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6915U -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6915U
CN204836915U CN201520475389.5U CN201520475389U CN204836915U CN 204836915 U CN204836915 U CN 204836915U CN 201520475389 U CN201520475389 U CN 201520475389U CN 204836915 U CN204836915 U CN 204836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bstractor
magnetic conduction
conduction casing
support
drive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53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锺兆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ga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4753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6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6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6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电子装置本体、一支架和一散热装置,而该散热装置具有一风扇本体、一固定件、以及一电连接装置,所述风扇本体与固定件间相互枢接,并且藉由风扇本体的导磁壳体与固定件上的磁铁相互吸引而相互对位并且固定于支架的两侧;此外,本实用新型另利用特殊的风扇本体的突出结构设置,提供电连接装置一埋设空间,并使风扇本体藉由电连接装置与电子产品电性连接,藉此提供更多的气流场和更大的出风口进行气体流动散热,同时减少风扇转动所产生的噪音,让电子装置具有更佳的散热功效,不因长时间运作导致过热死机,甚至损坏。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特别是电子装置和应用于电子装置的散热功能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平板电脑的效能不断提升,其运转所产生的热能该如何排除已逐渐成为重要的课题。现有技术较适合用于平板电脑的散热使用的散热装置如图4所示,其包括一散热叶片90、一矩形框架100、以及多个高性能磁铁110,其中散热叶片90枢设于矩形框架100的内部,并于矩形框架100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一通风口;另于矩形框架100的一侧设有多个高性能磁铁110,使散热叶片90以及矩形框架100可以藉由高性能磁铁110的磁力直接吸附于平板电脑的金属机壳表面,亦或是吸附于平板电脑的装设有金属制的保护套或背盖的一侧,藉此帮助平板电脑进行散热。
但无论是金属制的平板电脑壳体,抑或是金属制的保护套及背盖,均造成其整体重量增加,失去平板电脑原有的轻薄、方便携带优势,故研发人员纷纷转向利用质量较轻的高分子塑胶材料制造平板电脑壳体、保护套或是背盖,以减少整体的重量,提升平板电脑携带的方便性,但此转变却因为高分子塑胶材料不具导磁性,导致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即无法装设于由高分子塑胶材料所制成的壳体、保护套或是背盖上,因此便无法解决平板电脑的散热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不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备有所述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此散热装置不但毋须吸附于金属制的壳体表面,甚至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大的排风量以及更佳的散热功效,为轻薄的平板电脑提供最佳的运作环境。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支架,所述散热装置包含;
一风扇本体,其包括一旋转叶片、一驱动马达,以及一导磁壳体;所述驱动马达设于旋转叶片的中心处,并且所述旋转叶片和驱动马达以一旋转轴心为中心轴枢设于导磁壳体的内部,所述导磁壳体上形成两进风口及一出风口,所述两进风口形成于导磁壳体的两相对侧上,且每个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平行于所述旋转轴心,所述进风口位置与所述驱动马达相对应,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
一固定件,其枢接于所述风扇本体的一侧,并选择性地朝向所述导磁壳体的所述进风口的其中之一闭合,以夹持所述支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盖体与至少一磁铁,所述盖体的形状与导磁壳体相对应,所述磁铁固设于盖体,盖体闭合于导磁壳体时,所述磁铁吸附于所述导磁壳体并且与所述驱动马达相互错位;以及
一电连接装置,其包括一电线组与至少一电连接接头,所述电线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驱动马达,另一端则与所述电连接接头电性连接。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其设于所述导磁壳体相对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件的一侧相连结。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导磁壳体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一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紧邻于所述出风口。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导磁壳体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形成有一平面,而所述电线组具有多条线材,所述线材分别具有一线径宽度;所述突出结构突出于所述平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线材的所述线径宽度。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电连接接头为一USB接头。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电连接接头为一USB接头。
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电连接接头为一USB接头。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电子装置本体、一支架和一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的一侧,所述电子装置本体具有至少一电连接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电连接接头相对应电性连接。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选择性地呈一夹角设置。
