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80610U - 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80610U
CN204880610U CN201520579504.3U CN201520579504U CN204880610U CN 204880610 U CN204880610 U CN 204880610U CN 201520579504 U CN201520579504 U CN 201520579504U CN 204880610 U CN204880610 U CN 204880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able interface
support member
conditioner
rotary support
inpu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95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志升
贾鹏
陈其
黄志方
王会臣
韦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795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80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80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806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包括底部支撑件、旋转支撑件和驱动装置,旋转支撑件位于底部支撑件的上方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以绕一转动轴线转动,底部支撑件上设有与转动轴线同轴并在转动轴线上间隔开的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和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旋转支撑件上设有与转动轴线同轴并在转动轴线上间隔开的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和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与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对接连通并可相对转动,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与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对接连通并可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机身能够整体旋转,达到了大角度送风的目的。

Description

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式空调器大都类似长方体的柜子,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部,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上部,通常位于外观正面上,并且相对于外观正面固定不变,只能通过增加导风叶来扩大送风范围,但是这仍然存在出风夹角偏小,影响用户舒适度的问题。随着用户对空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立式旋转空调器应运而生,由于现有的立式旋转空调器均为分体机型,受制于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冷媒连接管,因此只能通过使壳体部分旋转而改变出风口的方向。然而,壳体与风道之间的连接结构又会对出风口的旋转角度形成限制,相较传统的立式空调器而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送风范围,但是还远远达不到广角送风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立式旋转空调器不能整体旋转送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包括底部支撑件、旋转支撑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支撑件位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上方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绕一转动轴线转动,所述底部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并在所述转动轴线上间隔开的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和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所述旋转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并在所述转动轴线上间隔开的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和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与所述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对接连通并可相对转动,所述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与所述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对接连通并可相对转动。
优选地,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设有将两者连接的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
优选地,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还设有相配合的第一滚珠导轨和第一导槽,所述第一滚珠导轨嵌入所述第一导槽内并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
优选地,所述底部支撑件包括第一底座、位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上方的第一支撑平台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之间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设有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在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上,所述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滚珠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一导槽设在所述旋转支撑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还设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在所述旋转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的第二滚珠导轨,并且所述第二滚珠导轨嵌入所述旋转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之间形成的第二导槽内。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撑件包括第二底座,所述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面向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所述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在所述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上,所述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上形成有接收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的避空位。
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撑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上方的接水盘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接水盘之间的第二支撑部。
优选地,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旋转支撑件的转动角度的止挡结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上,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撑件上并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通过使用可相对转动的旋转接口连接室内外侧的冷媒管路,因此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机身能够整体旋转,达到了大角度送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一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底部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旋转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中使用的冷媒管路连接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见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参见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包括底部支撑件100、旋转支撑件200和驱动装置,其中旋转支撑件200位于底部支撑件100的上方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以绕一转动轴线转动,即底部支撑件100保持不动,比如安装在立式旋转空调器的底座部件上,而旋转支撑件200作旋转运动,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机身(即主体部分,具体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换热器、风道部件等)安装在旋转支撑件200上,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支撑件200带动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机身整体旋转,以实现大角度送风。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60、主动齿轮170和从动齿轮260,驱动电机160安装在底部支撑件100上,主动齿轮170安装在驱动电机160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260安装在旋转支撑件200上并与其转动轴线同轴,主动齿轮170与从动齿轮260啮合,由此实现旋转动力的传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实用性高。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齿轮的传动类型调整驱动装置各部件的位置关系,本实施例以圆柱齿轮传动作为示例,主动齿轮170的轴线与旋转支撑件200的转动轴线平行,而当采用锥形齿轮传动时,则主动齿轮170的轴线与旋转支撑件200的转动轴线垂直。
