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66378U - 针筒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针筒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66378U
CN204866378U CN201520313346.7U CN201520313346U CN204866378U CN 204866378 U CN204866378 U CN 204866378U CN 201520313346 U CN201520313346 U CN 201520313346U CN 204866378 U CN204866378 U CN 204866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portion
plastic pin
pin cylinder
clamping part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33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乾杰
叶挺
陈浩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133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66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66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663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筒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点胶机构的供胶针筒,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安装部,至少一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并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至少一夹持腔以供容置至少一所述供胶针筒,至少一施力件,所述施力件优选地是弹性元件,其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以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夹持部类似杠杆地移动将所述供胶针筒限位于所述夹持腔,从而所述供胶针筒适合用于所加工产品进行施胶作业。

Description

针筒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固定装置,尤其是应用于加工设备的点胶机构的一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供胶针筒。
背景技术
点胶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点胶是靠工人手工操作的,手工点胶具有操作复杂、速度慢、精确度低、容易出错,而且无法进行复杂图形的操作,更无法实现生产自动化等缺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求而逐渐被自动点胶机替代。自动点胶工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汽车部件、手袋、包装盒等。自动点胶工艺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能够实现一些手动点胶无法完成的工艺。
例如图1、图2所示为应用于影像模组生产制作行业常见的传统供胶针筒固定装置100A,所述固定装置100A具有两安装孔10A,各所述安装孔10A呈对称设置地分别形成于所述固定装置100A的上部分及下部分,且位于所述固定装置100A下部分的所述安装孔10A的孔径小于位于所述固定装置100A的上部分的所述安装孔10A。所述固定装置100A的两所述安装孔10A用于固定至少一供胶针筒,供胶针筒的下半部分及上半部分得以分别套合于位于所述固定装置100A的下半部分的所述安装孔10A及上半部分的所述安装孔10A,也就是说,所述固定装置100A上半部分的所述安装孔10A允许供胶针筒的下半部分穿过,但不允许供胶针筒的上半部分穿过,所述固定装置100A的下半部分的所述安装孔10A不允许供胶针筒的上半部分及下半部分穿过,从而得以套合供胶针筒于两所述安装孔10A。所述固定装置100A的上半部分及下半部分分别具有一固定孔11A,各所述固定孔11A用于安置连接件,如螺丝。进一步地,各所述固定孔11A分别与所述安装孔10A联通,进而,安置于所述固定孔10A的连接件得以通过所述固定孔11A而暴露于所述安装孔10A。当连接件通过所述固定孔11A而暴露于所述安装孔10A时,连接件得以接触被安置于安装孔10A的供胶针筒并提供作用力使供胶针筒紧紧地顶触于所述安装孔10A孔壁,从而分别锁紧供胶针筒的上部分及下部分于所述固定装置100A的两所述安装孔10A,也就是说,连接件得以通过所述固定孔11A将供胶针筒锁紧于所述固定孔10A,即供胶针筒通过点固定被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100A。然而,供胶针筒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供胶针筒的供胶端在作业过程中会受到外力作用而叫容易连接件对供胶针筒在所述安装孔10A内的位置的偏移,即供胶针筒的供胶位置易发生偏移,从而影响供胶针筒的点胶效果。此外,在更换供胶针筒时,不同的操作人员对连接件的固定效果存在偏差,从而导致连接件对供胶针筒的锁紧力前后不一致或对同一供胶针筒的上下部分的锁紧力不一致而影响点胶效果,进一步影响工作效率及产品出良率。此外,由于所述安装孔10A的大小与供胶针筒的规格匹配,当更换其他规格的供胶针筒时,所述固定装置100A便很有可能失去了对其他规格种类的供胶针筒的固定效果,即所述固定装置100A的通用性有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种通用性强且对供胶针筒的固定效果好的供胶针筒固定装置将对工业生产产生积极的影响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点胶机构的供胶针筒,相对于传统的点固定的方法,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接触形成点集合固定以稳固地固定所述供胶针筒,使得所述供胶针筒的位置不会在外力作用下轻易变动而影响供胶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得以包括一施力限位件,通过利用所述施力限位件自身的弹性势能,所述供胶针筒得以被自主地夹持于所述固定装置,且所述施力限位件作用于所述供胶装置的作用力大于所述供胶装置受到的外力及重力的合力,从而所述供胶装置得以被稳固地固定于所述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施力限位件,所述施力限位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施力限位件及一第二施力限位件,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及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之间存在吸引力以用于自主地夹持所述供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紧固部,所述紧固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紧固部及一第二紧固部,所述供胶针筒得以被夹持于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之间,所述紧固部的规格与所述供胶针筒的规格一致,进而,当更换同规格的所述供胶针筒时,所述供胶针筒的供胶位置固定,无需进行调试测验,从而得以提高对产品的加工效率及产品出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安装固定部及一夹持部,所述供胶针筒被夹持于形成于所述安装固定部及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夹持腔内,通过施加外力于所述夹持部得以暴露出所述夹持腔以取出所述供胶装置进行更换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管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握持部,通过施力于所述握持部得以驱离所述夹持部及所述安装部以暴露出所述夹持腔对所述供胶针筒进行更换,从而简便所述供胶装置的更换动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筒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点胶机构的供胶针筒,其包括:
