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71410U -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71410U
CN204871410U CN201520576817.3U CN201520576817U CN204871410U CN 204871410 U CN204871410 U CN 204871410U CN 201520576817 U CN201520576817 U CN 201520576817U CN 204871410 U CN204871410 U CN 204871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aped
arc
positioning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768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华
孔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etu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etu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etu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etu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768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71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71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714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中心架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上分别连接自行车的各个组件,通过第一部和第二部的转动连接,使自行车的车架能够通过旋转进行折叠;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定位机构实现第一部与第二部之间的转动角度控制,从而实现自行车折叠过程的简化;并通过环形摁钮实现定位机构的一件接触,使自行车折叠/展开过程显得更为简单方便,解决现有折叠自行车折叠过程操作繁琐的问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的折叠机构,它是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英文bicycle。其中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即两轮车。在中国内地、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自行车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折叠自行车属于自行车的一个分类。一般折叠车有车架折叠关节和立管折叠关节构成。通过车架折叠,将前后两轮对折在一起,可减少45%左右的长度。整车在折叠后可放入登机箱和折叠包内,以及汽车的后备箱。在折叠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来工具,可手动将车折叠展开。在折叠后通过座杆做为支撑点以使折叠后能立稳。折叠自行车携带、使用方便舒适,生产工艺成熟。
但是这种折叠自行车的折叠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取下一定数量控制自行车折叠的插销,以及一些拧紧的螺钉,花需费使用者大量的时间进行折叠。
同时折叠完毕后的车身仍旧占据较大的空间,且其折叠完毕后的外形较为怪异,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折叠自行车折叠过程操作繁琐的问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包括有:
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中部可旋转安装;
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口;
所述第二部包括第二壳体和至少两组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的定位基块、定位压盖、定位弹簧和定位柱;所述定位基块内设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由靠近第一部的第一孔和远离第一部的第二孔组成;所述定位柱上端设有定位头,定位头位于第二孔内,定位柱中部位于第一孔内;定位压盖固定在定位基块外端;定位弹簧压缩在定位压盖和定位头之间,并容纳在第二孔内;
所述第一部包括第一壳体、环形摁钮和弹簧,第一壳体远离第二部的一侧设有容纳环形摁钮的摁钮槽,环形摁钮内侧设有贯穿摁钮槽槽底的顶压柱,所述弹簧位于摁钮槽内并套在顶压柱上;
第一壳体靠近第二部的一侧设有定位通孔;定位通孔以及顶压柱的数量分别与定位柱匹配,顶压柱内端分别对应所述定位通孔;
第一部与第二部呈X形时,所述定位通孔分别与所述定位柱对应;定位柱下端伸出第二部至第一部的定位通孔内;
靠近第一部的第二壳体上设有弧形通孔和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的弧形限位块,所述弧形通孔和弧形限位块围绕在中心传动组件外周侧并位于同一圆周上,弧形限位块内设有沿其弧形长度方向的弧形通孔,弧形弹簧安装在弧形通孔内,并且两端伸出所述弧形通孔;
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并伸入弧形通孔的凸块和位于第二壳体内并与凸块连接的连接块;凸块随第一部和第二部相对旋转而跟随弧形通孔活动;所述连接块的尺寸大于弧形通孔的宽度,连接块的一侧与伸出所述弧形限位块的弧形弹簧一端对应。