立式旋转空调器为分体式机型,为了避免室内外机之间的冷媒连接管连接对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运动造成限制,底部支撑件100上设有与旋转支撑件200的转动轴线同轴并在该转动轴线上间隔开的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150和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140,旋转支撑件200上设有与其转动轴线同轴并在该转动轴线上间隔开的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250和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240,在底部支撑件100与旋转支撑件200装配到位后,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150与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250对接连通并可相对转动,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140与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240对接连通并可相对转动,比如上述旋转接口可以通过插接而形成密封配合,又比如在旋转接口的对接端面增加密封圈而形成密封配合,利用该转动连接的旋转接口可以将分成两段的冷媒管路连接在一起,满足旋转运动的要求。由此,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机身能够整体旋转,比如实现360°旋转,达到了大角度送风的目的,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舒适度要求。
结合图4,位于底部支撑件100侧的冷媒输入管600a和冷媒输出管700a分别与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150和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140连接,将冷媒输入管600a和冷媒输出管700a引至阀安装板300上固定,并且在冷媒输入管600a的末端安装有截止阀400,在冷媒输出管700a的末端安装有截止阀500;位于旋转支撑件200侧的冷媒输入管600b和冷媒输出管700b分别与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250和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240连接,并且冷媒输入管600b的末端与换热器的冷媒入口连接,冷媒输出管700b的末端与换热器的冷媒出口连接。如图4所示,作为具体示例,冷媒输入管600a和冷媒输出管700a均弯折成四段,而冷媒输入管600b和冷媒输出管700b则弯折成三段,从而形成避让结构,满足布管要求。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对前述管路的具体布局进行适当变形,以满足多种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其中,在底部支撑件100与旋转支撑件200之间设有推力轴承(图未示),该推力轴承与旋转支撑件200的转动轴线同轴,因此可避免底部支撑件100与旋转支撑件200直接接触而导致摩擦阻力过大的问题,并且增加推力轴承可以承受更大的轴向力,工作平稳,噪声及振动小。具体地,推力轴承主要包括与底部支撑件100连接固定的底圈、与旋转支撑件200连接固定的顶圈、位于底圈与顶圈之间的限位圈和装在限位圈内的滚动体。
另外,在底部支撑件100与旋转支撑件200之间还设有第一滚珠导轨131,该第一滚珠导轨131与旋转支撑件200的转动轴线同轴,并且第一滚珠导轨131嵌入底部支撑件100与旋转支撑件200之间形成的第一导槽212内,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槽212的截面形状大致呈U形,可以通过使旋转支撑件200的端面向内凹陷以形成第一导槽212,此时第一滚珠导轨131安装在底部支撑件100上,当然也可以将第一滚珠导轨131和第一导槽212的位置互换。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一滚珠导轨131和第一导槽212形成的定位配合,可以提高旋转支撑件200的稳定性,保持定轴旋转状态。显然,前述定位配合的形成方式有多种,比如第一滚珠导轨131的滚动体与第一导槽212的其中一侧壁接触,又比如第一滚珠导轨131的滚动体与第一导槽212的两侧壁接触,具体应用时可灵活选择。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底部支撑件100和旋转支撑件200的几何形状可以根据应用环境任意选择,图1仅示出了其中一种示例结构。具体地,底部支撑件100包括第一底座110、位于第一底座110的上方的第一支撑平台130和连接在第一底座110与第一支撑平台130之间的第一支撑部120,其中第一底座110和第一支撑平台130呈圆盘形,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构造成其他形状,第一支撑部120呈圆柱状,起到支撑第一支撑平台130的作用。第一支撑平台130上设有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132,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150安装在该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132上,而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140安装在第一支撑平台130上,其中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132通过一偏离第一支撑平台130中心轴线的连接结构稳固地设在第一支撑平台130的上方,以在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132与第一支撑平台130之间形成用于接收冷媒管路的避空位136,同时使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150和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140上下错开一定距离,以满足同轴布置的装配要求。根据本实施例底部支撑件100的结构形式,对应选定驱动电机160、前述推力轴承和第一滚珠导轨131的安装位置,其中驱动电机160安装在第一支撑平台130上,推力轴承位于第一支撑平台130与旋转支撑件200之间,第一滚珠导轨131安装在第一支撑平台130上,第一导槽212设在旋转支撑件200上。
在一变形实施例中,为了给旋转支撑件200提供更加牢靠的支撑,第一支撑平台130上还设有第二支撑平台133,出于简化结构和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目的,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132形成于第二支撑平台133。在旋转支撑件200与第二支撑平台133之间还设有与旋转支撑件200的转动轴线同轴的第二滚珠导轨135,并且第二滚珠导轨135嵌入旋转支撑件200与第二支撑平台133之间形成的第二导槽215内。具体地,第二支撑平台133为扇形结构,第二滚珠导轨135为非标件,并安装在第二支撑平台133上,第二导槽215设在旋转支撑件200上,由此通过在轴向上增加径向定位配合可以提高旋转支撑件200在转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与底部支撑件100的结构相适应,旋转支撑件200包括第二底座210,第二底座210呈圆盘形,并且其上设有面向第一支撑平台130的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213,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213自第二底座210的端面向下延伸,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240安装在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213上,而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250安装在第二底座210上,以使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250和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240上下错开一定距离,满足同轴布置的装配要求,同时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213上形成有接收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132的避空位214,另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132与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213之间的配合关系来达到限制底部支撑件100与旋转支撑件200之间的轴向移动,提高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而对于设有第二支撑平台133的实施方式,第二底座210上形成有朝向第一支撑平台130延伸的侧壁211,该侧壁211具有一侧面开口,以供底部支撑件100的部分结构装入侧壁211围合形成的腔室内。第一导槽212设在侧壁211的端面上,由于侧壁211并非沿着圆周方向连续延伸而形成闭合结构,因此第一导槽212也并非一圈环形结构,但是第一导槽212所在弧形对应的圆心角较大,比如270°,故不会对径向定位造成影响。相应地,可以将从动齿轮260设在侧壁211的内壁面上,但是当侧壁211具有侧面开口时,应当将从动齿轮260切除部分,并且该切除的部分与侧面开口相对应。值得一提的是,若旋转支撑件200为注塑件,则可以在侧壁211上一体形成从动齿轮260。
此外,旋转支撑件20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底座210的上方的接水盘230和连接在第二底座210与接水盘230之间的第二支撑部220,其中接水盘230呈圆盘形,具体形状可根据位于接水盘230上方的换热器进行适应性调整,以满足承接冷凝水的要求,并且该接水盘230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将收集的冷凝水排出机外的排水软管231。