一安装部;
至少一可活动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并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至少一夹持腔以供容置至少一所述供胶针筒;以及
至少一施力限位件,所述施力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夹持部及所述安装部之间以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供胶针筒于所述夹持腔。
优选地,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固定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点胶机构的工作机台,从而将所述供胶针筒连接于所述工作机台以用于所加工产品进行施胶作业。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具有一近端及一远端,所述安装部具有一近端及远端,所述夹持部的远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远端之间形成一与所述夹持腔相连通的开口,以用于取放所述供胶针筒,所述夹持部的远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远端通过所述施力限位件的作用自主地趋近,以在所述供胶针筒放置于所述夹持腔时,防止所述供胶针筒从所述开口滑出。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近端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安装孔及至少一第一安装孔,所述针筒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得以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当所述连接轴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时,所述夹持部得以依着所述连接轴转动而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随着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轴的转动而改变所述开口的大小,从而将所述供胶针筒夹持于所述夹持腔或从所述夹持腔取出以完成所述供胶针筒的更换操作。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近端分别具有至少一安装孔,所述施力限位件可选择地安装于位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安装孔,或位于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安装孔,或同时安装于位于所述夹持部的安装孔及位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安装孔,当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轴转动而使所述开口增大时,所述施力限位件得以分别施力于所述安装部的近端及所述夹持部的近端使所述夹持部的远端自主地向着所述安装部的远端驱近,从而使所述供胶针筒稳固地定位于所述夹持腔。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施力限位件为选自一组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片弹簧、橡胶皮筋中的一种或组合,当所述夹持部的远端与所述安装部的远端相驱离时,所述施力限位件得以在所述安装部的近端及所述夹持部的近端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而反作用于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近端,使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件类似杠杆地移动而令所述夹持部的远端自主地向着所述安装部的远端趋近,从而使所述供胶针筒稳固地定位于所述夹持腔。
优选地,所述施力限位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施力端一第二施力端及一形变部,所述第一施力端及所述第二施力端分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形变部的两端,所示施力限位件具有一限位通道,当所述连接轴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限位通道时,所述夹持部得以依着所述连接轴转动而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随着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轴的转动而改变所述开口的大小,从而将所述供胶针筒夹持于所述夹持腔或从所述夹持腔取出以完成所述供胶针筒的更换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施力限位件为选自一组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片弹簧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第一施力端及所述第二施力端分别触合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当所述夹持部的远端与所述安装部的远端相驱离时,所述第一施力端及所述第二施力端随之发生相对移动使得所述形变部发生弹性形变而通过所述第二施力端及所述第一施力端分别反作用于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近端,使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件类似杠杆地移动而令所述夹持部的远端自主地向着所述安装部的远端趋近,从而使所述供胶针筒稳固地定位于所述夹持腔。
优选地,所述施力限位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施力限位件及所述一第二施力限位件,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及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及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得以相互吸引,其中,当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为磁性元件时,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可选择地为与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磁极相反的磁性元件得以被磁性吸引的金属元件;当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为得以被磁性元件吸引的金属时,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得以为磁性元件。