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49260U -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49260U
CN204849260U CN201520600783.7U CN201520600783U CN204849260U CN 204849260 U CN204849260 U CN 204849260U CN 201520600783 U CN201520600783 U CN 201520600783U CN 204849260 U CN204849260 U CN 204849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ylon
modification
wire rope
waist mouth
rope hand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6007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BAIKAI ELASTIC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BAIKAI ELASTIC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BAIKAI ELASTIC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BAIKAI ELASTIC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6007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49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49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492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包含两层结构,具体为上层和基层,上层组织的上下两端固定于底层上形成中空结构,从而使绳贯穿其中;在上层组织的上端有两个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间断性开口的作用为绳带两端出口;在上层组织的一端有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中空结构的宽度为弹性腰口织带宽度的0.001~0.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和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背景技术】
织带根据生产方式和针织物形成的方式,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大类。纬编针织物是纱线沿纬向依次喂入针织机的机针上,依次弯曲成圈并与旧线圈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一根(组)纱线可以形成一个线圈横列,因而沿纬向具有较高的延伸性。经编针织物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经纱,同时喂入针织机所有织针上成圈而形成的针织物。同组纱线在每一横列中只形成一个或两个线圈,然后转移到下一横列中,在另一纵行成圈,从而使纵行联系成片。每组纱线形成的线圈沿织物经向配置。同一组经纱所形成的线圈在针织物上的分布规律不同而形成各种经编组织。经编织物具有不易脱散、延伸性小于纬编针织物、尺寸稳定性较好的特点。常用作补整内衣和室内装饰材料及工、农、医领域。经编针织物用于外衣而料的,其性能接近梭织而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包含两层结构,具体为上层和基层,上层组织的上下两端固定于底层上形成中空结构,从而使绳贯穿其中;在上层组织的上端有两个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间断性开口的作用为绳的两端出口。
在上层组织设有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中空结构的宽度为弹性腰口织带宽度的0.001~1。优选为0.05~0.1。
间断性开口的数量和大小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原料为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和聚酯材料组成,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在弹性腰口织带中的质量分数为90~95%;
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是以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方法,得到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改性尼龙切片与氨纶切片的质量比为1∶0.09~1∶0.14。
一种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合成
(a)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的制备
将对二羟基苯基膦,溴水和溴化铁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5℃反应0.5~1.75h后过滤得到暗红色产物,将其在常温下加入到0.1~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溶解后于80~95℃反应1~3h,再将产物在蒸气浴中重结晶,重复三次,得到白色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
所述的对二羟基苯基膦,溴水和溴化铁的摩尔比1∶1.25∶0.015~1∶1.55∶0.055;
(b)邻硝基苯胺重氮盐的制备
将邻硝基苯胺于12mol/L的浓盐酸中强烈搅拌并快速冷却至0℃,1.5h后加入4mol/L亚硝酸钠水溶液,于0~5℃下反应0.5~1.0h后过滤,得到邻硝基苯胺重氮盐;
(c)偶氮化合物的制备
将步骤(a)制备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加入至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保持溶液温度5~10℃,分次滴入步骤(b)制备的邻硝基苯胺重氮盐,抽滤,水洗,干燥得偶氮化合物,其为深粉红色晶体;
所述的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的乙醇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在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8%;
