔体的在做成成品后的声隐声能力。另外,目前有学者认为:音腔的腔体内分别具有压力梯度、弹性板表面单位法向量(由腔体指向弹性板为正).腔体其余五个面为小阻尼局部反应表面,其表面质点振动速度,局部反应表面的声阻抗率是有绝对性的关连的,其再一次解释板-腔耦合系统的声模态有两种,腔控模态和板控模态,对于腔控模态,大部分能量储存在声场中.对于第n个腔控共振峰声压,第n阶腔控模态声压起决定作用,且仅第m阶板模态与第n阶腔模态的耦合对第n阶腔控模态声压起决定作用,和之间的满足,而板、腔体壁面阻尼的影响,且是不可忽略的。简单而言,当喇叭产生的声波传输到耳机的音腔中,当抵达音腔内壁后,低频的声波将会产生绕射,高频的声波将会产生反射,当不同的声波叠加就会形成噪音,令耳机的发声效果失真。所以通常需要在音腔内设置减震材料。以提高耳机的发声音色。但是,传统的减震技术通常是采用不同的耳壳材料来提高耳机的音色、音质,本实用新型人根据长期的研究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可对任意材料的制作耳机耳壳提高其音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以及用于该发声腔体中的减震膜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该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由耳壳和喇叭支架构成,耳壳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的喇叭支架固定在耳壳端口部;所述的容置空间内附着设置有电声减震膜片,该减震膜片构成与容置空间形状对应的电声内胆腔体,于该电声内胆腔体底面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圈。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减震膜片包括:减震层和薄膜层复合形成,所述的减震层的原料采用云母粉末、硅橡胶、与环氧树脂混合物制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声内胆腔体包括:环绕的侧壁和底板,所述的减震胶圈设置在底板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即底板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构成电声内胆腔体的侧壁和底板采用一体成型制作,或者,所述构成电声内胆腔体的侧壁和底板采用拼接制作。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音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耳壳内的容置空间形成有一个通过电声减震膜片构成的电声内胆腔体,由该电声内胆腔体构成耳机的音腔。由于减震膜片的存在,其将对进入音腔内的声波进行吸收,减少高频波的反射和低频波的绕射,从而有效的降低噪音的产生,提升耳机的发声音色。
2、为了进一步的减少声波对减震膜片的冲击形成的振动,该电声内胆腔体的底面设置有减震胶圈,该减震胶圈可进一步的吸附声波冲击减震膜片所形成的振动,进一步的降低噪音的产生。
3、减震膜片可有效的提高音腔的阻尼系数和减振系数,这样形成的发声腔体可以形成稳定、和谐的发声效果,让音质不会过干涩,不会产生因吸波太少造成哄声和高频噪声无法完全吸收。
4、为了提神减震膜片的减震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云母粉,云母粉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另外减震膜片还具有弹性极好的硅橡胶,以及作为黏合剂的环氧树脂,将云母粉末、弹性硅橡胶、与环氧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制作形成减震膜片中的减震层。为了进一步提高减震膜片的任性和强度,该减震层与一薄膜层进行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声内胆腔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减震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电声内胆腔体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3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耳机采用的是头戴式耳机。该耳机包括:耳壳1、喇叭支架2、电声内胆腔体30、喇叭单体20、支架5、耳套6。
其中耳壳1内形成有容置空间10,所述的喇叭支架2通过支架5固定在耳壳1端口处,喇叭单体20固定在喇叭支架2上,这样耳壳1和喇叭支架2构成空间形成耳机的发声腔体。所述的电声内胆腔体30位于该发生腔体内。耳套6采用柔软材料制作,其固定在喇叭支架2的外侧面,使用时将套设在使用者的耳朵上,在耳套6内形成听音腔体。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耳壳1采用木制结构(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如金属、塑料等材料),其内部开设有一个容置空间10,该容置空间10的内壁和底面附着有电声减震膜片3,该减震膜片3构成与容置空间10形状对应的电声内胆腔体30,于该电声内胆腔体30底面与容置空间10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圈4。所述的电声内胆腔体30正对着固定在喇叭支架2上的喇叭单体20。声波将在该电声内胆腔体30内形成共鸣。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电声内胆腔体30包括:环绕的侧壁31和底板32,所述的减震胶圈4设置在底板32与容置空间10底面之间,即底板32与容置空间10底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减震胶圈4可采用硅胶材料,其质地柔韧,具有较好的减震、吸音、隔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构成电声内胆腔体30的侧壁31和底板32采用一体成型制作。当然,也可以采用分别制作,然后通过胶水粘结在容置空间10内壁和底面即可。