上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口为一USB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头为一USB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风扇本体的导磁壳体与固定件的磁铁间的磁力相互吸引,使导磁壳体与固定件夹设且固定于支架的两侧,如此毋须直接将风扇本体固定于金属制的壳体、保护套或背盖表面,亦毋须限定所述支架必须为金属等导磁材料所制成,即一般不具导磁特性的高分子塑胶材料亦可作为支架的原料;并且,本实用新型利用将固定件与风扇本体相互枢接,使导磁壳体与固定件的盖体间隔着支架相闭合时,所述磁铁与驱动马达相错位,避免驱动马达受到磁铁的磁力干扰而无法运转。此外,风扇本体利用一电连接装置与一电子装置电性连接,使风扇本体可以简单经由电子装置的供电而运作散热,无需额外加装电源供应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散热装置11风扇本体
111旋转叶片112驱动马达
113导磁壳体113A进风口
113B出风口113C突出结构
114旋转轴心12固定件
121盖体122磁铁
13连接件14电连接装置
141电线组142USB接头
20支架30容置空间
40电子装置本体41USB接口
H突出高度W线径宽度
θ锐角90散热叶片
100矩形框架110高性能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参见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包括有一支架20的电子装置的散热装置10包括一风扇本体11、一固定件12以及一电连接装置14。于本实施例中,散热装置10还包括一连接件13。
其中所述风扇本体11包括一旋转叶片111、一驱动马达112,以及一导磁壳体113;所述驱动马达112设于旋转叶片111的中心处,并且所述旋转叶片111和驱动马达112以一旋转轴心114为中心轴枢设于导磁壳体113的中心处;所述导磁壳体113上形成两进风口113A及一出风口113B,所述两进风口113A形成于导磁壳体113的两相对侧上,且每个进风口113A的进风方向平行于旋转轴心114,所述进风口113A与驱动马达112相对应,并且使部分的旋转叶片111内缘裸露于所述进风口113A处;而该出风口113B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旋转轴心114,并使外界空气经由相对于固定件12的该侧的进风口113A被旋转叶片111旋转吸入风扇本体11内部后,再从出风口113B排出,形成一第一气流场。
所述固定件12枢接于所述风扇本体11的一侧。较佳地,固定件12以一连接件13连接于导磁壳体113相对于出风口113B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2系以连接件13连结于导磁壳体113相对于出风口113B的一侧,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中固定件12可选择性地朝向导磁壳体113的其中之一的进风口113A闭合,以夹持所述支架20,或是朝向远离导磁壳体113的进风口113A方向开启,与所述支架20分离;所述固定件12包括一片状盖体121与至少一个磁铁122。本实施例中,磁铁122为二个,并不以此为限。所述盖体121的形状与导磁壳体113相对应。而所述磁铁122固设于盖体121朝向导磁壳体113的一侧边缘处,使导磁壳体113与盖体121相闭合时,所述磁铁122吸附于导磁壳体113并且与驱动马达112相错位,避免驱动马达112受到磁铁122的磁力干扰而影响驱动马达112与旋转叶片111的运转。
所述连接件13,如上所述,其设于导磁壳体113相对于出风口113B的底侧,并将导磁壳体113的底侧以及固定件12的底侧相连结。此外,磁导壳体113与固定件12通过连接件13形成夹持结构,因此可夹持于支架20,并藉由磁铁122与导磁壳体113间的相互磁力吸引,将风扇本体11与固定件12固定于支架20的两侧,如图3所示。
所述电连接装置14,其包括一电线组141与至少一USB接头142,所述电线组141的一端电连接驱动马达112,电线组141的另一端则与USB接头142电连接,使外接电源可以经由USB接头142将电力通过由电线组141传递至驱动马达112,提供驱动马达112与旋转叶片111旋转所需的动力。
进一步再参酌图2所示,所述导磁壳体113朝向支架20的一侧形成有一平面,而所述平面靠近出风口113B的一侧形成有一突出结构113C,所述突出结构113C紧邻于出风口113B处,并且,该突出结构113C突出于所述平面的高度H等于电线组141的线材的线径宽度W。此突出结构113C的设置除了提供一夹设于导磁壳体113与支架20之间的容置空间30供电线组141置放外,其突出结构113C的设置同时增加了出风口113B的截面积,使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出风量明显增加;此外,所述容置空间30的周缘与外界相连通,使旋转叶片111运转同时,部分的外界空气会从容置空间30周缘经由朝向支架20的一侧的进风口113A被旋转叶片111吸入风扇本体11内部后,再从出风口113B排出,形成一第二气流场。此第二气流场相较于前述第一气流场虽然较小,但其仍足以有效增加外界空气于风扇本体11的外部与内部间的流动,提升散热的功效。
此外,上述突出结构113C的设置亦可以大幅降低风扇本体11与支架20的接触面积,有效减少风扇本体11与支架20因旋转叶片111和驱动马达112运转所产生的共振效应,以及因气流场流动所产生的震动进而制造的噪音。
另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包括一电子装置本体40、一支架20和一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装置本体40具有至少一USB接口41,所述USB接口41与散热装置的USB接头142相对应电性连接。而所述支架20位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40的背侧,支架20的底段与电子装置本体40呈一锐角θ设置,且前述的散热装置10可设置于支架20的底段两侧。当电子装置本体40开机运做时,其自动通过由USB接口41与USB接头142将电能传递至驱动马达112,使驱动马达112带动旋转叶片111旋转并进行排风,此时,藉由磁力吸附固定于支架20两侧的散热装置10可以将电子装置本体40传导至支架20上的热能向外界排出,以达到散热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与具有所述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使散热装置10毋须通过由金属制的壳体、保护套或背盖即可装设于电子装置的背侧,提供良好的散热功效,并可减轻电子装置的重量负担。此外,散热装置10的导磁壳体113的突出结构113C设置,有效提供更多的气流场以及更大的出风口进行气体流动散热,并同时提供电线组141的埋设空间以及减少风扇转动产生的噪音,让电子装置具有更佳的散热功效,也更符合生活上的使用需求与方便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应用于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含;
一风扇本体,其包括一旋转叶片、一驱动马达,以及一导磁壳体;所述驱动马达设于旋转叶片的中心处,并且所述旋转叶片和驱动马达以一旋转轴心为中心轴枢设于导磁壳体的内部,所述导磁壳体上形成两进风口及一出风口,所述两进风口形成于导磁壳体的两相对侧上,且每个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平行于所述旋转轴心,所述进风口位置与所述驱动马达相对应,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垂直于所述旋转轴心;