(d)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c)制备的偶氮化合物加入到3.0mol/L的氢氧化钠的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并分次加入还原剂二氧化硫脲,于60~65℃下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pH调节在5~6之间,抽滤,阴干,重结晶额干燥,得到功能改性剂粗产物,然后将功能改性剂粗产物,氢氟酸和浓硝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5℃反应0.5~1.0h后,过滤得到灰白色产物,经冷却抽滤,阴干,重结晶和干燥,得到抗菌功能改性剂;
所述的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的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二氧化硫脲与偶氮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55~1∶0.95;
所述的功能改性剂粗产物,氢氟酸和浓硝酸的摩尔比1∶1.25∶0.01~1∶1.55∶0.05;
二、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的制备
将己内酰胺与己二酸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
具体的工艺为:将己内酰胺与己二酸按照摩尔比为1∶1.07~1∶1.11进行配料,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为催化剂,第一步在95~100℃条件下反应10~30min己内酰胺水解开环,然后第二步再在145~160℃条件下反应2~3h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
三、改性尼龙切片的制备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功能助剂,在氮气气氛中,第一步酯化开环反应在常压条件下,在200~210℃条件下反应0.5~1.0h,第二步缩合反应再在0.15~0.2MPa的氮气气氛压力条件下,在220~230℃条件反应3~4h,然后第三步酯交换反应再在真空度为60~100Pa条件下,240~260℃进行反应1~1.5h,反应结束后,进行熔融造粒,制备出改性尼龙切片;
通过第一步反应使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与抗菌功能改性剂进行酯化反应,同时生成己内酰胺开环所需的水,从而催化己内酰胺开环反应,同时由于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与抗菌功能改性剂酯化反应后端基为羧基,经过第二步加压缩合反应,使抗菌功能改性剂引入到尼龙主链中,同时己内酰胺开环与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反应,使具有高度柔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引入到的尼龙链段中,同时通过第三步高温高真空酯化反应,进一步提高尼龙组份的分子量,制备得到具有结构可控具有柔性链段的改性尼龙切片。
所述的功能助剂为抗菌功能改性剂,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和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三者的混合物;
所述的抗菌功能改性剂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04∶1~0.07∶1;
所述的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08∶1~0.14∶1;
所述的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01∶1~0.16∶1;
所述的改性尼龙切片熔点为190~200℃,特性粘度为1.2~1.4dL/g;
四、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的制备
以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方法,得到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
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具体工艺为:以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方法,将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分别干燥,通过螺杆熔融挤出,计量后进入并列型复合组件,进行熔体复合分配,经分配的熔体进入复合喷丝板进行纺丝,从复合喷丝板出来的初生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经过环吹冷却,集束,热辊牵伸,热辊上油,热定型,卷绕得到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
所述的熔融并列复合纺丝条件为:纺丝温度为210~230℃,纺丝卷绕速度为4500~5000m/min;
所述的改性尼龙切片与氨纶切片的质量比为1∶0.09~1∶0.14;
所述的氨纶切片的熔点为180~200℃,特性粘度为1.5~2.0dL/g;
所述的并列复合组件为两个熔体的分配和再汇流流道,可以对低熔点抗菌功能尼龙熔体和氨纶进行分配和汇流,从而实现在复合喷丝板中纺丝;
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120~130℃;
所述的复合喷丝板中的喷丝孔为并列圆形孔,低熔点抗菌功能尼龙熔体经过第一喷丝孔,氨纶熔体经过第二喷丝孔,第一喷丝孔直径为0.1~0.5mm,第二喷丝孔直径为0.02~0.05mm;
并列复合纺丝是制备具有高弹性材料的主要方法,由于氨纶纺丝过程其熔点低,且弹性大,而常规的尼龙、聚酯等材料由于熔点较高,结晶性好,弹性差;因此难以与弹性材料进行并列复合纺丝,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尼龙基体材料中,引入含有柔性链段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材料,赋予尼龙材料的高柔性,同时打破尼龙链段的规整性,降低其结晶性能,使尼龙基体熔点降低,而能够与氨纶材料具有较为合适的纺丝温度以及弹性,利于并列复合纺丝过程中尼龙组份与氨纶组份的复合;同时针对运动面料等材料所用的氨纶、尼龙材料抗菌性、吸湿快干要求,通过对尼龙材料中引入具有抗菌功能组份,以化学反应的形式,实现尼龙抗菌的持久。
所述的热辊上油温度为135~145℃,上油停留时间为0.1~0.3ms,上油油剂采用抗菌专用油剂;
所述的抗菌专用油剂的制备方法为:
(1)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将水溶性壳聚糖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摩尔比为1∶2.1~1∶3.3配置,以乙二醇为溶剂,壳聚糖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乙二醇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35~55%,在80~95℃条件下溶解混合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