另外,为了提高耳机的发声音质,在所述底板32上开设有音孔320。当喇叭产生声波传输至底板32时,可以减少声波的阻尼,这样就不会令发声的音质干涩。这些音孔320的数量可以根据电声内胆腔体30的容积以及深度设置,音孔320的造型可以是圆形、矩形、三角形等任意造型。
参见图4所示,所述的减震膜片3包括:减震层301和薄膜层302复合形成,所述的减震层301的原料采用云母粉末、硅橡胶、与环氧树脂混合物制成。所述的薄膜层采用: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任意一种材料或者组合制成。
所述的减震层301中云母粉末、硅橡胶与环氧树脂的质量百分比为:
云母粉末:10-80%;
硅橡胶:10-89%;
环氧树脂:1-20%。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质量百分比为:云母粉末:40%;硅橡胶55%;环氧树脂: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云母粉为绢云母粉。绢云母是云母的一种,它属于具有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引。绢云母隶属于单斜晶体,其晶体为鳞片状,具有丝绢光泽(白云母呈玻璃光泽),纯块呈灰色、紫玫瑰色、白色等,径厚比>80,比重2.6~2.7,摩尔硬度为2-3,富弹性,可弯曲,抗磨性和耐磨性好;耐热绝缘,难溶于酸碱溶液,化学性质稳定。测试数据:弹性模量为1505-2134MPa,耐热度500~600oC,导热率0.419~0.670W.(m.K)-1,电绝缘性200kv/mm,抗放射性5×1014热中子/cm2对照度。
绢云母具有很广泛的用途,用于橡胶、塑料、涂料、油漆、陶瓷、保温、化妆品、颜料、造纸、冶金等行业。
硅橡胶是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橡胶。硅橡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的硅橡胶包括: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苯撑和苯醚撑硅橡胶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膜片3之所以能够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正式基于绢云母的特性,由于绢云母的粒度超细,其拥有极强的外表能,绢云母粒子在硅橡胶匀称散发、充沛包覆,构成集体网络状结构,从而形成良好的减震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减震膜片3成型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中海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树脂,其通常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本实用新型可采用甘油胺类环氧树脂、酚醛多环氧树脂等环氧树脂,其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对母粉末、硅橡胶材料起到进一步的粘合作用,从而令支撑的减震膜片3具有一定的任性和强度,不容易断裂。
见图5-7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耳机采用的是耳塞式耳机。该耳机包括:耳壳1A、喇叭支架2A、电声内胆腔体30A、喇叭单体20A、耳套6A。与实施例一不同,本实施例二的喇叭支架2A为一个与耳壳1A配合的盖帽造型,其中耳壳1A内形成有容置空间10A,所述的喇叭支架2A固定在耳壳1A端口处,喇叭单体20A固定在喇叭支架2A上,这样耳壳1A和喇叭支架2A构成空间形成耳机的发声腔体。所述的电声内胆腔体30A位于该发声腔体内。耳套6A采用柔软材料制作,其固定在喇叭支架2A的外侧面,使用时将塞入使用者的耳朵内。
参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电声内胆腔体30A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成型,其包括:侧壁31A和底板32A,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二中底板32A为圆弧面,所述的减震胶圈4A设置在底板32A与容置空间10底面之间,即底板32A与容置空间10A底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由于耳壳1A上安装有用于导线穿过的耳线尾柄11A,所以需要在侧壁31A上开设对应的耳线穿孔310A。耳线穿孔310A的存在不会对电声内胆腔体30A造成影响。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该发声腔体由耳壳和喇叭支架构成,耳壳内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的喇叭支架固定在耳壳端口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容置空间内附着设置有电声减震膜片,该减震膜片构成与容置空间形状对应的电声内胆腔体,于该电声内胆腔体底面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膜片包括:减震层和薄膜层复合形成,所述的减震层的原料采用云母粉末、硅橡胶、与环氧树脂混合物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声内胆腔体包括:环绕的侧壁和底板,所述的减震胶圈设置在底板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即底板与容置空间底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声内胆腔体的侧壁和底板采用一体成型制作;或者,所述构成电声内胆腔体的侧壁和底板采用拼接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音孔。
