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58047U -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58047U
CN204858047U CN201520419118.8U CN201520419118U CN204858047U CN 204858047 U CN204858047 U CN 204858047U CN 201520419118 U CN201520419118 U CN 201520419118U CN 204858047 U CN204858047 U CN 204858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rtion
cover
sides
electric connector
d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191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君玮
吴恭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es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191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58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58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58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该电连接器的绝缘座体于第一基部内成型端子组的多个第一端子、第二基部内成型多个第二端子,并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相对内侧间夹设金属板件的内隔片,且利用两外夹片夹设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两侧,再于绝缘座体外部罩覆绝缘套体的罩覆套、二金属夹片及屏蔽壳体,且罩覆套内部容置空间可供多个对接侧伸入,并于容置空间两侧壁面分别设有多个活动槽孔供各对接侧的端部呈弹性延展伸缩,相邻各多个活动槽孔的外侧再分别设有阻隔层,达到阻挡各对接侧接触屏蔽壳体的目的,可供端子组稳定传输电子信号。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尤指可避免端子与外部金属壳体接触的电连接器,利用绝缘座体一侧端子组的多个对接侧外部罩覆绝缘套体,达到可防止各对接侧接触绝缘座体外部的屏蔽壳体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许多电子、电气产品带给人们在工作上、生活上的舒适与便捷,也导致人们愈来愈依赖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通过各种电子信号的应用、操作,控制电子、电气产品的运作、执行,也因为各式电子、电气产品不断的进行改良、创作,各种电子、电气产品的使用功能、亦必须不断的进行更新、替换,通过电子信号的应用,操控电子、电气产品的运作、执行能力,且电子信号传输的速度亦不断地提升,必须通过各式传输接口、电连接器等,供电子产品间进行电子信号传输速度,则电子信号传输的接口,亦不断的改良、创新,以提升传输信号的接口、电连接器的型态与品质、传输电子信号的速度,但各式电子信号传输接口的型式、种类相当多,各种信号传输接口、电连接器的尺寸规格亦有不同,传输电子信号的模式也不同,则在电子产品上必须安装许多类型的传输接口、电连接器,以符合电子产品进行各式电子信号传输的需求,所以在各种电子产品上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才可供安装各式不同类型的传输接口、电连接器。
然而,随着各式电子产品的体积都朝向轻、薄、短、小的模式设计,如一般常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桌上型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则在电子产品可以利用的有限体积尺寸的空间中,若为配合各种型式的传输接口安装,以方便进行电子信号传输,则将占用电子产品内部电路布局空间,亦占用机体的周边空间位置,造成电子产品的电路布局及机体的空间不敷使用,因此无法在电子产品的有限空间设置多种电连接器,使用时也就会受到电连接器规格的限制,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而各式电子产品所经常使用的电连接器型式中,是以通用串行总线(USB)规格的电连接器应用最多,并随着通用串行总线的规格型式变化,如USB2.0、USB3.0、微型通用串行总线(MicroUSB)、迷你通用串行总线(MiniUSB)或通用串行总线Type-C等规格型式,可供应用的种类也变多,其中该通用串行总线Type-C规格的端子组,包括上、下相对的多个上排端子及多个下排端子,并于多个上排端子、多个下排端之间再设置金属板件,则为了将端子组及金属板件成型通用串行总线Type-C规格的电连接器,其端子组的多个上、下排端子外部必须再套装绝缘材质的套壳后,再组装金属材质的屏蔽外壳,而对位多个上、下排端子的对接端位置于套壳表面上分别设有多个槽孔,可供各对接端朝各槽孔处产生弹性变形的延展伸缩,惟各对接端朝套壳上的多个槽孔处弹性变形延展时,经常触碰套壳外部罩覆的金属屏蔽外壳,导致发生短路现象,影响端子组的电子信号传输中断、不稳定,则使电子信号传输无法进行,造成通用串行总线Type-C规格的电连接器的电子信号传输品质变差、良率降低,实际应用实施时仍存在诸多缺失。