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安装于所述夹持部以供施加外力驱离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所述安装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安装部及一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安装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以将所述供胶针筒连接于所述工作机台。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一紧固部,所述紧固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紧固部及一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并置于所述夹持腔,其中,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的规格与所述供胶针筒的规格一致,当所述供胶针筒被夹持于所述夹持腔时,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得以分别将施力限位件的作用力传导至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而通过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夹持所述供胶针筒。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夹持住所述供胶针筒时,所述第一紧固部与所述供胶针筒以及所述第二紧固部与所述供胶针筒均为摩擦接触,从而得以稳固地将所述供胶装置固定于所述夹持腔。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夹持住所述供胶针筒时,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对所述供胶针筒施加的作用力大于所述供胶针筒在进行供胶作业时受到的合力以防止所述供胶针筒脱落。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安装于所述夹持部的远端以供施加外力驱离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所述安装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安装部及一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安装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以将所述供胶针筒连接于所述工作机台。
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固定连接件及一第二固定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件及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以通过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将所述供胶装置简便稳固地装卸于所述工作机台。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紧固部的和所述第二紧固部的均与所述供胶针筒的规格相适配,当更换所述供胶针筒后,所述供胶针筒的供胶位置不变而无需进行调试测试,从而得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出良率。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用于固定点胶机构的供胶针筒的固定装置的一立体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为传统的用于固定点胶机构的供胶针筒的固定装置的一剖视图。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立体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分解示意图。
如图5所述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图6A、图6B及图6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施力限位件的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更换供胶针筒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9所述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一替代方式示意图。
如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供胶针筒的更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筒固定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文所述。
如图3至图6C及图8所示,一固定装置100,尤其是在应用于加工设备的点胶机构的一固定装置100,所述固定装置100用于固定供胶针筒于所述点胶机构的工作机台。所述固定装置100得以保证所述供胶针筒相对于所述工作机台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所述加工设备在供胶时的位置的准确性,避免因为所述供胶针筒的供胶位置的偏移而影响产品效率及产品出良率。
具体地,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00包括一固定连接部10,至少一安装部20及至少一可活动的夹持部30,所述安装部20安装于所述固定连接部10,所述夹持部30轴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0并得以依着所述安装部20的连接轴211转动,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安装部20之间得以形成至少一夹持腔60以供安置至少一供胶针筒。所述固定连接部10通过安装于所述工作机台将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安装于所述工作机台,如图11所示。也就是说,所述供胶针筒通过被安置于所述夹持腔60内随着所述固定连接部10安装于所述工作机台而与连接于所述工作机台。
所述安装部20具有至少一第一安装孔212,所述夹持部30具有至少一第二安装孔301,所述连接轴211得以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及所述第二安装孔301。其中,所述连接轴211通过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及所述第二安装孔301而将所述夹持部30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0,使得所述夹持部30依着所述连接轴211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0。
优选地,在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腔60具有一开口61,所述开口61适合于使用者取放所述供胶针筒。并且在,所述供胶针筒放置在所述夹持胶60中时,所述安装部20和所述夹持部30适合于收紧所述开口61。其中,当所述夹持部30依着所述连接轴211活动时,所述开口61的大小得以被调节。
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安装部20之间存在一作用力使得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安装部20相互趋近以收紧所述开口61,当所述供胶针筒安置于所述夹持腔60时,所述供胶针筒得以在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安装部20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被夹持于所述夹持腔60内并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保持相对静止。
