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1219U -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881219U CN204881219U CN201520614740.4U CN201520614740U CN204881219U CN 204881219 U CN204881219 U CN 204881219U CN 201520614740 U CN201520614740 U CN 201520614740U CN 204881219 U CN204881219 U CN 2048812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tempering
- quenching tank
- radiator
- tempering furn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加热炉、淬火油槽、热清洗机、冷清洗机和两台回火炉,两台回火炉分别位于热清洗机和冷清洗机的后侧,淬火油槽上连接有出油管和进油管,出油管上连接有泵浦,出油管和进油管的末端连接在散热器上,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散热器的另一侧设置有集风筒,集风筒固定连接在送风管道上,送风管道的末端固定连接若干通风管,通风管与集风管固定连接在一起,集风管固定在冷清洗机后侧的回火炉上,集风管上固定有若干出风管,出风管的末端穿过回火炉外壳分布在回火炉的入口端。它能有效的利用淬火油槽散发的热量为回火炉内的轴承套圈进行预热,从而回火炉内升到回火温度的温差变小,回火炉能有效的节省电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热处理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现有的轴承一般有由外圈、内圈、钢珠以及保持架组成,而外圈是、内圈等套圈是轴承连接中的主要连接部位和受力承受部位,从而要求轴承的套圈具有加强的力学性能,从而通过淬火处理是一种增强外圈硬度以及综合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而现有轴承套圈淬火处理的工序一般为上料、清洗、加热至淬火温度、油浴淬火、热清洗、第一次回火、冷清洗和第二次回火。在油浴淬火中,轴承套圈淬火后油温会快速升高,而为控制良好的淬火温度,从而需要对淬火油槽内的油进行循环散热,淬火油槽处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而在第二次回火时,因为轴承套圈进行了冷清洗,其套圈进行了冷却,温度较低,而进入第二次回火的回火炉内,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才能实现快速升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其通过装置将淬火油槽内散热的热量传递到第二次回火的回火炉内对轴承套圈预热,从而回火炉能节省大量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加热炉、淬火油槽、热清洗机、冷清洗机和两台回火炉,淬火油槽位于加热炉出口的下发,淬火油槽、热清洗机、冷清洗机和两台回火炉通过输送链连接在一起,两台回火炉分别位于热清洗机和冷清洗机的后侧,淬火油槽上连接有出油管和进油管,出油管上连接有泵浦,出油管和进油管的末端连接在散热器上,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散热器的另一侧设置有集风筒,集风筒固定连接在送风管道上,送风管道的末端固定连接若干通风管,通风管与集风管固定连接在一起,集风管固定在冷清洗机后侧的回火炉上,集风管上固定有若干出风管,出风管的末端穿过回火炉外壳分布在回火炉的入口端。
所述淬火油槽上的进油管位于出油管的上侧,出油管与淬火油槽连接的入口位于淬火油槽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在轴承套圈热处理的淬火油槽和第二次回火的回火炉之间设置有热传递结构,从而能有效的利用淬火油槽散发的热量为回火炉内的轴承套圈进行预热,从而回火炉内升到回火温度的温差变小,回火炉能有效的节省电能,提高了资源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淬火油槽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侧回火炉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加热炉;2、淬火油槽;3、热清洗机;4、回火炉;5、冷清洗机;6、出油管;7、进油管;8、散热器;9、泵浦;10、风机;11、送风管道;111、集风筒;12、通风管;13、集风管;14、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2、3所示,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加热炉1、淬火油槽2、热清洗机3、冷清洗机5和两台回火炉4,淬火油槽2位于加热炉1出口的下发,淬火油槽2、热清洗机3、冷清洗机5和两台回火炉4通过输送链连接在一起,两台回火炉4分别位于热清洗机3和冷清洗机5的后侧,淬火油槽2上连接有出油管6和进油管7,出油管6上连接有泵浦9,出油管6和进油管7的末端连接在散热器8上,散热器8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0,散热器8的另一侧设置有集风筒111,集风筒111固定连接在送风管道11上,送风管道11的末端固定连接若干通风管12,通风管12与集风管13固定连接在一起,集风管13固定在冷清洗机5后侧的回火炉4上,集风管13上固定有若干出风管14,出风管14的末端穿过回火炉4外壳分布在回火炉4的入口端。
所述淬火油槽2上的进油管7位于出油管6的上侧,出油管6与淬火油槽2连接的入口位于淬火油槽2的底面上。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轴承套圈热处理的淬火油槽2和第二次回火的回火炉4之间设置有热传递结构,其热传递结构为散热器8、风机10、送风管道11、集风筒13和出风管14,实际使用时,泵浦9启动出油管6向散热器8送油,风机10启动吹出冷风,风机10吹过散热器8,从而将散热器8油的热量传递给冷风变为热风,热风进入送风通道11,在从通风管12、集风管13和出风管14送到冷清洗机5后侧的回火炉4内,对经过冷清洗的轴承套圈进行预热,同时散热器8的油降温后从进油管7进入淬火油槽2内。