(2)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将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后进行常温水解反应25~45min;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
所述的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硝酸银溶液的体积比为1∶20~1∶50;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01~0.05mol/L;
(3)抗菌专用油剂的制备:然后按照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与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的质量比为1∶0.5~1∶1.0进行配置,且加入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与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总质量的5倍的去离子水,再在35~45℃加热搅拌反应45~90min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
所述的水溶性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0%,粘度为0.7~1.0Pa.s。
壳聚糖以及银离子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效果,然而单一的壳聚糖以及银离子,难以复合在纤维材料表面,而银离子由于能够与含有氨基官能团进行螯合作用,在油剂上油过程中,由于尼龙与氨纶材料基体本身具有氨基官能团,能够通过银离子的螯合作用附着在纤维表面,同时壳聚糖分子链段中含有的氨基官能团,也通过银离子的螯合作用附着在纤维表面,进一步提升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的抗菌效果;油剂中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由于环氧基团在高温(120℃以上)下能够与氨基进行固化反应,同时环氧基团、乙氧基基团能够在水中水解,且长链的硅氧烷本身的成膜具有优异的柔性,因此油剂在涂覆在纤维上是形成一层柔性的交联膜,而硅氧烷类材料本身的低粘度与低表面能,不仅可以降低油剂的表面张力,利于油剂上油,同时还可以降低油剂的涂覆量,在纤维表面形成交联的抗菌膜,赋予材料更为持久的抗菌性能,解决了目前抗菌油剂由于缺少化学结合位点,耐洗、耐摩擦性能差,常规的抗菌油剂交联结构粘度大,涂覆量大,而交联后,柔性差,影响材料的柔性和弹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和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的示意图;
图2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合成反应示意图;
图3抗菌功能改性剂的氢-核磁共振光谱图;
图4抗菌功能改性剂的碳-核磁共振光谱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基层,2中空结构,3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包含两层结构,具体为上层和基层1,上层组织的上下两端固定于底层上形成中空结构2,从而使绳3贯穿其中;在上层组织的上端有两个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间断性开口的作用为绳的两端出口。
在上层组织设有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中空结构的宽度为弹性腰口织带宽度的0.001~0.1。
间断性开口的数量和大小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原料为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和聚酯材料组成,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在弹性腰口织带中的质量分数为90~95%;
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是以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方法,得到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改性尼龙切片与氨纶切片的质量比为1∶0.09。
一种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合成,合成的反应方程式见图2;
(a)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的制备
将对二羟基苯基膦,溴水和溴化铁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5℃反应0.5~1.75h后过滤得到暗红色产物,将其在常温下加入到0.1~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溶解后于80~95℃反应1~3h,再将产物在蒸气浴中重结晶,重复三次,得到白色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
所述的对二羟基苯基膦,溴水和溴化铁的摩尔比1∶1.25∶0.015;
(b)邻硝基苯胺重氮盐的制备
将邻硝基苯胺于12mol/L的浓盐酸中强烈搅拌并快速冷却至0℃,1.5h后加入4mol/L亚硝酸钠水溶液,于0~5℃下反应0.5~1.0h后过滤,得到邻硝基苯胺重氮盐;
(c)偶氮化合物的制备
将步骤(a)制备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加入至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保持溶液温度5~10℃,分次滴入步骤(b)制备的邻硝基苯胺重氮盐,抽滤,水洗,干燥得偶氮化合物,其为深粉红色晶体;
所述的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的乙醇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在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
(d)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c)制备的偶氮化合物加入到3.0mol/L的氢氧化钠的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并分次加入还原剂二氧化硫脲,于60~65℃下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pH调节在5~6之间,抽滤,阴干,重结晶额干燥,得到功能改性剂粗产物,然后将功能改性剂粗产物,氢氟酸和浓硝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5℃反应0.5~1.0h后,过滤得到灰白色产物,经冷却抽滤,阴干,重结晶和干燥,得到抗菌功能改性剂;