如图5,图6A、图6B及图6C所述固定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施力限位件50,所述施力限位件50可选择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或所述夹持部30或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以提供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之间的作用力用于夹持安装于所述夹持腔60的所述供胶针筒。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30具有一近端及一远端,所述第二安装孔301形成于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通过所述连接轴211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所述安装部20进一步具有一近端及一远端,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形成于所述安装部20的近端,也就是说,所述安装部20的近端及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通过所述连接轴211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2及所述第二安装孔301而连接,且所述夹持部30得以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所述开口61形成于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及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之间。当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而使得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趋近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时,所述开口61逐渐减小;当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而使得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驱离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时,所述开口逐渐增大。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20的近端分别具有至少一限位孔302,所述施力限位件50进一步可选择地安装于位于所述安装部20的所述限位孔302或所述夹持部30的所述限位孔302或同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的所述限位孔302及位于所述夹持部30的所述限位孔302。其中,所述施力限位件50可选择地仅安装于位于所述夹持部30的所述限位孔302时,当所述夹持部30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而使得所述开口60增大时,所述施力限位件50得以施力于位于所述安装部20的所述限位孔302而不会轻易挪动;同理,所述施力限位件50可选择地仅安装于位于所述安装部20的所述限位孔302时,当所述夹持部30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而使得所述开口60增大时,所述施力限位件50得以施力于位于所述夹持部30的所述限位孔302而不会轻易挪动,进而保证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在所述施力限位件50的作用下主动向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趋近。由上述描述可得,所述施力限位件50可选择地安装于位于所述安装部20的所述限位孔302,或位于所述夹持部30的所述限位孔302,或同时安装于位于所述夹持部30的所述限位孔302及位于所述安装部20的所述限位孔302。当所述夹持部30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而使所述开口61增大时,所述施力限位件50得以分别置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的各所述限位孔302而施力于所述安装部20的近端及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使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自主地向着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驱近,使所述供胶针筒稳固地定位于所述夹持腔。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施力限位件50具有弹性势能,当所述夹持部30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0时,所述施力限位件50得以置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之间以用以自身的弹性势能以提供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相互趋近的作用力。具体地,所述施力限位件50选自一组弹性元件,包括如螺旋弹簧、片弹簧、橡胶皮筋等中的至少一种或组合。当轴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0的所述夹持部30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时,所述施力限位件50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回复力。具体地,当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驱离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而使得所述开口61增大时,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并施力于所述施力限位件50使得所述施力限位件50发生弹性形变而具备弹性势能,从而所述施力限位件50得以反向施力于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而使得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向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趋近而使得所述开口61具有减小的趋势。当所述供胶针筒被置于所述夹持腔60而使得所述开口61增大时,所述施力限位件50得以作用于所述夹持部30的近端使得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具有向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趋近的趋势,从而类似杠杆地减小所述开口61将所述供胶针筒夹持于所述夹持腔60以防止供胶针筒滑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施力限位件50的回复力的大小得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安装部20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即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安装部20对所述供胶针筒的夹持力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100还包括一紧固部40,所述紧固部4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紧固件41及一第二紧固件42,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且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均被置于所述夹持腔60内。