CN201520555478.0U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7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5478.0U CN204887370U (zh)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55478.0U CN204887370U (zh)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7370U true CN204887370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3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5547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7370U (zh) 2015-07-29 2015-07-29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73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3231A (zh) * 2015-07-29 2015-12-16 李联群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以及用于该发声腔体中的减震膜片
CN106303792A (zh) * 2016-11-07 2017-01-04 马根昌 防摩擦耳机
CN112311925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听筒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3231A (zh) * 2015-07-29 2015-12-16 李联群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以及用于该发声腔体中的减震膜片
CN105163231B (zh) * 2015-07-29 2019-04-05 东莞市魔卡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以及用于该发声腔体中的减震膜片
CN106303792A (zh) * 2016-11-07 2017-01-04 马根昌 防摩擦耳机
CN106303792B (zh) * 2016-11-07 2019-02-05 深圳市风速科技有限公司 防摩擦耳机
CN112311925A (zh) * 2019-07-29 2021-02-0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听筒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08686B2 (ja) 音響の包括的な知覚のための装置
CN204887370U (zh)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
CN106954152A (zh) 骨传导扬声器
CN208971757U (zh) 一种耳机
CN104105025B (zh) 主动扬声器与被动辐射器一体化的喇叭结构及音箱
CN105163231B (zh) 一种可提高音色的耳机发声腔体以及用于该发声腔体中的减震膜片
CN20562285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4795558U (zh) 音箱用被动低频辐射器
CN206585739U (zh) 一种低音增强音箱
CN203968344U (zh) 嵌入主动扬声器的被动辐射器及音箱
CN204482016U (zh) 微音响
CN201523448U (zh) 一种扬声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9379659A (zh) 一种用于虚拟与增强现实的人机交互声学定向耳机
CN205793237U (zh) 音响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14205859A1 (zh) 共振音响发生器、底座及其底座的制造方法
CN203352786U (zh) 底座及共振音响发生器
CN207968806U (zh) 一种高保真的耳机喇叭
CN204119424U (zh) 双膜共振汉堡音箱
CN202004948U (zh) 带有麦克风的通讯设备
CN204836573U (zh) 一种高保真扬声器
CN203968363U (zh) 一种分频网络及相应的喇叭结构
CN220087463U (zh) 一种外壳体上具有振膜片结构的头戴式耳机
CN209390255U (zh) 骨传导耳机及其具隔音效果的骨传导结构
CN209218382U (zh) 多单元混合发声装置
CN206313963U (zh) 一种斜25度导音管带牛角凸点入耳式的圈铁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Guoqing

Inventor before: Li Lianqu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22

Address after: 523000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Nancheng street new base on the new ba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North Building H room H201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city card divis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three group of 558000 Guizhou Province, Qianxinan Buye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Tuyun Guanghui District Xiyuan Village No. 5

Patentee before: Li Lianq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