所述的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的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二氧化硫脲与偶氮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55;
所述的功能改性剂粗产物,氢氟酸和浓硝酸的摩尔比1∶1.25∶0.01;
二、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的制备
将己内酰胺与己二酸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
具体的工艺为:将己内酰胺与己二酸按照摩尔比为1∶1.07进行配料,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为催化剂,第一步在95~100℃条件下反应10~30min己内酰胺水解开环,然后第二步再在145~160℃条件下反应2~3h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
三、改性尼龙切片的制备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功能助剂,在氮气气氛中,第一步酯化开环反应在常压条件下,在200~210℃条件下反应0.5~1.0h,第二步缩合反应再在0.15~0.2MPa的氮气气氛压力条件下,在220~230℃条件反应3~4h,然后第三步酯交换反应再在真空度为60~100Pa条件下,240~260℃进行反应1~1.5h,反应结束后,进行熔融造粒,制备出改性尼龙切片;
所述的功能助剂为抗菌功能改性剂,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和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三者的混合物;
所述的抗菌功能改性剂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04∶1;
所述的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08∶1;
所述的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01∶1;
所述的改性尼龙切片熔点为190~200℃,特性粘度为1.2~1.4dL/g;
四、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的制备
以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方法,得到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
所述的熔融并列复合纺丝条件为:纺丝温度为210~230℃,纺丝卷绕速度为4500~5000m/min;
所述的改性尼龙切片与氨纶切片的质量比为1∶0.09;
所述的氨纶切片的熔点为180~200℃,特性粘度为1.5~2.0dL/g;
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120~130℃;
所述的热辊上油温度为135~145℃,上油停留时间为0.1~0.3ms,上油油剂采用抗菌专用油剂;
所述的抗菌专用油剂的制备方法为:
(1)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将水溶性壳聚糖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摩尔比为1∶2.1配置,以乙二醇为溶剂,壳聚糖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乙二醇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35%,在80~95℃条件下溶解混合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
(2)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将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后进行常温水解反应25~45min;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
所述的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硝酸银溶液的体积比为1∶20;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01mol/L;
(3)抗菌专用油剂的制备:然后按照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与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的质量比为1∶0.5进行配置,且加入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与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总质量的5倍的去离子水,再在35~45℃加热搅拌反应45~90min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
在图3中,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分子的氢核磁共振图谱中未发现有氨基(4.0ppm)的特征峰,同时对应邻硝基苯胺其发生叠氮偶合后其分子结构对称,因此对应的化学位移(其单位为ppm)由原来的7.94ppm和6.72ppm迁移到(a和a’)7.98ppm,同时6.88ppm和7.40ppm迁移到(b和b’)7.45ppm,且苯环上6.7ppm对应的与苯酚羟基相邻的氢为活波氢,易于叠氮化的邻硝基苯胺发生偶合反应,因此对应的化学位移为6.7ppm的氢原子数减少,既有化学位移为(c和c’)6.7ppm与化学位移为(d)7.1ppm对应的峰面积比值为1∶2,即有一个氢原子发生反应,因此说明反应按设计方向进行,其得到的产业为设计合成产物。
在图4中,对于反应单体对羟甲基苯酚氧化膦其只有五类碳原子,而由于与叠氮化的邻硝基苯胺发生偶合反应,生成新的碳原子(d),其相应的化学位移由原来的134.0ppm迁移到131.0ppm,同时对于(h)与(h’)碳原子,其在反应单体中为对称结构,化学位移均为116.0ppm,发生偶合反应后受相邻氮原子影响,(h)碳原子电子云密度增加其由116.0ppm迁移到115.8ppm,同时相应的(a)碳原子受相邻(h)和(h’)碳原子影响,化学位移由161.5ppm迁移到160.0ppm。同时对于邻硝基苯胺而言,在反应单体中其由六类碳原子,经叠氮化、偶合、还原后,其合成化合物分子结构对称,使分子中碳原子种类减少到三类,其对应的碳原子化学位移由119.7ppm和135.7ppm迁移到(e’和e)127.4ppm,121.9ppm和117.2ppm迁移到(g’和g)118.3ppm,135.0ppm和141.8ppm迁移到(b’和b)147.6ppm。因此说明邻硝基苯胺与对羟甲基苯酚氧化膦发生了化学反应,并按照合成的方向进行,得到所需的物质。
