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36070U - 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36070U
CN204836070U CN201520502771.0U CN201520502771U CN204836070U CN 204836070 U CN204836070 U CN 204836070U CN 201520502771 U CN201520502771 U CN 201520502771U CN 204836070 U CN204836070 U CN 204836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arriage
groove
solar cel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277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根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ongli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Original Assignee
郭根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根松 filed Critical 郭根松
Priority to CN20152050277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36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36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360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高效率便携聚光太阳能发电装置容易受灰尘影响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基板和固定在基板上的支撑框,支撑框内设有将其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凹腔的横板和纵板,每个凹腔内均设有与基板相固定的太阳能电池,每个凹腔内还均嵌有凸透镜,支撑框的上端面上贴靠并固定有能将该支撑框的上端口密封的盖板,盖板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支撑框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呈方环状的凹槽,盖板的内侧壁上具有呈方筒状凸出的密封部,密封部插设在凹槽内,密封部和凹槽之间设有使两者连接密封的密封圈。本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具有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工作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能源的发展,太阳能等自然能源的利用越为广泛。在其中,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发电元件,在太阳能电转换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可利用在太阳光照射较为充分、白天日照时间长的地区。但在太阳能照射时间短,气候变化频繁,如,雾霾天气频发的地区,现有的太阳能电池将无法正常工作。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高效率便携聚光太阳能发电装置[申请号:201410854603.8;授权公告号:CN104539231A],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支撑框及透镜;所述透镜通过所述支撑框设置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吸光面上;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支撑框的内腔中,所述支撑框的底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板固定连接,所述透镜外形与所述内腔相应;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上设置多个独立太阳能电池单元,所述支撑框的内腔为多个独立内腔,底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多个独立内腔与所述独立太阳能电池单元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透镜外形与所述多个独立内腔相应,设置于所述多个独立内腔中。
上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设置透镜将光线聚集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但该发电装置还是存在一个问题:透镜的上半部分是直接暴露在外部环境的,在长期使用后,环境中的灰尘容易将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但由于透镜完全嵌于独立内腔内,导致无法完全将灰尘清理掉,而残留的灰尘会对透镜的聚光效果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实现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工作的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基板和固定在基板上且呈长方体的支撑框,所述的支撑框内设有横板和纵板,横板和纵板交叉布置并将支撑框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凹腔,所述的基板上固定有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所述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的数量与凹腔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均位于对应的凹腔内,每个所述的凹腔内均嵌有凸透镜,且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位于凸透镜和基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的上端面上贴靠有能将该支撑框的上端口密封的盖板,且盖板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的支撑框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呈方环状的凹槽,所述的盖板的内侧壁上具有呈方筒状凸出的密封部,且密封部插设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密封部和凹槽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使两者连接密封的密封圈,所述的盖板通过若干根螺丝与支撑框相固定。
使用时,太阳光在凸透镜的作用下聚集在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上,以实现提高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通过设置盖板和支撑框的上端面相贴靠,有效减少盖板和支撑框之间的间隙,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将凸透镜遮盖,使凸透镜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聚光效果,以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稳定实现;其次,在密封部和凹槽之间设置密封圈,使盖板和支撑框之间的连接始终保持密封,从而进一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继而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所述的密封部的外侧壁上具有呈方环状的定位槽,所述的密封圈呈方环状且位于定位槽内,该密封圈的外周面与凹槽的内侧壁相抵。
通过设置定位槽对密封圈进行定位,以避免密封圈在密封部插入到凹槽的过程中发生移位,使密封圈始终与凹槽的内侧壁稳定相抵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以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所述的密封部的最大厚度与凹槽的槽宽相匹配。
即密封部的最大厚度略小于凹槽的槽宽,使密封圈发生弹性形变并与凹槽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形成更为可靠的密封,以杜绝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中,所述的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呈方环状的密封垫,所述的密封部的端面与密封垫紧密抵靠在一起。
在螺丝的作用下,密封部端面和密封垫紧密抵靠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且该密封垫与密封圈配合,以延长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的路径,从而有效杜绝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盖板和支撑框的上端面相贴靠,有效减少盖板和支撑框之间的间隙,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将凸透镜遮盖,使凸透镜能够始终保持较好的聚光效果,以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稳定实现;其次,在密封部和凹槽之间设置密封圈,使盖板和支撑框之间的连接始终保持密封,从而进一步减少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继而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2、通过设置定位槽对密封圈进行定位,以避免密封圈在密封部插入到凹槽的过程中发生移位,使密封圈始终与凹槽的内侧壁稳定相抵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以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3、在螺丝的作用下,密封部端面和密封垫紧密抵靠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该密封垫与密封圈配合会延长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的路径,从而有效杜绝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内,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支撑框;2a、横板;2b、纵板;2c、凹腔;3、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4、凸透镜;5、盖板;5a、密封部;6、螺丝;7、密封圈;8、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由基板1、支撑框2、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3、凸透镜4等组成。