当所述供胶针筒被安置于所述夹持腔60时,所述供胶针筒60被置于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之间,以将所述供胶针筒夹持于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之间。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第一紧固部41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夹持住所述供胶针筒时,所述第一紧固部41与所述供胶针筒以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与所述供胶针筒均为摩擦接触,从而得以稳固地将所述供胶装置固定于所述夹持腔60。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供胶针筒被夹持于所述夹持腔60时,所述供胶针筒与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的作用力远大于所述供胶针筒的重力,且进行供胶作业时,即所述供胶针筒的胶体被施加于加工产品时,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对所述供胶针筒的作用力大于所述供胶针筒受到的外力及重力的合力。
优选地,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的规格得以优选地与所述供胶针筒的规格一致,当需要对所述供胶针筒进行更换时,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得以保证将前后所述供胶针筒固定于同一位置,进而保证所述工作机台在加工产品时的工作效率及产品出良率。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当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所述供胶针筒时,通过同时更换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更换规格后的所述供胶针筒得以被稳固地夹持于所述夹持腔60。
优选地,当所述供胶针筒被夹持于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之间时,相较于传统的点固定方法,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紧固件41与所述第二紧固件42之间的接触均为面接触形成点集合固定,包括平面和/或曲面,进而保证所述供胶针筒得以被稳固地固定于所述夹持腔60,且不易如点固定那样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位置偏移。
值得一提的是,当需要对所述供胶针筒进行更换时,相对于传统的用螺丝锁紧所述供胶装并使用点固定的方法,本优选实施例中,对所述供胶针筒的更换动作更为省时省力,且更换所述供胶针筒后,更换后的所述供胶针筒的供胶位置与更换前的所述供胶针筒的供胶位置不变,因此无需进行另外的测试,从而得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固定装置100还包括至少一握持部70,所述握持部70安装于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以便于施力使所述夹持部30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而暴露出所述夹持腔60,同时减小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作用于所述供胶针筒的作用力,使得所述供胶针筒从所述夹持腔60内被取出,完成所述供胶针筒的替换等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握持部70安装于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以根据杠杆原理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将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驱离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所需的作用力。
所述安装部2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安装件21及一第二安装件22,所述第二安装件22及所述第一紧固件41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的两侧,所述夹持部30轴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也就是说,所述供胶针筒被夹持与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第一安装件21之间。所述第二安装件22安装于所述固定连接部10,进而,通过安装所述第二安装件22于所述固定连接部10得以将所述供胶针筒安装于所述工作机台。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连接部10优选地包括一第一固定连接件11及一第二固定连接件12,所述第二固定连接件1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件12及所述第一固定连接件11之间以优化所述固定连接部10的结构使得所述固定连接部10便于被安装于所述工作机台。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30得以用于进一步安装检测模块以用于检测产品的加工状态和/或机台个部分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及产品出良率。
如图9所示为本优选实施例的一替代方式的示意图,与上述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供胶针筒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一施力限位件50C,所述施力限位件50C具有一限位通道51C,所述连接轴211得以安装于所述限位通道51C,且当所述连接轴211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12C及所述第二安装孔301C时,所述夹持部30C得以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C。其中,所述施力限位件50C包括一第一施力端501C及一第二施力端502C,所述第一施力端501C、所述第二施力端502C以及一形变部503C,所述第一施力端501C及所述第二施力端502C分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形变部503C的两端。所述第一施力端501C及所述第二施力端502C分别触合于所述安装部20C及所述夹持部30C,当所述夹持部30C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而使得所述夹持部30C的远端与所述安装部20C的远端驱离时,所述第一施力端501C与所述第二施力端502C随着所述夹持部30C及所述安装部20C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形变部502C发生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施力端501C及所述第二施力端502C得以在所述形变部503C的弹性势能作用下分别施力于所述安装部20C及所述夹持部30C,使得所述安装部20C的远端及所述夹持部30C的远端分别得以在所述第一施力端501C及所述第二施力端502C作用下具有相互趋近的趋势,即所述开口60得以具有减小的趋势,从而将所述供胶针筒夹持于所述夹持腔6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施力限位件50C为选自一组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片弹簧中的一种或组合,如图9所示,所述施力限位件50C为一螺旋弹簧。