Claims (2)
1.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加热炉(1)、淬火油槽(2)、热清洗机(3)、冷清洗机(5)和两台回火炉(4),淬火油槽(2)位于加热炉(1)出口的下发,淬火油槽(2)、热清洗机(3)、冷清洗机(5)和两台回火炉(4)通过输送链连接在一起,两台回火炉(4)分别位于热清洗机(3)和冷清洗机(5)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淬火油槽(2)上连接有出油管(6)和进油管(7),出油管(6)上连接有泵浦(9),出油管(6)和进油管(7)的末端连接在散热器(8)上,散热器(8)的一侧设置有风机(10),散热器(8)的另一侧设置有集风筒(111),集风筒(111)固定连接在送风管道(11)上,送风管道(11)的末端固定连接若干通风管(12),通风管(12)与集风管(13)固定连接在一起,集风管(13)固定在冷清洗机(5)后侧的回火炉(4)上,集风管(13)上固定有若干出风管(14),出风管(14)的末端穿过回火炉(4)外壳分布在回火炉(4)的入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油槽(2)上的进油管(7)位于出油管(6)的上侧,出油管(6)与淬火油槽(2)连接的入口位于淬火油槽(2)的底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14740.4U CN204881219U (zh) | 2015-08-14 | 2015-08-14 |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14740.4U CN204881219U (zh) | 2015-08-14 | 2015-08-14 |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881219U true CN204881219U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2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14740.4U Active CN204881219U (zh) | 2015-08-14 | 2015-08-14 |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88121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94362A (zh) * | 2017-05-11 | 2017-08-25 | 廖兴池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冷却装置 |
CN115386719A (zh) * | 2022-10-27 | 2022-11-25 | 河北亿泰克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
2015
- 2015-08-14 CN CN201520614740.4U patent/CN2048812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94362A (zh) * | 2017-05-11 | 2017-08-25 | 廖兴池 |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冷却装置 |
CN115386719A (zh) * | 2022-10-27 | 2022-11-25 | 河北亿泰克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CN115386719B (zh) * | 2022-10-27 | 2022-12-30 | 河北亿泰克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40836B (zh) | 一种高效接力回收冷却余热的陶瓷节能炉窑 | |
CN105002347B (zh) | 一种轴承套圈的热处理生产线 | |
CN204881219U (zh) | 一种轴承套圈热处理上的余热利用系统 | |
CN101372390A (zh) | 一种强制热风循环对流玻璃钢化技术 | |
CN104567437A (zh) | 一种煤矸石砖窑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 |
CN205264426U (zh) | 节能烘炉 | |
CN204999799U (zh) | 一种玻璃钢化炉 | |
CN106399661A (zh) | 立式带钢喷气热处理装置及方法 | |
US20100186926A1 (en) | Wasted heat recovery | |
CN101845945A (zh) | 一种以热泵为热源的井口加热器 | |
CN102251077A (zh) | 一种新型热风内循环回火炉 | |
CN202543265U (zh) | 热处理淬火炉热回收装置 | |
CN203501800U (zh) | 一种箱式热处理炉加热室快速降温的装置 | |
CN104651581A (zh) | 热处理车间余热利用系统 | |
CN110822901A (zh) | 一种加热均热的有色金属回收熔炼炉 | |
CN104178604A (zh) | 一种能耗优化的等温正火炉 | |
CN205002593U (zh) | 一种热能高回收安全辊道炉 | |
CN209456521U (zh) | 一种用于钢管的高能效光亮退火炉 | |
JP2011069509A (ja) | 加熱炉 | |
CN204830907U (zh) | 一种陶瓷焙烧节能窑炉 | |
CN204874662U (zh) | 一种轴承套圈的热处理生产线 | |
CN103471345B (zh) | 一种用高温热泵与辐射烘干工业物料的方法 | |
CN222205338U (zh) | 热处理装置 | |
CN203999686U (zh) | 一种能耗优化的等温正火炉 | |
CN202938656U (zh) | 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