是以,如何解决电连接器的端子容易接触金属屏蔽外壳,而发生短路现象的问题与困扰,且影响电连接器传输电子信号品质变差的麻烦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于是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避免端子误触屏蔽壳体、不易发生短路现象,且可供电子信号传输稳定、品质良好的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诞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该电连接器的绝缘座体是于第一基部内部一体成型端子组的多个第一端子、第二基部内部一体成型多个第二端子,并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相对内侧间夹设金属板件的内隔片,且利用两外夹片夹设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两侧,再于绝缘座体外部罩覆绝缘套体的罩覆套及二金属夹片,且罩覆套内的容置空间可供多个第一对接侧、多个第二对接侧伸入,并于容置空间两侧壁面分别设有多个活动槽孔供各对接侧的端部呈弹性延展伸缩,相邻各多个活动槽孔的外侧再分别设有阻隔层,达到阻挡各对接侧接触屏蔽壳体的目的,即可供端子组稳定传输电子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该绝缘座体包括两相对式的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且于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两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多个凸扣及扣孔呈相对嵌扣定位,而第一基部与第二基部两相对内侧面两侧处,再分别设有卡持槽,则位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相对内侧面间夹持的内隔片,即于两侧边分别设有卡制凸体可供分别嵌卡入各卡制槽内,以供内隔片位固夹持在第一基部、第二基部间,并于内隔片表面并设有多个穿孔,可供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的各凸扣分别穿过各穿孔后再与各扣孔相对嵌扣定,以供内隔片稳固定位在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之间,另于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外部两侧边分别设有夹扣槽,可供金属板件的两外夹片以一侧ㄈ形夹持臂夹扣卡制在各夹扣槽处,以供夹固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不易分离,而两外夹片再于各ㄈ形夹持臂的外侧边向外延伸凸设有弹性悬臂式的抵持臂,并供两抵持臂延伸至位于端子组的各对接侧的两相对外侧处,则供两抵持臂、端子组的各对接侧及绝缘套体可配合屏蔽壳体的对接空间,构成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规格的电连接器型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包括绝缘座体、端子组、金属板件、绝缘套体及屏蔽壳体,其中:
该绝缘座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且第一基部内部成型有端子组的多个第一端子,则多个第一端子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出第一基部两侧外部的第一对接侧及第一焊接侧,而第二基部内部成型有端子组的多个第二端子,并于多个第二端子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出第二基部两侧外部的第二对接侧及第二焊接侧;
该金属板件定位于绝缘座体处,该金属板件包括定位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相对内侧间的内隔片及固设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两侧处的两外夹片;及
该绝缘套体设有罩覆于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的侧边且位于多个第一对接侧、多个第二对接侧外部的罩覆套,且罩覆套内部具有供多个第一对接侧、多个第二对接侧悬空伸入的容置空间,再于罩覆套两外表面设有第一金属夹片及第二金属夹片,而于绝缘座体及绝缘套体外部罩覆屏蔽壳体,并于容置空间两侧的罩覆套壁面分别设有多个供各第一对接侧的端部、各第二对接侧的端部呈弹性延展伸缩的多个活动槽孔,相邻各多个活动槽孔的罩覆套两外侧再分别设有阻挡各第一对接侧、各第二对接侧接触屏蔽壳体的阻隔层。
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于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供对位嵌扣固定的多个凸扣及多个扣孔。
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于相对内侧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持槽,而于金属板件的内隔片两侧分别设有嵌卡入各卡持槽内的卡制凸体。
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于外部两侧分别设有夹扣槽,且金属板件的两外夹片一侧分别设有夹扣卡固于各夹扣槽内的ㄈ形夹持臂,再由各ㄈ形夹持臂往一侧延伸有位于端子组的各对接侧相对外侧处的抵持臂。