实施例2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包含两层结构,具体为上层和基层1,上层组织的上下两端固定于底层上形成中空结构2,从而使绳3贯穿其中;在上层组织的上端有两个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间断性开口的作用为绳的两端出口。
在上层组织设有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中空结构的宽度为弹性腰口织带宽度的0.9。
间断性开口的数量和大小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节。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原料为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和聚酯材料组成,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在弹性腰口织带中的质量分数为90~95%;
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是以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方法,得到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改性尼龙切片与氨纶切片的质量比为1∶0.14。
一种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一、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合成
(a)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的制备
将对二羟基苯基膦,溴水和溴化铁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5℃反应0.5~1.75h后过滤得到暗红色产物,将其在常温下加入到0.1~0.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溶解后于80~95℃反应1~3h,再将产物在蒸气浴中重结晶,重复三次,得到白色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
所述的对二羟基苯基膦,溴水和溴化铁的摩尔比1∶1.55∶0.055;
(b)邻硝基苯胺重氮盐的制备
将邻硝基苯胺于12mol/L的浓盐酸中强烈搅拌并快速冷却至0℃,1.5h后加入4mol/L亚硝酸钠水溶液,于0~5℃下反应0.5~1.0h后过滤,得到邻硝基苯胺重氮盐;
(c)偶氮化合物的制备
将步骤(a)制备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加入至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保持溶液温度5~10℃,分次滴入步骤(b)制备的邻硝基苯胺重氮盐,抽滤,水洗,干燥得偶氮化合物,其为深粉红色晶体;
所述的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中的乙醇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对二羟基对苯酚基膦在乙醇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
(d)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c)制备的偶氮化合物加入到3.0mol/L的氢氧化钠的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并分次加入还原剂二氧化硫脲,于60~65℃下反应2h后冷却至室温,加入盐酸pH调节在5~6之间,抽滤,阴干,重结晶额干燥,得到功能改性剂粗产物,然后将功能改性剂粗产物,氢氟酸和浓硝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加热至65~75℃反应0.5~1.0h后,过滤得到灰白色产物,经冷却抽滤,阴干,重结晶和干燥,得到抗菌功能改性剂;
所述的水与乙醇的混合溶液中的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1;
所述的二氧化硫脲与偶氮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95;
所述的功能改性剂粗产物,氢氟酸和浓硝酸的摩尔比1∶1.55∶0.05;
二、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的制备
将己内酰胺与己二酸按照摩尔比为1∶1.11进行配料,然后加入去离子水为催化剂,第一步在95~100℃条件下反应10~30min己内酰胺水解开环,然后第二步再在145~160℃条件下反应2~3h进行酰胺化反应,制备得到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
三、改性尼龙切片的制备
以己内酰胺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功能助剂,在氮气气氛中,第一步酯化开环反应在常压条件下,在200~210℃条件下反应0.5~1.0h,第二步缩合反应再在0.15~0.2MPa的氮气气氛压力条件下,在220~230℃条件反应3~4h,然后第三步酯交换反应再在真空度为60~100Pa条件下,240~260℃进行反应1~1.5h,反应结束后,进行熔融造粒,制备出改性尼龙切片;
所述的功能助剂为抗菌功能改性剂,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和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三者的混合物;
所述的抗菌功能改性剂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07∶1;
所述的端羧基改性己内酰胺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14∶1;
所述的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己内酰胺的摩尔比为0.16∶1;
四、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的制备
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具体工艺为:以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为原料,采用熔融并列复合纺丝的方法,将改性尼龙切片和氨纶切片分别干燥,通过螺杆熔融挤出,计量后进入并列型复合组件,进行熔体复合分配,经分配的熔体进入复合喷丝板进行纺丝,从复合喷丝板出来的初生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经过环吹冷却,集束,热辊牵伸,热辊上油,热定型,卷绕得到改性尼龙-氨纶织带材料;
所述的熔融并列复合纺丝条件为:纺丝温度为210~230℃,纺丝卷绕速度为4500~5000m/min;
所述的改性尼龙切片与氨纶切片的质量比为1∶0.14;
所述的氨纶切片的熔点为180~200℃,特性粘度为1.5~2.0dL/g;
所述的热定型温度为120~130℃;
所述的热辊上油温度为135~145℃,上油停留时间为0.1~0.3ms,上油油剂采用抗菌专用油剂;