其中,如图1所示,支撑框2呈长方体且竖直设置在基板1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基板1相固定。支撑框2内设有横板2a和纵板2b,横板2a和纵板2b交叉布置并将支撑框2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凹腔2c。进一步说明,横板2a和支撑框2为一体式结构;纵板2b和支撑框2也为一体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横板2a和纵板2b的数量均为4块。
如图2所示,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3固定在基板1上,该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3的数量与凹腔2c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3均位于对应的凹腔2c内。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凹腔2c内均嵌有凸透镜4,且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3位于凸透镜4和基板1之间,从而实现通过凸透镜4将太阳光聚集在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3上的目的。
支撑框2的上端面上贴靠有能将该支撑框2的上端口密封的盖板5,且该盖板5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盖板5通过若干根螺丝6与支撑框2相固定。如图2所示,支撑框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呈方环状的凹槽,盖板5的内侧壁上具有呈方筒状凸出的密封部5a,且密封部5a插设在凹槽内,以增加盖板5与支撑框2的接触面积。如图3所示,密封部5a和凹槽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使两者连接密封的密封圈7,以提高盖板5和支撑框2连接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5a的外侧壁上具有呈方环状的定位槽,密封圈7呈方环状且位于定位槽内,该密封圈7的外周面与凹槽的内侧壁相抵。
进一步优化,密封部5a的最大厚度与凹槽的槽宽相匹配。即密封部5a的最大厚度略小于凹槽的槽宽,使密封圈7发生弹性形变并与凹槽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形成更为可靠的密封,以杜绝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2内,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如图2和图3所示,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呈方环状的密封垫8,密封部5a的端面与密封垫8紧密抵靠在一起。在螺丝6的作用下,密封部5a端面和密封垫8紧密抵靠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且该密封垫8与密封圈7配合,以延长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2内的路径,从而有效杜绝灰尘等杂质进入到支撑框2内,使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的目的更加稳定实现。
使用时,太阳光透过盖板5与凸透镜4接触,并在凸透镜4的作用下聚集在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3上,以实现提高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3转换率的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基板和固定在基板上且呈长方体的支撑框,所述的支撑框内设有横板和纵板,横板和纵板交叉布置并将支撑框的内腔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凹腔,所述的基板上固定有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所述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的数量与凹腔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均位于对应的凹腔内,每个所述的凹腔内均嵌有凸透镜,且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能电池位于凸透镜和基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的上端面上贴靠有能将该支撑框的上端口密封的盖板,且盖板由透明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的支撑框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呈方环状的凹槽,所述的盖板的内侧壁上具有呈方筒状凸出的密封部,且密封部插设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密封部和凹槽的内侧壁之间设有使两者连接密封的密封圈,所述的盖板通过若干根螺丝与支撑框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部的外侧壁上具有呈方环状的定位槽,所述的密封圈呈方环状且位于定位槽内,该密封圈的外周面与凹槽的内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部的最大厚度与凹槽的槽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的底壁上设有呈方环状的密封垫,所述的密封部的端面与密封垫紧密抵靠在一起。
CN201520502771.0U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6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2771.0U CN204836070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2771.0U CN204836070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36070U true CN204836070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93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277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836070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360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4390A (zh) * 2019-10-13 2020-01-21 吴祖荣 一种承载式光伏路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14390A (zh) * 2019-10-13 2020-01-21 吴祖荣 一种承载式光伏路面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36070U (zh) 一种改良结构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3742043U (zh) 一种双玻变色太阳能幕墙组件
CN205385030U (zh) 一种高效光伏双玻组件
CN205320002U (zh) 防水型太阳能瓦
CN204792826U (zh) 彩釉双玻组件
CN208538884U (zh) 一种隔热光伏玻璃
CN204376820U (zh) 光伏组件密封结构
CN201845789U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边框
CN204886838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4794875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
CN102044573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栅线电极
CN203277447U (zh) 一种光伏瓦
CN206619605U (zh) 一种带有聚光透镜的太阳能电池
CN202585452U (zh) 三合一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05104504U (zh) 一种双玻太阳能组件
CN104779321A (zh) 一种提高线痕电池片合格率的方法
CN206022389U (zh) 一种带有引流装置的高效太阳能板
CN205004996U (zh) 光伏板布置结构
CN205264723U (zh) 一种用于聚光光伏组件的太阳电池片
CN208738278U (zh) 一种单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5191948U (zh) 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CN205609541U (zh) 太阳能电池片
CN208298848U (zh) 一种双反光高受光率光伏组件
CN209571987U (zh) 一种安装于建筑物之外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2678387U (zh) 太阳能电池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ong Fan

Inventor before: Guo Gens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25

Address after: 410007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Tianxin village yatihu one bright star city 2 building 306 room

Patentee after: Hunan Hongli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Taiping Street Fanchang District of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599

Patentee before: Guo Gens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0