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绝缘套体设有呈长椭圆形状的罩覆套,并于罩覆套两侧近多个活动槽孔侧边分别设有多个通孔,而罩覆套两外侧分别固设有呈框形状的第一金属夹片及第二金属夹片,且第一金属夹片及第二金属夹片分别于框体一侧设有穿入各通孔中的弹性臂。
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第二基部及两外夹片的外部套设绝缘套体的罩覆套后,再于绝缘套体外部套设有屏蔽壳体,且屏蔽壳体内部设有供绝缘套体、端子组的各对接侧穿入的对接空间,而两外夹片设有ㄈ形状的夹持臂,各夹持臂外侧再分别延伸设有位于端子组的各对接侧两相对外侧处的抵持臂。
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中:该端子组、两外夹片的抵持臂及外部套设罩覆套供配合屏蔽壳体的对接空间构成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的规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稳定传输电子信号、不易发生电子信号中断等现象,则通过第二基部内的内隔片位于多个第一端子、多个第二端子之间,有效防止端子组间传输电子信号时产生相互干扰,并可吸收电子信号中的杂讯、电磁波等,以提升端子组传输电子信号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座体;11、第一基部;12、第二基部;13、凸扣;14、扣孔;15、卡持槽;16、夹扣槽;2、端子组;21、第一端子;211、第一对接侧;212、第一焊接侧;22、第二端子;221、第二对接侧;222、第二焊接侧;3、金属板件;31、内隔片;310、穿孔;311、卡制凸体;32、外夹片;321、夹持臂;322、抵持臂;4、绝缘套体;41、罩覆套;410、容置空间;411、活动槽孔;412、阻隔层;413、通孔;42、第一金属夹片;421、弹性臂;43、第二金属夹片;431、弹性臂;5、屏蔽壳体;50、对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1、端子组2、金属板件3、绝缘套体4及屏蔽壳体5,其中:
该绝缘座体1包括两相对式的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2,并于第一基部11内一体成型端子组2的多个第一端子21,且供多个第一端子21两侧为各第一对接侧211、各第一焊接侧212,分别延伸出第一基部11两侧外部,再于第二基部12内一体成型端子组2的多个第二端子22,且供多个第二端子22两侧为各第二对接侧221、各第二焊接侧222,分别延伸出第二基部12两侧外部;而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2的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多个凸扣13及扣孔14,可供多个凸扣13、扣孔14分别呈相对位置对位嵌扣卡固定位,另于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2的相对内侧面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卡持槽15,而第一基部11及第二基部12外部的两侧边再分别设有夹扣槽16。
该金属板件3包括呈平板状的内隔片31及两外夹片32,且内隔片31于表面设有多个穿孔310,并于两侧边分别朝不同方向呈倾斜凸设有卡制凸体311,而两外夹片32具有呈ㄈ形状的夹持臂321,再由各夹持臂321外侧边向外凸设有呈弹性悬臂状的抵持臂322。
该绝缘套体4包括罩覆套41及定位于罩覆套41两外表片的第一金属夹片42、第二金属夹片43,且罩覆套41呈长椭圆形状,内部具有贯通的容置空间410,再由容置空间410两内侧面设有多个活动槽孔411贯穿至罩覆套41外部,则于近多个活动槽孔411的罩覆套41两相对外表面设有阻隔层412,相对各阻隔层412的近多个活动槽孔411另一侧即分别设有多个通孔413,而第一金属夹片42、第二金属夹片43分别呈框形状,并于一侧框边朝垂直方向延伸设有多个弹性臂421、431,以供各弹性臂421、431分别穿过罩覆套41的各通孔413进入容置空间410内。
该屏蔽壳体5于内部具有贯通的对接空间50。
上述各构件于实际应用实施组装时,可于绝缘座体1的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2相对内侧面夹持金属板件3的内隔片31,通过内隔片31两侧的各卡制凸体311分别嵌卡入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2两侧卡持槽15内,而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2两外侧的各夹扣槽16处,即可供金属板件3的两外夹片32的ㄈ形夹持臂321夹持扣紧,并供两外夹片32的各抵持臂322分别延伸至位于多个第一对接侧211、多个第二对接侧221的两相对外侧处,再于第一基部11、第二基部12一侧位于多个第一对接侧211、多个第二对接侧221及两抵持臂322外部,予以套设绝缘套体4的罩覆套41,则供端子组2的多个第一对接侧211、多个第二对接侧221及各抵持臂322,分别悬空延伸至罩覆套41的容置空间410内,则于绝缘座体1及绝缘套体4外部再套入屏蔽壳体5的对接空间50内,以凭借绝缘座体1、端子组2、金属板件3、绝缘套体4及屏蔽壳体5组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
而上述端子组2的多个第一端子21的各第一对接侧211、多个第二端子22的各第二对接侧221,可与两外夹片32的抵持臂322及绝缘套体4的罩覆套41,再配合屏蔽壳体5的对接空间50而构成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规格的电连接器型式。