进一步的,第一部内侧的外壁面和第二部内侧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环形滚珠槽,两个环形滚珠槽之间设有多个排列呈环形的滚珠。
进一步的,沿所述弧形通孔两侧的第二壳体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两条第一滚珠槽,连接块内侧面设有与所述两条第一滚珠槽对应的两处第二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和第二滚珠槽之间设有多个限位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滚珠槽由多个球形槽组成。
进一步的,弧形通孔和弧形限位块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两组弧形限位块分别位于两组弧形通孔之间,形成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顶压柱朝向第一部的一端设有顶压头,所述顶压头呈圆柱形,顶压头的顶部呈圆顶,顶压头的直径小于顶压柱的直径,定位通孔的直径大于顶压头的直径小于顶压柱的直径,所述顶压头的长度与定位通孔深度相同。
进一步的,定位通孔的直径等于顶压头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通孔朝向顶压柱的一侧设有用于增加导向作用的延伸孔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发明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其第一部和第二部中部转动连接,二者可发生相对的旋转;其定位机构用于限制二者的转动,当定位柱伸入定位通孔时,定位柱穿过第一部和第二部,将二者连通,保持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转动角度,实现二者的限位。当摁压环形摁钮使顶压柱进入定位通孔并将定位柱顶出定位通孔,使定位柱不在连通第一部和第二部,二者解除限位,可发生相对的转动,实现X形中心架由“X”和“I”形之间的互相转换。
二、X形中心架的第一部和第二部上的安装口可用于安装自行车的车头、鞍座和前后轮组件,在展开状态时自行车的整体形状呈“X”形,当将其进行折叠时,其形状呈“I”形。在折叠或展开时,仅需使用者通过摁压环形摁钮,即可解除X形中心架的限位,使车架发生转动折叠,使用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将其折叠或展开,无需取下定位销或螺钉,极大的节约自行车在折叠过程中所需的操作时间,这种折叠自行车在使用中更为方便快捷。自行车在折叠后,其形状保持原有的整体外形,折叠后的形状呈直线型,可将折叠后的自行车放置于汽车坐垫下方、桌椅下方、靠墙摆放等,其占用的空间体积小,更为小巧玲珑。
三、本发明中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除了用于自行车的折叠,还可用于门把手的旋转定位、餐桌玻璃的旋转定位等多种用途,不单单局限于折叠自行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实施例1中第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二部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X形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连接块和第二滚珠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连接块和第二滚珠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定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用于折叠自行车(展开)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用于折叠自行车(折叠)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用于折叠自行车(展开)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X形中心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5、第一部;50、环形摁钮;501、顶压柱;5010、顶压头;51、第一壳体;513、摁钮槽;52、定位通孔;55、凸块;56、滚珠;57、环形滚珠槽;
6、第二部;61、第二壳体;614、弧形通孔;6410、连接桥;615、滚珠槽;62、限位机构;620、压盖;621、定位弹簧;622、定位基块;6220、第二孔;6221、第一孔;623、定位柱;63、中心传动组件;64、弧形限位块;65、第二传动轴;650、前轮锥齿轮;66、连接块;660、第二滚珠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10所示的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包括有:
第一部5和第二部6;第一部5和第二部6中部可旋转安装;
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口;
第二部6包括第二壳体61和至少两组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二壳体61上的定位基块622、定位压盖620、定位弹簧621和定位柱623;定位基块622内设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由靠近第一部5的第一孔6221和远离第一部5的第二孔6220组成;定位柱623上端设有定位头,定位头位于第二孔6220内,定位柱623中部位于第一孔6221内;定位压盖620固定在定位基块622外端;定位弹簧621压缩在定位压盖620和定位头之间,并容纳在第二孔6220内;
定位机构用于限制X形中心架的形状,当X形中心架处于折叠或是打开状态时,定位机构可限制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相对移动,使X形中心架在使用或折叠收起时能够保持一个固定的形状,保持行车的安全性以及折叠携带时的便携性。