如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一种固定装置100B的示意图,所述固定装置100B用于固定供胶针筒于点胶机构的工作机台以进行供胶作业。所述固定装置100B包括一安装部20、一夹持部30以及一施力限位件50B,所述夹持部30轴连接于所述安装部20并得以依着连接轴211转动,所述施力限位件50B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以提供作用力驱动所述夹持部30向着所述安装部20靠近。于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施力限位件50B之间形成有一夹持腔60,至少一所述供胶针筒得以被安置于所述夹持腔60。当所述供胶针筒被置于所述夹持腔60时,所述供胶针筒得以在所述夹持部30的作用下向一个方向运动,同时,所述供胶针筒得以在所述安装部20作用下向另一方向运动,且所述夹持部30对所述供胶针筒的作用方向与所述安装部20对所述供胶针筒的作用方向相反,进而,所述供胶针筒得以在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的作用下滞留于所述夹持腔60。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供胶针筒被滞留于所述夹持腔60时,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对所述供胶针筒的作用力大于所述供胶针筒自身的重力。
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供胶针筒进行供胶作业于被加工产品时,所述供胶针筒受到的外作用力及自身重力的合力小于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安装部20对所述供胶针筒提供的作用力,从而,所述供胶针筒得以稳固地滞留于所述夹持腔60内。
所述固定装置100B还包括一固定连接部10,所述安装部20安装于所述固定连接部10,所述固定连接部10得以安装于所述工作机台以将所述供胶针筒固定于所述工作机台进行供胶作业。
所述固定装置100B还包括一紧固部40,所述紧固部40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紧固部41及一第二紧固部42,其中,所述第一紧固部4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所述第二紧固部4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夹持部30。当所述供胶针筒被滞留于所述夹持腔60时,所述供胶针筒得置于所述第一紧固部41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之间,也就是说,所述供胶针筒在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作用下被滞留于所述第一紧固部41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之间。
优选地,当所述供胶针筒被滞留于所述第一紧固部41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之间时,所述第一紧固部41与所述第二紧固部42与所述供胶针筒之间的接触均为平面接触和/或曲面接触,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紧固部42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均为点集合作用于所述供胶针筒,即面接触作用于所述供胶针筒,而非传统地通过点作用固定所述供胶针筒,从而得以稳固地固定所述供胶针筒于所述夹持腔6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紧固部41的规格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的规格分别得以与所述供胶针筒的规格相配合使用以保证所述供胶针筒得以稳固地被置于所述夹持腔60。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替换所述第一紧固部41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所述固定装置100B得以适应各种不同规格的所述供胶针筒,且更换后不需要重新调试,从而提高所述固定装置的通用性。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施力限位件50B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施力限位件51B及至少一第二施力限位件52B,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51B及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52B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及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其中,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51B及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52B得以相互吸引,进而使得所述夹持部30的远端自主地向所述安装部20的远端趋近。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51B可选择地为磁性元件,如磁铁,或得以被磁性元件吸引的金属,如铁。当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51B为磁性元件时,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52B为得以被磁性元件吸引的金属或与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51B磁极相反的磁性元件;当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51B为得以被磁性元件吸引的金属时,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52B为磁性元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100B还包括至少一握持部70,所述握持部70安装于所述夹持部30以便于施力使所述夹持部30依着所述连接轴211转动而暴露出所述夹持腔60,同时减小所述第一紧固件41及所述第二紧固件42作用于所述供胶针筒的作用力,使得所述供胶针筒从所述夹持腔60内被取出,完成所述供胶针筒的替换等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施力于所述握持部70便得以轻松对所述供胶针筒进行替换动作,且对所述供胶针筒进行替换后无需进行调试动作,从而得以提高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51B及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52B亦得以可选择地为磁性粉料涂抹于所述安装部20及所述夹持部3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所述固定装置的供胶针筒的更换方法1000,具体地,如图10所示,所述固定装置的供胶针筒的更换方法10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驱离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第一安装件21以暴露所述夹持腔60,此时,所述供胶针筒得以由所述夹持腔60被移出。其中,通过施力于所述握持部70得以轻易将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第一安装件21驱离。
步骤1002:替换所述夹持腔60内的所述供胶针筒。
步骤1003:趋近所述第一安装件21及所述夹持部30以使得所述夹持部30及所述第一安装件21得以作用于置于所述夹持腔60内的所述供胶针筒使得所述供胶针筒得以被稳固地置于所述夹持腔60。当用于更换的所述供胶针筒被置于所述夹持腔60内时,通过微调所述供胶针筒与所述第一紧固部41的位置得以使所述夹持部30与所述第一安装件21趋近时,使得所述第一紧固部41及所述第二紧固部42得以与所述供胶针筒良好地面触合,从而保证所述供胶针筒得以被稳固地安置于所述夹持腔60内。