请参阅图2、图4、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于实际应用时,可供外部相对型式的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规格电连接器(图中未示出)相互电性插接,而电连接器的端子组2的多个第一对接侧211、多个第二对接侧221,因受到相对插接的抵持即向外侧呈弹性延展,以致各第一对接侧211、各第二对接侧221的端部延伸至罩覆套41的各活动槽孔411处,且各第一对接侧211、各第二对接侧221的外侧面则分别抵靠于罩覆套41两侧的阻隔层412,并可有效避免各第一对接侧211、各第二对接侧221的与罩覆套41外部的屏蔽壳体5接触,亦不致发生短路现象,可供端子组2的多个第一端子21、多个第二端子22稳定传输电子信号、也不易产生电子信号传输中断情况;另利用第二基部12内的内隔片31系位于多个第一端子21、多个第二端子22之间,可形成阻隔多个第一端子21、多个第二端子22的作用,以供多个第一端子21、多个第二端子22进行传输电子信号时,不易产生相互干扰的情况,并可将端子组2进行传输电子信号时所含带的杂讯、电磁波等予以吸收后接地泄除,则可提升电子信号传输的品质。
是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是于绝缘座体1的第一基部11内一体成型端子组2的多个第一端子21、第二基部12内一体成型多个第二端子22及金属板件3的内隔片31,再于绝缘座体1一侧位于多个第一对接侧211、多个第二对接侧221外部套设绝缘套体4的罩覆套41及第一金属夹片42、第二金属夹片43,而绝缘套体4外部再罩覆屏蔽壳体5,且罩覆套41两侧设有多个活动槽孔411可供多个第一对接侧211、多个第二对接侧221呈弹性变形伸入,且位于两侧各活动槽孔411侧边设有阻隔层412,可达到通过阻隔层412避免端子组2的各第一对接侧211、第二对接侧221向外接触金属材质的屏蔽壳体5的目的,并供端子组2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规格的电连接器,且可稳定传输电子信号、不易发生电子信号中断等现象,则通过第二基部12内的内隔片31位于多个第一端子21、多个第二端子22之间,有效防止端子组2间传输电子信号时产生相互干扰,并可吸收电子信号中的杂讯、电磁波等,以提升端子组2传输电子信号的品质,故举凡可达成前述效果的结构、装置皆应受本实用新型所涵盖,此种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故,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进行设计,是利用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一体成型端子组的多个第一端子、第二基部则一体成形多个第二端子及金属板件的内隔片,再于绝缘座体一侧的多个第一对接侧、多个第二对接侧外部套设绝缘套体的罩覆套,并于罩覆套两侧分别设有多个活动槽孔及位于各活动槽孔一侧的阻隔层,而可达到多个第一对接侧、第二对接侧分别受到两侧组隔层的阻挡,不致接触外部金属材质屏蔽壳体为主要保护重点,且供端子组的多个端子可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规格的电连接器型式,仅使端子组可稳定传输电子信号不易中断的优势,并通过第二基部内的内隔片位于各第一端子及各第二端子间,可避免各第一端子、各第二端子传输电子信号时相互干扰的效果,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于实际应用、实施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研发,为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盼审委早日赐准本案,以保障发明人的辛苦研发、创设,倘若钧局审委有任何稽疑,请不吝来函指示,发明人定当竭力配合,实感德便。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包括绝缘座体、端子组、金属板件、绝缘套体及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
该绝缘座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且第一基部内部成型有端子组的多个第一端子,则多个第一端子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出第一基部两侧外部的第一对接侧及第一焊接侧,而第二基部内部成型有端子组的多个第二端子,并于多个第二端子两侧分别设有延伸出第二基部两侧外部的第二对接侧及第二焊接侧;
该金属板件定位于绝缘座体处,该金属板件包括定位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相对内侧间的内隔片及固设于第一基部、第二基部两侧处的两外夹片;及
该绝缘套体设有罩覆于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第二基部的侧边且位于多个第一对接侧、多个第二对接侧外部的罩覆套,且罩覆套内部具有供多个第一对接侧、多个第二对接侧悬空伸入的容置空间,再于罩覆套两外表面设有第一金属夹片及第二金属夹片,而于绝缘座体及绝缘套体外部罩覆屏蔽壳体,并于容置空间两侧的罩覆套壁面分别设有多个供各第一对接侧的端部、各第二对接侧的端部呈弹性延展伸缩的多个活动槽孔,相邻各多个活动槽孔的罩覆套两外侧再分别设有阻挡各第一对接侧、各第二对接侧接触屏蔽壳体的阻隔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于相对内侧面分别设有供对位嵌扣固定的多个凸扣及多个扣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于相对内侧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卡持槽,而于金属板件的内隔片两侧分别设有嵌卡入各卡