如图7中所示,定位机构中的定位基块622与第二部6一体成型设置,定位基块622的中部有阶梯孔,阶梯孔包括第一孔6221和第二孔6220,第一孔6221为靠近第一部5的通孔,且第一孔6221的孔径小于第二孔6220的孔径,阶梯孔内放置有定位柱623,定位柱623的前端位于第一孔6221内,定位柱623的后端为直径大于第一孔6221的圆形板片,定位柱623后设有定位弹簧621,定位弹簧621抵触定位压盖620,为定位柱623提供一个向下的力,使定位柱623处于常弹出状态,摁压定位柱623可使其向上退缩进入第一孔6221内。
在正常使用状态(中心架的第一部5和第二部6交错时,中心架展开呈X形和折叠状态)下,定位柱623受定位弹簧621的作用,处于伸出状态,并且定位柱623进入与正常使用状态对应的第一部5定位通孔52内,使第一部5与第二部6无法发生相对的转动,使二者固定。
第一部5包括第一壳体51、环形摁钮50和弹簧,第一壳体51远离第二部6的一侧设有容纳环形摁钮50的摁钮槽513,环形摁钮50内侧设有贯穿摁钮槽513槽底的顶压柱501,弹簧位于摁钮槽513内并套在顶压柱501上。
顶压柱501的位置和数量与定位通孔52均对应,在环形摁扭处于未摁压状态时,定位柱623穿过定位基块622和定位通孔52,使第一部5与第二部6无法发生相对的转动,当摁压环形摁扭,顶压柱501向上移动并进入定位通孔52内,将定位柱623挤出定位通孔52使之缩入第一孔6221内,使定位柱623不再限制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转动,第一部5和第二部6可再次转动。
通过摁压环形摁扭,使X形中心架解除限位,使X形中心架可以从X形的使用状态向折叠状态转变,在转动过程中,松开环形摁扭,当定位柱623再次对准定位通孔52时,定位柱623在定位弹簧621的作用下再次将定位柱623送入定位通孔52内,使X形中心架处于折叠状态,并且第一部5和第二部6再次限位无法发生转动,保持X形中心架处于折叠状态。当X形中心架从折叠状态至展开的X形的使用状态,亦是同上相同的流程。
顶压柱501上的弹簧一端抵触摁钮槽513一端抵触环形摁钮50,提供环形摁钮50一个回弹的力,使定位机构中的环形摁钮50常时间处于弹出状态。
第一壳体51靠近第二部6的一侧设有定位通孔52;定位通孔52以及顶压柱501的数量分别与定位柱623匹配,顶压柱501内端分别对应定位通孔52。
靠近第一部5的第二壳体61上设有弧形通孔614和固定在第二壳体61上的弧形限位块64,弧形通孔614和弧形限位块64围绕在中心传动组件63外周侧并位于同一圆周上,弧形限位块64内设有沿其弧形长度方向的弧形通孔614,弧形弹簧安装在弧形通孔614内,并且两端伸出弧形通孔614。
如图4和图5所示,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还包括限位机构62,限位机构62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51并伸入弧形通孔614的凸块55和位于第二壳体61内并与凸块55连接的连接块66;凸块55随第一部5和第二部6相对旋转而跟随弧形通孔614活动;连接块66的尺寸大于弧形通孔614的宽度,连接块66的一侧与伸出弧形限位块64的弧形弹簧一端对应。弧形通孔614和弧形限位块64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两组弧形限位块64分别位于两组弧形通孔614之间,形成环形。
弧形限位块64和弧形通孔614的作用均是限制与凸块55相连的连接块66的转动角度,弧形限位块64限制连接块66的转动角度,弧形通孔614限制凸块55的转动角度,由于凸块55、连接块66最终都与第一部5相连,故此处通过限制凸块55、连接块66与弧形限位块64、弧形通孔614之间的转动角度,限制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转动角度。防止第一部5和第二部6相对转动360°,防止其转动过度,使连接块66的转动幅度限制在90°内,如图1中所示,鞍座组件相对车头组件的转动角度仅有90°。
并且,当折叠自行车打开时,在定位机构对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的定位基础上,弧形限位块64还能提供凸块55一定的限位定位能力同时,还能够承受鞍座组件上人体重量所施加的向下的压力,通过弧形限位块64和凸块55的配合,有效承受这部分人体的压力,防止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柱623的损坏,有效延长中部X形中心架的定位机构的使用寿命。
弧形限位块64两端还设有通孔,其通孔内放置有弹簧,当自行车处于X展开状态或者折叠状态时,连接块66均与弧形限位块64抵触。当自行车处于展开状态时,一旦使用者摁压环形摁钮50将x形中心架的定位解除,第一部5和第二部6会受到弹簧的作用,迅速的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车架瞬间缩起,之后使用者将自行车进一步折叠至折叠状态,在进入折叠状态前,连接块66再次挤压弧形限位块64上的弹簧,定位机构完成定位,自行车进入折叠状态。而当自行车从折叠状态进入展开状态时,其顺序和折叠的顺序相同。
沿弧形通孔614两侧的第二壳体61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两条第一滚珠槽615,两条第一滚珠槽615分别位于弧形通孔614的两侧,连接块66内侧面设有与两条第一滚珠槽615对应的两处第二滚珠槽660,第一滚珠槽615和第二滚珠槽660之间设有多个限位滚珠。
连接块66的作用在于通过连接块66、弧形通孔614和凸块55将第二部6紧紧的贴合于第一部5上,连接块66与第二部6夹紧,因此摩擦力也较大,而此处的多个限位滚珠位于第一滚珠槽615和第二滚珠槽660之间,可极大的降低连接块66和第二部6转动的摩擦力,而且不降低二者之间的夹紧力,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
其中,第二滚珠槽660的形状可以如图6所示,第二滚珠槽660呈两条弧形线段并与连接块66的旋转中心同心设置,所有的限位滚珠均位于弧形槽内,彼此抵触并保持各自的位置。