值得一提的是,当趋近所述第一安装件21及所述夹持部30时,只需撤去或减小作用于所述握持部70的作用力,所述握持部30便得以在所述施力限位件50的作用下自主地向所述第一安装件21趋近。
值得一提的是,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及所述夹持部30之间的所述夹持腔60随着所述施力限位件50得以作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及所述夹持部30的作用力的大小范围内调节,也就是说,所述施力限位件50的特性使得所述夹持腔60得以固定不同规格型号的所述供胶针筒。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例举,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同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之用,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列举,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保护范围。采用等同技术手段、等同设备等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改进应当认为是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针筒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点胶机构的供胶针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安装部;
至少一可活动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并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之间形成至少一夹持腔以供容置至少一所述供胶针筒;以及
至少一施力限位件,所述施力限位件安装于所述夹持部及所述安装部之间以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所述供胶针筒于所述夹持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还包括一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固定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点胶机构的工作机台,从而将所述供胶针筒连接于所述工作机台以用于所加工产品进行施胶作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夹持部具有一近端及一远端,所述安装部具有一近端及远端,所述夹持部的远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远端件形成与所述夹持腔相连通的一开口,以用于取放所述供胶针筒,所述夹持部的远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远端通过所述施力限位件的作用自主地趋近,以在所述供胶针筒放置于所述夹持腔时,防止所述供胶针筒从所述开口滑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近端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二安装孔及至少一第一安装孔,所述针筒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得以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当所述连接轴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时,所述夹持部得以依着所述连接轴转动而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随着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轴的转动而改变所述开口的大小,从而将所述供胶针筒夹持于所述夹持腔或从所述夹持腔取出以完成所述供胶针筒的更换操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近端分别具有至少一限位孔,所述施力限位件可选择地安装于位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限位孔,或位于所述夹持部的所述限位孔,或同时安装于位于所述夹持部的所述限位孔及位于所述安装部的所述限位孔,当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轴转动而使所述开口增大时,所述施力限位件得以分别置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的各所述限位孔而施力于所述安装部的近端及所述夹持部的近端,使所述夹持部的远端自主地向着所述安装部的远端驱近,使所述供胶针筒稳固地定位于所述夹持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施力限位件为选自一组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片弹簧、橡胶皮筋中的一种或组合,当所述夹持部的远端与所述安装部的远端相驱离时,所述施力限位件得以在所述安装部的近端及所述夹持部的近端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而反作用于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近端,使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件类似杠杆地移动而令所述夹持部的远端自主地向着所述安装部的远端趋近,从而使所述供胶针筒稳固地定位于所述夹持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施力限位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施力端一第二施力端及一形变部,所述第一施力端及所述第二施力端分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形变部的两端,所示施力限位件具有一限位通道,当所述连接轴同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限位通道时,所述夹持部得以依着所述连接轴转动而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部,并随着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轴的转动而改变所述开口的大小,从而将所述供胶针筒夹持于所述夹持腔或从所述夹持腔取出以完成所述供胶针筒的更换操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施力限位件为选自一组弹性元件,包括螺旋弹簧、片弹簧中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第一施力端及所述第二施力端分别触合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当所述夹持部的远端与所述安装部的远端相驱离时,所述第一施力端及所述第二施力端随之发生相对移动使得所述形变部发生弹性形变而通过所述第二施力端及所述第一施力端分别反作用于所述夹持部的近端及所述安装部的近端,使所述夹持部依着所述连接件类似杠杆地移动而令所述夹持部的远端自主地向着所述安装部的远端趋近,从而使所述供胶针筒稳固地定位于所述夹持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施力限位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施力限位件及所述一第二施力限位件,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及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远端及所述夹持部的远端,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及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得以相互吸引以使得所述夹持部的远端自主地向所述安装部的远端趋近,其中,当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为磁性元件时,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可选择地为与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磁极相反的磁性元件得以被磁性吸引的金属元件;当所述第一施力限位件为得以被磁性元件吸引的金属时,所述第二施力限位件得以为磁性元件。