所述的抗菌专用油剂的制备方法为:
(1)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将水溶性壳聚糖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按摩尔比为1∶3.3配置,以乙二醇为溶剂,壳聚糖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乙二醇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55%,在80~95℃条件下溶解混合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
(2)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将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后进行常温水解反应25~45min;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
所述的环氧丙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硝酸银溶液的体积比为1∶50;
所述的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为0.05mol/L;
(3)抗菌专用油剂的制备:然后按照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与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的质量比为1∶1.0进行配置,且加入抗菌专用油剂A组分与抗菌专用油剂B组分总质量的5倍的去离子水,再在35~45℃加热搅拌反应45~90min制备出抗菌专用油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包含两层结构,具体为上层和基层,上层组织的上下两端固定于底层上形成中空结构,从而使绳贯穿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在上层组织的上端有两个间断性开口,从而形成具有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特征在于,中空结构的宽度为弹性腰口织带宽度的0.00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其特征在于,中空结构的宽度为弹性腰口织带宽度的0.05~0.1。
CN201520600783.7U 2015-08-11 2015-08-11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9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00783.7U CN204849260U (zh) 2015-08-11 2015-08-11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600783.7U CN204849260U (zh) 2015-08-11 2015-08-11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49260U true CN204849260U (zh) 2015-12-09

Family

ID=5473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60078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49260U (zh) 2015-08-11 2015-08-11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492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3886A (zh) * 2015-08-11 2015-11-18 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3886A (zh) * 2015-08-11 2015-11-18 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2732B (zh) 聚酰胺服装纺织品纱线和由其制成的织物和服饰
CN105200550B (zh) 一种低熔点抗菌异形涤纶单丝及其加工方法
CN102812170A (zh) 高功能聚乙烯纤维和染色高功能聚乙烯纤维
CN103255500B (zh) 一种适合低温定形的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6350932B (zh) 植绒蕾丝花边面料
CN105063886B (zh)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CN204849260U (zh) 一种穿绳的弹性腰口织带
JP2022513530A (ja) 染色しやすい多孔改質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69341B (zh) 一种具有高热定型效率聚氨酯脲弹性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5088521B (zh) 一体成型的含绳的织带的制备方法
CN105063847B (zh) 一种具有收纳空间的织带
WO2014173055A1 (zh) 完全可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4337B (zh) 一种用于女性内衣的肩带和围带一体成型的织带
CN102465353B (zh) 一种均聚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09541B (zh) 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WO2017024513A1 (zh) 一种具有收纳空间的织带
CN111134379B (zh) 一种内衣用无胶棉的制备方法
KR102401622B1 (ko) 반방향족 폴리아미드 섬유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172888B2 (ja) 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7024514A1 (zh) 一体成型的含绳的织带
CN103408752A (zh) 一种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沉析纤维胶体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3403709B (zh) 一种复合氨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256189A (ja) ポリオキシメチレン樹脂製撚糸
KR100384094B1 (ko) 폴리우레탄 섬유용 중합물의 제조방법 및 이 중합물로부터제조된 탄성섬유
WO2017024512A1 (zh) 一种用于女性内衣的肩带和围带一体成型的织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