第二滚珠槽660的形状也可以如图5所示,第二滚珠槽660由多个半球形的槽组成,各个限位滚珠位于其各自的半球形的第二滚珠槽660内,与图6中的第二滚珠槽660相比,图5的第二滚珠槽660对于限位滚珠的位置限制更为明显,不易产生限位滚珠跳出现象,本实施例中采用图5中的第二滚珠槽660。
第一部5内侧的外壁面和第二部6内侧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环形滚珠槽57,两个环形滚珠槽57之间设有多个排列呈环形的滚珠。
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滚珠槽615用于滚珠的放置,滚珠放置在滚珠槽615内后,可极大的降低第一部5和第二部6之间的摩擦,减少磨损降低折叠自行车展开或折叠时的摩擦,使之使用更为方便。
实施例2:如图11至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X形中心架相比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弧形通孔614呈封闭的环形,弧形通孔614上方设有连接桥6410,由于弧形通孔614呈环形,第二部6中心部位的圆形板缺少连接,因此增设连接桥6410用于第二部6中心部位的圆形板同第二部6的间接连接。连接部呈拱形,其下方可供连接块66通过。
本实施例具有实施例1中的定位机构,但是不具有实施例1中的弧形限位块64,并且弧形通孔614呈封闭的圆环形状,因此凸块55可以在弧形通孔614内自由移动,使第一部5相对第二部6可无限制的转动(实施例1中的转动角度仅为90°)。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部5相对第二部6的转动角度未限定,一旦摁压环形摁钮50,定位机构不再具有定位作用,X形中心架上的第一部5可相对第二部6无限制的旋转。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中心架旋转的角度更多,使用者的使用方式更为开放。
本实施例中的X形中心架可用于转动餐桌的桌面、旋转座椅等旋转无限制的餐具、家具等旋转处。
实施例3: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前面二者的区别仅在于:顶压柱501的直径大于定位通孔52直径,顶压柱501无法直接伸入定位通孔52内。取而代之的,顶压柱501前端(顶压柱501朝向第二部6为前端)设有顶压头5010,顶压头5010可伸入定位通孔52内。
如图7所示:顶压头5010呈圆柱形,略小于定位通孔52的直径,定位通孔52与顶压头5010之间的间隙小于0.1mm;定位通孔52朝向顶压柱501的一侧设有用于增加导向作用的延伸孔壁。
顶压头5010的直径小于定位通孔52,顶压头5010在环形摁钮50的作用下可以被顶入定位通孔52内,将定位柱623顶出,使定位机构的定位作用失效,第一部5和第二部6可发生相对的转动。延伸孔壁用于增加定位通孔52的长度,使其对定位柱623的导向作用更为明显。
顶压头5010的长度与定位通孔52深度相同。在环形摁钮50摁压使顶压头5010进入定位通孔52内时,顶压头5010需将定位柱623完全顶出定位通孔52,并且顶压头5010还必须位于定位通孔52内,即顶压头5010和定位柱623的接触面处于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转动平面内。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顶压头5010和定位通孔52之间的检验:将顶压头5010放入定位通孔52,从另一侧观察顶压头5010的位置,即可判断顶压头5010的长度是否与定位通孔52的长度相同,是否符合需求。以此来限制顶压柱501的伸出量,防止顶压柱501伸出过度进入第一孔6221内,导致第一部5和第二部6难以转动。
同时,关于顶压柱501的伸入量,也可在顶压柱501尾部(环形摁钮50端)设置限位结构,防止顶压柱501过度伸入,但是相比上述的顶压头5010的限位方式,上述的限位方式更易于测量和判断。
顶压头5010和定位柱623的顶部均呈圆顶,由于顶压头5010和定位柱623二者接触面位于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交界面上,若采用不带倒角边的顶压头5010和定位柱623,则在转动的过程中顶压头5010或定位柱623很容易可在第一孔6221或定位通孔52内。因此,通过增设圆顶,使二者在交界面上具有一定的过渡弧面。若采用倒角亦可达到相似的效果,但采用圆顶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使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包括有:
第一部(5)和第二部(6);第一部(5)和第二部(6)中部可旋转安装;
所述第一部(5)和第二部(6)的两端均设有安装口;
所述第二部(6)包括第二壳体(61)和至少两组定位机构(62);
所述定位机构(62)包括固定在第二壳体(61)上的定位基块(622)、定位压盖(620)、定位弹簧(621)和定位柱(623);所述定位基块(622)内设有阶梯通孔,阶梯通孔由靠近第一部(5)的第一孔(6221)和远离第一部(5)的第二孔(6220)组成;所述定位柱(623)上端设有定位头,定位头位于第二孔(6220)内,定位柱(623)中部位于第一孔(6221)内;定位压盖(620)固定在定位基块(622)外端;定位弹簧(621)压缩在定位压盖(620)和定位头之间,并容纳在第二孔(6220)内;
所述第一部(5)包括第一壳体(51)、环形摁钮(50)和弹簧(502),第一壳体(51)远离第二部(6)的一侧设有容纳环形摁钮(50)的摁钮槽(513),环形摁钮(50)内侧设有贯穿摁钮槽(513)槽底的顶压柱(501),所述弹簧(502)位于摁钮槽(513)内并套在顶压柱(501)上;
第一壳体(51)靠近第二部(6)的一侧设有定位通孔(52);定位通孔(52)以及顶压柱(501)的数量分别与定位柱(623)匹配,顶压柱(501)内端分别对应所述定位通孔(52);
第一部(5)与第二部(6)呈X形时,所述定位通孔(52)分别与所述定位柱(623)对应;定位柱(623)下端伸出第二部(6)至第一部(5)的定位通孔(52)内;
靠近第一部(5)的第二壳体(61)上设有弧形通孔(614)和固定在第二壳体(61)上的弧形限位块(64),所述弧形通孔(614)和弧形限位块(64)围绕在中心传动组件(63)外周侧并位于同一圆周上,弧形限位块(64)内设有沿其弧形长度方向的弧形通孔(614),弧形弹簧安装在弧形通孔(614)内,并且两端伸出所述弧形通孔(614);