一固定件,其枢接于所述风扇本体的一侧,并选择性地朝向所述导磁壳体的所述进风口的其中之一闭合,以夹持所述支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盖体与至少一磁铁,所述盖体的形状与导磁壳体相对应,所述磁铁固设于盖体,盖体闭合于导磁壳体时,所述磁铁吸附于所述导磁壳体并且与所述驱动马达相互错位;以及
一电连接装置,其包括一电线组与至少一电连接接头,所述电线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驱动马达,另一端则与所述电连接接头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进一步包括一连接件,其设于所述导磁壳体相对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件的一侧相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壳体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一突出结构,所述突出结构紧邻于所述出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壳体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形成有一平面,而所述电线组具有多条线材,所述线材分别具有一线径宽度;所述突出结构突出于所述平面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线材的所述线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头为一USB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头为一USB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头为一USB接头。
8.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电子装置本体、一支架和一如权利要求1至7项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的一侧,所述电子装置本体具有至少一电连接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口与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电连接接头相对应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电子装置本体选择性地呈一夹角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口为一USB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头为一USB接头。
CN201520475389.5U 2015-07-03 2015-07-03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Active CN204836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5389.5U CN204836915U (zh) 2015-07-03 2015-07-03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5389.5U CN204836915U (zh) 2015-07-03 2015-07-03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6915U true CN204836915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94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5389.5U Active CN204836915U (zh) 2015-07-03 2015-07-03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69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1858A (zh) * 2018-03-06 2019-09-13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动扇叶结构及具有该连动扇叶结构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1858A (zh) * 2018-03-06 2019-09-13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动扇叶结构及具有该连动扇叶结构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CN110231858B (zh) * 2018-03-06 2022-07-01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动扇叶结构及具有该连动扇叶结构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279B (zh)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使用该电器盒组件的多联空调机组
CN107468097A (zh) 电器降噪散热主机及破壁机
CN204836915U (zh)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CN204669782U (zh) 一种大功率小型化密封机箱
CN203670244U (zh) 一种风机组件和装有该风机组件的吸尘装置
CN103603817B (zh) 中压鼓风机
CN208767899U (zh) 一种交流电机的散热外壳
CN203429855U (zh) 集成吊顶电器
CN20895571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散热装置
CN110961413A (zh) 一种电气安装自行转动式吸灰设备
CN216355503U (zh) 一种建筑暖通用控制箱
CN217064349U (zh) 一种充电机散热装置及采用其的壁挂充电机
CN205509791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
CN204335205U (zh) 旋转散热通信箱
CN208987117U (zh) 一种散热好的音箱
CN210623211U (zh) 一种发热组件及塔扇
CN210441310U (zh) 360°全方位取暖器
CN208369403U (zh) 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
CN205876766U (zh) 管道风机
CN215991699U (zh) 一种感应电磁加热设备除湿散热型散热风机
CN20701045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微型特种电机
CN105546650A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02118861U (zh) 用于车灯的散热除雾装置
CN204239285U (zh) 风扇以及电脑终端
CN205195502U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