持槽内的卡制凸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及第二基部,于外部两侧分别设有夹扣槽,且金属板件的两外夹片一侧分别设有夹扣卡固于各夹扣槽内的ㄈ形夹持臂,再由各ㄈ形夹持臂往一侧延伸有位于端子组的各对接侧相对外侧处的抵持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套体设有呈长椭圆形状的罩覆套,并于罩覆套两侧近多个活动槽孔侧边分别设有多个通孔,而罩覆套两外侧分别固设有呈框形状的第一金属夹片及第二金属夹片,且第一金属夹片及第二金属夹片分别于框体一侧设有穿入各通孔中的弹性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座体的第一基部、第二基部及两外夹片的外部套设绝缘套体的罩覆套后,再于绝缘套体外部套设有屏蔽壳体,且屏蔽壳体内部设有供绝缘套体、端子组的各对接侧穿入的对接空间,而两外夹片设有ㄈ形状的夹持臂,各夹持臂外侧再分别延伸设有位于端子组的各对接侧两相对外侧处的抵持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两外夹片的抵持臂及外部套设罩覆套供配合屏蔽壳体的对接空间构成符合通用串行总线USBType-C的规格。
CN201520419118.8U 2015-06-17 2015-06-17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Active CN204858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19118.8U CN204858047U (zh) 2015-06-17 2015-06-17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19118.8U CN204858047U (zh) 2015-06-17 2015-06-17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58047U true CN204858047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48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19118.8U Active CN204858047U (zh) 2015-06-17 2015-06-17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5804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6363A (zh) * 2016-12-19 2018-06-26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12350084A (zh) * 2019-08-07 2021-02-0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6363A (zh) * 2016-12-19 2018-06-26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结构
CN112350084A (zh) * 2019-08-07 2021-02-0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49443A1 (en) Hinge configura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4127622A1 (zh) 用于线控耳机组装和测试的多功能装置
CN202268541U (zh) 电连接器
US201500981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urved display module
WO2018018907A1 (zh) 触控式蓝牙耳机
CN204858047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WO2014022035A1 (en) Hinge configuration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5071608U (zh) 屏蔽罩及其电子设备
CN106067645A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205595434U (zh) 天线结构
CN202711131U (zh) 组合式电子设备
CN204835081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CN203445350U (zh) Usb电连接器的转换应用装置
CN215771535U (zh) 电子设备
CN205960377U (zh) 电子线装置
CN201674025U (zh) 电连接器
WO2018031348A1 (en) Plug receptacl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3521705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674520U (zh) Usb电连接器的改进结构
CN203445376U (zh) Usb电连接器的改良结构
CN104716468A (zh) Usb电连接器的旋动装置
CN204538370U (zh) 电连接器的改良接地结构
CN202025876U (zh) 检测模块的定位装置和转接电路板
CN203192997U (zh) 电连接器
CN213520290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