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壳体(51)并伸入弧形通孔(614)的凸块(55)和位于第二壳体(61)内并与凸块(55)连接的连接块(66);凸块(55)随第一部(5)和第二部(6)相对旋转而跟随弧形通孔(614)活动;所述连接块(66)的尺寸大于弧形通孔(614)的宽度,连接块(66)的一侧与伸出所述弧形限位块(64)的弧形弹簧一端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其特征在于:第一部(5)内侧的外壁面和第二部(6)内侧的外壁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环形滚珠槽(57),两个环形滚珠槽(57)之间设有多个排列呈环形的滚珠(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弧形通孔(614)两侧的第二壳体(61)内侧面上分别设有两条第一滚珠槽(615),连接块(66)内侧面设有与所述两条第一滚珠槽(615)对应的两处第二滚珠槽(660),所述第一滚珠槽和第二滚珠槽(660)之间设有多个限位滚珠(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珠槽(660)由多个球形槽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弧形通孔(614)和弧形限位块(64)的数量均为两组,且两组弧形限位块(64)分别位于两组弧形通孔(614)之间,形成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柱(501)朝向第一部(5)的一端设有顶压头(5010),所述顶压头(5010)呈圆柱形,顶压头(5010)的顶部呈圆顶,顶压头(5010)的直径小于顶压柱(501)的直径,定位通孔(52)的直径大于顶压头(5010)的直径小于顶压柱(501)的直径,所述顶压头(5010)的长度与定位通孔(52)深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其特征在于:定位通孔(52)的直径等于顶压头(5010)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孔(52)朝向顶压柱(501)的一侧设有用于增加导向作用的延伸孔壁。
CN201520576817.3U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1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6817.3U CN204871410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76817.3U CN204871410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71410U true CN204871410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5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7681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71410U (zh) 2015-08-04 2015-08-04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714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5234A (zh) * 2015-08-04 2015-11-11 杭州乐途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35234A (zh) * 2015-08-04 2015-11-11 杭州乐途电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71410U (zh)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CN105799827B (zh) 电动平衡车
CN203958497U (zh) 折叠车
CN203740071U (zh) 一种折叠车把结构
CN204548336U (zh) 车架管转动连接结构
CN105035234A (zh) 一种可合并的折叠x形中心架
CN204871312U (zh) 一种自带锁式折叠自行车
CN204895715U (zh) 一种高强度带锁的折叠自行车
CN205499191U (zh) 电动平衡车及其车座
CN204821928U (zh) 一种带限位的自行车中心架的定位盖
CN204846232U (zh) 一种x形折叠自行车
CN204846233U (zh) 一种自行车中心架的摁钮盖
CN204871411U (zh) 一种自行车中心架的定位盖
CN204821930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中心架的摁钮盖
CN204871414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中心架的定位盖
CN204821926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04871409U (zh) 一种高强度折叠自行车
CN104960613A (zh) 一种高强度小型折叠自行车
CN204871423U (zh) 一种x形折叠自行车的转向系统
CN204846234U (zh) 一种高强度小型折叠自行车
CN105059447A (zh) 一种前后轮贴合型的折叠自行车
CN204821936U (zh) 一种可拆卸的自行车
CN204915990U (zh) 一种快拆式自行车
CN104973188A (zh) 一种高强度带锁的折叠自行车
CN204821931U (zh) 一种圆形的x形中心旋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