10.如权利要求6、8或9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一紧固部,所述紧固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紧固部及一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并置于所述夹持腔,其中,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的规格与所述供胶针筒的规格一致,当所述供胶针筒被夹持于所述夹持腔时,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得以分别将施力限位件的作用力传导至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而通过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夹持所述供胶针筒。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定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夹持住所述供胶针筒时,所述第一紧固部与所述供胶针筒以及所述第二紧固部与所述供胶针筒均为摩擦接触,从而得以稳固地将所述供胶装置固定于所述夹持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当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夹持住所述供胶针筒时,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紧固部对所述供胶针筒施加的作用力大于所述供胶针筒在进行供胶作业时受到的合力以防止所述供胶针筒脱落。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安装于所述夹持部的远端以供施加外力驱离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所述安装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安装件及一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紧固部及所述第二安装件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件安装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以将所述供胶针筒连接于所述工作机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连接部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固定连接件及一第二固定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连接件及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以通过所述安装部及所述夹持部将所述供胶装置简便稳固地装卸于所述工作机台。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针筒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紧固部的规格和所述第二紧固部的规格均与所述供胶针筒的规格相适配,当更换所述供胶针筒后,所述供胶针筒的供胶位置不变而无需进行调试测试,从而得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出良率。
CN201520313346.7U 2015-05-14 2015-05-14 针筒固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66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3346.7U CN204866378U (zh) 2015-05-14 2015-05-14 针筒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3346.7U CN204866378U (zh) 2015-05-14 2015-05-14 针筒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66378U true CN204866378U (zh) 2015-12-16

Family

ID=5481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334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66378U (zh) 2015-05-14 2015-05-14 针筒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66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3869A (zh) * 2021-08-04 2021-11-19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画胶支架及画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3869A (zh) * 2021-08-04 2021-11-19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画胶支架及画胶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54296U (zh) 助拔器及通信设备
CN103495984B (zh) 合盖装配机器人手爪
CN204866378U (zh) 针筒固定装置
CN207533510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点胶夹具
CN205551915U (zh) 一种卡扣组装设备
CN106272498B (zh) 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复合夹具
CN205129096U (zh) 小孔距零件攻牙装置
CN205085997U (zh) 一种连接治具
CN103639935B (zh) 一种可调式两向机械夹紧工装
CN108637952A (zh) 一种组装线中的装配治具
CN202773250U (zh) 一种vhb吸嘴模组
CN208438871U (zh) 一种金属零件印刷用定位装置
CN201848367U (zh) 一种涂布机多通道夹具
CN206519322U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的点胶机的换料装置
CN204470857U (zh) 一种新型摩托车换挡轴焊接定位装置
CN205497048U (zh) 大平板治具
CN207381699U (zh) 连接器安装定位工装
CN206314098U (zh) 一种贴胶机构
CN206279264U (zh) 一种玻璃基板镀膜卡具架
CN206070029U (zh) 一种电镀挂架
CN202599654U (zh) 拔脱装置
JP6022167B2 (ja) 部品保持ヘッド、および、部品保持ヘッドを備えた装着作業機
CN208304232U (zh) 一种立式四轴焊接机器人
CN210232814U (zh) 一种smd组装用夹具
CN211106447U (zh) 一种用于机械臂自动盖章机的盖章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