考虑到立式旋转空调器在实际使用时所需的送风角度一般小于180°,在底部支撑件100与旋转支撑件200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旋转支撑件200的正反转动角度的止挡结构,比如通过该止挡结构将旋转支撑件200的转动角度限制在0~180°,或者是其他任意适用的角度范围,以避免旋转支撑件200转动过度而引起其他问题。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二支撑平台133和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213构成了前述止挡结构,两者均为扇形结构,并且在旋转支撑件200的转动轴线上至少部分重合,因此当第二支撑平台133与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213相抵时起到限位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前述止挡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适用结构形式,比如底部支撑件100上设有一段圆弧形限位槽,旋转支撑件200上设有嵌入该限位槽内的凸柱,由此可通过凸柱与限位槽的两端分别相抵时起到限位作用,当然还具有其他本文未述的结构形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同时,在增加了止挡结构后,可以保证主动齿轮170与从动齿轮260保持在啮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在一实施例中,该立式旋转空调器包括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通过使用该旋转机构可实现上部机身整体旋转的送风效果。应当理解的是,该立式旋转空调器还包括诸如壳体组件、换热器、风道组件等组成部件,这些组成部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本立式旋转空调器实施例包括上述旋转机构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件、旋转支撑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支撑件位于所述底部支撑件的上方并通过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以绕一转动轴线转动,所述底部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并在所述转动轴线上间隔开的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和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所述旋转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并在所述转动轴线上间隔开的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和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与所述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对接连通并可相对转动,所述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与所述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对接连通并可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设有将两者连接的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还设有相配合的第一滚珠导轨和第一导槽,所述第一滚珠导轨嵌入所述第一导槽内并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件包括第一底座、位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上方的第一支撑平台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之间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设有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在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上,所述输出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推力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与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所述第一滚珠导轨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所述第一导槽设在所述旋转支撑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平台上还设有第二支撑平台,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形成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在所述旋转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之间还设有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的第二滚珠导轨,并且所述第二滚珠导轨嵌入所述旋转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平台之间形成的第二导槽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件包括第二底座,所述输入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面向所述第一支撑平台的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所述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在所述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上,所述输出管第二旋转接口安装部上形成有接收所述输入管第一旋转接口安装部的避空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上方的接水盘和连接在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接水盘之间的第二支撑部。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与所述旋转支撑件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旋转支撑件的转动角度的止挡结构。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底部支撑件上,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撑件上并与所述转动轴线同轴,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10.一种立式旋转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
CN201520579504.3U 2015-08-04 2015-08-04 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0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9504.3U CN204880610U (zh) 2015-08-04 2015-08-04 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9504.3U CN204880610U (zh) 2015-08-04 2015-08-04 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80610U true CN204880610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24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950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80610U (zh) 2015-08-04 2015-08-04 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8061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826A (zh) * 2017-12-05 2018-05-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模式控制方法
CN109099005A (zh) * 2018-07-11 2018-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06826A (zh) * 2017-12-05 2018-05-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模式控制方法
CN109099005A (zh) * 2018-07-11 2018-12-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塔扇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3499B (zh) 空调
CN103868147B (zh) 空调器
CN102853521B (zh) 空调器导风机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2267186U (zh) 一种空调器的出风组件及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2328525U (zh) 一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4880610U (zh) 立式旋转空调器的旋转机构及立式旋转空调器
WO2014190780A1 (zh) 用于空调的送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2109621U (zh) 空调器导风机构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4315694A (zh) 室内风管机
CN111237869A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876610Y (zh) 远射程变流态送风口
CN105115064A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110886722A (zh) 一种分区送风的贯流风扇及空调器
JP5108674B2 (ja) 空調装置
CN205425586U (zh) 风门装置
KR20130022576A (ko) 양방향 팬 조립체
CN209978180U (zh) 一种可转动的立式空调
JP6502632B2 (ja) 室外機及びこの室外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02466278A (zh) 立式空调器
CN208059246U (zh) 水泵组件和空调器
CN111425462B (zh) 一种出风阵列机构及应用其的出风设备
CN113123977B (zh) 风机、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106839096A (zh) 吊顶空调机
CN210345657U (zh) 涡环发生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168270A (zh) 一种带有轴承组的转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